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1979
1. 美國的對沖基金是怎麼操作的
舉個例子,在一個最基本的對沖操作中。基金管理人在購入一種股票後,同時購入這種股票的一定價位和時效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看跌期權的效用在於當股票價位跌破期許可權定的價格時,賣方期權的持有者可將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許可權定的價格賣出,從而使股票跌價的風險得到對沖。
又譬如,在另一類對沖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選定某類行情看漲的行業,買進該行業中看好的幾只優質股,同時以一定比率賣出該行業中較差的幾只劣質股。如此組合的結果是,如該行業預期表現良好,優質股漲幅必超過其他同行業的劣質股,買入優質股的收益將大於賣空劣質股而產生的損失;如果預期錯誤,此行業股票不漲反跌,那麼劣質股跌幅必大於優質股,則賣空盤口所獲利潤必高於買入優質股下跌造成的損失。正因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對沖基金可以說是一種基於避險保值的保守投資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的內涵,Hedge Fund的稱謂亦徒有虛名。對沖基金已成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的代名詞,即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
對沖基金 hedge fund。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屬於免責市場(exempt market)產品。對沖基金名為基金,實際與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資理念有本質區別。這種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如賣空、杠桿操作、程序交易、互換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種等)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巨額利潤。這些概念已經超出了傳統的防止風險、保障收益操作范疇。加之發起和設立對沖基金的法律門檻遠低於互惠基金,使之風險進一步加大。為了保護投資者,北美的證券管理機構將其列入高風險投資品種行列,嚴格限制普通投資者介入,如規定每個對沖基金的投資者應少於100人,最低投資額為100萬美元等。另為:hedgie
對沖基金的起源與發展
對沖基金(也稱避險基金或套利基金)意為「風險對沖過的基金」,起源於50年代初的美國。當時的操作宗旨在於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以及對相關聯的不同股票進行實買空賣、風險對沖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規避和化解投資風險。1949年世界上誕生了第一個有限合作制的瓊斯對沖基金。雖然對沖基金在20世紀50年代已經出現,但是,它在接下來的三十年間並未引起人們的太多關注,直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金融自由化的發展,對沖基金才有了更廣闊的投資機會,從此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20世紀90年代,世界通貨膨脹的威脅逐漸減少,同時金融工具日趨成熟和多樣化,對沖基金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據英國《經濟學人》的統計,從1990年到2000年,3000多個新的對沖基金在美國和英國出現。2002年後,對沖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對沖基金的規模依然不小,據英國《金融時報》2005年10月22日報道,截至目前為止,全球對沖基金總資產額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
對沖基金的特點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對沖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風險對沖的內涵,Hedge Fund的稱謂亦徒有虛名。對沖基金己成為一種新的投資模式的代名詞。即基於最新的投資理論和極其復雜的金融市場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杠桿效用,承擔高風險。追求高收益的投資模式。現在的對沖基金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投資活動的復雜性。
近年來結構日趨復雜、花樣不斷翻新的各類金融衍生產品如期貨、期權、掉期等逐漸成為對沖基金的主要操作工具。這些衍生產品本為對沖風險而設計,但因其低成本、高風險、高回報的特性,成為許多現代對沖基金進行投機行為的得力工具。對沖基金將這些金融工具配以復雜的組合設什,根據市場預測進行投資,在預測准確時獲取超額利潤,或是利用短期內中場波動而產生的非均衡性設計投資策略,在市場恢復正常狀態時獲取差價。
(2)投資效應的高杠桿性。
典型的對沖基金往往利用銀行信用,以極高的杠桿借貸(Leveradge)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礎上幾倍甚至幾十倍地擴大投資資金,從而達到最大程度地獲取回報的目的。對沖基金的證券資產的高流動性,使得對沖基金可以利用基金資產方便地進行抵押貸款。一個資本金只有1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可以通過反復抵押其證券資產,貸出高達幾十億美元的資金。這種打桿效應的存在,使得在一筆交易後扣除貸款利息,凈利潤遠遠大於僅使用1億美元的資本金運作可能帶來的收益。同樣,也恰恰因為杠桿效應,對沖基金在操作不當時往往亦面臨超額損失的巨大風險。
(3)籌資方式的私募性。
對沖基金的組織結構一般是合夥人制。基金投資者以資金入伙,提供大部分資金但不參與投資活動;基金管理者以資金和技能入伙,負責基金的投資決策。由於對沖基金在操作上要求高度的隱蔽性和靈活性,因而在美國對沖基金的合夥人一般控制在100人以下,而每個合夥人的出資額在100萬美元以上。由於對沖基金多為私募性質,從而規避了美國法律對公募基金信息披露的嚴格要求。由於對沖基金的高風險性和復雜的投資機理,許多西方國家都禁止其向公眾公開招募資金,以保護普通投資者的利益。為了避開美國的高稅收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在美國市場上進行操作的對沖基金一般在巴哈馬和百慕大等一些稅收低,管制鬆散的地區進行離岸注冊,並僅限於向美國境外的投資者募集資金。
(4)操作的隱蔽性和靈活性。
對沖基金與面向普通投資者的證券投資基金不但在基金投資者、資金募集方式、信息披露要求和受監管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別。在投資活動的公平性和靈活性方面也存在很多差別。證券投資基金一般都有較明確的資產組合定義。即在投資工具的選擇和比例上有確定的方案,如平衡型基金指在基金組合中股票和債券大體各半,增長型基金指側重於高增長性股票的投資;同時,共同基金不得利用信貸資金進行投資,而對沖基金則完全沒有這些方面的限制和界定,可利用一切可操作的金融工具和組合,最大限度地使用信貸資金,以牟取高於市場平均利潤的超額回報。由於操作上的高度隱蔽性和靈活性以及杠桿融資效應,對沖基金在現代國際金融市場的投機活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
對沖基金的運作
最初的對沖操作中,基金管理者在購入一種股票後,同時購入這種股票的一定價位和時效的看跌期權(Put Option)。看跌期權的效用在於當股票價位跌破期許可權定的價格時,賣方期權的持有者可將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許可權定的價格賣出,從而使股票跌價的風險得到對沖。在另一類對沖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選定某類行情看漲的行業,買進該行業幾只優質股,同時以一定比率賣出該行業中幾只劣質股。如此組合的結果是,如該行業預期表現良好,優質股漲幅必超過其他同行業的股票,買入優質股的收益將大於賣空劣質股的損失;如果預期錯誤,此行業股票不漲反跌,那麼較差公司的股票跌幅必大於優質股,則賣空盤口所獲利潤必高於買入優質股下跌造成的損失。正因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對沖基金才被用於避險保值的保守投資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的理解逐漸深入,近年來對沖基金倍受青睞是由於對沖基金有能力在熊市賺錢。從1999年到2002年,普通公共基金平均每年損失11.7%,而對沖基金在同一期間每年贏利11.2%。對沖基金實現如此驕人的成績是有原因的,而且它們所獲得的收益並不像外界所理解的那麼容易,幾乎所有對沖基金的管理者都是出色的金融經紀人。
金融衍生工具(以期權為例)有三大特點:
第一,它可以以較少的資金撬動一筆較大的交易,人們把其放大作用,一般為20至100倍;當這筆交易的交易量足夠大時,就可以影響價格;
第二,根據洛倫茲•格利茨的觀點,由於期權合約的買者只有權利而沒有義務,即在交割日時,如果該期權的執行價格(Strikeprice)不利於期權持有者,該持有者可以不履行它。這種安排降低了期權購買者的風險,同時又誘使人們進行更為冒險的投資(即投機);
第三,根據約翰·赫爾的觀點,期權的執行價格越是偏離期權的標的資產(特定標的物)的現貨價格,其本身的價格越低,這給對沖基金後來的投機活動帶來便利。
對沖基金管理者發現金融衍生工具的上述特點後,他們所掌握的對沖基金便開始改變了投資策略,他們把套期交易的投資策略變為通過大量交易操縱相關的幾個金融市場,從它們的價格變動中獲利。
現時,對沖基金常用的投資策略多達20多種,其手法可以分為以下五種:
* (一)長短倉,即同時買入及沽空股票,可以是凈長倉或凈短倉;
* (二)市場中性,即同時買入股價偏低及沽出股價偏高的股票;
* (三)可換股套戥,即買入價格偏低的可換股債券,同時沽空正股,反之亦然;
* (四)環球宏觀,即由上至下分析各地經濟金融體系,按政經事件及主要趨勢買賣;
* (五)管理期貨,即持有各種衍生工具長短倉。
對沖基金的最經典的兩種投資策略是「短置」(shortselling)和「貸杠」(leverage)。
短置,即買進股票作為短期投資,就是把短期內購進的股票先拋售,然後在其股價下跌的時候再將其買回來賺取差價(arbitrage)。短置者幾乎總是借別人的股票來短置(「長置」,long position,指的是自己買進股票作為長期投資)。在熊市中採取短置策略最為有效。假如股市不跌反升,短置者賭錯了股市方向,則必須花大錢將升值的股票買回,吃進損失。短置此投資策略由於風險高企,一般的投資者都不採用。
「貸杠」(leverage)在金融界有多重含義,其英文單詞的最基本意思是「杠桿作用」,通常情況下它指的是利用信貸手段使自己的資本基礎擴大。信貸是金融的命脈和燃料,通過「貸杠」這種方式進入華爾街(融資市場)和對沖基金產生「共生」(symbiosis)的關系。在高賭注的金融活動中,「貸杠」成了華爾街給大玩家提供籌碼的機會。對沖基金從大銀行那裡借來資本,華爾街則提供買賣債券和後勤辦公室等服務。換言之,武裝了銀行貸款的對沖基金反過來把大量的金錢用傭金的形式扔回給華爾街。
對沖基金投資案例
已經被人們了解的眾多對沖基金投資案例中,對沖基金對金融市場價格的擾動引起對實質經濟和貨幣體系的破壞時,這些價格才會向對沖基金期望的方向持續地跌落。同時,被攻擊的國家被破壞得越嚴重,對實施攻擊的對沖基金越有利。其結果,是對沖基金與民族國家之間的一次財富再分配。從分配的公正性角度看,對沖基金的這種行為被認為接近於壟斷,那麼它所獲得的收入則近乎壟斷利潤。經濟學界所公認,市場作為一個配置資源的機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對沖基金操縱價格,不僅輸贏的機會不均等,而且會導致對包括貨幣體系在內的市場本身的破壞,更談不上提高市場的效率了。從經濟學的價值觀來看,既然沒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礎。因為這種行為導致的財富再分配,贏者的收入不僅以輸者同等的損失,而且以輸者更大的損失,以至其貨幣體系及經濟機制的崩潰和失效為代價;從全球角度看,是一種凈的福利損失。
(1)1992年狙擊英鎊
1979年始,還沒有統一貨幣的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了各國的貨幣兌換率,組成歐洲貨幣匯率連保體系。該體系規定各國貨幣在不偏離歐共體「中央匯率」25%的范圍內允許上下浮動,如果某一成員國貨幣匯率超出此范圍,其他各國中央銀行將採取行動出面干預。然而,歐共體成員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貨幣政策根本無法統一,各國貨幣受到本國利率和通貨膨脹率的影響各不相同,因此某些時候,連保體系強迫各國中央銀行做出違背他們意願的行動,如在外匯交易強烈波動時,那些中央銀行不得不買進疲軟的貨幣,賣出堅挺的貨幣,以保持外匯市場穩定。
1989年,東西德統一後,德國經濟強勁增長,德國馬克堅挺,而1992年的英國處於經濟不景氣時期,英鎊相對疲軟。為了支持英鎊,英國銀行利率持續高升,但這樣必然傷害了英國的利益,於是英國希望德國降低馬克的利率以緩解英鎊的壓力,可是由於德國經濟過熱,德國希望以高利率政策來為經濟降溫。由於德國拒絕配合,英國在貨幣市場中持續下挫,盡管英、德兩國聯手拋售馬克購進英鎊,但仍無濟於事。1992年9月,德國中央銀行行長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提到,歐洲貨幣體制的不穩定只有通過貨幣貶值才能解決。索羅斯預感到,德國人准備撤退了,馬克不再支持英鎊,於是他旗下的量子基金以5%的保證金方式大筆借貸英鎊,購買馬克。他的策略是:當英鎊匯率未跌之前用英鎊買馬克,當英鎊匯率暴跌後賣出一部分馬克即可還掉當初借貸的英鎊,剩下的就是凈賺。在此次行動中,索羅斯的量子基金賣空了相當於70億美元的英鎊,買進了相當於60億美元的馬克,在一個多月時間內凈賺15億美元,而歐洲各國中央銀行共計損傷了60億美元,事件以英鎊在1個月內匯率下挫20%而告終。
(2)亞洲金融風暴
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賣空泰銖,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後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其後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試圖狙擊港元,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擁有大量外匯儲備,加上當局大幅調高息率,使對沖基金的計劃沒有成功,但高息卻使香港恆生指數急跌四成,對沖基金意識到同時賣空港元和港股期貨,使息率急升,拖跨港股,就「必定」可以獲利。1998年8月索羅斯聯手多家巨型國際金融機構沖擊香港匯市、股市和期市,以慘敗告終。然而,香港政府卻在1998年8月入市干預,令對沖基金同時在外匯市場和港股期貨市場損手。
著名的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羅伯遜的老虎基金,它們都曾創造過高達40%至50%的復合年度收益率。採取高風險的投資,為對沖基金可能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為對沖基金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大規模的對沖基金不可能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中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關於量子基金
1969年量子基金的前身雙鷹基金由喬治·索羅斯創立,注冊資本為400萬美元。1973年該基金改名為索羅斯基金,資本額躍升到1200萬美元。索羅斯基金旗下有五個風格各異的對沖基金,而量子基金是最大的一個。1979年索羅斯再次把旗下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為量子公司。之所謂取量子這個詞語是源於海森堡的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此定律與索羅斯的金融市場觀相吻合。測不準定律認為:在量子力學中,要准確描述原子的運動是不可能的。而索羅斯認為:市場總是處在不確定和不停的波動狀態,但通過明顯的貼現,與不可預料因素下賭,賺錢是可能的。公司順利的運轉,得到超票面價格,是以股票的供給和要求為基礎的。
量子基金的總部設立在紐約,但其出資人皆為非美國國籍的境外投資者,其目的是為了避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量子基金投資於商品、外匯、股票和債券,並大量運用金融衍生產品和杠桿融資,從事全方位的國際性金融操作。憑借索羅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膽識,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場中逐漸成長壯大。由於索羅斯多次准確地預見到某個行業和公司的非同尋常的成長潛力,從而在這些股票的上升過程中獲得超額收益。即使是在市場下滑的熊市中,索羅斯也以其精湛的賣空技巧而大賺其錢。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增值為資產總值近60億美元。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萬美元,即增長了3萬倍。
關於老虎基金
1980年著名經紀人朱利安·羅伯遜集資800萬美元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對沖基金——老虎基金攻擊英鎊、里拉成功,並在此次行動中獲得巨大的收益,老虎基金從此名聲鵲起,被眾多投資者所追捧,老虎基金的資本此後迅速膨脹,最終成為美國最為顯赫的對沖基金。
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業績節節攀升,在股、匯市投資中同時取得不菲的業績,公司的最高贏利(扣除管理費)達到32%,在1998年的夏天,其總資產達到230億美元的高峰,一度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沖基金。
1998年的下半年,老虎基金在一系列的投資中失誤,從此走下坡路。1998年期間,俄羅斯金融危機後,日元對美元的匯價一度跌至147:1,出於預期該比價將跌至150日元以下,朱利安·羅伯遜命令旗下的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大量賣空日元,但日元卻在日本經濟沒有任何好轉的情況下,在兩個月內急升到115日元,羅伯遜損失慘重。在有統計的單日(1998年10月7日)最大損失中,老虎基金便虧損了20億美元,1998年的9月份及10月份,老虎基金在日元的投機上累計虧損近50億美元。
1999年,羅伯遜重倉美國航空集團和廢料管理公司的股票,可是兩個商業巨頭的股價卻持續下跌,因此老虎基金再次被重創。
從1998年12月開始,近20億美元的短期資金從美洲豹基金撤出,到1999年10月,總共有50億美元的資金從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撤走,投資者的撤資使基金經理無法專注於長期投資,從而影響長期投資者的信心。因此,1999年10月6日,羅伯遜要求從2000年3月31日開始,旗下的"老虎"、"美洲獅"、"美洲豹"三隻基金的贖回期改為半年一次,但到2000年3月31日,羅伯遜在老虎基金從230億美元的巔峰跌落到65億美元的不得已的情況宣布將結束旗下六隻對沖基金的全部業務。老虎基金倒閉後對65億美元的資產進行清盤,其中80%歸還投資者,朱利安·羅伯遜個人留下15億美元繼續投資
2. 工行收購東亞銀行談判主題
東亞銀行LOGO
東亞銀行於1918年在香港成立,一直以來致力服務香港客戶,並於內地及海外提供企業及個人銀行服務。東亞銀行現為全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於2005年12月31日的綜合資產總額達港幣2388億元(307.9億美元)。東亞銀行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為恆生指數成份股之一。
簡介
目前,東亞銀行在香港有逾110間分行和顯卓理財中心,員工人數超過3400名,集團在全球聘用逾6400名職員。
中國業務方面,東亞銀行9間內地分行獲准為外國人、內地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繼2002年在內地推出個人客戶「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亦已於2004年初在內地推出「企業電子網路銀行服務」,全力為內地企業客戶提供獨特、便捷而可靠的電子理財方案。
國際業務方面,東亞銀行於2001年收購大興銀行(Grand National Bank),進一步擴展集團於美國西岸的銀行業務,並於2002年將此附屬銀行更名為美國東亞銀行(The Bank of East Asia(U.S.A.)N.A.);2003年,將美國東亞銀行總行由加州遷往紐約,並於紐約市開設首間分行。
集團透過美國東亞銀行和加拿大東亞銀行的分行網路,以及其設於洛杉磯和紐約各分行,竭力為北美洲的客戶提供銀行服務。此外,東亞銀行亦於英國、英屬維爾京群島及東南亞國家設有分行及代表處,由此組成的龐大國際網路足以服務全球客戶。
服務
東亞銀行以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商業銀行服務著稱,竭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要。本行分設個人銀行、企業銀行、財富管理、投資銀行及中國業務等部門,零售及批發銀行服務式式俱備。
產品和服務范圍涵蓋存款、外幣儲蓄、零售投資和財富管理服務、樓宇按揭貸款、私人貸款、信用卡產品、電子網路銀行服務、銀行保險產品、強制性公積金服務、貿易融資、銀團貸款、匯款及外匯孖展交易等。2003年,東亞銀行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中的 CyberWealth — 網上財富管理服務,榮獲 《The Asian Banker》雜志所舉辦的「The Asian Banker 2003零售金融服務卓越大獎」之「產品/服務卓越獎」;此項殊榮進一步確認本行創新服務的超卓表現。
除了前述的主要產品和服務外,東亞銀行集團亦透過其附屬公司藍十字(亞太)保險有限公司,提供完善的保險服務。隨著從三大國際會計師行收購相關業務,並於2002年成立卓佳專業商務有限公司,集團亦成為香港及大中華地區商務、企業及投資者綜合專業服務公司之翹楚。
東亞銀行將緊貼市場最新發展,不斷開拓嶄新產品和服務,全面切合客戶的不同需要。
中國業務方面,東亞銀行9間內地分行獲准為外國人、內地和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人民幣銀行服務;繼2002年在內地推出個人客戶「電子網路銀行服務」,亦已於2004年初在內地推出「企業電子網路銀行服務」,全力為內地企業客戶提供獨特、便捷而可靠的電子理財方案。
國際業務方面,東亞銀行於2001年收購大興銀行(Grand National Bank),進一步擴展集團於美國西岸的銀行業務,並於2002年將此附屬銀行更名為美國東亞銀行(The Bank of East Asia(U.S.A.)N.A.);2003年,將美國東亞銀行總行由加州遷往紐約,並於紐約市開設首間分行。
產品
東亞銀行憑借深厚的全球經驗,根據本地客戶的特點,按照他們的財富管理需求、金融需要及風險承受水平,提供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從2005年起,東亞銀行已推出了包括代客境外理財產品和結構性理財產品在內的幾十款理財產品,其中,2006年8月21日推出的東亞代客境外理財計劃—保本英鎊/美元高息外幣掛鉤投資產品,此產品運作第37天時就實現了預期最高6%的年收益,提早為投資者鎖定收益,是目前為止投資者已明確獲得投資回報最高的QDII產品。
此後,東亞銀行又陸續推出了多款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產品「基匯寶」,設計風格更加鮮明,不但提供到期100%保本,更新增了規避人民幣升值風險的機制,以及靈活的贖回機制,而最主要的是提供了一個更為寬廣的平台,讓國內投資者有機會直接參與海外投資。
優勢一、海外攻略:華人牌
東亞銀行是1918年在香港成立的,當時只是一個服務於本地居民的區域性銀行。發展至今,東亞銀行已是香港最大的本地銀行。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東亞銀行走出海外,在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廣泛設立網點,逐漸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銀行。
在海外業務拓展中,東亞銀行清醒地分析了自己的優勢和不足,非常聰明地把海外華人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初到海外,我們肯定無法和本地銀行競爭,比如在美國,東亞肯定做不過花旗。所以要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發現海外華人認可東亞的服務,於是,『為海外華人服務』就形成了東亞銀行的特色。」
東亞銀行在海外設置網點的時候,最關注華人聚居的地區,比如美國的唐人街。習慣了講當地語言的海外華人,走進東亞銀行後聽到地道的國語,那種回到家鄉的親切感便油然而生,東亞銀行也因此大受歡迎。
主打「華人牌」,是東亞銀行開拓全球市場時的首選武器。
二、內地攻略:親牌
東亞銀行在洋人的地盤主打「華人牌」,當然極為有效;可是在內地開展業務,華人銀行的招牌也許就不再引人注目,東亞銀行又會出哪些新招兒呢?
與中資銀行相比,東亞銀行的主要弱項在於網點少,客戶開發是個長期過程。對此,東亞銀行有兩條策略應對這一困境:一是盡快鋪設物理網點——包括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入股中資銀行,目前已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大連、沈陽、珠海、廈門、西安、重慶、青島、成都等地開設了15家分行、26家支行、4個代表處;二是推廣其國際化服務標準的外資銀行理念(具體可表現為理財室內統一的紅色格調布局)。1918年成立的東亞銀行總部雖設在香港,但其業務遍布全球,具有很多中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
與很多外資銀輒設置幾十萬元的貴賓理財門檻不同,東亞銀行主打「親牌」。東亞銀行的策略,就是要讓老百姓知道,外資銀行其實離他們並不遠。」在東亞銀行開戶,具體數額不受限制,『一元開戶』是我們面向大眾提供服務的一個表示,雖然中高端仍然是我們主推的客戶群,但是任何客戶到我們這里都非常受歡迎。
談到與其他外資銀行的不同,東亞銀行所有分行的辦公樓都是花錢買下來的,而不是租借,這表明了我們要長期做下去的態度,是東亞銀行給客戶的一個承諾。據說,早於1920年,東亞銀行已看準國內市場龐大的發展潛力,於上海成立首間分行,那棟矗立在四川中路299號的古色古香的小樓,至今仍是東亞銀行的資產。「無論是1949年解放後的外資銀行撤離風潮,還是文革時期的動盪歲月,東亞銀行都堅持留在上海,多年來從未間斷在國內的業務。
三、服務特色:外拓牌
硬體的布局只是一個方面,東亞銀行在軟體方面有哪些值得推崇的地方呢?
一是服務理念,二是產品設計,對客戶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東亞銀行在這兩方面的獨特做法。
在服務客戶方面,我們與傳統銀行做法不一樣,東亞員工是要往外走的,可以為客戶提供上門服務。東亞銀行沒有花旗、匯豐等外資銀行的龐大網路,不能等著客戶上門,可以說,我們是最具有開拓性服務精神的外資銀行。當然,最大的不一樣,可能就是東亞銀行的員工素質要求更高。
在為個人客戶提供理財產品方面,由於受策限制,目前外資銀行還不能投資於A股市場,可以發售的QDII產品也要經過銀監會審批,數量有限。東亞銀行相信市場會越來越開放的。在此之前,東亞銀行會先把自己的後台做好,把總部研發的優質產品推薦給內地客戶。
東亞銀行並不急於在產品收益率方面與其他銀行PK,他們更重風險控制與產品的量身定做。一方面,東亞銀行設置了低、中、高風險3個層次的產品類別,對於在香港根本賣不出去的保本型產品也有兼顧,東亞銀行有很多理財產品,80%都得到了客戶認可,其中2006年8月推出的一款掛鉤港股的理財產品,2個月的收益率達到50%。但並不是所有產品都這樣好。投資理念方面,外資銀行還要與內地客戶多溝通、多交流。
另一方面,東亞銀行除了向客戶提供自己開發的理財產品,還與美林、摩根等國際大投行合作,推出掛鉤於多種市場的投資產品。「我們認為,銀行只賣自己的產品太局限了,只有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多種多樣的產品,才是對客戶負責任的做法。」如此,雖然對東亞銀行的短期收費、盈利有一定影響,但長期來看,這無疑是贏得客戶最聰明的做法。
網路
目前,東亞銀行集團在全球共設有逾200間分行及代表處,包括於香港的逾130間分行和顯卓理財中心、在大中華區的63個營業網點,和遍及美國、加拿大、英國、英屬維爾金群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國際網路。
美洲
加拿大
安大略 - 大多倫多地區
烈治文山
萬錦密西西加
士嘉堡
卑詩省 - 大溫哥華地區
烈治文 溫哥華市
美國
洛杉磯
亞罕布拉
工業市
天普市
托倫斯市
三藩市
企李文
金融區
歐洲
英國
倫敦
伯明翰
英屬維爾京群島
亞洲
馬來西亞
吉隆坡
納閩
新加坡
中國
中國大陸地區
中國澳門地區
中國台灣地區(台北、高雄)
歷程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東亞銀行」)於1918年在香港創立,是香港最大的獨立本地銀行。早於1920年,東亞銀行已看準國內市場龐大的發展潛力,於上海成立首間分行,多年來從未間斷在國內的業務。憑著在國內近90年的經營經驗,東亞銀行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銀行服務,是您成功開拓中國市場的鑰匙。
東亞銀行在中國的先驅地位
1979年成立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
─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工商營業執照編號:00001)
1979年與中國銀行達成協議,引進外幣信用卡結算服務
1986年成立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財務公司
─ 中國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深圳),提供批發銀行業務
1988年率先在國內提供房地產抵押貸款服務
1991年成立首家在經濟特區以外的中外合資財務公司
─ 上海國際財務有限公司,提供全面的批發銀行業務
1995年獲《歐洲貨幣》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外資銀行」
1998年成為首批獲准於國內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2年成為首批獲准經營全面外匯業務的外資銀行之一,服務對象包括國內居民和企業
2002年成為首間獲准於國內推出網上銀行服務的外資銀行
2005年成為首批獲准代理一般保險產品及人壽保險產品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6年成為首批獲得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發予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資格(QDII)的外資銀行之一及首間獲得QDII外匯額度,可以全面開展QDII業務的外資銀行
2006年成為首批獲准在國內籌辦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之一
2007年成為首批獲准在國內注冊成立法人銀行的外資銀行,子銀行名為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東亞銀行於2007年3月獲中國銀監會正式批准在內地設立外資法人銀行。子銀行名為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並於2007年4月2日正式開業。
東亞中國於上海浦東設立總部,承繼東亞銀行龐大的內地銀行和金融業務網路,為廣大客戶,特別是內地居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銀行和金融產品及服務。
社會責任
點滴關愛,匯流成河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東亞中國致力於向客戶提供最優質的金融服務,並與客戶、股東、員工與時並進。同時,作為一個企業公民,東亞中國積極承擔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關注股東、客戶、員工、商業夥伴、社區等相關方的利益,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與社會水乳交融,相輔相成。一方面,企業的經營活動對其所處的社會產生很大影響;另一方面,社會發展同樣也影響企業追求成功的能力。因此,在東亞中國,我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會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共同繁榮進步而努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東亞中國深信,只要企業自身和每個員工都不遺餘力地從一點一滴做起,將點滴關愛匯流成河,對整個社會的貢獻就能有目共睹。2007年12月,珠海分行行長李錦添先生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的學生開展了一次主題為《暢談國外生活,掌握個人理財》的精彩演講,使同學們學習全新金融知識及投資理念的同時,也了解了國外生活的各種風土人情,以及很多寶貴的求學經驗。
2007年12月,東亞中國將簡化南京分行開業程序節省下來的3萬元人民幣捐贈給江蘇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2007年10月,重慶分行的員工自發組織愛心捐助活動,在行長的帶領下向綦江縣趕水鎮藻渡學校的孩子們捐贈現金五千多元和書本、文具、文體用品、日用品等。
2007年6月~8月,東亞中國出資40萬元,與上海少兒出版社聯合主辦「東亞銀行」杯「暢想世博」少兒徵文比賽,在全國范圍內收到逾萬篇徵文。上海分行長期愛心助學並每年定期舉行聚會。
2006年5月,大連分行舉辦「同在藍天下,我們共成長」的主題活動,帶領聰明小當家賬戶的小朋友慰問希望小學,和農村小朋友一對一交朋友、捐贈物品,並召開城鄉手拉手主題班會,讓城裡孩子體驗農活,參觀農作物。
2006年3月,成都分行向四川大學捐贈獎學金。
2005年9月,成都分行響應四川招商局號召,向阿壩甘孜州小學生捐贈書籍。
2005年,珠海分行的同事們積極參與教育強市百萬人募捐活動。
2005年12月,珠海分行向斗門區的貧困學校贈送2006年為期一年的《珠海特區報》,價值13000元。
2004年12月,西安分行為村小學捐贈學慣用品、衣物等,價值10000元。
中國內地分支機構分行
上海
深圳
東莞
廣州
珠海
大連
西安
北京
成都
杭州
重慶
青島
沈陽
武漢
南京
廈門
天津
烏魯木齊
合肥
石家莊
鄭州
蘇州
哈爾濱
長沙
昆明
寧波
支行
北京 北京富華支行
北京望京支行
北京雅寶路支行
北京中關村支行
北京金融街支行
成都 成都錦城支行
成都玉林支行
成都武侯支行
大連 大連華府支行
大連開發區支行
大連星海灣支行
大連五四廣支行
大連西崗支行
沈陽 沈陽和平支行
沈陽五愛支行
沈陽南湖科技開發區支行
廣州 廣州濱江東支行
廣州番禺支行
廣州海珠支行
廣州花都支行
廣州環市路支行
廣州江南西支行
廣州開發區支行
廣州北京路支行
佛山 佛山支行
肇慶 肇慶支行
杭州 杭州文暉路支行
杭州文二路支行
武漢 武漢光谷支行
南京 南京中山路支行
青島 青島香港中路支行
青島秦嶺路支行
上海 上海長寧支行
上海東方路支行
上海古北支行
上海虹橋支行
上海靜安支行
上海聯洋支行
上海浦西支行
上海新天地支行
上海徐家匯支行
上海陸家嘴支行
上海新古北支行
深圳 深圳寶安支行
深圳福田支行
深圳華強北支行
深圳龍崗支行
深圳龍華支行
深圳羅湖支行
深圳南山支行
深圳中心區支行
惠州 惠州支行
沈陽 沈陽五愛支行
西安 西安北大街支行
西安高新區支行
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支行
西安西大街支行
西安長樂路支行
西安太華北路支行
廈門 廈門文灶支行
廈門禾祥支行
廈門嘉禾支行
廈門蓮前支行
廈門廈大支行
重慶 重慶江北支行
重慶解放碑支行
重慶沙坪壩支行
重慶北部新區支行
珠海 珠海吉大支行
珠海檸溪支行
珠海新香洲支行
中山 中山支行
江門 江門支行
東莞 東莞支行
烏魯木齊 高新區支行
蘇州 崑山支行
昆明 昆明支行
湛江 湛江支行
代表處
福州
相關報道
一、東亞銀行「溢利寶」掛鉤港指明起發售
東亞銀行「溢利寶」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10-海外中國藍籌保本型投資理財產品明日起開始發售。該產品掛鉤恆生H股指數上市基金與iShares富時新華中國25指數基金,捕捉海外中國藍籌股的潛在投資機會。
該產品的認購期為2008年8月6日至2008年8月15日。據介紹,除提供到期100%本金保障外,該產品的投資者在到期保本的基礎上有機會獲得合理的潛在投資回報。這款產品的投資期為1年,並在每季度贖回日被允許提前贖回,以確保投資者資金流動性。東亞銀行介紹,去年以來,全球股市受次貸危機等多重利空因素影響大幅下挫,亞洲股市調整幅度尤甚。相對於歷史高位,A股與H股預期市盈率正趨向於相對合理的估值水平。在國內GDP穩定增長等良好基本面的背景下,海外中國藍籌股在經歷了大幅調整後,投資價值尤為顯現。
二、工行證實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中國工商銀行2011年1月23日晚向記者證實,工行與東亞銀行有限公司已就美國東亞銀行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工行將向東亞銀行支付約1.4億美元的對價,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的股權。工行董事長姜建清表示,這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首次控股權收購,具「戰略意義」。
按照協議,工行收購美國東亞銀行80%股權後,東亞銀行持有剩餘20%的股權。東亞銀行還擁有賣出期權,可在交易完成後將其剩餘股份轉讓給工行。雙方隨後將履行監管報批手續。交易完成後,工行將負責美國東亞銀行的營運和管理。
姜建清稱,此次收購將使工行獲得美國商業銀行牌照,填補其在美零售銀行牌照的空白,這亦是中資銀行對美國商業銀行的第一次控股權收購,戰略意義突出。
姜說,今次收購如能成功完成,既可為中資銀行提升在美金融服務整體水平奠定重要基礎,也將成為中美兩國金融對等開放層次、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的重要象徵,對兩國的經貿往來將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
美國東亞銀行是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美國東亞銀行於2006年5月收購了位於舊金山市的美國國家銀行,該行在美擁有13間分行,主營零售銀行、商業銀行、貿易融資等業務,截至2010年3季度,該行總資產7.17億美元。
3. 武平縣歷史名人有哪些
朱發古(1899-1930)武東鄉張畲村上屋人。1930年朱發古帶領赤衛隊轉戰武西南。
李長明(1903-1931)桃溪鄉亭頭村人。1931年1月任杭武縣蘇維埃政府委員、第八區蘇維埃政府主席。
劉克模(1894-1931)湘店鄉湘洋村。劉亞樓、羅斌、梁思久、梁光天等是他的學生。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張滌心(1909-1931) 湘店鄉七里村(今桃瀾區小瀾村)人。原姓劉。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陳丹林(1908-1932)象洞鄉聯坊村人。1930年調任紅12軍101團政治委員,轉戰贛南、閩西等地。
劉亞樓(1910-1965)桃瀾區大洋泉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空軍司令員,原國防部副部長等。
羅斌(1914-1967)原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副政治委員兼公安部隊後勤部政治部主任。
林偉(1914-1979)陳坑區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兵第九團團長兼政治委員,少將軍銜。
廖步雲(1914-2008)原湖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藍文兆(1919-2001),原名高祿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二兵團四十五軍一三四師政治委員。
林默涵(1913-2008),武東鄉川坊村人。文藝理論家。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宣部副部長等。
王錦春,萬安鄉小密村人,福建省「優秀班主任」,「首屆中國銀行閩西獎教金」獲得者,省級「骨幹教師」。
王松興,筆名王超,南風,東留鄉大陽村人,《中國文化報》記者,《名人名家》雜志執行副總編輯。
方三文,曾任《南方周末》記者、《南方都市報》編委、網易副總編,雪球財經網創辦人。
鍾兆雲,筆名趙雲,青年作家,福州市作協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4. 撤資障礙指什麼
學習日復語不需要你說的口才,制但是要有恆心和毅力,最關鍵還是要有興趣,既然你沒有什麼技術,學習一門外語並且精通的掌握,那對你將來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的關鍵了。那就是推薦你學習一門專業日語。就是在學習日語的基礎之上掌握一門專業知識。比如財會了,機械了等等,我是說日語專業,而不是一定要把財會知識或者機械知識掌握到什麼程度,精別人不精處,必有高人之處。會日語的多了。不過會專業的寥寥無幾。希望你努力,聽到你的好消息。加油哦。
5. 重生香港股市類小說
重生股市類小說有很多:《重生之投資帝國》、《重生香港買股票起家》、《重生買股票起家》、《重生之金融財團》、《重生之我是金融大亨》。
1、《重生之投資帝國》昨天晚上分析股票太晚,今天來到這里的時候都快九點了,大白拿著一個麵包,一盒牛奶就蹲在轉角的花壇邊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仔細的打量著每一個下車的人。這個時候,一輛計程車停在了不遠處,從車上下來一個年輕人。
大白此時也沒什麼目標,就看著對方,十七八歲的年紀,大概還在讀書吧。看著對方的目光望向裡面的證券大街,大白有些疑惑,不會是來買股的吧,這么小?
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也不可放過一個的道理,大白走了過去。不過他心裡還是有些小小的罪惡感的,這么小的小孩子,是不是自己應該勸他不要入股市這一行。俗話說得好,一入股市深似海,股市風險大,入市需謹慎啊。
4、《重生之金融財團》二十一世紀的金融分析師回到8o年代,他能做些什麼呢?沒辦法在核武器出現之後武力只是一種威懾,而能夠令人稱雄世界的只有金融。所以他要建立自己的金融帝國。
5、《重生之我是金融大亨》金融天才重生到1979年,北京太子爺流落海外。重生之前的迷茫,重生之後的誓言。看林宇怎樣打造一個現代版的「羅斯柴爾德」。黑色星期一、石油危機、蘇聯解體、兩伊戰爭,只要能賺錢的地方你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打造現代版的「羅斯柴爾德」,玩轉這個世界。
6. 主權基金是什麼對沖基金是什麼
前者一般是指,國家使用國家儲備的外匯成立並進行投資活動的基金公司,因為它的性質不是私人資產或者企業資產,而是某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資金的一部分,所以成為主權基金。
後者一般是指,為了規避其他投資金融產品的風險性,而進行的一種具有風險平衡或者反方向運作的投資基金,就是對沖基金,它以技術含量高、大比例按金交易為特點,具有風險平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