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指數
1. 評價經濟效益的指標體系
科學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新的指標的選擇和設置,主要從反映企業及相關企業的規模經濟實力、成本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產出效率、產銷銜接狀況等八個方面考慮,形成了由總資產貢獻率、利稅佔有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等八項指標組成的新指標體系。新指標體系自公布之日起開始執行。
1、八項指標的內容及計算公式:
①總資產貢獻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2/累計月數
其中:稅金總額為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與應交增值稅之和,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期末資產總計的算術平均值。
②利稅佔有率。該指標是從企業總產出規模的角度反映企業的經營規模和實力,比率越高,則企業的競爭力越高。計算公式:
利稅佔有率=企業利稅總額÷行業利稅總額×100%
其中:利潤總額為稅前利潤總額。稅收總額為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與應交增值稅之和。
③資本保值增值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凈資產的變動狀況,是企業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計算公式為:
資產保值增值率=報告期期末所有者權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等於資產總計減負債總計。
④資產負債率。該指標既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也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產及負債均為 報告期期末數。
⑤流動資產周轉率。指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次數,反映投入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計算公式為:
流動資產周圍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2/累計月數
⑥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工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及費用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反映企業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為產品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之和。
⑦全員勞動生產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
全員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12/累計月數
2. 歐洲效益指數怎麼求
按照成活率0.85,出欄體重100,料肉比2.8,出欄體重180,只有168,可見差距啊!...
3. 什麼叫經濟效益綜合指數
就是考慮了環保等一些外部指標後算出來的經濟效益指標。
4. 經濟效益指標通常有哪些
商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考核評比辦法。
一、考核的指標
1.營業收入總額
2.利稅額
3.商品流通費用率
4.補貼前虧損單位的虧損額
5.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6.百元資金利稅額
7.人均商品銷售額
8.人均利稅額
二、指標范圍和計算方法
1.營業收入總額,包括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和商辦工業、飲食服務、農牧、儲運等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額。
2.利稅額,包括全部企業的補貼前實現利潤額和交納的銷售稅金(稅金)額之和,不包括進行利潤分配和在成本(費用)中列支的各種稅金。
3.商品流通費用率,指商業企業的商品流通費用額占商品銷售總額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商品流通費額
商品流通費用率=--------×100%
商品銷售總額
4.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指商業企業平均佔用流動資金的周轉次數。計算公式:
商品銷售總額
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商業企業平均流動資金佔用額
5.百元資金利稅額,指全部企業的利稅額(即考核指標「2」)占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之和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利 稅 額
百元資金利稅額=------------------
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6.人均商品銷售額,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與商業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計算公式:
商品銷售總額
人均商品銷售額=-----------------
商業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7.人均利稅額,指全部企業的利稅額(即考核指標「2」)與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計算公式:
利 稅 額
人均利稅額=----------
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註:由於計算口徑的不一致,北京市飲食服務總公司和上海新亞(集團)聯營公司在填寫商品流通費用率、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和人均商品銷售額三項指標時,分別用飲食服務費用率、飲食服務資金周轉次數和人均營業收入額代替。)
三、考核評比方法
1.考核評比單位劃分,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業廳(局)為單位,共有34個考核評比單位。各計劃單列市商委、商業局的數字已包括在各商業廳(局)內,暫不單獨進行考核評比。
2.對各單位前述八項考核指標每季度考核一次,按各單位每項指標比上年同期的增減幅度,對34個單位統一排隊計分,最高者得34分,最低者得1分,依此類推,差距為1分。八項指標的得分之和為該單位本次考核的合計得分。
3.考核指標的數據來源,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委、商業廳(局)上報的季、年度會計報表為依據。每季度會計報表匯總後即公布各單位的指標實績和得分情況,根據年度各項指標的考核結果進行評比,按總得分由多至少排列名次。
四、表彰與獎勵
對總的得分排列在前十名的單位給予表彰和適當的獎勵。
5. 效益指標包括哪些
經濟效益指標是指由企業按照工效掛鉤辦法規定,與企業工資總額掛鉤的經濟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的選擇應綜合反映企業經濟效益,以實現利潤為主要掛鉤指標。對實現利潤與實物量復合指標掛鉤的企業,要降低實物量掛鉤指標所佔的比重,並逐步轉為以實現利潤為主要掛鉤指標。當年沒有實現國有資產增值的企業,不得提取新增效益工資。
由於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由多方面的內容和環節構成,所以決定企業經濟效益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任一經濟效益指標只能反映其中的一個側面。因此,為了能夠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必須從多角度進行考核,採用一系列相互關聯、相互交叉的指標即指標體系進行全面、准確的衡量與評價。具體指標主要有:
①產品銷售率。它可以反映產品生產已實現銷售的程度。
②資金利稅率。它可以反映企業資金運用的經濟效益。
③成本利潤率。它可以反映單位生產投入所帶來的利潤額,即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
④凈產值率。它可以反映企業物化勞動消耗的經濟效益。
⑤全員勞動生產率。它可以反映活勞動的使用效益。
⑥流動資金周轉率。它可以反映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
除上述六項主要指標外,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指標還有單位產品原材料及能源消耗量、單位產品生產設備消耗量、投資回收期等。
6. 規模效益指數怎麼算呢
要知道什麼是規模來效益,就要知道源什麼是規模經濟。說簡單了,規模效益就是產業或者產量達到一定數額時所產生的利潤。比如,世界汽車業中,單廠投資年產量低於10萬輛,就是沒有達到規模經濟的基本臨界點。規模經濟是指當生產或經銷單一產品的單一經營單位所增加的規模減少了生產或經銷的單位成本時而導致的經濟。規模經濟是說明各種生產要素增加,即生產規模擴大對產量或收益的影響。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小於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增。當生產規模擴大的比率大於產量或收益增加的比率時,就是規模收益遞減。當這兩種比率相等時則是規模收益不變。
7.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又是如何計算的
工業經濟效益指標中每一單項都反映了經濟效益的一個側面,但由於每項指標的涵義和重要程度(權數)不同,而且變動趨勢(上升或下降)和變動幅度(上升、下降多少)也不同,只對單項指標逐一進行評價,難以對經濟效益的好壞得出全面綜合的概念。為此,採用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法。①既可以與全國標准值進行靜態比較,也可以與上期進行動態比較,從而可以全面反映經濟效益水平的變動情況。②解決了各項指標的同度量問題。由於每一項指標的經濟含義,表達方式和計量單位都不同,不能直接加總,因此要轉換成可以相加的同度量指標。③解決了評價的統一標准問題。各地區、各企業的每一個指標實際值都可用該指標的全國標准值來衡量,由於衡量尺度一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企業經濟效益所處的水平可以得到客觀公平的反映。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是綜合衡量工業經濟效益各個方面在數量上總體水平的一種特殊相對數,是反映工業運行質量的總量指標。它是以每項指標的實際值分別除以該項指標的全國標准值,並乘以其權數,加總後再除以總權數而求得。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計算公式為: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某項指標報告期數值/該項指標全國標准值×該項指標權數)÷總權數
8. 社會經濟效益指標包括什麼
指標包括:
1、產品銷售率。它可以反映產品生產已實現銷售的程度。
2、資金利稅率。它可以反映企業資金運用的經濟效益。
3、成本利潤率。它可以反映單位生產投入所帶來的利潤額,即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
4、凈產值率。它可以反映企業物化勞動消耗的經濟效益。
5、全員勞動生產率。它可以反映活勞動的使用效益。
6、流動資金周轉率。它可以反映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和使用效率。
(8)效益指數擴展閱讀
經濟效益指標基數一般以上年經中介機構審計確認的財務決算報表中實際完成數為基礎,剔除不可比因素或不合理部分進行核定。
1、已實行工效掛鉤的企業,核定經濟效益指標基數還應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的新建擴建項目,由基建正式移交生產後的增人,應參照同行業或該企業人均效益水平核增掛鉤的經濟效益指標基數。
(2)企業之間成建制劃入劃出職工,應按上年經中介機構審計確認的會計報表數據調整經濟效益指標基數。
(3)因自然災害等不抗力對企業經濟效益產生較大影響時,可適當調整企業經濟效益指標基數。
2、新掛鉤企業的經濟效益指標,如果上年實際完成數低於前三年平均數,則以前三年平均數為基礎核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效益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