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蛙融資
Ⅰ 無人貨架前景如何 無人貨櫃將會崛起嗎
無人貨架前景還可以吧,只是前期需要投入的太大了,並且回報的周期會相對長一些,在做無人貨架之前,就一定要做好一切的准備,如果沒有資金支撐自己做下去,那就還是不開始的好,一旦開始,要想止損,就只能是不斷的投入,跑贏市場,跑贏同行,現在做無人貨架的真的太多了,投資前先學會了解對手。
Ⅱ 你覺得無人貨架的未來有沒有發展空間呢
我覺得無人貨架,可以說是未來的趨勢了,就像現在超市有收銀員這樣人工結款的通道,還有機器自助結算的通道,這些都是為了節省人力和物力,和無人貨架的原理是一樣的。
Ⅲ 現在在二三線城市開一家便利店賺錢嗎
被重新估值的便利店們
便利店的價值一直被低估。
在資本市場上,要麼用PE(市值對應利潤的倍數),要麼用PS(市值對應銷售額的倍數),這對高人工成本(24小時輪班)、高租金成本(靠近商業和生活中心)的便利店來說,很虧。
最明顯的是全時便利店了,都106家店面了,估值才15億。而在互聯網行當,90後隨便搞個漫畫應用都能15億估值。便利店的估值實在低得不行。
當互聯網玩家介入後,這產業的認知邏輯轉變,便利店估值模型被重估:
1:這是個容易盈虧平衡的生意。
2:這是個穩定獲客的線下流量入口。
3:滿足購物便利的同時,通過服務溢價獲得更高的資本空間。
4:高頻可以拉動低頻消費,流量多輪次變現。
便利店在銷售定位外的價值,做得比較好的可以看看日本和台灣。台灣便利店壟斷了盒飯和生活繳費的業務;羅森成為了日本第三大機票代銷機構;7-11占據了atm機的第一市場份額,間接影響了高溢價的金融領域。這間接驗證了便利店的線下入口效應。
在線上流量失去成本優勢的今天,新的低成本流量路徑很搶手。
便利店產業出現了從銷售額估值,轉變為基於用戶價值估值的苗頭,這也許能解釋,為什麼從2017年開始,便利店成為新風口的原因。
錢錢錢,潛在的軍備戰爭
中國的互聯網項目,從未像今天這樣焦慮過。
人口紅利的失效,誕生了互聯網下半場概念的火爆,讓大家都陷入新戰場的搜尋中。搜尋的思考路徑一般是三種:
一:尋找下一個人口紅利市場,典型的是下鄉和出海。推升了快手、村淘、apus等公司的受追捧。
二:以技術紅利抵抗流量頹勢,人工智慧和VR的興起算是這一典型。
三:尋找高頻、高毛利、高周轉的線下場景。把原本粗放經營的線下市場重新激活。便利店是最直觀的有待改變市場。
胡雙勇說,便利店市場最需要盯緊的就是「錢、錢、錢」。
第一個錢是找錢。畢竟啟動門檻低,有錢就能鋪開市場,目前接近10家的競品,要麼在不同城市發展,要麼在不同場景發展(公司和創業空間)。持續的找錢能力,才能鋪開市場。
第二個錢是省錢。杭州去年有家融資3千萬的類似項目,年後就沒消息了,因為用補貼的方式鋪了1000家,結果大部分都是地推人員為了返佣做的量,貨架鋪出去服務跟不上,到現在才百來家活躍。
第三個錢是賺錢。自有貨品也好,陳列費也好,要把毛利千方百計提高來,深入到供應鏈上下游,獲取健康的利潤率。自助便利店的核心是基於大數據的選品訂貨能力和物流配送效率,後續的精細化運營是關鍵,市場決定跑多快,運營決定跑多久。
「我前幾天和投資人聊這項目」胡雙勇說「對方第一句話是,這個和ofo模式很像,第二句話就是,你做好軍備競賽的打算了么。很直接很粗暴,也很看好。」
Ⅳ 目前自助的便利店市場份額比較多的品牌有哪些啊有什麼優勢
最多的應該是領蛙吧,畢竟其無人貨架入駐了不少知名企業,而且單位分管產品和商業智能的是鄭旭東,之前在阿里巴巴擔任資深產品經理。。。
Ⅳ 新零售無人貨架現狀怎麼樣
無人貨架是無人值守的貨架,主要應用於辦公場景,設立在公司的茶水間,為固定區域的固定人群提供零食、飲料服務,SKU控制在20~60的范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截止2017年10月,已經有至少16家無人貨架獲得投資,融資總額已經超過25億元。有市場就有戰爭,有戰爭自然就有「死亡」,前有巨額融資,後有接連倒閉。
對於無人貨架的未來,或許他還有很多機遇,就像馬雲所說,未來是零售的時代,這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無人貨架開始著手做貨架的智能化升級,比如京東到家Go、領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