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it應用
⑴ 證券行業IT治理落地分析
IT治理是在IT應用復過程中,為鼓勵期制望行為而明確的決策權歸屬和責任擔當框架。【1】具體體現在五個IT決策上:
(1)IT原則:闡述IT的商業作用;
(2)IT架構:定義集成和標准化的要求;
(3)IT基礎設施:決定共享和可提供的服務;
(4)業務應用需求:確定購買或內部開發應用的業務需求;
(5)IT投資和優先權:選擇資助哪一個立項以及投入多少資金。
這五個決策是彼此相關的,一般來說,原則約束架構,架構決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約束著業務需求,IT投資必須為IT原則、整體架構、基礎設施和應用需求所驅動。
要真正的落實IT治理,必須從如何建立理論框架、有效利用應用工具集、長期規劃及建設三方面來考慮,才能真正發揮IT治理在對IT資源的有效配置,資金分配、與業務融合等方面發揮作用。下面將從這三方面的分別闡述如何實現IT治理落地實施問題。
⑵ 國內券商(證券行業)IT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992年—1994年,國內誕生了櫃台系統和電話委託系統,股民可以通過電話進行股票交易。1998年,誕生了網上委託業務,有條件的股民可以通過網路進行交易。2003年,誕生了集中交易系統,所有交易不必在營業部進行,直接在券商總部集中進行交易。2005年可以通過手機進行炒股,在手機普及的中國,廣大股民又多了一條方便炒股的途徑。
2006年,為了保證客戶資金安全,在監管要求下誕生了三方存管系統,券商接受的客戶資金必須保存在銀行,這樣避免了券商挪用客戶資金的情況發生。2004年—2008年,隨著證券業務種類多樣化,誕生了集合理財系統、投行系統、固定收益系統、以及目前正在建設當中的股指期貨系統和融資融券系統。短短20年時間,伴隨著券商業務模式的變革,國內券商的IT系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目前很多券商90%以上的收益來自於經紀業務,而經紀業務中超過70%的收益來自於網上交易,而不是傳統的營業部終端交易或電話委託交易,網上交易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此可見,核心IT系統能否安全穩定運行直接決定券商業務是否能夠正常開展,直接關繫到廣大股民的利益。
雖然券商的IT建設在短時間內取得了巨大發展,但是當前仍然存在著一些重要的不足制約券商業務的創新和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國內券商的IT側重在IT運維,主要精力投入在保障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方面,而忽略了自主開發的能力的培養,在支持業務創新方面能力明顯不足,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業務發展;
二、重要業務系統建設如集中交易系統、行情系統等被幾家供應商壟斷,券商選擇的餘地不大。券商缺乏對於供應商的掌控能力;
三、管理層更多關心業務發展,對IT了解較少,對IT在公司發展中的作用認識不夠充分,缺乏IT治理的能力,沒有有效的利用IT的價值;
四、IT發展戰略不明確,缺少IT規劃。IT架構相對落後;
五、IT與業務溝通存在障礙,互相不能理解對方的語言;
六、IT缺乏精細化管理;
七、IT員工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相比而言,台灣的證券公司IT應用發展水平明顯高於大陸。以CRM為例,在國內很多證券公司建立了CRM系統,其僅僅是作為解答客戶疑問的幫助平台;而在台灣,富邦證券也建立了CRM系統,但其發揮作用遠不僅是一個回答客戶問題的幫助台。富邦證券成立之初,面臨的情況和現在大陸券商類似:建立了CRM系統,僅用於解答客戶問題。當時大部分業務部門均以各自產品為導向,獨立發展,缺乏跨業務部門的公司層面的CRM策略。客戶信息分散在各個子公司的客戶資料庫中,他們在進行客戶分析和營銷活動計劃時無法對客戶進行整體性評價,缺乏對客戶的研究,客戶服務水平一般。各子公司進行客戶管理和客戶營銷時,各自為戰,對一個客戶多次進行產品營銷,甚至出現各子公司爭搶客戶,導致內部資源的浪費和客戶忠誠度降低。富邦證券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建立了公司統一的數據倉庫,整合所有子公司的客戶資料,並在此基礎上建設CRM系統將客戶信息、營銷流程以及銷售渠道進行整合以支持公司的交叉銷售策略。
CRM系統建設過程中,將營銷系統與Call Center、個人理財和客戶經理系統等銷售渠道進行整合,以形成端到端的CRM環路,如直郵(Direct Mail)、Call Center(包括Auto-dialer、SMS、FAX、E-mail)、Internet、客戶經理系統等。經過前端渠道處理過的信息(客戶反饋信息),再通過整合的信息交互渠道,傳回CRM系統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決策,達到分析型CRM系統與操作型CRM系統的無縫整合。使得客戶感受到了無縫隙的服務,展現在客戶面前的是一個整合的富邦證券,而不是以前的富邦證券的經紀業務部門、投資咨詢部門等等獨立的個體,真正實現了IT引領業務發展。
通過整合銷售渠道,將數據分析、營銷管理人員與銷售渠道聯結起來,不僅提高了營銷的效率,縮短了反饋周期,而且真正利用CRM系統主動服務於客戶,大大優化了客戶體驗,贏得了良好的口碑,也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證券公司應該根據自己在行業內的定位,結合公司發展戰略,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如果要成為行業的領先者,要以更好的為客戶提供服務為中心,要制定清晰務實的戰略方向,根據業務戰略制定出IT發展目標和IT實施規劃,通過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增強對IT系統供應商的控制力和談判籌碼,深度挖掘IT的價值,促進IT與業務的融合,將IT這個戰略工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另外由於監管部門在對券商評級時對信息安全和IT治理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因此各券商在這兩個方面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投入。
當前國內券商無論是業務還是IT都到了一個轉型的時期,中登公司最新的數據,截止2009年06月19日,滬深兩市共有A股賬戶12,773.72萬戶,B股賬戶242.74萬戶;有效賬戶10,974.49萬戶。這個數字對於證券公司來講不一定是好事,說明市場可能已經接近飽和,雖然股民開戶數已經突破一億戶,但是活動賬戶大概只有3000萬戶,這意味各券商只能從現有的這些交易活躍股民中去和其他券商爭搶客戶,才能保證公司效益,彼此競爭將更加激烈。國內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行情系統,CRM系統都大同小異,如果要吸引客戶來本公司開戶,必須通過提供差異化的增值服務,形成公司的品牌和特色。在這個過程中,IT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國信證券和招商證券在這方面走在前列。
從去年開始,國內一些證券公司組織中層以上公司的骨幹去台灣、美國和歐洲的金融機構學習其先進的經驗,其中也包括如何更有效的利用IT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這表明一些先知先覺的人已經意識到現在到了必須做出變革的時候,不能像以前一樣靠天吃飯,否則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情。
伴隨著創業板的上市,股指期貨以及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未來國內資本市場將會愈加繁榮。各種新的業務產品及衍生品將會層出不窮。國內券商的IT能否跟上業務發展的腳步,這對廣大券商的CIO們來說是一個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
⑶ 您好,我想去券商的IT部門,請問一下在上海哪個券商待遇好一些,一年收入20w有嗎謝謝
建議你可以去我們國信上海三個營業部去咨詢下,去網上查看。也可以看看上海幾家較大的券商。
至於你說的年收入20W左右,做IT部門和很多金融行業的業務、分析部門類似,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當然象0708年這樣的事情不會頻繁。IT部門如果沒記錯主要負責公司連接交易所和登記結算公司的測試運營,比較核心的集中交易你可能最初接觸不到,剛開始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也正說明另一個問題,你的收入標准可能達不到20W,但如果你有經驗且切合證券行業的工作經驗,可能一段時間後20W對你來說是個數字而已。
⑷ 證券it什麼意思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1] 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1603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們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家一樣,如今他們又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經濟組織。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是的,可以這么說。它是第一個聯合的股份公司,為了融資,他們發行股票,不過不是現代意義的股票。人們來到公司的辦公室,在本子上記下自己借出了錢,公司承諾對這 些股票分紅,這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資金的方法。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他們聚集了650萬的資金,差不多相當於300萬的歐元,而那時候,這些錢值幾十億,用這些錢他們建立了公司。
通過向全社會融資的方式,東印度公司成功地將分散的財富變成了自己對外擴張的資本。甚至,阿姆斯特丹市市長的女僕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
成千上萬的國民願意 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同時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活動中,一方面是 出於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政府將一些 只有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摺合為25000荷蘭盾,入股東印度公司,這就大大增加了東印度 公司的許可權和信譽。
荷蘭萊頓大學歷史系 教授 維姆·范登德爾:
(政府給東印度公司的特權是)可以協商簽訂條約,發動戰爭,這樣它就成了在亞洲的獨立主權個體,或者說從南非到日本的整個地區,它都可以像一個國家那樣運作。
在一切准備妥當之後,東印度公司的船隊出航了。西班牙國王幾乎是用鄙夷的態度對待這個不自量力的挑戰者。但是,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後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
荷蘭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館長洛德韋克·瓦赫納爾:
前十年他們(東印度公司)沒有付任何的利息,因為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到造船、造房子,以及在亞洲建立一個貿易王國上面。做完這些,十年後,公司第一次給股東派發了紅利。
連續十年不給股東們分紅利。這樣的經營方式為什麼能夠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這是因為:荷蘭人同時還創造了一種新的資本流轉體制。1609年,世界歷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願意,東印度公司的股東們可以隨時通過股票交易所 ,將自己手中的股票變成現金。
早在四百多年前,在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所中,就已經活躍著超過1000名的股票經紀人。他們雖然還沒有穿上紅馬甲,但是固定的交易席位已經出現了。
這里成為當時整個歐洲最活躍的資本市場,前來從事股票交易的不僅有荷蘭人,還有許許多多的外國人。大量的股息收入從這個面積不超過1,000平方米的院子,流入荷蘭國庫 和普通荷蘭人的腰包,僅英國國債一項,荷蘭每年就可獲得超過2,500萬荷蘭盾的收入,價值相當於200噸白銀。[2]
中國
舊中國
證券在中國屬於舶來品,最早出現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現的證券交易機構也是由外商開辦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上市證券主要是外國公司的股票和債券。
1872年,設立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
1914年,北洋政府頒布的《證券交易所法》推動了證券交易所的建立。
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開設證券經營業務。
1918年,中國人在北平成立了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新中國
1984年11月,中國第一股——上海飛樂音響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實業有限公司成立,並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會籌資,成為第一家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的集體所有制企業。
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
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從此恢復了中國中斷了30多年的證券交易業務。
1986年11月14日,鄧小平會見紐約證券交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並向其贈送了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發展銀行首次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成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
1991年4月,經國務院授權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7月3日正式營業。
1991年7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帳戶,逐漸取代股東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向社會公布上海股市8種股票的價格變動指數,以准確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以後上海股市價格的總體走勢,為投資者入市及從事研究提供重要依據。
1991年8月2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北京成立。
1991年10月31日,中國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招股,這是中國股份制企業首次發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種叫「股票認購證」的票證出現在上海街頭,向市民公開發售。誰會想到,就是一張售價僅30元的認購證,改變了很多人一生的命運。股票認購證的發行象徵中國的股份制改革一個開端,證券市場從此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
證券
證券
期。
1992年1月19日,鄧小平從即日起視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況後,他指出:「有人說股票是資本主義的,我們在上海、深圳先試驗了一下,結果證明是成功的,看來資本主義有些東西,社會主義制度也可以拿過來用,即使錯了也不要緊嘛!錯了關閉就是,以後再開,哪有百分之百正確的事情。」
1992年1月13日,興業房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後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國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動產股票。
1992年2月2日,上海申銀證券公司與上海聯合紡織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簽定協議,發行中國第一張中外合資企業股票。
1992年2月21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幣特種股票上市。這是中國第一張上市交易的B股股票。
證券
證券
1992年3月2日,進行1992股票認購證首次搖號儀式。
1992年3月21日,全面放開股價,實行自由競價交易。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10日,深圳發售1992年新股認購抽簽表,出現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場面,並發生震驚全國的「8.10風波」。
1992年8月11日,上海股市第一次狂瀉,三天之內,上證指數暴跌400餘點。
1992年9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深圳時表示:「股票上市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深圳和上海要辦成全國的股票交易中心,為全國服務。」
1992年10月19日,深圳寶安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992年認股權證,發行總量為26403091張。這是中國首家發行權證的上市企業。
1992年12月,由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部、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各大專業銀行及證券公司等聯合編審的《上海證券年鑒·1992》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中國大陸第一本證券年鑒。
1993年4月1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藉助衛星通信手段傳送到北京亞運村的建行北京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利用衛星通信技術傳送行情在中國尚屬首次。
1993年4月22日,經李鵬總理簽署的國務院令第112號,《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頒布實施。
1993年5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分類股價指數首日公布。上證分類指數分為工業、商業、地產業、公用事業及綜合共五大類。
證券
證券
1993年5月5日,中國首部期貨市場法規——《期貨經紀公司登記管理暫行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公布。
1993年5月22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決定,STAQ和NET兩系統的法人股交易市場進行整頓,暫不批准新的法人股上市交易。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聯合編制的「中華股價指數」正式向各會員公司和國內外信息媒介發布,這是證券市場發展進程中又一「界標」。
1993年6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成為中國內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國有企業。
1993年7月7日,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發布《證券交易所管理暫行辦法》。全文共分8章,分別就證券交易所的設立、組織、活動、解散等具體問題做了詳細規定。
1993年8月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採用集合競價[3] 。
2006年,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公司進入代辦轉讓系統進行股份報價轉讓,稱為「新三板」。
2012年,經國務院批准,決定擴大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轉讓試點,首批擴大試點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
2013年12月31日起股轉系統面向全國接收企業掛牌申請。
基本特徵編輯
證券實質上是具有財產屬性的民事權利,證券的特點在於把民事權利表現在證券上,使權利與證券相結合,權利體現為證券,即權利的證券化。它是權利人行使權利的方式和過程用證券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法律現象,是投資者投資財產符號化的一種社會現象,是社會信用發達的一種標志和結果。
證券必須與某種特定的表現形式相聯系。在證券的發展過程中,最早表彰證券權利的基本方式是紙張,在專用的紙單上藉助文字或圖形來表示特定化的權利。
因此證券也被稱為「書據」、「書證」。但隨著經濟的飛速前進,尤其是電子技術和信息網路的發展,現代社會出現了證券的「無紙化」,證券投資者已幾乎不再擁有任何實物券形態的證券,其所持有的證券數量或者證券權利均相應地記載於投資者賬戶中。「證券有紙化」向「證券無紙化」的發展過程,揭示了現代證券概念與傳統證券概念的巨大差異。
證券作為表彰一定民事權利的書面憑證,它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證券是財產性權利憑證。
證券表彰的是具有財產價值的權利憑證。在現代社會,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對財富形態的直接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而是更重視對財富的終極支配和控制,證券這一新型財產形態應運而生。持有證券,意味著持有人對該證券所代表的財產擁有控制權,但該控制權不是直接控制權,而是間接控制權。
例如,股東持有某公司的股票,則該股東依其所持股票數額占該公司發行的股票總額的比例而相應地享有對公司財產的控制權,但該股東不能主張對某一特定的公司財產直接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只能依比例享有所有者的資產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從這個意義上講,證券是藉助於市場經濟和社會信用的發達而進行資本聚集的產物,證券權利展現出財產權的性質。..
⑸ 金融領域的基金、券商和IT互聯網、軟體相比,哪個加班多更累
投行部加班最多,基金因為是買方所以過得還不錯。國內IT、軟體什麼的加班也非常多
⑹ IT技術崗,銀行好還是券商好做金融類IT工作的人員來看下謝謝。
應該是銀行好。
1、無論哪個,在技術上都不會再有什麼發展,所以差不多;
2、證券一般IT人員比較少,加班會更多;
3、證券收入波動性大。
4、銀行有機會轉做業務,如電子商務等(如果你有這方面想法的話)
⑺ 證券公司的IT崗位(信息技術部工 程師) 發展前景怎麼樣
由於證券交易的規范性,IT的崗位的工程師可能沒有更好的發展前景。除非該行業出現重大的技術突破,可以創造新的業績。否則z證券公司的IT崗是沒有更大的發展的。供參考如認可請釆納!
⑻ 券商it和bat選哪個
這個是一回事,BAT其實呈現券商的角色,所以,想從事這個,就不能一勞永逸,只能悉心研究。
⑼ 證券公司 IT 部門是怎樣的
證券公司用什麼樣的系統來審計?審計的數據是存放在哪?
這個應該叫做清算系統把內,國內的證券公司容大部分用福州新意好像是這家公司
備份過程是怎樣的?優點缺點都在哪?
不明白你說是的是那個備份,如果是清算系統的話,你們估計沒有機會
數據伺服器用什麼操作系統?
要看什麼數據服務,這個你說的不清楚,
應用程序伺服器用什麼操作系統?
也要看什麼應用,核心的都是非win非核心的大多是win
⑽ 證券公司IT技術崗位待遇及發展前景
1、證券公司電腦崗位,對學歷的要求倒並不是那麼高,我的同事中,電腦部的大多都是本科學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