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二級市場 » 券商通道業務受限

券商通道業務受限

發布時間: 2021-03-17 21:25:58

1. 拿什麼做強券商資管業務

從目前形勢來看,資產管理業務成了券商新政最大的受益者。券商資管業務規模在2011年末為2819億元,而最新數據顯示,至2012年底,券商資管規模已經超過1.3萬億元,這其中定向資管規模已超過1.1萬億元,集合理財產品規模約為1900億元,專項資產管理規模僅為100億元。券商資管規模爆發式增長主要靠定向資管業務規模的突破,而這主要是在銀信合作受限之後,沿襲銀信合作的方式,銀行與券商開發了銀證合作模式,銀證合作已增長至券商資管業務總規模的70%以上,其中包括票據、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和資金池等銀證合作業務。當前銀證合作的實質是通道類業務,即「兩頭在外」,兩端的資源、融資方和出資方客戶都在銀行手中掌控。券商僅僅是出借了通道,幫助銀行規避了該類業務的存貸比例限制和凈資本消耗等監管成本,券商在該類通道類業務中實質上行使了「影子銀行」的職能。一旦銀行和證券兩個行業的監管機構之間協同加強該類業務監管,或者銀監會直接禁止銀行和券商開展此類業務,則券商資管規模將會大受影響。券商雖然借該類通道業務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了資管業務規模,但是粗放經營並已陷入價格戰的通道類業務難以實現券商資管業務規模和效益同步提升的目標。因此,開展通道業務對券商資管業務而言,並不具備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可能。只有開發高附加值的主動管理型資產管理業務產品,才是券商未來資產管理業務乃至銀證合作持續穩定發展的方向。從西方發達國家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結構來分析,債券型、貨幣型等固定收益類產品基本佔了其總規模的一半左右,其餘的是混合型、權益類以及衍生品類產品,其產品結構分布均衡,固定收益類產品成為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之一。我國券商資管業務過去過於依賴股票市場,主要以權益類類產品為主,投資收益率缺乏吸引力,是導致券商資管規模和效益長期難以同步提升的主要原因。在筆者看來,未來我國資產管理業務產品結構和資本市場的投融資體系將從以權益證券為核心轉換為以固定收益證券為主。其原因有:一是發行人從融資成本角度考慮將增大債權融資的規模。隨著中國經濟增速回歸,大部分公司盈利增速放緩,其股價在2倍市凈率甚至在凈資產附近的狀況將會更為普遍。在這種狀況下進行股權融資的成本較高,在可能的情況下,公司老股東更願意以債權融資替代股權融資;二是隨著利率市場化和金融脫媒的不斷深化,大量風險厭惡型投資者資產保值增值的需求將催生債券投資的巨大需求;三是隨著中國人口結構的變化,工作年齡人口數量開始減少,預期快退休和退休的人群逐年增加,預期快退休的人群風險承受力低,一般更傾向於固定收益類投資產品。四是相對而言,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凈值和規模受市場波動影響小,可實現券商資管業務規模的穩定增長。所以,券商資管業務大力發展固定收益類產品既是經濟發展、人口結構變化背景的必然需要,也是券商提高資管業務附加值,實現資管業務規模、收入、利潤同步提升的目標的需要。 目前,已有多家券商已經發行或者正在開發相關的債券類資管產品。一般而言,券商資管投資主辦人都會先根據資金的成本、期限等特徵或者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來配置相關債券基礎資產,然後在此基礎之上根據市場情況再考慮杠桿增利。因此,隨著券商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的不斷增加,債券市場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配置型投資需求,這對於熨平二級市場的非理性波動和對債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具有特別積極的意義。債券市場的各參與主體也應該充分考慮市場的這種變化,從一級市場債券結構設計到二級市場流通交易的全過程,適時調整自己的發行或者投資方案。

2. 集合信託計劃是信託為什麼叫陽光私募

繼銀信合作的單一通道業務不斷受限後,信託公司的「集合通道」也在迎接新的沖擊。
所謂「集合通道」是指信託公司通過集合產品來做通道,較常見的「集合通道」有陽光私募模式等。
21世紀資管研究中心近日獲悉,上海證監部門日前已下發有關通報,要求轄區內券商同「外部金融產品」合作開展跨線條業務時需保證合規、警惕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券商與之合作的 「外部金融產品」,主要以信託計劃和基金子公司專項計劃為主。而在業內人士看來,來自上海證監部門的此次通報,對「集合通道」雪上加霜。
事實上,信託公司「集合通道」業務的失守或不止於此,隨著私募基金業備案工作的開展,陽光私募行業的「去信託化」時刻也將到來,而信託公司為陽光私募提供「發行載體」的通道業務亦在縮水。
一方面,來自其他金融牌照的湧入正在讓信託公司「通道出租」業務承受著市場沖擊,其牌照價值正日趨縮水;而另一方面,來自監管的多重合圍也讓信託公司的各類通道業務進退維谷。
監管通報券信模式風險
據21世紀資管研究中心了解,上海證監局下發《關於要求證券公司合規開展各類創新業務的通報》(下稱通報)指出,部分券商存在其固定收益部或資產管理部同銀行、信託公司及基金子公司簽訂投資顧問協議等現象,並提供交易安排與流動性支持。
事實上,由於此前券商資管等業務因受到投資范圍限制,多「借道」信託計劃、基金子公司專項資管計劃等外部工具為「通道」從事各類投融資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曾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下稱26號文),對基金子公司的集合類通道業務進行了叫停,而此後,開展集合通道業務的信託公司則成為了券商該類業務中主要合作對象。
「券商找到一個項目,然後再找信託公司或基金子公司來做通道,然後用自己的營業部做募集。」上海一家券商的資管項目負責人肖冰(化名)透露,「後來 26號文下發後,基金子公司敢拿集合做通道的少了很多,更多是找信託來做。」
在該模式下,券商通過投資顧問或財務顧問協議實現對集合信託的控制,而信託公司則在其中賺取相應的通道費。
「項目通常是券商的,渠道則來自於營業部和三方,而只有產品是信託提供的。」肖冰坦言:「對於收益分配和兌付責任,則通過投顧協議的形式確定,這種模式相當於信託把集合產品租借給券商,券商則擁有了一塊臨時的『信託牌照』。」
券信模式涉嫌違規?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券信業務合作欠缺標准化,在券商和信託的部分合作業務中,信託公司有時亦非純通道方。「也不能說信託完全是通道,因為具體的收益和兌付義務也要視項目的開展方式而定。」 肖冰指出。
據其介紹,若信託公司「不介入」作為通道的集合產品,僅賺取1‰-2‰的通道費用,但券商方面還需以書面形式對項目提供兌付或回購保證;而信託公司若全程參與項目盡調,則項目收益則由雙方協議共享。
「如果沒有本息的協議保證,拿集合做通道等於在『玩火』,因為一單集合信託出事,所在公司的集合業務都會受到影響。」上海一位信託經理潘堯(化名)直言,「現在許多信託都不敢拿集合做通道了,就算做也需要通過合同來明確雙方權責。」
然而,在下發的《通報》中,前述模式的「投資顧問協議」「約定超額收益」「本息變相承諾」「遠期回購」等操作均被指涉嫌違規,而這也意味著,前述業務模式或將迎來監管整治。
「這個通報其實管不到信託,也沒有這類業務叫停,只是券商做得更小心了,信託也變相受到影響。」 潘堯表示,「但這類業務本身屬於監管套利,沒有可持續性,被叫停也只是時間問題。」
更有業內人士認為,由於集合產品會承擔風險,因此不能稱之為通道業務。「集合不能被稱為通道,因為所謂通道業務是不實際承擔風險的。」一位基金子公司項目經理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還有一類 「集合通道」,即信託公司與銀行開展的「假集合」業務,而該模式亦曾被市場懷疑出現在去年底中誠信託與吉林信託的兌付事件之中,不過,或受到此前風險事件影響,信託公司的該類「假集合」業務目前已較為鮮見。
「這類業務的權責最後容易和銀行糾纏不清」,北京一位信託經理表示:「今年監管層對信託的態度比較嚴,這類業務已經很少有信託敢做了,而且就算做了集合,公司也要去參與盡調的。」
而亦有業內人士認為,和被指涉嫌違規的「純通道」業務相比,券商以集合資管計劃參與交易結構的「嵌套模式」,即券商以集合資管投資集合信託的形式開展項目運作,會滿足合規要求;與此同時,隨著券商資管場外資產直投業務的放行預期的臨近,也意味著信託將面臨更大范圍的沖擊。
「用資管嵌套的模式比純投顧協議的方式要更合規,資管參與了交易結構,收益分配的問題就解決。」肖冰表示,「不過現在大家更期待的是資管開放非標直投,這樣就不再需要借信託的通道了。」
陽光私募「去信託化」時刻
在與券商等機構的合作中,信託的集合通道業務正在日趨退潮,而與此同時,此前藉助信託完成運作的陽光私募也邁入「去信託化」時刻。
值得一提的是,私募行業的「去信託化」與去年6月份正式施行的新《基金法》不無關聯,該法正式將私募基金納入監管序列,而在此前,沒有明確監管權的私募機構不得不尋求牌照機構的產品通道來實現份額募集,而私募機構僅作為產品的「投資顧問」出現。
「之前私募行業不受保護,套上信託其實也是一種合法化路徑,有利於增強產品的規范性,同時在稅收方面也有一定優勢。」北京一家私募人士指出,「但是新基金法成立後,協會接受了私募基金的備案,私募的募集也有了依據。」
事實上,私募機構的「去信託化」已初現端倪,例如在國內知名私募重陽投資旗下的「重陽A股阿爾法對沖基金」中,重陽投資就作為該只基金的受託管理人而非「投資顧問」,同時亦無信託公司從中承擔通道角色。
無獨有偶,富舜投資、上海世誠、榮盛泰發等公司在多隻已備案基金中的管理類型為「受託管理」而非「顧問管理」,截至7月22日,該類已備案的「去通道化」私募基金已達100隻,占已備案產品的僅4成。
與此同時,券商資管和基金專戶也在同信託搶食私募通道業務,如上海淘利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諾德-淘利趨勢套利5號資產管理計劃」就藉助了諾德基金的專戶實現發行,而其另一隻產品「華寶證券淘利趨勢套利6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則將華寶證券的資管計劃作為通道。
在當前全部已備案產品中,有61隻私募基金借道基金專戶或券商資管的通道發行,而取道信託的陽光私募產品僅有44隻。
而在牌照紅利流失,領域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以信託為發行載體的陽光私募規模也出現明顯縮水。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今年成立的陽光私募數量達到1048隻,總規模為243.66億元,較去年同期內361.87億元的規模縮水32.67%。
在業內人士看來,信託公司通道業務的日漸式微與行業背後行之將盡的制度紅利有關。而隨著監管收緊和資管業的持續開放,其制度紅利或將進一步收窄。
「信託具有財產獨立、破產隔離等法律特性,像資產證券化等項目中就離不開信託關系的支撐,而其他資管計劃仍然屬於委託關系。」潘堯指出,「但是在傳統業務,特別是通道業務上,信託公司的優勢正在快速喪失。」

3. 資產管理公司是怎麼處理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

一、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第一仲模式是買斷處理。從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具體實踐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斷,銀行將不良資產打包後,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根據資產包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或分期買斷的方式,分期買斷的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壓力。

第二種模式是合作處置。在政策性接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資產管理公司對債務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並不能深入產業,現階段可以聯合同行業優質企業,對不良資產進行重組,最終實現利益共享。

第三種模式是反委託處置。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資產的所有權仍歸屬於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同時資產管理公司繼續負責不良資產的處置。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可將資金成本提前回收,解除資本佔用,而風險則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第四種是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管理公司從銀行買斷不良資產包後,通過測算現金流,採取折價的方式,以信託計劃作為SPV,然後發行重整資產支持證券,向投資者出售。至於不良資產後期的管理,仍然可以委託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我國曾有過4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發行金額總計約134億元,但是2008年以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此項業務也被叫停。2015年,重啟資產資產證券化的呼聲漸高,預計不久之後該類業務將放行。

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不同的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范圍僅限於本省。除了傳統的處置手段以外,已經有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逐步創新處置模式。

在不良資產快速增加的背景下,雖然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無限商機,但是受限於資產管理公司的框架和機制,也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對於交易到手的不良資產,資產管理公司應通過分類管理,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對於債權類不良資產,基於「冰棍效應」,由於本金部分並不會發生變化,收益來源是利息或罰息,利潤空間比較有限。

二、銀行相關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銀行更多是通過債務清收、內部分賬經營、壞賬核銷、發放貸款增量稀釋、債務延期或重整、招標拍賣、債權轉股權、實物資產再利用等多種傳統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受制於處置效率,在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創新處置方式。具體而言,不良出表有以下幾種操作模式:

(1)資產管理公司代持模式。銀行為資產管理公司提供授信,或者認購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債券,將資金注入資產管理公司,然後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從銀行獲取的資金接收銀行的不良資產,達到銀行出表的目的,同時銀行承諾未來回購資產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資產。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扮演的是通道的角色。

(2)銀銀互持模式。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再由銀行與銀行之間通過同業授信或利用理財資金對接。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或券商資管同為通道角色。

(3)銀行與外部機構共同出資成立子公司,直接收購母公司的不良資產,進一步開展不良資產的處置工作,處置收益由合作各方分成。

一方面,階段性的出表為銀行贏得了一定的空間,不良資產不用很快處置完,而是可以分散在未來的幾年內慢慢消化;但另一方面,銀行在付出資金成本的同時仍然要負責不良的處置,而在此後幾年處置收回的現金可能還不足以覆蓋資金成本以及人員運營費用,最終不得不降價再做一次買斷式的出售,導致延誤了最佳的出售時間,可能會得不償失。

三、信託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1、以通道業務為主的資本中介

信託公司長期以來跟銀行合作較多,可以跟一些城商行,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城商行合作,因為這些銀行所在地的不良率很高,不敢投資自己區域內的資產,但是非常願意投資安全區域內信用較好的大銀行的資產,信託公司可以扮演資本中介的角色,實現中小銀行的資金和大型銀行的不良資產之間的對接。

2、與資產服務機構合作,把不良資產產品化

在資產端,銀信合作業務為信託公司積累了銀行的資源,可以保證不良資產的供應。從信託公司的傳統業務來看,雖然不良資產並不是信託擅長的領域,但是信託公司一直擅長房地產、基礎設施、政府平台以及資本市場等各領域資產的產品化。由於資產服務機構本身具備資產處置的能力,信託公司可以聯合專門的資產服務機構成立基金,通過結構化的分層設計以及增信措施,對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這一模式可以使信託公司不斷向資產證券化靠攏,同時培育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

3、大投行模式:SPV+不良資產批發商

通過開展通道業務,信託公司培育對不良資產價值的識別和判斷能力,在此基礎上信託公司可以獲取大量的不良資產包,並將不良資產的處置及管理工作委託給專業的資產服務機構,實現共贏。在這一模式中,信託公司是一種「大投行」的角色,既可做中間的SPV,又可做不良資產的批發商。

四、保險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保險資金體量較大,對不良資產亦存在配置的需求。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參股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實踐。具體而言,保險公司通過發行保險資產管理計劃,以明股實債的方式參投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並簽訂回購協議。

4. 資產管理有哪些新趨勢

資產管理行業發展格局
從2016 年中以來,資管行業面臨嚴格的政策監管,監管文件密集出台,對通道類業務進行嚴格規范,統一監管、去杠桿、去通道是資管行業過去一年的主旋律。
受益於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通道業務受阻,通道迴流信託效應明顯,信託資產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末,信託資產規模達23.14萬億,同比增長33.9%,信託資產規模在各大資管行業中僅次於銀行理財,高居第二位。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受限於凈資本約束,通道業務規模下降明顯。
2007年之前,公募基金為主導
2007年之前,資產管理行業主要以公募基金為主導,其業務本質依然是「受人之託,代客理財」,投資標的以標准化的權益市場和債券市場為主,產品類型以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為主。截至2017年底,股票型基金與偏股混合型基金規模之和約為2.59萬億,占基金行業總體規模比為79.29%。
由於債券市場規模有限,基金行業主要受權益市場影響,2006年-2007年權益牛市帶動以基金為主的資產管理行業迅速發展,甚至出現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
信託來源持續優化,資產投向加大支持實體經濟
從信託資金的來源看,集合、單一、管理財產類信託規模持續增長,結構方面持續優化,集合類、管理財產類佔比持續提升,集合資金佔比提升至36.8%,單一類資金佔比下降至48%,跌破50%。
期貨管理規模較小,增速領先
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資管產品,期貨資管存量較小,規模增速領先。截止2016 年三季度,期貨資管產品規模 0.27萬億元,相較於券商資管、公募基金等資管產品體量較小,但是期貨資管正處於快速擴容狀態,2016年三季度較年初增長了156%,遠超公募基金(5%)、券商資管(33%)的規模增速。
資管行業快速擴張
2012年下半年開始,資產管理行業監管步入一輪放鬆大潮,行業門檻解除、牌照資源逐步放開,各類資管子行業之間的競合關系更加充分,行業創新不斷。
不同類型的資產管理機構蓬勃發展,機構數量也大大增加。截止2015年底,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已接近百萬億(含通道和重復計算)。從產品結構來看,不同類型、不同策略、不同標的、不同風險偏好特徵的資管產品多樣化發展,資管產業鏈上游的產品供給從數量到質量均有顯著提升。
在此階段銀行理財憑借明顯的渠道優勢迅速發展,資產管理行業負債端擴張對於銀行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形成理財一家獨大的市場格局。
資產管理產品和服務持續創新,產品和服務種類進一步豐富
盡管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在過去幾年快速發展,但各類資產管理機構中收入佔比很高的類信貸通道業務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預計未來這類通道業務在資產管理牌照稀缺性降低、銀行凈值型理財直投計劃廣泛開展的背景下將面臨轉型壓力。與此同時,隨著金融市場改革的逐步深入,預計金融創新工具將會不斷涌現,各類資產管理機構將依託自身核心資源,形成差異化競爭,資產管理產品和服務種類也將不斷豐富。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依託不良資產經營業務,構建資產管理業務核心競爭力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深耕不良資產經營領域十多年,圍繞不良資產經營主業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優質的項目資源,同時關注並把握包括各類債權資產、問題企業等特殊機遇投資機會,在風險管理方面也建立了領先優勢。這些優勢成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通過各子公司業務平台廣泛開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5. 談一談我國經紀業務的開展中存在哪些問題與不足

一、我國證券經紀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差異化服務能力。我國傳統證券經紀業務差異性較低,體現在交易產品種類少、價格差異不大、人員職業素養單一、缺乏高水平的專業投資理財顧問、客戶組成類型較單一等方面。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正是對證券行業的不足之處造成了沖擊,如行業內競爭導致的傭金率大幅下降使得經紀業務收入隨之降低。因此,證券市場需要傳統經紀業務的轉型發展,如加入公募基金、信託等金融產品銷售等,以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促進證券公司通過網路交易平台提供一站式、多品種、多行業、全面性、更便捷的理財管理服務。
(二)經紀人專業水平參差不齊。與國外證券公司不同,我國證券公司對於證券從業人員專業素養要求參差不齊,有一部分的非經紀人可能因為公司內部結構調整等原因轉向從事經紀業務,但他們實際並不具備專業知識,也不具備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而且經紀人的收入主要依靠客戶進行證券產品交易而獲得傭金提成,使得經紀人更易做出不規范的行業行為。在最初的證券市場投資活動中,證券公司很少為小微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服務。同時,由於從業人員專業知識不足,無法形成專業的投資顧問團隊,相比國外證券機構經紀人管理制度,我國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提供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從業道德標准培訓,組建專業的投資顧問團隊與研究團隊,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等。
(三)證券經紀牌照的放開所帶來的沖擊。2015年3月初,中國證監會表示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申請證券公司牌照的制度以及配套安排。2015年6月,江蘇證監局核准交銀國際持有華英證券5%以上股權的股東資格,對交銀國際依法受讓華英證券33.3%股權無異議。這表示金融業的混業經營正式拉開序幕,證券公司經紀業務將受到行業內外的雙重挑戰。商業銀行已經在多年的發展中積累了獨有優勢,如多樣化的產品線、覆蓋范圍更廣的營業網點、大量客戶群體、已經在財富管理及私人業務方面所佔據的較大市場份額、較完善的理財業務平台等,金融市場混業經營導致證券行業競爭加劇,特別是在投行服務和傳統經紀業務領域,但同時也為證券行業的長期整合帶來新思路。
(四)市場資源有限,競爭激烈。在國內部分經濟發展領先的城市,證券市場已經基本達到飽和狀態,尤其對於作為我國兩大證券交易所所在地的上海和深圳,更面臨著超負荷的狀態。上海證券市場是中國致力於打造的國際化金融中心,在2015年10月相繼與英國、德國分別達成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協議,逐步完善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在宏觀環境的影響下,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發展迅速,形成一個具有成熟投資理念的充分競爭的證券市場。
截至2015年6月,深圳地區已成立300多家證券營業部,證券公司新增加的客戶量主要來源於已經入市的老客戶,會根據不同公司的服務及產品而改變,對於市場中潛在客戶的挖掘不夠;大客戶主要來源於機構客戶,依靠公司研發等後台資源進行爭奪與維系;投資量較小的個人客戶主要依靠較低的傭金率和附贈禮品來吸引,並有理財團隊的專業服務。而新客戶的增加,主要還是依靠於低傭金率,這也將導致市場競爭矛盾激化,進一步降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
二、互聯網金融對證券經紀業務的影響
(一)對行業平均傭金率的影響。在證券行業傳統經營模式下,決定中小散戶選擇哪家證券公司開戶交易主要考慮營業網點的距離和手續費的高低。但隨著網上開戶的放開,證券公司營業網點的距離不再重要,投資者的關注重點轉移到了傭金價格上。網路信息的流通和透明,使得投資者可大范圍自行對比證券公司的傭金率及服務,進而選擇最具性價比的證券公司。
證券行業的平均傭金率從2008年的14.8到2015年的5逐步降低,2015年國金證券與騰訊合作推出「傭金寶」,其2的傭金率更是對證券行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是對以通道業務為主要營業收入的中小證券,加劇其競爭性,公司利潤大幅縮水,同時也倒逼證券公司放棄傳統的通道業務盈利,轉而研發更有競爭性和針對性的新型產品與服務,開拓差異化競爭。
而傭金寶的出現在受到市場投資者歡迎的同時,也反映出市場監管部門對券商進行行業改革舉措的態度。國金證券通過推出傭金寶首先開展互聯網經紀業務試點,同時還為投資者保證金賬戶余額提供小額理財業務。華泰證券也通過調低交易傭金,來搶占市場份額,如推出通過網上開戶便可享受3的開戶簽約傭金率,而現場開戶傭金率仍需要與投資經理相協商確定等營銷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對傭金率的影響,對證券行業以及經紀業務模式轉變的重要性。
(二)對證券經紀業務整體格局的影響。互聯網金融藉助於網路平台的優勢,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信息互通效率及交易雙方信息對稱度、提高客戶滿意度等,進而改變行業整體的競爭格局。證券業的高利潤推動行業間混業經營,行業壁壘逐漸被打破。首先,各大證券通過藉助網路平台,造成行業內競爭加劇。比如,通過網路平台開戶,實現經紀業務的網路化,從而降低了券商提供經紀業務的成本,引發行業傭金繼續下降;其次,互聯網企業可以藉助自身網路技術優勢,與證券公司合作,融入證券市場。如2013年余額寶的誕生,通過吸引大量中小投資者,藉助於其快速便捷的支付方式,將廣大低凈值投資者的閑散資金進行集合,搭配適當的投資組合,實現碎片資金的收益最大化,其發展模式對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極大威脅;最後,對於證券市場行情數據統計、投資組合推薦、選股等證券業務,互聯網公司都有免費網站進行業務服務,在證券牌照逐步放開之後,可以在提供網上免費信息服務的同時,開展證券業務。沒有較大額外成本支出,便可獲得盈利。尤其對於標准化程度較高的業務,以及需求同質化的投資者,互聯網公司更能占據競爭優勢。
(三)對經紀業務差異化發展的影響。我國證券經紀業務長期呈現出低層次、同質化競爭的特徵,互聯網金融將促進證券經紀業務的差異化發展,並加速證券公司陣營的分化。互聯網證券公司的大量涌現將加速傭金水平的下降,證券牌照壟斷的紅利隨之消失,生存壓力迫使證券公司加快業務轉型的步伐,拓展新的盈利模式。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收集便利且廣泛,通過信息處理系統,證券公司可以對客戶的偏好進行數據分析、篩選和整理,提煉出相應的投資偏好,進而向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在紙質文檔時代,這一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時間,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與科技的進步,此類成本可被大大節省並用於證券公司開啟更高附加值的差異化競爭。高度依賴傳統通道業務收入而無法快速轉型的證券公司將被市場淘汰;專業型證券公司將在細分市場中脫穎而出;全服務證券公司將在高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服務方面取得優勢地位。
(四)對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的影響。在我國證券行業收入中,佔比最大的部分屬於證券經紀業務,據數據統計,2008年、2009年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約占總營業收入的70%,而傭金收入又占據了證券經紀業務收入的大部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行業內競爭加劇,由於各個證券公司的產品、服務具有同質化特點,無法為企業自身帶來競爭優勢,因此證券公司主要依靠於降低傭金率、減少手續費用等價格戰的渠道來拉攏客戶,增加投資額與交易量。但如此更減弱了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且由於我國證券行業還對整個市場經濟環境較敏感,與股票、基金市場的活躍度成高度正相關關系。市場行情走高,會吸引投資者注入資金,提升交易額、證券經紀業務收入就會顯著上升;反之,若市場行情低迷,大量投資者都會撤資,縱使資金已被套牢於證券市場,投資者也總是會尋找時機選擇退出,因此交易量減少,交易資金也隨之降低,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也會明顯下降。這些都造成了證券經紀業務盈利能力的下降。
三、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發展建議
(一)提高經紀業務服務效率,提升客戶體驗。建議允許證券公司非現場辦理標准化的常規業務,以減少客戶反復臨櫃的繁瑣,增強客戶對證券公司的認可度、提高對投資顧問的服務滿意度、增加客戶在線上平台的交易體驗,通過社交平台和利用口碑傳播建立品牌效應,吸引新客戶,並增加客戶黏性。在市場競爭中,只有全方位地提升客戶體驗,才能不斷地提升客戶的認可度。同時,以客戶為中心,明確客戶投資類型。證券行業面對的客戶面較廣,包括個人投資者、高凈值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等類型。對於不同類型的投資者,其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要求都不盡相同。這就需要證券公司准確定位客戶,提供適當性產品和服務。在服務客戶時,投資顧問還應幫助客戶建立正確的投資方式、提高客戶的信任度,維系客戶。
(二)開發互聯網金融新產品,做好差異化發展。在互聯網開戶與交易的基礎上,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差異性的產品與服務將成為證券經紀業務發展的方向。在這方面,國內許多證券公司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與創新:如華泰證券以「財富永續之道」為內涵的「紫金理財」服務品牌,該品牌又分為能滿足客戶綜合交易服務需求的「紫金大管家」服務以及能滿足高端客戶個性化理財需求的「紫金私人顧問」服務。國泰君安經紀業務提出了綜合理財服務創新方案,以「君弘一戶通賬戶」為核心,整合公司全產品、全業務和全方位服務,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綜合理財服務,為客戶實現證券交易、期貨交易、信用交易、基金申購、全產品在線篩選與理財產品購買,獲得以定向資產管理為基礎的資產管理服務,並且享受方便快捷的資金匯劃與消費支付服務。國信證券首創了經紀業務服務產品——「金色陽光證券賬戶」。該產品通過細分客戶需求,來提供相應的投資服務,並將傭金與服務內容掛鉤進行收費。
(三)加強互聯網化專業人才隊伍培養。證券公司領導層要加深學習和理解互聯網證券管理特點,尤其是管理層次的「扁平化」特點和投入產出曲線前期需要大量資本投入的特點;領導要理解業務互聯網化可能帶來的公司內部局部的思想和利益分歧,在分歧中保持平衡並發揮正確的引導作用,切實支持業務互聯網化;領導層的構成中要補充互聯網方面的專業人才,內部選拔培養的互聯網化管理人才可能比外部引進有更好的效果。在中層和基層骨幹人才招聘中,適度考慮引進具有互聯網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才,包括電商需求分析、金融產品設計、電商運維等崗位專業人才。同時,還應培育專業的財富管理團隊。財富管理的從業人員應該具備全面的社會、經濟和法律知識,了解銀行、證券、保險、稅法等方面的運作,並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受限於金融行業長期的分業經營,證券公司的投資顧問精於股票投資咨詢,但對其他領域的涉獵較少,需要通過系統的業務培訓,補齊短板,完善知識結構,提升其財富管理的專業技能。對投資顧問績效考核的導向,也應該從鼓勵個人業績增長向提升客戶價值轉變。

6. 房地產金融的非標業務正受到誰監管

房地產金融的非標業務正受到監管部門的嚴監管。近期一些信託機構的房地產非標業務已暫停。多位接受采訪的房企和信託人士表示,非標業務收緊後,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承壓,特別是一些中小房企的融資渠道依賴信託,非標收緊後日子比較難過。在此背景下,債券和類REITs等成為房企看重的融資渠道,租賃類融資項目受到追捧。

「現在資金成本比去年同期漲了2-3個百分點,今年一些小開發商的資金鏈可能斷裂,房地產企業等著過冬吧。」上述信託人士說,「我們最近跟房企聊,今年房企融資根本不用談定價,能融到資就不錯了。去年資金成本9%左右的房企融資項目都能做,今年可能要到15%以上。」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中小房企的融資壓力已開始顯現。

整頓非標業務

市場人士指出,大量非標資產對應的融資最終流向了房地產等受限領域。

中泰證券固收研究報告估計,2017年非標融資對房地產開發的支持規模累計在2.5萬億-3萬億元左右。非標融資占房地產開發資金的20%-25%左右。

「根據相關規定,房地產企業向銀行貸款必須『四證齊全』。證件不全的開發商可以通過理財直投、券商資管計劃、信託計劃等形式,繞個彎獲得融資。」某大型國有銀行公司部人士表示,「這兩年非標業務規模增長很快,因為信託公司等渠道審批時間短,融資方便。」

某大型信用評級公司工商企業部人士表示,房企要想獲得非標融資,必須經過外部評級。2017年年中以後,一些信託公司的房地產相關產品要求房企的評級達到AA級。對於資質一般的企業,信託公司做非標業務就比較謹慎。

土地款配資是理財資金進入房地產企業的一個重要渠道。中部地區某城商行房地產事業部負責人表示,2017年該行土地款配資業務十分紅火,放款上百億元,創利2億多元。在高峰期,土地配資的杠桿比例一般是3:7,近期出於謹慎降至5:5。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非標業務收緊才剛剛開始,到底有多大影響還難以預計,很多房企都在拓展其他融資渠道。

轉向長租類

北京某券商資產證券化人士陳軍(化名)表示,在銀行貸款審批更審慎、非標通道受限的背景下,債券和類REITs等工具成為房企尚可利用的為數不多的融資渠道。

「在提倡租購並舉的大背景下,租賃類債權融資和資產證券化項目都比較熱門。」陳軍表示。

以類REITs項目為例,2017年發行規模超過260億元,較2016年的104億元左右有大幅提升。「前兩天,碧桂園(港股02007)發了規模100億元的類REITs,一下就把今年對類REITs的整體規模預期給拉高了。」陳軍說。

陳軍認為,未來租賃市場的各環節都可以做資產證券化,減輕相關企業的資金壓力。例如,租賃房的物業,房租和裝修等環節都可以通過類REITs架構進行融資。

銀行對租賃融資業務的熱情也很高。近日中國銀行(港股03988)與8家地方國企簽訂租賃住房金融服務戰略合作協議,計劃為上述企業提供融資規模約1700億元的住房租賃金融支持。建設銀行(港股00939)也就通過支持企業發行類REITs、支持地方政府發展個人租賃平台等形式布局住房租賃金融。

債券融資也受到房企的倚重。近期龍湖地產(港股00960)、碧桂園、綠地控股、泰禾集團、象嶼股份等房企在境外發行美元債。

張大偉表示,房企境內融資收緊,海外融資渠道越來越受到關注。

房地產是該管管了。

7. 為什麼要對非標資產進行監管

非標資產的全名為「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

標准化的融資渠道,如銀行貸款等,均是在一種相對明確、規范與公平的機制保護下進行的投融資過程,非標產品則是繞過銀行或債券審批管理部門,通過某個非標准化的載體,從而將投融資雙方銜接起來。

(7)券商通道業務受限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應實現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的對應,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單獨管理指對每個理財產品進行獨立的投資管理;

單獨建賬指為每個理財產品建立投資明細賬,確保投資資產逐項清晰明確;單獨核算指對每個理財產品單獨進行會計賬務處理,確保每個理財產品都有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

8. 請問私募基金和銀行的合作方式有哪些每個合作方式的具體流程和利弊有哪些感謝!

1-按照《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進行股權投資。而銀行與私募機構合作後,通過建立金融機構戰略聯盟的形式,雙方可以獲得高成長企業「股權+債權」融資業務的收益。
2-憑借自身廣泛的客戶資源,銀行可以為戰略聯盟合作機構提供包括財務顧問、託管、現金管理等綜合服務,提高銀行中間業務收入。

3-現在尋求與私募合作的銀行從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到地方城商行,無一缺位。資產荒還在持續,同時信用風險加速暴露導致投向債市的資金有所收縮,但銀行理財類資金不減,巨量的資金找不到投向,委外便成為趨勢。對於銀行來說,在理財端吸金容易,而投資端受限於原來的非標投資縮量以及債市投資到了相對飽和且風險臨界處,銀行自身投資優勢不再,吸收進來的資金需要尋找出口,而優質的私募就成了資金的重要去向之一。
4-銀行自己的投資團隊在投資債市上具有優勢,而一些有委外業務合作的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當前主要的投向還是債市,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私募則占據優勢。從當前市場來看,一些股票已經跌到價值窪地,機構的資金開始布局。從市場的靈敏度來說,私募顯然要敏感很多。
5-不同於委託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進行投資的資金大部分屬於通道業務,其執行操作的許可權還是在銀行,目前這類委託給私募的資金完全屬於主動管理型。銀行看中私募機構的不是別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投資能力,銀行需要通過私募投資獲得收益。
資金的逐利性使得不少投資資金過於注重短期收益。以銀行為首的資金在委託給私募機構管理時,應該意識到在國內股票市場,對期限的控制以及止損線的設立應該放開,必須更加靈活。

9. 資產管理公司是如何處理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

一、資產管理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從四大資產管理公司的具體實踐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斷,銀行將不良資產打包後,批量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根據資產包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或分期買斷的方式,分期買斷的方式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減輕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壓力。
第二種模式是合作處置。在政策性接收國有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資產管理公司對債務人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並不能深入產業,現階段可以聯合同行業優質企業,對不良資產進行重組,最終實現利益共享。
第三種模式是反委託處置。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資產的所有權仍歸屬於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同時資產管理公司繼續負責不良資產的處置。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可將資金成本提前回收,解除資本佔用,而風險則由投資者自己承擔。
第四種是不良資產證券化。資產管理公司從銀行買斷不良資產包後,通過測算現金流,採取折價的方式,以信託計劃作為SPV,然後發行重整資產支持證券,向投資者出售。至於不良資產後期的管理,仍然可以委託資產管理公司進行管理。在2006年到2008年期間,我國曾有過4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的實踐,發行金額總計約134億元,但是2008年以後,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此項業務也被叫停。2015年,重啟資產資產證券化的呼聲漸高,預計不久之後該類業務將放行。
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不同的是,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處置范圍僅限於本省。除了傳統的處置手段以外,已經有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逐步創新處置模式。
(1)輸血性重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對一些能夠起死回生的項目進行輸血,幫助企業走入正軌,實現溢價然後退出。
(2)以物抵債。對於一些優質的抵押資產,盡量不走漫長的訴訟途徑,通過以物抵債的方式,實現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企業的雙贏。
(3)公開徵集重組方或者投資人。在擔任不良資產一級批發商角色的基礎上,吸引更多專業的社會投資人參與不良資產的投資,共享行業的利潤。
(4)聯合地方政府成立不良資產處置基金或子公司。充分利用當地政府的資源,深化不良資產的處置,幫助地方政府剝離不良資產。
需要指出的是,在不良資產快速增加的背景下,雖然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無限商機,但是受限於資產管理公司的框架和機制,也面臨較大的「去化」壓力。對於交易到手的不良資產,資產管理公司應通過分類管理,以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對於債權類不良資產,基於「冰棍效應」,由於本金部分並不會發生變化,收益來源是利息或罰息,利潤空間比較有限,因此應該迅速化解;而對於物權類不良資產,基於「根雕理論」,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選擇長期持有及精雕細琢,以時間換空間獲取更高的收益。
二、銀行相關業務模式
目前國內銀行更多是通過債務清收、內部分賬經營、壞賬核銷、發放貸款增量稀釋、債務延期或重整、招標拍賣、債權轉股權、實物資產再利用等多種傳統的方式處置不良資產。受制於處置效率,在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已經開始創新處置方式。
在嚴格的考核壓力下,不少銀行在季末或年末等關鍵時間節點利用同業資金或者理財資金對接不良資產,實現不良資產出表,以降低不良率。亦因此,不良出表的定價一般由銀行當年的核銷額度來確定。具體而言,不良出表有以下幾種操作模式:
(1)資產管理公司代持模式。銀行為資產管理公司提供授信,或者認購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債券,將資金注入資產管理公司,然後資產管理公司利用從銀行獲取的資金接收銀行的不良資產,達到銀行出表的目的,同時銀行承諾未來回購資產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資產。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扮演的是通道的角色。
(2)銀銀互持模式。資產管理公司買斷銀行的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信託計劃或券商資管計劃,再由銀行與銀行之間通過同業授信或利用理財資金對接。這一模式中,資產管理公司、信託公司或券商資管同為通道角色。
(3)銀行與外部機構共同出資成立子公司,直接收購母公司的不良資產,進一步開展不良資產的處置工作,處置收益由合作各方分成。
需要指出的是,代持和互持兩種模式實質上是銀行利用時間換空間的操作,雖然均實現了銀行不良資產的階段性的出表,但風險仍然保留在銀行體系內。一方面,階段性的出表為銀行贏得了一定的空間,不良資產不用很快處置完,而是可以分散在未來的幾年內慢慢消化;但另一方面,銀行在付出資金成本的同時仍然要負責不良的處置,而在此後幾年處置收回的現金可能還不足以覆蓋資金成本以及人員運營費用,最終不得不降價再做一次買斷式的出售,導致延誤了最佳的出售時間,可能會得不償失。
三、信託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1、以通道業務為主的資本中介
信託公司長期以來跟銀行合作較多,可以跟一些城商行,尤其是偏遠地區的城商行合作,因為這些銀行所在地的不良率很高,不敢投資自己區域內的資產,但是非常願意投資安全區域內信用較好的大銀行的資產,信託公司可以扮演資本中介的角色,實現中小銀行的資金和大型銀行的不良資產之間的對接。
2、與資產服務機構合作,把不良資產產品化
在資產端,銀信合作業務為信託公司積累了銀行的資源,可以保證不良資產的供應。從信託公司的傳統業務來看,雖然不良資產並不是信託擅長的領域,但是信託公司一直擅長房地產、基礎設施、政府平台以及資本市場等各領域資產的產品化。由於資產服務機構本身具備資產處置的能力,信託公司可以聯合專門的資產服務機構成立基金,通過結構化的分層設計以及增信措施,對應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這一模式可以使信託公司不斷向資產證券化靠攏,同時培育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能力。
3、大投行模式:SPV+不良資產批發商
通過開展通道業務,信託公司培育對不良資產價值的識別和判斷能力,在此基礎上信託公司可以獲取大量的不良資產包,並將不良資產的處置及管理工作委託給專業的資產服務機構,實現共贏。在這一模式中,信託公司是一種「大投行」的角色,既可做中間的SPV,又可做不良資產的批發商。
四、保險公司相關業務模式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看,保險資金體量較大,對不良資產亦存在配置的需求。目前已經有保險公司參股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實踐。具體而言,保險公司通過發行保險資產管理計劃,以明股實債的方式參投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並簽訂回購協議,由於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具備國資委背景,所以風險較低。但在這一模式下,業務機會比較有限,不足以支撐保險資金長期配置的需求。
另外,在保監會政策放開的條件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可以與具有不良資產處置能力的機構合作,成立有限合夥基金,並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LP),深度參與不良資產市場的業務。
保險資金甚至可以作為單一LP介入具體的優質項目,然後以基金份額作為基礎資產,發行項目資產支持計劃,進一步對接保險公司體系內受託管理的資金。這一模式中,保險公司可實現以基金份額作為杠桿,撬動整個險資體系。
五、非持牌機構相關業務模式
1、細分領域的不良項目投資
在房地產和小微貸等細分領域,市場上已經有一些比較專業的投資機構。例如有些民間資本或外資設立的房地產並購基金,專注投資具有違約風險的地產項目,通過對地段的選取、項目的精算等專業能力,獲取違約盤整及對標的項目的改造及運營提升所帶來的收益。還有民間投資機構專注於個人和小微企業以不動產做抵押的不良資產處置,由於標的較多,大大分散了個體的風險,而且個人和小微企業的抗辯能力較差,投資機構在司法上處於相對強勢的一方,處置起來相對容易,因而平均處置周期能控制在兩年左右,也能獲得較高回報。
2、不良資產產品化運作模式
目前已有資產服務機構通過設立不良債權投資基金,投資者主要是高凈值客戶。由於不良資產的處置周期一般在兩年以上,因此資產服務機構需要加強流動性管理,甚至用自用資金提供流動性支持。在產品設計方面,可以直接設計期限為兩年的產品,也可以設置不同期限的產品對接不同需求的投資者。

————點金人轉載

10. 淺談理財機構與其他機構的幾種合作模式

1-按照《商業銀行法》規定,商業銀行不得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進行股權投資。而銀行與私募機構合作後,通過建立金融機構戰略聯盟的形式,雙方可以獲得高成長企業「股權+債權」融資業務的收益。
2-憑借自身廣泛的客戶資源,銀行可以為戰略聯盟合作機構提供包括財務顧問、託管、現金管理等綜合服務,提高銀行中間業務收入。
3-現在尋求與私募合作的銀行從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到地方城商行,無一缺位。資產荒還在持續,同時信用風險加速暴露導致投向債市的資金有所收縮,但銀行理財類資金不減,巨量的資金找不到投向,委外便成為趨勢。對於銀行來說,在理財端吸金容易,而投資端受限於原來的非標投資縮量以及債市投資到了相對飽和且風險臨界處,銀行自身投資優勢不再,吸收進來的資金需要尋找出口,而優質的私募就成了資金的重要去向之一。
4-銀行自己的投資團隊在投資債市上具有優勢,而一些有委外業務合作的券商以及基金子公司,當前主要的投向還是債市,對於A股市場的投資,私募則占據優勢。從當前市場來看,一些股票已經跌到價值窪地,機構的資金開始布局。從市場的靈敏度來說,私募顯然要敏感很多。
5-不同於委託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進行投資的資金大部分屬於通道業務,其執行操作的許可權還是在銀行,目前這類委託給私募的資金完全屬於主動管理型。銀行看中私募機構的不是別的,而是實實在在的投資能力,銀行需要通過私募投資獲得收益。
資金的逐利性使得不少投資資金過於注重短期收益。以銀行為首的資金在委託給私募機構管理時,應該意識到在國內股票市場,對期限的控制以及止損線的設立應該放開,必須更加靈活。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