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外匯儲備
❶ 有關美元與外匯儲備的問題
1、很多貨幣都是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美元、歐元、英鎊、加元、瑞士法郎、日元、港幣,等等,並沒有規定必須用什麼。我國也在大幅推行用人民幣結算。只是美元的價值從布林頓森林體系開始就無法撼動而已。曾經歐盟想要用歐元取代美元的想法也失敗了。
2、我國唯一合法通行貨幣是人民幣,你在國內不可能用其他貨幣進行結算活動,比如你能用美元買房,日元買車,英鎊買飯,歐元買飲料嗎?不可以,必須把這些貨幣先拿到央行去,兌換成人民幣才可以在境內流通。再加上改革開放吸引外資,造成了中國外匯儲備的龐大,但是沒實際意義,因為央行有1美元,就等於境內多了6人民幣。所以實際上中國外匯儲備在境內的貨幣供應量上已經得到了體現和轉換。
3、同上。
4、股市上漲有一個必須的理由,就是有足夠的資金流入。如果股市持續上漲那就是不停的有資金流入,造成了股票這種商品的供需曲線不平衡(在當前情況下,股票總量是有限的)資金來自其他股民以及上市公司的紅利。(詳細研究還有除息等細節問題。不是三兩句能說明白的)
5、依據的說法很多,但是基本的公式是應該是 貨幣流通數量*貨幣流通速度=價格水平*實際GDP(費雪方程MV=PY)
6、凱恩斯的通論你可以看看,一個人需求多少資源就會創造多少,沒有貨幣就是物物對換,貨幣只是特殊的交易媒介而已。用你的話,如果你是生產小靈通的,想買蘋果,你就需要生產出足夠多的小靈通,來購買一個蘋果。當然,賣蘋果的不會跟你兌換很多小靈通,但是可以跟你兌換與很多小靈通價值相等的貨幣
7、是的,一般都在追求平衡增長,但是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由專業人士負責這個,比如美聯儲就是經濟學家和銀行家組成的,當然我國除外,我國是D員負責
8、誰告訴你基本為0?德國2013是0.4%,但是人家基數很大(別說中國第二更大,你人均一下你還有啥了)所以歐洲很多國家,尤其小國家人均財富都很高。某些已經接近共產了其實,全民工資,從出生到墳墓的福利。
9、這個吧,太哲學。目前來看,接受過高等教育或物質基礎豐富的地區的確很普世價值,比如歐美,但是相對落後貧窮地區好像不是太樂觀,比如中東,以及東南亞小國總會出點小問題。跟法律法規人的習慣還是有關系的
10、寫科幻小說呢?人類要是知道未來哪方面會有革命性的改變,那麼就說明這個改變已經到了。除了古代先知會預測一下未來騙騙信眾,還真沒有能提前就預測出來的。
爬了這么多姿看世界盃都晚了5分鍾,給個好評吧
❷ 為什麼iphone在中國買那麼貴
我出入iPhone的時候也是這么想的,感覺浪費了很多錢.
不過Apple很會討好用戶,從最初P功能沒有,逐步更新固件到如今豐富,感覺確實是增值了.
至於說道軟體,說iPhone軟體少確實是不對的.最早我也是這么認為,剛從S60過去,很多功能都沒有.
但是如果你熟悉蘋果文化和Mac使用方式,就知道在Apple的產品中,用戶是比較被動的,沒有那麼多主動的選擇權利.
軟體的數量現在絕對沒得說,我個人感覺軟體的質量是參差不齊,不過現在是有很大提升了.
和其他手機比最大特點就2個字:游戲
每次OS更新加入的API很多都和游戲有關,目前iPhone的游戲性能確實沒什麼機能比
至於其他軟體,受到Apple的政策限制,其風格和S60等系統有很大的差別,走的是創意道路,比如睡眠監測(用加速度計測量睡眠質量)等等.
iPhone的特點是性價比極低,但是東西僅此一家,在別的地方根本沒有,要麼就花高於實際的價格買,要麼就根本享受不到.
很多人說iPhone比起其他機差多少多少,我覺得這是對的,不過實質是iPhone的發展方向和很多智能機不同,不重在使用,而是重於好玩.
比如重力感應功能,很多機子都有,但是唯獨在iPhone上應用最廣,幾乎所有游戲都有用到加速計的,很多不是游戲的軟體也會使用上,力求新穎好玩,否則掛上Appstore也沒人買
如果說iPhone若,那就借部3GS,下個GT Racing試試就知道了,抗鋸HDR有齊.還有些畫面黨的FPS就不說了.也許你會說手機又不是游戲機,但是那隻是你的見解,掌機手機合二為一有什麼不妥呢?況且iPhone的定位很大程度上不是一個帶有游戲等功能的電話,而是帶有電話功能的掌上設備.
要說軟體少,找天自己上App Store上看看吧,可能S60上的很多軟體iPhone上沒有,特別是系統級的和文件處理一類,但是iPhone上的很多東西,WM S60都沒有.
當然啦,其中不乏一些弱智軟體.
Apple很聰明,看中現在手機軟體開發商因為盜版嚴重賺不到錢,所以特別加強了版權保護.在這么多系統中iPhoneOS的版權保護相關功能是最多的.
在後來很多開發者表示投靠Apple iPhone的原因是正版率高軟體能賺錢,縱然機能弱,但是大量的開發者擁護,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軟體就出來了.
樓主只看到了Wobble(也就是乳搖)QQ之類的功能,卻沒看到背後那些開發文化,試問在iPhone前,那個平台出現了Wobble這種"奇怪"的軟體?在iPhone上,比Wobble更有特色有創意的軟體還有很多,他們著實能讓人眼前一亮,有購買欲.
正是在這種特殊文化下,iPhone App的發展很驚人.剛開App Store的時候,我上去找軟體,看到那些弱智的東西簡直和S60沒的比,但是確實是一年過去,都形成自己風格,反而是S60很多方面比不上了.
最後說下人性化.不得不說Apple做的很好.其實說Apple的限制很多,動輒要連iTunes是很煩的.但是iPhone設計簡潔,操作簡便,確實是在觸屏機中少有的.如S60的多層菜單曾經讓我的搖桿報廢,但iPhone中極少出現.在iPhone中幾乎所有系統操作都可以只在Springboard主屏中完成,裝刪軟體推送提醒全部都集中在主屏,而S60有時候卻要進幾層的功能表.很多人剛入手iPhone都覺得自己被Apple騙了.不過時間長了,或多或少都會發現Apple的細心和其設計的方便.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姑且不討論中國很多買iPhone就是純粹為了裝13,大多功能根本不會用也懶得用.但是在外國iPhone的銷量總量雖比不上Nokia,但是也非常優秀,口碑不錯,如果說幾個人笨蛋還說得過去,但是數千萬人的選擇必定是有其中的道理的.我也是幾乎花了2年時間才改變對這個鍋貼的態度.看待一個產品理性點,iPhone的非議很多也源自大家對它的不了解和很多人用它來裝B.
總結下,iPhone的實用性是很差的,如果要用它甘正事,它只會讓你失望,iPhone是用來享受生活的.這和Mac的風格很像,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沒把我那S60扔掉的原因.
各有所長,直接比較沒什麼意義.
最後,發泄一下,APPLE的作風真TMD惡心,還有那該死的宣傳和專門買來裝B的iPhone用戶!
❸ 為啥蘋果手機發售價才一千多在中國要賣五六千啊
天朝無敵的貿易保護協定,進口商品自帶40%關稅,限制國人購買(盡量少買)外國貨。
蘋果給商家的讓利是45%,一般國外買蘋果都是3300-3600,國內有高額關稅,所以就變成5000多了。由於中國不是外銷型市場,外匯基本只靠單純的手工勞動力,什麼拖鞋、背心、芭比娃娃······。大家都覺得中國外匯儲備3萬億美金挺多,但是中國每年進口份額3.5萬億美金,如果打開貿易保護協定,55萬的寶馬,賣30萬,這個就幹了。以每年增長進口物資30%來算,5年內消耗掉所有外匯儲備,10年內變成負債國,30年後中國全國收入的20-30%用於償還對發達國家債務的利息。這個是在1953-1976年上演過的,一旦打開市場,普通國家企業產品基本就是面臨被發達國家企業產品屠殺的局面。相對發達國家之間就不需要,美國人每購買1萬輛賓士,就有能力和信心賣德國人100萬台蘋果。外國賓士60萬,到天朝就變100多萬了。
所以人家要稀土,就要乖乖的不加價錢給人家,是這個特殊貿易保護協定中的默認條約。
❹ 美國為什麼能夠且願意源源不斷地輸出美元成為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
因為美國有強大的生產力、外銷能力和國際信譽,可以保證輸出的每一分美元都兌換成所有國家想要的實物。就算美國沒有,也可以到第三方國家買賣,因為美國輸出科技、糧食、文化產品,這些東西在國際市場的需求是沒有上線的。
比如中國要在澳大利亞買礦石,人民幣對於澳洲人來說,只代表廉價勞動力和小商品,所以人家只要中國手中的美元,他們到美國買蘋果、福特去。當初和俄羅斯2000億美元的石油貿易,俄羅斯要求80%美元,其餘用皮毛、紡織品、小商品兌換,因為俄羅斯儲備人民幣,沒用。美國·制裁·伊朗,中國欠伊朗320億美金,但美國不允許昆·侖銀·行·用美元交易。伊朗大使死活不要人民幣,因為伊朗缺糧食、科技產品,最後沒辦法伊朗大使到中國訂購、火車皮、比亞迪等等中國產品,但是對於伊朗來說這些東西不能直接消化掉,因為伊朗和中國的生活水平差不多,蘋果、福特、海飛絲、美國小麥、玉米,這些在伊朗也需求非常大。
一個國家的貨幣,本身是沒有實際價值的,不是說中國多發行五十萬億人民幣,就可以每家每戶免費配發賓士。對於德國人來說你的錢沒有任何意義,只有中國人用廉價勞動力,在美國人手中賺到美元,才可以到德國換賓士。因為德國人要買蘋果。
❺ 外匯儲備過多為什麼使人民幣升值壓力增大
匯率就是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所謂人民幣升值就是用人民幣買等量的美元等外匯所花的人民幣數量比以前減少的情況。或者等量人民幣可以購買更多外匯的情況。
我們可以近似的把這個問題看作是在市場上買蘋果。當我們手中我有的人民幣數量不變而市場中的蘋果越來越多的時候,你說會怎麼樣?為了把蘋果賣掉,賣蘋果的人會競爭,會壓價,於是我們用更少的錢就能買到想要的蘋果,這就是人民幣的對內升值。
手中的人民幣不變還是人民幣,蘋果保有量變成了外匯儲備量的時候,情況也一樣,人民幣就顯得更值錢,即人民幣升值。這被稱為人民幣的對外升值。
其本質一樣。
❻ 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人民幣從哪來將人民幣換成美元,人民幣到哪去外匯儲備對應的財富在哪裡
我來嘗試回答一下,個人觀點,供討論。盡量通俗化,但不避免仍會有一些較為專業的詞彙。
首先,不能以「借」來看待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的形成過程大致如你所說,企業生產產品賣到國外去,掙了外匯(美元、歐元、日元都行),拿到國內,兌換成人民幣。相當於老百姓把自己手頭的外匯「賣」給了央行,這個「買賣」交易完成,央行的外匯儲備即形成,這個過程是「買賣「而不是」借貸「,央行給了你人民幣,就不欠你什麼了。外匯儲備一旦形成就脫離了居民部門,成為政府部門的對外債權。
第二,人民幣從哪裡來?
這個問題涉及到貨幣的本質,不深說。簡單講,人民幣是央行發行的,而它能夠發行的基礎就在於強制的國家權力使得大家都相信它發行的貨幣可以被普遍接受用於價值交換。從央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貨幣發行是央行的負債,就是你說的「白條」,但這個「白條」大家都認可,有購買力、流通性強,具有「無限法償性」,可以用來交換你需要的衣、食、住、行等。
居民將美元兌成人民幣,對央行來說本身就是一個貨幣發行的過程,宏觀經濟中常說的「外匯占款」就是這個概念。外匯占款是不受央行控制的,其大幅增加往往也意味著貨幣投放的增加。例如,2009年上半年的外匯占款增加了9656.85億元,也就是說與之對應的基礎貨幣也投放了這么多。在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這個過程最終表現為資產項下對「國外資產(外匯儲備)」的增加以及負債項下「儲備貨幣(金融性公司存款)」的增加,是資產負債表的擴張。
第三, 人民幣到哪裡去?
需要說明的是,與一般經濟體先有資金來源(亦即自有資金或負債)業務、然後才會發生相應的資產業務迥然不同,中央銀行在邏輯上是先有資產業務、然後才發生基礎貨幣投放這一負債業務。也就是說,基礎貨幣的投放是中央銀行實施相應資產業務的結果。
於是,如同之前所說,居民將美元換成人民幣,使得央行資產方的「外匯儲備」擴大,其負債方的基礎貨幣投放相應擴大。反之,將人民幣換成美元,會使得央行資產方「外匯儲備」減少,其負債方的基礎貨幣投放相應便是一個縮減的過程。而基礎的貨幣的縮減,會通過商業銀行的貨幣乘數效應直接表現為整個社會貨幣規模的縮減。這個類似於你所說的「封存」,可以理解為凍結在央行體系中了,因此不再在社會體系中繼續流通,只是這個效應可能會是一個倍數的放大過程(貨幣乘數效應)。
事實上,據最新數據,今年11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較10月下降279億,繼10月減少250億後連續第二個月出現負增長。此次外匯占款持續減少更多的原因就是國內企業或居民在本外幣配置行為上變化的結果。過去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企業和居民都願意超配人民幣,盡量降低外幣資產的配置比例,甚至主動壓縮正常的外匯留存,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國內投資回報率下降的背景下,企業和居民都開始重新增持外幣資產,實現本外幣配置的再平衡。
這種情況已經對央行的貨幣政策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明年如果央行還要保持較高的貨幣增速,就不得不利用其他手段,特別是放鬆貸款來對沖外匯占款下降的影響了。這也是目前各主要機構都預期明年貨幣政策會有所放鬆的主要論據之一。
第四, 關於提高存款准備金率
提高准備金率是收縮流動性,也就是你說的「防止白條泛濫」的手段之一。
這里再次提到「貨幣乘數效應」。簡單講,央行發行基礎貨幣,商業銀行在基礎貨幣的基礎上繳存一定的比例在央行(即存款准備金),剩下的就可以放貸放出去。企業拿到銀行放出的貸款,還是會存到銀行,銀行將存款的一定比例(存款准備金率)存在央行,剩下的再放貸放出去……如此周而復始,便使得基礎貨幣以乘數效應開始流通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減少銀行用於放貸款的錢,從而收縮流動性,「防止白條泛濫」。
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手段而已,實際上,還有對商業銀行的存貸比監管、加減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等等多種手段來對流動性進行控制,或收或放,考驗的是央行及監管當局的智慧和能力。
你的問題很短,但其實涉及的問題很多,嘗試回答,希望能有所幫助。
❼ 面對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一大出口國等榮譽光壞的背後中國發展有存在怎樣的困境呢
中國巨大的體量(面積、人口),以及經過改革開發三十多年來的發展,經濟總量的巨大提升。
這些正是我們能夠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原因。而這個稱號,使得世界各國在政治上,各大經濟體在經濟層面,都希望能夠和中國合作。
誰都想藉助這個經濟體的實力給自身發展帶來助力。想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取得收益。
因此,這個稱號,使得我們很多尚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成熟的行業、產業需要面對世界一流企業的虎視眈眈與競爭蠶食。
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其實正是我們作為第一大出口國,而且長期保持巨大的貿易順差的結果。
手裡有了錢(外匯儲備),相當大一部分卻沒有花在國內經濟建設上。而是變成了外債(中國也是最大外債債權國)。
等於是辛苦工作,創造產品提供外國市場,然後將得到的收入再借給外國去用。
當今社會,楊白勞比黃世仁底氣更足!外債權益如何保障,如何將外匯儲備真正用於國內經濟建設,這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國家需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第一出口大國,雖然在出口商品數量上,我們是絕對第一,在出口商品價值上,我們也排在前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很大程度上,
還存在一些問題。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低(勞力密集型產品長期占據出口商品結構中的重要地位),單價低,附加值低(利潤低)。而且很多是高能耗,高資源佔用型產品。
如何調整出口產業結構,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是國家在經濟政策管理層面上需要作出研究和動作的主要工作重點。
同時,第一出口大國,很大程度上也是以忽視內需開發為代價的。國內的內需市場如何培養,如何引導大家建立為提高生活質量而改善消費方式、生活方式。
這些也是政府需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對於老百姓來說,我們正逐漸享受到越來越多類似肯德基、可口可樂、耐克、蘋果等國外知名大眾消費品牌產品,這帶給大家更好的生活體驗。
生活質量也因為眾多國際大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經營而改善提高。這個是好事。
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以及第一出口大國,這些距離百姓生活比較遙遠。但是,如果巨大的外匯儲備能夠更多用於民生,那麼將從長期基本面上,帶給百姓大大的益處。
而出口大國造就的巨大優質產能如果能夠在擴大內需,建設國內市場的方面做出更多工作,向國內市場傾斜,也同樣將改善國民生活水平。
一方面的困境(比如債權國如果要不回債,就是困境),可能另一方面也有好處(放了外債,對於政治環境的經營好處顯而易見)。其實不用過多強調困難的程度。
好像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展一樣,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❽ 為什麼外匯儲備越多人民幣升值的壓力越大
其實外匯是本國商人從外國賺回來的外幣,但是商人回國後需要從銀行把這些外幣兌換成人民幣才能在國內消費買東西,這也意味著商人賺的外幣越多,中國銀行需要印刷更多的人民幣去給他們兌換,這時國內市場的總價值沒怎麼變,但是國內的人民幣卻越來越多了,這也就意味著通貨膨脹了。所以外匯並不是越多越好,外匯太多而沒地方花掉會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外匯太少了當我們國家需要買些外國的東西時就沒錢了,比如我們需要在美國買大豆土豆,這些都需要外匯。總之,外匯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好比人需要賺錢,但也要學會花錢,不然要麼被餓死,要麼就把錢變成了一堆廢紙
❾ 蘋果為什麼不禁售
你看的是UC或者騰訊的那種假新聞
❿ 關於外匯儲備,匯率,通貨膨脹的一些問題
1、不可以完全理解為外匯是老百姓的錢。出口貿易順差,的確會產生通貨膨脹,而通貨膨脹的的確確是老百姓承擔主要的危害,但是從大體上來看,銀行還是為出口承擔了類似於「墊資」的作用(個人看法)。另外,進出口所產生的通貨膨脹的確存在,但是現在嚴重的通貨膨脹,進出口「輸入型」的通脹並非主要原因。去年官方公布的通脹是4.9%(民間估計是10%以上),貿易順差是1800~2500億美元,人民幣總量是75億,那麼算下來,差不多是1.2%的輸入型通脹。所以把通貨膨脹歸咎於進出口貿易順差是不合理的。
2、據我所知,前段時間美國目前還是處於微弱的通貨緊縮過程中,現在就不知道了。其實我們對美債的問題一直存有誤區。
我們的外匯儲量太大了,僅2010年的貿易順差就達到了1800~2500億美元。如此大量的外匯,就形成了個很麻煩的局面,就是你准備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國際市場上有句話,就是中國要買什麼東西,什麼東西就漲價。所以,這錢也不是說花就能花的掉的。
然後,悲劇就開始了,在金融能力非常欠缺的領導帶領下,開始了瘋狂的虧錢旅程。他們購買可口可樂的股票,結果就有本事在最高價買進,從此以後股價就再也沒有回到買入的價格。領導此類功夫頗為了得,華爾街的金融大亨每天都像看樂子一樣看他們的表演,還給這筆來自東方的資金笑稱為「愚蠢的資金」,而中國人的老朋友巴菲特則客氣的稱之為「幼稚的資金」。這其實就顯示出我們國家金融水平和西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其實,在這種現實之下,投資美債不失為一個合理的方法。
標准普爾之所以會降低美國的信用評級,那是因為他判斷,美國就現在的形式下去,未來20年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其實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標准普爾本來就是美國經濟的預警器。而美債本身違約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為美國使用債券,他都是把錢貸款給經營能力非常好,但是受到因資金問題而一時之困的良好企業,諸如蘋果公司之類,這些錢並非和國內的某些投資一樣石沉大海,而且美國政府還能從中得到利息的好處。而既然美國能從目前的形勢下得到好處,其實就沒必要在美債上犧牲信譽,動手腳撈小便宜。
3、控制通脹並非主要目的,關鍵是要控制通貨膨脹出來的資金走向。
通貨膨脹出來的錢,如果用在給民營企業減負上,就等於是平衡了財富分配,老百姓的工資自然就增長,但是事實上政府可沒有那麼做,而是把錢都投入到了「鐵公基」上(鐵路、公路、基礎設施),而這些項目的使用率和回報率極低,西北斥巨資建造的高速公路上,根本見不到車在開,鐵路就算我不說樓主也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其他基礎設施也是基本難有回報的項目,簡而言之的說,通過通貨膨脹從老百姓手裡拿來的錢,根本就沒有沒有用到老百姓身上,得到好處的,只有圍繞著「鐵公基」轉的央企和少數民企。這就等於資金流入了少數人的口袋,而非普遍的人。這才是大問題。
4、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通貨膨脹可以認為成商品少、貨幣多,如果外匯能夠合理的、適時的、適量的購買實體商品注入國內是否可行呢?我不知道,這只是我的猜想。
5、不會,動用的是外匯,只會在國際見起作用,對於國內是不起作用的,因為MY是不會在國內通用的。
補充問題1,我們擁有那麼多的外匯儲備這不奇怪,僅去年的貿易順差可能達到2500億美元。外匯儲備是鑄幣稅積攢出來的這個從概念上來說,講不通,外匯儲備就是外幣,怎麼可能是用鑄幣稅累積起來的?
補充問題2:現在的外貿都是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這也是MG強大的地方。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