當前位置:首頁 » 個股信息 » 把代持的股份轉讓

把代持的股份轉讓

發布時間: 2021-03-17 15:04:14

① 股權代持之股權被顯名股東轉讓了,隱名股東能追回嗎

鑒於股權代持可能存在上述法律風險,筆者建議擬採用股權代持結構的商業主體在簽訂股權代持協議時應當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防範可能產生的風險。
(一)股權代持協議效力風險的防範措施
可能影響股權代持協議法律效力的主要是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三)項中提到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股權代持協議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該協議實現隱名股東的投資目的。法律或行政法規可能禁止或限制隱名股東實施投資行為或投資於特定行業。如果隱名股東屬於被禁止或限制實施投資行為的人,或者其擬投資的企業所在的行業屬於法律或行政法規禁止或限制投資的特定行業,則股權代持協議可能被認定為具有非法目的。此時,盡管股權代持協議本身並不為法律或行政法規所禁止,但卻可能因為其目的的非法性而被認定為屬於「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從而被認定為無效法律行為。
在股權代持協議架構之下,前述法律風險無法得到有效規避。因此,投資者需要採用其他可能的形式規避前述風險。筆者認為,可以考慮採用下述交易結構規避前述風險:投資者A將其投資資金借貸給B,由B投資於A擬投資的公司C,形成B對C的股權。之後,A和B簽署債務清償協議,約定以B對C的股權未來所產生的全部收益在扣除B的成本以及A承諾支付給B的相應報酬後,全部支付給A,以清償B對A的債務。為保障B的債務的履行,B可以委託A行使股權並將其對C持有的部分質押給A並履行必要的股權質押登記手續。
(二)顯名股東惡意侵害隱名股東權益風險的防範
此類風險來源於顯名股東,因此其防範應著眼於顯名股東。具體防範措施包括:
1. 明確股東權利的行使方式。顯名股東是名義股東,股東權利只能以他的名義來行使。因此,隱名股東要控制公司,必須約定好股東權利行使方式,比如行使表決權、分紅權、增資優先權等必須通過隱名股東同意,顯名股東必須按照隱名股東的意願行使股東權利等。必要時,甚至可以要求顯名股東將某些股東權利的行使不可撤銷地委託給隱名股東、其職員或其信任的第三人,並提前出具行使股東權利的必要手續。這樣的約定可以有效保障隱名股東對公司的控制權。
2. 排除顯名股東的財產權。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顯名股東行使其名下股權的財產權,侵害隱名股東的財產權益。當顯名股東出現意外死亡、離婚等情況時,其代持的股權不是他的個人財產,因而也就不能作為遺產或共同財產進行分割。這樣就確保了實際出資人的財產所有權。
3. 簽訂股權代持協議時約定高額違約責任並予以公證。由於顯名股東在法律上被認為是標的公司的股東,如果其蓄意實施侵犯隱名股東利益的行為,隱名股東往往難以完全及時有效地制止該行為。因此,最好在簽署股權代持協議時就對顯名股東損害隱名股東利益的情況明確約定違約責任。約定嚴格的違約責任,會對顯名股東起到威懾作用,增加其違反股權代持協議、侵害隱名股東利益的成本,使其違約行為得不償失,從而減少其實施侵害隱名股東利益的行為的可能性。
(三)隱名股東難以確立股東身份、無法向公司主張權益的風險的防範
依據《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隱名股東盡管享有投資權益,但是投資權益並不等同於股東權益,投資權益只能向名義股東(代持人)主張,而不能直接向公司主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為防範此類風險的產生,隱名股東應當將股權代持協議向公司和其他股東予以披露,並爭取要求其他股東(須過半數)提前出具同意顯名股東向隱名股東「轉讓」股權的聲明,並放棄優先購買權。
(四)顯名股東債權人針對代持股權強制執行的風險
在法律上,顯名股東是被代持的股權的權利人,代持股份被視為顯名股東的財產。如果法院判決顯名股東對第三人承擔履行債務的義務,而顯名股東又無其他財產可供執行,該第三人極可能提出針對代持股份的執行請求。
對此,筆者建議可以考慮採取下列措施防範代持股份被強制執行的風險:通過信託的方式實現股份代持;在股份代持協議中明確排除顯名股東針對股份享有的財產權利;要求受託人將其名義上持有的代持股份以委託人為質權人設定質權,質押給委託人。

② 股權的轉讓和代持需要哪些法律手續,1

您好!
股權轉讓分為對內和對外轉讓,都需要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其中對外轉讓,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股份代持也需要簽訂代持協議。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③ 代持股權轉讓的股權變動效力如何認定

一.代持股權的股東資格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下稱《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實際出資人未經公司其他股東半數以上同意,請求公司變更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記載於股東名冊、記載於公司章程並辦理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據上述規定,實際出資人經公司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可以取得股東資格。
二.隱名股東之間的股權變動效力認定
《公司法》對有限公司的股權變動效力沒有明確規定。有人認為股權變動應以辦理股權變更登記為准;有人認為應以公司出具出資證明書,進行公司股東名冊變更為准;還有人認為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及公司知情為股權變動的前提條件;還有人認為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即發生股權變動的效力。判斷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是否發生股權變動效力應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區分對待。
(一)股權變動不以辦理股權工商變更登記為要件
《公司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規定: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七條規定:股權轉讓後尚未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原股東將仍登記於其名下的股權轉讓、質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處分,受讓股東以其對於股權享有實際權利為由,請求認定處分股權行為無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規定處理。根據上述規定,股權變動效力不以辦理變更登記為要件。
(二)公司股東名冊變更也不是判斷股權變動效力的要件
《公司法》第七十三條規定: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第七十二條轉讓股權後,公司應當注銷原股東的出資證明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並相應修改公司章程和股東名冊中有關股東及其出資額的記載。上述規定明確了受讓方取得股權系在先,公司向新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修改股東名冊在後,即公司股東名冊變更並非判斷股權變動效力的要件。股東名冊和工商登記股東一樣,只是從外觀上證明相關登記人員為公司股東,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將受讓股東記載在股東名冊或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才發生股權變動效力。如:《公司法解釋(三)》第二十四條第三款規定,實際出資人只要徵得半數以上其他股東同意,即可認定股東資格。實踐中,亦存在大量沒有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或沒有登記在股東名冊上,亦為股東的情形。
(三)向股東以外的第三方轉讓股權,在公司章程沒有特殊規定的情況下,需徵得半數以上其他股東同意,且其他股東應放棄優先購買權,方發生股權變動的效力。
《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根據上述規定,向股東以外的第三方轉讓股權,基於有限公司的人合性問題,從轉讓程序上說,股東擬向第三方轉讓股權,須徵得其他股東半數以上的同意,並應就股權轉讓的「同等條件」向其他股東披露,保障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為保障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股東與第三方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如未履行上述程序,應認定尚未發生股權變動的法律效力。
根據《公司法》第七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肯定了有限公司股東與第三方之間的股權變動,在徵得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後,方發生法律效力。
(四)股東之間相互轉讓股權的,包括隱名股東之間轉讓股權,自股權轉讓協議生效時即發生股權變動效力。
股東之間相互轉讓股權,不需要其他股東同意。股東之間簽訂的股東轉讓協議生效後,是否就發生了股權變動的效力?有觀點認為需要公司或其他股東知情後方發生股權變動的效力。筆者認為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後,即發生股權變動的效力。首先,如上所述,股權變動不以辦理工商變更或股東名冊變更為要件。向第三方轉讓股權須徵得其他股東過半數以上同意,系基於有限公司的人合性,而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不需其他股東同意。股權具有無形性,無法交付,只要雙方一達成協議即視為股權發生了變動效力。其次,是否通知公司或其他股東,只是受讓股東行使股東權利的手段。受讓股東是否通知,公司或其他股東是否知情,不改變股權變動的性質。即使公司或其他股東不知情,亦不妨礙受讓方向公司主張股東權利。
對實際出資人而言,只要其股東資格能夠確認,其隱名股東身份即能確認。隱名股東與其他股東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生效後,即發生股權變動效力。受讓股東可以憑股權轉讓協議向公司主張受讓份額的股東權利。

④ 請教代持的股份對外轉讓涉稅問題

可不可以這么判斷:抄(1)由於A公司只襲是代三個自然人持股的持股平台,因此對B公司的股權實質是三個自然人的股權,所有權歸屬於三個自然人,A公司對R1 R2有一筆其他應付款(假設為100萬元),同時對B公司有一個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也是100萬元);(2)基於前述判斷,T公司實質是從R1 R2兩個人中購買股權;因此鑒於以上判斷,實行如下操作:(1)由A公司、T公司和R1 R2兩個自然人三方共同簽訂一個股權轉讓協議,R1 R2授權A公司將部分B公司的2%的轉讓給T公司,(2)A公司內部直接借記「其他應付款」,貸記「長期股權投資」;(3)T公司的投資款直接付給R1 R2兩個自然人,不用資金到A公司轉一圈,兩個自然人繳納個人所得稅不知道這樣是否合適,請大家多指正。。。

⑤ 待持的股權轉讓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股權代持又稱委託持股、隱名投資或假名出資,是指實際出資人與他人約定,以他人名義代實際出資人履行股東權利義務的一種股權或股份處置方式。
法律體系相關規定
對於股權代持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法釋〔2011〕3號)已明確支持,從案例(2015)鄂前刑初字第11號看,法院也只追究實際股東的責任,未追究代持人員責任。(陳XX轉讓其持有公司股權90.91%,以及其讓朋友陳X掛代持的9.09%,法院最終追究陳XX的責任,未提及追究代持人陳X掛的責任)
解除自然人股權代持的個稅處理
對於自然人代持股權,未出台個人所得稅相關政策。根據實質課稅原則,實際股東收回代持股權,只是形式變更,不產生股權轉讓所得,代持股東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稅務機關通常按照形式進行判斷,對解除代持合同,也按股權轉讓處理,涉及到個人所得稅的繳納。
為降低稅務成本,建議選擇以下方式操作:
1.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按業務實質處理,不征個稅。企業嘗試憑實際股東出資的支付憑證、實際股東參與公司決策文件、利潤分配等能夠證明代持實質的資料,與稅務機關溝通,實際股東解除股權代持只是形式變化,不存在股權轉讓行為,代持股東不需要繳納個稅。由於上述做法沒有政策支持,稅務機關通常不配合;
2.代持股東將股權平價轉讓給實際股東,無需繳納個稅,但涉及股權轉讓印花稅。擬定平價轉讓股權協議,由代持人轉給實際股東,股權轉讓沒有增值不涉及個人所得稅。實際股東收回代持股權,實質並未轉讓,類似於自己轉給自己,平價轉讓有合理的理由,稅務機關應可以接受。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文第十三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股權轉讓收入明顯偏低,視為有正當理由:
(一)能出具有效文件,證明被投資企業因國家政策調整,生產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導致低價轉讓股權;
(二)繼承或將股權轉讓給其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身份關系證明的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
(三)相關法律、政府文件或企業章程規定,並有相關資料充分證明轉讓價格合理且真實的本企業員工持有的不能對外轉讓股權的內部轉讓;
(四)股權轉讓雙方能夠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合理性的其他合理情形。
新三板掛牌企業,也有類似的參考案例,如東莞安爾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轉讓說明書披露,解除代持股權的方法是按出資額收回。
轉讓說明書節選如下,供參考:
五、公司存在的股權代持及清理情況
(一)股權代持的形成、變動及解除情況
1、股權代持的形成
2006年12月23日,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股東世維電子將其31萬元出資轉讓給鄧金花,2007年1月16日,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變更登記事項。
2007年9月5日,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股東鄧新文將其41萬元出資轉讓給鄧金花,2007年9月20日,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變更登記事項。
2008年5月20日,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全體股東一致同意股東吳建輝、王庚平、譚治兵、荊輝、張建平、李芳和龔成亮將其出資全部轉讓給鄧金花,2008年6月13日,東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變更登記事項。
上述鄧金花持有的出資額系代鄧新文持有,鄧新文與鄧金花為兄妹關系。
2、股權代持的解除
2011年3月26日,鄧金花與鄧新文通過簽署股權轉讓協議的方式將其持有安爾發全部出資額轉讓給鄧新文,並在工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手續,從而解除了代持關系。鄧新文成為在工商登記注冊的實際出資人,股權代持關系清理完畢。

⑥ 將代持的股權轉讓獲利拒不交出能否構成侵佔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七十條之規定,侵佔罪是指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行為。在司法實踐中,我們也常常把將他人的遺忘物(包括遺失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有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行為歸為侵佔罪。但如果說基於被害人自願交付、被告人非法佔為己有(從贓款已被其揮霍這一情節來看可以認定被告人非法佔有的主觀內容)這一情節就將被告人的行為定位於侵佔,我認為也是不妥的。
如果斷章取義,只就被告人基於被害人的自願交付而取得財產並拒不退還、占為已有這一情節來看,成立侵佔罪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是我們不能這樣人為的把屬於一個整體犯罪行為割裂來看。被害人之所以會將自己的財產交給(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基於自願而為的交付)被告人,是因為事先被被告人欺騙,放在這個大情節當中,我們是否應該在被害人的自主意識上打個小小的問號呢?侵佔罪的關鍵是將合法佔有變為非法所有。

⑦ 代持股權轉讓要交稅嗎

名義股東繳稅、余額轉付實際股東時不再繳稅的。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9號對於企業為個人代持的限售股征稅問題進行了明確。具體而言,因股權分置改革造成原由個人出資而由企業代持有的限售股,企業轉讓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應稅收入計算納稅。依照該規定完成納稅義務後的限售股轉讓收入余額轉付給實際所有人時不再納稅。名義股東繳稅、余額轉付實際股東時不再繳稅的稅務處理方式。
然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9號文件僅適用於企業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的情形,對於實際生活當中普遍存在的其它代持現象仍存在著雙重征稅的風險。
除上述企業代持股權外,自然人之間的股權代持現象也較為常見。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0年第27號,將股權轉讓給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以及對轉讓人承擔直接撫養或者贍養義務的撫養人或者贍養人,如果申報的股權轉讓價格偏低,則被視為有正當理由而免於核定徵收。因此,實際股東若因各種原因需要代持,應盡量在上述范圍內選擇代持對象,以減少未來解除代持協議所可能產生的稅務負擔。

⑧ 股份轉讓和代持應怎樣操作

變更股東協議,不參與經營管理僅作為普通的股東參與分紅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