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市場 » 美國跟俄羅斯原油

美國跟俄羅斯原油

發布時間: 2021-03-18 06:56:34

⑴ 美國和俄羅斯能源政策的異同

純屬個人意見:
1、美國是個自有產油以及進口石油並存的國家,和我們中國有類似的版地方,當然美國的國權家戰略儲備石油早就實施,永遠保持一定的石油儲備量,中國應該是在2007年開始建設國家戰略儲備油,在2008年趁著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情形下,目前已經完成。
2、美國的科技力量是每個國家都不能忽視的,基礎科學的研究領先歐洲和日本,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不會比歐洲差,有可能到最後,世界上每個新能源的利用,都會有美國的影子,就和我們現代拖動世界發展諸多因素一樣,intel,microsoft,GPS,空間技術,生物技術等等,所以,美國人總是在擔心,也從來不會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
2、俄羅斯是個凈石油出口國,呵呵,這點事俄羅斯人的典型吧,大手大腳的發展,需要政治強人的強力推行與統治,總是在行將破滅的時候來個鳳凰涅盤。目前俄羅斯在新能源開發上並沒有大的動力,到時候只要買就可以了。

⑵ 美國和俄羅斯原油誰會是最後贏家

肯定是美國

俄國的經濟結構決定了他支持不下去

普金的10年,實際上就是專毛子去工業屬化的10年,在這10年裡,毛子的工業體系基本瓦解了,就是靠著國際原油價格高位運行,過了10年好日子

按照毛子自己的統計,現在政府財政收入的40%來自於原油和天然氣貿易,出口總額的60%是資源出口,毛子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個二流國家了

這次老美打壓油價實際上就是直擊毛子的軟肋
按照俄羅斯央行的統計,2015年,只有當油價保持在114美元的水準上,毛子的預算才能平衡,可現在油價都到60了

普金還要擴充軍備,應對北約威脅,這明擺著不可行
現在盧布大幅貶值、毛子的養老金也發布出來了,總理也坦言,油價下跌讓毛子損失了1200億美金

由此可見,毛子撐不了多久,美國贏了

⑶ 這次美國油價下跌跟俄羅斯和蘇聯有什麼關系

這是打擊俄羅斯經濟最好的武器,俄羅斯經濟現在基本依靠石油出口維系

根據俄羅斯聯邦銀行計算,如果原油價格維持在90美元/桶,2015年俄羅斯財政收入將因此減少12%,低至80美元,就會導致俄羅斯財政大出血。

俄羅斯財政預算平衡摺合國際油價的數字是動態的,在2008年前後是70至95美元。這幾年,由於物價上漲和普京近似瘋狂的十年擴軍計劃,導致平衡點抬升至114美元,原油價格要維持在114美元/桶,俄羅斯才能維持收支平衡。


俄羅斯今年的財政預算就是以2014年初能源產能出口量折算石油價格114美元為基礎制定的。國際油價如果低於這個數,俄羅斯財政將發生赤字,現在的油價已經低於90美元,在80美元附近徘徊。如果油價跌至每桶70至8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陷入極端困境,深度衰退,大規模財政赤字,巨額資本外逃…

美國曾操縱油價下跌"玩死"蘇聯

通過能源價格打擊對手,歷史上有過成功先例。在冷戰末期,美國就曾操縱石油價格下跌"玩死"蘇聯。

蘇聯解體主要是內部原因導致,但來自外部的顛覆也是重要因素,其中就原油價格是促使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1967年11月,蘇共總書記、部長會議主席勃列日涅夫在紀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紅場演說中,首次提出發達社會主義社會概念。1971年蘇共二十四大宣布蘇聯已建成發達社會主義。蘇聯這個對外宣稱發達社會主義的底氣,並非其經濟發展有多好,主要原因是石油和能源產出獲得的收益。

1971年初,國際石油只有1.8美元/桶,1973年初漲到2.95美元一桶,到1973年的年底突破12美元。1975年蘇聯石油產量超美國,至1979年成為第一大產油國。這段時間,蘇聯因為產能的增加和原油價格的堅挺,從國際市場上收獲了巨量的石油美元,再加上蘇聯紅軍的強大武力,這個地球上面積最大的國家表面上異常強大,四處對外擴張,與西方國家搞對抗。

1981年,國際油價格繼續堅挺,一度高達39美元/桶,這時蘇聯作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完全不把歐佩克的限產措施放在眼裡,產量連年增長。1981年裡根入主白宮後,美國在開始實施遏制蘇聯的戰略,一是把蘇聯引上與美進行軍備競賽的快車道,從經濟上消耗蘇聯國力,美國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二是通過施壓對歐佩克施加壓力,促使其增產,使世界石油價格低位運行,切斷蘇聯軍備競賽所需資金來源,從而拖垮蘇聯經濟。

美國的這兩手措施非常有效,1985年,在美國慫恿下,沙烏地阿拉伯指責蘇聯、墨西哥等產油國無限制開采,決定不再捍衛歐佩克價格,迅速提高產量,追回市場份額。沙特的石油出口從不足200萬桶/日猛增到約600萬桶/日,85年末更達到900萬桶/日。其它石油出口國紛紛效仿。這使得蘇聯在一夜之間損失了超過100億美元的硬通貨,幾乎是其硬通貨收入的一半。

油價下跌,蘇聯首先在軍控領域屈服。

世界石油產量猛增,爆發了戰後國際石油市場最慘烈的價格戰,石油價格暴跌,到1986年跌到只有12美元每桶。至1990年一直壓在20美元/桶以下。據當時計算,石油價格每桶下跌1美元,蘇聯每年外匯收入就要減少5-10億美元。天然氣的價格也與石油價格掛鉤,因此蘇聯出口天然氣的收入也減少數十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元貶值使莫斯科收入每年減少大約20億美元。

軍火是蘇聯繼能源之後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軍火出口到了中東國家以換取美元。由於油價暴跌,1986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亞的石油收入減少了46%。結果,蘇聯軍火銷售量在1986年減少了20%,莫斯科又失去了20億美元硬通貨。

由於油價下跌,使得蘇聯經濟雪上加霜,致使戈爾巴喬夫推行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失敗,美歐則享用了低油價的經濟利益和政治紅利。

20世紀70年代中期,蘇聯在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的同時,也成為世界最大的穀物和食品進口國。盡管與西方存在"你死我活"的意識形態斗爭,但蘇聯當時已被深深地捲入西方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之中。到了80年代,蘇聯一半以上的外匯收入靠石油出口,而其一半以上的外匯支出則用於進口糧食和食品。因此,蘇聯的經濟狀況直接取決於世界油價和穀物價格的波動,取決於世界對石油和糧食的總體需求態勢。

80年代的蘇聯實質上已經淪落為一個依靠石油換取食物的落後國家,工業體系完全為軍工服務,經濟結構非常不合理。到了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蘇聯完全陷入了用增產維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經濟結構失衡,工業技術工藝落後。蘇聯在80年代初已形成極度的軍工經濟特徵。軍品占機器製造業的60%以上,軍事支出占國民總產值23%,到80年代末上述指標分別提高到80%和28%。

所有這一切,導致蘇聯人民在整個80年代飽受生活物資短缺的痛苦。蘇聯經濟接近崩潰、民間怨聲載道,隨後1991年蘇聯解體了……

蘇聯人排隊領取麵包,生活物資短缺令民眾怨聲載道是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

普京面對油價攻勢毫無還手之力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政治動盪,工業、經濟結構並沒有多大的起色,倒是過去10年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幫助普京在克林姆林宮站穩了腳跟。普京在2012年提出十年強軍計劃,僅2年時間,俄羅斯軍費開支就躍居世界第三,軍力迅速恢復。過去兩年國際油價在高位運行,使得普京在敘利亞、烏克蘭問題上與西方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於是我們現在看到歷史重演了。

美國認為僅僅通過鼓勵沙特擴大石油開采量就能把油價打壓到85美元,這價格對俄羅斯相當有殺傷力。為什麼沙特樂意按照美國的戰略指示行事?因為低油價能幫助沙特擠垮死敵伊朗,一般認為伊朗油價需要超過100美元以上,才夠維持其預算的平衡,而沙特的總體出口成本只需60美元。

⑷ 美國打壓俄羅斯使原油價格大跌

美國打壓俄羅斯使原油價格大跌
導致俄羅斯經濟倒退
美國一樣會受打擊

⑸ 美國如何制裁俄羅斯對原油價格的影響

俄羅斯也是產油大國,如果制裁俄羅斯的話原油價格應該會上升

⑹ 美國和俄羅斯石油戰爭什麼時候開始的

當年蘇聯解體,就是美國的里根總統聯合歐佩拉組織用石油戰爭吧蘇聯的經濟版擊垮了,才權導致蘇聯解體,石油戰爭一直存在,最近幾年是2008年的金融危機出現後,然後敘利亞戰爭俄羅斯參加了,俄羅斯與歐美的矛盾激烈,美國又使用了石油這個武器。

⑺ 俄羅斯與美國的石油天然氣貿易

20世紀20~40年代,北美墨西哥灣的美國、墨西哥和委內瑞拉是石油出口的主要基地。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國,石油總蘊藏量佔世界的2.9%,天然氣總蘊藏量佔世界的3.3%。美國又是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美國一次能源的消費量超過了20億噸油當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4%。如今委內瑞拉、墨西哥的大量原油流向美國,從而開始改變了世界石油貿易的地理分布。

迄今,每年除自產外,美國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靠進口,是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進口的石油主要來自中東、北非和幾內亞灣地區,約占石油進口量的2/3,另外,也從拉美和加拿大進口一部分。

隨著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及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天然氣以其獨具的優勢,正在成為備受人們青睞的能源。美國《油氣雜志》曾報道,市場分析家們預測,2010年美國天然氣消費量將從目前的5800億立方米,增加到8000億立方米以上。

從波斯灣、拉丁美洲國家進口能源是美國對外能源政策優先發展的方向,在其單邊世界指導下,為了石油發動了伊拉克戰爭。伊拉克戰爭後,動盪的海灣,風雲變幻的拉美,促使美國能源外交呈多元化趨勢。美國能源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鞏固和發展全球能源安全體系的同時,提高美國的能源安全;其次是保存美國的能源。」美國將「保障相應的能源生產基地」僅排在防止核武器擴散下,可見美國對能源的重視。美國不僅與西方發達國家在進口能源方面有共同的利益,還是西方發達國家協調能源政策的領袖人物。2002年俄美峰會發表了《關於新一輪能源對話的聲明》,標志著俄美能源合作進入了新階段。

一、美國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的政策及與俄羅斯的較量

美國將環裏海地區視為與波斯灣同等重要的地位,並將環裏海與波斯灣一起劃入其戰略利益范圍。裏海石油儲量超過200億噸,天然氣儲量18萬億立方米,成為僅次於波斯灣的第二大油氣產區,美國將環裏海地區油氣視為能夠保持21世紀上半葉世界石油市場穩定的重要因素。亞塞拜然、喬治亞、亞美尼亞、烏茲別克、哈薩克、土庫曼等都是該地區重要國家。美國認為亞塞拜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美國擬引亞塞拜然天然氣入歐,向歐洲供應天然氣,打破俄羅斯的壟斷地位。此外,美國還欲打破俄羅斯在供歐天然氣的壟斷地位,計劃修建穿越土耳其的天然氣管道,將亞塞拜然的天然氣引入南歐和中歐。美國利用當地的新老盟友:土耳其、亞塞拜然、喬治亞與波斯灣的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聯酋將兩大油氣區連成一片,與俄羅斯既合作又較量。

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表示,伊朗和俄羅斯兩個天然氣大國可以建立一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天然氣輸出國組織。伊朗提出創建「天然氣歐佩克」的倡議,得到普京的回應。2007年普京訪問卡達時表示,目前天然氣出口國必須協調彼此的行動,不反對建立一個類似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天然氣歐佩克」。「天然氣歐佩克」目前暫時沒成立,但決定成立高級委員會,協調論壇成員國今後在天然氣領域的合作。針對俄羅斯近來欲壟斷能源,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授權政府對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及類似組織的價格操縱行為提起訴訟的新議案。俄羅斯外交部立即對該議案予以抨擊,稱其違反了國際法准則。

美國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有自己的能源利益、地緣戰略利益,更有支持協助該地區獨聯體國家擺脫俄羅斯控制,阻止由俄羅斯壟斷世界油氣的價格及油氣管道的走向。該地區集中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第一大和第二大產油氣區,所以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是俄美能源爭霸最重要的地區,該地區的爭霸將一直持續下去。「9·11」事件後美國在該地區處於優勢,在協助獨聯體國家反對派發動的「顏色革命」方面也取得了成功的優勢,但目前俄羅斯充分利用手中的油氣展開能源外交攻勢,不但暫時沒有挑戰歐佩克的地位,反而利用與這些國家擁有油氣資源的共同利益與這些國家結盟,加上該地區獨聯體國家經濟困難,急欲出口能源緩解經濟困境。蘇聯時期建成的油氣管道成就了今日俄羅斯能源霸國的地位,也使該地區獨聯體國家暫時很難擺脫俄羅斯的控制。

俄羅斯經濟雖然繼續增長,但資金短缺是俄羅斯面臨的最大困難。因此,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俄羅斯也需要美國的資金投資油氣開發及管道建設。總之,俄美在中東環裏海大中亞地區既體現能源爭霸的一面,又體現合作的一面。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由該地區能源爭霸的結果決定,既決定著世界能源政治格局的走向,也決定著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的走向。

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策及與俄羅斯的合作

美國的能源政策自始至終強調對象國的內部穩定和民主發展,天然氣產量前三位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其中,俄羅斯天然氣產量6121億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總產量的21.4%;美國天然氣產量5241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18.3%;加拿大天然氣產量1870億立方米,佔世界總產量的6.5%。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消費量佔世界的1/4強,達7億多噸。迄今,每年除自產外,消費量的一半以上靠進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2005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達27496億立方米,俄羅斯僅次於美國,為世界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國,消費量達4051億立方米,佔世界總消費量的14.7%。保存能源是美國主要能源政策之一。俄羅斯特別重視發展與亞太國家的能源合作。一方面,亞太地區的能源需求穩步增長;另一方面,亞太地區又是新興的資本市場,世界地緣戰略中心向此轉移,該地區聚集了中、美、日等重要國家。

與歐洲市場相比,俄羅斯出口到亞太市場的石油數量就顯得微不足道了。2004年,俄羅斯出口到世界上最大的三個石油消費國的原油分別為:美國443.26萬噸、日本709.73萬噸、中國772.23萬噸。其中向日本輸出的石油比2003年還略有減少;向中、美輸出的石油比2003年雖稍有增加,但顯然增幅與需求遠不相稱。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說,俄羅斯將大幅增加對亞太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預計到2020年俄羅斯對亞太地區的油氣出口在俄羅斯油氣出口總量中所佔比例將由目前的3%和5%提高至30%和25%。在未來的15年間,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將在佔領傳統歐洲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向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亞太地區的出口。到2020年前,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的對外出口前景,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亞太國家將成為主要供應國家。但這一切將取決於俄羅斯的管道進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

成立於1989年的亞太經合組織,是與俄羅斯能源對話的組織之一,集中了亞太地區近20個國家,中、俄、美、日、加、澳、墨、智等國家都是其成員。此外,日本與俄羅斯都提出了構建能源共同體的設想。

⑻ 美國正在對俄羅斯實施石油戰嗎

目前很難有證據表明是美國精心策劃的對俄羅斯的石油戰,完全是市場在起作用,全球石油供應增加,而需求增長乏力,導致油價大跌,對俄羅斯打擊很大。但是從陰謀論的角度看,正是由於找不到證據,而恰好在俄羅斯與歐洲和美國關系緊張的時候,頁岩油被搬了出來熱炒,然後石油價格暴跌,像是美國政府精心策劃的。到底是不是石油戰,過些年等資料揭秘了就知道了。

⑼ 美國與俄羅斯的石油戰爭誰會贏

相對來說,俄羅斯要吃虧
因為美國現在可以控制大部分石油的走向,他版自己的本土石油儲權備基本不用,而美國向中東國家購買石油不是按國際油價買的。美國的盟國要替美國承擔很大的損失,而俄羅斯就不行了,盟友少,而且畢竟中國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

⑽ 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有什麼區別

一、原油產量不同。美國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布倫特原油在國際上暫無排名。美國能源信息署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美國原油產量在2018年,時隔45年後躍居世界首位。2017年,其原油產量僅次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排在第三位。

二、原油產地不同。美國原油產自美國,根據英國石油公司年度報告,美國在2014年超過沙特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布倫特原油產自英國倫敦,石油巨頭英國石油(BP)的數據顯示,按包括頁岩氣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天然汽油在內的產量計算,美國2014年就超過了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

三、原油交割地不同。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交割在歐洲,美國原油交割地在美洲。美國能源信息局在2015年9月份月度報告中預測,往後兩年布倫特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73美元和74美元,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均價分別為每桶67美元和68美元。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