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紫外線指數
❶ 香港天氣資訊中心的歷史沿革
1883 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 開始定時作氣象觀測。設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香港最早的海洋氣象服務﹞。設立一套以鼓形和錐體形狀的目視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用作通知離港船隻台風的位置及移動方向。這個系統在1917年被一個以十種標志的熱帶氣旋警告訊號替換。這系統在1961年6月被廢除。
1885 時間球於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 開始提供海港氣象服務。天文台每日將24小時天氣預報送到報館,以便刊登在中午左右出版的報紙號外。
1908 透過無線電報接收船舶天氣報告。位於尖沙咀訊號山(亦稱大包米或黑頭角)的新時間塔替換在尖沙咀水警總部的時間塔。及後由於無線電廣播時間信號已被廣泛使用,時間球於1933年6月30日被拆除。
1915 開始提供船舶天氣預報的無線廣播。
1917 一套表示本港風力的目視熱帶氣旋警告系統在7月開始使用,替換自1884年以來使用的本地台風炮(聲音)風暴訊號。這個目視系統是現時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起源。
1921 利用測風氣球作高空探測。開始地震測量工作。
1928 天氣預測在香港電台廣播。
1937 設立航空氣象服務。
1948 加入國際氣象組織﹝IMO﹞,即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前身。
1949 利用無線電探空儀及雷達探空系統測定高空氣象資料。
1959 天文台設置首座天氣雷達。
1961 開始測量大氣中的放射性。
1964 接收極軌衛星的自動圖像傳送信號﹝APT﹞。
1966 在1966年開始以 95 兆赫頻率直接由天文台播出6 響報時信號,並於1989年9月16日停止運作。直至今天,天文台的6 響報時信號仍繼續由香港電台播出。
1967 開始發出有關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973 天文台設置首部計算機系統。
1975 天文台透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電信系統﹝GTS﹞交換氣象資料,並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組地區性專用電路:香港─東京﹝1969﹞香港─曼谷﹝1970﹞香港─北京﹝1975﹞ 開始發展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
1977 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低解析度衛星圖像。開始發出山泥傾瀉警告。
1979 設置了一套由三個站組成的短周期地震儀網路。天文台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平衡正壓模式﹞開始投入業務運作。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高解析度衛星圖像。天文台在九龍市區和啟德國際機場跑道安裝五個測風站,試驗探測機場的風切變。1980 設置了首套銫原子鍾報時系統。
1983 提供三天天氣預報服務。
1984 首兩個用作提供公眾天氣服務的自動氣象站於天文台總部及沙田建立,而另一個用作提供航空氣象服務的自動氣象站亦於赤 角投入運作。天文台實時雨量數據收集系統開始運行。
1985 首個粵港興建的自動氣象站於黃茅洲開始運作。設立打電話問天氣服務在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輻射測量室。
1987 設立環境輻射監測計劃。天文台科學主任開始主持電視天氣節目。
1988 一套新的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有限區域數值模式)投入運作,集中處理影響香港及鄰近區域的小尺度天氣系統天文台向新聞處及香港電台傳送二十三個世界城市的天氣資料及預報,以便向傳媒及公眾發布。
1990 輻射監測及評價中心成立。
1992 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開始使用。
1993 天文台開始測量高空的臭氧及輻射。
1994 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氣雷達開始運作。
1996 天文台在網際網路設立網頁。成立天文台之友,加強市民和天文台的溝通及提高市民對天氣服務的認識。
1997 將地震站網擴展至8個台站,並以數字式信號傳送。
1998 提供互動形式的資料查詢系統﹝IES﹞服務。天文台的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TDWR﹞投入運作,每分鍾探測風切變及湍流,向航機發出有關警告。推出四天天氣預報服務。在1998年7月航空氣象服務從舊啟德機場遷移至赤?角新的香港國際機場。
1999 天文台在大帽山裝置的新天氣雷達系統正式啟用。新系統提供高解析度雷達數據,能更有效地監測惡劣天氣系統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級計算機,用作運行一套高解析度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業務區域譜模式﹞,以加強預測暴雨的能力。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開始提供紫外線指數。
2000 開設了一所位於天文台附近一幢商業大廈內的資源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資料及刊物。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伺服器簇,以提高氣象數據處理的能力。推出五天天氣預報服務。開始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2001 天文台增強網站服務,提供文字版及有聲網頁,讓視障人士更容易獲得天氣信息。
2002 由世界氣象組織主辦,香港天文台開發和管理的「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正式運作。這個是世界上首個涵蓋2003 首次成功接收到從商業航機上計算機傳送來的自動天氣報告。
2004 全東南亞首套自動高空探測系統正式啟用。
2005 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路,並推出閃電位置信息服務。
2006 天文台推出紫外線指數預測服務,方便市民考慮適當的防曬措施。 天文台在香港國際機場裝置了第二台激光雷達系統,以加強風切變預警服務。2006年5月香港天文台參與了太平洋海嘯警報及減災系統成立四十多年來首次舉行的泛太平洋海嘯演習。天文台為2008年奧運馬術比賽研發的兩套實時暑熱壓力測量系統,已在2006年6月分別安裝於沙田香港體育學院及上水雙魚河騎術訓練學校。2006年12月26日呂宋海峽發生猛烈地震並引發小型海嘯,香港天文台發出了有史以來首個海嘯報告。天文台為世界氣象組織管理的世界天氣信息服務和惡劣天氣信息中心網站轉用worldweather 及 severe.worldweather的新域名以彰顯其國際地位。在2006年年底,天文台成功引進一套全球─區域氣候模式作氣候預測研究之用。季度氣候預報開始向公眾發布。
2007 發出3號和8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近海平面參考測風站數目增至八個,涵蓋全港。天文台台長於五月主持了部份世界氣象組織會員大會的會議,這是有史以來天文台人員在世界氣象組織主持的最高規格會議。
2008 天文台在其網站推出首個香港分區氣溫預報。
❷ 香港2010年8月氣溫如何
香港本周天氣如下:
8月9日周一
27-32度陣雨
8月10日周二
28-32度 雷雨轉陣雨
8月11日周三
27-32度 雷雨轉陣雨
8月12日 周四
28-31度 中雨轉多雲
看來你要准備雨傘了
❸ 中國紫外線最低的城市
中國紫外線最低的城市大概是上海,香港,天津,青島,大連,成都,成都是因為四川盆地地區,地勢比較低`但是熱天的話熱量不容易擴散會比較熱。
四川盆地有一聖地,回龍溝這里山青水秀、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氣溫僅有21度,最高溫度25度。
奇石水景區有巨蟒出山、金牛拜佛、群雄壁等惟妙惟肖的奇石;高山森林區擁有獨特的森林保健浴;野生戲猴區可以親手喂猴,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龍吟瀑、回龍峽等自然奇觀令人嘆為觀止
(3)香港紫外線指數擴展閱讀
四川盆地又叫四川陸台,地質結構歸於比較安穩的區域,但仍然通過兩次大規劃的海浸。第一次是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初步,延續到3.7億多年的志留紀,不斷下陷被古特提斯洋佔有,成了海洋盆地。
四川盆地下就有一塊克拉通安穩地塊,盆地之構成,它功不可沒。大約3.5億年前發作加里東運動,除了西部的龍門山地槽持續下陷外,其他區域上升為陸地。
❹ 陰天時的紫外線會更強嗎為什麼
陰天時紫外線很強,雲層對UVA紫外線幾乎不起任何隔離作用,所有的UVA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也就是說90%的紫外線都能穿透雲層,惟有昏暗而又厚重的雨雲層才能阻止部分紫外線。
多雲或陰雨的天氣有時紫外線特別強,因為雲朵反射的主要是可見光,而紫外線不在反射之列,所以多雲或者陰天的時候紫外線不會減弱很多。
(4)香港紫外線指數擴展閱讀:
紫外線的主要危害
紫外線照射時,眼睛受傷的程度和時間成正比,與照射源的距離平方成反比,並和光線的投射角度有關。
紫外線強烈作用於皮膚時,可發生光照性皮炎,皮膚上出現紅斑、癢、水皰、水腫、眼痛、流淚等;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
紫外線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作用於眼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稱為光照性眼炎,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在焊接過程中產生的紫外線會使焊工患上電光性眼炎(可以治癒)。
雖然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冬季太陽光顯得比較溫和且北方多霧,但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 20%,仍然會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線照射。長期紫外線照射最易造成皮膚產生各種色斑。
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戶外活動時也應塗抹隔離霜或防曬霜。當然,SPF指數在 15 就足夠了。 如果是外出進行滑雪運動或在雪地里長時間停留時,最好還是戴上護眼鏡,以防止紫外線和雪地強白光對眼睛的刺激。
❺ 香港天文台的歷史
天文台成立迄今已逾百年,部門的運作模式及服務范圍亦不斷與時並進,以滿足現代社會的期望和需求。其間天文台不斷引入先進科技,以配合業務發展。下表就天文台的發展歷程作一大事紀要:
1883年,香港天文台成立。
1884年,開始定時作氣象觀測。 設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香港最早的海洋氣象服務﹞。
1885年,時間球於尖沙咀警署首次降下。
1892年,開始提供海港氣象服務。
1908年,透過無線電報接收船舶天氣報告。
1915年,開始提供船舶天氣預報的無線廣播。
1921年,利用測風氣球作高空探測。 開始地震測量工作。
1928年,開始提供天氣預報的話音廣播。
1937年,設立航空氣象服務。
1949年,利用無線電探空儀及雷達探空系統測定高空氣象資料。
1959年,天文台設置首座天氣雷達。
1961年,開始測量大氣中的放射性。
1967年,開始發出有關雷暴及豪雨的警告。
1973年,天文台設置首部計算機系統。
1975年,天文台透過世界氣象組織全球電信系統﹝GTS﹞交換氣象資料,並全面建立了下列三組地區性專用電路: 香港─東京﹝1969﹞ 香港─曼谷﹝1970﹞ 香港─北京﹝1975﹞ 開始發展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
1977年,接收日本氣象廳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圖像。 開始發出山泥傾瀉警告。
1979年,設置了一套由三個站組成的短周期地震儀網路。 天文台首個天氣預報數值模式﹝平衡正壓模式﹞開始投入業務運作。
1980年,設置了首套銫原子鍾報時系統。
1985年,首個粵港興建的自動氣象站於黃茅洲開始運作。 設立「打電話問天氣」服務。
在京士柏建立了一所輻射測量室。
1987年,設立環境輻射監測計劃。
1988年,一套新的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有限區域數值模式)投入運作,集中處理影響香港及鄰近區域的小尺度天氣系統.
1990年,輻射監測及評價中心成立。
1992年,一套以顏色為標記的「暴雨警告系統」開始使用。
1993年,天文台開始測量高空的臭氧及輻射。
1994年,天文台第一台多普勒天氣雷達開始運作。
1996年,天文台在網際網路設立網頁。
1997年,將地震站網擴展至8個台站,並以數字式信號傳送。
1998年,提供互動形式的資料查詢系統﹝IES﹞服務。 天文台的機場多普勒天氣雷達﹝TDWR﹞投入運作,每分鍾探測風切變及湍流,向航機發出有關警告。
推出四天天氣預報服務。
1999年,天文台在大帽山裝置的新天氣雷達系統正式啟用。新系統提供高解析度雷達數據,能更有效地監測惡劣天氣系統。 天文台添置了一部超級計算機,用作運行一套高解析度天氣預報數值模式﹝業務區域譜模式﹞,以加強預測暴雨的能力。
開始發出寒冷天氣警告。
開始提供紫外線指數。
2000年,開設了一所位於天文台附近一幢商業大廈內的資源中心,方便市民索取資料及刊物。 天文台添置了一套高效能伺服器簇,以提高氣象數據處理的能力。
推出五天天氣預報服務。
開始發出酷熱天氣警告。
2001年,天文台增強網站服務,提供文字版及有聲網頁,讓視障人士更容易獲得天氣信息。此外,天文台亦推出網站的「無線應用系統規約」(WAP)版本,供流動電話客戶使用。 天文台裝置了一套衛星接收系統,以接收由極地軌道衛星發放的高解析度衛星雲圖。
香港首個氣象浮標開始運作。
天文台位於長洲的最後一個信號站關閉,標志著利用懸掛風球傳遞風暴信息的時代的終結。
2002年,由世界氣象組織主辦,香港天文台開發和管理的「世界天氣信息服務」網站正式運作。這個是世界上首個涵蓋全球各大城市官方天氣預報的網站。 天文台在赤角裝置了世界上首台用於機場天氣預警的激光雷達。
天文台獲頒授ISO9001:2000認證,以認可天文台所提供國際航空氣象服務的質素。天文台是亞太區第一批獲得ISO認證的航空氣象服務單位之一。
2003年,首次成功接收到從商業航機上計算機傳送來的自動天氣報告。 天文台更新了臨近天氣預報系統的計算機。新計算機可以處理更多的實時天氣資料,運行更先進的演演算法,以改良預報產品。
天文台網站向應香港政府信息政策,採用了「統一的外觀與風格」設計為網站更新外觀。
提供「可擴充標示語言」天氣資料的服務。
推出七天天氣預報服務。
2004年,全東南亞首套自動高空探測系統正式啟用。 推出「個人數碼助理」網站。
開始向國際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鍾時數據,參與訂定協調世界時。
以東道主的身份協辦世界氣象組織第二區域協會(亞洲)第十三次屆會。
成為亞洲第一個氣象部門接收和向全世界發送從商業航機上自動傳來的天氣報告。
首次為香港奧運滑浪風帆代表隊提供了比賽場地天氣預報服務及技術支持。
2005年,天文台與廣東省氣象局和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合作建成閃電定位網路,並推出閃電位置信息服務。 天文台發表香港未來百年雨量評估。
天文台代表世界氣象組織參與建立印度洋海嘯警報系統及協助巴基斯坦大地震災後撤消。
天文台開發的世界上首個激光風切變預警系統在香港國際機場正式業務運作,為升降的航機提供風切變警報服務。
香港天文台受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委託開發和管理的兩個網站,即「世界天氣信息服務」和「惡劣天氣信息中心」開始業務運作,正式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❻ 陰天戶外活動有沒有紫外線
多雲或陰雨的天氣有時紫外線特別強,因為雲朵反射的主要是可見光,而紫外線不在反射之列,所以多雲或者陰天的時候紫外線不會減弱很多。
炎夏即將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可是,陽光紫外線天天都有,只不過強弱不同。陰天、晴天、夏天、冬天、室外、甚至室內,都能接觸到紫外線。根據紫外線強弱,採取相應的簡單防護和重點防護,並配合適合天天使用的優質防曬用品,是值得提倡的防曬護膚新概念。
關於紫外線
紫外線是一種眼睛看不到的光線。可分為長波長紫外線(UVA)、中波長紫外線(UVB)和短波長紫外線(UVC)三種。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有兩大類,一類是天然輻射源,是由太陽光導致的電磁輻射,另一類是人工輻射源,任何材料加熱到溫度超過2500K即開始發射。所以晚上在有強烈燈光環境下,如舞廳等場所皮膚也會受到紫外光的傷害。
如何防曬
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的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種。其中波長較短的UVB會傷害較淺,只達到皮膚表皮層,造成曬紅和曬傷;如果沒有繼續受的UVB輻射,隨著4周的皮膚生長周期,受到傷害的表層皮膚蛻去,皮膚可逐漸恢復白皙,UVA的傷害可深入到皮膚的真皮層,不僅造
成曬黑,曬傷,更會造成皮膚的提前衰老,且影響難以恢復。
在歐美甚至中國香港,人們對紫外線的防護非常重視,香港媒體每天有紫外線指預報,使人們根據不同強度的紫外線,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紫外線指數卡了解當時紫外線的強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另外,在10:00-14:00盡量待在室內,可躲避全天2/3的紫外線。
在室外活動時,除了使用全面防UVA/UVB的紫外線防護品之外,還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衣服:衣物的質料和色澤決定受遮蓋部位免受紫外線傷害的程度:
針織淺色衣物:SPF4-9
聚酯澆色衣物:SPF7-10
棉質衣物:SPF15-40
寬沿帽、陽傘:帽檐寬於7.5cm可遮擋70%的紫外線,陽傘可阻擋約70%的紫外線,但它們都無法阻隔反射的紫外線。
防紫外線墨鏡:保護眼睛及眼部周圍的肌膚。
關於防曬護膚產品
防曬護膚品必須具備防UVA/UVB的功效,才是全面有效的防曬護膚產品。
目前世界上統一的衡量對UVB防曬功效的是防曬系數,也就是SPF值,SPF是Skin Proection Factor(皮膚保護指數)的英文縮寫,SPF值數每一個單位代表能在日光下停留15分鍾而不受UVB傷害。如SPF15即代表擦了SPF15的防曬用品後,能在太陽下停留15×15=225分鍾,而使皮膚不受UVB的傷害。防曬系數過高的產品容易堵塞毛孔、感覺油膩,並會增加肌膚敏感的機會。而一般來說SPF15的產品已有足夠的防曬效能,堅持每天使用便會達到良好效果。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直接衡量UVA防護能力的比例。
全世界的著名皮膚學家和光生物學家一致認為:優質防曬品應該是適合天天使用的、防曬指數SPF值介乎於15-25、紫外線A/B的防護比例、小於2.5的全面防護的產品。
美白產品不僅僅只是令肌膚看起來白皙,而且應該具有三重美白功效:防曬、美白和滋養肌膚。而夏季護膚,作好全面UVA/UVB防護,天天防曬是護膚的關鍵。在全面的UVA/UVB防護基礎上,還應滋養內層肌膚,從而達到改善內層肌膚健康的目的;再加上美白功效,肌膚就可以既健康又美白了!
盛夏季節,正午太陽最強,應用百葉窗阻止UVA/UVB,特別是UVA的傷害,因為UVA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此外,在家中也應使用SPF15的全面防護AUVA/UVB的防曬品,以重點防護UVA的傷害。
在進行水上運動,或在海灘上活動時,對紫外光的防護要重點加強,可增加塗抹防曬的次數和採取其它防護措施,如戴墨鏡或戴帽,並使用防水型的防曬品。
紫外線還能損傷人的眼睛。另外,眼部周圍的皮膚很薄,特別容易產生皺紋,紫外光的照射會加速眼部周圍肌膚的光老化速度,使眼角皺紋更早出現和皺紋加深。
❼ 如何防止紫外線的照射
炎夏即將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可是,陽光紫外線天天都有,只不過強弱不同。陰天、晴天、夏天、冬天、室外、甚至室內,都能接觸到紫外線。根據紫外線強弱,採取相應的簡單防護和重點防護,並配合適合天天使用的優質防曬用品,是值得提倡的防曬護膚新概念。
關於紫外線
紫外線是一種眼睛看不到的光線。可分為長波長紫外線(UVA)、中波長紫外線(UVB)和短波長紫外線(UVC)三種。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有兩大類,一類是天然輻射源,是由太陽光導致的電磁輻射,另一類是人工輻射源,任何材料加熱到溫度超過2500K即開始發射。所以晚上在有強烈燈光環境下,如舞廳等場所皮膚也會受到紫外光的傷害。
如何防曬
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的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種。其中波長較短的UVB會傷害較淺,只達到皮膚表皮層,造成曬紅和曬傷;如果沒有繼續受的UVB輻射,隨著4周的皮膚生長周期,受到傷害的表層皮膚蛻去,皮膚可逐漸恢復白皙,UVA的傷害可深入到皮膚的真皮層,不僅造
成曬黑,曬傷,更會造成皮膚的提前衰老,且影響難以恢復。
在歐美甚至中國香港,人們對紫外線的防護非常重視,香港媒體每天有紫外線指預報,使人們根據不同強度的紫外線,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紫外線指數卡了解當時紫外線的強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另外,在10:00-14:00盡量待在室內,可躲避全天2/3的紫外線。
在室外活動時,除了使用全面防UVA/UVB的紫外線防護品之外,還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衣服:衣物的質料和色澤決定受遮蓋部位免受紫外線傷害的程度:
針織淺色衣物:SPF4-9
聚酯澆色衣物:SPF7-10
棉質衣物:SPF15-40
寬沿帽、陽傘:帽檐寬於7.5cm可遮擋70%的紫外線,陽傘可阻擋約70%的紫外線,但它們都無法阻隔反射的紫外線。
防紫外線墨鏡:保護眼睛及眼部周圍的肌膚。
關於防曬護膚產品
防曬護膚品必須具備防UVA/UVB的功效,才是全面有效的防曬護膚產品。
目前世界上統一的衡量對UVB防曬功效的是防曬系數,也就是SPF值,SPF是Skin Proection Factor(皮膚保護指數)的英文縮寫,SPF值數每一個單位代表能在日光下停留15分鍾而不受UVB傷害。如SPF15即代表擦了SPF15的防曬用品後,能在太陽下停留15×15=225分鍾,而使皮膚不受UVB的傷害。防曬系數過高的產品容易堵塞毛孔、感覺油膩,並會增加肌膚敏感的機會。而一般來說SPF15的產品已有足夠的防曬效能,堅持每天使用便會達到良好效果。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直接衡量UVA防護能力的比例。
全世界的著名皮膚學家和光生物學家一致認為:優質防曬品應該是適合天天使用的、防曬指數SPF值介乎於15-25、紫外線A/B的防護比例、小於2.5的全面防護的產品。
美白產品不僅僅只是令肌膚看起來白皙,而且應該具有三重美白功效:防曬、美白和滋養肌膚。而夏季護膚,作好全面UVA/UVB防護,天天防曬是護膚的關鍵。在全面的UVA/UVB防護基礎上,還應滋養內層肌膚,從而達到改善內層肌膚健康的目的;再加上美白功效,肌膚就可以既健康又美白了!
盛夏季節,正午太陽最強,應用百葉窗阻止UVA/UVB,特別是UVA的傷害,因為UVA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此外,在家中也應使用SPF15的全面防護AUVA/UVB的防曬品,以重點防護UVA的傷害。
在進行水上運動,或在海灘上活動時,對紫外光的防護要重點加強,可增加塗抹防曬的次數和採取其它防護措施,如戴墨鏡或戴帽,並使用防水型的防曬品。
紫外線還能損傷人的眼睛。另外,眼部周圍的皮膚很薄,特別容易產生皺紋,紫外光的照射會加速眼部周圍肌膚的光老化速度,使眼角皺紋更早出現和皺紋加深。
❽ 如何防止受到紫外線的傷害
外部防曬:
1、遠離強紫外線。正午的時候,請遠遠離開太陽的籠罩,每天早上 10 點到下午 2 點,太陽所發出的紫外線被大氣層過濾掉的比率最小,所以紫外線的強度是一天當中最強的。
2、選擇防曬霜的 SPF 值和PA。一般夏天的早晚、陰雨天,SPF 指數低於 8 的產品即可;中等強度陽光照射下,指數達 8 至 15 較好;在強烈陽光直射下,指數應大於 15。
3、正確使用防曬霜。出門前十分鍾塗抹防曬霜,並達到每平方厘米 2 毫克的塗抹量,效果最好。
4、穿戴要講究。外出時穿著可以防禦紫外線的衣物,最好穿著淺色的棉、麻質地服裝。
5、兒童也要防曬。如果你的孩子未滿 6 個月,最好的辦法是夏天不要讓他直接暴露在太陽下。
保健食品:
1、番茄。這是最好的防曬食物。番茄富含抗氧化劑番茄紅素,每天攝入 16 毫克番茄紅素可將曬傷的危險系數下降 40%。
2、西瓜。西瓜含水量在水果中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特別適合補充人體水分的損失。此外,它還含有多種具有皮膚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易被皮膚吸收,對面部皮膚的滋潤、營養、防曬、增白效果較好
3、檸檬。含有豐富維生素 C 的檸檬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現象、美白淡斑、收細毛孔、軟化角質層及令肌膚有光澤。據研究,檸檬能降低皮膚癌發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檸檬汁即可將皮膚癌的發病率下降 30%。
(8)香港紫外線指數擴展閱讀
紫外線的正向作用:
1、滅菌作用。
紫外線滅菌作用,短波紫外線對微生物的破壞力極強,當該波段的紫外線照射細菌體後,細胞的核蛋白和脫氧核糖核酸(DNA)強烈地吸收該波段的能量,它們之間的鏈被打開斷裂,從而使細菌死亡。如用紫外線汞燈或金屬鹵化物燈對空氣和食品滅菌。
2、保健作用。
採用紫外線照射調節高級神經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壓。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能加強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強人的免疫功能。
3、促進產生維生素。
曬太陽是提供維生素 D 的一種來源。其另一種來源就是食物。
❾ 怎麼樣防治紫外線
炎夏即將來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紫外線對的傷害。可是,陽光紫外線天天都有,只不過強弱不同。陰天、晴天、夏天、冬天、室外、甚至室內,都能接觸到紫外線。根據紫外線強弱,採取相應的簡單防護和重點防護,並配合適合天天使用的優質防曬用品,是值得提倡的防曬護膚新概念。
關於紫外線
紫外線是一種眼睛看不到的光線。可分為長波長紫外線(UVA)、中波長紫外線(UVB)和短波長紫外線(UVC)三種。紫外線的主要來源有兩大類,一類是天然輻射源,是由太陽光導致的電磁輻射,另一類是人工輻射源,任何材料加熱到溫度超過2500K即開始發射。所以晚上在有強烈燈光環境下,如舞廳等場所皮膚也會受到紫外光的傷害。
如何防曬
對人體皮膚造成傷害的紫外線分為UVA和UVB兩種。其中波長較短的UVB會傷害較淺,只達到皮膚表皮層,造成曬紅和曬傷;如果沒有繼續受的UVB輻射,隨著4周的皮膚生長周期,受到傷害的表層皮膚蛻去,皮膚可逐漸恢復白皙,UVA的傷害可深入到皮膚的真皮層,不僅造
成曬黑,曬傷,更會造成皮膚的提前衰老,且影響難以恢復。
在歐美甚至中國香港,人們對紫外線的防護非常重視,香港媒體每天有紫外線指預報,使人們根據不同強度的紫外線,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紫外線指數卡了解當時紫外線的強度,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另外,在10:00-14:00盡量待在室內,可躲避全天2/3的紫外線。
在室外活動時,除了使用全面防UVA/UVB的紫外線防護品之外,還可採取的防護措施:
衣服:衣物的質料和色澤決定受遮蓋部位免受紫外線傷害的程度:
針織淺色衣物:SPF4-9
聚酯澆色衣物:SPF7-10
棉質衣物:SPF15-40
寬沿帽、陽傘:帽檐寬於7.5cm可遮擋70%的紫外線,陽傘可阻擋約70%的紫外線,但它們都無法阻隔反射的紫外線。
防紫外線墨鏡:保護眼睛及眼部周圍的。
關於防曬護膚產品
防曬必須具備防UVA/UVB的,才是全面有效的防曬護膚產品。
目前世界上統一的衡量對UVB防曬的是防曬系數,也就是SPF值,SPF是Skin Proection Factor(皮膚保護指數)的英文縮寫,SPF值數每一個單位代表能在日光下停留15分鍾而不受UVB傷害。如SPF15即代表擦了SPF15的防曬用品後,能在太陽下停留15×15=225分鍾,而使皮膚不受UVB的傷害。防曬系數過高的產品容易堵塞毛孔、感覺油膩,並會增加敏感的機會。而一般來說SPF15的產品已有足夠的防曬效能,堅持每天使用便會達到良好效果。
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直接衡量UVA防護能力的比例。
全世界的著名皮膚學家和光生物學家一致認為:優質防曬品應該是適合天天使用的、防曬指數SPF值介乎於15-25、紫外線A/B的防護比例、小於2.5的全面防護的產品。
產品不僅僅只是令看起來白皙,而且應該具有三重:防曬、和滋養。而夏季護膚,作好全面UVA/UVB防護,天天防曬是護膚的關鍵。在全面的UVA/UVB防護基礎上,還應滋養內層,從而達到改善內層健康的目的;再加上,就可以既健康又了!
盛夏季節,正午太陽最強,應用百葉窗阻止UVA/UVB,特別是UVA的傷害,因為UVA能穿透玻璃,進入室內。此外,在家中也應使用SPF15的全面防護AUVA/UVB的防曬品,以重點防護UVA的傷害。
在進行水上運動,或在海灘上活動時,對紫外光的防護要重點加強,可增加塗抹防曬的次數和採取其它防護措施,如戴墨鏡或戴帽,並使用防水型的防曬品。
紫外線還能損傷人的眼睛。另外,眼部周圍的皮膚很薄,特別容易產生皺紋,紫外光的照射會加速眼部周圍的光老化速度,使眼角皺紋更早出現和皺紋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