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興外匯群
⑴ 山東濱州市博興縣灣頭村如何致富的
接單、裝箱、貼單、發快遞……每天清早,32歲的山東濱州市博興縣灣頭村村民安寶康就開始忙個不停。「思路一變天地寬。小村莊聯上互聯網,草柳編在家裡就可以賣到全國!」他說。
灣頭村清代起就有草柳編織的傳統。改革開放後,草柳編工藝品是當地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農民坐在家裡,30分鍾左右就能編織一個收納筐或桌凳。使用的原料——蒲草、毛草、玉米皮則是周邊湖泊濕地的「饋贈」,以前只是做飯用的柴火。
「生活改善後村民精神面貌大不一樣,生活有奔頭,鄰里矛盾少了。群眾主動支持鄉村公益事業,尤其是老年人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文明氛圍日益濃厚。」安寶忠說。
⑵ 店子鎮的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店子鎮
近年來,店子鎮大力實施「工業經濟強鎮、特色農業富民」兩大戰略,交通區位優越、產業特色鮮明、規劃布局合理、後備土地資源充足等發展優勢進一步凸顯。先後獲得「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 「國家級安全社區」、「山東省十大特色農業鄉鎮」、「全市蔬菜生產第一鎮」、「山東省鋼板板材特色產業鎮」和「濱州市優秀產業集群」等榮譽稱號。
多年來,店子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發揮區位優勢,創響特色品牌,大力發展特色蔬菜產業和特色工業產業,突出重點、統籌全局,在大力發展鎮域經濟的基礎上,結合新農村建設,不斷加快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鎮容鎮貌煥然一新。2007年1-11月,全鎮實現地方財政收入1440萬元,招商引資項目24個,新建項目17個,續建項目7個,新簽約項目1個,計劃總投資11.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26億元。現已初步建立起了棉花加工---精細煉油---脫酚蛋白加工----紡紗,黑白鐵----廚房設備----彩塗板----印鐵----鋼結構等主導產業鏈條,為帶動城鎮化夯實了經濟基礎。工業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近5000元,是有名的「小康鎮」,連續多年被授予濱州市「特色經濟先進鎮」。發展冬暖式蔬菜大棚十年來,全鎮發展冬暖大棚11418個、大拱棚1400個,食用菌棚2108個,成為全市蔬菜生產第一鎮。年產優質西紅柿、七彩椒6.3萬噸。為提高蔬菜生產檔次和品質,為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系列化服務,建有投資400萬元全市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兩處,日交易量20多萬公斤。2000年10月被中國地區開發進會評為「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2001年2月,「博綠」牌西紅柿被省農業廳測定為首家無公害農產品。2002年4月,「博綠」牌西紅柿順利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A級綠色食品的認證。專門成立了博興縣保健蔬菜協會,在省科技廳有關專家的指導下,積極推廣應用富硒西紅柿生產技術。2005年12月,「迎康牌」西紅柿經山東省科技廳檢測硒元素含量為34.6微克∕公斤,列全國第一,被認定為山東省富硒農產品,同時店子鎮被確定為山東省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2006年11月,「迎康牌」山葯經山東省科技廳檢測硒元素含量為23.2微克∕公斤,列全國第一。2007年11月,店子鎮優質冬暖大棚西紅柿國家標准化農業示範區通過驗收。店子鎮民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全鎮民營企業發展到160家,其中規模企業21個,棉加工企業80家,年加工籽棉1000萬擔,產皮棉20萬噸,產棉籽30萬噸,佔到全省的十分之一,成為魯北最大的棉花加工基地。油棉加工、紡織、新型建材、精細化工等四大板塊經濟在全鎮已形成規模。粉皮粉條加工、地毯產品、草柳編、手工製品等遠銷美、英等國,全鎮民營經濟從業人員1.4萬餘人。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鎮政府駐地濰高路兩側商品樓、店鋪林立,已形成了各項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為外地客商投資創業創造了良好條件。店子鎮現有鎮屬衛生院一處,佔地面積10畝,店子衛生院是一所集醫療康復、預防保健、社區急救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級甲級醫院。現有1880平方米的綜合業務樓一棟,設備有200mA放射機、進口B超、進口心電圖機 、全自動血球計數儀等,具有中級職稱的衛生技術人員11人,初級職稱的42人。店子鎮自1991年起連續5年被評為I縣級衛生工作先進單位,並獲得縣級精神文明單位稱號。1995年被評審通過為初級衛生保健達標鄉鎮,衛生防疫工作在全縣名列前列前茅,計劃免疫連續8年為全縣先進工作單位,全鎮實現了飲用純凈自來水,連續5年評為滅鼠先進單位。38個行政村全部設有衛生室,甲級衛生室達到65%以上,鄉村醫生有中級職稱的5人,初級職稱的64人,保證了農村群眾的就近就醫。2006年,農工黨中央將店子鎮衛生院確定為定點幫扶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醫療保障機制基本完善。2007年店子鎮為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投資25萬元購進生化儀、血球計數儀等設備,醫療水平大幅度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了92.47%。店子鎮共有初中2處,共40個教學班,有學生2017名,教職工183名,現有定點小學10處,附設12處教學點,共有學生3026名,教師238名,現有成人教育中心校1處,幼兒園所38所。全鎮12處中小學全部通過地區「實驗室管理,實驗教學」優秀學校驗收,榮獲「地級示範鄉鎮」稱號,4處中小學獲「校舍設施維護管理」地級優秀學校稱號,2處中學榮獲縣級「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稱號。2012年店子第一中學和店子第二中學(利城中學)合並,在原先店子一中南校區新建教學樓,統稱店子鎮中。
全鎮自然村38個:店子管區(店子村,沙旺村,東鄭村,西鄭村,耿殷村,般若村,馬宋村,馬興村,耿王村,耿劉村,馬庄村,九台村,董官村);利城管區(利城村,梨園村,利戴村,利王村,利蔡村,北營村);大吾管區(大王村,大劉村,大肖村,大楊村);辛朱管區(辛朱村,辛張村,辛楊村,辛耿村,耿郭村,耿朱村,前崔村,後崔村);張侯管區(張侯村,張王村,張劉村,張吳村,張金村,張朱村,劉耿村)。
⑶ 山東博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抄身為山東博興農村襲合作銀行,2013年進行改制,2013年9月29日經濱州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山東博興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陳寶政
成立時間:2013-09-29
注冊資本:6714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600200036463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濱州市博興縣博城五路522號
⑷ 博興縣怎麼樣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遠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已 博興縣是父系氏族社會。周代即為東方大國蒲姑國治所所在地,齊國曾在此建都,春秋末置博昌邑,戰國置博昌縣,五代後唐時改博昌為博興至今。博興是漢代孝子董永的故里,中國優秀傳統劇種——呂劇的發祥地,中國戲曲之鄉,孝文化、戲文化、佛文化聞名國內外。
博興縣是山東省引黃濟青工程渠首所在地、勝利油田的重要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山東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有打漁張水庫、純化水庫等54座,年儲水量3億立方米以上。境內電力供應充足,年供電量達4.5億千瓦時。公路密度達到130公里/百平方公里,移動通訊位居全省前3強,是濱州市第一電話大縣。縣城區實現了統一供暖、供氣,行政區、文化區、工業區、商貿區四位一體的主框架已經形成。
工業佔主導地位,經濟相對發達。2006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105.6億元,同比增長16.6%;地方財政收入5.7億元,增長3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5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 46.5億元,比年初增加5.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665元,分別增長12.7%、14.8%。目前,已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糧油加工、紡織、機械製造、廚具等主導產業,是「中國廚都」、「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全國最大的植物油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廚房設備生產基地、長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鐵批發加工集散地。
開放的博興正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降低招商門檻和投資成本,用優惠、高效、誠信、安全的優良環境,構築招商引資的「窪地效應」。已同美、日、歐等20多國家和地區的商社、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經濟技術合作關系正在重新規劃建設中的縣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水、電、訊、熱、氣、路和土地平整「八通一平」條件,現正以省道新博路的開工建設為契機,努力構建一條以新博路為軸線、貫穿南北、特色突出、功能完善、設施一流白勺「經濟長廊」。
博興縣位於東經118º4ˊ∽118º22ˊ、北緯36º58ˊ∽37º27ˊ之間 博興縣
,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光照充足,水源豐盈,年平均氣溫12.5℃,全年日照時數2595小時,年降水量601毫米,無霜期180天。 博興縣地處魯北平原,黃河下游南岸,南鄰淄博市的桓台縣和臨淄區,北接濱州市的濱城區,東與東營市的廣饒縣毗鄰,西與淄博市的高青縣接壤,處在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腹地。轄10鎮,1個外向型工業園,448個行政村,總面積900.7平方公里,人口47.8萬。
博興縣境內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土質屬黃泛平原和泰沂山區山前沖積平原兩個土地單元,地勢平坦,土質深厚,適種性廣,宜耕期長,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山東省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沿黃一帶生產的大米,米質優良,香氣濃郁,遠銷京、津、滬等省市,聲譽極高。博興縣是聞名遐爾的「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所產的「綠康」牌西紅柿和「好爽」牌無籽西瓜享譽省內外。博興縣是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和全國蒲草系列工藝製品唯一的產地。目前已發展到15大系列200多個花色品種,產品以精湛的技藝、優美的造型贏得國內外客商的好評,遠銷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博興縣礦藏豐富——境內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沙礫等礦產資源。其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我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前線基地就設在博興縣陳戶鎮、純化鎮。縣內油井林立,輸油、氣管道縱橫,目前已發現含油麵積100餘平方公里,井口達800餘眼,是勝利油田的重要產油區。
堅持實施"工業興縣,項目帶動"戰略,增投入,擴總量;搞技改, 博興縣
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積極振興縣域工業經濟, 培植形成了京博集團、渤海油脂工業有限公司、香馳糧油有限公司、華興集團、順天紡織等支柱企業和化工、紡織、機械、植物油加工、輕工業等主導產業,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20家,有3家企業列入全省重點工業企業,香馳糧油公司進入全國食品工業「百強」。擁有自營進出口權企業達到54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8億美元。資本運營、企業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高新技術成為工業發展的新亮點。京博農化公司等9家企業成為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香馳糧油公司年產2萬噸大豆分離蛋白項目,生產規模居亞洲第一位。華潤油化公司成為國內最大的表面活性劑生產企業。魯豐鋁箔公司高檔鋁箔生產能力進入全國前5強。「華興」鋸石機、「香馳」大豆油等8種產品品牌被授予山東名牌、山東省著名商標。建成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個。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10%。
文化旅遊
董永與七仙女像
博興縣位於黃河三角洲腹地,隸屬於山東省濱州市,與淄博、東營兩市接壤。人口 47.08萬,總面積900.7平方公里。 博興,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古老的黃河滋潤養育著這片神奇的土地。魯北平原的自然景觀,濃郁純朴的鄉村風情,如歌、如詩、如畫,給人們獨特的感受。旅遊勝地麻大湖蘆葦叢叢,魚躍鳥鳴,使人流連忘返,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打漁張渠首水庫風景秀麗,是休閑垂釣娛樂的好去處。 博興歷史悠久,遠在四千年前已有人煙聚居,商代是蒲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周代齊國早期也曾在此建都。博興古跡眾多,北魏天平元年雕造的丈八佛,是平原地區一尊較大、較為完整的石造像。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鳳陽橋,造型秀美、工藝精緻、結構嚴緊、突出體現了明代建築特色。漢初廣武君李佐車之墓, 董永和七仙女
據傳是其輔助韓信伐齊病逝於此,士兵感其厚德,捧土築此大墓為念。漢孝子董永的故里。我國優秀劇種呂劇的發祥地。近年來興起的山東省民俗旅遊點寨郝村、柳橋村,村舍典雅,民情純朴,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 博興地理位置優越,南距濟青高速公路40公里,西距濱博高速公路近10公里,濟東鐵路、205國道縱橫南北,博辛、濰高、廣青等省道橫結成網;縣城黃金地段建有三星級高標准賓館、文物館、文化館、圖書館、高檔餐廳、保齡球館及多處大型購物中心,可以滿足國內外遊客的多方需求。豐富的土特產產品,如沿黃一帶出產的稻米,麻大湖毛蟹、金絲鴨蛋、白蓮藕,小清河的甲魚,黃河的刀魚、鯉魚等,素負盛名。品種繁多,工藝精湛的柳編、草編、東方毛地毯、蠟桿傢具等工藝美術品,飲譽海內外。品種眾多,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東西南北美味俱全,物美價廉,深受國內外遊客的青睞。多元化的發展環境,為國內外有識之士大展宏圖提供了可靠保障。在這里,您將得到自然、歷史、人文景觀等全方位的新體驗。 博興縣旅遊黃金線南線「麻大湖——丈八佛——洪福園」 麻大湖風景名勝區 麻大湖是黃河三角洲腹地僅有的一處淡水湖泊,東西約長7公里,南北寬3公里,總面積20餘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積2萬畝。麻大湖水域廣闊,葦蒲叢生,芙蓉似錦;湖中有河,河中有渠,船道縱橫。盛夏,沿湖盪舟而行,便覺走進九曲回腸的水鄉畫廊,葦蒲滴翠,鴨戲鳥鳴,隨處可見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旖旎風光。真是:"葦堵渠盡疑無路,竹篙輕點又一天。只聞笑語人不見,蒲葦深處有人煙"。被人們稱為"北國江南,魚米之鄉",是聞名遐爾的"天然樂園"。當年北宋文學家蘇東坡泛舟麻大湖,流連忘返,也寫下了不休的歷史名句。鄉村風情,如歌、如詩、如畫,給人們獨特的感受。旅遊勝地麻大湖蘆葦叢叢,魚躍鳥鳴,使人流連忘返,素有「北國江南」之美稱。
古槐
古槐傳說中已有千餘年的歷史。遠遠望去,像蒼龍騰空,又 如綠色巨傘,映襯在藍天白雲下,顯得蒼勁、挺拔, 充滿盎然生機。老槐樹胸圍4.85米,三個人合抱尚且勉強。樹干已枯空,樹冠一半枯死,另一半的樹皮上頑強而執著地長出繁密的樹枝,鬱郁蔥蔥,蔥翠欲滴,堪稱是一個生命的奇跡,樹洞內斑斕的樹皮,扭曲的樹身,蜿蜒交錯,宛如怪石嶙峋的岩洞。它蒼翠的容貌,令人悠然回想它生命萌芽的久遠年代、漫長歲月的生長歷程和傳奇經歷,不僅心馳神往,肅然起敬。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家喻戶曉,更為媒仙古槐的傳說增添了迷人色彩。洪福園暨華東碑林 洪福園建於漢代洪福寺故地,佔地50餘畝,園內民族文化特色濃厚,有仿古建築、名家詞碑多處,是具有一定影響的傳統民俗文化園林。華東碑林珍藏有費孝通、王光英、程思遠、沈鵬以及陳立夫、蔣緯國、各愛國宗教界和日、韓、泰等國名家題詞碑150多塊。
鳳陽橋
鳳陽橋為青石結構三孔拱形橋,始建於明朝嘉靖42年,重修於清道光28年。橋體造型秀美、工藝精湛、結構嚴謹,突出體現了明代建築特色,現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
丈八佛
"丈八佛"石造像,雕造於東魏太平元年(公元534年),系青石、單體立式圓雕,通高7.1米,佛像高5.6米,比人們常說的一丈八尺高出0.2米,因古時人們以"一丈八"為雄偉、高達,故名"丈八佛"。整個造像比例准確,造型生動,衣紋流暢,完全體現了東魏時期能工巧匠的雕造風格,石魯北平原地區保存較大、較完整的單體圓雕石造像,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博興縣旅遊黃金線北線「文化廣場——龍華寺——打漁張森林公園」。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位於縣城中心,佔地39000平方米,由噴泉、雕塑、銘牌、科技長廊等部分組成。它設計新穎、 董永公園
布局合理,以文化為主調,集觀光、休閑、娛樂於一體,是具有高品位城市內涵、高質量城市環境、鮮明地方文化特色的城市核心廣場,也是博興重要的城市標志性景觀。同時,還充分展示了博興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 打魚張森林公園 打漁張渠首森林公園是2001年12月由山東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公園內,有打漁張引黃閘、涼亭樓閣、百歲垂柳、青年林工程、大禹治水和黃河母親及"保護母親河"雕塑等景觀。進入公園,鳥語花香、林海茫茫、水聲滔滔,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打漁張引黃閘"六個大字是由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
編輯本段歷史考證
呂劇的起源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呂劇作為我國民族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朴實優美的演唱,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成為聞名遐邇的劇種。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根據史籍記載,經過專家、學者的考察論證,確認呂劇的源頭便是山東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