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合力
A. 為什麼現在有些炒股人「信仰」市場合力,而不再「信仰」跟庄了
在2000年之抄前,由於A股的機制不成熟襲,A股坐莊盛行,
發生了很多操縱事情,2000年前確實是坐莊的時代,因為大家都沒有價值投資的理念,券商都沒自己的基本面研究人員,都是開戶,瞎胡鬧,
價值投資還沒傳入到中國,A股是野蠻生長的時代
。但是在2005年之後,不一樣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開始逐步發展起來,機制也都成熟起來,證監會對於操縱的打擊很大,對於機構來講,價值投資
、發掘業績,成為了他們的一個主流
,只是對於我們散戶而言,我們體會不到而言,我們接觸的都是散戶。
其實某支股票是不是莊家
,是否吸籌,是否洗盤,等等,誰都不知道,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猜想。當沒出現漲勢信號的時候,我們就去臆想主力正在吸籌,當出現漲勢信號,就認為主力吸籌結束,
實際上,我們誰都不知道有無主力,以及主力是否真像我們說的如此,我們只能事後去臆想主力如此。
我們要想盈利,一定要遵循客觀而又實際存在的信號,我們的買賣,要根據客觀的技術信號,才能有章可循,否則就變成了意淫交易主觀交易了,無法保障交易的質量。
B. 股票中的主力是什麼意思,與莊家有什麼區別
1、股票機構,主要是指以證券、股票買賣交易為主要業務的公司或團體,並可專以為散戶提供咨屬詢、代理操盤等服務,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中國證監會、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是股票的管理機構。
2、股票莊家是比較中國特色的名詞,是指能在較大程度上決定該個股的走勢,即可稱為股票莊家。
C. 炒股票,到底有沒有套路
炒股票,一定一定要熟悉自己的套路!
炒股票要熟悉自己的模式,不能盲目抄,一定要明白一隻票為什麼上漲,你適合什麼操作方式都要熟悉。
市場上有些小白,完全不懂怎麼定義自己的操作,感覺打板好就跟著去打板,感覺追漲好就跟著去追漲,完全不懂自己盲目跟從操作下的風險,我下面就詳細講一下,這些都是什麼
什麼是超短?
超短就是快速操作,不管盈虧,第二天都會賣出,就是尋求短時間的幾個點盈利,當然超短也可以鎖倉,要看股票的股性和走勢;
如何玩好超短線,從以下八方面去看:
1.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充分的看盤時間,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敏感度,並自然形成的條件反射。
2.能夠及時發現市場的短期熱點所在,事實上總有少數個股不理會大盤走勢走出出色的短線行情,甚至帶動整個板塊。我們短線操作的對象就是要選擇這類被市場廣泛關注卻有大部分人還在猶豫中不敢介入的個股。
3.在熱門板塊中挑選個股的時候一定要參與走勢最強的龍頭股,很多投資者買入的是普通的票來做短線,有些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去參與補漲 或跟風的個股,這些都是短線不應該做的事情。
4.從技術上分析,超短線候選股基本是5日線向上且有一定斜率的才考慮,買入的時機是在中長陽線放量創新高的時候。但有的時候遇到連續放量暴漲的個股,尤其是低位放量起來的個股,還有就是龍頭個股短線都可以追漲進場。
5.超短線操作最重要的是要設定止損點,要牢記短線就是投機,投機一旦失敗就要有勇氣止損出局,這是鐵的紀律,千萬不要捨不得,認為它還能漲,能解套。
6.做超級短線更要設立目標位,不可戀戰,積少方可成多!
7.超級短線出局的原則是個股漲勢一旦逆轉就出局,跌破5日線或股價小於前兩天(2日均線走平)或前三天(三日均線走平)的收盤價時就跑,這是比較好的辦法。
8.一旦你選好了超短線個股,就應該按照預定計劃堅決地去做,現在能夠選出好股的人很多,但最後自己並沒有操作。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更多的應該相信自己事先比較細致和系統的分析;
說到底,超短就是快進快出,和追漲差不多,買的都是市場的情緒和龍頭票。
什麼是低吸?
博涵的理解:低吸的模式有很多種:在重要支撐位置低吸,比如5、10、60日均線附近;超跌量能極度縮量有反彈要求的 ,上升趨勢中回調到位的都是低吸;
這里低吸還要伴隨著邏輯去低吸,比如獨角獸創業黑馬,周五萬興科技一字板,預期非常強,邏輯上創業黑馬也屬於獨角獸,而且一直都和萬興科技是有聯動性的,萬興科技漲,它也跟著漲,還服務過萬興科技,萬興科技一字板,創業黑馬平開,這就是低吸的好機會。
再比如:周四的華自科技,這票寧德時代低位股,周四合肥城建在2點左右快速拉板,華自科技還在水下2個多點,合肥城建封板時,華自科技跟隨上漲,如此強悍的快速拉板,必然會帶動整個板塊輪動,而華自科技低位,近期小新高,水下拉起就是低吸的機會,我在-2個多點時喊了低吸,周四漲了4個點,周五最高沖漲停,算下來兩個交易日14個點的利潤;
這就是邏輯低吸,另外股價回踩5日線的低吸機會也有很多,大多數都是強勢股龍回頭走N字型的回踩,這里就不舉例子了,因為講過很多。
什麼是邏輯?
邏輯就是買入的理由;大部分人買票都會找個邏輯,比如:業績好與壞、消息刺激、基本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引導、龍虎榜數據、市場的情緒等等,這些都是邏輯,但有時我們大多數人會受到市場的影響,不能思路清晰的分析邏輯;
當一個人的思路受到牽絆時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明地找尋到一切事理的根源,要想找到邏輯,就要:
1. 跳出「習慣上的桎梏」
2. 避開「思路上的陷阱」
3. 逃離「認知上的迷霧」
4. 擺脫「性情上的執著」
要想尋找邏輯,就要脫離一切人為的布局,人的邏輯各種各樣,不要讓別人的邏輯影響你;
說到底,邏輯和低吸是息息相關的,有了邏輯,你才可能去低吸,有了邏輯的低吸才能出手百發百中,一般打板很少需要邏輯,但不是不需要,你要用邏輯判斷什麼板可以打,什麼板不能打,什麼板打了能封住,什麼板打了封不住;這都要看當時的市場,和你對市場的理解。
什麼是半路?
半路俗稱追漲,就是當股價上漲一定高度才去跟進的一種模式,博的就是當日的漲停,和第二天的溢價,與漲停瞬間去掃板的最大區別就是不確定性更高,半路的成功率有多高?熟練的選手應該有7層,普通選手至多5層,所以半路是比打板更危險,需要你對市場的認識要更清楚;
想要真正做好半路,1.你的大局觀必須要足夠強大、足夠開闊,當你強大到無限的接近主流資金時你已經成功一半了。
2. 你是否在臨盤過程中揣摩出市場的情緒?它的情緒共振點在哪?情緒共振點就是你的半路狙擊點。
3. 關於龍頭的引領屬性和更迭屬性,常表現為階段性,做半路圍繞龍頭做其實你已經成功一大半了。
4. 關於行情周期的判斷,比如近期的獨角獸、前幾天的次新,近幾天的國企改革,每波行情都有個發展、高潮和雞肋階段,如此循環往復,你確定你參與的是行情發展初期而不是雞肋階段的話概率自然就提高了。
5. 三千多隻股票裡面的絕大多數股票的股性你是否熟悉,真正摸透了它們的屬性的話半路你才有勇氣上車,最近的特力A為什麼有資金願意接力,其實乾的就是它的妖性股性。
6. 具備以上基礎和實力以後就是你的買點和倉位配置問題了,本人常採用低倉試錯、進攻倉位和追加倉位(漲停瞬間),此種倉位配置法其實把打板也融入進去了,當然偶爾也是一把梭。
舉例:特力A,妖股屬性,全國人民都知道特力A是妖股,而且此票每次拉高都會沖板,幾乎沒有沖高回落的戲碼,這樣的票你就可以半路去追,一隻票你熟悉了股性,半路去追就容易了很多,還有就是板塊效應的追漲,比如本人周五買了新華傳媒,板塊方面獨角獸周五強度不用我說,而新華傳媒服務多家獨角獸企業,我是在周五中午12點多發掘了此票,11.30分收盤4個點,開盤一筆拉升到7個多點,然後我在1點1分掛單買入,隨後就此票就沖板成功,這就是板塊效應,板塊強,此票被資金拉升到七八個點,而且整體低位,說明資金非常看好,此時追漲就最安全;
還有情緒逆轉時的追漲,這一套用在次新非常合適,比如大幅度下跌或者跌停到拉高六七個點的追漲,還有就是龍頭的追漲,這個適合在二板,因為一板時你不確定誰是龍頭,沖二板時,確定性機會更大,要是在拉升時能帶動板塊聯動的追漲就更強。
1. 半路算是術,不是道。2. 半路成功與否,與k線關系不大。3. 極弱市打板反而不易虧錢,半路易大虧。4. 情緒轉弱時,半路大面概率大。
什麼是打板?
打板模式在06、07、09年那段時間的成功率非常高,市場生態 較好,比較出名的幾個游資都是打板成名,例如趙老哥、小趙、金田路、古北,近期活躍的很多小游資也是打板居多;打板不需要扎實的調研基本面,不需要分析國家政策,不需要考慮當時的市場環境,不需要分析競爭對手,只需要對市場的稍微理解,找到當時的短期熱點,下單比別人快一步就行。
有人喜歡打首板,有人喜歡打二板三板,不同的模式都有不同對市場的理解,比如佛山系、南北環,喜歡先用小資金突然爆拉,然後再用大資金在封板位置掃籌碼,他們喜歡用資金優勢去打低位首板,他們參與的票往往也都是獨食,別人很難掃到籌碼。
打板得先在心理快速評估此票能不能封不封,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是兩種類型,一類加速板,一類換手板。加速板在什麼條件下能維持存量籌碼的穩定性,那必然是有向上的空間或者這板的位置歷史拋壓相對較小值得部分資金鎖倉。
然後是換手板,換手就存在分歧,能不能形成合力是再次封板的前提,這部分主要是接力資金的意願和強度,隔日市場氛圍,資金流向等等動態因素都可能產生極大的不確定性。更別說一些主導資金隱晦的手法極其刁鑽,比如什麼大長腿,什麼地天板,至於首板,也得看在什麼位置,超跌的首板套用一句名言「看得出來個錘子」!除非是股性極好的票超跌首板可以打,這又要說到妖股屬性的票,基本上低位首板都可以參與一下,什麼是換手板,什麼是加速板,這個以後在寫,看今天的閱讀量多少,在決定要不要寫,其實我自己很少打板。
D. 炒股的人總會聽到說「主力」,「莊家」,究竟什麼是主力
感謝邀請,這個市場里的主力分幾類:2020Q1,市場投資者結構。一般我們講的主力,就是市場上的這些資金。莊家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市場地位了,坐莊手法早已經被淘汰。信息大爆炸時代,靠信息差很難賺到錢,除非內幕交易。
豬豬爸看股市,專注投資者教育,移步專欄,學習更多干貨。
E. 市場合力封漲停板的股票好不好,餘下交易日會怎樣
漲停的百分之九十是好的,剩下怎麼走要看這個公司成長性,和行業需求情況
F. 怎樣判斷股票上漲是市場合力引起的
成交量和價格變化
G. 股票漲跌的推動力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從政策、資金、國際環境等等來找答案,這是不錯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響,永遠是伴隨著股市運行的;資金就更不用說了,有資金流入,股市當然上漲,流出即下跌了;國際環境——包括匯率、主要股票、期貨市場價格變化、戰爭等等都會影響到國內股票市場。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重要的一點:股票市場具有它自身的運行規律! 股票的買和賣,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的利益平衡點,所有的因素最終都通過買賣雙方的心理反映到價格上來。所以,股票市場的運行是以市場信心為基礎的。是市場心理的具體反映:低買高賣、快漲回調、急跌反抽,這都能解釋為:市場上取得某種共識——平衡!雖然在股票市場中,不平衡是常態,但是偏離平衡太遠了,它就要回歸平衡,就象鍾擺一樣,這就是規律。所有的因素都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作用,你可以打破趨勢的進程,但不可以改變趨勢。這就是規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趨勢中,1996.12底由於滬市上漲過猛,中央發了個文件,造成連續三天大跌,絕大部分股票三天內以跌停收盤,但是市場該漲的還是要漲,不會因為政策因素而轉向,97年上半年一直繼續在漲;同樣,在2242點以後,下降趨勢出現後,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場還沒有回歸到位! 簡單而言,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場其本身的運行規律,有些時候基本面因素影響大一些,更多的時候規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對於大盤而言,高位容易形成頭部,低位容易產生底部。 應該說,市場的高與低是相對的,原來的高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低位,同樣,原來的低位也可以變成高位,但是在一個時間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問:為什麼不能創新高?問得好。資金停止流入了當然就不能創新高了。又問:資金為什麼停止流入?答:因為覺得市場價格在高位,沒有盈利空間。再問:如何判斷市場在高位?答:市場心理影響到市場信心。 在股票市場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從過去探知現在,從歷史推導未來,那麼,大盤的運行軌跡、時間、關鍵點位、支撐與壓力等等,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因為市場相信:歷史會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見就是真理。 頭部因資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資金流出萎縮而產生;頭部與底部之間是趨勢。 當空頭趨勢形成時,資金在流出,持幣者是不會介入的,只有在資金流出枯竭時,也就是成交量萎縮時,資金才會大規模入市,並且一舉扭轉趨勢。 確定多頭趨勢以後,在沒有形成頭部之前,它會繼續上漲,資金會不斷地流入。 需要明確一點是資金與趨勢的關系。 資金在空頭市場末期的流入,改變了市場的趨勢,使之由下降轉變為上升,由此看來,適乎是資金在主導著趨勢。其實不然,市場不平衡是常態,在空頭運行地極點後,市場已經具備反向修正的條件,資金乘勢入場形成合力,趨勢形成後又吸引更多的資金進來,將市場推高。如果資金是在多空平衡點上入場會怎麼樣呢?會形成盤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資金進來。所以說,資金和市場的關系是,兩者互相影響,但是先有趨勢後有資金。(這一點,在樓市也適用,政府總是以為房價高是抄家的緣故,其實房價不漲,誰去抄?)沒有趨勢肯定沒有資金。 資金是影響股票市場漲跌的直接因素,但是,決定資金流入與流出的是市場信心。 人的心理活動影響了判斷,判斷決定了行為,行為又導致了後果。 如果覺得上面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話,現在做個小測驗。 1、假設你有一筆錢要投入股票市場,在綜合了軌跡、時間、成交量等等歷史因素後,你認為在什麼點位介入比較保險?(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則) 2、如果覺得目前的點位是底部,那麼現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經達到萎縮的地步?也就是說:資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當然離底部不遠,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
H. 股市大家都買才漲啊,為什麼股民不齊心合力買股票推動股市上漲啊
前提是有最後的接盤人。
如果沒有最後的接盤者,這樣的同盟是很脆弱的。
想一下版,當場大家買進股票是1元,現在權漲到了2元,翻了一倍,你的資產從100萬變成了200萬,你能不想著賣掉嗎?
你還敢等到3塊的時候買嗎?如果你的同盟賣了呢?
這就是囚徒困境了。經典的經濟學理論。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