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原油地位
❶ 為什麼俄羅斯有那麼多石油卻不富裕呢
俄羅抄斯前幾年挺富的,人均GDP一萬兩千多。在普京執政時期,俄羅斯的貧困人口減少了一半,因為那個時期,石油的價格驚人,甚至沖到了150美元,達到了歷史上的巔峰。
但問題是,俄羅斯在那個時候,將獲得的資源,投入到了軍備和福利上,而沒有促進產業的轉型,發展其他的工業。只依靠能源出口、武器出口,是有很大弊端的。
當然,軍力強大,福利提升,的確讓普京有了很高的支持。
而現在,油價大跌,俄羅斯的情況就不好了,現在在試圖轉型。
❷ 俄羅斯號稱是石油和天然氣大國,可為啥就是富不起來
這是因為一個國家如果想要取得非常大的發展,就必須要依靠出色的輕工業體系。但是俄羅斯的輕工業非常的糟糕。雖然俄羅斯的科技水平以及重工業非常的發達,這也使得俄羅斯在軍事領域方面取得非常大的發展。但是這樣的事情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基礎建設根本起不到一個好的作用。所以我們看到現在俄羅斯的經濟主要是以能源出口為主。
但是俄羅斯的經濟也在逐漸的走向一個好轉的情況,但是這種好轉情況卻非常的脆弱,一旦受到其他國家的制裁,將會出現經濟情況急劇下滑的局面。
❸ 俄羅斯為什麼被稱為「世界加油站
俄羅斯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氣蘊藏最豐富、生產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近幾十年來,燃料生產增長了5倍以上,電力生產增長了6倍以上。同時,燃料動力的生產構成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石油和天燃氣在燃料動力平衡表中的地位不斷上升。
俄羅斯是世界第二大原油生產國,年產原油6億噸左右,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原油是俄羅斯的首要能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物資,年出口量約1億噸左右。
俄羅斯的原油主要蘊藏在東部與北部地區,僅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烏拉爾地區的原油儲量就佔全俄的3/4左右,其次為季曼—伯朝拉地區。俄羅斯的原油生產主要集中在上述三個地區。
西西伯利亞油田的採油區主要分布在秋明州,故稱秋明油田,因其開發晚於原蘇聯的巴庫油田和伏爾加—烏拉爾油田,故而又稱「第三巴庫」。這里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儲集區和產區,油田面積達150萬平方千米,遠景儲量240億噸,其中探明儲量約40億噸。西西伯利亞油田通過多條管道將原油輸向各大煉油廠,進而把原油轉運到黑海、波羅的海和太平洋沿岸油港,向國外出口。
伏爾加—烏拉爾油田,位於烏拉爾河和伏爾加河流域區,又稱「第二巴庫」。儲油區面積近70萬平方千米。該油田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始建設,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間,一直是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產區,佔全俄產量的1/5以上。該油田位於俄羅斯經濟發達地域,油品需求量巨大。
季曼—伯朝拉油田,位於俄羅斯歐洲地區東北部的高緯地區,地處能源短缺的西北區,距耗能高的中央區也較近。原油生產主要集中於科米自治共和國,烏薩為該油田最大的採油區。全油田年產原油2000萬噸左右。
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產量最多、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管道最長、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有「天然氣王國」之譽。俄羅斯天然氣的探明儲量約為50萬億立方米,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3以上,居世界第一位;主要分布於西西伯利亞地區,其探明儲量佔全俄的4/5左右。
石油和天然氣這兩大工業血脈控制了俄羅斯1/5的國民生產,也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從而使俄羅斯有了「世界加油站」的稱號。
❹ 俄羅斯原油產量世界第一
2009-10-15 世界十大產油國
第十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伊拉克133百萬噸
第九版名. 世界十權大產油國 - 英國138百萬噸
第八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挪威147百萬噸
第七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委內瑞拉155百萬噸
第六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中國160百萬噸
第五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墨西哥167百萬噸
第四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伊朗180百萬噸
第三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俄羅斯304百萬噸
第二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美國354百萬噸
第一名. 世界十大產油國 - 沙烏地阿拉伯413百萬噸
❺ 俄羅斯石油資源與世界關系
當今世界,俄羅斯是石油天然氣儲量、生產、出口和過境的能源大國,自普京擔任總統後,俄羅斯就把能源出口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俄石油即開始大量進入國際能源市場,對國際能源格局產生了一定影響。所謂國際能源格局,就是指在國際舞台上能夠起主導作用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一定時期內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所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結構、態勢。俄經濟迅速發展,得益於國際石油供求緊張,油價不斷飆升。當前,「梅普組合」正積極利用對俄相對有利的國際經濟形勢,想盡辦法使俄羅斯在石油供求關系、運輸體系、定價機制和天然氣貿易
等方面對國際能源格局施加影響,藉此提高俄在國際經濟政治大格局中的地位。
國際能源格局的基本狀況
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人類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其中石油占能源消費的40%。世界石油版圖經歷了從「墨西哥灣時代」到「波斯灣時代」的變換。從1859年在賓夕法尼亞打出第一口油井到20世紀中期,世界石油版圖被稱為「墨西哥灣時代」。這個時期美國和委內瑞拉是石油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美國在「墨西哥灣時代」對石油的控制,促進和鞏固了美國在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中的霸主地位。1948年以後,美國開始從中東地區進口石油,成為石油凈進口國,標志著世界能源中心從美國轉移到了中東,世界能源版圖的波斯灣時代開始了。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前,世界石油市場基本處於消費國主導時期,石油的產量和價格由西方國家的石油大公司操縱;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成立,標志著國際石油公司和石油產出國政府之間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西方大公司對石油的控制權力被弱化。20世紀70年代,接連發生了兩次石油危機,石油出口國和進口國之間進行了激烈的較量,最終,產油國和消費國的力量趨於平衡。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中東產油地區的地緣政治形勢越
來越嚴峻,而世界經濟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為了保障石油安全,無論是石油生產國還是消費國都紛紛制定了能源多元化戰略,因而使國際能源格局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第一,美國和歐佩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仍然舉足輕重。美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家。由於美國對石油的強大需求再加上美國自己繁榮的生產,使得美國對石油市場和世界石油政治的影響遠遠超過了其他力量所能達到的地步。美國對石油市場的影響一方面體現在需求量和生產能力方面,另一方面反映在石油——美元定價機制上,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計價貨幣,確定了美元作為交
易媒介的壟斷地位,這不僅鞏固了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霸權地位,而目影響了世界經濟和各國財富的流向。歐佩克國家擁有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的60%和供應量的40%。由於世界經濟對石油嚴重依賴,因此,作為石油終端供應商,歐佩克在世界石油供應方面佔有主導地位,但是由於政治、軍事、經濟等原因,它們不得不與霸權國家達成妥協,實現所謂的「相互依賴」。
第二,俄羅斯、裏海、非洲等非歐佩克國家和地區在石油市場中的地位上升。俄羅斯是歐佩克之外石油含量是豐富和生產、出口能力最強
的國家。裏海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據有關方面統計,裏海的石油儲量約在1100億桶到2400億桶之間,約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18%。蘇聯解體後,裏海的石油成為獨立於俄羅斯之外的能源資源,並成為西方石油消費國追逐的對象非洲石油蘊藏豐富,不僅油質好、成本低、易運輸,而且遠離動亂中心,相對安全因此,西方各大石油公司視非洲為「尚待開發的處女地」,競相投人巨資進行勘探開發。非歐佩克國家和地區石油相繼進人國際石油市場,強烈吸引了石油消費國的目光,對歐佩克絕對供應國地位造成了一定沖擊。
第三,能源消費增長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近年來,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經濟發展漸進快車道,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度增長,推動世界能源消費增長中心發生了轉移。亞洲近20年來石油消費量增長了一倍,石油需求量由佔世界石油消費總量的10%上升到25%,成為與北美、歐洲石油消費量基本相當的重要地區,是影響國際能源格局變化的新生力量。
俄羅斯能源優勢得天獨厚
俄羅斯是當今世界能源最豐富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與其他能源資源豐富的國家相比,俄羅斯能源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第一,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化石能源,具有稀缺不可再生且分布不均的特點。世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從北非的馬格裡布到波斯灣,從波斯灣到裏海,再到俄羅斯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的巨大「石油心臟地帶」。俄羅斯在「石油心臟地帶」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分布非常廣泛,從烏拉爾山以東到太平洋沿岸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有諸多儲量可觀的油氣田。按照石油探明儲量排名,俄羅斯石油儲量為70—100億噸,佔世界石油總探明儲量的8%—13%、俄羅斯的天然氣儲量十分豐富,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中.俄羅斯佔32.6%,按探明儲量計,其供給時間約為90年,按預測儲量計則供給時間可為100年。
第二,俄羅斯擁有極強的油氣生產和出口能力。承接了蘇聯時期的生產體系,俄羅斯的石油生產能力極強。根據俄能源工業總調度局的數據統計,2006年俄石油產墩4.8億噸,2007年出產石油4.9億噸。俄羅斯石油一半用做出口,2006年出口2.5億噸,2007年出口2.53億噸,佔世界石油貿易的12%,是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考慮到歐佩克內部成員之間矛盾不斷、中東地緣政治環境惡化以及石油消費國紛紛謀求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等因素,俄羅斯能源對國向消旨源供求市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第三,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優越。能源安全的主要挑戰並不僅僅是獲得足夠的石油,而且還包括如何把石油從地下弄出來然後運送到需要人的手裡。由於富產石油的中東地區與石油消費國大多遠隔重洋,因此,從中東地區向外運輸石油基本都走海路,並且有相當數量的油輪需要經過由伊朗控制的霍爾術茲海峽和險象環生的馬六甲海峽,這無疑增添了石油安全的危險程度。俄羅斯雄踞歐亞大陸,具有貫通四方而很少受到地理條件約束的優越地緣環境,與石油消費增長最快的亞洲和石油消費量最多的歐洲都有陸路接壤,因此,俄羅斯能源出口可以採用最經濟、最安全的陸路管道運輸,以此降低能源運輸的風險和成本。
第四,俄羅斯有發達的能源輸出管道系統。目前,俄羅斯已有三條通向歐洲的石油管道和一條橫跨波羅的海海底直達德國的「北方溪流」天然氣輸送管道;2008年初俄又與保加利亞和寒爾維亞簽訂了准備修建「南線」天然氣管道的協議;通往亞太市場的「泰納線」一期也在按計劃建設中。同時,俄羅斯還控制著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遍布各獨聯體國家的天然氣和石油配送渠道,這些管道為俄擴大能源出口,影響能源進口國和過境國的政治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第五,俄政府控制著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大部分生產和出口。在俄獨立後掀起的私有化浪潮中,控制著俄90%的天然氣開采和運輸體系的俄氣公司非常「榮幸」地始終掌握在國家手中。普京執政後,俄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又將已經私有化了的石油公司重新掌控在政府手中。由政府控制的油氣公司雖然市場化程度較低,但卻有利於使這些公司的生產和出口計劃符合國家的政治需要,成為俄推行能源外交戰略,維護國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俄羅斯能源對國際能源格局的影響
由於歷史的原因,前蘇聯並沒有參與國際能源市場基本體系的創建,因此,盡管俄羅斯是能源生產和出口大國,但它不是國際能源機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成員,因而,
在發揮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力方面受到極大限制。隨著石油和天然氣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斷提高,能源在國際關系中的力量日益凸顯。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威力,俄羅斯調整了國家能源戰略,積極擴大能源出口,使俄羅斯對國際能源格局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能源領域原有的力量平衡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冷戰時期,蘇聯的石油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需求和出口「經互會」成員國及部分西歐國家,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影響不大。蘇聯解體後,能源出口成為俄羅斯政府財政和外匯收人的主要來源,其石油開始大量進入國際能源市場,並逐漸成為國際能源市場上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目前,除了歐洲仍然是俄羅斯能源最大的用戶外,中國、印度、美國、日本以及韓國都非常看好俄能源,以減少對中東地區能源的依賴,提高能源進口的安全系數。隨著俄羅斯石油出口渠道逐漸拓寬,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上將不斷蠶食歐佩克國家的份額,在平衡世界石油市場格局、維護市場穩定上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從而使國際石油供求格局逐漸改變。
由於地理條件優越,俄羅斯的能源出口大多採用成本低、安全系數高的陸路管道運輸。俄羅斯政府一直都非常重視能源出口管道建設,已初步形成「扇」形油氣管道戰略:俄羅斯已有的和正在修建的以及將要修建的油氣管道構成「扇」形油氣管道戰略中的扇骨;油氣管道覆蓋的地區形成扇面;由國家牢牢控制的能源企業是俄羅斯手中的扇柄。俄手中的能源工具,就像鐵扇公主手中的芭蕉扇,可以伸縮自如,只要輕輕擺動,就能產生威力無窮的效用,並因此使國際石油運輸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另一個影響國際石油格局的因素是石油價格。石油價格看起來平淡無奇,卻是實實在在決定著國際資金和政治影響的流向和速度。因此,西方石油消費大國和主要產油國都非常關注全球油價的波動,並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的石油定價。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的俄羅斯當然也不甘人後。目前,俄烏拉爾牌原油已佔國際原油市場份額的12%,成為了能夠影響國際能源供求關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此外,俄羅斯還積極籌劃開設了以盧布作為計價和結算工具的俄羅斯石油交易所,以徹底扭轉俄羅斯石油沒有自己的定價權的被動局面。
俄羅斯大力推進由盧布主導的石油定價機制目的非常明確:第一,挑戰國際市場現行的石油定價體系,打破石油價格機制由歐佩克和西方國家壟斷的局面;第二,利用油品交易使用盧布結算的機會,提升盧布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近年來,美元持續貶值,已給石油出口國和消費
國造成了巨大損失,引發了部分歐佩克成員國對用美元定價的石油交易體系的不滿,提出改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貿易結算。這使俄羅斯在國際石油市場挑戰美元主導地位的計劃有了實現的希望。
隨著全球石油探明儲量增幅逐漸降低,以及環境壓力日益增大,世界各國開始關注其他的能源資源天然氣因具有分布更廣、更清潔的優點,有可能逐漸替代石油成為未來最主要的能源。在天然氣領域,俄羅斯的地位與沙特在石油領域的地位一樣舉足輕重。目前國際上尚未形成像石油歐佩克的天然氣組織,天然氣的定價機制還未形成,因此,俄羅斯容易在遠未成熟的國際天然氣市場上擁有更
多的發言權,發揮重要作用。為了能夠充當國際天然氣市場的「領導者」,俄羅斯對創建國際天然氣聯盟態度積極。早在2002年,普京就提出,由俄羅斯和中亞國家成立一個「歐亞天然氣同盟」,旨在協調天然氣生產國的政策和價格。此後,關於俄羅斯和其他天然氣生產國成立同盟組織的傳聞從未停止顯而易見,成立一個由俄羅斯主導的天然氣國際組織,對俄影響國際能源市場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總之,俄羅斯能源擔負著推動俄羅斯經濟增長、參與世界貿易體系和維護地緣政治影響以及改善國際政治環境等多重責任,因此導致其能源出口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從而對世界能源市場產生了巨大影響,促使世界能源格局不斷發生變化。
❻ 俄羅斯號稱石油與天然氣大國,為何卻富不起來呢
總的來說有兩個原因,一個就是俄羅斯的國土面積相對於其他國家來說是比較大的,俄羅斯就會花費更多的資金去維護軍隊,另一方面俄羅斯現在還處在被美國及其盟友制裁的階段,即使有石油和天然氣,也很難賣出去。
其次,沙特跟美國的關系非常良好,以至於沙特的石油可以銷售到全世界各個國家。但俄羅斯就不行了,現在還處於被美國及其盟友制裁的階段,即便有石油有天然氣,也很難進行出口,資源無法變現,這是俄羅斯最大的痛處。
❼ 俄羅斯是當前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大國嗎
樓主您好!俄羅斯是當前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大國!
2007年第一季度以前,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大國,2007年第一季度以後,沙烏地阿拉伯被俄羅斯趕超,直到目前為止,俄羅斯都是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大國!
全球五大石油生產國概況 時間:(2011-06-24)
1.俄羅斯
俄羅斯每天的石油產量為1012.4萬桶,相當於全球石油供應量的12%。目前,俄羅斯石油儲備有近600億桶,相當於全球石油儲備總量的5%。同時,俄羅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儲備國。
2.沙烏地阿拉伯
每日的石油產量為1012.1萬桶。此外,沙特有全球被證實的最大石油儲備量,高達2650億桶。
3.美國
美國每日石油產量為960萬桶,占據了全球每日石油供應量的11%。美國石油儲備達191億桶。
4.中國
每日的石油供應量為427萬桶,約佔全球份額的5%。中國的石油儲備有203億桶。
5.伊朗
伊朗每日的石油產量為425萬桶,佔了全球份額的4.9%
所以俄羅斯是當前世界第一石油生產大國!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❽ 俄羅斯石油對經濟影響有多大
俄羅斯是能源輸出大國,能源是其支柱產業,石油收益在俄羅斯的經濟比重太內大。
比如一天稅收容1個億,石油佔了8千萬,一旦油價下跌,預先有的8千萬縮水一半,對稅收影響也會縮水將近一半。
況且石油暴跌、很多企業倒閉、工人大部分失業、經濟緊縮、國家就要開始宏觀調控了、俄羅斯又是一個原油產業大國,所以導致盧布貶值,來拯救本國經濟。
石油下跌給俄羅斯造成巨大影響,首先是經濟影響,經濟不好俄羅斯在2020年前的強軍夢將會是一句空話。
石油價格下跌,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其綜合國力會下降,在國際政治上的話語權也會降低。
❾ 從工業強國變為石油出口國,俄羅斯到底是進步還是落後了
俄羅斯確實在退步,但是只能是說工業發展方面。並不能指俄羅斯的全部,因為賣石油一樣賺錢,一樣可以保證國家其他方面的發展。
俄羅斯光靠賣資源,可不是什麼長久之道。眾所周知,工業才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你的工業水平高,造出來的東西才會有著高性價比,比如武器和核武器,雖然光差一個字,但是威力可差了一條線,這條線還是豎著的那種。俄羅斯雖然資源多,但是終究是坐吃山空的發展方式。不過現在國際的石油資源價格確實高,俄羅斯可以靠賣這個賺不少錢,但是最好還是能把目光放長遠一些。
❿ 中國和俄羅斯在石油方面的交流
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主要是貸款換石油,中俄雙方簽署了長期原油貿易、中俄輸油管道建設運營以及貸款協議。
據俄羅斯聯邦政府新聞處向俄新社透露的消息,12月6日早晨中俄兩國政府首腦出席了第二屆俄中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開幕式,此後將舉行俄中總理第十二次定期會晤,晚間兩國總理還出席了中國年閉幕式暨文藝演出。中俄兩國總理將首次討論向中國出口淡水魚類和海產品的問題,這是有關問題第一次在這樣高的級別上進行討論。此外還將討論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問題,包括關於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建設問題。在歷次政府首腦會晤中,俄中兩國貿易問題已經成為例行磋商問題,雙方計劃在2010年將雙邊貿易額擴大到600億美元,如果有可能則擴大到800億美元。據俄羅斯聯邦政府有關知情人士表示,這一目標完全是可以實現的,因為今年前9個月雙方的貿易額已經接近350億美元。在這場經貿盛宴中,能源無疑是其中的一道大餐。
2006年,中國自俄進口原油1597萬噸,比2005年增長約25%,占我原油進口總量的11%左右。同時兩國約定,自2006年起,俄方將通過鐵路向中方提供每年不少於1500萬噸的原油。 除傳統的原油貿易外,雙方還在積極探討加強能源領域的上下游合作,包括共同開發油氣田、開展煉油化工,以及鋪設中俄原油和天然氣管道等。
2006年10月,第一家中俄能源合資公司―東方能源公司成立,其中51%的股份為俄羅斯石油公司持有,剩餘49%的股份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持有。
2007年7月31日,東方能源公司首次通過拍賣方式獲得了俄羅斯境內的油氣資產。交易涉及的兩個區塊位於東西伯利亞,石油預測儲量共計8000萬噸,天然氣預測儲量共計1050億立方米。
此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總經理蔣潔敏又與俄羅斯魯克石油公司總裁瓦吉特?阿列克列洛夫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06年11月,中國石化和俄羅斯石油公司成立合資公司,收購了俄羅斯烏德穆爾特石油公司。根據協議,俄石油和中國石化分別佔有51%和49%的股權。
其後,中國石化又與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簽訂協議,兩家公司及其子公司將共同勘探和開發薩哈林-3號項目。為此雙方共同出資建立一個全資的子公司,其中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佔74.9%的股份,中國石化佔25.1%的股份。
此外,俄羅斯石油公司在中國的項目也已經啟動,公司與中國石油在中國成立從事煉油和成品油銷售的合資企業―「中俄東方石化公司」。這家俄羅斯石油公司控股49%的公司將在中國建設一家年加工能力為1000萬噸的煉油廠,還將開設合資加油站。
天然氣東西雙線,兩國油氣管道建設雖有波折,但亦在積極推進中。 2006年3月,經過兩年的接觸,中國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借普京訪華的機會,簽署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
根據計劃,到2020年俄羅斯將會通過東西兩條管道每年向中國出口天然氣680億立方米。 其中第一條管線(西線)位於西西伯利亞,經阿爾泰邊疆區和阿爾泰自治共和國到中國,其依託是亞馬爾半島氣田和西伯利亞的恰揚達氣田。 這條管道設計總長度2700多公里,設計總造價約為50億美元,將穿行俄羅斯的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州、漢特-曼西斯克自治區、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亞州、阿爾泰邊疆區和阿爾泰共和國,然後進入中國新疆境內,最終和中國的西氣東輸管道相連接。該管道建成後,俄羅斯可通過它每年對華供應300億~400億立方米天然氣。 2006年6月13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副總裁亞歷山大?阿納年科夫對媒體表示,俄氣公司已確定了俄羅斯通往中國天然氣的第二條管線(東線)走向。該天然氣管線具體走向是從薩哈林―阿穆爾河畔共青城―哈巴羅夫斯克進入中國。 2007年10月8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正式作出決定:從俄西西伯利亞地區向中國輸氣的阿爾泰天然氣管道將於2008年正式動工。
東亞國家與俄羅斯的經濟合作多是看重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石油需求中有著特殊的地位。而且東北亞地區經濟互補性強,也為俄羅斯參與當地經濟合作提供了機遇。目前,遠東和西伯利亞擁有俄羅斯石油資源的72%。而俄羅斯的西伯利亞產油區經過長期的開采開發,已經到了中後期,不僅產量的提高有所限制,就是維持原油的產量也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這對與資金緊張的俄羅斯來說有很大的難度。相比較,與西伯利亞產油區對應的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也擁有相當豐富的油氣資源儲藏,開發潛力很大,而且該地區靠近能源需求大國日本、中國和韓國,具有與巨大需求市場相連接的地緣優勢。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可以通過能源地區合作加快其融入亞太市場的步伐。因此,俄羅斯會逐步加大對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力度。對中、日、韓、朝等國來說,從俄遠東地區進口能源距離短、成本低,而且相對穩定,是能源進口多元化的較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