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二級市場 » 增加配套融資股東大會對價

增加配套融資股東大會對價

發布時間: 2021-03-17 04:54:53

⑴ 配套融資 在資產過戶後多久進行

配套融資的適用范圍:

(1)募集配套資金提高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主要包括專:並購重組交易中現金屬對價的支付;並購交易稅費、人員安置費用等並購整合費用的支付;並購重組所涉及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運營資金安排;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等。

(2)屬於以下情形的,不得以補充流動資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資金: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明顯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效果明顯未達到已公開披露的計劃進度或預期收益;並購重組方案僅限於收購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並購重組方案構成借殼上市。

⑵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及配套融資在股東大會上的表決是分開表決還是捆綁表決

通常一起表決。重組我做的少,你自己上上交所網站或巨潮咨詢網查查公告不就清楚了嗎。

⑶ 證監會出台的再融資新規有什麼影響

三點核心內容:

1、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時間間隔不少於18個月。控制融資頻率,抑制過度融資;

2、上市公司申請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擬發行的股份數量不得超過本次發行前總股本的20%。對小魚吃大魚有影響,對並購重組沒影響;

3、明確定價基準日只能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的首日。

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第1點和第3點,對於新政策的出台後續都會有對策和套利空間。此次政策主要是為了從三個方面做出引導:1、減少定增炒作,以公開增發、配股、可轉債、優先股為主;2、三年期定增基本消失,除非是為了增加控制權;3、近年來90%以上的增發以非公開為主,未來1年期定增還有空間,對創業板來說反而更有優勢,因為其定增發行日首日不需要鎖定。

之後可能還會繼續出台針對減持的新政策,同時會出現大量大股東定增保底的現象。這次政策的推出比預期要快,各方博弈空間少,可以看出監管層對政策引導的態度很堅決,未來再結合配套的減持政策對市場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從監管層的角度是希望為市場引進活水的,目前小市值公司經營壓力比較大,特別是50億以下、沒有現金的公司,只能通過並購重組,而去年開始並購重組也開始趨嚴。此次新規的發行日首日定價政策並不針對並購重組,並購重組還是按照20日和120日的均價定價,因此會出現PE、並購基金的新玩法;而針對配套融資部分,可能會導致現金對價比例少、標的資產募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因為如果資產質量好,在發行日首日股價就會漲上去,而資產質量不好,發行認購會比較困難。總體來說,在新政策下未來會出現新玩法。

⑷ 配套融資是什麼意思

配套融資是指上市公司在進行並購時,同時向投資者定向增發股份進行融資。

配套融資的適用范圍:

(1)募集配套資金提高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主要包括:並購重組交易中現金對價的支付;並購交易稅費、人員安置費用等並購整合費用的支付;並購重組所涉及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運營資金安排;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等。

(2)屬於以下情形的,不得以補充流動資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資金: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明顯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效果明顯未達到已公開披露的計劃進度或預期收益;並購重組方案僅限於收購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並購重組方案構成借殼上市。

(4)增加配套融資股東大會對價擴展閱讀:

配套融資的要求:

1、至少有項目發起人,項目公司,資金提供方三方參與。

2、資金提供方主要依靠項目自身的資產和未來現金流量作為資金償還的保證。

3、項目融資是一種無追索權或有限追索權的融資方式,即如果將來項目無力償還借貸資金,債權人只能獲得項目本身的收入與資產,而對項目發起人的其他資產卻無權染指。

4、項目融資與傳統融資的主要區別在於,按照傳統的融資方式,貸款人把資金貸給借款人,然後由借款人把借來的資金投資於興建的某個項目,償還債款的義務由借款人承擔。

貸款人所看重的是借款人的信用、經營情況、資本結構、資產負債程度等,而不是他所經營的項目的成敗,因為借款人尚有其它資產可供還債之用。但按照項目融資的方式。

工程項目的主辦人或主辦單位一般都專門為該項目的籌資而成立一家新的項目公司由貸款人把資金直接貸給工程項目公司,而不是貸給項目的主辦人,在這種情況下,償還貸款的義務是由該工程項目公司來承擔,而不是由承辦人來承擔。

貸款人的貸款將從該工程項目建設投入營運後所取得的收益中得到償還,因此,貸款人所看重的是該工程項目的經濟性,可能性以及其所得的收益,項目的成敗對貸款人能否收回其貸款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而項目成敗的關鍵是項目公司在投資項目的分析論證中要有準確完備的信息來源和渠道,要對市場進行周密的細致的調研分析和有效的組織實施能力,要全面了解和熟識投資項目的建設程序,要有預見項目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採取的相應對策,這些專業性,技術性極強的工作。

在國際上一些大型的投資項目,通常都由一家專業的財務顧問公司擔任其項目的財務顧問,財務顧問公司做為資本市場中介於籌資者與投資者之間的中介機構憑借其對市場的了解以及專門的財務分析人才優勢,可以為項目制定嚴格的,科學的,技術的財務計劃以及形成最小的資本結構。

⑸ 格力和美的歷史的不同

1、產業調整中,三大家電巨頭的不同並購路徑

2015年家電行業遇冷,據工信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15年1-12月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4 萬億元,累計同比下降0.4%。而據中怡康測算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同比下滑5%,冰箱下滑2.2%,三大白電中僅洗衣機實現微增長,零售額增幅約1.8%。

中國白電三大格力、美的、海爾的營收均出現下滑。根據三家公司2015年年報:

  • 海爾2015年總營收為897.4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36.75億元,同比下降15.01%。

  • 格力2015年總營收為977.45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123.14億元,同比下降12.95%。

  • 美的2015年總營收下降1384.41億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反而上升15.14%,達1091.13億。

  • 而在空調市場收到了巨大沖擊的情況下,格力所收到的影響最為顯著,總營收下降接近30%,但凈利率上升2.37%達12.55%,明顯領先其他兩家公司。

    市場普遍認為家電行業將會面臨新一輪的產業調整,但國內家電市場整合的空間已經不大,因此未來目標將主要集中在國際整合或者產業轉型和升級上。進入2016年,海爾、美的、格力相繼發布並購方案,其並購標的背後隱含的未來發展戰略也各有不同。

    1.1 海爾收購GE家電

  • 交易方案

  • 預案時間:2016年1月16日;

    標的公司:通用電氣家電業務(GEA);

    標的作價:54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54.44億元);

    支付方式:全現金支付;

    資金來源:上市公司自籌資金,及通過申請並購貸款等多種融資方式獲取的資金。本次交易所使用的並購貸款金額不超過交易對價的 60%;

    上市公司過去3年凈利潤:2013年417,401.74萬元,2014年5,337,54.10萬元,2015年4,300,76.05萬元;

    標的過去3年凈利潤:2015年-5,795百萬美元,2014年15,345百萬美元 2014年13,355百萬美元;

    業績承諾:無;

    交易進程:已實現並表。

    1.2 美的連續收購東芝家電、庫卡集團、義大利Clivet

    美的集團上半年公布的跨境並購除了最受關注的收購德國庫卡,還有收購日本東芝家電,和義大利中央空調企業Clivet。

  • 美的集團收購德國庫卡交易方案

  • 草案發布時間:2016年5月26日;

    標的公司:除MECCA外其他擬接受要約的股東所持有的庫卡集團股份(最低意圖持股比例為30%以上);

    交易方式:115歐元/股的價格進行全面要約收購;

    標的作價:若庫卡集團除 MECCA 以外的其他股東全部接受要約,收購總價約292 億元人民幣;

    支付方式:全現金支付;

    資金來源:銀團借款和自有資金;

    上市公司過去3年凈利潤: 2015年1,270,673萬元,2014年1,050,222萬元,2013年531,746 萬元;

    標的公司過去3年凈利潤:2016年1-3月21.1百萬歐元,2015年86.8百萬歐元,2014年68.1百萬歐元;

    業績承諾:無;

    交易進程:尚需通過美國CFIUS和DDTC的審查,前述政府審批最遲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1.3 格力收購珠海銀隆

  • 交易方案

  • 標的:珠海銀隆100%股權;

    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以15.57元/股的價格發行83,493.90萬股,合計作價130億元;新發股份占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為12.19%;

    標的歷史凈利潤:2014年度扣費歸母凈利潤-2.65億元,2015年度扭虧為盈,全年扣非歸母凈利潤4.33億元,2016年1-6月扣非歸母凈利潤3.22億元;

    業績承諾:2016年-2018年經審計的實際凈利潤分別不低於7.2億元、10億元和14億元;

    募集配套資金:15.57元/股的價格,鎖價發行不超過62,263.29萬股,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96.94億元;

    募資用途:擬全部用於珠海銀隆的建設投資項目;

    認購方:格力集團、銀通投資集團、珠海拓金、珠海融騰、中信證券、孫國華、招財鴻道、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

    交易進程:股東大會募集配套融資相關等議案未能獲得通過,目前正在著手修改方案。

    2、不同並購選擇帶來的收益與其背後的驅動力

    2.1 海爾和格力並購獲得顯著成效

    海爾和美的的海外並購都給其帶來了十分可觀的並表業績:

  • 海爾收購GE家電的交易於2016年6月6日完成,至9月底GE家電貢獻收入143.5億元,貢獻歸母凈利潤3.17億元。

  • 美的收購東芝家電80.1%股權的交易於2016年6月30日完成交割,第三季度因合並東芝家電增加主營業務收入38.73億元人民幣,增加歸母凈利潤1970.2萬元人民幣。

  • 美的和海爾的並購都已獲得顯著的成效,但格力的並購卻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和障礙。

    2.2 格力電器並購受阻,公司股權架構成為最大的誘因

    2016年10月30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公布10月28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決議結果。結果顯示,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方案中關於募集配套融資的部分全部被否。雙方最大的分歧在於股權攤薄問題。

    小汪@並購汪在《格力百億配融被否,董小姐VS中小股東? | 小汪天天見》一文中總結過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的三大訴求,除了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需求外,剩餘兩大訴求均與格力電器的股權架構息息相關:

  • 格力股權分散,面臨「野蠻人」入侵壓力,存在鞏固控制權需求

  • 格力電器控股股東持股比例僅18.22%,2015年曾面臨險資入侵,中國人壽、前海人壽、安邦保險均曾大幅買進。主要競爭對手美的集團的控股股東關聯企業持股比例一度逼近董明珠。

  • 格力電器曾有MBO意向,管理層希望通過交易提高對公司的控制力

  • 格力電器管理層和公司國有控股股東格力集團在公司發展上曾經產生不少分歧。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一直希望能夠提高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力。

    反觀美的集團和青島海爾,則並不存在這兩方面的問題。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上述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如下表所示:

    格力電器2016年三季報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青島海爾2016年三季報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美的集團2016年三季報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

    格力電器、美的集團、青島海爾的創立時間相近,發展過程也多有相似,最初也均為國資背景。但最終卻形成了不同的股權架構,出現如今這樣迥異的並購路徑。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3、復盤股權變動歷史:從格力困境到美的、海爾的成功「MBO」

    3.1 格力困境:公司股權架構隱含的內憂外患

    格力集團創立於1985年,前身是珠海特區發展經濟總公司,而目前為人所熟知的「格力」一般指的是格力電器,成立於1991年,前身為珠海海利空調廠。

    格力電器很快發展為國內空調銷量第一的龍頭企業,並於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但整個發展期間,一直伴隨著公司管理層與公司國有控股股東之間的博弈。其中兩件事將雙方的矛盾逐漸透明化。

    一是在格力電器成功樹立品牌後,格力集團將格力品牌授權給旗下其他子公司,生產同質化產品,與格力電器爭搶市場份額,引發了格力電器方面的不滿。2001年時任總經理朱江洪曾提議格力電器收購格力集團旗下類似子公司,但遭拒絕。直到2004年,雙方才達成交易。

    二是格力集團曾經試圖將格力電器出售給國際空調巨頭、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開利。當時曾有媒體報道稱,格力電器管理層直至開利准備前往格力電器進行盡調,才得知格力電器將被出售。當時格力電器的董事長朱江洪接受采訪時表示,「格力電器對於將企業轉讓給外資公司十分擔憂」。

    但2005-2006年適逢國企改制,按照證監會股權分置改革意見中的規定,格力集團在改制一年內不能轉讓格力電器的股份,一年後轉讓比例也被限定在5%-10%的范圍以內,使得收購最終未能成功。但在控股股東的高壓之下,格力電器未能如美的、海爾一樣借國企改革完成MBO,留下了目前依然由國資控制公司的股權架構的基礎。

    同時,由於格力集團在股權分置一年後開始逐漸減持套現,最終目前作為控股股東僅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權,給公司留下了股權分散的隱患。

    3.2 美的、海爾:艱難MBO解決公司產權問題

  • 美的集團:國內首家成功MBO上市公司

  • 美的集團的前身是創始人何享健等人集資創辦的塑料瓶蓋生產廠,1980年開始生產風扇,此後相繼注冊「美的」商標和進入空調行業,並於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

    1997年美的進行事業部制改造,引入現代企業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完整的企業管理體系。但創始人何享健一直對公司產權問題可能對公司未來產生的影響表示擔憂。於是在2000年推動美的管理層和工會組織共同組建了美托投資。

    美托投資於2000年5月以2.95元/股的價格協議受讓當地鎮政府下屬公司持有的美的法人股,2001年1月再次以3元/股的價格再次協議受讓。兩次收購共計獲得美的22.19%的法人股,耗資約3.21億元。最終美托投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美的管理層完成了對美的集團的MBO,美的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也形成了美的目前的股權架構的「初始版本」。

  • 青島海爾:持續數年的股權激勵和「MBO」之路

  • 青島海爾創立於1984年,前身是青島電冰箱總廠,張瑞敏作為廠長接手時,這家工廠已經虧損147萬元,瀕臨破產。張瑞敏接手後嚴格進行品控,還留下了因冰箱質量不過關下令員工親手「砸冰箱」的美談。

    此後海爾憑借出色的品控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發展成為冰箱企業龍頭,1997年總營收就突破百億,同時開始向多元化發展,也開始了長達數年的「MBO」之路。

    2000年-2004年,海爾一直致力於提高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力,而所謂「MBO」也引發了著名的關於國有資產流失的論戰,後來被總結為「郎顧之爭」。但海爾在論戰中始終保持足夠的低調和沉默,並表示公司的屬性是「集體企業」而非「國有企業」。

    但正是一系列的股權激勵和「MBO」措施,將管理層對海爾的控制權提升到目前的情況。

    4、從差點被世界500強收購,走到成為世界500強之一,中國企業依然任重道遠

    4.1 美的與海爾的發展史上,並購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1998年美的通過收購東芝萬家樂進入空調壓縮機領域,2004年-2005年相繼收購現代電器和金科電器等家電企業。同時開始就通過收購美泰克國際投資,間接控制另一家電巨頭榮事達50.5%的股權,將公司業務向冰箱等領域拓展,並於2008年完成對榮事達的整體收購,同年收購另一國內冰箱龍頭企業華菱集團,並購洗衣機龍頭企業小天鵝。

    海爾集團則從一開始就提出「激活休克魚」的理論,並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國內相繼並購紅星電器和菜陽家電等數十家公司。同時很早就開始進入海外市場,從2002年開始就和日本三洋電器合作,此後分三次收購了三洋在日本、東南亞等地的家電業務,進行逐步整合消化。還在2012年收購紐西蘭家電巨頭Fisher & Paykel。

    4.2 格力電器發展史少有「並購身影」,資本結構差異導致處境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格力電器的歷史上少有「並購」這一關鍵詞的出現,此前最為著名的一次「並購」是差點被格力集團賣給美國開利。此次130億收購珠海銀隆,已是格力史上最大的一次並購。

    小汪@並購汪查閱三者2016年三季報發現,美的集團賬面貨幣資金為185.84億元,青島海爾賬面貨幣資金為198.67億元,而格力電器的賬面貨幣資金高達972.34億元人民幣。然而在並購的表現上,前二者在舉債收購國際產業龍頭,進行產業鏈的拓展和升級;格力則在發行股份收購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企業,謀求轉型的同時,也要兼顧公司控制權方面的「外憂內患」。

    這樣的情形,固然和企業家個人管理風格和發展中形成的企業文化息息相關,但其中企業資本結構的影響也絕對無法忽視。美的和海爾在艱難的「MBO」過程中雖然面臨了諸多爭議,但確實解決了企業產權問題給公司帶來的隱患。而格力電器管理層和控股股東之間的博弈則難免使公司的發展受到掣肘,最終造成了如今格力電器與其他兩者截然不同的處境。

    然而即便在不斷跟控股股東進行博弈,面臨了諸多的「外憂內患」,格力電器的業績和盈利能力都不可否認地十分出色。

    格力電器從當初差點被世界500強收購,走到了今天,成為世界500強之一。而兜兜轉轉,當初差點收購了格力的美國開利,其旗下拉美業務則被格力電器的最有利競爭者美的集團收入囊中。

⑹ 證監會批復通過股票借殼上市之後多少日子可以實施

怎麼看待證來監會重組新規以源及允許借殼上市?
知乎 · 3 個回答
證監會需要考慮廣大股民的利益,如果退市常態化的話,必然證監會門口天天都是上訪的群眾。

還有就是需要給傳統行業一個轉型的機會,創業板一刀切不讓借殼本來就不對,沒有一個行業是長盛不衰的,都有周期性,在行業低谷的時候適當並購好的第三方資產,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在現行的規定下很容易就構成借殼,適當放鬆監管政策是必要的。

發布於 2019-11-20・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⑺ 一月份滬深股市定增公司有哪些

根據對公開信披數據整理統計,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4日,股上市公司實施定增有8家,定增獲准有11家,披露定增預案及更新定增進度共有7家。

劍橋科技(603083):預計募資(不超過)75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高速光模塊及5G無線通信網路光模塊項目;2、補充流動資金。康斯特(300445):預計募資(不超過)34935.64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壓力溫度檢測儀表智能製造項目;2、智能校準產品研發中心項目。佩蒂股份(300673):預計募資(不超過)545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紐西蘭年產4萬噸高品質寵物干糧新建項目;2、柬埔寨年產9,200噸寵物休閑食品新建項目;3、城市寵物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項目;4、補充流動資金。嘉澳環保(603822):預計募資(不超過)64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本公司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江陰華昌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100%股權;2、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擬用於江陰華昌子公司年產1 萬噸牛磺酸建設項目、支付本次交易涉及的現金對價、支付本次交易稅金及中介機構費用。中泰化學(002092):預計募資(不超過)392159.18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中泰化學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高性能樹脂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中泰化學托克遜年產200萬噸電石項目二期工程。奇精機械(603677):預計募資(不超過)3695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年產430萬套波輪洗衣機離合器擴產項目;2、年產1,350萬件汽車動力總成關鍵零部件擴產項目;3、補充流動資金。東音股份(002793):預計募資(不超過)663566.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本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公司除保留2.6791億元的貨幣現金、可轉債外,在扣除公司2018年度現金分紅後不超過10億元的其餘資產及負債與山東羅欣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65476%股權置換後差額部分。華友鈷業(603799):預計募資(不超過)1605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本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15.68%股權;配套融資用於衢州華友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金屬量)高純三元動力電池級硫酸鎳項目」和支付中介機構費用及本次交易相關稅費。北京君正(300223):預計募資(不超過)708469.55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本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北京矽成半導體有限公司59.99%的股權及上海承裕資產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100%的財產份額;2、配套募集金額擬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的部分現金對價、面向智能汽車的新一代高速存儲晶元研發項目、面向智能汽車和智慧城市的網路晶元研發項目。輝隆股份(002556):預計募資(不超過)125122.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一、本公司擬發行股份購買安徽海華科技有限公司73.33%股權;二、配套融資用於1、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2、海華科技1000t/a百里香酚,3000t/a薄荷醇項目;3、支付本次交易的中介機構費用;4、償還債務及補充流動資金。萬邦德(002082):預計募資(不超過)273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購買萬邦德制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7家披露定增預案及更新定增進度統計期內,克來機電(603960,股吧)(603960)、沃特股份(002886,股吧)(002886)、晶方科技(603005,股吧)(603005)、羅 牛 山(000735)、矩子科技(300802)等5家披露了增發預案,花園生物(300401,股吧)(300401)、九強生物(300406,股吧)(300406)2家增發獲股東大會通過。克來機電(603960):預計募資(不超過)11715.8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本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南通克來凱盈智能裝備有限公司35%股權;2、募集配套資金用於上海眾源「國六b汽車發動機EA888高壓燃油分配管製造及新能源車用二氧化碳空調管路組裝項目」建設以及支付中介機構費用。沃特股份(002886):預計募資(不超過)43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特種工程塑料聚醯胺10,000噸/年、特種工程塑料聚碸10,000噸/年項目(一、二期);2、補充流動資金。晶方科技(603005):預計募資(不超過)140226.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集成電路12英寸TSV及異質集成智能感測器模塊項目。羅 牛 山(000735):預計募資(不超過)248400.25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羅牛山(000735,股吧)崖州15萬頭現代循環農業示範基地項目;2、羅牛山儋州樂滿2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3、羅牛山儋州大講2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4、羅牛山儋州樂賀4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5、羅牛山澄邁東嶺20萬頭生態養殖基地項目。矩子科技(300802):預計募資(不超過)8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本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蘇州矩度電子科技有限公司25.00%股權。花園生物(300401):預計募資(不超過)1069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1、年產1,200噸羊毛脂膽固醇及8,000噸精製羊毛脂項目;2、年產18噸膽鈣化醇項目;3、年產3,600噸飼料級VD3粉及540噸食品級VD3粉項目;4、年產26噸25-羥基維生素D3原項目;5、年產40.5噸正固醇項目;6、年產15.6噸25-羥基維生素D3結晶項目;7、補充流動資金。九強生物(300406):預計募資(不超過)120000.00萬元。預計募資投向:補充流動資金。聲明:本資訊根據上市公司信披信息整理,不對任何人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錯漏,將在獲取反饋後第一時間進行查證並修正

⑻ 再融資新政對重大資產重組有影響沒

一、適用法規、規章不同
再融資新政主要限制的是非公開發行股份,所謂非公開發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採用非公開方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行為。適用的是《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規定。
而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則是適用2016年9月已經修訂完畢的《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簡稱99重組新政)。
二、審核部門不同
根據規定,再融資也就是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是由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審核。
而重大資產重組是由證監會在發行審核委員會中設立上市公司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

三、再融資鎖價方式不適用於重大資產重組
本次修訂的再融資規定里,明確定價基準日只能為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期的首日。而我認為重組的定價方式卻不在此范圍內,原因如下:
1.99重組新政第二條就講了兩者的聯系和區別:「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應當符合本辦法的規定。
上市公司按照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發行證券文件披露的募集資金用途,使用募集資金購買資產、對外投資的行為,不適用本辦法。」
由此可以看出,以權益互換的方式收購資產和使用募集資金購買資產的行為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情形,適用的規定條款和程序完全不同,切不可混為一談。
2.99重組新政明確了不構成重組上市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可以配套融資。
該辦法第四十四條:「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除屬於本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的交易情形外,可以同時募集部分配套資金,其定價方式按照現行相關規定辦理。」只是根據用於補流和還貸有限制,6 月17 日公布的《配套募資問答》表明,非借殼重組配套融資所募資金僅可用於:支付現金對價等並購整合費用、投入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
3.99重組新政也單獨規定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定價原則。99重組新政第四十五條:「上市公司發行股份的價格不得低於市場參考價的90%。市場參考價為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前20個交易日、60個交易日或者120個交易日的公司股票交易均價之一。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董事會決議應當說明市場參考價的選擇依據。」第五十條:「換股吸收合並涉及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的股份定價及發行按照本章規定執行。」
四、借殼(重組上市)行為不在再融資范圍
借殼上市其實是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特殊形式,因為觸發了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變更,所以審核更加嚴格,但是在99重組新政出台的時候,已經將取消了借殼(重組上市)的配套融資,根本就不可能融資,所以借殼的情形實質上也不會涉及再融資新規的限制。很多人要問了,借殼也好,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也罷,不都是要非公開發行股份嗎,為啥不受再融資新政的影響,這其實就回到了第一個問題討論的范疇,兩種行為的政策目的不一樣,重大資產重組側重的是鼓勵上市公司進行同業的兼並重組,做大做強主業的目的,而再融資則側重於上市公司的融資管理,正因為這樣,兩者適用的是兩套完全不同的法規體系,施行程序也是相互獨立,連審核部門都不同就可見一斑了。

⑼ 並購重組審核要點有哪些

A、現金收購:上市公司以自有資金或債權融資籌集資金收購標的資內產,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容。
B、重大資產出售:重大資產出售,交易對方以債權、承債、現金等方式支付。
C、重大資產置換:重大資產置換,差額以現金支付。
D、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可以配套融資,可能以部分現金支付對價,可能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構成重大資產重組、構成借殼上市。
E、重大資產置換、出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上市公司通過剝離主要資產,形成凈殼,再向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資產承接方可能是原控股股東,也可能是注入資產股東,也可能部分原股東承接、部分注入資產股東承接。(涉及變相殼費支付)

⑽ 借殼上市能否配套融資

不可以。

2011年《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修訂時提出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可以同時募集部分配套資金,所配套資金比例不超過交易總金額25%的。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三條、第四十三條的適用意見——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2號》規定:「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的部分配套資金,主要用於提高重組項目整合績效」。

(10)增加配套融資股東大會對價擴展閱讀:

借殼上市配套融資注意問題:

上市公司在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時,可同時募集配套資金,通過「一站式」審核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市場效率,拓寬並購重組的融資渠道,提高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

在論證配套融資方案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募集配套資金提高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整合績效主要包括:本次並購重組交易中現金對價的支付;本次並購交易稅費、人員安置費用等並購整合費用的支付;本次並購重組所涉及標的資產在建項目建設、運營資金安排;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等。

2、屬於以下情形的,不得以補充流動資金的理由募集配套資金: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明顯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效果明顯未達到已公開披露的計劃進度或預期收益;並購重組方案僅限於收購上市公司已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並購重組方案構成借殼上市。

3、上市公司、財務顧問等相關中介機構應對配套募集資金的必要性、具體用途、使用計劃進度和預期收益進行充分地分析、披露。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