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芬蘭
A. 世界上一共發生多少次金融危機,如何引起的
1901年 美國交易所危機
1907年 美國銀行危機
主要策劃者:羅斯切爾德家族 摩根集團 紐約第一國家銀行 國家城市銀行(後來的花旗銀行) 標准石油城市銀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鐵路大王傑姆斯
目的:建立美聯儲 為策動世界級別的戰爭掃清障礙
結果:1913年美聯儲法案通過,國際銀行勢力控制了美元的發行和主宰國家銀行的准備金。 美國政府自此喪失對美元的發行權。銀行家們等待已久的爆發世界級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
1921 美國農業衰退
策劃者:華爾街精心設計的定向爆破
目的:旨在掠奪農民的財富和摧毀農業地區拒絕服從美聯儲的中小銀行
結果:突如其來的信用和貨幣緊縮迫使原本富裕的農民大批破產
1929 美國經濟大蕭條
策劃者:摩根和雷波庫恩公司控制下的美聯儲紐約銀行董事長本傑明 英格蘭銀行董事長諾曼 早在2年前就敲定了股市暴跌
目的:廢除金本位 實行廉價貨幣政策 為二戰鋪平金融道路
結果:世界經濟大衰退,啟動超級通脹掠奪德國人民財富,動盪英國經濟,迫使英鎊與金本位脫鉤。收割美國這只肥羊。
1938 美國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為二戰掃除金融障礙 超級赤字財政 迫使美國參戰
結果:美國國債從1930年的160億美元狂漲到1946年的2690億美元
1948年美國金融危機
戰爭時形成的高速生產慣性同戰後重建時,國際國內市場暫時縮小的矛盾造成的。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的出台。
1981年 墨西哥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實現拉丁美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有控制地解體」
1987年 金融核彈 目標東京 股票指數期貨
紐約股市崩盤
迫使日元升值 3年後日本陷入十幾年的衰退,日經指數暴跌70% 地產連續14年下跌,財富損失比例後果相當於二戰戰敗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1990年代芬蘭、瑞典、挪威銀行危機
1997 亞洲金融危機 「剪羊毛」 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目的在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銀價跌到歷史最低點 巴菲特在此年吃進了世界上1/3的實物白銀存量。
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B. 自二戰以來,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機
二戰後世界性的金融危機先後以下幾次:
(1)1948年美國金融危機
原因:戰爭時形成的高速生產慣性同戰後重建時國際、國內市場暫時縮小的矛盾造成的。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著名的馬歇爾計劃的出台。
(2)1981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目的:實現拉丁美洲和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有控制的解體」。
(3)1987年金融核彈
紐約股市崩盤,迫使日元升值,3年後日本陷入十幾年的衰退,日經指數暴跌70%,地產連續14年下跌,財富損失比例後果相當於二戰戰敗。
策劃者:國際銀行勢力
(4)1990年代芬蘭、瑞典、挪威銀行危機
(5)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
目的: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
(6)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C. 世界上一共出現過幾次金融危機
歷史上發生過的金融危機
1.上世紀30年代的全球金融危機
1922年至1929年是美國經濟繁榮的7年,空前的繁榮和巨額報酬極大地激發了華爾街投機商的野心,不少美國人捲入到華爾街狂熱的投機活動中。1920年至1929年,美國股市的平均股價升幅達5倍,股價呈拋物線式的上升,股票市場急劇升溫。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當紐約證券市場開市鍾聲響過之後,令大多數股民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交易場內顯示的幾乎全是賣盤,剎那間,股票呈價跌量增的背離之勢,各個技術支撐點均無力抵抗先後被逐一擊穿。至當天收盤時,紐約證券交易所成交股票近130萬股,是平時成交量的4至5倍。在第二個交易周,股價仍然毫無反彈之意,連創新低。至1930年,25種有代表性的工業股票價格由1929年平均每股最後成交價格的366. 29美元降為96. 63美元。這次股災引發了美國前所未有的金融、經濟危機。
2.80年代美國金融信貸危機
80年代的銀行危機是美國銀行業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場危機引起了美國立法當局對一些金融監管問題的深刻反思,加快了美國有關金融改革法案的出台和金融監管政策的改革與調整。
1980年至1994年美國出現了嚴重的銀行危機,銀行和儲貸機構破產倒閉數量急劇上升,共有2912家銀行和儲貸機構被迫關閉或接受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援助,其中銀行1617家,儲貸機構1295家,約占同期銀行和儲貸機構總數的14%,平均每兩天就有1家被迫關閉或接受援助。倒閉機構資產總額9236億美元,占銀行和儲貸機構資產的20.5%,銀行平均每天要處置資產1.68億美元。
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危機接近尾聲,該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從而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尼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台幣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此後,香港恆生指數大跌,並於28日跌破9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11月中旬,韓國也爆發了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737.60∶1。韓元危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以上金融危機帶給我們的啟示
D. 史上歷次金融危機分別是
1、美國金融危機
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
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
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2、香港金融保衛戰
1997年香港回歸伊始,亞洲金融危機爆發。7月中旬至1998年8月,國際金融炒家三度狙擊港元,在匯市、股市和期指市場同時採取行動。他們利用金融期貨手段,用3個月或6個月的港元期貨合約買入港元,然後迅速拋空,致使港幣利率急升,恆生指數暴跌,從中獲取暴利。
3、國際金融危機
外部因素引起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國際傳染並非近年方才出現的現象。1873年,德國和奧地利經濟繁榮,吸引資本留在國內,對外信貸突然中止,導致美國傑·庫克公司經營困難。
1890年,倫敦巴林兄弟投資銀行對阿根廷債權發生支付危機,加之當年10月紐約發生金融危機,倫敦一系列企業倒閉,巴林銀行幾乎於當年11月份倒閉,只是在英格蘭銀行行長威廉·利德代爾牽頭組織的銀團擔保基金救助下方才得以倖免。
英國對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的貸款因此事而銳減,致使上述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危機一直持續到1893年。
4、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5、環球金融危機
2007-2008環球金融危機
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
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E. 金融危機爆發了,那芬蘭的諾基亞怎麼手機不大幅度降價啊
諾基亞手機本身就是高中低端全概括,沒錢就買低端的,要部分產品降價更多的將實際上是自己跟自己的其他產品競爭,能影響的只能是同類的其他「大」品牌廠商的產品降價影響。
國際手機一般都是代工,手機品牌廠商沒有工人工資,設備折價的負擔,所以受金融危機影響小,隨市場需求下定單,吃虧的之能是中國的代工廠,
F. 1990到2012年一共國際出現幾次大的金融危機,都是在那幾年出現的
1990年代芬蘭、瑞典、挪威銀行危機 1997 亞洲金融危機 「剪羊毛」 喬治·索羅斯為首的國際投機商專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發屬動攻擊,開始拋售泰銖,買進美元。目的在攪亂東南亞金融市場。銀價跌到歷史最低點 巴菲特在此年吃進了世界上1/3的實物白銀存量。 2008年9月美國次貸風暴 雷曼兄弟破產、美林銀行賤賣、摩根斯坦利尋求合並,美國次貸風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過一波,美國金融體系搖搖欲墜,世界經濟面臨巨大壓力
G. 芬蘭的經濟
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人均產出超過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老牌強國,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經濟的主要支柱是製造業,主要以木材、金屬、工程、電訊和電子工業為主。
芬蘭的通信產業以諾基亞為代表,芬蘭是號稱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貿易對芬蘭而言十分重要,GDP中大約三分之一來自出口。除了木材和少數礦產,芬蘭的原材料、能源和一些工業組件都依賴進口。
由於天氣的原因,芬蘭的農業僅維持在基本農產品自給自足的水平。林木業作為出口的主要支柱,為農村人口提供了第二個工作選擇。芬蘭在1999年加入歐元體制,截止到2013年是唯一使用歐元的北歐國家,在未來幾年芬蘭將更快地與西歐經濟一體化。
芬蘭1999年加入歐元區,2002年正式流通歐元。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芬蘭經濟長期陷入困境,仍沒有走出低迷的跡象。據歐盟委員會預測,2014年芬蘭經濟增長率為負0.4%。2012年和2013年芬蘭經濟已連續兩年萎縮。在國內,科技巨頭諾基亞衰落,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嚴峻。
在國外,烏克蘭危機升級,歐美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與反制裁大戰愈演愈烈。這些因素對尚未從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陰影中走出來的芬蘭經濟無疑是雪上加霜。在2013-2014年世界經濟論壇年度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三。受全球經濟形勢和歐債危機影響,芬經濟增長滯緩,企業倒閉增加,失業上升。
1.工業
工業在20世紀90年代得到快速發展,從勞動、資金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礎上的木材加工、造紙和林業機械製造業為經濟支柱,並具有世界領先水平。森林工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紙張、紙板出口國(佔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紙漿出口國。
2.農林業
林業發達,農畜產品自給有餘。農林密切結合,幾乎所有的農戶都經營一定數量的林地。耕地約229.8萬公頃,從事農林業的勞動力為11.6萬,約占總勞力的4.7%。主要產品包括鋸材、膠合板、纖維板、傢具等木材加工品,紙漿及紙張產品。
斯道拉恩索(StoraEnso)、芬歐匯川(UPM)和M-real集團是前三大林業公司。斯道拉恩索是世界第一大紙箱和紙板生產商、第三大鋸材生產商,芬歐匯川是世界最大的雜志紙、標簽紙生產商和歐洲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商,M-real是歐洲領先的高質量紙張和紙板製造商。
3.服務業
芬蘭服務業包括商業、旅遊、金融、通訊和公共服務業等。信息產業發達,是網際網路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機持有量最高的國家之一。主要旅遊點有赫爾辛基、圖爾庫、東部湖區、北部拉畢地區和奧蘭島等。
芬蘭是高度融入全球經濟,國際貿易是GDP的三分之一。歐盟占貿易總額的60%。最大的貿易流動與德國、俄羅斯、瑞典、英國、美國、荷蘭和中國。由歐盟貿易政策管理,芬蘭一直以來都是自由貿易的支持者,除了農業。芬蘭是唯一的北歐國家加入歐元區。
4.財政金融
2012年,芬政府財政收入615億歐元,支出662億歐元,赤字47億歐元。
5.對外貿易
2016年外貿總額約為1063億歐元,其中進口546億歐元,與上年持平,出口517億歐元,下降4%,外貿逆差29億歐元。出口商品主要有金屬、紙張紙板、化工產品等;進口商品主要有金屬、原油等。主要貿易對象:德國、俄羅斯、瑞典、荷蘭、中國等。
6.雙向投資
芬直接投資國主要為瑞典及其它歐盟國家,外國對芬直接投資主要來自瑞典、荷蘭、美國和英國等國家。2015年,芬對外直接投資854億歐元,吸引外資742億歐元。
7.對外援助
2015年外援總額約12.9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0.62%。主要受援國為:衣索比亞、肯亞、莫三比克、尚比亞、坦尚尼亞、尼泊爾、越南、尼加拉瓜、阿富汗、波黑、科索沃、蘇丹和巴勒斯坦地區。
(7)金融危機芬蘭擴展閱讀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瑞典語:Republiken Finland),簡稱芬蘭(芬蘭語:Suomi, 瑞典語:Finland),位於歐洲北部,北歐五國之一,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陸水域面積佔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
芬蘭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芬蘭是聖誕老人的故鄉,最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後,建立了芬蘭大公國。芬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一個高度工業化、自由化的市場經濟體,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之一,但人均產出遠高於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
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芬蘭政府公務員清廉高效,並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2012年全球清廉指數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最清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