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市場 » 印度股市變革

印度股市變革

發布時間: 2021-03-06 12:20:48

1. 什麼是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時代

(巨量資料(IT行業術語))
編輯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於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餘浪潮的到來。」 「大數據」在物理學、生物學、環境生態學等領域以及軍事、金融、通訊等行業存在已有時日,卻因為近年來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發展而引起人們關注。
中文名
大數據時代
外文名
Big data
提出者
麥肯錫
類 屬
科技名詞
目錄
1 產生背景
2 影響
▪ 大數據
▪ 大數據的精髓
▪ 數據價值
▪ 可視化
3 特徵
4 案例分析
5 產業崛起
6 提供依據
7 應對措施

產生背景
編輯

進入2012年,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
大數據時代來臨
據,並命名與之相關的技術發展與創新。它已經上過《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的專欄封面,進入美國白宮官網的新聞,現身在國內一些互聯網主題的講座沙龍中,甚至被嗅覺靈敏的國金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等寫進了投資推薦報告。[1]
數據正在迅速膨脹並變大,它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雖然很多企業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數據爆炸性增長帶來問題的隱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將越來越多的意識到數據對企業的重要性。
正如《紐約時報》2012年2月的一篇專欄中所稱,「大數據」時代已經降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於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
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加里·金說:「這是一場革命,龐大的數據資源使得各個領域開始了量化進程,無論學術界、商界還是政府,所有領域都將開始這種進程。」[2]

影響
編輯

大數據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科技發達,信息流通,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生活也越來越方便,大數據就是這個高科技時代的產物。[3]
隨著雲時代的來臨,大數據(Big data)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數據(Big data)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在下載到關系型資料庫用於分析時會花費過多時間和金錢。大數據分析常和雲計算聯繫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數據集分析需要像MapRe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2]
在現今的社會,大數據的應用越來越彰顯他的優勢,它佔領的領域也越來越大,電子商務、O2O、物流配送等,各種利用大數據進行發展的領域正在協助企業不斷地發展新業務,創新運營模式。有了大數據這個概念,對於消費者行為的判斷,產品銷售量的預測,精確的營銷范圍以及存貨的補給已經得到全面的改善與優化。[4]
「大數據」在互聯網行業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互聯網公司在日常運營中生成、累積的用戶網路行為數據。這些數據的規模是如此龐大,以至於不能用G或T來衡量。
大數據到底有多大?一組名為「互聯網上一天」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天之中,互聯網產生的全部內容可以刻滿1.68億張DVD;發出的郵件有2940億封之多(相當於美國兩年的紙質信件數量);發出的社區帖子達200萬個(相當於《時代》雜志770年的文字量);賣出的手機為37.8萬台,高於全球每天出生的嬰兒數量37.1萬……[1]
截止到2012年,數據量已經從TB(1024GB=1TB)級別躍升到PB(1024TB=1PB)、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級別。國際數據公司(IDC)的研究結果表明,2008年全球產生的數據量為0.49ZB,2009年的數據量為0.8ZB,2010年增長為1.2ZB,2011年的數量更是高達1.82ZB,相當於全球每人產生200GB以上的數據。而到2012年為止,人類生產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數據量是200PB,全人類歷史上說過的所有話的數據量大約是5EB。IBM的研究稱,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而到了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5] 每一天,全世界會上傳超過5億張圖片,每分鍾就有20小時時長的視頻被分享。然而,即使是人們每天創造的全部信息——包括語音通話、電子郵件和信息在內的各種通信,以及上傳的全部圖片、視頻與音樂,其信息量也無法匹及每一天所創造出的關於人們自身的數字信息量。
這樣的趨勢會持續下去。我們現在還處於所謂「物聯網」的最初級階段,而隨著技術成熟,我們的設備、交通工具和迅速發展的「可穿戴」科技將能互相連接與溝通。科技的進步已經使創造、捕捉和管理信息的成本降至2005年的六分之一,而從2005年起,用在硬體、軟體、人才及服務之上的商業投資也增長了整整50%,達到了4000億美元。[5]

大數據的精髓
大數據帶給我們的三個顛覆性觀念轉變:是全部數據,而不是隨機采樣;是大體方向,而不是精確制導;是相關關系,而不是因果關系。[6]
A.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在大數據時代,我們可以分析更多的數據,有時候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特別現象相關的所有數據,而不再依賴於隨機采樣(隨機采樣,以前我們通常把這看成是理所應當的限制,但高性能的數字技術讓我們意識到,這其實是一種人為限制);
B.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研究數據如此之多,以至於我們不再熱衷於追求精確度;之前需要分析的數據很少,所以我們必須盡可能精確地量化我們的記錄,隨著規模的擴大,對精確度的痴迷將減弱;擁有了大數據,我們不再需要對一個現象刨根問底,只要掌握了大體的發展方向即可,適當忽略微觀層面上的精確度,會讓我們在宏觀層面擁有更好的洞察力;
C.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我們不再熱衷於找因果關系,尋找因果關系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習慣,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無須再緊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應該尋找事物之間的相關關系;相關關系也許不能准確地告訴我們某件事情為何會發生,但是它會提醒我們這件事情正在發生。

數據價值
大數據時代,什麼最貴?
十年前,葛大爺曾說過,「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深以為然。只是,十年後的今天,大數據時代也帶來了身價不斷翻番的各種數據。由於急速拓展的網路帶寬以及各種穿戴設備所帶來的大量數據,數據的增長從未停歇,甚至呈井噴式增長。[7]
一分鍾內,微博推特上新發的數據量超過10萬;社交網路「臉譜」的瀏覽量超過600萬……
這些龐大數字,意味著什麼?
它意味著,一種全新的致富手段也許就擺在面前,它的價值堪比石油和黃金。
事實上,當你仍然在把微博等社交平台當作抒情或者發議論的工具時,華爾街的斂財高手們卻正在挖掘這些互聯網的「數據財富」,先人一步用其預判市場走勢,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收益。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這些數據都能幹啥。具體有六大價值:
●1、華爾街根據民眾情緒拋售股票
●2、對沖基金依據購物網站的顧客評論,分析企業產品銷售狀況;
●3、銀行根據求職網站的崗位數量,推斷就業率;
●4、投資機構搜集並分析上市企業聲明,從中尋找破產的蛛絲馬跡;
●5、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依據網民搜索,分析全球范圍內流感等病疫的傳播狀況;
●6、美國總統奧巴馬的競選團隊依據選民的微博,實時分析選民對總統競選人的喜好。[1]

可視化
「數據是新的石油。」亞馬遜前任首席科學家Andreas Weigend說。Instagram以10億美元出售之時,成立於1881年的世界最大影像產品及服務商柯達正申請破產。
大數據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其獲取、儲存、搜索、共享、分析,乃至可視化地呈現,都成為了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1] 。
「當時時變幻的、海量的數據出現在眼前,是怎樣一幅壯觀的景象?在後台注視著這一切,會不會有接近上帝俯視人間星火的感覺?」
這個問題我曾請教過劉建國,中國著名的搜索引擎專家。劉曾主持開發過國內第一個大規模中英文搜索引擎系統「天網」。
要知道,劉建國曾任至網路的首席技術官,在這樣一家每天需應對網民各種搜索請求1.7億次(2013年約為8.77億次)的網站中,如果只是在後台靜靜端坐,可能片刻都不能安心吧。網路果然在提供搜索服務之外,逐漸增添了網路指數,後又建立了基於網民搜索數據的重要產品「貼吧」及網路統計產品等。
劉建國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他想了很久,似乎陷入了回憶,嘴角的笑容含著詭秘。
倒是有公司已經在大數據中有接近上帝俯視的感覺,美國洛杉磯就有企業宣稱,他們將全球夜景的歷史數據建立模型,在過濾掉波動之後,做出了投資房地產和消費的研究報告。
在數據可視化呈現方面,我最新接收到的故事是,一位在美國思科物流部門工作的朋友,很聰明的印度裔小夥子,被Facebook高價挖角,進入其數據研究小組。他後來驚訝地發現,裡面全是來自物流企業、供應鏈方面的技術人員和專家,「Facebook想知道,能不能用物流的角度和流程的方式,分析用戶的路徑和行為。」

特徵
編輯
數據量大(Volume)
第一個特徵是數據量大。大數據的起始計量單位至少是P(1000個T)、E(100萬個T)或Z(10億個T)。
類型繁多(Variety)
第二個特徵是數據類型繁多。包括網路日誌、音頻、視頻、圖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多類型的數據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價值密度低(Value)
第三個特徵是數據價值密度相對較低。如隨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信息感知無處不在,信息海量,但價值密度較低,如何通過強大的機器演算法更迅速地完成數據的價值「提純」,是大數據時代亟待解決的難題。
速度快、時效高(Velocity)
第四個特徵是處理速度快,時效性要求高。這是大數據區分於傳統數據挖掘最顯著的特徵。
既有的技術架構和路線,已經無法高效處理如此海量的數據,而對於相關組織來說,如果投入巨大採集的信息無法通過及時處理反饋有效信息,那將是得不償失的。可以說,大數據時代對人類的數據駕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也為人們獲得更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與潛力。[2]

案例分析
編輯
個案一
你開心他就買你焦慮他就拋[2]
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霍廷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電腦程序分析全球3.4億微博賬戶的留言,進而判斷民眾情緒,再以「1」到「50」進行打分。根據打分結果,霍廷再決定如何處理手中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股票。
霍廷的判斷原則很簡單: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興,那就買入;如果大家的焦慮情緒上升,那就拋售。
這一招收效顯著——當年第一季度,霍廷的公司獲得了7%的收益率。
個案二
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估測,這些「數據」值錢的地方主要在於時效。對於片刻便能定輸贏的華爾街,這一時效至關重要。曾經,華爾街2%的企業搜集微博等平台的「非正式」數據;如今,接近半數企業採用了這種手段。
●「社會流動」創業公司在「大數據」行業生機勃勃,和微博推特是合作夥伴。它分析數據,告訴廣告商什麼是正確的時間,誰是正確的用戶,什麼是應該發表的正確內容,備受廣告商熱愛。
●通過喬希·詹姆斯的Omniture(著名的網頁流量分析工具)公司,你可以知道有多少人訪問你的網站,以及他們呆了多長時間——這些數據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詹姆斯把公司賣掉,進賬18億美元。
●微軟專家吉拉德喜歡把這些「大數據」結果可視化:他把客戶請到辦公室,將包含這些公司的數據圖譜展現出來——有些是普通的時間軸,有些像蒲公英,有些則是鋪滿整個畫面的泡泡,泡泡中顯示這些客戶的粉絲正在談論什麼話題。
●「臉譜」數據分析師傑弗遜的工作就是搭建數據分析模型,弄清楚用戶點擊廣告的動機和方式。
處理和分析工具
用於分析大數據的工具主要有開源與商用兩個生態圈。
開源大數據生態圈:
1、Hadoop HDFS、HadoopMapRece, HBase、Hive 漸次誕生,早期Hadoop生態圈逐步形成。
2、. Hypertable是另類。它存在於Hadoop生態圈之外,但也曾經有一些用戶。
3、NoSQL,membase、MongoDb
商用大數據生態圈:
1、一體機資料庫/數據倉庫:IBM PureData(Netezza), OracleExadata, SAP Hana等等。
2、數據倉庫:TeradataAsterData, EMC GreenPlum, HPVertica 等等。
3、數據集市:QlikView、 Tableau 、 以及國內的Yonghong Data Mart 。

產業崛起
編輯
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等機構開始意識到數據正在成為組織最重要的資產,數據分析能力正在成為組織的核心競爭力。具體有以下三大案例:
1、2012年3月22日,奧巴馬政府宣布投資2億美元拉動大數據相關產業發展,將「大數據戰略」上升為國家意志。奧巴馬政府將數據定義為「未來的新石油」,並表示一個國家擁有數據的規模、活性及解釋運用的能力將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對數據的佔有和控制甚至將成為陸權、海權、空權之外的另一種國家核心資產。
2、聯合國也在2012年發布了大數據政務白皮書,指出大數據對於聯合國和各國政府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機遇,人們如今可以使用極為豐富的數據資源,來對社會經濟進行前所未有的實時分析,幫助政府更好地響應社會和經濟運行。
3、而最為積極的還是眾多的IT企業。麥肯錫在一份名為《大數據,是下一輪創新、競爭和生產力的前沿》的專題研究報告中提出,「對於企業來說,海量數據的運用將成為未來競爭和增長的基礎」,該報告在業界引起廣泛反響。
IBM則提出,上一個十年,他們拋棄了PC,成功轉向了軟體和服務,而這次將遠離服務與咨詢,更多地專注於因大數據分析軟體而帶來的全新業務增長點。IBM執行總裁羅睿蘭認為,「數據將成為一切行業當中決定勝負的根本因素,最終數據將成為人類至關重要的自然資源。」
在國內,網路已經致力於開發自己的大數據處理和存儲系統;騰訊也提出2013年已經到了數據化運營的黃金時期,如何整合這些數據成為未來的關鍵任務。
事實上,自2009年以來,有關「大數據」 主題的並購案層出不窮,且並購數量和規模呈逐步上升的態勢。其中,Oracle對Sun、惠普對Autonomy兩大並購案總金額高達176億美元,大數據的產業價值由此可見一斑。[1-2]

提供依據
編輯
大數據是信息通信技術發展積累至今,按照自身技術發展邏輯,從提高生產效率向更高級智能階段的自然生長。無處不在的信息感知和採集終端為我們採集了海量的數據,而以雲計算為代表的計算技術的不斷進步,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計算能力,這就圍繞個人以及組織的行為構建起了一個與物質世界相平行的數字世界[1-2] 。
大數據雖然孕育於信息通信技術的日漸普遍和成熟,但它對社會經濟生活產生的影響絕不限於技術層面,更本質上,它是為我們看待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即決策行為將日益基於數據分析做出,而不是像過去更多憑借經驗和直覺做出。
事實上,大數據的影響並不僅僅限於信息通信產業,而是正在「吞噬」和重構很多傳統行業,廣泛運用數據分析手段管理和優化運營的公司其實質都是一個數據公司。麥當勞、肯德基以及蘋果公司等旗艦專賣店的位置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基礎之上的精準選址。而在零售業中,數據分析的技術與手段更是得到廣泛的應用,傳統企業如沃爾瑪通過數據挖掘重塑並優化供應鏈,新崛起的電商如卓越亞馬遜、淘寶等則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掌握和分析,為用戶提供更加專業化和個性化的服務。
最讓人吃驚的例子是,社交媒體監測平台DataSift監測了Facebook(臉譜) IPO當天Twitter上的情感傾向與Facebook股價波動的關聯。在Facebook開盤前Twitter上的情感逐漸轉向負面,25分鍾之後Facebook的股價便開始下跌。而當Twitter上的情感轉向正面時,Facebook股價在8分鍾之後也開始了回彈。最終當股市接近收盤、Twitter上的情感轉向負面時,10分鍾後Facebook的股價又開始下跌。最終的結論是:Twitter上每一次情感傾向的轉向都會影響Facebook股價的波動。
這僅僅只是基於社交網路產生的大數據「預見未來」的眾多案例之一,此外還有谷歌通過網民搜索行為預測流感爆發等例子。不僅在商業方面,大數據在社會建設方面的作為同樣令人驚嘆,智能電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環保、智慧城市等的蓬勃興起,都與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發展息息相關。
「大數據」可能帶來的巨大價值正漸漸被人們認可,它通過技術的創新與發展,以及數據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看待世界的方法。更多地基於事實與數據做出決策,這樣的思維方式,可以預見,將推動一些習慣於靠「差不多」運行的社會發生巨大變革。

應對措施
編輯
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未雨綢繆,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著手准備,為企業的後期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做好准備,企業可以從下面六個方面著手,這樣當面臨鋪天蓋地的大數據的時候,以確保企業能夠快速發展,具體為下面六點。
目標
幾乎每個組織都可能有源源不斷的數據需要收集,無論是社交網路還是車間感測器設備,而且每個組織都有大量的數據需要處理,IT人員需要了解自己企業運營過程中都產生了什麼數據,以自己的數據為基準,確定數據的范圍。
准則
雖然每個企業都會產生大量數據,而且互不相同、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企業IT人員在現在開始收集確認什麼數據是企業業務需要的,找到最能反映企業業務情況的數據。
重新評估
大數據需要在伺服器和存儲設施中進行收集,並且大多數的企業信息管理體系結構將會發生重要大變化,IT經理則需要准備擴大他們的系統,以解決數據的不斷擴大,IT經理要了解公司現有IT設施的情況,以組建處理大數據的設施為導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設備的購買。
重視大數據技術
大數據是最近幾年才興起的詞語,而並不是所有的IT人員對大數據都非常了解,例如如今的Hadoop,MapRece,NoSQL等技術都是2013年剛興起的技術,企業IT人員要多關注這方面的技術和工具,以確保將來能夠面對大數據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決定。
培訓企業的員工
大多數企業最缺乏的是人才,而當大數據到臨的時候,企業將會缺少這方面的採集收集分析方面的人才,對於一些公司,特別是那種人比較少的公司,工作人員面臨大數據將是一種挑戰,企業要在平時的時候多對員工進行這方面的培訓,以確保在大數據到來時,員工也能適應相關的工作。
培養三種能力
Teradata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辛兒倫對新浪科技表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應該在內部培養三種能力。第一,整合企業數據的能力;第二,探索數據背後價值和制定精確行動綱領的能力;第三,進行精確快速實時行動的能力。
做到上面的幾點,當大數據時代來臨的時候,面臨大量數據將不是束手無策,而是成竹在胸,而從數據中得到的好處也將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望採納,謝謝

2. 如何看待後金融危機時代的國際格局大調整及體系大變革

我也是來找答案的,GDMC的同學嘻嘻
不過,估計你要給分我!

世界格局包括世界經濟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快於世界政治格局變化。南北經濟力量博奕是促進當今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重要因素。所謂南,系指南方國家,即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獲得獨立與主權的發展中國家。所謂北,系指北方國家,即發達國家,集中在被稱之為「富國俱樂部」的經合組織(OECD)之中。南北關系,體現為南北政治、經濟、科技和安全、軍事等各方面的相互合作與斗爭,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南北經濟實力對比逐漸發生的變化。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發表的數據表明,20世紀80年代,南方國家的GDP增速已高於北方國家,但人均GDP增速則低於北方國家。然而步入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不僅在經濟總量上縮小了同發達國家的差距,而且在人口基數增加的前提下,人均GDP也縮小了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鴻溝。在21世紀頭10年,發展中國家的GDP和人均GDP增速以及拉動經濟增長的私人消費、固定資產投資和對外貿易「三大要素」的增速都繼續保持高於發達國家的勢頭。變是永恆的,世界唯一的不變就是變。人們不應再以靜止的觀點看待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作用。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比發達國家以更快速度增長,南北差距就會趨於縮小,世界經濟格局就會發生改變,這是必然的結果。

一、亞洲率先走向崛起

亞洲地域面積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三,堪稱世界第一大洲,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有過自己的輝煌。1820年,全球經濟總量為6950億美元,法國、英國、美國分別佔5.4%、5.2%、1.8%,而中國和印度則分別佔28.7%和16%。但是,伴隨著工業革命,西方列強對亞洲進行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與侵略。然而,二戰後,由於眾多因素的綜合作用,在亞洲率先涌現出一批跳躍式發展的國家和地區。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相繼起飛成「龍」,被國際社會譽為亞洲「新興工業經濟體」(NIES);80年代至90年代,馬來西亞、泰國「准新興工業經濟體」以及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也都在加速經濟發展,以爭取早日成為新興工業國。尤其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未、越南在80年代中、印度在90年代初開始的經濟變革,促進了各自經濟的騰飛,為東亞乃至亞洲的持續高速增長發揮了「拉動效應」。在1997—2007年的10年裡,亞洲國家和地區克服了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躍居為全球經濟發展最快和最具活力的地區,亞洲新興經濟體的GDP年均增速超過9%,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愈益增大。日本《富士產經商報》在2008年4月4日報道中指出,2007年,中日韓、台灣、香港、東盟10國等亞洲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1.7萬億美元,是1980年的6倍。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業已替代日本成為亞洲經濟發展的引擎,以日本為領頭雁的「雁行模式」早己不復存在。約翰?奈斯比特在《亞洲大趨勢》一書中指出,150年來,西方享受了進步與繁榮,而亞洲卻遭受貧困與飢餓。現在,亞洲正走上經濟復興的道路,這將使他們重新得到他們以前文明所擁有的輝煌和榮耀。

二、新興大國的騰飛和「超高速」發展

美國高盛集團全球經濟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奧尼爾,在本世紀初就開始關注和研究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經濟的可能發展,並在2003年發表了《與「金磚四國」一起夢想——2050年之路》研究報告,提出了「金磚四國」(BRICs)的概念。「金磚四國」都是大國,盡管在這場歷史罕見的金融危機中,俄羅斯經濟嚴重衰退,巴西經濟陷入零增長,但由於中印經濟的拉動,「金磚四國」經濟總和佔全球GDP 的比重還是由2007年的13%上升為2009年的15%,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國際力量,加速了南北經濟格局的變化。繼「金磚四國」之後,美國高盛集團於2007年推出了所謂「鑽石十一國」概念( 菲律賓、孟加拉、埃及、印尼、伊朗、韓國、墨西哥、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越南),指出在2004—2007年4年間,十一國的經濟增長率平均約為5.9%,是歐洲國家平均增長率的兩倍以上。日本「金磚四國」研究所在2007年則提出一個新的專有名詞「展望五國」(VISTA),系指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認為這五個國傢具有很大的發展潛能,在未來幾十年內,其經濟將會有飛速的發展。根據日本「金磚四國」研究所的推算,從2005—2050年,西方七國集團的經濟規模以美元計算,與現在相比最多擴大到2.5倍,「金磚四國」將擴大到20倍,而「展望五國」可能擴大到28倍。這雖然只是對未來的一種展望和一種預期,但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南北經濟未來發展的變化趨勢。

「金磚四國」、「鑽石十一國」和「展望五國」的成員被國際社會冠以新興市場、新興經濟體和新興工業國等稱謂。何為新興市場或新興經濟體?究竟有多少新興市場或新興經濟體?現在尚沒有明確的界定標准和准確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新興市場或新興經濟體現已遍布於亞洲、非洲、南美洲、東歐及中東各個角落,形成了「新興經濟群體」。新興經濟體屬於發展中國家,因而發展中國家興起與騰飛己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美國《外交》雜志前總編輯、《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法里德.扎卡里亞認為,20年來,工業化西方之外的國家以過去不可想像的速度發展。這意味著他者的崛起——世界其他地區的崛起(見美國《新聞周刊》,2008年5月12日版)。所謂「他者的崛起或世界其他地區的崛起」,不僅包涵著充滿經濟活力的亞洲及發展中大國的崛起,而且包涵著其他地區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也正在發生的「悄悄的巨變」。每次大危機都會帶來大變革,導致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與變化。這次起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更是如此,美國的盎格魯—撒克遜發展模式、美國的金融創新制度、美國推行的新自由主義及國際金融機構的作用等等,都受到了廣泛的質疑。美國匹茲堡G20峰會弱化了八國集團的作用,將包括10個新興經濟體的G20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最重要論壇」和「世界經濟新協調群體」,標志著主導世界經濟的美日歐三強已無法單獨解決全球性大問題,標志著影響力日益增長的大型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地位的提升和話語權的擴大,標志著世界經濟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
三、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仍具備持續發展的基礎

從各方面的預測考量,2009年世界經濟陷入二戰後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盡管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收縮幅度變小,但世界經濟和發達經濟體衰退的總趨勢已成定局,不會出現逆轉。在經濟全球化作用下,發達國家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迅速慢延到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受到拖累和影響,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等大型新興經濟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濟萎縮,然而,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經濟表現依然好於發達國家。據世界銀行預測2009年發展中國家的GDP約增長2.1%,與發達國家超過負3%的經濟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從當今實際情況分析,國際金融危機最壞時期業已基本過去,世界經濟開始觸底反彈,其主要依據是恐慌指數(VIX波動率指數)已降至30%以下,表明投資者對後市的恐慌程度開始降低;企業投資慾望開始增強,銀行開始改變惜貸政策;PMI持續回升;消費者信心開始回暖;首次申請失業人數開始下降;股市反彈。上述六個經濟觸底指標雖己有所改善,但都只是初見端倪,此外,還存在著眾多不確定因素,有毒資產尚未消除,債務危機和銀行倒閉事件時有發生,因此,世界經濟復甦基礎尚不穩固,經濟復甦力度尚較為脆弱,世界經濟和發達經濟體不可能在短期內恢復到2002—2007年的增長水平,將會在低速增長甚至是衰退軌道上持續滑行兩三年,亦即呈現「U型」反轉走勢。如果各國特別是二十國集團能夠真正「同舟共濟」,把對金融的救助轉向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排除持續增長的障礙,不輕意改變宏觀政策,不向他國轉嫁危機,那麼2010年全球經濟出現「雙谷衰退」的機率不大,但個別國家在持續幾個季度的復甦增長後,經濟增速再度下行則是有可能的。由於日元升值及通貨緊縮,為防止經濟反彈後再次下滑,日本央行於2009年12月1日再度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1%水平不變,並將通過新的貸款工具向金融體系提供10萬億日元資金,以增加流動性。聯合國發表的《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預測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僅為2.4%。世界經濟從2009年的負增長轉為2010年的正增長是一個重要的積極變化,但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傳統定義,世界經濟增長率在2.5%以下,即認定為世界經濟衰退,因而2010年世界經濟仍將在衰退之中或衰退的邊緣徘徊。

然而,在世界經濟逆境中,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以高於發達國家經濟增速向前發展的態勢並沒有改變,其發展前景仍具有持續性,其主要依據:一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消費市場需求龐大;二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擁有雄厚的外匯儲備和國內儲蓄;三是 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研發支出顯著增長,高新技術產業正在逐步興起;四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組建的新興跨國公司,在世界500強中所佔數目及市值日趨增加;五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簽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全球現有209個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協定,區內貿易已佔世界貿易額的50%;六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發展指數,亦即將貿易盈餘轉變為本國社會經濟發展的能力正在逐步增強;七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全球貿易保護力度增強的形勢下,相互之間的貿易激增。鑒於上述情況,2010年發展中國家作為整體將以5.1%的速度增長,其中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約為6%,而發達國家僅約為1.7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值為1.3%),由此可見,新興經濟體追趕發達經濟體的空間依然十分巨大,在全球經濟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一趨勢必將有助於世界經濟格局及世界經濟政治秩序的變革。

新興經濟群體的崛起是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典型體現。正如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所說,未來世界經濟格局的一個鮮明特點是主要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在金融危機之前,這些經濟體已經開始崛起,隨後而至的危機則更加快了崛起的步伐。亞洲是「新興世界的中心」,在世界經濟回暖之際,亞洲經濟回升的勢頭比世界任何其他地區都更加迅速和強勁。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說,中國和印度的經濟增長支撐了亞洲的經濟,即便是美國經濟減速,亞洲也不會陷入經濟衰退(《日本經濟新聞》,2008年4月3日)。英國《經濟學家》預測新興亞洲國家將呈現V型反轉,未來五年內,年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8%,其復甦速度是全球各國平均速度的三倍以上。因此,亞洲是世界經濟增長的

新源泉,世界經濟發展重心正向亞洲轉移。在亞洲的引領下,預計2020年左右,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將佔全球GDP的50%。日本《福布斯》月刊2008年5月號發表了李光耀的題為《世界經濟的中心是亞洲》的撰文,他預測今後20年,中國和印度的年均經濟增長率會超過9%,其他東亞國家約為7.5%,到2030年,亞洲將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50%,回歸「世界笫一」的位置。2009年11月在新加坡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奧巴馬不得不強調亞洲對美國的重要性,宣示美國脫離全球發展最快速地區的時代已經結束,美國將重返亞洲。

四、經濟實力是經濟權力分配和世界經濟格局變化的基礎

世界經濟發展新態勢,必然導致國際經濟關系、世界格局變化以及國際經濟政治秩序調整的連鎖反映。正如法國《青年非洲》所指出的「危機就像一場風暴或者龍卷風,所到之處景象改變。而當危機結束時,我們將發現一個不同的世界,世界格局己然改變」。事實表明,美國在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中遭受到多重挑戰,具體表現為:美國第一經濟強國地位受到挑戰;美國治理全球能力受到挑戰;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受到挑戰;美元特權地位受到挑戰,等等。這些挑戰歸結為一點就是世界格局不應以「單極世界」為主導,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應該承認和接受這一客觀現實。

新興經濟體的崛及世界經濟格局轉變,說到底是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的結果。《共產黨宣言》發表150多年以來,世界格局大體經歷了英國獨領風騷,英法德群起稱雄,美國充當救世主,稱霸世界。從世界體系論的角度看,大國興衰的實質是:有的國家從世界的「中心」向「外圍」滑落,有的國家則從「外圍」走向「中心」。大型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印兩國的崛起是「歷史的復歸」,將逐漸改變世界經濟現有版圖和格局,對重振亞洲雄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鄧小平早就說過「中印兩國不發展起來就不是亞洲世紀。真正的亞太世紀或亞洲世紀,是要等到中國、印度和其他一些鄰國發展起來,才算到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頁)。印度也看到中印兩國共同發展的重要性,2004年印度商務國務部長齋拉姆使用了一個新詞CHINADIA,把中國與印度連在一起,CHINADIA意味著中國和印度共同前進與合作。

然而,在當今新的時代條件下,新興大國的崛起不能再沿襲近代以來大國爭霸的歷史,走依靠發動侵略戰爭,實行對外擴張的道路,而只能是走和平發展的道路,亦即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胡錦濤在越南國會的演講,2005年11月1日)。從亞洲新興大國的迅速發展中,可以看到亞洲發展和亞洲崛起的前景。亞洲崛起與以往歐洲崛起、美國崛起的歷史背景不同,它是多元文化共同發展、共同存在、共同繁榮、共同融合的產物;是在全球化條件下的崛起,與歐洲、美洲等其他大陸是一個相互交叉、共同促進的過程,它的崛起並不意味著其他大陸的災難(澤羽: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社會科學報2005年8月18日)。

世界許多國家看到了亞洲崛起的勢頭,並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早在2004年12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所做《展望2020年描繪全球未來》的預測報告指出,今後15年「中國和印度的崛起將足以匹敵19世紀的德國和20世紀的美國,在地緣政治學上產生劇烈的沖擊」。美國《商業周刊》認為,世界從未見過這兩個佔全球1/3人口的國家在同一時刻崛起,中國和印度擁有改變21世紀全球經濟的實力和活力(美國《商業周刊》:《中國和印度的崛起》,2005年8月22日)。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薩默斯在2006年1月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甚至說,中印的崛起有可能與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並列成為過去一千年三大重要經濟事件。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南北差距雖然趨於縮小,但差距依然巨大,發展中國家要想擺脫不發達狀態,中印等大型新興經濟體要想做到既受國際社會重視,又受國際社會尊敬,仍任重而道遠。

3. 為什麼稱哈希姆·普倫姆吉是「印度的比爾·蓋茨」

在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個人在朝夕之間創造巨大的財富不再是天方夜譚。美國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無疑就是這樣的奇跡創造者。但面對世人的交口稱贊,蓋茨卻冷靜地指著東方說:「不出兩年,將有另一個IT業巨子獲得世人崇敬的目光,而他必定來自印度班加羅爾。」

科技的發展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同時也為人類不斷地創造財富和奇跡。近十幾年來,以高科技為核心的IT產業使人類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同時,在它的光環映照下,很多人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時代的佼佼者,印度的哈希姆·普倫姆吉即是其中之一。他就是比爾·蓋茨所指的來自印度矽谷——班加羅爾的IT業奇才,也是倍受矚目的印度首富——哈希姆·普倫姆吉。

用智者的慧眼和敏銳的思維捕捉商機

現年54歲的普倫姆吉早年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專業,投身IT產業已有20年,是印度WIPRO公司的總裁,其個人資產約有350億美元之巨,是當之無愧的印度首富。在2004《福布斯》雜志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他以個人凈資產67億美元居第58位,因而有人把他稱作「印度的比爾·蓋茨」。

普倫姆吉在商界的發展始於1966年,當時年僅20歲的普倫姆吉從父親手中繼承了總資產約200萬美元的食用油公司——西印度植物產品公司。也許正是因為他如此年輕即步入商界,使他具有敏銳的思維和長遠的目光。1979年,IBM撤出了印度市場,印度的計算機業進入最艱難時期,而普倫姆吉卻看到了IT業的發展前景,毅然決定投資200萬美元創建了WIPRO公司,開始進入IT領域。他從美國一家公司購買技術,並抓住印度計算機產業缺乏售後服務的機會,以高科技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開辟了他自己的IT之路。當時,他站在印度IT產業的最前沿,幾乎是孤軍奮戰。人們欽佩他的膽略,形象地將他比作「燈塔」,稱贊他為印度IT產業的發展指引了方向。

先進經營理念、拓寬市場、培養人才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經過近20年的奮斗,普倫姆吉逐步拓展了WIPRO公司的經營范圍。雖然他一直未放棄當年起家的傳統產業,如:人造黃油、肥皂生產等,但其主業已轉向計算機軟硬體。截至1999年,WIPRO公司總收入的74%來自IT業,公司在計算機軟硬體方面的業務以平均每年50%的速度遞增。其公司股票一曾經路從每股3975盧比飆升到每股9624盧比,與其股票上市之初每股才2盧比相對照,普倫姆吉又創造了印度股市的一個神話。

先進的經營理念是普倫姆吉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工作嚴謹,樂意聽取下屬的意見,每年至少要拿出30到40天的時間與他們一起探討公司的發展問題,這不但使他能集思廣益,同時還逐步在公司內部形成了一個強大的領導階層。WIPRO公司的許多副總裁都已在該公司工作近20年,這與其他國家IT業人才快速流動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對照;據統計,全球IT公司每年辭職人員約佔20—25%,而在WIPRO公司僅為14%。

普倫姆吉重視對公司內人才的培養,這也是其事業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在IT產業發展迅猛的今天,如果不及時推陳出新,就要被市場淘汰。WIPRO公司現在每年都要投入1500—1800萬盧比對員工進行培訓,從而造就了一批印度IT產業的精英,使得WIPRO公司始終走在該國IT行業發展的最前列。

如同微軟影響整個世界IT產業的發展一樣,在WIPRO公司的帶領下,印度正逐漸取得在世界軟體設計和網路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並逐步成為重要的軟體出口大國。在1992年至1999年間,印度的IT產業年均增長率在59%以上,其為印度創造的外匯收入從10年前的每年約2000萬美元,迅速增加到目前的每年39億美元,其中向包括美國在內的91個國家出口軟體創收達26.5億美元。無怪乎蓋茨在向海外進軍時,首先選擇了印度,並在海得拉巴建立了微軟在國外的第一個開發中心。

平民心態——只坐經濟艙不奢侈「洋貨」

目前,普倫姆吉經營的WIPRO公司總資產約470億美元,是印度最具實力的電腦公司,而普倫姆吉個人占公司75%的股份,其個人資產可以收購美國福特汽車公司70%的股份、IBM公司18%的股份或微軟公司8%的股份。

在人們的想像中,像普倫姆吉這樣的世界巨富必定過著常人難以企及的奢華生活,開名車、住豪宅、衣著考究,同時總要在媒體上暢談自己的偉大構想等等。然而,普倫姆吉完全不是這樣。他的腦子里想的全是工作,從不要求過多的享受。他的衣服、手錶、汽車等全都是「印度製造」,而且他從不入住五星級酒店,甚至乘飛機也只坐經濟艙。他極少與人談論他的財富,有時還會自嘲地說:「我有時感覺自己像個動物,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夠遠離股票市場而專心致志地工作。」

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普倫姆吉在IT業獲得成功比蓋茨走過的路要艱難得多。WIPRO公司的股票也曾起起落落,普倫姆吉一度曾與宏基公司合作,試圖構造一個跨國經營共擔風險的模式,但最終因為混合品牌的經營失敗而夭折。正因為這次失敗,普倫姆吉對印度在計算機領域的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事實上,印度的技術已完全達到了獨立設計計算機的能力,而WIPRO的品牌形象也不再需要其他產品的支撐。普倫姆吉及時調整了公司的經營策略,他的事業因而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

今天,人們對普倫姆吉在IT領域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這從其公司股票的一再上揚可見一斑。相比之下,普倫姆吉也有比蓋茨更得天獨厚的發展潛力。一方面,印度始終對其民族的IT產業給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印度許多人都到美國從事過IT業,但美國在IT領域給予印度科技人才的機會有限,他們最終都選擇回國效勞,不少人被WIPRO公司納入旗下,成為普倫姆吉事業再創高峰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

4. 1997年韓國爆發金融危機,韓國政府一方面實施改革防止經濟下滑,一方面從國際社會得到195億美元的巨額貸款

這是歷史題,因為事實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如果你想了解的更全面一些的話,建議你看一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的區別。

世界銀行(WBG)是世界銀行集團的俗稱,「世界銀行」這個名稱一直是用於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這些機構聯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 它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2012年,世界銀行為發展中國家或轉型國家提供了大約300億美元的貸款或幫助。
http://ke..com/view/58185.htm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是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之一,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http://ke..com/link?url=ze5-WTUhETcNyymazrZZ1--pEOO3ZIX15GSz0G8qPn9BQ1iiiXrr-EBIG9tKBXKH

還有就是1997年相關金融危機事件的始末:
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前,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已經連續10年高速增長。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這些國家的銀行信貸額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債也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中相當部分投向房地產。投資的增加導致資產價格膨脹(主要是泰國和馬來西亞)。此外,匯率制度缺乏彈性也使得大量外債沒有考慮匯率風險。這些都為危機的發生埋下了伏筆。

危機首先從泰國爆發。1997年3月至6月期間,泰國66家財務公司秘密從泰國銀行獲得大量流動性支持。此外,還出現了大量資本逃離泰國。泰國中央銀行將所有的外匯儲備用於維護釘住匯率制度,但仍然以失敗告終。

7月2日,泰國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宣布,泰幣實行浮動匯率制,泰銖價值由市場來決定,放棄了自1984年以來實行了14年的泰幣與美元掛鉤的一攬子匯率制。這標志著亞洲金融危機正式爆發。很快,危機開始從泰國向其它東南亞國家蔓延,從外匯市場向股票市場蔓延。

7月9日,馬來西亞股市指數下跌至18個月來最低點。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中央銀行直接干預外匯市場,支持本國貨幣。

7月11日,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擴大本國貨幣的浮動范圍。

8月4日,泰國央行行長被迫辭職,新的央行行長猜瓦特上任。

8月13日,印尼財政部和印尼銀行聯合宣布,放棄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印尼盾大幅下跌55%。

隨著危機的發展,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首的國際社會開始向危機國家提供了大量援助。但這些國家的金融市場仍在惡化,並波及香港和美國市場。危機國家在採取措施穩定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時,也開始進行經濟和金融改革。

8月11日,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主持的援助泰國國際會議在東京舉行。經過協商,確定對泰國提供約為160億美元的資金援助,以穩定泰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秩序。香港特區政府首次動用外匯基金,提供10億美元,參與泰國的貸款計劃。

9月1日,菲律賓股票市場繼續下跌,菲股綜合指數擊穿2000點防線,最後以1975.20點收盤,是四年來最低記錄。

9月4日,韓元對美元匯率跌到了韓國至1990年3月實行市場平均匯率以來的最低點,收盤價是906韓元兌換l美元。

10月7日,菲律賓比索跌至歷史新低點,全天平均交易價首次跌破1美元兌換35比索大關,達到1美元兌換35.573比索。

10月24日,泰國頒布支持金融部門重組的緊急法令。

10月28日,這是當年世界股市最黑暗的一天,美國、香港股市均跌破歷史記錄。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438點,以9059點收市,這是自1996年以來恆生指數首次跌破10000點。

10月31日,印度尼西亞宣布銀行處置一攬子計劃;關閉16家商業銀行,對其他銀行的存款實行有限擔保。

11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康德蘇宣布,國際社會將向印尼提供280億美元的緊急援助貸款,以幫助其穩定國內金融市場。

11月中旬,泰國政府更迭。

11月18日,韓國中央銀行宣布,央行通過回購協議向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提供2萬億韓元,以緩和資金短缺情況。

12月23日,世界銀行批准向韓國提供30億美元的貸款,作為IMF財政援助的一部分,幫助韓國擺脫危機。

1998年,在經過最初的動盪後,一些國家的金融市場開始趨於穩定。多數危機國家的政府加大了改革經濟和金融系統的努力。但在印尼,經濟危機已經演化為社會和政治危機,最終導致蘇哈托的下台和政府更迭。馬來西亞實行了外匯管制,受到西方國家的批評和指責。

1月,韓國政府與國外債權人達成重新調整短期債務的協議。

1月26日,印度尼西亞銀行重組機構成立並宣布實行全面的擔保。

2月,印尼總統蘇哈托解除了印尼中央銀行行長吉萬多諾的職務,任命中央銀行董事薩比林為新行長。

3月31日,韓國政府決定向外資全面開放金融業。

5月4日,泰國中央銀行行長猜瓦特宣布辭職。

5月17日,印尼雅加達14日發生暴動後,所有銀行都停止營業。

5月21日,蘇哈托總統下台。

6月5日,國際貸款人和印度尼西亞公司就債務重組達成協議。

6月29日,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宣布,關閉五家經營不善的銀行。

8月14日,泰國宣布全面的金融部門重組計劃,包括公共部門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干預。

9月,馬來西亞開始實行外匯管制。

12月31日,由新橋資本公司牽頭的國際財團購買了韓一銀行51%的股權,成為韓國首家由外資控股的商業銀行。

1999年,伴隨著外部環境的改善,多數國家的經濟開始出現增長,但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金融體系的改革仍然滯後。

2月9日,韓國銀行業1998年因金融危機而遭受的損失達到創紀錄的14.48萬億韓元。

3月13日,印尼政府宣布,關閉38家經營不善的私營銀行,並對另外七家銀行實行接管。

3月23日,韓國1998年經濟增長率為-5.8%,為近45年來最大幅度經濟衰退。

7月,東南亞開始擺脫金融危機的陰影。上半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新加坡1.2%、菲律賓1.2%、馬來西亞1.6%、泰國-3.5%、印尼-10.3%。

2000年~2002年,危機國家在經濟穩定的背景下繼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但是除韓國和馬來西亞,其他國家結構調整進展緩慢。銀行系統的不良資產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這不包括已經剝離出去的不良資產。印尼不良資產處置緩慢,而泰國在2001年才開始從商業銀行中剝離不良資產。

2001年6月,泰國成立國有資產管理公司(TMAC)。

2002年3月,印尼將全國最大的零售銀行中亞銀行出售給美國一家投資公司。

2002年4月,韓國銀行業告別連續4年的虧損,實現凈利潤39.9億美元。

2002年5月,韓國宣布將提前向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歸還38億美元貸款。(轉載)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5.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5)印度股市變革擴展閱讀: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6. 印度的基本經濟制度

印度在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與轉型前一直實行的是一種混合經濟體制,實際上,印度是最早實行混合經濟體制的發展中國家。印度混合經濟體制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在印度早期的經濟體制里,公私營經濟並立,國營經濟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從印度獨立後混合經濟體制的變化趨勢來看,私營經濟成分不斷擴大,市場化趨勢日益加強。
一、混合經濟體制確立時期(1947~1965)
1947年11月,印度國大黨全國委員 會就聲稱「我們的目的應當是逐漸形成一種使行政效率和個人自由相結合的政治制度, 逐漸形成一個實行最大限度生產而不發生私人壟斷資本集中和財富集中的、使城鄉經濟保持適當平衡的經濟結構。這樣一個社會結構可以替代唯利是圖的資本主義私 有制經濟和集權國家的嚴密控制」,主張走「 第三條道路」。與此同時, 國大黨全國委員會還指定了一個以尼赫魯為首的經濟規劃委員會,該委員會建議「國防工業、關鍵工業以及公用事業中的新建企業必須實行公有」。
1948年4月,印度政府根據上述建議公布了一項工業政策決議,規定印度要實行公私營部門並存的混合經濟體制。決議將工業分成四類:第一類為武器彈葯、原子能和鐵路運輸等,由國家壟斷;第二類為煤、鋼、飛機、造船、電訊設備等,新建企業只能由國家經營;第三類為中央政府實行計劃管理的工業,包括鹽、汽車、機床、有 色金屬、化肥、水泥等;第四類為以上三類沒有包括的工業,均向私營企業開放。決議還規定,在必要時,政府有權將第二、三類工業中的私營企業收歸國有。
1950年10月,印度政府又頒布了工業發展和管理法,規定除資產在10萬盧比和工人在100名以下的小企業外,新企業的建立和原有企業的擴建必須向中央政府申請許可證。以上政策法規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印度混合經濟的雛形。
1955年1月,印度國大黨阿瓦迪年會在尼赫魯主持下通過了一項「關於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決議,進一步奠定了印度混合經濟體制的政治基礎。該決議宣稱印度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福利國家和社會主義經濟」,提出國家必須在計劃和發展中起關鍵作用,特別是要在以下四個方面發揮作用:(1)創辦和經營提供各種服務的大型工 程, 如電力、運輸等;(2)對各種資源、社會目標和發展趨勢等進行全面的控制;(3)保持戰略性控制,防止私人壟斷,維持勞工和生產標准, 以避免工業發展中的無政府狀態;(4)對基本的和宏觀的經濟活動進行計劃管理。這項決議實際上是主張國家通過發展計劃和政策控制整個國民經濟,把私營經濟 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
據此,1956年4月,印度政府頒布了新的工業政策決議,進一步擴大了公營經濟的范圍。該決議將所有工業部門分成三類。第一類包括武器彈葯、原子能及其原料、鋼鐵及其鑄鍛件、重型機械和電機、電訊設備、煤、瀝青和礦物油、重要礦產的開采和加工、航空和鐵路運輸、飛機、 造船、電報電話、發電和輸電等。這類工業完全由政府負責上產和經營,私營企業只有經過政府同意才能興建或擴建,而且只能限於自身需要或作為副產品。第二類工業包括機床、化肥、合成橡膠、基本化工產品、重要葯品、特種鋼和工具鋼、海運和公路運輸等,以公營為主,同時允許私人經營,作為公營的補充,但在必要時政府將其收歸國有。除此之外的工業部門屬第三類,完全向私營企業開放。從此,這項新的工業政策決議和1951年的工業許可證制度成了印度經濟發展的一項基本原則。
二、混合經濟體制發展時期(1966~1979)
1966年英·甘地就任總理後,繼承和發展了尼赫魯「社會主義類型社會」的基本思想。這一時期印度混合經濟的發展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採取大規模國有化措施,加強政府對經濟的控制。1967年6月,英· 甘地在國大黨召開的全國委員會上提出了「十點經濟綱領」,主要內容包括對銀行實行控制,普通保險業國有化,擴大國營進出口貿易,加強公共分配系統,制止壟 斷和經濟權力的集中,進一步實行土地改革和規定最低工資等。1975年7月,英· 甘地政府又頒布了「二十點經濟綱領」,主張消除貧困,並對採煤、煉油和石油銷售業等進行國有化。上述綱領的頒布使印度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了大規模 的國有化浪潮。1969年7月,政府頒布了國有化法令,其後議會通過了《1969年公司銀行法》,將佔全國貸款56%的14家私營大銀行收歸國有,從而國營銀行控制了全國銀行存款的83%、貸款的84%和分支行總數的82%。1971年進一步將64家本國和外國普通保險公司收歸國有。在70年代,英· 甘地政府還將石油、煤炭和1/3的紡織業收歸國有。此外,公營企業還進入汽車製造和旅館業,在糧食、糖、食油和化肥等主要商品的批發貿易中也占據了主導地位。經過這些國有化措施,公營經濟掌握了國民經濟的制高點。
二是放寬對公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經營范圍的限制,促進二者相互滲透。1967年 政府放寬了工業許可證的限制,取消了42種工業生產許可證,該政策規定基礎工業、關鍵工業和對國民經濟具有戰略意義的工業,除了按1956年政策決議規定由公營部門經營的項目外,均向私人資本和外國公司開放,同時還允許公私合營。新的工業許可證政策擴大了國營企業投資范圍,使之可以向消費品投資,同時也使大財團得以進入核心工業部門。因此,這一政策使公營企業和私營企業由板塊式的結合轉向了有機的結合,改變了混合經濟的基礎。
三是經濟的福利性質加強。政府不僅對某些商品的價格進行控制,還通過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萬家「平價店」控制了各種生活必需品的零售活動,使市場機制的作用受到了嚴重製約。
三、經濟自由化時期(1980~1990)
上世紀70年代末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進入80年代以後世界銀行將貸款與經濟結構調整過程相聯系的做法,促使印度在80年代悄悄地進行了一場旨在使經濟朝自由化方向發展的經濟體制改革運動。
1980年英· 甘地度執政後,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
(1) 放鬆對私人壟斷資本和外資的限制。1980年的工業政策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放鬆了1956年工業政策決議對私營企業的約束,主要內容包括:允許大財團向鋁、機床、葯品、化學、電力和重型電力設備等工業投資;允許私營企業在5年內自動擴大生產能力50%;無需政府批準的工業由15種增加到34種;對面向出口和需要很多開發設備的企業,,即使屬於壟斷范圍也允許它們進口先進技術和設備;允許私營企業兼並病態的公營企業。1982年4月又向私營部門開放煤炭製品、 高壓鋼管、橡膠、印刷等5種工業。1983年5月還將化肥、新聞紙、水泥、計算機、電子元件、煉鐵等行業列入可以自動擴大生產能力和建立新企業的范圍。與此同時,還允許外國私人投資進入採煤、石油勘探、煉油、石油化工、煤氣、火電站、水電站、化肥、鋼鐵和機械等行業。
(2)改善國營企業管理,擴大企業自主權,更多地運用市場機制,減少國家干預和對國營企業的補貼。成立國營企業管理局監督管理國營企業,並成立專門小組對長期虧損的企業進行整頓。
(3)放寬對進出口貿易的直接控制,實行進口替代和促進出口相結合的對外貿易政策。給出口廠商進口原料、設備和技術的方便,並規定出口生產不受工業許可證政策的限制。
1985年拉· 甘地任總理後,採取了更加激進的、以經濟調整和改革為內容的新經濟政策。針對印度經濟中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和管理機構臃腫腐化的現象,拉· 甘地採取各種措施放鬆經濟管制,提高私營企業的作用,以及通過放鬆進口管制把競爭機制引進國內市場。這一時期的經濟調整與改革仍然主要是從下面三個方面進行的:
(1)進一步放鬆對私人資本和外資的控制,允許這些資本進入更多的工業部門。1985~1986年度,印度政府宣布特種鋼等25種工業投資不需要許可證,壟斷企業和外資合營企業,只要不是向保留給小企業的工業投資,也可以享受此規定。1985年6月宣布82種基礎葯材取消許可證,壟 斷企業和外資合營企業須經政府特別批準的27種工業有22種採用一般許可證。1986年1月,政府又宣布28種工業產品的生產多樣化無需重新申請許可證,並把壟斷企業的資產限額由2億盧比提高到10億盧比。1989年進一步將生鐵、肥皂、電子元件等83類產品列為私人資本可以自由進入的領域,取消許可證管制。
(2)進一步改革國營企業,引進競爭觀念。首先,改革國營企業董事會,規定除財政部官員可以繼續留在董事會外,政府部長不能再兼任董事長或董事,企業負責人需聘請專業人才擔任。其次,擴大企業自主權。1988年印度在較大范圍內試行了《諒解備忘錄》辦法,即由企業與政府有關部門直接談 判確定企業經營目標,記入「諒解備忘錄」,然後據此考察企業實績,視完成情況予以獎懲。這種辦法進一步明確了企業的責、權、利關系。
(3)繼續執行進口替代與促進出口相結合的戰略,除對出口生產在財政等方面給予優惠外,還規定為擴大出口而新建企業或擴大原有生產能力不需要申請許可證。政府還加強了工業與貿易的協調,如向出口工業按國際市場價格供應鋼、橡膠、鋁等原材料。
印度20世紀80年代的經濟自由化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首先,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GDP增長率從1965~1980年的3.6%上升到1980~1988年的5.2%,其中工業生產從4.2%上升到7.6%。其次,進出口貿易大幅度上升,出口和進口增長率分別從1965~1980年的3.7%和1.6%上升到1980~1988年的4.7%和5.4%。最後,通貨膨脹狀態並沒有因為經濟自由化而惡化,年平均通脹率1965~1980年為7.5%,1980~1988年為7.4%,穩中略降。
當然,印度80年代的改革是不徹底的,幾十年來一直實行的以公營經濟佔主導地位的混合經濟體制並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因此與這種體制直接相關的弊端依然存在,突出表現在:
(1)在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官商勾結,「尋租」和地下經濟活動盛行,腐敗行為彌漫全社會。(2)公營企業效益低,病態企業大量存在。據印度議會公布的材料,1979年病態企業為2.07萬家,1985年達11.96萬家,拖欠銀行貸款從110億盧比增加到427.03億盧比。據估計,80%的病態企業是計劃錯誤、管理不善和貪污浪費造成的。(3)經濟福利化現象非常嚴重。在中央預算總支出中各項補貼支出不斷上升,1980~1981年度為191.2億盧比,1989~1990年度上升到827.2億盧比,增長了3.3倍。(4)公營范圍過於廣泛,而政府財力又非常有限,結果一方面迫使政府向銀行大量借款和舉借外債,直接加劇了通貨膨脹態勢,另一方一面又限制了私人資本向基礎產業投資,造成嚴重的結構性短缺,尤其是煤、石油和電力等基礎產業滯後,制約了國民經濟的健康成長,影響了商品供給能力的增長。(5)價格管制和價格雙軌制依然存在,一部分商品的生產、流通或價格仍然處於政府的行政控制之下,沒有真正形成統一的、競爭性的國內市場。(6)貧富懸殊擴大,兩極分化加劇。龐大的濟貧計劃消耗了政府相當大的財力、物力。
所有這些弊端產生的後果是:一、直接惡化了財政、金融和國際收支狀況;二、收入大量跑漏,「黑錢」數劇增,收入分配失控;三、增加了社會經濟活動的成本,形成了「高成本經濟」。
四、經濟改革時期(1991~ )
1991年拉奧政府上台後,進行了全面的經濟改革,從此印度經濟進入了轉型時期。印度政府對其長期實行的經濟發展模式與管理體制進行了結構性改變,主要體現在:
(1)改變混合經濟模式,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印度政府大幅度放鬆對經濟的干預,,實行總體上自由但又不放棄宏觀調控的經濟管理新體制,同時把半封閉的經濟轉變為開放的市場經濟。具體做法是整頓國營經濟 部門,削減公營企業經濟的規模,對長期虧損的公營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將一些公營企業的股份向經濟團體和個人出售,促其改進技術,提高質量,增強競爭 能力,使公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取消對公營企業的保護性政策;允許私人開辦銀行,提高國有銀行在股市出售股資的比率,使銀行在市場經濟中 發揮更大的作用。
(2)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吸引外資,促使經濟向國際化轉軌。拉奧政府執政以來,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實行新 的外資管理政策,把外資在印度所佔企業股份的最高限額由原來的40%提高到51%;簡化外資企業的審批手續;成立專門機構,協助外商到印度直接投資;逐步 廢除進口許可證制度,頒布新的自由貿易政策,大幅度降低公司稅與關稅;開放外匯交易市場,宣布降低盧比匯率,使盧比逐步成為可兌換貨幣。為更好地利用外資,印度在吸引外資方面,從以貸款為主轉變為以直接投資為主,並鼓勵外資優先投入電力、通信、運輸、電子等基礎工業設施與高技術領域;在給予外資優惠待遇 方面,注意防止對本國企業產生消極影響,避免出現不公平競爭。印度政府還大幅度削減關稅。
(3)加速金融和財政體制改革,適應經濟市場化的需要。印度的財政赤字居高不下,一直成為政府的沉重負擔。為了減少財政赤字,政府在財政上開源節流,精簡政府機構,減少行政開支,並出售了31家國營企業20%的股票,收入約300億盧比,批准16家國營企業發行債券605.8億盧比。政府將上市公司的公司稅由51.75%降到46%;公司投資的長期資本增值稅由40%降到30%。印度政府通過改革間接稅體制,將中央的產品稅和邦的銷售稅合並為邦的增值稅或實行中央和邦的兩級增值稅。印度金融改革的目標是減少政府對銀行系統的干預,促進合理競爭,發揮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為了實現這些目標,印度政府調整銀行管理機構,在印度儲備銀行內部成立了獨立的金融監督局,負 責信貸管理、分類資產管理;通過轉移銀行間的欠債,對銀行進行徹底的整頓,同時逐漸降低政策性優惠貸款的比重;修改邦銀行法,簡化印度邦銀行股東的注冊手續,允許印度國營銀行股票上市籌資,股票可轉讓49%。
印度經濟改革存在的問題:
首先,印度的經濟改革是自上而下進行的。改革的重點放在只有600萬人口的工業部門,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6億農民(1991年)幾乎沒有從改革中受益。雖然各種經濟指標有所上升,但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普通群眾沒有從改革中得到較大的實惠,對改革怨聲載道,不少政府官員和政治家也表示失望和不滿,經濟改革尚缺乏堅實的群眾基礎。
其次,國內動亂成為影響改革進程的政治因素。激烈的教派沖突和一些邦的政局不穩使地方黨同執政黨之間在某些涉及自身利益的問題上發生摩擦和沖突,影響中央政府對改革的推進。反對黨的不同主張也成為改革的制約因索。印度人民黨主張「經濟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反對「經濟文化入侵」,在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間題上堅決抵制,致使幾個電力開發項目遭到非議。各黨派的政治分歧可能會影響到改革政策的連續性。
最後,經濟體制上的弊端給改革帶來了消極影響。對大量流入的外資缺乏全面系統的管理政策和機制,國內貨幣市場遭受沖擊,增加了控制通貨膨脹的難度和債務負擔。截至2009年,印度的外債余額已經2513.84億美元,負債率為20.39%,中央政府公共債務余額達319713.5億盧比,佔GDP的比重高 達53.6%,加上邦政府的債務,佔GDP的比重在60%左右,每年僅支付的債務利息就占國家全部凈收入的54%左右。

7. 美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論文怎麼寫

三、政治
政府
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總統的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總統通過間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政府內閣由各部部長和總統指定的其他成員組成。內閣實際上只起總統助手和顧問團的作用,沒有集體決策的權力。2001年1月20日,喬治·沃克·布希宣誓就任總統,2005年1月20日開始第二任期。副總統理查德·布魯斯·切尼(Richard Bruce Cheney),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Condoleezza Rice)。

憲法
1776年7月4日制定了憲法性文件《聯邦條例》。1787年5月制定了憲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屆國會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為獨立、統一國家的成文憲法。兩個世紀以來,共制定了27條憲法修正案。重要的修改有:1791年9月由國會通過的包括保證信仰、言論、出版自由與和平集會權利在內的憲法前10條修正案,後通稱「民權法案」(或「權利法案」);1865年和1870年通過的關於廢除奴隸制度和承認黑人公民權利的第13條和15條修正案;1951年通過的規定總統如不能行使職權由副總統升任總統的第25條修正案。憲法的主要內容是建立聯邦制的國家,各州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包括立法權;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門鼎立,並相互制約。

國會
國會是最高立法機構,由眾議院、參議院組成。兩院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兩年改選1/3。眾議員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額選出,共435名,任期兩年,期滿全部改選。兩院議員均可連任,任期不限。參眾議員均系專職,不得兼任政府職務。本屆國會(第107屆)於2000年11月7日與總統大選同時通過選舉產生。參議院三分之一席位(34席)和眾議院全部435個席位經過改選。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新一屆國會參、眾兩院的席位對比分別變成50:50和221:212(眾院中另兩席為獨立人士)。由於副總統切尼依法兼任參議長,在參院擁有可打破平衡的投票權,因此共和黨仍掌握對兩院的控制權。參議院臨時議長斯特羅姆·瑟蒙德(Strom Thurmond),多數黨(共和黨)領袖特倫特·洛特(Trent Lott),少數黨(民主黨)領袖托馬斯·達施勒(Thomas Daschle)。眾議院議長丹尼斯·哈斯特德(Dennis Hastert),多數黨(共和黨)領袖理查德·阿米(Richard Armey),少數黨(民主黨)領袖理查德·格普哈特(Richard Gephardt)。

司法機構
設聯邦最高法院、聯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別法院。聯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組成,終身任職。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現任首席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William Rehnquist)。

政黨
美國有多個黨派,但在國內政治及社會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黨和民主黨。
(1)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成立於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總統,共和黨首次執政。此後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黨一直主政白宮。1933年至2001年之間,曾有艾森豪威爾(1953年1月至1961年1月),尼克松、福特(1969年1月至1977年1月),里根(1981年1月至1989年1月),布希(1989年1月至1993年1月)執政。該黨領袖為總統或落選總統候選人,主席現為吉姆·吉爾摩(Jim Gilmore)。一般而言,在總統大選中投票給該黨候選人的選民即為其黨員。 (2)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1791年成立,當時稱共和黨。1794年改稱民主共和黨,1828年改為民主黨。1861年南北戰爭前夕,民主黨內部分裂,該黨的南方奴隸主策劃叛亂。南北戰爭結束後,民主黨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蘭當選總統。此後該黨又大部分時間在野。1933年開始,民主黨人羅斯福、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卡特、柯林頓先後當選總統執政。該黨領袖為總統或落選總統候選人,主席現為特里·麥考利夫(Terry McAuliffe)。一般而言,其黨員是大選中投民主黨候選人票的選民。
(3)第三黨有綠黨(Green Party)和改革黨(Reform Party)等。

四、軍事
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掌握最高指揮權。進攻性戰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權集中控制在總統手中。國家軍事指揮系統由國家安全委員會、國防部及參謀長聯席會議組成。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由總統領導,成員有副總統、國務卿、財政部長、國防部長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參聯會主席作為軍事顧問、中情局長作為情報顧問列席。國防部是總統指揮全軍的辦事機構。參聯會既是總統、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軍事咨詢機構,又是向各聯合司令部發布總統和國防部長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參聯會和三軍參謀部負責擬定作戰計劃並具體實施作戰指揮。2001年「9·11」事件後,美國進一步調整軍事戰略,加快建立由核與非核進攻性打擊系統、導彈防禦系統和能迅速應付恐怖威脅的國防基礎設施構成的「新三位一體」戰略力量組合。美軍曾在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間實行過義務兵役制。1973年,時任總統尼克松廢除義務兵役制後,美軍一直實行志願兵役制至今。

美國是世界第一軍事大國,美軍現役部隊人數約140萬人,其中陸軍50萬人,海軍和空軍各35萬人,海軍陸戰隊18萬人。陸軍分為10個戰斗師和4個獨立旅及裝甲騎兵團;海軍編制為5個艦隊,共12個航母戰斗群、12個兩棲戒備大隊、57艘攻擊潛艇、116艘戰艦和10個艦載機聯隊;空軍編制為20個飛行聯隊(每個聯隊約72架戰機);海軍陸戰隊編制為3個師和3個勤務支援大隊,裝備3個飛行聯隊(約21個中隊)。美國在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數百處軍事基地,海外駐軍約為28.78萬人。美國的海外的軍事基地大致劃分為歐洲、亞太與印度洋、中東與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戰略區。2004年8月,布希總統宣布,美國將在未來的10年內把駐歐洲和亞洲的軍隊削減6萬至7萬人 。2007年1月,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說,為了「反恐戰爭」的需要,他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美軍現役部隊的人數增加9.2萬人 。美軍在全球設有五大戰區司令部,分別是北方司令部、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歐洲司令部和南方司令部,分別負責全球幾大區域的事務。2007年2月,布希總統批准軍方關於組建一個專門負責非洲事務的司令部的計劃。

五、經濟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4年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GDP全年增長4.4%。2004財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繼續擴大,達4123億美元。2004年外貿逆差為6171億美元,創歷史最高。 2008年,美國經濟再次呈下滑趨勢。

美國的經濟體系兼有資本主義和混合經濟的特徵。在這個體系內,企業和私營機構做主要的微觀經濟決策,政府在國內經濟生活中的角色較為次要;然而,各級政府的總和卻佔GDP的36%;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社會福利網相對較小,政府對商業的管制也低於其他發達國家。

在全國各地區,經濟活動重心不一。例如:紐約市是金融、出版、廣播和廣告等行業的中心;洛杉磯是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中心;舊金山灣區和太平洋沿岸西北地區是技術開發中心;中西部是製造業和重工業中心,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車城,芝加哥是該地區的金融和商業中心;東南部以醫葯研究、旅遊業和建材業為主要產業,並且由於其薪資成本低於其他地區,因此持續的吸引製造業的投資。

美國的服務業占最大比重,全國四分之三的勞力從事服務業。美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包括了黃金、石油和鈾,然而許多能源的供應都依賴於外國進口。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農業出口國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了玉米、小麥、糖和煙草,中西部大平原地區驚人的農業產量使其被譽為「世界糧倉」。美國工業產品主要包括了汽車、飛機和電子產品。美國也有發達的旅遊業,排名世界第三。美國也是飛機、鋼鐵、軍火和電子器材的主要輸出國。

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是毗鄰的加拿大(19%),中國(12%)、墨西哥(11%)和日本(8%)緊隨其後,每天大約有價值高達11億美元的產品流經美加的國界。美國經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經濟體。美國經濟高度發達,全球多個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證券市場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自從1980年代隆納·里根的總統任期以來,美國增加了對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運用,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並減少福利制度的規模,拋棄了自經濟大恐慌以來長期實行的、偏向干涉主義的凱恩斯派經濟政策。也因此,美國政府在社會福利方面提供的服務比其他工業化國家都要少,降低國內的稅賦,並更依賴於自由市場和私營的慈善機構上。

交通運輸
美國擁有完整而便捷的交通運輸網路,運輸工具和手段多種多樣。2000至2003年產值分別為3137億、3061億、3104億及3178億美元。與運輸業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約佔美經濟總量的3%,吸納了1/8的就業。

由於汽車產業在美國的發展相當早(比較起其他西方國家),美國許多城市的發展都提前顧慮到了將城市和住宅區搭配道路網路的設計。為了連結廣闊的國土,美國設計並建造了高通行量、高速度的高速公路,美國的國家交通系統主要便是依賴這些高速公路網。當中最重要的是州際高速公路系統的建設。這些高速公路在1950年代經由當時的總統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授權建造。根據2004年的數據,美國的公路總長為6,407,637公里,名列世界第一。

大城市裡也有建設公共交通的系統,紐約市的地鐵網路是當中最大的,也是世界上載客量最為沉重的捷運網路之一。而區域鐵路和公共汽車網路則延伸至長島、紐約州、新澤西州、和康涅狄格州,都成為了世界上載客量最大的交通網之一。但是普遍而言,美國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對其他發達國家較為薄弱,人們出行更多的使用私人汽車。

美國建造了橫貫大陸的鐵路網路,用以在48個州之間運載貨物。美國鐵路公司(Amtrak)所建造的鐵路網也橫貫了48個州中的46個,專門用於客運用途。美國的鐵路貨運系統是世界最繁忙和先進的,且美國的鐵路總長度位居世界第一。然而美國鐵路的客運並不如西歐和日本那般發達,部分原因是出自美國國土的遼闊;若要到達數千英里以外的大城市,搭乘飛機會比搭乘鐵路還要省時。美國政府的分析便認為空中客運是導致客運鐵路公司在1970年代接連倒閉的主因。

空中運輸是長途旅行的更好選擇。以乘客量而言,在2004年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機場中就有17個位於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亞特蘭大哈茲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以運貨量而言,在同一年裡,全世界前30個最繁忙的貨運機場就有12個在美國,包括了排名第一的孟菲斯國際機場(MEM)。

許多世界上主要的港口也位於美國;最繁忙的是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港和長堤港,以及紐約港,它們全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五大湖也有許多船運交通,每大湖都與密西西比河的河網路廣泛連接,河的最下游直通大西洋。而第一個連接五大湖與大西洋的伊利運河(Erie Canal)則促成了美國中西部的快速農業和工業發展,並使得紐約市成為美國的經濟中心。

財政金融
20世紀60至70年代,美國政府奉行「凱恩斯主義」的赤字財政政策,大幅增加社會福利和軍事支出。80年代,里根政府一方面減免稅收,另一方面擴大政府支出特別是軍費開支,導致美國聯邦財政赤字急劇擴張。1992年,美聯邦財政赤字達到2904億美元的歷史最高峰,占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高達4.9%。1993年柯林頓政府上台後將「減赤」作為施政重點之一。90年代美經濟持續增長使稅收收入大幅增加,同時柯林頓政府加強了稅收征管,美聯邦財政於1998年財年轉虧為盈,出現692億美元的盈餘。布希政府2001年1月上台後,面對經濟頹勢,力主通過減稅刺激經濟復甦,加之反恐及軍費開支大幅增加,2002財年美聯邦財政重現赤字,達1578億美元。2004財年美財政赤字達41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04年底,美國公債總額為75962億美元,公眾持有額為44084億美元。(數據來源:美國財政部)

銀行
近年來,美國政府逐步放寬對金融業的管制,金融業兼並重組加劇,商業銀行總數已從1985年14000多家減少到2002年的7887家。1999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法》法案,進一步取消了證券、保險及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限制。

美主要商業銀行有:
1、花旗集團(Citigroup)
1955年紐約花旗銀行與紐約第一銀行合並,改名為紐約第一花旗銀行,1962年改為第一花旗銀行,1967年改為花旗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市。1998年與旅行者集團合並組建花旗集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服務公司。
2、摩根大通公司(J. P. Morgan Chase & Co)
2000年12月由J.P.摩根公司和大通-曼哈頓公司合並而成,總部設在紐約。
3、貝爾斯登公司(Bear Stearns Cos.)
成立於1923年,總部位於紐約,是美國華爾街第六大投資銀行,系全球500強企業之一。
4、美洲銀行公司(Bank of America Corp)
美洲銀行於1904年成立,總部在舊金山。1998年與國民銀行合並為美洲銀行公司,成為橫跨東西兩岸的全國性銀行。
5、第一銀行公司(Bank One Corporation)
1957年成立。1998年與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合並。總部在芝加哥。

此外主要商業銀行還有:第一聯合銀行、美林銀行、威爾斯·法格銀行、美國銀行、美國國民城市銀行、美怡銀行等。

對外投資和外國資本
2004年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為2258億美元,高於2003年的1518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約為23674億美元(以2004年價格計算)。2004年外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為1049億美元,遠高於上年的298億美元。截至2004年底,外國對美國直接投資總額約為17088億美元(以2004年價格計算)。

對外援助
美國會2005財年批准用於發展援助的資金(包括伊拉克減債和重建計劃)共計約170億美元,其中「千年挑戰帳戶」(MCA)佔15億美元;「關鍵發展援助」(Core Development,含發展援助基金、「轉型計劃」以及兒童和健康項目等)佔30多億美元。

以色列和埃及仍為美最大受援國,2005財年美對以、埃援助額分別為25.6億美元和18億美元。此外,2005財年美對阿富汗援助額為26.8億美元(含由國防部支配的17.24億美元的緊急撥款),對巴勒斯坦援助額為2.7億美元。(數據來源:2004年美國會研究服務部(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8. 金融一體化改革是怎麼回事

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提要:經濟全球化已經構成當代世界經濟發展最主要的趨勢性特徵,作為推動這一趨勢的兩股主要力量,跨國公司的全球投資以及全球資本的跨國流動也引起了普遍關注。人們常常把前者稱之為生產一體化(或全球化),把後者稱之為金融一體化,其中又以金融一體化的發展尤為引人注目。概括地說,.當前的金融一體化趨勢有幾個比較明顯的特徵:一是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加深。各個地區之間的以及全球不同類型的金融市場相互貫通,聯系密切,金融風險的「傳染」效應增大。二是私人資本流動成為國際資本流動的主力,大約佔全球資本流動的3/4,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流向了新興經濟地區。三是跨國銀行呈現出「全能化」發展趨勢,業務趨於綜合化。四是大規模的銀行兼並風起雲涌,僅1999年就發生了七起大規模的金融機構兼並案(王雪冰,2000)。我國當前正在通過不斷的改革與發展謀求融入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體系。全球金融的一體化在給我國的金融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將帶來挑戰,因而有必要結合我國金融開放的進程,認真分析,提早應對。一、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的中國金融業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使其成為世界上增長最快、並且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體。1978年~1999年我國的實際GDP增長速度創下了世界之最,20年間經濟規模增長了6倍,而同期世界經濟僅增長了2.2倍。按購買力平價計算,1998年我國GDP相當於發展中國家的30.1%,全世界的12%。按匯率折算,佔世界的3.2%。商品與服務出口總額佔到了發展中國家的17.5%,全世界的3.1%(見表1)。由於改革與開放並行不悖,成功的對外開放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國經濟的外向化程度,使其越來越深地融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之中。1979年~1998年問,全世界出口額增長了3.3倍,而我國的出口增長了13.5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9;《1999/2000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年鑒》)。1998年中國出口總額為1838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的3.4%,成為世界第9大出口國。1999年我國出口總額進一步增加到194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了6.1%。得益於勞動力成本優勢及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成為對外國直接投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1997年中國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為452.6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增加到了454.6億美元,1999年為404億美元。1999年中國的進口、出口和FDl分別占當年GDP的16.73%、19.67%和4.08%(見表2)。與此同時,我國的境外直接投資也在穩步增長。我國經濟呈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國際化趨勢。在貿易和投資的帶動下,我國的金融業也開始逐步融人世界金融體系。1980年4月中國恢復了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成員資格,同年5月恢復了在世界銀行的地位,隨後又成為國際清算銀行的成員。這標志著我國已經是現存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參與者。但由於市場開放程度不高,在1996年我國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可兌換以前,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的影響尚不明顯。1996年以後,國際金融體系對中國國內金融和經濟的影響開始加深。通過不斷引進外資金融機構、開放B股股票市場以及越來越多的海外借款和債券發行,國內金融市場間接地將自己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起來。從目前與WTO各締約方談判的進展情況看,我國有望於年內加人WTO,金融市場的開放也會隨之加快。預計到2020年,中國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屆時,中國與國際金融體系的聯系將會更加直接和密切。(一)銀行業近二十年來,遵循穩妥、有序的原則,我國逐步擴大了銀行業的對外開放。從1981年引進第一家外資銀行以來,外資銀行在華業務一直處於健康發展狀態。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我國金融的對外開放並沒有因此而放慢。199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又取消了對外資銀行的地域限制,允許其在中國境內所有中心城市設立分支機構。7月,又進一步擴大了上海、深圳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范圍。我國銀行業的對外開放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4月末,我國境內共設立外國銀行分行154家,當地注冊銀行13家(含合資銀行7家,獨資銀行6家),外資財務公司7家,外國銀行代表處257家,幾乎匯集了世界上所有最有實力的大銀行。這些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分別佔47%和14%。截至1999年10月底,外資銀行資產總額為313.36億美元,其中貸款總額為222.49億美元;負債總額為286.11億美元,其中聯行及附屬機構來賬206.69億美元,佔72.24%,存款為49.97億美元,佔17.74%,資本(或營運資金)為26.93億美元。外資銀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促進中國經濟、金融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二)保險業與快速開放的銀行業相比,中國保險業的開放相對謹慎一些。從外資保險機構的設立情況看,自1992年美國國際集團成為首家獲取在華營業資格的外資保險公司以來,外資保險公司一般以每年1?2家的速度進入中國市場。截至1998年底,7年來總共批准了12家外資保險公司的營業性機構,但開放區域僅限於上海、廣州兩個城市。1999年4月5日,中國一次批准了美國丘博保險集團、美國恆康相互人壽保險公司、英國保誠保險公司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等4家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在華外資保險機構達到了16家。從保險業務來看,1998年,國內保費收入1247億元人民幣,其中外資份額為1%。(三)證券市場由於過分強調籌資功能,我國證券市場的一個主要特點即發行市場發展迅速,而交易市場發育緩慢。相應地,這一特徵也反映在證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上。統計表明,截至1999年12月底,我國共有43家H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紐約股票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股票和上市。上述發行累計籌資119.76億美元,其中H股市值佔到了香港股市總值的1.26%(1998年底)(王雪冰,2000)。除此以外,我國還有49家紅籌股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課題組,1999)。在國內股票市場,另有108家公司發行外資股B股股票(其中有27家只發行B股股票),累計籌資47.45億美元(王雪冰,2000)。但與此同時,股票的流通市場卻發育緩慢。受證券市場自身發展階段、監管水平以及人民幣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的影響,外國證券投資者及證券中介機構在進入我國證券市場時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外國證券投資者只能將外匯資金投資於B股市場。證券市場的不平衡開放態勢仍將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二、全球金融一體化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金融開放已經使我國在吸引外資及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獲得了巨大收益。從長期看,逐步擴大金融開放,並最終融人全球金融體系不僅可以使我國繼續獲得這些收益,也有助於加快國內金融業的改革與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不過同時也應看到,由於一體化是以全方位的高度開放為前提的,這一過程必然會使我國的銀行、保險及證券等相關行業在國內金融市場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從業務、人才、管理等方面給我國金融產業的各個領域帶來直接沖擊,並將進一步對我國的宏觀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提出新的挑戰。因此,對我國的金融業而言,全球金融一體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對銀行業的影響從長期看,我國銀行業將從逐漸融入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中獲得多種收益,諸如有助於減少我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准人方面受到的限制,有利於國內銀行拓展海外業務,實現跨國經營等。除此以外,最大的收益還體現在制度改革與制度創新方面。融人全球一體化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將要面對資金實力充足、管理先進、服務高效的國際大銀行的有力競爭,有助於從外部增強我國銀行業改革與發展的壓力和動力,加快我國銀行業的改革和現代化進程;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國的銀行業,包括中央銀行的監管方式,必須與國際標准接軌,有利於推進我國銀行業改革的規范化。但是從短期看,甚至從中短期看,這種融入並不是沒有成本的。我國銀行業的現狀是,雖然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之後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銀行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最終目標還遠未實現,許多深層次的制度性問題,如商業化程度較低,激勵機制扭曲,創新能力不強,不良資產比例高等,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許多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先進水平。差距懸殊下的市場競爭必然會給國有銀行帶來負面影響。可以預見,一旦現有的各類保護性措施取消後,國內銀行業將出於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首先,向外資銀行開放中資企業的人民幣業務不可避免。由於外資銀行的資金成本低、貸款開發能力強、貸款質量高,有可能導致大量效益好、講信用的優質客戶向外資銀行轉移,而效益和信用評級較差的客戶,以及一些政策性業務繼續留在國內銀行,出現「逆向選擇」的現象。這可視為對中資銀行的最大威脅。其次,外匯業務方面的限制也將逐步取消。依託通過國際市場籌集低成本資金的優勢,外資銀行就能以較低利率對國內客戶提供外匯貸款,從而凸現其外匯業務的優勢,對國內銀行的外匯業務產生較大沖擊。第三,人民幣業務的地域限制也將最終解除。目前,在華外資銀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僅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就集中了在華外資銀行總數的70%。隨著人民幣地域限制的放鬆,外資銀行將會向更多的沿海城市擴展,加強對優質客戶的爭奪。第四,在開放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居於壟斷地位。外資銀行在金融數據處理和咨詢服務以及混業經營方面具有絕對優勢,它們熟悉國際金融領域,長期分析國際金融形勢,注重市場開發,有豐富的市場競爭經驗,具備很強的技術和金融產品開發能力,尤其是在個人資信系統方面,能夠提供優良的服務。因此,在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方面,外資銀行將處於壟斷地位。最後,外資銀行出於開拓國內市場方面的考慮,將吸引走大批國內銀行界優秀的管理和專業人才,給國內銀行的經營管理形成一定的沖擊。以上競爭格局必將對國內銀行業產生重大影響:一是市場份額出現流失。我們可以比照加人世貿組織作一個簡單的估計。根據預測,中國加入WTO五年之後,外資銀行的外幣存款市場份額將上升到15%。人民幣存款的市場份額將上升到5%至10%(宮占奎,2000;王雪冰,2000);其外幣貸款市場份額可超過1/3,人民幣貸款市場份額將達到15%左右;中間業務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超過50%;外資銀行將獲得絕大部分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以及投資銀行業務的市場份額。十年之後,外資銀行將佔有整個銀行業市場1/3的份額(王雪冰,2000)。二是盈利能力下降。伴隨著中資銀行市場份額的縮小和優質客戶的減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隨之降低,最終將影響到中資銀行的收益。如果考慮到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同時還肩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這種狀況將使中資銀行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三是影響中資銀行的流動性。資金來源逐漸從中資銀行分流到外資銀行,必將對中資銀行的流動性產生不利影響。鑒於中資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比例已經很高,流動性損失不僅會惡化國內銀行的風險狀況。甚至有可能對中資銀行的生存構成威脅。(二)對保險業的影響盡管我國保險業在改革開放後獲得了迅猛的發展,但與具有幾百年發展歷史的外國 保險業相比仍顯得十分稚嫩。1998年底,我國的保險深度(即人均保費)為12美元,列世界第60位;保險密度(保費佔GDP的比重)為1.57%,居世界第55位(胡穎,2000)。此外,我國的保險業缺乏一個完整的包括代理人、經紀人、公估行在內的中介體系以及以「鬆散監管」為特徵的現代保險監管體系。國內各保險公司在經營機制、風險處理技術、科技運用水平、資金運用能力、產品創新以及售後服務等方面也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保險公司。這種差距固然意味著國內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融人國際保險市場,通過與國際大型保險公司展開競爭與合作而不斷增強競爭力,但同時也意味著非常不利的競爭地位。與銀行業的狀況類似,從短期看,這種競爭劣勢也將導致國內保險公司業務流失,市場份額下降。由於我國保險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市場份額的縮減將給民族保險業的長期發展帶來巨大壓力。同時,外資公司還將憑借其靈活的管理機制和優厚薪酬待遇吸引國內保險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造成國內保險公司人才流失。除此以外,保險業的開放必將進一步促進市場主體以及保險業務的多元化,對中國現行的保險管理體制和監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三)對中國證券業的影響與國際上比較成熟的證券市場相比,我國證券市場存在的差距是相當明顯的。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市場規模較小,資本市場的深度不夠。截至1998年底,中國股市市場價值佔GDP的比重還不足25%。而1996年美國的這一數字為115.6%,英國為151.9%,日本為67.2%。一些發展中國家,如韓國、泰國、墨西哥和印度也分別達到了28.6%、53.9%、31.8%及34.4%(周道許等,2000)。資本化比率低不僅說明了我國的證券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也反映了其較低的抗風險能力。二是市場結構不合理。在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這兩大構成中,我國的證券市場過度偏重於股票市場,而債券市場又主要集中於國債市場。截至1999年11月,國內上市的企業債券僅有11支。這與發達國家形成了鮮明對比。1970年~1985年間,在美國,債券融資額約為股票融資額的10倍(深交所,1999)。三是市場分割嚴重。比如A股、B股的割裂;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的割裂;產權交易市場與證券市場的割裂等。市場割裂嚴重破壞了證券市場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四是市場流通性不夠。目前,國家股、公有法人股的流通問題仍然沒有解決,A股中60%一70%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五是各市場主體行為的高投機性。國有企業傾向於上市「圈錢」;券商負盈不負虧,違規操作,過度承擔風險。個人投資者追漲殺跌,盲目跟風。整個證券市場呈現出高風險的特徵。六是中外證券中介機構在競爭實力上差距懸殊。國內證券中介機構在經營管理機制、服務水平、創新能力、資金實力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國際知名的證券中介機構。單從資產規模來看,目前我國最大的證券公司??國泰君安的總資產大約300億元。而1998年末,美林證券公司總資產達2998.04億美元,摩根斯坦利的總資產更高達3175.90億美元。它們任何一家券商的資產規模,比我國全部的90家券商的資產總和還大出許多(周道許等,2000)。競爭力之懸殊顯而易見。 上述問題決定了我國證券市場還遠遠不能適應對外開放的要求。在條件不成熟時過快開放資本市場,將會導致一系列消極後果。發展中國家在金融自由化過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金融危機,特別是1994年發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這種後果的集中體現。但差距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限期地推遲證券市場的開放進程。這不僅不符合金融一體化的總體趨勢,也不利於我國證券市場自身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金融全球化實際上意味著對我國證券業發展與規范的更高要求。(四)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全球金融一體化將促使我國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更多地依賴於市場手段,加快實現宏觀調控方式從直接向間接的轉變。但從近期看,鑒於我國的經濟轉軌仍要持續一個較長的時期,金融一體化將對我國既有體制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產生不利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貨幣政策控制力減弱。相對於國內銀行,貨幣政策對外資銀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資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國外金融市場,它們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導信貸政策等貨幣政策的約束很小。當國內貨幣政策的意圖發生變動時,它們會通過轉向國外市場加以規避。這必然會縮小貨幣政策的直接覆蓋面,使貨幣政策的作用發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二是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有效性減弱。目前,我國貨幣政策是以貨幣供應量為中介目標,但是我國現在的貨幣供應量統計遺漏了兩項內容:一是國內金融機構外匯存款;二是外資金融機構存款。這兩項內容所涉及的金融業務量(以資產度量)占國內全部金融業務量的14%,對貨幣供應量中介目標的實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並且隨著外資銀行業務量的擴大,這種偏差也會隨之放大。另外,隨著金融機構多元化及其業務多元化的發展,微觀的貨幣需求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金融創新的發展,利率市場化壓力的增大也都會削弱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的有效性。三是部分貨幣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減弱。我國現行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有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管理、准備金制度、再貸款、再貼現等。金融開放除了有助於增強第一項工具的效果外,對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減弱。外資銀行外匯貸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銀行管制,外資銀行業務量佔比的增加實際上意味著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業務量越來越大。結果必然會減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其次是存款准備金調整的效率弱化。外資銀行在中國境內的貸款通常不受其存款來源的制約,它們可以從國際金融市場獲得資金,因此,就總體來言,外資銀行的發展傾向於削弱准備金制度的有效性。最後是再貸款、再貼現機製作用下降。這些政策工具對國內銀行業的資金支持具有積極作用,但對外資銀行的調控作用不大。四是貨幣政策的外在約束增強。國際金融機構的介入,將使貨幣政策的對外依賴程度有所增加。這樣,中央銀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需要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情況,尤其是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貨幣政策的取向,採取相應對策,以便將外資銀行對貨幣政策的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五)對金融監管的影響在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場以及金融機構的發展會更加迅速,金融創新也更加活躍,對我國的金融監管是一個嚴峻挑戰:(1)多元化的金融機構不斷對其金融產品進行分拆組合,創造出新的金融工具。歷史的經驗表明,金融創新常常是作為金融監管的對立面而出現的,並且是推動金融監管發展變化的主導力量。(2)混業經營的程度越來越深,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相互交叉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彼此之間的界限更加模糊。如何對金融機構的整體風險進行全面監管至今仍然是個世界性的課題。(3)巨型金融集團應運而生,它們的業務范圍更廣,金融品種更多,機構設置遍及全球。如何對這些金融集團進行有效監管需要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4)一些傳統的注重隔離風險的「防火牆」措施已逐漸失去作用,國際金融市場風險不僅可以在世界范圍內迅速轉移和傳播,同時還具有倍數放大作用,破壞力更大。作為這些挑戰的一個集中展示,對沖基金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所表現出的高舉債、極度投機和不受監管就是一個生動事例。考慮到我國的市場化進程還不夠深入,金融監管仍然出於從計劃到市場、從傳統到現代的轉變過程之中,高效的監管體制尚未形成,監管當局的監管能力還相當有限,挑戰不言而喻。三、面對全球金融一體化的對策針對全球金融一體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應該未雨綢繆,積極准備,以趨利避害,加快我國的經濟發展和金融現代化進程。這要求我們除了要積極審慎地擴大對外資金融機構的開放外,更重要地是要採取切實措施加快我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改善貨幣政策的調控機制,提高金融監管水平。(一)加快實現國有銀行的商業化進程,增強國際競爭力首要任務是理清產權關系,建立有效的銀行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商業化改革。與此同時加快進行不良資產重組。實現銀行的資產重組可以通過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方法,剝離和處置不良資產。需要強調的是,存量不良資產的處理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更關鍵的問題是防止邊清理邊產生,甚至新增速度超過化解速度。這意味著銀行自身的改革無論如何都是最根本的。其次是加快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工、農、中、建4大國有商業銀行無論從資產數量、人員數量、營業網點還是從業務份額上都在我國銀行業佔有絕對比例。這樣的壟斷機制既不利於通過競爭提高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也不利於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因此,可以考慮通過適當放鬆市場准人的方法,引進外資銀行,發展區域性銀行以及面向中小企業的中小銀行,以培育新的競爭主體,加強市場競爭。第三是對國有銀行現有的組織機構進行調整,撤並無效機構,清理包袱,提高競爭力。國有商業銀行改革進展緩慢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就是機構臃腫,冗員太多。截至1998年底,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累計擁有機構14.4萬個,金融從業人員近167萬人(見表3)。以機構和人員論,堪稱世界之最。其中中國工商銀行更是以其員工數量之巨堪稱世界銀行之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冗員,非業務部門人員的比例超過1/3,而在華外資銀行的這一比例只有1/10,差距顯而易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嚴重影響經營效率。根據1999年第7期英國《銀行家》雜志的統計,盡管中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一級資本與世界上幾家最大的商業銀行差距並不很大,但是資產回報率卻相差懸殊。第四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金融全球一體化的到來,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因而有必要改革國有商業銀行舊有的激勵機制。目前人才競爭的格局已經出現。外資銀行錢多人少,為網羅人才,不惜工本。初步估計,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外資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中大約有1/3來自中資銀行,他們都是各個部門的業務骨幹。另有1/3來自外方,1/3來自海外歸國人員。這種格局已經為國有銀行的激勵機制敲響了警鍾。如何才能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勵機制?不外乎以下五個方面:產權機制 市場經濟中拿什麼來承擔責任,拿什麼來承擔風險?靠的就是產權。用自己的財產來承擔投資風險的人,最有積極性關心投資收益。玩自己的錢和玩別人(公家)的錢不僅風險偏好不一樣,投資效果也截然不同。經理市場在市場經濟中做老闆的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是打工族。為什麼這些沒有物質資本或物質資本不多的人也在玩兒命工作?靠的就是經理市場。經理市場說穿了就是人材市場,是給人材定價的一種機制。通過經理市場,優秀的專業人材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聲譽,衡量、顯示並且變現自己的人力資本。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經理、醫生、律師、會計師、大學教授等職業的繁榮都是建立在經理市場的基礎上的。正因為有了經理市場,才會不斷涌現出類似李?亞科卡(曾任福特公司及克萊斯勒公司總裁)、傑克?威爾治(任通用電氣總裁)這樣的經營巨擘。獎勵機制小到獎金、補貼,大到股票期權都可以視作獎勵機制。獎勵機制更加富於技術性,應用范圍最廣,方式更為靈活。烏紗帽機制也就是官僚科層體制,這可以視為與經理市場平行的一種激勵機制。現階段國有銀行對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激勵和約束就主要靠這種機制。這種機制的好處是有助於避免在轉軌時期出現治理真空,缺點是對人材的定價信息不公開,不利於人力資本積累。思想政治工作這一條可以視為當代中國對現代管理的一條貢獻。它不僅被歷史證明是我黨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寶,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大體上說,建立國有銀行人才激勵機制可以從這五個方面著手,最終逐漸過渡到主要依靠前三種機制。

9. 股市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有哪些影響

伯利和米恩斯(1929)提出了兩權分離有可能導致公司業績下降的假說。然而,自伯利和米恩斯提出問題後的幾十年間,美國經濟卻處在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對這一問題,M·布萊爾(1999)從理論上所給出的解釋是,它是由於股份公司兩權分離「所產生的效率超過了它的成本」。而對這一效果的一個有代表性的實證研究,是由肯特和萊文(A·D·Kunt和R·Levine,2001)做出的。他們通過將股份公司與資本市場聯系起來,論證了埃及、印度、墨西哥、塞內加爾等9個國家的金融體系與公營企業改革的關系,得出如下結論:資本市場通過售賣股票給許多投資人,而使公營企業的私有化更容易實現;通過高效地對破產企業進行資產重組,一個良好的股票市場將減少調整成本;一個健全的資本市場有助於公營企業的改革,這是通過分配資金給更有效率的企業,通過迫使其他企業重組或破產以及高效地重新配置這些破產企業的資產來實現的;最後,公營企業改革與資本市場發展有著相互促進、相互加強的作用。
總之,股份公司的效率提高源於股票市場對產權制度的創新性安排及其所引致的公司治理結構改善;換言之,股票市場具有深化企業制度變遷與改革的功效。本文我們即結合中國股票市場發展與國有企業改革的實際情況,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論證股票市場發展對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促進作用。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