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控大股東
⑴ 中國十大基金管理公司排名
1、南方基金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3月6日,為國內首批獲中國證監會批準的三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成為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的起始標志。南方基金繼發起、設立、管理國內首隻證券投資基金之後,又首批獲得全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人資格。目前公司業務覆蓋公募基金、全國社保基金、企業年金基金、一對一理財、一對多專戶理財。公司管理著17隻公募基金,4個全國社保基金組合,企業年金簽約客戶超過70家。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包括15隻開放式基金和2隻封閉式基金,覆蓋股票、債券、保本、貨幣市場基金等各種風險收益。
2、天弘基金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1月8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14年年底,天弘基金公募資產管理規模5898億元,排名行業第一。2013年,天弘基金通過推出首隻互聯網基金——天弘增利寶貨幣基金(余額寶),改變了整個基金行業的新業態。截至2014年年末,余額寶規模5789億元,穩居國內最大單只基金。天弘基金旗下共有48隻公募基金,產品覆蓋偏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以及指數型等各類風險收益特徵產品
3、嘉實基金
嘉實基金成立於1999年3月,是國內最早成立的10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於2002年底被選為全國首批投資管理人。2005年6月德意志資產管理公司參股嘉實,使嘉實成為目前國內最大的合資基金公司之一。2005年8月嘉實被選為首批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
4、華夏基金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華夏基金定位於綜合性、全能化的資產管理公司,服務范圍覆蓋多個資產類別、行業和地區,構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機構業務為核心,涵蓋華夏香港、華夏資本、華夏財富的多元化資產管理平台。公司以專業、嚴謹的投資研究為基礎,為投資人提供投資理財產品和服務。
5、易方達基金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17日,是中國內地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15年年底,公司總資產管理規模為9600多億人民幣,其中公募基金資產規模為5760億人民幣,居於基金行業前三 ,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2524億元,業內排名第一;社保及企業年金管理規模排名第五;專戶管理規模1442億元,排名第五。
6、廣發基金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8月5日,總部設在廣州,公司注冊資本金1.2億元人民幣。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擁有強大的資源優勢、嚴謹科學的管理體系、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堅持"簡單、透明、務實、高效"的經營理念,致力成為品牌突出、信譽優良、特色鮮明的基金管理公司,為投資者謀求長期穩定的收益。
7、富國基金
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首批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2003年,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銀行——加拿大蒙特利爾銀行(BMO)參股富國基金,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成為國內首批成立的十家基金公司中第一家外資參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8、匯添富基金
匯添富基金由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東航金控有限責任公司三家實力雄厚、聲譽卓越的集團聯合發起設立。匯添富的資產管理規模自成立以來保持了較好的穩健快速增長,穩定位於業內排名前列。匯添富始終堅持客戶利益至上的原則,不斷努力提升客戶服務能力和改善客戶服務體驗,力求為廣大投資者提供高效貼心的專業理財服務。通過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匯添富致力於經過長期艱苦不懈的奮斗,穩步發展成為中國最佳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
9、國泰基金
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3月,是國內首批規范成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具有公募基金、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人、企業年金投資管理人、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人資格,是業內為數不多的具有全牌照的基金管理公司。
10、華安基金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經中國證監會證監基金字[1998]20號文批准於1998年6月設立,是國內首批基金管理公司之一,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位於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以上2019十大基金公司排行榜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具體要如何進行投資還是要綜合多方面陰虛進行考量。
⑵ 請問有人知道銀河期貨這個公司是國企嘛
股東是銀河證券,銀河證券的大股東是中國銀河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專國銀河金融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經中國國務院批准,成立於2005年8月8日,注冊資本70億人民幣,出資人為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
期貨公司的性質應該屬於:其他類。跟國企兩碼事。你填表的時候都填其他。
⑶ 中金金融是什麼的簡稱啊,他跟中金金控是什麼關系
中金金融控股集團的簡稱吧?廣東中金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是他的子公司,所以可能是這個原因,所以又簡稱為中金金控。
而且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跟這個沒有關系的
⑷ 又一港股斷崖式暴跌,半小時跌80% 中國金控怎麼了
30分鍾暴跌80%,另一個「輝山乳業」?
媒體報道:持有公司5.23%的第二大股東遭遇股權質押爆倉所致。
香港明報報道,前日股價一度急瀉逾80%的細價股中國金控,據媒體報道稱,「元兇」原來是持股約5%的第三大股東朱遠標,分別抵押予長江證券及首控證券的股票,因在港被追收約千萬元按金,惟未能調錢到境外,觸發券商斬倉。有業界人士認為,現時不少細價股股東為內地投資者,相信仍可透過地下錢庄等網路匯款,估計因資本管制出現大量被斬倉個案機會不大。
朱達標分別將2.7億及0.9億股股權質押於長江證券和首控證券,周二長江先斬倉,其後首控跟隨。朱達標表示收到長江電話催繳保證金約995萬元,首控則要求補交300萬元,但朱稱因為境外資金不足,境內資金又受外匯管制無法短時間內匯出,遠水不能救近火下,券商早上10時通知朱『開刀』斬倉,股價隨即暴跌80%,收報0.052元,跌近57%。
僑豐證券業務發展董事連敬函表示,近年入股「三四五線股」都是大陸投資者,「香港的莊家愈來愈少」,故類似的情況將來也可能會再出現,但他並不認為資本管制會導致股東無法及時匯錢。他直指股東解釋是借口,認為這類公司的股東可以各種渠道匯錢出境,包括地下錢庄、外保內貸等,短時間內可以調錢,「如果連地下錢庄也不匯錢,則有可能他本身有問題」。
財通香港 「威新供種好」
⑸ 中國三大金融集團是哪三家
中國的三大金融集團:中國平安、中信集團、光大集團。
基本介紹:
1、中國平安是中國第一家以保險為核心的,融證券、信託、銀行、資產管理、企業年金等多元金融業務為一體的緊密、高效、多元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2、中國中信集團公司(前稱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信公司,英文為CITIC Group),是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親自倡導和批准,由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於1979年10月4日創辦的。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2010年12月22日,中國中信集團公司以63億元人民幣的報價競得北京商務中心區(CBD)核心地塊,這個價格刷新了北京單幅地塊出讓價格的新紀錄。
3、中國光大集團是中央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創辦於1983年5月,現以發展成以經營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管理等業務為主的特大型企業集團。中國光大集團在境內的主要企業有中國光大銀行、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光大金控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及中國光大實業(集團)公司、中國光大投資管理公司、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光大置業公司等實業企業;在香港經營的企業有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等20家公司。
⑹ 中國金融控股公司的機遇和挑戰是
我國金融業主要面臨四個方面的重大挑戰:
第一個也是最根本性的挑戰是思想認識問題。我國銀行金融要不要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這個思想認識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政府決策層、學術界和銀行界有些人認為,現在國內錢好賺,外資都爭先恐後要到中國來賺錢,我們自己幹嘛要丟掉肥肉跑到國外去?再說國外人生地不熟,經營非常困難,幹嘛要去受那個洋罪?把國內經營做好就非常不容易了,佔領國內競爭制高點就難能可貴了,不需要跑到國外去。
要改變這個思想意識,我們就必須放眼世界,胸懷全球。全球化時代的競爭本身就是全球性競爭。既要努力佔領國內市場制高點,也要努力佔領全球經濟制高點。我們不走出去跨國經營,別人卻早就進入中國來和我們競爭了。
最重要的是,人民幣要真正成為重要的國際貨幣,我國要真正成為國際貨幣金融的主導者,沒有銀行金融業的國際化是根本不可能的。上海要建成國際金融中心,沒有真正國際性的跨國金融企業也是不可能的。
我到歐洲和其他國家開會,當討論到人民幣國際化的時候,外國朋友問我一個十分有趣和重要的問題:你們是否真心希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問題的答案絕不簡單。要真心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就必須義無反顧的走出去和請進來,就必須全力實施我國銀行金融的全球化和跨國經營,同時將我國金融市場真正開放成為一個全球性市場。如果從中央領導到銀行家,不能就此形成基本共識,我國銀行金融業的走出去和跨國經營就是一句空話。
第二個挑戰既是思想理念方面的,也涉及到制度機制方面的問題。那就是國際化、走出去、跨國經營能不能允許失敗,願不願意交學費?銀行和金融企業走出去,或者別的企業走出去,不可能立馬就成功,肯定要栽跟頭、交學費。然而,我國的銀行金融企業絕大多數都是政府控股,政府是大股東,董事長、行長和高官嚴格意義上講都有行政級別,本質是政府官員。他們領導的銀行金融企業走出去跨國經營,如果面臨巨大損失,政府主管部門能夠容忍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我們看花旗、高盛、摩根和其他許多金融企業的董事長和CEO上台,都會給他時間,一段時間試驗和虧損可以允許。1980年代初期,日本企業到中國、到海外擴張,曾提出過著名口號「三年不賺錢」。不僅不賺錢,還准備虧錢,交學費,以便理解和培養海外市場。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心態准備、制度機制和容忍態度?事實上,我國政府和社會給金融企業尤其是國有銀行里的銀行家壓力太大了,不僅不允許失敗,而且不允許出事。不管出什麼事,董事長、行長和高官好像都脫不了干係。這個氛圍是不行的。
第三個挑戰是激勵機制,如何吸引和留住國際化人才。當年日本銀行和證券公司到全世界各地擴張,都是以高薪吸引當地人才。譬如他們在紐約設分行,就請退休的紐約聯儲主席當行長,基本工資是1000萬美元。到倫敦設分行,就請英格蘭銀行退休高官做行長,年薪數百萬英鎊。
我國銀行和金融業走出去,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建立國際性激勵機制吸引人才。一個優秀的金融人才在華爾街的年薪是百萬美元級別,如果我們聘請他擔任中國某家銀行的紐約分行行長,當然至少要付同樣的工資。否則怎麼可以吸引到優秀人才呢?然而,現在國內金融業高管的工資與國外差距太大。董事長和行長不過百萬人民幣,還飽受非議,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大規模海外經營,讓海外員工特別是高級員工都拿數十萬乃至數百萬美元的年薪嗎?這是一個很現實的挑戰。
第四個挑戰是如何培養一大批忠誠國家利益、又具有國際戰略眼光和人脈網路的銀行家。金融企業要走出去,最急需的是復合型金融人才。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先生曾經說,銀行金融業走出去的關鍵是如何讓本土人才中國化,中國人才本土化。這確實非常困難。譬如,我們從國內派一些人到倫敦和紐約去,他們不僅要懂英語,還要熟悉當地的法律、風俗和經營環境,還要建立當地的人事網路。
概括起來,銀行金融業走出去面臨的最核心挑戰就是一個字:人。具體一點講是理念變革和機制創新。沒有理念變革和機制制度創新,跨國經營就是一句空話。
機遇:
金融企業尤其是銀行走出去實施跨國經營,是我國經濟和貿易飛速發展的客觀內在需要。中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成為美國、歐洲、英國、日本和眾多新興市場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目前我國出口總量世界第一,進口總量世界第二。保守估計,到2014年,我國進口總量亦將躍居世界第一。屆時我國進出口總量自然雄踞世界第一。
世界貿易總量第一意義非凡。它意味著我國企業的貿易網路覆蓋了地球每個角落。從實體經濟貿易角度看,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一流大國和強國。然而,我國貨幣金融的全球化與實體貿易的全球化很不相稱。
我國貿易結算絕大部分(接近90%)依靠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盡管2009年以來,我國政府全力推進人民幣貿易結算,取得巨大進展。然而,我國貿易結算依賴外國貨幣、銀行和金融機構提供清算和相關服務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
我國企業實施貿易結算,絕大多數要在其他國家銀行開設賬戶,或者通過國內銀行的海外代理行完成結算和貿易融資服務。客觀上產生三大不利。其一,我國企業完成貿易結算和貿易融資服務,需為外國銀行和金融機構支付服務費,將貿易融資和中介業務拱手讓與外國金融企業。其二,隨著人民幣匯率幅度加大和全球主要貨幣匯率日益動盪,利用外幣和外國銀行進行貿易結算,加大了我國貿易企業的匯率和金融風險。其三,我國越來越多企業到海外設立分公司、研究基地、銷售網路甚至總部,若依賴外國銀行提供金融服務,則必然要面臨交易費用高、法律和語言不熟悉、融資條件苛刻乃至歧視等諸多問題。
因此,我國企業尤其是已經和正在實施跨國經營的企業,迫切需要我國銀行和金融企業能夠跟進,為它們提供便利的貿易結算、貿易融資、資金匯兌、本幣和外幣貸款、投資理財等全方位金融服務。最近幾年,我和很多企業家談到我國銀行和金融走出去戰略,企業的需求非常急切。從亞洲到歐洲、到北美、南美和非洲,我國企業的業務范圍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它們對跨國金融服務的需求自然越來越強。
⑺ 金控的介紹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種純粹型控股公司。在中國金融史上還沒有這種作為純粹型控股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它是引進國外的金融控股公司概念,而且至今還未完全形成。
⑻ 中國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團
上海國盛控股:浦發銀行,上海銀行,太平洋保險,上海農商行!申銀萬國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