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的大股東
❶ 高盛股東結構
1976年,在高盛的高級合夥人萊文去世後,公司管理委員會決定由文伯格和懷特黑特兩人共同作為高盛產業的繼承者 巴菲特 也是高盛的股東之一 擁有50億股原始股
求採納
❷ 高盛集團收購了哪些大公司
1、福建南孚電池 ------------ 美國吉列公司
2、河南雙匯肉製品 ------------ 美國高盛集團
3、黑龍江哈爾濱啤酒 ------------ 美國AB(百威啤酒)
4、黑龍江佳木斯聯合收割機 -------------美國約翰迪爾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時英博
6、四川雙馬集團 -------------拉法基
7、深圳發展銀行 -------------美國新橋
8、G華新 -------------HOLCHIN B.V
9、G東睦 -------------睦特殊金屬工業株式會社
10、華潤錦華 -------------華潤輕紡
11、樺林輪胎 -------------新加坡佳通輪胎
12、江蘇無錫威孚 -------------德國博世
13、西北軸承 -------------德國FAG公司
14、錦西化機 -------------德國西門子
15、TCL國際電工 -------------法國羅格朗
16、上海輪胎橡膠 -------------法國米其林
17、上海貝爾 -------------法國阿爾卡特
18、深圳賽格三星 -------------韓國三星康寧
19, 德龍鋼鐵-----------俄羅斯第二大鋼鐵企業Evraz
20.統一石化----------英荷殼牌
21.娃哈哈--------達能
22。樂凱---------日本
還有:1 美加凈:該品牌原佔有國內市場近20%的份額。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與庄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上海家化於1994年出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已失去了寶貴時機。
2 中華牙膏: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如今,中華牙膏在市場上的份額已少得可憐。
3 活力28:1996年,與德國美潔時公司合資後,雙方規定的合資公司洗衣粉產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諾沒有兌現,前3年共投入1.84億元用於「活力28」宣傳的廣告費用也成了一紙空文。「活力28」這個知名品牌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了。
4 南孚電池:自1999年9月起,通過數次轉讓,2003年,72%的股權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10年,市場佔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後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如今這一曾經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中國第一的電池品牌已經不屬於民族品牌了。
5 樂百氏:2000年,樂百氏被達能公司收購,現在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此外,達能還在中國收購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
6 小護士:法國歐萊雅2003年收購小護士。5年後的今天,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
7 蘇泊爾(12.89,-1.10,-7.86%,吧):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頭號品牌)獲得蘇泊爾控股權。
8 大寶:2008年7月30日,強生宣布完成對大寶的收購。至此,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雖然還打著福建產什麼的旗號,但股份並不在我們手上,而今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民族品牌也為數不多了。不僅如此中國許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資,為外資對我們民族企業的收購埋下隱患!
民族企業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許我們可以去參看一下日本和韓國的企業。
二戰後的日本是百廢待興,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當索尼開發出一款半導體收音機產品銷往美國時,當地的經銷商說:「你們索尼沒什麼名氣,但美國人都知道我們的牌子,貼我們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給你10萬美金的訂單。」當時索尼所有的流動資產也沒有這么多。但創始人盛田昭夫經過認真考慮,拒絕了這個要求。二三十年過去以後,人家問盛田昭夫你在商業史上、你在索尼發展史上最好的商業決策是什麼?他說我最好的商業決策就是拒絕10萬美元的訂單,從而樹立了索尼的品牌。在這里,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種執著的精神,這是一種民族氣節,做品牌,也必須有一種精神在裡面。
❸ 高盛的股東都是誰
高盛公司股東名單:
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C. Blankfein)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蓋瑞·柯恩(Gary D. Cohn)總裁兼聯席首席運營官
約翰·布萊恩(John H. Bryan)
克萊斯·達爾巴克
斯蒂芬·弗里德曼(Stephen Friedman)
威廉·喬治(William W. George)
拉賈特·古普塔(Rajat K. Gupta)
詹姆斯·約翰遜(James A. Johnson)
羅伊絲·朱莉博(Lois D. Juliber)
拉什米·米塔爾 (Lakshmi N. Mittal)
詹姆斯·斯基羅(James J. Schiro)
茹斯·西蒙斯(Ruth J. Simmons)
約翰·羅傑斯(John F. W. Rogers)董事會秘書
(3)高盛的大股東擴展閱讀
高盛1984年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又於1994年分別在北京和上海開設代表處,正式進駐中國內地市場。此後,高盛在中國逐步建立起強大的國際投資銀行業務分支機構,向中國政府和國內占據行業領導地位的大型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高盛也是第一家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B股交易許可的外資投資銀行,及首批獲得QFII資格的外資機構之一。
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並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高盛還是第一家中標協助中國處理不良資產的外資機構,也是第一家完成不良資產國際銷售的外資機構。在不久前進行的中國銀行上市中,高盛也是三家承銷商之一。
考資料:Goldman Sachs | China - 2018股東
❹ 高盛集團股東結構
這個真沒研究過
聽說是一幫猶太人,沒有政府入股
❺ 高盛集團的老闆是誰
創始人來馬可斯·戈德門 董事會自主席巴菲特和董事會副主席查理·芒格 1976年,在高盛的高級合夥人萊文去世後,公司管理委員會決定由文伯格和懷特黑特兩人共同作為高盛產業的繼承者巴菲特 也是高盛的股東之一 擁有50億股原始股
❻ 高盛 美國十大財團
戰後,八大財團實力發生變化,新財團崛起,形成了洛克菲勒財團、摩根財團、第一花旗銀行財團、杜邦財團、波士頓財團、梅隆財團、克利夫蘭財團、芝加哥財團、加利福尼亞財團、得克薩斯財團等十大財團統治美國的格局。
你可以用網路搜索 十大股東網,在十大股東網站裡面有各個QFII持有股票情況。或者直接在股東搜索中輸入 高盛,可以查看到高盛持有的股票情況,不過僅僅是在年報中公布股票。希望能給你幫助。
❽ 四大國有銀行都有哪些外資股東
中國銀行:
RBS China Investments 8.25%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有
限公司通過其子公司 )
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淡 4.13%
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通過其
全資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
限公司持有本行H股股份)
瑞士銀行 1.33%
亞洲開發銀行 0.20%
The Bank of Tokyo-Mitsubishi 0.19%
建設銀行: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12.58%
美國銀行公司 10.75%
農業銀行:
100%中央控股
工商銀行:
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13%
高盛集團有限公司 4.93%
美國運通公司 0.38%
DRESDNER BANK LUXEMBOURG S.A 1.93%
❾ 郎咸平教授說,高盛從建行賺了1300億人民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話:
「高盛曾經是中國工商銀行的最大股東,它的好朋友美國銀行曾經是建行的大股東。建行的上市讓它們賺了1300億元,就是說我們每一個老百姓都為美國銀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後圖利了高盛集團。
實在不知道當時是怎麼盤算的,為何會被高盛牽著鼻子走。最近那些幽靈頻頻套現,從中獲取了巨額財富。伴隨著他們的唱空和唱多,我們被搞得暈頭轉向,一些所謂的專家則感覺自己好得不得了,這些專家就是跟中國股市的「黑嘴」一樣,在給高盛抬轎子,甚至他們被高盛利用了還不知道。「
(9)高盛的大股東擴展閱讀
《環球時報》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國干下的部分壞事:「兩年多以前,石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暴漲,導致全球性通脹和發展中國家經濟日益困難,其實就與高盛等跨國投行的操縱直接相關。以油價為例,在國際油價於2008年7月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記錄之前,走勢幾乎與高盛推出的報告一致。
一位中國經濟學家稱,中國國有銀行2004年改制的時候,高盛相繼發表報告,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但結果高盛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銀行上市的股權。僅某個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高盛等華爾街公司賺了1300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每人給了美國100元。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記者說,高盛一直擾亂國際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發表報告,稱原油要漲到200美元一桶,當時中國拚命購買了價格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還與一些中國公司設下「對賭協議」,自己卻悄悄拋售原油。到了當年年底,油價降到34美元一桶。中國國資委官員曾表示保留對高盛等交易欺詐起訴的權利。
或許有讀者還記得,2008年本報今日快評對油價問題、「銀行賤賣論」問題等發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為什麼先生老是欺騙學生》為題,作了一個小結。(參見《常態》一書)我在文章最後說:「在與狼共舞的『貨幣戰爭』中,我們輸多勝少。先生有責任,學生也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