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和股東
⑴ 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有什麼區別
創始人是指事件的發起者,第一個提出事件概念,或事物緣起的人。
聯合創始人指:在最初時期共同創辦或創建,並在創辦或創建過程中分別承擔具體的工作和一定的任務量有具體的貢獻。聯合創始人區別於股東形勢,主要指的是技術、信息、宣傳等力量的投入,資金為非必要因素。共同創建的項目或是產品正式上線後或者達到具備提供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即使離開了,依然視為聯合創始人。
舉個例子:
我開了家公司,這個事兒是我主導的,我發起的,那麼我是創始人,但是我是窮屌絲,或者我只有想法,沒有技術,但是小王願意掏錢,小李願意出技術支持,那麼小王和小李就是這家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咯。
⑵ 初創期創始人和其他股東同樣出資如何分配股權
1、創始人和投資人的合作雙方所佔股份是常見的股權分配問題,得根據具體情況版通過雙方磋權商確定,一般很難一概而言。通常,創始人至少佔51%的股份,才能保持在公司遇到危機時具有決策權。在成立公司時的制度中約定明確創建公司,是根據前期每個人的出資額與准備注冊公司的注冊資金的比例來確定所佔的股份比例,等到公司成立之後,就由出資高的做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誰出資的額度高就多一些。
2、股份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層含義:
①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
②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
③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
⑶ 創始人和聯合創始人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聯合創始人,也叫發起人。發起人的態度和眼光,格局往往決定一件事情的成敗,在資源極大豐富的今天,創始人的存在更顯得尤為重要;當今的成功不再是資源的佔有,更多是對資源的駕馭和再組合利用。
創始人是一個企業、組織、社團、基金、網站等的主力創立人。創辦人通常所指的是在第一份公司董事注冊、社團幹事名冊、組織高級成員中有名字的人物。對於該組織,他們都是具有控制權的人。不過,在一個組織成立之時,曾經出力、出資本的所有人士,可能也有爭議,他們都是「創辦人」。
2、內容不同
創始人,是對新事物的認知,創新和再造的過程;這種創新性思維是價值的再生,對傳統資源的綜合利用。當一件事情工程浩大,特別是需要專業協作時,一個創始人的專業知識和力量就顯得比較單薄,這是不同專業和特長的幾個特定成員組成高效團隊式運營,這就誕生了聯合創始人。
聯合創始人,基於自己各自優勢,在不同領域的資源,可以快速推動整體事情的進程,讓整個事態向著更完善的方向發展。
3、職責不同
聯合創始人指在最初時期共同創辦或創建,並在創辦或創建過程中分別承擔具體的工作和一定的任務量有具體的貢獻。聯合創始人區別於股東形勢,主要指的是技術、信息、宣傳等力量的投入,資金為非必要因素。
共同創建的項目或是產品正式上線後或者達到具備提供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即使離開了,依然視為聯合創始人。
⑷ 創始人股東相對於後進入股東法律上如何稱謂
創始股東:就是在公司設立前期投入最初的啟動資本並承擔了巨大的失敗風險的投資者,其在公司經營過程中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與人力資本,用以開發產品、創立品牌、拓展市場、招募人才、建立管理制度,部分創始股東甚至將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公司。與之相對應的是社會公眾股東。
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以獲得時間和條件等來分,可分為創始股東與一般股東。創始股東也叫原始股東。一般股東指因出資、繼承、接受贈與而取得公司出資或者股權,並因而享有股東權利、承擔股東義務的人。(四)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以股東持股的數量與影響力來分,可分為控股股東與非控股股東。控股股東又分絕對控股股東與相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資本總額50%或依其出資額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另外,公司股東還可以分為大股東和小股東,當然,這是一組相對的概念。
⑸ 公司法中發起人與股東的關系區別是什麼
與發起人的責任一樣,在我國有關立法中,也可分為《公司法》規定的責任、《刑法》規定的責任(刑事責任)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責任。在《公司法》里,僅在法律責任一章中對股東的責任作了規定,並且是與發起人的責任合並在相同的條款中,即同為第208條和第209條的內容。在《刑法》上也與對發起人的責任規定在一起。 三、發起人和股東具有不同地位和作用 發起人和股東不僅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責任,而且在公司發展的不同階段,各自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一)在公司設立階段,沒有股東存在,而只有發起人,且發起人有著特別的地位和作用。 公司的設立是公司成立前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一特殊階段里,設立中的公司並未取得法人資格,它往往以籌備組(處)的名義開展活動。因此,設立行為的主體,就具有了特殊的法律地位;主體的設立行為,也有了特殊的法律意義。 從設立行為的主體看,各種公司設立行為的主體均是發起人,盡管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後通常成為股東,但在設立階段,發起人並不能稱為股東。在設立階段,發起人對外代表公司,對內執行設立任務。他們要對自己的發起設立行為承擔相應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並且各發起人之間承擔的是連帶責任。設立階段還沒有股東,因此在公司的發起階段,就不存在股東的權利和義務問題。 從主體的設立行為來看,各種公司的設立需要發起人的一系列積極的行為,如制定章程、申請審批、認繳出資、選擇住所,等等,有的公司還需要搞基本建設、預購原材料或商品等。這些行為都是會產生法律後果的。如公司合法成立,而發起行為的正當性又經公司創立會確認,發起行為則視為公司本身的行為,由此產生的權利義務,自始由公司承擔;假如公司雖然合法成立,但公司創立會拒絕承受發起行為所生的部分權利義務,發起人對公司擁有訴權,最後的結果由法院裁定。如果公司設立不成功,發起人對第三人負連帶責任,即就發起行為所產生的、並非專屬於成立後公司的權利,分別或共同對第三人承擔責任。 (二)在公司成立後的存續階段,發起人和股東的地位和作用 公司如期成立後,發起人因簽署章程、繳納出資而成為了股東。但因發起行為而成為股東的股東,與因受讓公司股份而成為公司股東的股東不同。在本文,我將前者稱為發起人股東,以示區別。其實,即使在此階段,發起人股東和一般股東照樣存在不完全相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此期間,發起人享有優先認股權,且發起人不得轉讓其出資(如是股份公司則在一定時期內不得轉讓其出資),也不得抽回股本。即發起人的資本充實責任,這是指公司成立後,若出現未被認繳的出資或非貨幣出資財產價額不足時,全體發起人必須承擔連帶認繳出資和填補非貨幣出資財產價額外負擔的責任。〔4 〕資本充實責任為公司法上確保公司財產基礎的一項嚴格的法定責任,它不以發起人的過失為要件,屬無過失責任且不能以全體股東的同意來免責,也不受時效的約束。因此,各國公司法或判例都規定了發起人的資本充實責任。但我國《公司法》對此規定得不完善。這表現在:第一,這種責任只出現在有限責任公司,對股份有限公司未作規定。第二,在對有限公司的規定中,即在有限公司設立和組織機構一章中(第28條)的規定存在不足,該條規定:在公司成立後,發現作為出資的實物等的實際價額顯然低於公司章程所定價額的,應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應為發起人)補交其差額,公司設立時的其他股東(同樣應為發起人)對其承擔連帶責任。但在第25條規定:股東應足額繳納各自所認的出資。未繳納出資的,「應當向已足額繳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但僅有違約責任的規定是不夠的,因為它並不能保證公司財產的充實,因為有可能違約股東已去向不明或客觀上已無力承擔連帶責任,此時公司資本的不足部分就必須由全體發起人承擔連帶出資責任,即資本充實責任。因此,要從法律上優先保證公司資本達到法定的總額,從而使公司能正常營業,然後再追究那些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出資義務的發起人的違約責任。除此之外,發起人股東和其餘股東的權利義務沒有太大差異。因為在成立時,發起人就變成了股東,享有股東的權利,承擔股東的義務。當然,發起人要變成股東,必須是公司得以成立,同時發起人還必須在設立階段籌備設立過該公司的、認過股、繳納了出資,還共同制定和簽署了公司的章程。 (三)公司解散時發起人和股東的關系 公司解散時,發起人股東和其餘股東一般都視為股東,但發起人股東仍是特殊股東。發起人股東在公司解散時有一個重要的權利,就是優先分配剩餘財產的權利。而這項權利對發起人股東是比較有利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般的公司立法中,涉及公司解散的原因時,其中的一個理由就是公司的人數少於法定的最低限度。而此時的人,為股東,而不是發起人。 四、我國公司立法的有關規定及修改建議 1.我國《公司法》未對有限責任公司的發起人作出任何規定,而將發起人與股東混為一體,同時又對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規定過於籠統,難於操作。因此建議在今後的立法或司法解釋中,分別對發起人和股東的概念和各自的權利、義務和責任作出詳細、明確、具體的規定。同時,對《公司法》的有關條文要作相應的修改,《公司法》第19條第一款擬改為:「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第二款擬改為:「發起人出資數額達到法定最低限度」; 第三款擬改為:「發起人共同制定章程」; 第20條一款擬改為:「有限責任公司由二個以上五十個以下發起人共同出資設立」;第22條規定的章程的制定者也應是發起人而不是股東,等等。 2.發起人在公司不成立時、或公司設立中或公司成立後,各類公司發起人的責任規定應一致。公司法還應規定,在公司的設立中,從保護第三人利益出發,對發起人在執行職務過程中,有違法或有嚴重過失致人損害的情形,對他人應負賠償責任。
⑹ 創始人和創業合夥人的區別
合夥人來和股東的區別:1、適自用的法律法規不同,合夥人與股東的區別在於:合夥人適用於《合夥企業法》。股東適用於《公司法》。2、身份不同,合夥人是依照《合夥企業法》成立的普通合夥企業和有限合夥企業,即非法人組織的投資人;股東是依照《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即獨立法人單位的投資人(股東名冊置備於公司,進行工商登記)。3、出資不同,普通合夥人除了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財產出資之外,也可以用勞務出資。股東是不允許用勞務出資的。4、責任形式不同,合夥企業因不具備法人資格,故也就沒有獨立的責任能力,故普通合夥人對於合夥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對於公司,無論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是股份有限公司均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具有獨立的企業財產權,並以公司自己所有的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股東僅在出資范圍內承擔有限責任。
⑺ 投資人與創始人股權分配
公司應該有章程的:不能公開身份的人必須找一個他的家裡人當股東,也就是他們兩個要贈與你一定比例的股權(10-20%),首次股東會紀要上把這些寫明你是股東,三方簽字。注冊時章程、首次股東會紀要等材料工商局要存檔的,是法律依據!!
⑻ 公司發起人與股東的區別
一、兩者的實質不同:
1、發起人的實質:公司創辦人。負責籌建公司的人員。
2、股東的實質:股東是指對股份公司債務負有限或無限責任,並憑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紅利的個人或單位。
二、兩者的要求不同:
1、發起人的要求:公司發起人必須是一個與公司注冊過程有關的人或與籌集資本有關的人。股份公司的建立,視規模大小,規定至少有7人,或其它奇數人數為發起人。發起人並無國籍的限制,但國外公司法一般規定,發起人中須半數以上為本國籍公民,並在國內定居。
發起人的資格是受到限制的,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自然人須有行為能力,而法人為發起人者,以企業為限,其餘的社團法人不得為發起人,因為此類法人均非以盈利為目的,性質上不適於擔任發起人。
2、股東的要求:股東與公司的關繫上,根據《公司法》,股東依法享有資產收益、參與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股東之間關繫上,股東地位一律平等,原則上同股同權、同股同利,但公司章程可做其他約定。
三、兩者的職責不同:
1、發起人的職責:根據我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發起人的出資,既可以用貨幣,也可以用實務、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對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
必須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並摺合為股份。發起人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出資的金額不得超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20% 。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必須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以書面認足公司章程規定發行的股份後,應即繳納全部股款;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或者土地使用權抵作股款的,應當依法辦法其財產權的轉移手續。
2、股東的職責:參加股東會議對公司重大事項具有表決權;公司董事、監事的選舉權;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權;發給股票請求權;股票過戶請求權;無記名股票改為記名股票請求權;公司經營失敗宣告歇業和破產時的剩餘財產處理權。股東權利的大小,取決於股東所掌握的股票的種類和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