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王者歸來
1. 2015漳州農信社考試時政熱點:光大證券擬控股新鴻基金融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漳州人事考試網提醒各位,隨時關注漳州農信社考試備考資料。
漳州農村信用社招聘網會為大家提供最新的時事熱點,幫助大家高精確度的把握漳州農村信用社招聘各種時事信息:
連跌5天的A股市場終於以一根陽線報收。
2月3日,上證指數大漲2.45%,收復3200點整數位,與深證成指同步實現2%以上的漲幅。創業板指數盤中再度創出歷史新高,收盤取得逾3%的漲幅。
在新股抽水萬億元抽血壓力下,中國人民銀行(央行)昨日增量逆回購維穩市場資金面,而澳大利亞央行降息消息,進一步刺激市場神經。
寬松預期引燃行情
貨幣寬松預期成為昨日點燃A股市場的導火線。
早盤,澳大利亞意外降息25個基點傳來,在全球掀起降息大潮的背景下,機構投資者紛紛預期中國央行「放水」臨近。
花旗銀行預計本月中國央行會降息25個基點。海通證券的觀點是,預計3月或有望迎來首次降准,年內降准次數有望在3次以上。
A股市場也不負眾望,盤中成功實現「V」形反轉,穩步走高後,重返3200點,截至收盤報3204.91點,漲76.61點,漲幅為2.45%。
深證成指收盤報11209.19點,漲246.05點,漲幅也達到了2.24%。
創業板指數表現略強於大盤,盤中創出1762.73點的歷史新高後,以1750.91點報收,漲幅達到3.19%。
滬深兩市個股普漲,告跌品種總數不足300隻。不計算ST股和未股改股,兩市63隻個股漲停。
滬股通使用額第二高
外資的嗅覺來得異常靈敏,昨日A股大漲76.61點背後,49.58億元滬股通資金推波助瀾。
港交所數據顯示,從1月28日起的5個交易日內,滬股通資金就保持著兩位數的流入。
流入高峰出現在昨日。
2月3日,滬股通資金使用額度高達38.14%,130億元額度僅餘80.42億元。這是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啟動起來,滬股通使用額度第二高。
從滬股通十大活躍股來看,成交額最大的中信證券昨日獲10.59億元買入,賣出僅0.23億元。
中信證券昨日上漲5.5%,作為券商股的「一哥」率領整個券商板塊大漲4.75%,直沖兩市板塊漲幅前五。
據大智慧SuperView數據顯示,券商板塊居資金凈流入第二位,凈流入3.00億元,凈流入最大個股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東吳證券,分別凈流入3.77億元、1.31億元、0.91億元。
10億資金出逃銀行股
金融板塊昨日終於「王者歸來」。
截至收盤,保險、券商、銀行板塊分別上漲5.27%、4.75%和2.63%,三個板塊內可交易的個股全線上漲。
在周二早盤,券商股、保險股、銀行股等品種雙雙止穩回升。午市後,保險股、券商股更是大力拉升,看來,金融股的股性的確活躍,已成為A股的中流砥柱,呈現出打不死的特徵。
不過,從A股資金流向來看,金融股並非「香餑餑」。
銀行類板塊凈流出10.02億元,凈流出最大個股為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分別凈流出5.72億元、1.34億元、0.87億元。從股價表現上來看,上述三隻個股分別上漲3.63%、2.04%和2.34%。
此外,民生銀行的「黑天鵝」——行長毛曉峰被帶走協助以及辭職一事,似乎已影響漸消。2月3日民生銀行也一路高開高走,收於2.07%。
有分析人士表示,這或是主力逢高減倉信號。從資金角度來看,一方面是24隻新股連發帶來抽血效應,另一方面則是春節臨近造成了市場的資金分流。在這兩大因素下,藍籌股難以持續較佳的表現。
成交量摯肘反彈空間
資金摯肘邏輯從昨日兩市的成交量上也可見一斑。
滬深兩市昨日分別成交2834億元和2244億元,成交量繼續萎縮。
金百臨咨詢秦洪分析稱,滬市的量能已經持續四個交易日的日成交量在3000億元:「A股在周二反彈力度大,但並不代表A股的反彈空間大,也不會改變A股在2015年初開始形成的震盪中重心下移的趨勢。」
更有觀點認為,從兩市量能的變化可以看出,主力正在調倉權重股、進而逢低布局小盤題材股。
從資金流向來看,既擁有金融產業屬性,也擁有新興產業屬性的互聯網金融產業股可能會成為市場存量熱錢競相關注的焦點品種。
計算機板塊昨日居資金凈流入首位,凈流入10.02億元,凈流入最大個股為用友網路、東軟集團、航天信息,分別凈流入2.68億元、0.89億元、0.77億元。
更多農信社招聘信息請登錄漳州人事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2. 巴菲特和索羅斯你更欣賞哪一位大師
對於投資大師的一些想法,我們需要一些新的認識和思考。巴菲特和索羅斯們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新的感悟。
1、投資大師的共同點:活的很長
下面這張圖非常經典,裡面涵蓋了一些比較重要投資大師的長期回報收益率。裡面涵蓋了巴菲特基本面選股,宏觀對沖,量化,交易等不同風格的投資大師。但是我們看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活的很長。
我們看到基本上平均可追溯業績在30年左右,最少的也有10年以上的可追溯業績,最長的就是我們的巴菲特,超過了55年的可追溯業績。這一點是最近思考中給我啟發最大的。無論什麼投資風格,方法,甚至性格,能夠成為真正影響到後人的投資大師必須有一個特點;活得足夠長。
巴菲特
巴菲特是真正踐行「活得足夠長」這個真理的。一方面,他自己本人的壽命,身體狀況也非常好。在接近90歲的高齡依然思維活躍,親力親為做投資。而巴菲特的個人財富,也通過時間的玫瑰發揚光大。在他30歲之前,他的財富「只有」100萬美元。越到後期,他財富的積累就越驚人。
活得足夠長,是我過去半年對於投資大師最深刻的啟發。表面上,這是一句廢話,但背後卻是所有偉大的投資者之所以偉大的原因。我們不會記得那些一兩年做的很優秀的人,甚至彼得林奇接班人比爾米勒也逐漸被大家遺忘,因為他在金融危機中的滑鐵盧。無論你是什麼投資風格,什麼投資理念,最核心和共同的一點就是要在市場中活得足夠長。
2、活得長靠什麼?對於風險的剝離
過去我們一直拘泥於去對比索羅斯和巴菲特。這兩位投資大師年齡一樣,投資方法完全不同,的確有許多可以對比的地方:巴菲特出生國會議員之家,索羅斯是為了躲避戰爭去的美國。巴菲特生活樸素,甚至摳門,索羅斯喜歡捐款,致力於開放社會的偉大目標。巴菲特依靠股票投資賺錢,索羅斯擅長外匯期貨。但其實我們忽視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在投資中其實他們都是很「膽小」的,做的都是確定性投資。
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大家對於索羅斯津津樂道的就是阻擊英格蘭銀行和東南亞金融危機。其實背後的邏輯都是基於定價機制的非市場化。索羅斯相信的是market economy,當他看到planned economy和market economy發生沖突的時候,市場經濟最終會大概率取勝。而且他熟讀歷史和哲學,從歷史,哲學,人性的角度看,最終都會按照市場經濟的方向去走。本質上索羅斯做的是一種低風險投資。像當年英鎊和泰銖的貶值,連其央行內部的成員都承認自己貨幣會貶值。索羅斯讓人敬佩的是,在低風險投資的時候他敢重倉出擊。
我們再看看巴菲特。關於巴菲特的投資案例非常非常多,其本質也是低風險投資,或者我們說的,去獲取剝離風險後的收益。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巴菲特說了一句話:Buy AmeriCAn, I am。那我們看看巴菲特買了什麼?那時候巴菲特重倉了高盛,他曾經說過,如果美國最終只有一家投資銀行活下來,那必然是高盛。但是我們看,巴菲特買的其實是高盛的優先股,而不是正股。如果看過《大而不倒》就能理解巴菲特的投資策略。即使在金融危機這種大甩賣的時候,他做的也是低風險投資。不追求最大的回報,而是確保守住本金的前提下能有收益。
3、對沖基金的發展史,就是尋找「風險剝離後的收益」
我們再回到《富可敵國》這本書,從第一章的對沖基金創始人A.W.Jones,到後面的James Simons,其演變就是不斷尋找風險剝離後的收益。A.W. Jones是對沖基金模式的創始人,雖然不是他開創了做空和杠桿,但卻是最早運營這種對沖基金模式的。而這兩個工具正是在純多頭思維的市場,有效剝離了部分風險,獲取收益。
書中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假設兩個投資者都從10000美元開始做。一個運用做空和杠桿工具。那麼首先,他的杠桿就讓他擁有20000美元的投資。他做多美元,放空70000美元。這樣他暴露在市場的風險只有60000美元。而另一位投資做多80000美元,保留20000現金,在市場也暴露80000美元的風險。假設市場上漲20%,由於他們的選股能力一樣強,看多的股票漲了30%,跑贏大市,而另一個做空的股票也只下跌了10%。那麼運用杠桿的投資者的利潤就是32000美元,而且市場風險還小。而普通投資者的利潤只有24000美元,而且暴露了更多風險在市場上。
加杠桿不是賭博,核心邏輯也是基於更小風險暴露的投資,放大收益率。
在此之後,我們看到每一位投資大師都在通過研究方法,投資工具的創新,來獲取剝離風險後的收益。比如第二章的Michael Steinhardt,其最核心的賺錢方法是通過大眾交易來持續拿到打折的股票。因為大家都不懂怎麼做大宗交易,應該給多少的折價。Steinhardt從中賺取了巨額的,沒有風險的利潤!再比如後面的老虎基金羅伯遜,他最初的成功也是來自於對於小市值股票的基本面挖掘。因為大部分券商那時候主要覆蓋大市值,流動性好的股票。小市值股票本來估值就折價,風險很低。而一旦挖掘到好公司,收益率就會很高。再到最後的James Simons,通過程序化交易,量化模式來剝離風險,獲得真正的alpha.
大獎章基金的數學模型主要通過對歷史數據的統計,找出金融產品價格、宏觀經濟、市場指標、技術指標等各種指標間變化的數學關系,發現市場目前存在的微小獲利機會,並通過杠桿比率進行快速而大規模的交易獲利。
4、滾雪球的最核心要素:低風險投資
以前看巴菲特的滾雪球,僅僅理解表面因素,要走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事實上,巴菲特能夠滾雪球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低風險投資。
今天如果我隨便買入一個股票,其上漲和下跌的概率可能都是50%。很多時候高收益伴隨著的就是高風險。一個股票有上漲100%的可能,往往也會有下跌50%的可能。許多人在做投資時,就是不斷追求高風險回報。比如去賭短期催化劑,去押寶某條賽道,或者去獲取別人不知道的信息。這些方式都伴隨著極大不確定性,最後逐漸會回歸到50%的拋硬幣概率,甚至很多時候因為人性的弱點,概率連50%也不到。那麼長期來看,收益率就是均值回歸。而巴菲特就是找到一種能夠持續低風險,可持續的投資模式。
所以這么多年,其實巴菲特真正買入過的十倍股不是那麼多,他也從來不推崇tenbegGEr.他的核心模式就是不斷獲取風險剝離後的收益,每年哪怕就那麼一點點,但是這種模式可以持續,可以滾很多年。那麼時間越長,巴菲特的雪球就越大。
以前有個朋友跟我說過一句話:堅信長期的力量。我認為背後也是這種思路,尋找長期可持續的模式,讓時間成為我們的朋友。時間越長,大家看到的差距越大。
5、可持續性,是所有投資方法最重要的一條
在看了那麼多書,學習了那麼多投資大師的理念後,我開始真正意識到:
個方法可能短期無法抓住最牛的股票,但是能夠長期帶來回報,而且是有效的。
最近債券市場波動很大,有人說了一句很深刻的話:做投資一年三倍不難,但是三年一倍卻很難。背後也是反映了投資的可持續性有多麼不容易。短期決定投資回報的是技能和運氣,如果有足夠的運氣,一年要翻倍甚至幾倍都是可能的。每一年,我們都能找到這樣的人(拋硬幣大賽冠軍)。但是長期,決定投資回報的就是一個因素:技能。這個技能包括自身能力,包括投資方法的進化等。
巴菲特和索羅斯本質上在做同樣的事情,低風險,可持續的投資。而且巴菲特一直強調一件事情「保住你的本金」。而索羅斯是基於人性的不變,從boom to burst,人性的貪婪和慾望是永遠可持續的弱點。他在外匯市場的交易也是不斷抓住高勝算,低風險的投資機會。
世界是不可預測的,而要相信我們個人能持續預測未來的可能性是很低很低的。所以許多人的錯誤來自於對自己過於自信,認為自己有持續預知未來的水晶球。這一點也是過去半年我自己進化的認知。過去我一直認為,挖掘牛股的核心能力是看到未來。但今天,我越來越發現世界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應該基於未知的世界,做風險剝離後的收益。
寫在最後:我對奧馬哈朝聖的一些感悟
每年的巴菲特股東大會,都是全球投資者的一次奧馬哈朝聖。可惜由於各種原因,我一次也沒去過。好在巴菲特是十分開明的人,每一個他的智慧都會展現在其致股東的信件中,他在奧馬哈年會的發言也都會有公開的紀錄。這些年也通過讀書,學習他的投資理念,對於巴菲特,甚至對於許多海外投資大師的方法有了更加深一層次的理解。
投資越是到最後,對於風險的敬畏之心就越強。那些偉大投資者在每做一次投資的時候都會思考風險在哪裡,巴菲特是最厭惡風險的。他總是希望能夠不斷獲得剝離風險之後的收益。對於風險的厭惡,並不等於巴菲特不出手,而是耐心尋找最確定,風險最低的時候,再運用金融工具,做低風險確定性投資。他的搭檔芒格說過,人一輩子不能富有兩次。真正能夠滾雪球的就是可持續的,剝離風險之後的收益。這些收益通過時間積累後,就變成了大雪球。時間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既然時間對於長期投資那麼重要,這也是偉大投資者都在堅持的追求長期正確價值觀。
來源:財經記者圈作者:朱昂,內容僅供參考。
3. 浙江大學出現過哪些名人
浙江大學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蜚聲海內外,曾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竺可楨、馬寅初、盧嘉錫、蘇步青、錢三強、王淦昌、貝時璋、陳建功、錢令希、談家楨、谷超豪、鄭曉滄、梁守盤 、夏承燾、姜亮夫、李政道、吳健雄、路甬祥、潘雲鶴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學習。浙江大學校友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60餘人,其中在浙大就學者就有90餘人。
4. 股票中的ST什麼意思
如果那隻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給股民一個警告,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一個警告作用,但這種股票風險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麼就是該股票有退市風險,希望警惕的意思,具體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證監會交的財務報表,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一般5月沒有被退市的股票可以參與一下,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
編輯本段基本分類
*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 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 S*ST--公司經營連續三年虧損,退市預警+還沒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經營連續二年虧損,特別處理+還沒有完成股改。 S----還沒有完成股改
編輯本段交易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 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鋼管」;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由於對ST股票實行日漲跌幅度限制為5%,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莊家的刻意炒作。投資者對於特別處理的股票也要區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ST股主要是經營性虧損,那麼在短期內很難通過加強管理扭虧為盈。 有些ST股是由於特殊原因造成的虧損,或者有些ST股正在進行資產重組,則這些股票往往潛力巨大。需要指出的是,特別處理並不是對上市公司的處罰,而只是對上市公司目前所處狀況的一種客觀揭示,其目的在於向投資者提示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如果公司異常狀況消除,可以恢復正常交易。在哪些情形下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什麼條件能恢復上市?哪些情形下被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有以下情形將被暫停上市
(一)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二)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 (三)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四)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前三條,交易所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第四條由交易所決定。恢復上市的條件有:因第(一)、(二)、(三)項的情形,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公司申請恢復上市的,交易所依據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決定恢復該公司股票上市。因第(四)項情形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在股票暫停上市期間,上市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第一個半年度報告;且經審計的半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公司已經盈利,上市公司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上市公司有以下情形將被終止上市
終止上市也稱"退市"或"摘牌"。有下列情形的被終止上市,上市公司在限期內未能消除第(一)項所列情形而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因第(二)、(三)項所列情形,經查實後果嚴重的,交易所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交易所終止其股票上市 (一)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其暫停上市後第一個半年度報告的; (二)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暫停上市後第一個半年度報告,雖盈利但未在披露後五個工作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的。 (三)恢復上市申請未被受理的。 (四)恢復上市申請未被核準的。 (五)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恢復上市後的第一個年度報告的。 (六)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恢復上市後的第一個年度報告,但公司出現虧損的。終止上市與ST制度有什麼不同?公司終止上市,投資者將如何行使用和保護自己的權益?公司終止上市是指公司的股票將不在交易所掛牌交易,但終止上市的公司的資產、負債、經營、產品、盈虧等並不因退市而產生改變。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ST股票日漲跌幅限制為5%,需要指出的是,特別處理並不是對上市公司的處罰,而只是對上市公司目前所處狀況的一種客觀揭示,其目的在於向投資者提示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如果公司異常狀況消除,可以恢復正常交易。
ST股財務狀況異常的幾種情況
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產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 ,低於注冊資本。(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另一種「其他狀況異常」是指自然災害、重大事故等導致生產經營活動基本中止,公司涉及可能賠償金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訴訟等情況。 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
投資者應當了解以下四點
1.退市並不一定是破產或解散,只要未宣布破產,終止上市的公司仍然存在並運作; 2.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終止上市的公司的股東仍享有對公司的知情權、投票權等股東權利; 3.終止上市的公司仍然有資產重組的權利; 4.公司終止上市後,股東仍然可以進行股份的轉讓。中國證券業協會將准許合格的證券公司,為終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應予退市,早在1993年12月2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就已明確規定。深、滬交易所從1999年開始對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給予暫停上市處理,提供特別轉讓服務。2001年2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及相關通知是對《公司法》的相關條款進一步細化。2002年2月25日深滬交易所修改其《上市規則》,取消了特別轉讓服務(PT制度)。上市公司終止上市,投資者會受到什麼影響?根據中國《證券法》、《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有關情況,喪失法定的上市條件,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其股票終止上市。終止上市後,公司的融資渠道受到較大限制。一方面公司失去了公開發行或配售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條件;另一方面,公司的市場信譽和財務信用度會有一定降低,公司在其他融資方面、經營方面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和重整將面臨較大壓力。就投資者來說,所持股票的轉讓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在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上市公司退市後,投資者該怎麼辦?上市公司終止上市後,中國證監會將准許合格的證券公司為終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但在特定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前,先要進行股份的轉託管工作。終止上市的公司股份,將依照終止上市的先後順序辦理轉託管及股份轉讓。
PT股票
PT是英文Particular Transfer(特別轉讓)的縮寫。依據《公司法》和《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出現連續三年虧損等情況,其股票將暫停上市。滬深交易所從1999年7月 9日起,對這類暫停上市的股票實施特別轉讓服務,並在其簡稱前冠以PT,稱之為PT股票。 投資者只限定在周五9:30開市時間內申報轉讓委託(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買賣,是轉讓);如實行特別轉讓的第一個交易日為1999年7月10月(周五)上午9:30分。 申報轉讓價格為上一次轉讓價的上下5%。如PT振新1999年7月10日收盤價5.96元,下周五即7月16日股價下跌為5.66元(5.96× 0.95)。再如PT振新1999年8月13日收盤價4.80元,8月20股價上升為5.04元(4.80×1.05)。 周五9:30開市後只接受申報委託,不進行買賣。待15:00時收市後將有效申報按集合競價方法進行撮合成交,然後再告知成交回報結果。因此,投資者成交的轉讓價不是正常交易時間內,也不是連續的,而是在周五15:00收市後一次性撮合成交。未撮合成交的申報單無效,等待下周五再重新申報。 轉讓信息在各證券營業部的行情顯示欄中無顯示,僅在周六指定報刊中公告。因此,投資者只能在周六的指定證券報刊中獲得成交信息。有即時接收股票信息的電腦,15:00後立即可以知道,各營業部的電腦也可在15:00後看到。 PT股票的漲跌情況不計入指數,成交數據也不計入市場統計。因此,PT股漲停、跌停與指數無關。 PT股期間,公司其他權利義務不變,非流通股的協議轉讓及流通股的定價收購,仍按交易所規定執行。 另外委託方式、手續費及相關費用、交割方式均與股票交易相同。 PT類股票的交易從2002年5月1日起停止。
恢復上市的條件有
因第(一)、(二)、(三)項的情形,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公司申請恢復上市的,交易所依據中國證監會的有關決定恢復該公司股票上市。因第(四)項情形股票被暫停上市的,在股票暫停上市期間,上市公司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暫停上市後的第一個半年度報告;且經審計的半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公司已經盈利,上市公司可以向交易所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終止上市也稱"退市"或"摘牌"。有下列情形的被終止上市,上市公司在限期內未能消除第(一)項所列情形而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因第(二)、(三)項所列情形,經查實後果嚴重的,交易所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交易所終止其股票上市: (一)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其暫停上市後第一個半年度報告的; (二)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暫停上市後第一個半年度報告,雖盈利但未在披露後五個工作日內提出恢復上市申請的。 (三)恢復上市申請未被受理的。 (四)恢復上市申請未被核準的。 (五)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恢復上市後的第一個年度報告的。 (六)在法定期限內披露了恢復上市後的第一個年度報告,但公司出現虧損的。終止上市與ST制度有什麼不同? 公司終止上市,投資者將如何行使用和保護自己的權益? 公司終止上市是指公司的股票將不在交易所掛牌交易,但終止上市的公司的資產、負債、經營、產品、盈虧等並不因退市而產生改變。因此投資者應當了解以下四點: 1.退市並不一定是破產或解散,只要未宣布破產,終止上市的公司仍然存在並運作; 2.按照《公司法》的規定,終止上市的公司的股東仍享有對公司的知情權、投票權等股東權利; 3.終止上市的公司仍然有資產重組的權利; 4.公司終止上市後,股東仍然可以進行股份的轉讓。中國證券業協會將准許合格的證券公司,為終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 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應予退市,早在1993年12月2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就已明確規定。深、滬交易所從1999年開始對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給予暫停上市處理,提供特別轉讓服務。2001年2月22日中國證監會發布的《虧損上市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及相關通知是對《公司法》的相關條款進一步細化。2002年2月25日深滬交易所修改其《上市規則》,取消了特別轉讓服務(PT制度)。上市公司終止上市,投資者會受到什麼影響? 根據中國《證券法》、《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有關情況,喪失法定的上市條件,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其股票終止上市。終止上市後,公司的融資渠道受到較大限制。一方面公司失去了公開發行或配售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條件;另一方面,公司的市場信譽和財務信用度會有一定降低,公司在其他融資方面、經營方面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和重整將面臨較大壓力。就投資者來說,所持股票的轉讓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在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
ST制度與終止上市有什麼不同
ST制度是指滬深證券交易所從1998年4月22日開始,對連續出現2年虧損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Specialtreatment),在「特別處理」的股票簡稱前冠以「ST」。監管機構對虧損公司實行「ST」制度既是對虧損上市公司警告,也是對投資者風險提示。ST只能是一種過渡性的制度安排,是一個完整的市場化的市場退出機制的一個靈活的有機的組成部分。 上市公司終止上市,投資者會受到什麼影響? 根據中國《證券法》、《公司法》的有關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有關情況,喪失法定的上市條件,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決定其股票終止上市。終止上市後,公司的融資渠道受到較大限制。一方面公司失去了公開發行或配售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條件;另一方面,公司的市場信譽和財務信用度會有一定降低公司在其他融資方面、經營方面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公司的整體經營和重整將面臨較大壓力。就投資者來說,所持股票的轉讓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在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
上市公司退市後,投資者該怎麼辦
上市公司終止上市後,中國證監會將准許合格的證券公司為終止上市的公司提供代辦股份轉讓服務,但在特定的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服務前,先要進行股份的轉託管工作。終止上市的公司股份,將依照終止上市的先後順序辦理轉託管及股份轉讓。 上市公司退市後,投資者如何辦理股份的轉託管手續? 特定的證券公司為退市公司代辦股份轉讓前先要進行股票的轉託管工作,退市公司會披露辦理轉託管的機構,投資者必須重新確空,登記託管的手續,待登記託管達到50%以上且符合股份轉讓的有關規定後,公司必須與主辦券商協商一致,於股份轉讓開始日前10個工作日,至少在一種中國證監會指定的媒體上刊登股份轉讓公告書,明確股份開始轉讓的時間、地點、條件、方式、具體的操作辦法等事項,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公司後系列信息披露事項。
特別處理並不是對上市公司的處罰
ST股票日漲跌幅限制為5%,需要指出的是,特別處理並不是對上市公司的處罰,而只是對上市公司目前所處狀況的一種客觀揭示,其目的在於向投資者提示市場風險,引導投資者進行理性投資,如果公司異常狀況消除,可以恢復正常交易。在哪些情形下上市公司被暫停上市?什麼條件能恢復上市?哪些情形下被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若有以下情形的: (一)公司股本總額、股權分布等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 (二)公司不按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或者對財務會計報告作虛假記載。 (三)公司有重大違法行為。 (四)公司最近三年連續虧損。 前三條,交易所根據中國證監會的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第四條由交易所決定。
編輯本段ST股票選股方法
一是凈資產為正數的,而且越大越好。因為凈資產值為正值是ST摘帽的首要前提之一,尤其是今年起頭實施的新《股票上市法則》對ST股的摘帽限制有所放寬。按照新法則,只要凈資產值為正值,公司實現扭虧便有機緣「摘帽」。 二是主營營業經營正常並逐漸好轉的,聲名公司經營狀況起頭走出困境,那麼就算短時候內不能摘帽,也是遲早的工作。 三是大股東有雄厚實力的。當自己的子公司處在退市邊緣的時辰,一般情況下大股東不會坐視不管,總會想出一些法子如資產置換啦,輸送利潤啦等手段來輔佐上市公司扭虧為盈,從往年看這種情況層見迭出。獨霸ST股票的實戰經驗 一:ST股的走勢與大盤往往是相反的,大盤走強時ST股走勢一般較弱,大盤持續低迷時ST就等閑活躍,是以弱市是炒ST股最合適的時代。 二:每年的年末和第二年年頭這段時候,因為正逢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以及發布年報的時候,這段時候也是ST最活躍的時候,往往會呈現一些大黑馬,是以這段時候要積極介入。 三:ST股的走勢具有必然的持續性,經常呈現持續上漲或者持續下跌的現象。呈現一個漲停板今後往往等閑呈現第二、第三個漲停板,而反之跌停也是這樣。是以一旦某隻ST股呈現漲停今後可以連系根基面進行分析後實時介入,此外假如呈現跌停也要實時止損,避免將損失蹤擴大化。 四:ST股之間具有聯動效應,經常呈現齊漲齊跌的現象。是以當ST股呈現齊漲的時辰,可以選擇那些還沒來得及漲的股票實時跟進。 五:ST股的波動受政策影響比力大,經常受某些利空影響呈現整體下跌的情況,這時辰往往意味著機緣惠臨,因為有些ST股根基面已經發生好轉,受利空影響現實上很是有限,大跌今後往往會呈現比力大的反彈,這時辰要斗膽介入。 六:每年年報發布時代,總會有一些ST股摘帽。可以提前從業績預告和年報傍邊知道哪些ST股有摘帽的可能,從中選擇一些股價還沒有上漲的股票實時介入,等正式發布摘帽今後再考慮出局。 七:對摘帽的ST要區別看待,有些ST股是靠自己的出產經營好轉而扭虧的,這種股票可以作為關注重點,趁股價低點介入。有些ST摘帽靠的是玩報表財技,如資產置換、變賣主業資產或者由大股東輸送利潤來扭虧的,這些ST股現實的出產經營並未獲得改變,在獨霸時要盡量謹嚴。 八:所有的獨霸必需合適自己的選股原則為前提,假如存在上述市場機緣但沒有合適前提的股票時要判斷拋卻,這樣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
編輯本段ST股票投資風險
ST股票的炒家,有些人知道自己持有的股票一旦公布虧損年報就要暫停上市,有些人則不知道。對於知道其中風險仍要進行投資的人,由於他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思想准備,暫停上市的風險並不嚴重。但是對於並不知道還有暫停上市這回事的初級投資者,一旦滿倉擱淺,絕不是個好玩的事情。歷史上曾有對股市一知半解的老太太,在聽從他人指導的情況下買入了某ST股票。誰知過了幾天,這個股票就不交易了,老太太詢問證券公司工作人員,才知道這個股票已經暫停上市。 所以說,對於很多新投資者來講,ST股的連續三年虧損殺傷力極大,由於中國的ST股票往往不會在退市前股價瘋狂下跌,所以很多投資者並不曉得自己持有的股票還會退市。加上目前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採用遠程交易系統,股民與股民之間的交流很難做到互相關心,那麼投資者就更應該注意ST股票的暫停上市風險。 事實上,交易所完全有必要對全部交易賬戶進行風險提示,要求投資者只有在簽署風險揭示書後方能進行ST類股票的交易,以防突如其來的風險降臨,這是對新股民的一種保護。 有些准備拿出部分資金與ST股票共存亡的投資者,則可以尋找自己心儀的公司進行風險性買入。即拿出一部分可以視為放棄的資金,去買入幾乎可以肯定會暫停上市的ST股票,長期持有,等待其重組後的王者歸來。對於這樣的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投入資金比例不可過高,否則投資風險將過於集中,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5. 請問港股的板快的紅籌板是什麼意思怎麼分的啊
網路名片
紅籌股(Red Chip) ,這一概念誕生於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地,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一種認為
應該按照業務范圍來區分。如果某個上市公司的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來自該業務,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就是紅籌股。國際信息公司彭博資訊所編的紅籌股指數就是按照這一標准來遴選的。
另一種觀點認為
應該按照權益多寡來劃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東權益的大部分直接來自中國大陸,或具有大陸背景,也就是為中資所控股,那麼,這家在中國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屬於紅籌股之列。1997年4月,恆生指數服務公司著手編制恆生紅籌股指數時,就是按這一標准來劃定紅籌股的。由於恆生的實用性,後一種劃分方法被更廣泛的使用。
不同地區的紅籌股概念
香港
由於特殊的歷史背景,香港資本市場上一直存在著英資和華資公司的劃分。後隨著香港的回歸前後與大陸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大陸資金逐步進入香港,形成第三類機構——中資企業。 80年代末,越秀集團、粵海集團分別間接或直接收購香港的上市公司取得了上市的地位。90年代初,中信收購泰富及其後的一系列成功運作掀起中資企業在港收購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僅在1992年7月至1993年底的一年半時間,被中資收購或參股成為主要股東 持股10%以上 的香港上市公司有28家,佔1993年底香港全部上市公司477家的5.9%。紅籌股概念初步形成。香港股市中紅籌股1996—1997年,深業控股、越秀交通、中國電信陸續上市,紅籌股開始被市場熱炒注資重組概念,紅籌股板塊正式確立。 2000年後,紅籌股再次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當年紅籌上市12家,籌資3539億港元,占當年香港主板和創業板籌資總額的77%。到2004年,香港紅籌企業總數達84家(數據來源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所)。
新加坡
中國企業在新加坡上市始於1993年的中遠投資。在2002年前,在新加坡上市以國有企業居多,有一些直接上市的通道,比如中新葯業。但也有一些用的是紅籌模式,比如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國公司中遠投資,也是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市值最大的中資公司,就是買殼上市。其後的聯合食品、大眾食品也都採用紅籌模式上市。這一階段在新上市的中國企業有16家。 2003年以後,中國企業赴新上市形成了熱潮,上市企業主要以民營企業為主,紅籌模式被廣泛運用。2003、2004兩年每年都有12家中國企業在新上市。加上7家中國大陸相關公司,形成47家中國概念板快,被稱為「龍籌股」。
美國
從1992年起,中國公司開始在美國上市。這一階段包含了兩類企業,直接上市與間接上市並存:一類是在香港上市的國企H股以美國存托憑證方式(ADR)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如青島啤酒、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等8家公司,另一類為外資或中資的公司以紅籌方式上市,如華晨金杯汽車、中國中策輪胎和正大易初摩托。 當時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以製造業為主,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強勁吸引了國際投資者,華晨金杯汽車在上市後的一個多月內,股價從發行價的16美元上漲至33美元。這是第一波中國熱。 這股熱潮到1994年開始消退,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機引發的新興市場信心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中國上市公司本身的原因,公司在上市後公布的中報和年報業績與公司管理層在上市推薦時所做的預測有很大出入。 1997年上半年,中資股迎來第二次上市高潮。主要是一批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同時,在美國以ADR方式上市或在OTC市場掛牌交易,包括華能電力國際、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大唐發電等H股,也包括北京控股、上海實業等紅籌股。 1999年和2004年,又掀起連續兩波在美上市的高潮,主力都是網路股。前一波的代表是中華網和三大門戶網站;後一波的代表是Tom 在線、掌上靈通、盛大娛樂等。而這兩次高潮的主力都是紅籌股。
其他地區
除此之外,在倫敦、多倫多、東京都有少量紅籌股存在。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海外市場除香港外,並不特別強調紅籌的概念,而是統一定義為「中國概念」。無論H股、S股、買殼、造殼,不管來源如何,只要滿足各交易所上市標准,就可以上市。紅籌股與非紅籌股間的界限一直比較模糊。
[編輯本段]紅籌股定義的發展
早期
早期的紅籌股,主要是一些中資公司收購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後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來出現的紅籌股,主要是內地一些省市將其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組並在香港上市後形成由,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紅籌股已經成了除B股、H股外,內地企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的一條重要渠道。紅籌股的興起和發展,對香港股市也有著十分積極的影響。從1993年至1997年6月底,紅籌股公司通過首次發行及增資配股籌集的資金為115.5億美元。1997年l至6月,香港股票市場的總籌資額約為1433億港元,其中,紅籌股佔了23.8%。
發展
後來,有人將紅籌股做了更嚴格的定義:必須是母公司在港注冊,接受香港法律約束並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才稱為紅籌股。通常,上述幾種范圍的股票都被投資者視為紅籌股。 H股,是指注冊地在中國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H」,是取香港英文HongKong詞首字母。 由此可見,紅籌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其根本區別是:紅籌股在境外注冊、管理,屬於香港公司或者海外公司;H股在內地注冊、管理,屬於中國大陸公司。紅籌股和H股與投資決策密切相關的主要區別還有: 紅籌股股份可全部上市流通,國有H股股份則有部分不能上市流通;日後增發新股時,紅籌股可能擁有更大的彈性和空間,而H股增發的風險可能較高,時間也可能相對較長。 紅籌股管理層持有的認股權可能與海外公司一樣,管理層可享受全部認股權的所有權益;但H股則不同,管理層並未真正擁有上市公司認股權,即使擁有的也是模擬的認股權。 在發行可換股債券和其它債券時,紅籌股公司並不需要符合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但H股則需要內地的法律程序和條件、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
[編輯本段]紅籌股的回歸
不過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紅籌股回歸也存在不少技術上和法律上的障礙。首先所謂紅籌股,是指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大陸概念的股票,如上海實業、北京控股等。目前,在中國香港、美國、新加坡和英國等地的市場均有紅籌股上市。由於歷史原因,眾多大型優質國有企業此前通過紅籌股形式上市,並以在香港上市的居多。紅籌股6月'王者歸來'「從紅籌股的定義來看,我們就明白紅籌股其實就是外國公司,外國公司想要在A股上市,當然要經過其股東認可,另外還要解決其上市地法律障礙問題。這些問題處理起來相當復雜,這也是為何紅籌股回歸遲遲未解決的原因。」這個情況直到今年3月份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講話中指出「紅籌股回歸將通過直接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才真正向市場表明紅籌股的回歸不需用CDR的方式。這無疑為紅籌股的回歸初步掃清了法律障礙。側面證實紅籌股回歸押後隨著時機的逐步成熟,中國證監會更在近日向部分券商下發《境外中資控股上市公司在境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點辦法(草案)》,為紅籌股回歸A股初步確定了門檻和規范。 《試點辦法》規定,試點范圍僅限於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這是由於在美國和新加坡等地上市的紅籌股多為高科技和互聯網的民營企業,而香港已有H股回歸A股的成功先例。紅籌股發行A股應滿足四個條件:股票已在香港證交所上市交易一年以上;股票市值不低於200億港元;最近三個會計年度累計凈利潤不低於20億港元;50% 以上的經營性資產在境內,或者50%以上的利潤來源於境內業務。根據該規定,目前93隻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中,只有21家公司符合《試點辦法》的要求,並均為大型國有企業。
[編輯本段]紅籌回歸的發行方式
在紅籌回歸的發行方式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回歸路徑:CDR模式(發行存托憑證)、聯通模式、直接發行A股模式。聯通模式是採用分拆子公司在國內上市,這種雙重結構容易導致公司治理方面出現問題,同時,也不符合目前整體上市的思路。而CDR模式則適用於真正的外資公司,採用CDR模式,將涉及外匯管制;同時所涉環節較多,不如直接發行A股簡單;託管和存托業務將使主要市場利益流入外資金融機構。 目前正在制定《境內投資境外股份有限公司發行A股上市試點辦法》。該辦法將對紅籌回歸A股的發行條件進行詳細規定,如紅籌公司在盈利方面,可能需滿足年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指標,但對於設立時間不滿三年的紅籌公司,上述指標則可豁免。至於發行方式,監管層傾向於直接發行A股,並鼓勵採用存量發行的方式。在發行A股時,監管層還支持存量發行方式,即總股本不變,由大股東拿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到A股市場上出售給流通股股東。而鼓勵存量發行的最大優點,主要是為緩解資金流動性過剩的壓力。 不過,由於兩地上市,上市公司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必然有所不同,紅籌股回歸'路演'這將導致紅籌上市在部分細節上,仍存在著問題。如公司治理方面,內地有關監事會、獨立董事、公司章程、股東大會通知召開和表決方式、高管兼職等方面的規定,與香港就存在著差異;內地股票和紅籌股面值不統一也是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關負責人還建議,在紅籌公司募集資金投向上,鼓勵投資國內,但不限制投往境外、對境外公司以募投資金在國內並購公司亦不作限制;程序上,按國內A股IPO的程序進行,需要上市輔導。
[編輯本段]紅籌股與藍籌股的區別
藍籌股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佔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 「藍籌」一詞源於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三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交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上形成了「藍籌股」。 藍籌股並非一成不變,隨著公司經營狀況的改變及經濟地位的升降,藍籌股的排名也會變更。
6. 大連華訊:周末證監會突然放出的消息會影響到哪些個股
周末利好消息不少:
1、監管層對待股市的態度反轉了。
七月的前兩周市場火熱,官媒周末都統一忙著吹風給市場降溫,以及出台各種打壓政策,不過吹了三天,股市就嗝屁了,牛市也變成牛屎了。大連華訊注意到,這周反過來,官媒又都集體看多了。
上證報:千億資金正等著建倉!
證券時報:基本面不支持A股持續大跌。
中證報:當下調整或是黃金坑,市場上漲趨勢仍會延續。
證券日報:短期大跌不改中長期趨勢,新入市時機浮現。
這四大報是證券界的四大官媒,這一次口風如此一致也是比較少見的,這背後啥意思,你們懂的。不過人心已經散了,隊伍不太好帶了。就大連華訊所知的就有好些投資者這個周末就去銷戶了。唉,希望他們不會後悔。
2、鼓勵券商基金並購重組。
周末相關部門向各派出機構發布通知,鼓勵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做好組織管理創新工作,由相關派出機構將通知轉轄區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前段時間券商板塊大漲的邏輯,就是上面鼓勵並購做大和並購重組,行情的起點就是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並引發的。這一次應該是實錘了!
這個消息,利好下周券商板塊的反彈。下周券商板塊王者歸來,A股有好戲了。
我們金融領域目前不斷放開,但尷尬的是國內並沒有航母級投行可以與國際大投行一決高下,如果全面放開金融領域,可能國內券商會被摁在地上摩擦。如果中信跟建投合並了,就有機會和大摩等投行爭雄了!其實前幾次大牛市,龍頭的合並都是牛市重要推動因素之一。這一次大連華訊相信也不例外。
3、銀保監會提高了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
投資權益類資產的比例上限由原來的30%提高到35%,最高可到占上季末總資產的45%。現在險資規模是20萬億,這增加的可不是幾千億資金,而是幾萬億資金,理論上有9萬億可以買股票,這就真牛叉了。險資買股票一般買低估值,低風險的銀行,地產等權重板塊,也就是,這個消息同時利好保險,銀行,地產,下周金融爆發是妥妥的了........
本來上周就是急跌,介入大金融的資金根本出不去,現在幾大實質性利好出台,大資金會抓住機會自救的。幾大利好下來,外資上周五也迴流了,下周該反彈了,大連華訊希望大家多回回血!
4、證監會核發6家企業IPO批文。
比上周少了一家,這是一個重磅的信號,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視,很明確前兩周證監會是在降溫,然後本周指數暴跌,市場溫度明顯下降,證監會又出來穩定市場預期,說明了什麼?大連華訊認為證監會還是希望市場走好,但是不能急漲,慢慢漲比較符合管理層的意願。
整體來看,周末的消息以利好為主,這也為下周市場的反彈打出了良好的基礎,關注的板塊題材方向上,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繼續看好券商股,但側重點依舊是具有重組預期的中信建投+中信證券,以及一些回調充分的補漲中小券商股上。第二,就是險資投資比例相對集中的,業績藍籌股上。畢竟,險資主要是財務投資股息率是主要的投資看點。
簡單說說,大連華訊認為下周市場反彈的點,又回到了券商重組和保險龍頭利好上了,指數維持多頭重拾起失地,迎來一個反彈點。特別是明天周一,我發現最近3周周一都是反彈為主,在周末利好情況下,看好明天的反彈中陽機會更大。
7. 買賣後面的十10和買盤後面的一10是什麼意思
截至收盤,上綜指上漲31.42點,收於3383.18點深成指收漲250.68點,收於11686.97點。量能同比昨日再度萎縮,兩市共成交金額6434億元。板塊方面:截至收盤,兩市午後多數板塊收漲,滬自貿區、迪士尼和互聯金融午後領漲,計算機、大數據和雲計算走勢較好銀行、保險和券商全線下行,成為領跌板塊。
盤面上看:兩市大盤上漲收盤,市場70家個股漲停,1家個股跌停,以券商為首的權重股整體疲軟,以計算機為首的題材股再度王者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