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期權的人
1. 期權為什麼有人虧有人賺
看準股復票才能買,然後要看準時機制。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
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1)發明期權的人擴展閱讀
適應國際上金融機構和企業等控制風險、鎖定成本的需要而出現的一種重要的避險衍生工具,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給了期權定價公式(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的發明人,這也說明國際經濟學界對於期權研究的重視。
百慕大期權(Bermuda option)一種可以在到期日前所規定的一系列時間行權的期權。界定百慕大期權、美式期權和歐式期權的主要區別在於行權時間的不同,百慕大期權可以被視為美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的混合體,如同百慕大群島混合了美國文化和英國文化一樣。
2. 期權是從什麼時間發展出來的
期權交易起始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
由於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響,期權交易的發展一直受到抑制。19世紀20年代早期,看跌期權/看漲期權自營商都是些職業期權交易者,他們在交易過程中,並不會連續不斷地提出報價,而是僅當價格變化明顯有利於他們時,才提出報價。這樣的期權交易不具有普遍性,不便於轉讓,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了很大限制,這種交易體制也因此受挫。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人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3. 真的有人靠期權發財的嗎
一般是五萬撬動100萬.舉例:投資者A買入看漲期權,假定股票價格40元/股,投資者A預計股票價格還將繼續上行,則買入100萬名義本金、期限1個月,權利金(期權費)5%的看漲合約。也就是說投資者A花費了僅5萬元則擁有了一個100萬股票市值,投資者A擁有了一個收益無限大,而無風險的看漲期權合約。股票價格如期漲到了45元/股,投資者選擇行權平倉掉自己買入的看漲期權合約。股票收益:100*(45-40)/40=12.5萬,凈收益:12.5萬-5萬=7.5萬,收益率為150%。
4. 期權面向那些人開放
目前國內個股期權是對公司或機構開放,個人還不行!要掛靠在機構做。
5. 創始人和員工股票期權怎麼分配
創始人的時間,應該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股權分配,是其中之一。如何搭班子?如何做合夥人股權分配?如何做好退出機制?七八點給你16條建議,3個模型,1張股權健康體檢表。幫你梳理這些重要問題底層的思路。
一、找什麼樣的合夥人?
對於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合夥人,七八點建議考慮4個因素:一是互相信任,二是能力互補,三是全職出力,四是必須出錢。
1、互相信任
你在學習如何設計股權時,你的合夥人可能在學習,如何不被你設計?你真心喜歡這樣么?
千萬別和最好的朋友合夥開公司?扯淡吧。難道不好的朋友,就能合夥開公司?創業團隊要在具體事情上磨合過,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欣賞你優點,接受你缺點,有基本信任。要麼一開始是好朋友,要麼磨合後成為好朋友。
2、能力互補
劉備、曹操、孫權哥三合夥創業,老大+老大的股權結構,咋分?壓力山大。劉備和關羽、張飛、亮亮合夥創業,這種老大+老二的股權結構,就好分啦。老大+老二的結構,德哥總結華為任老闆的用人之道是「狼狽為堅」。
老大,即狼的標准,必須敢於進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戰略方向,對工作有周密的策劃,有決心、有意志、有毅力,富於自我犧牲精神,能帶領團隊,不斷地實現新的突破。
老二,即狽的行為,精於管理,通過精細化的管理,撕開口子後,要能精耕細作,守得住,具備正確的執行力,來實施組織意圖。
能力互補,除了身份定位,還需要考慮是團隊內部的分工,如騰訊五虎分工清晰明確,馬化騰負責產品與產品,張志東負責技術,曾李青負責銷售。
3、全職出力+出錢
找合夥人,第三個和第四個特質,是必須全職出力+出錢,之前也有很多創始人提出來,找合夥人,又要全職干,又要是出錢,這種門檻太高,我相信大家在創業過程中,肯定是希望找真合夥人,不希望找偽合夥人,如果一個人,說看好你的項目,想當你的合夥人,但是他既不願意全職干,也不願意出錢,這個時候就該給他打個問號,這種既不願意花錢,也不願意花時間,你相不相信這是真愛?
二、股權該怎麼分?
如果算小賬,算到白頭偕老也沒法算明白,各自該拿多少股權。根據創業團隊的貢獻大小與分工,有絕對控股型、相對控股型、不控股型三種模型供你參考。創業搭班子,和家庭搭班子,長一樣一樣的:)
1、絕對控股型
絕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大家有權反對,但大事小事最後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妻管嚴的家庭?
2、相對控股型
相對控股型,大家可以民主討論,有權反對,但除了少數幾件大事,大部分事情都是你拍板。這是不是很像,那些有商有量,但有人拍板的夫妻家庭?
3、不控股型
不控股型,公司大事小事,你都拍不了板。少數幾件大事,你可以 投投反對票。這是不是很像,那些誰說了都算,誰說了都不算的夫妻關系?結果是,家庭少不了冷戰熱戰,雞飛狗跳。
對於公司創始人不控股的情況下,如何控制公司,七八點有4點建議:一是投票權委託制度;二是一致行動人制度;三是持股平台制度;四是AB股計劃制度。
阿里巴巴與萬科,一樣的股權分散,一樣的經營團隊不控股。但是,馬雲依靠事業合夥人制度(董事提名權+投票權委託),穩坐釣魚台。王石不斷遭受控制權挑戰。股權制度一開始的任性,決定了未來無限的折騰和麻煩。
6. 期權與期貨分別是什麼如何起源和發展的
期貨起源於芝加哥的期貨市場 開始是各種實際貨物進行遠期交易的方式 後來被標准化了
期權起源於芝加哥的股票期權市場 開始只有看漲期權 後來慢慢發展了
現在的衍生品的標的物可以使任何東西 甚至是某個地區是否地震。。。
7. 創始人和員工股票期權怎麼分配
還是股權。因為股權與一個公司最核心的利益分配、管理結構設計息息相關。我們在創業之初,除了「最重要是把事情做成」的熱情之外,也要理性地先把所有權的問題、未來股權分配的問題想清楚。
加速行權
許多期權協議包含加速行權條款。這些加速條款通常被稱為「觸發器」,但就像「懸崖」, 期權協議里一般不用這樣的術語。觸發器要麼用來在公司被收購時獎勵員工,要麼在被收購時保護員工。
· 單個觸發(獎勵):在一個單獨時間中觸發(通常是一場收購)。通常是六個月或一年的加速行權時間表。例如,如果你的四年行權期已經過了兩年, 同時你的協議中有一個既定的一年期單個觸發加速條款,那公司被收購之後,你會在三年時完成既定的行權。根據不同的情況,這個獎勵可能增加收購中買方的成本,因為他們需要提供激勵措施留住員工。(對買方來說,員工團隊通常是一個重要資產).
· 雙觸發(保護):兩個事件必須同時發生以激活加速行權。通常發生在公司被收購或者公司無故終止的情況下。這樣可以保護員工以免他們的角色被買方隨意取消。(比如他們已經有一個系統管理員),或者如果買方想降低收購的成本(因為未到期的股權可返回給公司)。第二個觸發經常被擴大來包括其他可能性,如:因公搬家,被收購後公司不再需要類似的崗位,等等。
雙觸發加速行權更為常見。相比在收購時獲得的顯而易見的股份價值,很少有創始人或員工還需要一個其他類型的獎勵。
雖然在公司創始人和VC之間設置行權機制非常容易,我們還是建議公司創始人將行權保護作為一個整體,看作「團隊聚合工具」--為他們自己、他們的聯合創始人、早期員工、和未來的員工。那些經歷過不公平的行權期的人會在這方面有特別強烈的意識--我們相信行權期的公平、均衡,和執行時的一致性是在一個公司達到長期優質管理效果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
員工股權分配
股權對於初創公司的早期雇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獎勵。它確保了員工在公司感覺到所有權並有動力為低工資工作,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在規模較大的企業可能賺得更多。因為創始人在A輪之前給公司員工股會比較復雜和昂貴,一些創始人只提供口頭承諾。我們常聽到「一旦我們拿到首輪投資,我會給你x %」。然而,這有可能導致團隊和創始人之間的矛盾。如果創始人以及團隊對相關股份所有權的期望值不同,可能意味著喪失重要員工。為避免這些問題,我們建議所有創始人要麼(1) 在A輪融資前就相對正式的提出股權計劃 (2) 給員工寫一個計劃書,詳細記錄他們在A輪融資之後的股權補償計劃。
8. 期權是什麼 個人可以做期權嗎
目前國家有監管。場外個股期權做不了,只能對接機構。
9. 期貨是誰發明的
期貨最初產生於遠期合約,而遠期合約產生於美國的芝加哥。芝加哥專地處美國中部,瀕臨五大屬湖,是交通樞紐,是美國當時的糧食集散地。人們發現,糧食豐收時,價格會因大量上市而急跌,到了缺糧的季節,卻又大漲。這使糧食的供應商,糧食的需求者都很不方便。為了保證糧食的供應,人們在糧食還沒有上市時就簽訂合同,預定好價格和數量,這就是遠期合約。但是由於這種合約很隨意,價格和數量在不同合約之間相差很大,所以很難在市場上流通。後來人們把合約的數量、交割方式等都固定下來,就形成了標准化的遠期合約,這就是期貨了。
10. 股份期權的創始人
薛中行,他首創了「五步連貫股權激勵法」,即將股權激勵的實施分解為「定股」、「定人」、「定價」、「定量」、「定時」五大步驟,環環相連,步步緊扣,旨在增強內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1974年生於上海的薛中行,在復旦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系統地接受了現代經濟學的培養,先後師從於著名經濟學家尹伯成教授和張軍教授。他將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和中國古代商道相結合,從當代經濟社會實際出發,提出了「股權釋兵權」、「金色降落傘」、「勞者有其股」、「人力資源的資本化」等獨特理念。而出於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鑽研《周易》二十載,提出了 「易道管理」、「五行管理」、「水文化」等獨具「中西合璧特色」的企業管理理念。
在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大、浙江大學等多家名牌大學的客座教授(主講股權激勵課程授課滿意度連續8年排名第一)的同時,薛中行還是百餘家企業的首席咨詢顧問,資深投資銀行專家,也未上市中小企業股權激勵類項目的首席咨詢專家。
如今,更多的同行習慣稱呼他為薛博士。作為「股權激勵」方面一流專家,他主張把股權激勵制度上升到企業生產關系的高度,並率先指出「中國企業的生產關系的變革(股權激勵)將會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革命,合理的生產關系才是企業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張江高科(600895)內一知名IT企業正是通過這樣的指導,5年內,從一個兩萬元起家的小公司發展成為擁有五千萬資產的實力企業,有著完善的人才實力,在完成了上市前的融資後擬在登陸納斯達克。正因如此,第一財經在節目采訪中甚至給薛中行冠上「上海灘上新傳奇」的稱號。
與此同時,薛中行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關注中小企業成長,定期舉行的企業股權激勵咨詢班就旨在幫助中小型企業走出發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