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文指數
Ⅰ MSCI指數是什麼
「MSCI國家指數」由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收集每個上市公司的股價、發行量內、容大股東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數據,並將上市公司按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進行分類,
在每一個行業以一定的標准選取60%市值的股票作為成份股,選取標准包括規模(市值)、長期短期交易量、交叉持股情況和流通股數量。
由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先劃分行業,再從行業中選擇股票,這樣保證了指數組合中各行業都有相對固定比例的股票,使得指數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
(1)辦文指數擴展閱讀
MSCI之所以廣為國際投資者引用,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其指數編制的可投資性,即它是按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的,因此投資者較易復制。
MSCI定義自由流通比例為國際投資者可在公開證券市場買賣的股份所佔比例。限制包括戰略持股、對外國人持股限制及其它情形。MSCI的自由流通估計僅基於公開的持股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SCI國家指數
Ⅱ 跪求,上證指數,美國NYA指數歷史周數據,月數據查詢辦法!
到網路文庫里搜吧 我就是在那裡搜的上證的日數據~
Ⅲ 如何在CNKI中國知網怎麼查學校這段時間發表論文的H指數
1、首先,在網站搜索里輸入「中國知網」,找到官網並進入。
6、可以查到這本期刊的信息,如影響因子,並且相近的期刊也會出來,可以借鑒參考。
Ⅳ 公共文明指數的測評內容
測評內容主要包括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方面。 在繁忙的交通路口,行人和車輛各行其道、井然有序;在清爽的社區院落,鄰里之間友善融洽、互幫互助……在成都,一街一景,一言一行,都能讓人感受到「文明」二字。
這份發之於心的主觀感受也得到了最客觀的評價——2010年11月8日,中央文明辦公布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結果,成都在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
城市公共文明建設,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也是一個城市整體形象的重要體現。2008年下半年,成都迎來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檢查驗收,2009年初,成都以測評總分第一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在2009年全國城市文明指數測評中,成都在省會、副省級城市中名列第三。在2010年全國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成都再次以總分第三名位列榜單前列。
在連續三次的文明「大考」中,成都均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這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我市推進常態創建取得的實實在在成效,也是成都廣大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的力證。這也足以說明,文明已經成為成都市民的一種習慣養成。 117個城市激烈角逐
成都總分第三
2010年7月至9月,中央文明辦委託國家統計局對全國117個城市(區)公共文明指數進行了測評。事先不發通知,不打招呼,目的就是要通過測評,了解各城市創建工作的常態和城市公共文明的真實水平,發現創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督促解決與人民群眾密切相關的實際問題。
公共文明指數包括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四項主要指標。測評中,由國家統計局異地抽選專業人員,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法進行。實地考察由調查人員深入城市主幹道、主要交通路口、商業街、公園、廣場、車站等公共場所進行暗訪,對市民的文明行為進行實地綜合考察。入戶調查主要是每個城市採取抽樣方法選擇一定數量的居民家庭,請他們對本市市民在公共場所行為的文明程度進行評價。材料審核主要是考察該城市落實中央文明委部署的重點工作情況。
此次「參考」的117個城市,覆蓋了中央文明委歷次表彰的全國文明城市和地級以上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而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則是對每個城市持續創建文明城市的一次階段性成果的檢驗。根據測評結果,在參評的30個省會、副省級城市中,成都市總分排名第三。
Ⅳ 文明指數測評的簡介
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中央文明辦將對城市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項目進行測評,同時,將道德模範評選表彰,以及社會志願服務等中央文明委今年部署的重點工作納入測評內容。測評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式進行。
同時,全國文明城市的評選也從「三年一評定結果」改為「每年測評,三年總評」,每年的公共文明測評結果計入評選總分,是下一輪全國文明城市評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文明城市評選方法的重大調整,標志著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轉變為常態化、制度化,對今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Ⅵ 什麼是公共文明指數
城市公共文來明指數是反映城市公共自文明程度、市民公共文明素質、社會公共管理水平和行業公共服務狀況的綜合性評價指標,既是對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定量描述,也比較直觀地反映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整體水平。通過對指數定期測評和動態監測,可以為文明城市建設提供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判標准與決策依據,有助於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長效化、均衡化與制度化。
Ⅶ 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根據中央文明委的部署安排,從2009年起,中央文明辦委託國家統計局,每年都將對全國版文明城市權和先進城市進行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並進行排名公布。
公共文明指數-2009年結果
2009年的7月——8月通過對中國114 個城市的測評調查,主要選擇最能反映城市公共文明水平的部分指標,重點對城市公共服務、公共環境、公共秩序、人際交往、公益行動等項目進行測評,主要採取實地考察、入戶調查和材料審核三種方法進行測評。
根據國家統計局測評結果,公共文明指數排名靠前的城市分別是:
省會、副省級城市(前15名):
青島市、廈門市、成都市、長沙市、廣州市、大連市、福州市、深圳市、南京市、鄭州市、南昌市、南寧市、寧波市、武漢市、合肥市。
地級城市(前35名):
包頭市、常德市、廊坊市、馬鞍山市、惠州市、東莞市、臨沂市、洛陽市、許昌市、唐山市、盤錦市、鄂爾多斯市、鞍山市、紹興市、威海市、東營市、營口市、宜昌市、嘉興市、淄博市、蕪湖市、長治市、煙台市、濮陽市、南通市、秦皇島市、三明市、萊蕪市、淮北市、蘇州市、濰坊市、萍鄉市、寶雞市、大慶市、中山市。
Ⅷ 什麼是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
樓主求採納~
學術期刊影響力指數(AJCI)說明
1.學術期刊影響力的定義
在普遍意義上,學術期刊(以下簡稱「期刊」)的影響力一般是指期刊在一定時期內發表的學術研究成果,在某段時間里促進相關學術研究與應用之發展的能力。這種能力本源上產生於文獻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大小,但也受該段時間內社會對其價值的認知水平與認同程度、期刊內容的多樣性,以及期刊自身及其相關渠道的傳播與擴散能力等諸多因素制約,所以對其作出客觀、准確的定性分析和評價是非常復雜而困難的。
忽略了不同文獻所產生學術影響的定性差異,計量某個統計年度內出版的某些源文獻引證期刊的次數,可以在統計學意義上反映期刊在該統計年度產生的影響力。簡單而常用的計量指標有期刊的總被引頻次(TC,廣延量,評價對象為期刊已發表的所有文獻)、影響因子(IF,強度量,評價對象為期刊在統計年之前兩年發表的文獻)、即年指標(強度量,評價對象為期刊在統計年發表的文獻)等。
顯然,上述指標的評價對象是期刊在不同時期發表的文獻,且評價角度、計量方法各不相同,任一指標都不能全面反映期刊的影響力。期刊評價中片面強調其中某個指標,都會導致期刊出現片面發展傾向,甚至引發期刊的學術不端行為,干擾期刊正常發展。因此,人們一直在希望找到一個綜合反映期刊影響力的計量指標。然而,過去這方面的工作總是試圖將TC、IF 等指標先驗地假設為同一線性空間的可加標量,按一組人為設定的權重參數擬合為一個「綜合指標」,而未注意區分這些指標的內稟屬性,得到的期刊排序結果也難以給予合理的解釋。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在2013 年首次提出了一種綜合評價學術期刊影響力的方法,連續兩年應用於「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的遴選,基本原理、計算方法和結果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和期刊界的基本認可。
2.期刊影響力指數(CI)的基本定義
定義1:期刊影響力排序空間
在某種可比較大小的期刊范圍內(同一學科內)將TC、IF 分別歸一化處理為tc、if, 並按其大小進行期刊排序,即可在排序意義上將TC、IF 映射到一個2 維空間,稱為「期刊影響力排序空間」。由於在排序意義上tc、if 是相互獨立的,因而tc、if 是正交的。
定義2:期刊影響力等位線
定義3:期刊影響力指數(CI)
期刊影響力指數(CloutIndex ,簡稱CI),是反映一組期刊中各刊影響力大小的綜合指
標,它是將期刊在統計年的總被引頻次(TC)和影響因子(IF)雙指標進行組內線性歸一後向量平權計算所得的數值,用於對組內期刊排序。
CI 的計算公式為:
CI 的幾何意義如下:
圖1 期刊影響力指數CI 示意圖
如圖1 所示,(0,0)代表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均為0 的期刊。右上角的點(1,1) 代表影響因子和總被引頻次均為最大值的組內「影響力最大期刊」。以(1,1)為原點畫圓弧,弧線即影響力等位線,弧線上的各點表示其CI 值大小相等的期刊。分布在弧線左下方的點對應的期刊其相對影響力小於分布於弧線右側的期刊。可以形象地看到,期刊的CI 值越大,該刊距組內「影響力最大期刊」的差距越小。
3.CI 的具體統計方法
3.1 統計源文獻
為了突出反映期刊對中高端學術研究的影響力,計算構成CI 的TC、IF 時,選用了《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2015 版)》(下簡稱《年報(2015)》)中各學科期刊綜合他引影響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以及博士論文和會議論文,不包括碩士論文。
3.2 他引頻次為了體現公平計量,CI 計算中,TC 為總他引頻次、IF 為他引影響因子。
3.3 量效指數(Journal Mass Index,簡稱JMI) 從CI 示意圖中可以看出,CI 等位線對單一指標的一般性奇異行為具有較好抑制效果,
但對特殊奇異現象,特別是單純為追求大TC 盲目擴大發文量而降低學術質量的情況,抑制效果尚不理想,這種情況干擾了CI 排序的公正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引入了量效指數(JMI),用以消除這種奇異性造成的影響。量效指數(JMI)是某刊影響因子對應的發文量與該刊影響因子的比值,意義是該刊每產生單位影響因子所需要的論文數量。定義為:
JMI 越大表示該刊越「臃腫」,也就是發文規模很大而效用不高。為了全面反映期刊的量效關系,JMI 計算中採用了《年報(2015 版)》公布的復合影響因子。
3.4JMI 對CI 的修正
《年報(2015 版)》分別對自科、社科期刊進行了JMI 由大到小排序。按該排序,取排名前5%且可被引文獻量大於平均可被引文獻量的期刊名單作為需要修正CI 的期刊名單,對這些期刊的TC 所佔權重進行修正,其他期刊未作調整。CI 中的TC 和IF 的權重比例為1: 1,被調整期刊的TC 權重根據JMI 大小分別降低至0.2~0.05 。具體調整辦法為:
?其中k 為他引頻次調整系數。按JMI 大小將期刊分為三檔,TC 權重調整系數分別為該檔期刊JMI 均值與所有期刊JMI 均值的比值。各檔JMI 指數對應權重具體數據如下:表1 JMI 類型及其他引頻次調整系數
JMI 類型
取值區間
他引頻次調整系數(k)
調整期刊數
社
臃腫
[10000~20000)
0.2
43
科
非常臃腫
[20000~40000)
0.1
23
極臃腫
≧40000
0.05
11
自
臃腫
[7000~17000)
0.2
102
科
非常臃腫
[17000~37000)
0.1
40
極臃腫
≧37000
0.05
15
4.說明與討論
我們引入了一種可較全面反映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指數CI,可以給出某學科期刊的影響力排序,但不能直接用於評價期刊內容質量。另請注意,CI 是在一組期刊內定義的,只可用於組內期刊排序,不可用於跨組比較。如需跨組比較,應將不同的組定義為一個組,重新計算CI 值。
本報告利用JMI 對234 種期刊的CI進行了修正,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CI 定義中只採用了TC、IF,未考慮其他計量指標,如即年指標、引證半衰期等,另還有一些問題有待商榷。進一步的研究尚在進行之中,請有關專家提出寶貴建議。
Ⅸ word辦公軟體中數的指數怎麼輸入
樓主能否具體一點
如果用於計算則用 exp
用於文本則用上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