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最大股東
❶ 索尼公司創始人是誰
索尼公司創始人之一、索尼公司名譽董事長盛田昭夫1999年10月3日上午10點25分因肺炎在東京都濟生會中央醫院逝世,享年78歲。 盛田昭夫於1921年出生在日本中部的名古屋。還是個中學生時,他就得學著搞懂米酒業的秘密,在大冬天學習鑒別米酒的發酵情況。幾十年後,他坦承:「我從未真正愛上過酒精飲料。」 盛田一家住在名古屋的富人區,跟汽車大王豐田家是鄰居,宅第內也有個私人網球場。西方生活方式是天皇本人引入的,但在戰前的日本社會中,多半是富裕家庭對之感興趣。盛田一方面熱愛本國文化,有時近乎民族主義者;另一方面又深受西方文化影響,對西方尤其是對美國著迷。 早在明治初年,盛田的祖父就請來個法國人種植葡萄,釀制葡萄酒,不幸失敗了,從波爾多高價買來的葡萄苗生了根瘤蚜蟲病,但這個法國人給盛田家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有一天,他父親帶回個電唱機,當時名古屋還沒人見過這玩藝兒。年輕的盛田一遍又一遍地聽那張惟一的唱片——法國作曲家拉韋爾的《包利羅舞曲》。他訂閱了好幾份專業雜志,整天搗鼓電子,裝配了留聲機和無線電收音機,還試圖用鋼琴弦製作有線錄音機。他父親想要他學習經濟或法律,可他在大學攻讀的卻是物理。 不久,二戰在歐洲打響,日本隨後實行戰爭動員。要避免上前線,就得在軍事研究部門謀個職位。當時,軍方在東京附近的沿海小城逗子集有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拋射物的熱制導系統和紅外線瞄準系統,他通過關繫到了這里。小組里有個非軍事人員叫井深大,是個出色的工程師。後來,盛田就是同他一起創立了著名的索尼公司。 戰爭一結束,井深大和盛田就開始研製電器,但沒有成功。他倆研製的第一個項目是自動蒸飯鍋,結果很糟糕,出鍋的飯不是糊掉就是夾生。接著,盛田說服父親同意他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到東京建立他的電器公司。當時,25歲的盛田和38歲的井深大決定利用在戰時的研究成果,在他們最了解的領域——無線電方面研製產品,本錢就是盛田腰包里僅剩的500美元。1946年,他倆建立了東京電子公司,生產些收音機和錄音機的零部件,生意還湊合,這使得以井深大為首的小組能夠進行關於磁帶錄音機和收音機的研究工作。不久,他們從國家廣播電視的壟斷機構——日本廣播電台爭得第一個合同,即為電台研製一種混合錄音裝置。當時,他們的小公司只有幾間木棚子,一下雨就漏,資金又不足,要不是老盛田的信任和支持,公司早就垮台幾次了。正由於不得不接濟他們,老盛田很快就成了公司的最大股東。 井深大深信磁帶錄音機有前途,當時歐美已有此產品,但日本還沒有人掌握磁帶的製造工藝。1950年,他們終於出廠了50台錄音機,質量很好,但價錢太高。盛田後來回憶說:「我們為當時尚不存在的顧客生產出了50台磁帶錄音機。但是把一種產品轉化成人們要購買的商品,井深大和我都毫無經驗。」其時,盛田產生了一個念頭:既然這種機子對個人來說太貴,為什麼不賣給行政部門呢?事實證明,法庭和學校對之非常有興趣。盛田從此開始主管銷售。 在半導體的應用上充分顯示了井深大和盛田的精明。40年代末,美國貝爾實驗室研製成功半導體,然而除了用於製造假耳之外,沒有人想像它會有廣泛的用途。1953年,盛田到美國談判購買專利,交易很快達成,但有一個條件:不得製造假耳!盛田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有趣的是,麻煩倒是來自日本,通產省里的人同樣不懂得半導體的益處,反對花2.5萬美元買其專利。盛田只好找關系說情,最後爭取到了綠燈。盛田永遠忘不了這件事,他說過:「通產省起初並不像某些人所聲稱的那樣是日本電子工業發展的積極促進者。」 井深大領導的小組預計到了半導體的巨大用處,它後來使電子工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也正是這一年,他們的東京電子公司決定易名為索尼公司。「Sony」這個字來源自拉丁文「sonus」(聲音)。1957年,索尼公司製造出第一台攜帶型半導體收音機,可以放進衣袋裡。實際上,它的體積比普通的衣袋大。沒關系,盛田要人給銷售員的工作服縫制了相應的大衣袋。盛田有商業嗅覺,井深大是個埋頭幹活的天才工程師。在他倆的推動下,索尼在60年代推出了三合一的電視機和首批半導體錄像機,贏得了家電領域的世界性聲譽。其後,索尼在許多家電產品上一路領先。 盛田喜歡破除日本企業的陳規,頗有魄力。80年代末,盛田在卸任之前,先後收購了美國的CBS公司和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此舉震動了美國,《新聞周刊》說:「美國靈魂的一部分被出售了。」 90年代初,日本的金融泡沫破裂,盛田是第一個譴責「日本式管理危機」的企業家。他認為,日本人的購買力低,工薪階層的假期少,他呼籲進行社會實踐上的革命,效法歐洲的現行做法。好幾家日本大企業的領導人叫喊這是挑釁。可是幾個月之後,日本陷入危機,當時日本主要的僱主聯合會主席醞釀改選,盛田是最看好的人選。然而,他因一次大腦出血而不得不退出一切社會活動。如今,盛田昭夫跟家人一塊生活在夏威夷的宅第中。這位原本是米酒商的繼承人早已遠離了名古屋平原的稻田,成了戰後家電行業的先鋒。
求採納
❷ 誰是索尼的老總
霍華德-斯丁格成為索尼歷史上首位外籍掌門人
67歲的出井伸之正式卸任
北京時間6月22日最新消息,霍華德-斯丁格(Howard Stringer)今天正式被索尼股東大會任命為公司CEO,從而成為索尼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掌門人,同時也標志著索尼公司出井伸之時代的結束。
斯丁格今年63歲,祖籍英國威爾士,後來獲得了美國國籍。就任索尼CEO之前,斯丁格在索尼美國公司擔任CEO。近年來,盡管索尼公司的整體走勢不佳,但其音樂和電影業務卻在斯丁格的領導下蒸蒸日上。斯丁格的前任出井伸之今年67歲,過去十年裡他一直擔任索尼掌門人。
今年3月,索尼董事會任命斯丁格為公司CEO,但他要正式上任還需獲得股東大會的批准。由於市場競爭激烈,索尼的消費電子業務持續虧損。重組所產生的巨額支出,以及在一些重要領域被競爭對手擊敗,使得曾經的消費電子霸主索尼風光不再,斯丁格要想率領索尼重振雄風,勢必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在1997年加入索尼之前,斯丁格曾在維亞康姆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從事了30年的新聞報道工作。就任CEO之後,斯丁格將成為連系索尼娛樂業務與電子業務的紐帶。過去幾年裡,索尼一直希望將娛樂業務同電子業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但並沒有獲得成功。索尼在一份聲明中稱,今後斯丁格將繼續生活在美國,不過會經常在美國和日本之間往來。
同斯丁格一起接受任命的還有索尼總裁中缽良治以及首席財務長井原勝美,他們都是日本人,並且有著在電子行業工作的豐富經驗。
❸ 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的公司簡史
哈利-科恩和弗蘭克-卡普拉的帝國
1919年,哈利-科恩和他的兄弟傑克-科恩,還有喬-布朗茨共同創建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前身CBC電影公司,公司名來自三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三個人的分工是,喬-布朗茨和傑克-科恩在紐約負責影片的銷售和發行,而哈利-科恩坐鎮好萊塢,監督影片的製作。CBC電影公司最初盡拍攝些低成本的西部片和動作片,因此為同行譏笑為「腌牛肉和捲心菜公司」(三個單詞首字母的縮寫也是CBC)。
經過一次重組後,喬-布朗茨出局,而哈利·科恩獨掌大權。為了改變公司在觀眾心中的地位,1924年,哈利-科恩使用了哥倫比亞這個新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品質逐漸提升,到了二十年代末,終於成為好萊塢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幫助哥倫比亞攀上頂峰的,是雄心勃勃的大導演弗蘭克-卡普拉。從1927年到1939年,弗蘭克·卡普拉都是哥倫比亞的頭號資產,他不斷地要求哈利·科恩給他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預算,而他拍攝的《一日貴婦》和《一夜風流》,也都極其成功,後者更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在投拍大製作影片的同時,哈利-科恩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專長,即那種花費不多的喜劇片。
二戰期間,哥倫比亞更是春風得意,而這也部分得益於戰時洶涌的觀眾潮。四十年代,哥倫比亞的頭號影星是麗塔-海華斯,並為她拍攝了耗資巨大的彩色片《封面女郎》,公司其他簽約明星還包括威廉-赫頓、傑克-萊蒙、露茜爾-鮑和格倫-福特。
1948年,針對好萊塢大公司的「派拉蒙判例」要求,以派拉蒙為首的五家最大的公司必須出售他們旗下的電影院,而哥倫比亞正是五大之一,其餘三家為華納兄弟、雷電華和米高梅。但在整個五十年代,哥倫比亞似乎沒有受到很大的挑戰,每年仍製作超過40部電影,其中,1953年的《亂世忠魂》、1954年的《碼頭風雲》和1957年的《桂河大橋》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而且成為傳世名片。 後科恩時代
1958年,哈利-科恩逝世,哥倫比亞公司進入另一個時期。很顯然,在最初階段,也就是六十年代初,哥倫比亞在以那種類型影片為立身之本的問題上,有些猶豫不定,因為這段時間里,既出品了《良相輔國》和《奧利弗》這樣有些老式的影片,也有《逍遙騎士》這樣的新電影。七十年代初,因為經營不善,公司幾乎破產。不過,憑借《香波》、《計程車司機》、《第三類接觸》和《克萊默夫婦》這些影片,哥倫比亞還是度過了難關。
1982年,因為業績穩定,哥倫比亞被可口可樂公司買下,同一年,哥倫比亞聯合時代公司旗下的有線電視頻道HBO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創建了三星電影公司,不過,到了1984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失去了製作電影的熱情,從這家新公司退出了,三年後,HBO也撤退了。1987年12月,三星電影公司被合並到哥倫比亞中。此後,對於組建新公司,哥倫比亞興趣更濃,先是與來自英國和加拿大的合夥人組建了尼爾森娛樂公司,又與法國老牌公司高蒙共同創建了勝利電影公司,接下來又創立了城堡滾石娛樂公司。
可口可樂時代,哥倫比亞既有《寶貝兒》和《捉鬼隊》這樣的成功之作,也出產了不少賠錢貨。最終,可口可樂的大股東們受不了電影業的起起伏伏,把哥倫比亞轉賣給了索尼。 對索尼來說,買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是樁合算的買賣,一來買下這家享有盛名的電影公司,無異於給自己那些電器注入了生氣,此外,哥倫比亞公司巨大的電影庫,也是一筆不錯的資產;二來在與對手鬆下的競爭中,也可以不落下風;三來這也的確很能滿足一下這家世界最大的電器公司的虛榮心。
最初幾年,雖然請來好萊塢製片人管理公司,但作為好萊塢的外來戶,索尼完全水土不服,損失巨大,直到霍華德-斯特林格上任,索尼才能夠止住血,並漸漸看到盈利。獲得高票房的影片有《阿蓮正傳》(阿蓮正傳吧)、《黑衣人》、《空中一號》、《第五元素》和《精靈鼠小弟》。
如今,索尼正越來越享受這次收購帶來的好處,無論是《蜘蛛俠》,還是《達芬奇密碼》和《皇家賭場》,每一部重頭電影都為索尼銷售硬體產品帶來新的賣點。
所以在2005年11月,索尼又買回米高梅公司,如此一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八大公司就已經有三家(聯藝在八十年代被米高梅收購)成為索尼的囊中之物了。2006年,索尼的全球總票房達到了35億美元,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因為加上DVD銷售和電視版權,索尼光是在電影上就獲得了100億美元以上的收入。
❹ 為什麼索尼的市值400多億但是公司資產應該不止那麼少吧
先明白市值的意義?
索尼與其它公司不同,不需要融資自然也不在乎市場
市值內這東容西股民是玩家,公司和大股東們更是玩家
索尼的十大股東全是「世界級大金主」
……………………………………
曾經索尼市值極低的時候(2013年左右),很多朋友問為什麼不收購索尼?
索尼並非普通公司,小心別被索尼給反收購了(前提是閣下的公司有那個資格,普通公司索尼還真懶得收購,索尼即不怕科研燒錢,也不怕長年虧損,亦不怕收購貴,人家就是不缺錢…………索尼賣大樓賣業務都是巨賠本買賣人家還是不在乎)
❺ 索尼的股東都是日本人嗎
索尼目前的經營團隊由媒體娛樂出身的霍華德·斯金格與擁有技術研發資歷的中缽良治共同領導!
索尼歷任經營團隊:
❻ 索尼最大股東是誰,誰知道實質上的不是明面上的(據說是個中國人好像是重慶的,持有80%的股份)
很多富豪很低調,但不存在你說的這種情況,內地沒人有這么多錢,也沒人能做到藏那麼深,80%的股份,重慶所有的稅收都給他才行
❼ 索尼有幾個公司或有股份的公司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議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0年9月 – 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並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並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游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在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並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劃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在線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並,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並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議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劃」(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劃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劃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SONY在東亞地區的發展
台灣,香港
1967年 台灣聲寶(SAMPO)電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 4月 日本Sony總部收回代理權,並重新改組成立台灣新力國際為Sony在台灣的法人代表,聲寶退出經營權,整合所有SONY在台灣的關系企業資源,並將消費性電子部門獨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新力索尼於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設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間直營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灣設立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2在台灣銷售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與台灣索尼通訊網路合作設立Dreamix直營店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Clié在台灣銷售
2003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VAIO在台灣銷售
2004年4月7日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設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間直營店。
2004年4月 舉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華」
2004年6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在ADSL用戶量成長,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供應商
2004年7月 美國SOE與GAMANIA合資,在台灣設立SOE台灣辦事處。
2004年10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Dreamix直營體系更名So-net Plaza轉型復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由藝人金城武代言台灣區VAIO全系列筆記型電腦
2005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並回台灣新力國際成為旗下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2005年4月 舉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華」
2005年5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P在台灣銷售
2005年8月23日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勛勛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體網路傳輸技術在台灣上線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4月 擴大舉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華」與「飆新力藝巨星演唱會」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3台灣、香港於2006年11月17日與美國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在台灣台北西門町「Sony Digital Square」舉行首賣會,首批300台銷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 - 台灣新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變更為 台灣新力國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新力電腦娛樂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SonyBMG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躍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 - 美商亞洲新力在線游戲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國際版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978年 1978年開始開展中國業務,先後在北京(1980年)、上海(1985年)、廣州(1994年)和成都(1995年)等地設立了代表辦事處。
1982年 開始在北京和上海授權生產專業磁帶錄像機。
80年代中期 在廈門和江西省的OEM工廠開始生產電視機。
1993年9月 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Sony出資70%)。1994年2月開始運營。主要生產和銷售攝像機(Hi8,D8,DV)、光學拾音頭、8毫米攝像機部件。
1995年10月
Sony與北京郵電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北京京芝電子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三家公司合資成立「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並於1997年1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行動電話、磁帶錄像機和DVCAM格式專業用攝像機的生產和營銷。
1995年11月 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1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光學拾音頭的生產和銷售。
1995年12月 與上海廣電集團和上海真空電子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上海索廣映像有限公司」(Sony佔70%的股份)。1996年12月開始運營。主要從事貴翔平面特麗瓏彩電、投影電視等的生產和銷售。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北京代表處成立。
1996年10月 獨資區域性管理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8月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成立。產品包括聚合鋰離子電池等。
2000年10月 青少年體驗型科技館索尼探夢在北京開業。
2001年 索尼音樂娛樂(國際)與上海協和集團、上海錦文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上海新索音樂有限公司」,並於2002年初開始運營。
2001年10月 EMCS中國成立。
2002年8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作為EMCS中國的一部分,軟體研究開發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主要設計適合中國市場的AV類產品軟體。
2002年11月 作為索尼(中國)旗下的一個機構,索尼信息系統解決方案(亞太)中心在大連成立。索尼國際采購中心在深圳成立,主要業務是為EMCS日本采購零部件。
2003年 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廠開始為中國市場生產AV/IT產品。
2003年6月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注資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專業電視多媒體設備製造商之一。
2004年4月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成立,2006年2月開始運營,生產DVD播放器。
2004年6月 上海公司搬遷至新天地辦公。
上海技術中心成立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現有的軟體研發中心搬遷至新址,面積擴大至3,400平方米。除軟體研發之外,AV/IT硬體和零件設計,一部分質檢及其他研發相關職能一一建立。
索尼影視國際電視公司和中國電影集團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中國首家中美影視製作合資公司-華索影視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2005年 索尼集團執行副總裁高篠靜雄先生就任索尼公司駐中國總代表。
2005年2月 索尼中國設計工程集團成立,高篠靜雄先生擔任該機構總裁至9月。
2005年8月 「Creative Center(創造中心)」 在上海成立。作為索尼全球創意源泉之一,上海創造中心將根據中國消費者需求、喜好及生活方式量身設計各類新品。
2005年12月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有限公司並購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2006年1月 原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第二工場變更為索尼數字產品無錫有限公司。
2006年3月 高篠靜雄先生正式兼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10月 索尼探夢搬遷新址並重新開業(新址位於北京朝陽公園內)
2007年1月 永田晴康先生正式擔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
❽ 索尼股份是日本人佔得多,還是美國人佔得多最大的股東是誰
NHK : 截止於2011年3月31日的已審計帳目...日本 Sony 的10大股東...第1位...是 Moxley and Company...它是美國預託證卷的公司...也是代表美國 JPMorgan Chase Bank, N.A. (= 小摩)的股票受託人...股份可能是小摩自已...也可能是小摩的主要客戶~...單憑10大股東的結構...裡面10間公司...幾乎都是商業銀行...信託公司...退休基金...投資公司...全都是 Trustee 或 Agent~....根本看不出背後的真正股東...是神馬人...或是哪國政府的投資...這些跨國大財團...不會輕易揭開...大股東的面紗~...總的來說...仍然是以日本本土的...個人 / 自然人股東所持的總股數...佔大多數...大約是 286,552,249株 / 1,004,636,664株 = 28.5%...己經不包括日本本土的公司 / 法人股東...28.5%的股權...大約是首6位~首7位大股東所持股數的總和.......
❾ 誰知道索尼老總叫什麼名字
索尼歷任管理者
前田多門
井深大
盛田昭夫
岩間和夫
大賀典雄
出井伸之
安藤國威
中缽良治
霍華德·斯金格
平井一夫
❿ 索尼有多少股東各股東的持股比例
十大主要股東
WealthTrustAxiom LLC
54.15萬
12.39%
5,164.00
BURISHANDREW D
39.99萬
9.15%
0.00
BURISHMARK D
34.80萬
7.96%
1.10萬
UBSFinancial Services, Inc.
8.17萬
1.87%
-50.00
WEISGARY R
7.99萬
1.83%
4,499.00
GeodeCapital Management LLC
5.76萬
1.32%
0.00
DimensionalFund Advisors LP
5.12萬
1.17%
-1,300.00
TheVanguard Group, Inc.
4.80萬
1.10%
100.00
RenaissanceTechnologies LLC
3.84萬
0.88%
2,000.00
KOPKOFREDERICK H JR
3.28萬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