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住房金融
『壹』 房地美和房利美在美國算什麼性質的金融機構
房地美(Freddie Mac,NYSE:FRE,舊名聯邦住房抵押貸款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是美國政府贊助企業(GSE,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業規模僅次於房利美。
1970年由國會成立,作為旨在開拓美國第2抵押市場,增加家庭貸款所有權與房屋貸款租金收入。
規模:抵押投資組合總金額達1.29兆美元,其中5690億美元抵押資產是其自身投資一部分。債券市場協會(Bond Market Association)資料顯示,由Fannie mae、Freddie Mac與Ginnie Mae提供擔保的抵押擔保證券或債券,達到3.2兆美元,佔美國流通債券總值的16%。
Freddie Mac的使命努力創造
穩定: Freddie Mac 的被保留的股份單充當在確定的there』s 的一個重要角色金錢穩定的供應使貸款人做房屋貸款新homebuyers 需要和可利用的供應勞工住房在我們的社區。
支付能力: 財務住房為低落和適度收入家庭是Freddie Mac』s 事務的一關鍵部份自從我們打開了我們的門35 年前。Freddie Mac』s 視覺是, 家庭必須能能購買家和保留那個家。
機會: Freddie Mac 確定有金錢穩定的供應使貸款人使貸款新homebuyers 需要。這給大家對homefinancing 的更好的通入, 培養屋頂在homeownership 機會在美國。
繁榮: Freddie Mac 充當在America』s 經濟的一個重要角色, 幾乎20% 被彌補住房和相關的產業。
Freddie Mac的價值
我們自傲在使在家成為可能為成千上萬美國的家庭, 並且我們接受與我們的住房使命是一致的核心價值。
領導: 我們採取主動性達到我們共同的目的。
正直: 我們做正確的事 – 沒有妥協!
人們: 我們是公平的, 尊敬其他人, 接受變化和是有責任的。
優秀: 我們努力單獨地和集體超出賭金保管人期望。
房利美(Fannie Mae),創立於1938年,是政府出資創建,從事金融業務,用以擴大資金在二級房屋消費市場上流動的資金。 1944年,房利美的許可權擴大到貸款擔保,公司主要有退伍軍人負責管理。1954年,房利美發展成為股份制公司。1968年, Raymond H. Lapin 成為房利美的總裁,在他就任的30年內,修改了公司的制度,使之成為一個私有的股份制公司。1970年,房利美股票在紐約交易股票所上市。1984年,房利美首次在海外發放公司債券,從此公司的業務進入國外金融市場。
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英漢證券投資詞典》中對Fannie Mae解釋如下:「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 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的昵稱。美國三大住房貸款證券化經營機構之一,成立於1938年。其性質為社會公眾擁有,美國政府資助。專門運作由聯邦住房委員會或其他金融機構擔保的住房抵押貸款。將這些住房抵押貸款按期限、利率進行組合,作為抵押或擔保發行住房抵押債券,在金融市場上出售,再以收入資金向更多的人提供住房貸款。同時還對提供住房貸款的金融機構發行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品種提供擔保。所發行的重要品種為住房抵押債(mortgage backed security或mortgage pass-through)。聯邦國民住房貸款協會自身的股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
危機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巨頭房地美、房利美於2008年7月身陷700億美元虧損困境。之後美聯儲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迅速聯手出擊,對美股的穩定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美國政府9月7日宣布,從即日起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
根據接管方案,美國財政部將向房利美和房地美注資,並收購相關優先股;兩大機構的首席執行官被限令離職,政府相關監管機構接管兩大機構的日常業務,同時任命新領導人。
受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沖擊,房利美和房地美目前陷入全面危機。在過去一年,兩大機構的損失已超過14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表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問題使金融市場面臨系統性風險,接管這兩大機構是當前保護市場和納稅人的「最佳手段」。
『貳』 什麼叫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
席捲全球金融市場的是「次貸危機」(次級抵押貸款、次級按揭貸款)又叫「次按危機」。
危機的作用機理,簡單的說:在房地產高漲時期,商業銀行大量的發放住房抵押貸款,並通過資產證券化手段,把這些貸款打包成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等債券,發行到債券市場。眾多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基金以為證券提供擔保或者直接購買的形式參與到這些證券的發行和交易中。
由於美國房地產市場近期的低迷,大批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資產支持證券(ABS)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那些提供擔保和購買了上述證券的金融機構大幅虧損。這種情況下,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收縮資金,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更加劇了市場的動盪。
由於美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程度較高,各國的金融機構都參與到美國金融市場的交易中,所以這種在美國金融市場的動盪蔓延、延伸到了世界各主要經濟體。
美國的次級信貸危機波及了全世界,各國央行緊急拿出9-11來最大的現金投入市場。人們對格林斯潘嚴重質疑,他的利率政策對美國大放寬放房貸有著重大的責任。然而,中國的房貸放得更寬更松,是否會帶來更大的問題呢?德國之聲記者綜合報導如下。
波及全球的危機和格林斯潘的誤導
美國的次級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經濟學界認為,這成了美聯儲新頭伯南克上任以來面臨的第一次嚴峻挑戰。上周,美聯儲在兩天內向金融系統連續投入640億美元。同時,雖然美聯儲說美國的指導利率將保持在5.25%的高度不變。但專家們認為,在9月18日之前,甚至就在最近幾天內,美國的指導利率不得不調低。
美國自己的救火行動已經如此激烈,但它引發的世界反響更大,這幾天,它已經「強迫」全世界央行,總共投入了3000億美元的現金,創造了9-11以來最大的現金投入量。其中歐洲中央銀行(EZB)行動最大:上周四投了950億歐元,周五「追加」了610億歐元,周一還加了476億。就此,德卡銀行(DekaBank)總經濟師烏爾利希.卡特爾對德國之聲德語網記者說:假如存在對現金的高需求,以滿足市場,那麼拿出現金救市就是央行們的自然義務。
央行們救市是必須的,但央行首腦們以前的行為卻遭到了人們空前的質疑,尤其是現年81歲的美聯儲前首腦格林斯潘。這位人們認為將以「利率教皇」、「金融巨擘」名義載入史冊的人物,現在人們認為,他過於隨便的利率政策是導致當前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卡特爾先生說:「我們現在對這種利率政策的毀滅性破壞看得更清楚了:市場參與者們的風險意識被低息這劑葯物過分地麻醉了。」
尤其是幾百萬美國人,根據格林斯潘的建議,他們吸納了可變利息抵押貸款。一開始,利息很低,條件極好。但正如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蒂格利茲質問的:「難道格林斯潘真的認為利息會一直停留在百分之一這個實際負利率的基礎上嗎?」
現在的事實是:合計數額高達1萬億美元的美國抵押貸款局部面臨大幅度的利息提高,這個趨勢至少將持續到2008年末。這意味著,許多用那種靈活利息貸款抵押買了房的美國人將付不起銀行費用;同時,許多銀行、對沖和投資基金將深陷無法出售的次貸證券上,無法動彈,直到破產。
一個危機還沒有過去,新的危機灶又在招手了。比如遠東的所謂Carry Trades。許多投資商利用世界范圍內的利率差,投資到低息的貨幣中去,比如日元,換得的錢投入房地產。然而,一旦日本央行提高利率,這些日元Carry-Trades里的錢就將集體抽出。到那時,全世界的央行就將被迫再次大規模地拿出現金來了。
美國危機已經給中國的銀行帶來很大直接損失
港台一些報刊如明報、聯合新聞報等都報導道,美國的次貸危機今年將給中國6家上市銀行帶來49億元人民幣的直接損失。其中中國銀行的將高達38.5億元,佔全年稅前利潤的4.5%。
美國CZB報告顯示,有幾家中國的銀行購買了美國的次級房貸債券,中行是最大買家。「另據消息人士指出」,到去年年底為止,中行持有價值901億美元的美國債券,聯合新聞報說,有金融業者認為,中行對次級房貸債券的投資比例佔三分之一,即大約300億美元。同樣據美國CZB數據,到2006年6月止的一年內,中國金融機構投資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的金額已達1075億美元。
據估計,到今年底,中國建設銀行將因此而損失人民幣5.67億,工商銀行損失1.2億,交通銀行2.5億,招商銀行1.03億,中信銀行1900萬,合中國銀行的,共計49億人民幣損失。
『叄』 美國那邊鬧金融危機,房價忒低,為什麼他們要把房價弄這么低
美國金融危機的原因就是次貸危機,是由房地產市場泡沫引起的,並迅速蔓延到全球,。 2001年到2006年,美國的房地產一路上漲,以上相關者都賺錢了。2006年底,上漲了5年的美國房地產終於從頂部跌下來了。因為以上品種就像兒童疊積木一樣,最底層的住房貸款(包括大量次級住房貸款)完蛋了,七八層的積木就都倒下來了。相關的股票、基金、債券就成了燙手的山芋,大家紛紛殺價賣出,各種價格都不斷下跌。這條食物鏈就開始斷裂了。 最底層。假設次級住房貸款者張三買入30萬米元的住房,首付2萬,認為1年後將跌剩20萬,認為繼續還貸28萬不合算,就斷供了。假設次級住房貸款者張三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失業,無力還貸就斷供了。隨著房價下跌,斷供者不斷增多。 第二層。住房貸款公司之所以敢於大量放房貸,是因為當初認為斷供的只會是極少數,即使收回房子也可拍賣出去。沒想到房價一跌,斷供的越來越多,收回的房子拍賣不出去,所以美國的房價不是人為的弄低的,是泡沫破裂,貸款購房人斷供,砸到住房貸款公司手裡的。
『肆』 為什麼美國會出現住房危機 和金融危機有什麼直接的關系
過去在美國,貸款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從房子到汽車,從信用卡到電話賬單,貸款無處不在。
當地人很少一次現金買房,通常都是長時間貸款。
可是我們也知道,在美國失業和再就業是很常見的現象。
這些收入並不穩定甚至根本沒有收入的人,他們怎麼買房子呢?
因為信用等級達不到標准,他們就被定義為次級貸款者。
大約從 10 年前開始,
那個時候貸款公司漫天的廣告就出現在電視上、報紙上、街頭,
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滿誘人的傳單:
『你想過中產階級的生活嗎?買房吧!』
『積蓄不夠嗎?貸款吧!』
『沒有收入嗎?找阿?貸款公司吧!』
『首次付款也付不起?我們提供零首付!』
『擔心利息太高?頭兩年我們提供 3 %的優惠利率!』
『每個月還是付不起?沒關系,頭 24 個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貸款的本金可以兩年後
再付!
想想看,兩年後你肯定已經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為經理了,到時候還怕付不起!』
『擔心兩年後還是還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
看看現在的房子比兩年前漲了多少,到時候你轉手賣給別人啊,
不僅白住兩年,還可能賺一筆呢!再說了,又不用你出錢,
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難道我敢貸,你還不敢借?』
在這樣的誘惑下,無數美國市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貸款買房。
(你替他們擔心兩年後的債務?向來相當樂觀的美國市民會告訴你,
演電影的都能當上州長,兩年後說不定我還能競選總統呢。)
阿?貸款公司短短幾個月就取得了驚人的業績,
可是錢都貸出去了,能不能收回來呢?
公司的董事長 -- 阿?先生,那也是熟讀美國經濟史的人物,
不可能不知道房地產市場也是有風險的,
所以這筆收益看來不能獨吞,要找個合夥人分擔風險才行。
於是阿?找到美國財經界的領頭大哥 -- 投資銀行。
這些傢伙可都是名字響當當的大哥(美林、高盛、摩根),
他們每天做什麼呢?就是吃飽了閑著也是閑著,
於是找來諾貝爾經濟學家,找來哈佛教授,找來財務工程人員,
用上最新的經濟數據模型,一番金融煉丹( copula 差不多是此時煉出)之後,
弄出幾份分析報告,從而評價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買進,
某某國家的股市已經有泡沫了,這一群在風險評估市場呼風喚雨的大哥,
你說他們看到這裡面有沒有風險?
開玩笑,風險是用腳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潤啊,那還猶豫什麼,接手吧!
於是經濟學家、財務工程人員,大學教授以數據模型、隨機模擬評估之後,
重新包裝一下,就弄出了新產品 --CDO
(註: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債務抵押債券),
說穿了就是債券,通過發行和銷售這個 CDO 債券,讓債券的持有人來分擔房屋貸款的
風險。
光這樣賣,風險太高還是沒人買啊,
假設原來的債券風險等級是 6 ,屬於中等偏高。
於是投資銀行把它分成高級和普通 CDO 兩個部分 (tranche) ,
發生債務危機時,高級 CDO 享有優先賠付的權利。
這樣兩部分的風險等級分別變成了 4 和 8 ,總風險不變,
但是前者就屬於中低風險債券了,憑投資銀行三寸不爛 " 金 " 舌,
在高級飯店不斷辦研討會,
送精美製作的 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 ,當然賣了個滿堂彩!
可是剩下的風險等級 8 的高風險債券怎麼辦呢?對沖基金又是什麼人,
於是投資銀行找到了對沖基金,
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買空賣多、呼風喚雨的角色,
過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這點風險簡直小意思!
於是憑借著關系,在世界范圍內找利率最低的銀行借來錢,
然後大舉買入這部分普通 CDO 債券,
2006 年以前,日本央行貸款利率僅為 1.5 %;
普通 CDO 利率可能達到 12 %,
所以光靠利差對沖基金就賺得滿滿了。
這樣一來,奇妙的事情發生了,
2001 年末,美國的房地產一路飆升,短短幾年就翻了一倍多,
天呀,這樣一來就如同阿?貸款公司開頭的廣告一樣,
根本不會出現還不起房屋貸款的事情,
就算沒錢還,把房子一賣還可以賺一筆錢。
結果是從貸款買房的人,到阿?貸款公司,到各大投資銀行,到各個一般銀行,
到對沖基金人人都賺錢,
但是投資銀行卻不太高興了!
當初是覺得普通 CDO 風險太高,才丟給對沖基金的,
沒想到這幫傢伙比自己賺的還多,凈值拚命地漲,早知道自己留著玩了,
於是投資銀行也開始買入對沖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
這就好像阿宅家裡有放久了的飯菜,正巧看見隔壁鄰居那隻討厭的小花狗,
本來打算毒它一頓,沒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沒事,反而還越長越壯了,
阿宅這下可傻眼了,難道發霉了的飯菜營養更好?
於是自己也開始吃了!
這下又把對沖基金樂壞了,他們是什麼人,
手裡有 1 塊錢,就能想辦法借 10 塊錢來玩的土匪啊,
現在拿著搶手的 CDO 當然要大幹一票!
於是他們又把手裡的 CDO 債券抵押給銀行,
換得 10 倍的貸款操作其他金融商品,
然後繼續追著投資銀行買普通 CDO 。
科科,當初可是簽了協議,這些普通 CDO 可都是歸我們的!!
投資銀行實在心理不爽啊,除了繼續悶聲買對沖基金和賣普通 CDO 給對沖基金之外,
他們又想出了一個新產品,就叫 CDS (註: 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違約交換)
好了,華爾街就是這些天才產品的溫床:
一般投資人不是都覺得原來的 CDO 風險高嗎,
那我弄個保險好了,每年從 CDO 裡面拿出一部分錢作為保險費,
白白送給保險公司,但是將來出了風險,大家一起承擔。
以 AIG 為代表的保險公司想,不錯啊,眼下 CDO 這么賺錢,
1 分錢都不用出就分利潤,這不是每年白送錢給我們嗎!
對沖基金想,也還可以啦,已經賺了幾年了,
以後風險越來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潤出去,
就有保險公司承擔一半風險!
於是再次皆大歡喜, Win Win Situation ! CDS 也跟著紅了!
但是故事到這還沒結束:
因為 " 聰明 " 的華爾街人又想出了基於 CDS 的創新產品!
找更多的一般投資大眾一起承擔,我們假設 CDS 已經為我們帶來了 50 億元的收益,
現在我新發行一個基金,這個基金是專門投資買入 CDS 的,
顯然這個建立在之前一系列產品之上的基金的風險是很高的,
但是我把之前已經賺的 50 億元投入作為保證金,
如果這個基金發生虧損,那麼先用這 50 億元墊付,
只有這 50 億元虧完了,你投資的本金才會開始虧損,
而在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贖回的,首次募集規模 500 億元。
天哪,還有比這個還爽的基金嗎?
1 元面額買入的基金,虧到 10% 都不會虧自己的錢,賺了卻每分錢都是自己的!
Rating Agencies 看到這個天才的規畫,簡直是毫不猶豫:給出 AAA 評級!
結果這個基金可賣瘋了,各種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財產品,
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也紛紛買入。
雖然首次募集規模是原定的 500 億元,
可是後續發行了多少億,簡直已經無法估算了,
但是保證金 50 億元卻沒有變。
如果現有規模 5000 億元,那保證金就只能保證在基金凈值不虧到本金的 1% 時才不會虧錢,
也就是說虧本的機率越來越高。
當時間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風光了整整 5 年的美國房地產終於從頂峰重重摔了下來,
這條食物鏈也終於開始斷裂。
因為房價下跌,優惠貸款利率的時限到了之後,
先是普通民眾無法償還貸款,
然後阿?貸款公司倒閉,
對沖基金大幅虧損,
繼而連累 AIG 保險公司和貸款的銀行,花旗、摩根相繼發布巨額虧損報告,
同時投資對沖基金的各大投資銀行也紛紛虧損,
然後股市大跌,民眾普遍虧錢,
無法償還房貸的民眾繼續增多
接下來就是惡性循環
終於華爾街也撐不住了
要挾政府趕緊救市
政府救了這邊救不了那邊
忙得焦頭爛額,最後經過華爾街大頭Paulson的鼓吹
當然Paulson這個人就是高盛的原CEO
在做財政部秘書長之前卷了公司5億美元
當然啦,他早就知道次級債的事情
要不然能退休的那麼乾脆嗎
這下好了,但是雖然他退位了
可是華爾街的一堆朋友呢
當然好好好的救啊
要不然對不住這么多年的感情
可是怎麼救呢
只好威脅政府了,拿出美國納稅人的7000億美元
政府當然不爽阿
可是Paulson果然不愧是做了N年最強投行的CEO
口才一流,把那些政府官員,總統,兩黨領袖侃暈了
不救不行啊
終於Bush出來說話了
當著全美國的面,說了14分鍾MBS(Mortgage Back Security)
誰知道這14分鍾美國人的智商能夠懂多少
反正不管怎麼說,Bush終於忍不住了
參議院加班加點
連周末都沒有的趕協議
終於在這周趕了出來拿給眾議院
眾議院的人也不知道這些是個什麼東西
但是他們都是怎麼被選出來的呢
民眾投票阿,他們都代表了民眾的利益
為了保住議員的任職
只能投反對票了咯
結果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投票結果出來以後互相怪罪
誰也不敢得罪華爾街
這下投資者和華爾街嚇倒了
那些大銀行為了保證這個能通過做了多大的努力啊
周末搞倒了Washington Mutual(華盛頓互惠銀行)
周一搞倒了Wachovia(美聯合銀行)
結果還是沒通過
那叫一個苦惱啊
這下美國政治也亂了套
沒辦法啊
繼續投票唄,總要讓他通過阿
希望眾議院的第二輪投票能夠如大家所願吧
『伍』 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與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性質區別急!追加分200,謝謝!
房利抄美和房地美是美國最大的兩家非銀行住房抵押貸款公司。屬於由私人投資者控股但受到美國政府支持的特殊金融機構。它們的排名不在商業抵押貸款公司之列。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企業——新世紀金融公司是按照美國商業抵押貸款公司的名次排列的。其中第一大次貸公司是美國的全國金融公司。
『陸』 美國提供次貸是哪兩家金融機構啊
美國最大的兩家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房利美)、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房地美)上周爆出財務狀況惡化的消息,公司股價出現大跌。美國政府也緊急展開「救火行動」,除了為房利美和房地美提供資金支持外,還接管了另一家倒閉的房貸機構,加州印地麥克銀行。房貸機構危機將進一步拖累本已疲弱的美國經濟,並將對美元反彈、美國及全球資本市場信心造成沖擊。一時間,美國經濟似乎又完全籠罩在次貸危機的陰影之下。 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別設立於1938年和1970年,這兩家機構在美國住房融資體系中扮演著核心角色,是美國國會為保證住房貸款市場資金流動而立法設立的機構。兩家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從抵押貸款公司、銀行和其他放貸機構購買住房抵押貸款,並將部分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後打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這兩家房貸機構擁有或提供擔保的抵押貸款總值約5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所有房屋抵押貸款債務的近一半。房利美和房地美遭遇的困境引起外界極大擔憂。由於房利美和房地美主要從事次貸以外的住房抵押貸款業務,投資者擔心,它們陷入困境顯示,由美國住房市場泡沫破裂引發的次貸危機有可能向更為廣泛的「住房抵押貸款危機」演變,而這將進一步加大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動盪的風險。影響全球經濟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如次貸危機、高油價以及高通脹等仍在持續中,下半年世界經濟增長將繼續放緩,新興市場國家尤其要關注經濟波動的風險。
『柒』 國外房地產金融可大致分為哪幾種基本模式,各自的特徵如何
一、德國的住房儲蓄金融體系
(一).德國住房儲蓄金融的發展。
通過住房儲蓄金融的方式,集聚社會資金以解決住房問題,在一定條件下,是一種成效顯著的辦法。德國就是成功地推行這一辦法的代表。
二次大戰結束後,因德國大部分住房遭戰爭毀損,且有大量難民湧入,當時德國是歐洲存在嚴重房荒的國家之一。戰後德國政府實行市場經濟體制,與此相適應地建立了市場經濟和社會保障機制緊密結合的住房體制。德國住房政策的目標是「所有平民有足夠的住房」,政策的核心是大力發展社會住房和發展住房儲蓄體系,促進居民個人自己積累資金去建(購)住房。到20世紀70年代初,德國的住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0平方米,平均每人有1.7間住房。20世紀80年代初,曾經短時期出現社會住房過剩,許多空房無人住居,致使有些建房公司破產,建房大量縮減。隨後,由於人口的增加(含從國外湧入大量人口),再度出現了住房緊缺。在這個時期,推動了住房儲蓄新的發展。
(二).德國住房儲蓄體系的重大作用。
針對20世紀80年代初出現建了住房無人買及其後出現住房緊缺的問題,90年代德國住房政策的重點由原來興建社會住房轉向鼓勵個人積累資金建(購)房。這種做法:一是,通過住房儲蓄體系和抵押貸款大量融資,拓寬了資金渠道;二是,使用於住房的資金、建設速度和住房消費相協調,建了房有人買。因此,住房建設又進入了新的繁榮時期。德國20世紀90年代平均每年建設的住房,比80年代平均每年建設住房增加了1倍多。在過去的40多年裡.德國住房儲蓄銀行向儲戶發放了9000億馬克資金.購置、建造1100多萬套住宅以及為舊房的現代化改造提供了資金支持。住房儲蓄體系在住房融資中越來越起著重要的作用。住房儲蓄銀行融資的比重由80年代的40%上升到90年代的62%,而承擔抵押貸款的銀行的融資比重從1970年的33%降到90年代的3%以下。90年代簽訂了住房儲蓄合同的居民占總居民戶數的1/3。
(三).德國住房儲蓄體系的機理和內容。
住房儲蓄體系的理論倡導於1775年英國伯明翰肯特尼建築社會學,1885年德國創辦了首家「人人住房儲蓄銀行」。該體系的目的是為實現建房籌資而形成自助體系.其原理是互相合作融資。假設建一套房的造價為1000個基本單位(金額),有10個計劃建房者,每人每年存錢100個基本單位,靠個人自己積累,需在10年後才能各自建房。現在10個計劃建房者都參加住房儲蓄體系,每年每人繳存100個基本單位,該體系每年都可以配貸1000個基本單位去建設一套房。使得這10個計劃建房者在10年內每年都有一個人分到住房,參加儲蓄體系的10個成員總平均只需等5.5年就可以分到一套住房,比每人單獨存錢籌資建房住的時間大為縮短。德國的住房儲蓄體系是由專業的住房儲蓄銀行(也稱住房儲蓄信貸社)經營運作的,現全德國有州一級公營住房儲蓄銀行13個,私營的住房儲蓄銀行21個,遍布全國各州,開展競爭經營。凡參加儲蓄系統的儲戶都需與住房儲蓄銀行簽訂一定數額的「建(購)住房儲蓄契約」(即存貸總額合同),儲戶負有每月按「契約金額」的百分之五以上存錢的義務,加上僱主存款和獎金,7年左右存滿「契約金額」的50%後,即可取得全部契約金額的貸款權。住房儲蓄銀行一般每半年配貸一次,對儲戶是按配貸指數的大小順序配貸。配貸指數的大小取決於存款金額的高低和存款時間的長短。這樣配貸充分體現了公正性。此類貸款以不動產抵押(法律規定抵押銀行享有第一抵押權、住房儲蓄銀行享有第二抵押權),或以人壽保險公司合同擔保。存貸款利率均是固定不變的,且低於市場利率。2000年存款利率為3%,貸款利率為5%。還貸方式是當所建(購)住房開始使用後按月以全部契約金額的一定比例進行清償。德國一般的情況是存款期7年,貸款期為12年。儲戶每月還本付息及住房維修費的總和,要低於同等的租賃住房戶每月所付的租金。債務還清後,儲戶即積累了一筆財產。國家對住房儲蓄施行獎勵和免稅的鼓勵政策,對首次簽訂住房儲蓄的儲戶,凡家庭達到1600馬克(單身800馬克)以上的年儲蓄額.財政給予10%的獎金。法律還規定,雇員參加住房儲蓄,凡一年存入儲蓄合同936馬克者,則僱主必須支付相同金額存入雇員的儲蓄賬戶.且享受國家94馬克的獎金。按年存入標准數1600馬克計算,累計存入7年後的本息加上國家和單位的資助總和為22016馬克,幾乎相當於儲戶存入的11200馬克本金的2倍。住房儲蓄系統為儲戶提供住房造價40%~50%的資金,其餘50一60%通常是由抵押貸款體系等其他金融貸款提供。據分析.住房儲蓄體系與抵押貸款體系比較,前者優於後者。例如,以相同的10萬馬克融資金額,使用抵押貸款,年利率8%,負債分期償還率1%,還貸期為30年.每月還本付息750馬克,30年共付出14.8萬馬克。而參加住房儲蓄體系,個人首先存入融資總額的50%,每個月存500馬克.存期七年,然後配貸10萬馬克,還貸期12年,每年還本付息600馬克,12年共付出12.35萬馬克。兩者比較,住房儲蓄體系存貸期共為19年,比抵押貸款期縮短11年,而且每月負擔減輕,利息支出更大為節省。住房儲蓄體系享有國家的獎勵、免稅優惠政策,因而對居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一些暫不具有購置住房能力的人也寧願放棄眼前消費,放棄市場較高的利息而投入住房儲蓄,特別是吸引許多年輕職工參加住房儲蓄體系。據調查,近年來發展的新儲戶平均年齡在不斷下降,有近半數的新儲戶年齡低於25歲。
(四).德國住房儲蓄體系的特點及其對發展國民經濟的效應。
1、住房儲蓄體系實行先存後貸,貸款的資金來源於眾多的儲戶,資金有保證,銀行的風險小。德國40多年來多種用於住宅投資的資金中,住房儲蓄是最穩定的資金。
2、住房鍺蓄體系的貸款利率低於市場利率且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它本身是個封閉的體系,不受外界資本市場的影響。利率較低,有利於減輕建(購)房戶的負擔,保證按期清償貸款。在低存低貸的條件下,住房儲蓄銀行能取得較好的收益,本身就顯示了該體系的生命力以及經營的高超水平。在市場高利率時期,人們對建(購)房處於猶豫觀望狀態時,低而固定的利率可免除客戶的後顧之憂,吸引人們照常參加住房儲蓄。社會上出現高利率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會產生負作用,而住房儲蓄則具有穩定經濟、控制周期波動的作用。
3、在住房儲蓄體系中,國家發的獎勵小而收益大。國家拿出1馬克獎勵金,可以收到居民投入20馬克建房資金的效果;而且建房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國家又可以從擴大就業、增加稅收中得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根據綜合效應的調查數據,國家用1馬克獎金,可得到2.8馬克的回報。
4、住房儲蓄體系促進人們儲蓄,引導人們延遲消費,可以緩解通貨膨脹的壓力。
5、住房儲蓄體系的運作機構是住房儲蓄銀行,它承擔了市場融資和面向中低收入者社會保障的雙重職能,其運行機制是商業性和政策性的有機結合。它完全依照國家法規,根據政府的住房經營政策,並在政府的監控下運行。這種管理體制體現了政企分開,既有政府宏觀調控,又有適應市場原則的微觀運作;既體現了政府宏觀管理,保障中低收入者解決住房問題的政策,又避免了政府直接包攬住房而背負沉重的包袱。
(五)、在我國推行住房儲蓄銀行的條件分析。
我國在煙台市和蚌埠市試點推行住房儲蓄銀行,但效果不夠明顯,而且已轉為商業銀行。天津也開始試點中德合作的住房儲蓄銀行,其效果尚待實踐檢驗。據分析,我國與德國有以下幾個不同的條件:
1、政府的重視。
德國政府十分重視住房儲蓄銀行,讓它在住房融資中占據「挑大樑」的地位。20世紀90年代,住房儲蓄銀行的融資比重由80年代的50%上升到62%,而抵押貸款銀行的融資比重則由1970年的33%下降到3%以下。在我國進行試點的銀行不可能占據這樣的重要地位。
2、經濟優惠政策。
優惠政策是德國住房儲蓄銀行能夠順利發展和居民願意儲蓄的強大動力,主要有:家庭儲蓄額達到1600馬克,單身達到800馬克的,財政給予10%的獎金;雇員存入儲蓄合同936馬克,僱主要支付相同金額存入雇員儲蓄賬戶,並享受國家94馬克的獎金。按儲蓄7年計算,國家和單位的支助大體上與本人存款本息相等。這樣巨大的經濟優惠,是德國住房儲蓄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這樣大的優惠,一般是在全國廣泛推行的情況下,政府才會做出決定。而在我國進行試點的住房儲蓄銀行就難以享受這種優惠,致使試點單位缺少這一強大的動力。
3、有沒有全國推行的條件。
能否下決心在全國推行住房儲蓄銀行並給以較多的經濟優惠,是一件重大的經濟舉措,是與那一個國家的歷史的和現實的條件分不開的,而且還會經過一個發展過程才走向成熟。我國現實的情況是,正在推行住房公積金,而住房公積金的一項重大舉措,就是單位要交納與職工個人同等的住房公積金並列入職工賬戶。而住房儲蓄的一條優惠,也是僱主要支付與雇員相同的儲蓄金額存入雇員的儲蓄賬戶。由於不能要求僱主給雇員存兩份錢,也就是說,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我國存在一天,就不可能為住房儲蓄銀行再做一個「雙儲蓄」的決定。因此,有人建議,將目前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展成為住房儲蓄銀行,就可以避免出現「雙儲蓄」的問題。由於我國的國情與德國不同,要不要將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改為住房儲蓄銀行,就很值得研究。即使要改,其所實行的政策也不會與德國完全一樣。
四是.不容易得到商業銀行的支持。
目前我國有些商業銀行也在開展住房儲蓄業務,由於得不到政策優惠,經營收入低,難於擴大業務。所以,有些商業銀行不支持開辦住房儲蓄銀行。
二、美國的抵押貸款機構和抵押貸款證券
(一).美國抵押貸款機構的發展。
1931年,在美國召開全國第一次住房會議的同時,就在胡佛總統主持下建立了「聯邦住宅貸借銀行系統」,包括一個「聯邦住宅貸借銀行理事會」與12個地區銀行。1933年羅斯福總統又在這個銀行系統下建立了「住房借貸公司」。1938年,美國國會又通過決定建立了」聯邦全國抵押貸款協會」,這些專業金融機構是專為住房籌集資金的機構。它們籌集的資金,一為住房建設提供較低利息的貸款,二為購房者提供購房抵押貸款。由於提供低息貸款屬於執行政府對住宅建設的支持政策,因而這些機構被視為具有政策性的金融機構。與此同時,美國還鼓勵各種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也為住房建設提供貸款,也開展居民購房抵押貸款業務,這些業務收取商業利息,沒有政策優惠。許多居民購房時能獲得一定的政策性貸款,不足的部分再申請商業貸款,多數居民獲得的是組合貸款。
1968年和1970年,美國又對前述機構進行改革,分別建立了「政府全國抵押貸款協會」和「聯邦住宅貸借抵押公司」。這些住房抵押金融機構的陸續成立,使住房金融的融資體系逐步完善,為住房建設資金的籌措開辟了穩定而廣闊的渠道。
1968年美國政府將美國聯邦國家抵押貸款協會改為聯邦政府特許的股份制公司,即聯邦住宅貸借抵押公司,同時又建立了政府國家抵押貸款協會,是一項重要的改革。在建立以上兩個機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推行了購房抵押貸款證券化。
(二).美國的抵押貸款證券。
美國的《住房法》把居民貸款購房的還款時間限定為最長不超過30年。雖然不可能每個居民貸款都把還款期定為30年,但多數要貸10~20年。金融機構借出購房貸款,要通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回收,資金流動緩慢,從而降低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和經營效果。由於原來的美國聯邦國家抵押貸款協會屬於政府機構,有政府的直接支持,問題還不突出。而當1968年將協會改為股份公司後,問題就突出來了。實行購房抵押貸款證券,就是針對以上問題採取的措施。其主要運作方式是,由政府特許的金融機構(在美國就是上面講的機構)承保所有金融機構購房抵押貸款的債權。然後把這個債權通過合法的手續和途徑發行股票、債券直至國債,將貸款的債權變現,並將變現後的資金通過購買金融機構的債權等方式還給貸款的金融機構.使有關金融機構加快資金流動,提高資產質量,並有利於持續不斷地給新的購房者發放新的貸款。
住房購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辦法,如能在良好的主客觀條件下,經過高水平的經營管理使其良性運行,則可以產生以下五大好處:(1)使一級市場(抵押貸款)和二級市場(證券化)有機銜接,有利於住房資產的良性循環;(2)有利於完善住房金融體系;(3)可以解決金融機構因長期貸款而造成長期積壓資金的問題,有利於改善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和提高經營效果;(4)可將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通過證券市場轉移為社會投資者共同負擔;(5)可通過這種社會融資活動及時地為住房建設和流通籌集大量資金。
美國從20世紀30年代大力推行購房抵押貸款,經過多年發展,購房抵押貸款業務已普及到廣大居民,成為一項佔有巨額資金的量大面廣的金融活動。美國「住房貸借抵押公司」及其前身有60多年的經營經驗,又是根據聯邦國家抵押貸款協會授權法案成立的機構,它的證券享有「美國政府贊助機構」所發行證券的待遇,可以作為信託機構向聯邦儲蓄銀行借款的擔保,並規定它的證券不需要在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注冊。因此,它的證券被人們視作「美國政府機構證券」而走勢堅挺,被評為AAA級證券。進入20世紀90年代.「住房借貸抵押公司」逐步成為美國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融資單位。美國國內每四筆抵押貸款中,就有一筆抵押貸款包含在該公司的均衡投資中,或者是該公司以信託形式所擁有。有了這個既有豐富經驗又有良好信譽的機構來經營,就保證了購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順利推行。
(三).在我國推行抵押貸款證券的條件分析
一是,依託長期貸款的債權,發行抵押貸款證券及時回收資金,可以避免長期積壓資金,改善金融機構的資產質量和提高經營效果。這是贊成在我國推行抵押貸款和抵押證券者講的道理。但是,進入2003年,我國的商業銀行存款達10萬億元,許多銀行並不缺資金,這就存在著一個是否要再發證券去積累資金的問題。
二是,美國是一個貸款業務十分發達的國家,誇大一點講,沒有一個美國公民不貸款。全國9000萬戶居民,如果有2000萬戶有住房貸款,估計貸款總額在2萬億美元左右。貸款數額如此巨大,值得為此去發行證券。而中國住房貸款業務「方興未艾」,貸款總額還不大。因此,等住房貸款進一步擴大後再考慮是否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的問題,可能更穩妥一些。
三是,美國發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由住房抵押貸款公司負責操作。這個公司有60多年的豐富經驗,能保證所發證券的良性經營,使得老百姓願意買這種證券。我國還沒有這樣的機構,如果發了證券因經營不善而證券貶值,就可能沒人去買。這個問題也得慎重考慮。
以上分析,可作為在我國推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試點單位參考。
三、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
新加坡算不上發達國家,但它首先推行的公積金制度已為我國部分地借鑒。所以用一定的篇幅來介紹該國的做法。
新加坡從1955年開始推行公積金制度,迄今已有40多年時間。公積金是一種強制儲蓄、定向使用的強制性社會保障制度,由僱主和雇員各按雇員工資收入的一定比例逐月繳納。
新加坡政府規定,所有雇員都須參加公積金制度,每月由僱主和雇員繳交的公積金連同利息均歸雇員個人所有,由公積金局統一管理.定向使用。雇員55歲後領取公積金歸個人養老使用,平時可用於購房和支付雇員本人及直系親屬的醫療等費用。
新加坡建立公積金制度的初衷是解決職工的養老問題,當時的公積金就是養老金。後隨公積金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步擴展到住房、醫療、保險、教育等領域。由於公積金使用於住房的比重越來越大.就成為政府建房、個人購房的主要資金來源。對解決新加坡的住房問題,實現「居者有其屋」計劃發揮了巨大作用。按新加坡《中央公積金法》的規定,公積金管理局除支付會員的正常提款外(這一比例一般在5%到10%之間),其餘全部用於購買政府債券,公積金通過國家債務方式轉由國家控制,再由國家向建屋發展局提供建房貸款和個人購房貸款。公積金局歸集的公積金大部分用於公共組屋的建設和個人購房貸款。公積金制度使國家「建得起」住房,家庭「買得起」住房。沒有公積金制度,新加坡是不可能在較短時間內較好地解決住房問題的。
(一).新加坡推行公積金制度的主要作法
1、嚴格的立法規定
公積金是一種強制儲蓄制度,凡符合條件的僱主和雇員都必須按期足額繳納,不能隨意不繳或遲繳。因此必須要有強制性手段,才能保證公積金按時足額到位。新加坡通過國會立法,依靠法律手段來實現這一目的。1955年新加坡推行公積金制度,同年國會通過《中央公積金法》。該法共有八章,對公積金的機構設置和職能分工,公積金的歸集、提取、使用以及違法處罰等事項從法律角度予以明確規定。政府、公積金局、僱主、雇員均須按照法律規范各自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例外。政府無權動用公積金存款,只能以政府債務形式有償借用並如期歸還。公積金管理局必須依法管理、運營公積金。僱主和雇員要依法按期如數繳納公積金,無故不繳時公積金局可以強行劃賬,遲繳要罰繳滯納金。嚴格的立法規定使公積金制度具有法律保證,法律的尊嚴強化了政府的責任感、公積金管理局的使命感和人民的信任感。新加坡的公積金制度一直依法按預定的方向和規定正常運轉,不受人事變動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避免許多人為的障礙和偏差,這是新加坡成功推行公積金制度的基礎。
2、高效率的組織管理機構
按照《中央公積金法》的規定,中央公積金局負責公積金的歸集、管理和保值工作。公積金局設理事會,由1l位理事組成,其中政府代表3人,僱主代表2人,雇員代表2人,專家代表4人。理事長由勞工部部長任命,理事會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商議公積金歸集和使用等重大問題。日常管理工作由總經理負責,總經理是公積金局的最高負責人,由國家總統直接任命。下設僱主服務、雇員服務、人事管理、計算機管理、行政管理和內部審核6個部門,各由1名高級經理負責。全局除設兩名副總經理外,一律不設副職。全局共有員工1100多人,每人都有明確的責任、權力和工作程序。整個工作有條不紊,效率很高。
這些年,中央公積金局管理公積金數額約600億新元,是新加坡的「最大財東」,每年公積金的運營都創造數億元的利潤,但公積金局員工實行的是類似政府公務員的職級工資制度,其工資收入不和公積金運營的經濟效益掛鉤,不能用公積金的增值發獎金。包括公積金局大廈及其停車場出租的收入都要一一入賬,成為公積金存款的增值積累。公積金局的每筆支出都要按規定計劃執行,避免公積金局為追求利潤而偏離為公眾服務的宗旨,保證了公積金管理機構和隊伍的廉潔。
3、適時調整繳交率和穩定利率
公積金繳交率是僱主和雇員繳交公積金占雇員工資收入的比例,繳交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公積金的規模。繳交率過低,歸集到的公積金數額太小,達不到推行公積金的目的;繳交率過高又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和雇員的實際生活水平。前30多年,新加坡採用小繳交率起步,逐漸增加的辦法,逐步提高公積金的繳交率。1955年剛推行積金制度時,僱主和雇員的繳交率各為占雇員工資的5%,以後隨經濟發展,雇員工資收入的增加,以及公積金包含內容的增加,公積金繳交率逐步提高。一般每隔二,三年提高一個百分點.至1984年達到各25%,是為繳交率的最高峰。後來,經過近幾年的調低,目前繳交率為各20%。另外政府還充分發揮公積金對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當經濟增長速度較高時.政府提高繳交率.降低總需求,防止經濟過熱。當經濟增長速度較低時,政府降低繳交率,以刺激社會需求,帶動經濟增長。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時,政府曾把僱主的繳交率從25%降到10%,減輕了僱主的成本開支,提高了經濟增長速度。後隨經濟的復甦,又逐漸提高了繳交率。因此,公積金已成為新加坡政府調控經濟的主要工具之一。
新加坡剛開始推行公積金制度時,公積金的存款利率低較,從1955年到1962年,公積金的存款利率一直是2.5%,直到1963年才把公積金存款利率提到5%,1974年又提到6.5%,以後很長時期一直保持這個水平。1986年起實行公積金存款利率與平均市場利率掛鉤,並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存款基準利率和四大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平均利率來確定.略低於同期市場儲蓄利率。該利率每6個月調整一次,即今年上半年的公積金利率等於去年下半年平均市場利率,今年下半年的公積金利率等於上半年平均市場利率。每月按戶頭上的最低存款結息一次,每年存入戶頭一次。由於公積金局按月計息,所得的利息是復利,而給會員的利息一年存入戶頭一次,會員得到的是單利,兩者之間的差額形成公積金的收入。
《中央公積金法》規定,公積金存款的最低利率為2.5%。由於新加坡通貨膨脹率較低,公積金高出通貨膨脹率2個百分點,公積金存款可以得到保值增值。
4、逐步擴大使用方向
公積金制度剛建立時純粹是一種養老金制度,主要用於解決職工的退休養老問題。以後隨公積金歸集額的擴大,逐步擴大到其他領域。
1968年新加坡推行公共組屋計劃,允許會員利用公積金存款購買組屋,解決了會員的住房問題。
1984年推行家庭保障保險計劃和保健儲蓄計劃,1986年推行填補退休金儲蓄計劃以及1989年推行教育計劃等,都與公積金掛鉤。
這些規定使公積金逐步擴展到住房、醫療、養老、保險、教育等各個領域,成為新加坡一項包括范圍甚廣的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並使新加坡人民在不長的時間內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
公積金制度剛開始實施時,人們對它曾有各種疑慮和不同看法,現在它已成為新加坡最受人民歡迎的具有新加坡特色的制度。
5、廣泛的宣傳動員工作
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成功推行公積金制度的前提條件,這也是新加坡推行公積金制度初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說服群眾接受公積金制度,政府和公積金局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動員工作。例如向群眾講清楚參加公積金制度對個人有什麼好處,每月繳交多少公積金,退休以後可以享受到什麼水平。同時,公開宣布政府為公積金還款提供擔保,消除群眾對公積金能否如數償還的疑慮。公積金局還定期將每個會員的公積金存款通知本人.並隨時提供電腦查詢。只要走到公積金局的每個櫃台,隨處都可見到各類簡明扼要、通俗生動、圖文並茂的宣傳公積金的小冊子,宣傳工作十分普及,真正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新加坡不是發達國家,而是新興的發展快的國家,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它利用公積金解決住房問題的經驗,對發展中國家更有借鑒作用。
(二)、在我國推行公積金制度的條件分析
1、我國和新加坡都是發展中國家,他們的經驗在我國推廣,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些。
2、新加坡的公積金涉及面寬,屬於基本社會保障制度。我國推行的不是范圍甚廣的公積金,而只涉及住房一項,因而叫住房公積金。這主要是我國民政部主管的其它社會保障制度,暫未考慮用公積金的辦法來解決。而我國的房改進程中碰到了居民收入低與房價高的矛盾,把房改與工資改革結合起來進行的建議又未得到採納,而住房公積金要求單位與職工拿出同樣的錢,這是一個增加住房消費得好辦法。因此,住房公積金就在我國應運而生。
3、新加坡使用法律手段,是公積金得以推行的保證。為此,我國也採用國務院發文予以實施的辦法,減少了推行中的困難。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而我國剛超過1000美元。我國在經濟實力不強的情況下推行住房公積金,不可能象新加坡那樣一下子就在全國推行,而是採取了逐步擴大比較穩妥的辦法,因而目前住房公積金覆蓋面還不夠大。
『捌』 為什麼美國金融危機時房子價格會往下跕
房價其實在07年以及之前一段時間就有下跌的跡象,我提供一種房價整體下跌的解釋吧:之前美聯儲規定的利率一直很低,於是催生了大量的貸款買房,後來美聯儲提高的利率,這樣有一大部分按揭貸款的人沒有足夠的收入還利息,最終他們只好把房子抵押給銀行。銀行要拍賣掉大量的房子,導致住房市場的供過於求,房價下跌。投資房子的人們看到房價已經開始下跌,便趕緊出手房子,進一步壓低了房價。
『玖』 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房價是否會降價
1.房價會不會猛漲(近期准備購房),
當前住房市場購買力仍然強勁,但是宏觀緊縮政策依舊,房地產企業的資金壓力也不小,所以金融危機的爆發可能某種程度上基於房地產企業對政策的生存能力,假設行業危機全面出現,金融危機也隨之爆發。但是即使這樣,仍然不至於讓房價猛漲,因為居民手中可支配貨幣仍然有限。所以最佳的可能就是,房價保持平穩並小幅下調,而收入水平較之有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