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投資市場 » 原油運輸市場

原油運輸市場

發布時間: 2021-03-18 10:08:09

A. 原油價格上漲對那些行業有利

B. 2007年國際原油市場行情走勢以及中國市場行情分析

2006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油價瘋漲暴跌,極大拓展人們的想像空間,也顛覆了傳統的思維理念。自2003 年6 月以來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超級大牛市在2006 年上半年仍得以維系。資金龐大的國際商品指數基金通過買入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貨來對沖通貨膨脹風險的投資策略在上半年仍然主導了商品價格的走勢。當美聯儲在六月底進行了第17 次加息後,NYMEX 原油在美國夏季自駕高峰期、颶風預期、以黎沖突升級等眾多利多因素的推動下於7 月14 日沖刺到歷史高位。

隨著此輪加息周期的結束,全球通貨膨脹預期逐漸減弱,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暫告段落。全球經濟在持續加息的背景下,增長速度逐漸放緩。世界商品熱潮開始降溫,基金開始撤離商品市場。這使原油在八月初未能借沸揚揚的伊朗核問題及颶風襲擊海灣等一系列短多題材突破80 美元,反而走上了漫漫熊途,進入到一輪中期大幅度的回調。至十月原油價格已跌至60 美元下方。油價的持續下跌引起OPEC 各產油國恐慌。OPEC 於10 月19 日晚間就減產護價達成一致意見,決議在其約2,750萬桶的原油日產量基礎上下調120 萬桶。

此次減產給市場增加了一些利多因素,但未能有效推動油價反彈。市場圍繞石油輸出國減產及石油消費國不斷調低需求而展開拉鋸戰。原油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區間整理後,終在OPEC 於12 月進一步減產及取暖油需求的帶動下展開反彈。

由於國內外市場背景存在差異,今年原油與燃料油走勢出現一些較為明顯的偏離:

(A)進入到2 月份,國際油價因IEA 公布庫存大幅上升及調低需求預期持續下跌。國內燃料油則因為資金對原油預期向多,使得價格出現偏離,在春節後的交易中基本上以陽線報收,在國際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雙雙回落的情況下,走出抵抗性下跌走勢。

(B)6 月下旬原油因伊朗與西方國家難以就核問題談判達到一致,原油在前期的底部得到支撐。而上海燃料油則因新加坡燃料油市場走疲及國內到貨充裕下破前期底部支撐位,進一步走低。

(C)7 月中旬以黎沖突升級,伊核問題和朝鮮導彈發射再起風雲,印度孟買連環爆炸案,原油市場一時利多因素雲集,並於 7 月14 日創下歷史新高。而國內燃料油各地煉廠則因成本大幅增加,幾乎無利可圖。需求大量減少拖累燃料油表現,滬油未能突破前期高點。

(D)在經歷一輪大級別的調整後,燃料油與原油的走勢開始分化,燃料油走勢盡顯疲態,日內波幅窄小,成交量、持倉量明顯萎縮。

第二部分 2007 原油市場分析

一、 世界經濟增長步伐放慢

2006 年美國GDP 增長率出現了明顯地下滑,投資者開始懷疑美國經濟出現拐點。從而引發了市場對原油需求減少的憂慮,為06 年油價的回調墊定了基調。

同時美國經濟的放緩意味著加息將告一段落。美國最後的一次加息是在6 月底,至此,自2004 年6 月以來的連續17 次幅度均為25 個基點的加息步伐終於停歇。

此輪美國GDP 增長率的下降主要由房地產降溫引起,而房地產主要通過投資、消費和就業來影響美國經濟,對經濟實際的沖擊不會太大,調整期也不會太長。2006 年油價與房價的雙雙回落亦緩解美國通脹壓力。美國的宏觀調控能力較強。美國的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海外擴張,另外世界其他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拉動了美國的貿易出口,促進美國經濟,因此美國經濟的發展存在趨緩的跡象,但不可能衰退。

雖然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計會放慢腳步,但僅是微幅放緩。

二、世界石油供需關系改善

近年來原油供給擔憂一直助推著油價走向新高。在油價不斷走高的同時,高油價也導致了全球石油消費增長趨勢減弱和產量的擴大。而由此引發的原油供需關系的變化將有可能使原油結束數年的牛市。

國際能源署在2006 年10 月將 06、07 兩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長率均調低0.1%,其中2006 年需求增長率由1.2%下調至1.1%, 2007 年石油需求增長率由1.8%下調至1.7%,即8590 萬桶/天。

其中來自中國的需求仍然強勁。2006 中國石油需求增長已佔到全球增長的30%以上。另外中國在今年正式進入儲油時代,在建立儲備的初期將吞噬更多的石油供給。今年8 月,鎮海石油戰略儲備基地正式建成,10 月宣布啟用,接受原油注入。目前,其餘三個也正在有序建設中,根據計劃,它們將在2008 年前陸續投產,屆時中國將有1 億桶原油的儲備規模。

同時隨著石油投資項目的逐漸投產,OPEC 及非OPEC 的原油產能都有明顯增長。其中OPEC 作為世界主要產油地區,石油供給佔世界石油總供給量的40.5%。

近年來OPEC 石油供給穩步增加,從03 年的3080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470 萬桶/天,增幅達12.7%。剩餘產能自04 年10 月以來也不斷提高,由當時的58 萬桶/天,增至目前的338 萬桶/天。

非OPEC 國家近年來的石油產量增長更為迅速。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2006年非OPEC 國家原油產量增幅達到110 萬桶/日,預計明年增幅可達到170 萬桶/日,石油總供應量將上升至5270 萬桶/天。

增長部分主要來自俄羅斯石油供給的大幅增長。石油工業作為俄羅斯的支柱產業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過去10 年裡俄羅斯石油供應量增加了近60%,達到970 萬桶/天。預計07 年俄羅斯石油供給可以達到1000 萬桶/天以上。
這些均預示著世界石油供需狀況在逐步改善。

三、EIA、OPEC 誰主油市沉浮?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通過公布石油庫存及需求數據往往可以影響原油市場。近期EIA 公布的原油庫存自歷史高位有所下滑,但仍遠高於一年前的庫存水平。高位盤踞的原油庫存及EIA 對2006、2007 全球石油需求下調帶動國際原油向下波動。

兵來將當,水來土掩。在原價下跌過程中,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往往通過改變減產政策來提前干預以阻止價格下挫,從而保護產油國的利益。而這種政策性的改變並非每次都十分有效。近幾年OPEC 經常在原油價格處於55-60 美元/桶間達到限價減產的內部一致意見,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減產方式來提升油價以保護各產油國利益。但從93 年以來OPEC 的減產情況看,由於OPEC 決議減產時通常也為原油市場利空雲集的時候,市場轉勢需要一個過程,因此OPEC 達成減產決議往往不能即時推動原油價格有效回升。結果通常是在減產數月之後油價方才回暖,即減產被反映到原油市場上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2007 年,代表著進口國利益的EIA 和代表著輸出國利益的OPEC 之間的政策博弈仍將延續。而由於原油價格正落在OPEC 的敏感區間, OPEC 在07 年將飾演到更突出的角色。

四、季節性因素影響力增強

在地緣政治逐步被淡化的情況下。美國夏季的汽油消費、颶風、冬季取暖油消費等季節性題材將更受市場關注。其中汽油消費及取暖油消費通過上下游產品的關聯性促升原油價格,颶風則直接通過影響墨西哥灣等重要產、煉油海灣的石油設施及開工率促升原油價格。實際上,每一年季節性因素都為原油市場的炒作提供了契機。

近年來全球厄爾尼諾現象愈發嚴重,而美國由於其工業發達,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佔到全球的近三分之一,美國氣候不斷升溫。06 年的暖冬氣候就制約了原油的反彈高度。季節性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且其對市場的影響往往是循序漸進的,通常可以延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五、地緣政治因素仍未消除

國際油價走勢受諸多因素影響,尤其在近幾年,原油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不但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並日益成為政治角力的籌碼。

從經濟利益和能源戰略考慮,美國必須贏得與伊朗的博弈才能保證油價的穩定。之前美國一直通過外交手段暫時或永久性凍結伊濃縮鈾活動,推遲伊發展核武時間。而在12 月23 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對伊朗實行一系列與其核計劃和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禁運、凍結資產和監督相關人員出國旅行等制裁措施。至此美國已順利通過外交手段推動伊核問題國際化,並為對伊採取進一步行動贏取國際支持。伊朗的產油國地位及戰略地理位置決定,如果伊朗繼續堅持發展核武器,將必然導致問題進一步惡化,也將再次推動國際油價飆升。玄而未決的伊朗核問題再度浮上水面。原油市場同時也是政治博弈的舞台。地緣政治問題再次浮上水面,可能會引發基金的再度熱炒。

第三部分 燃料油(2737,-12,-0.44%)市場分析

盡管今年國內燃料油與原油走勢出現了一些偏離,但仍然保持著高度的相關性。燃料油自身的基本面使其較原油更容易走弱。

一、燃料油現貨市場結構生變

燃料油前期漲幅過高過快,國內終端用戶難以適應成本不斷增高的市場環境是導致燃料油市場結構變化的主要原因。

前期在原油的帶動下,燃油價格也一路高企,致使燃油發電成本遠遠高於電價,燃油電廠虧損嚴重。雖然各地方政府給予適當的補貼,燃油發電廠獲利空間仍然極其可微,甚至虧損。企業運行不堪重負,被迫停機或以最低負荷運行,直接導致對燃料油需求的大幅下降。而燃料油價格從高位回落後,企業重新啟動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財力,因此需求一時難以恢復。

燃料油用於發電的需求量減少還受到電力供需形勢緩解的影響。今年我國電力供需形勢較去年明顯緩解。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很顯的改善。在我國目前的電源結構中,火力發電佔到75.6%,水電佔到22.6%,風電等新能源比例更小,這樣的電源結構既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利於環境保護。從宏觀調控的角度出發,華南地區的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燃油機組將逐步減少和淘汰。

總體而言傳統的燃料油消費行業如印染行業在燃料油市場上已完全消匿;陶瓷產業用油比例下降到燃料油消耗量的30%以下;燃油發電廠需求大幅縮水,電力行業在市場中比重降低;船工用油穩定增長,同時燃料油加工企業已成為進口燃料油的消費主體。

二、替代能源發展空間擴大

由於前期燃料油價格不斷走高導致成本增加,並且使用燃料油容易帶來環保問題,替代能源的開發便得到了發展的空間。

在我國替代燃料油的主要燃料是煤、天然氣和奧里乳化油等。短期內燃料油替代雖難以大規模展開,但發展前景良好。目前煤市出現供給緊張的態勢,並造成煤價上漲。另外以煤替油還受到環境以及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煤替代燃料油的規模將受到影響;但隨著西氣東輸、廣東LNG 項目以及與委內瑞拉奧里乳化油項目的逐步建成投產,燃料油替代規模會逐步擴大,特別是在發電領域。根據有關部門的計劃和一些部門的預測,今後國內發電領域燃料油需求將有所下降,但占我國燃料油需求近1/4 的交通運輸領域燃料油需求會因水上運輸業的發展而有所增長;化工、建材以及鋼鐵等領域因其快速發展、替代燃料增長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燃料油需求在短期內仍將保持穩定。西氣東輸工程使部分電廠的燃料改為清潔性能較好的天然氣。此外,進口LNG 項目的投產,也將進一步減少發電 方面的燃料油需求。

三、燃料油市場規模有所萎縮

中國今年的石油需求量佔到世界需求總量的46%左右,增幅達到6.1%。但其中燃料油由於現行的價格機制以及替代能源的發展,需求有所下降。

現貨市場規模的縮小傳導至上海燃料油期貨市場上,使得成交量及持倉量出現一定的下滑跡象。 造成成交量及持倉量下降的原因還有:2006 年上半年曾出現幾次滬燃油價沖高、成交放大的行情,但是每次都遭遇了現貨商保值拋盤的狙擊,投機戶在油價回撤時損失較為嚴重,信心受到很大影響。實盤的打壓影響了投機力量的熱情度。不過上海燃料油作為國內唯一的石油期貨品種,同時伴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仍有望吸引到更多的資金進入,繼續尋求發展。

第四部分 2007 年後市展望

綜上所述,2007 年世界經濟基本向好,仍將保持平穩增長,但增長有所放緩,主要受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疲軟、消費和住宅投資增長進一步走弱、及美元下跌等影響。在全球經濟放緩和世界石油供需均衡的前提下,油價再次沖擊前提歷史高點的可能性極小,階段性回調格局已經形成。同時受國際局勢,季節性因素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2007 年將延續振盪調整。預計2007 年原油價格總體將維持在55-68 美元/桶的區間內波動。

而滬燃料油的運行區間在2007 年則將更趨於穩定,受國內現貨基本面影響的程度將高於2006 年。

C. 小型原油運輸車多少錢

油輪(Oil Tanker)。
油船運輸是指使用油船將散裝原油和成品油從一個港口運送至另一個港口,是海上運輸的重要組成部分。始於19世紀中期。
海上貨物運輸船舶類型
1、雜貨船(General Cargo Vessel)
又稱普通貨船。以箱裝、袋裝、桶裝和捆裝件雜貨物為主要承運對象。
2、散裝貨船(Bulk Carrier)
散裝貨船以大宗糧谷、礦砂、煤炭、磷酸鹽、木材、化肥、砂糖、工業鹽、硫磺等為承運對象。
3、多用途船(Multi-pupose vessel)
船舶專用化後,因某種貨類貿易萎縮,導致該類船舶運力過剩,而其他貨類船舶仍然營運不衰,從而促使航運經營者,建造同時可裝運兩種或兩種以上貨物的多用途船,或將船舶結構稍加改變,即可裝運另一種貨物,增加船舶的運載功能。
4、油輪(Oil Tanker)
油輪以散裝原油為主要承運對象,此外還可運輸魚油、植物油和其它油類。
5、集裝箱船(Container Vessel)
集裝箱船是以集裝箱為承運對象,具有換裝方便、裝卸效率高、周轉快、運輸質量好、相對運輸成本低等優點 ,這類船在國際航運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6、滾裝船(Roll on/Roll off //Vessel--Ro/Ro)
滾裝船把集裝箱或貨物連同帶輪子的底盤或裝貨的托盤作為一個貨物單元,用拖車或叉式裝卸車搬運直接進出貨艙。
7、車輛運輸船(Truck and/or Car Carrier)
這種船是專門裝運各種車輛如載重汽車、卡車和小轎車的船舶。
8、重大件貨物運輸船(Heavy-cargo Carrier)
重大件貨物運輸船以裝運火車頭、成套設備、重大件為主要對象。
9、載駁船(Lighter Aboard Ship--LASH)
又稱母子船,專門用於載運貨駁。按裝卸方式可分為移動門式起重機式(也稱拉西型LASH)和尾部升降平台式(即西比型Seabee)兩種。
10、液化天然氣船(Liquefied natural gas carrier--LNC)
液化天然氣船是專門用來裝運液化天然氣的船舶。
11、液化石油氣船(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arrier--LPC)
液化石油氣是從石油和天然氣中提煉出來的丙烷和丁烷。液化石油氣船是專門用來運輸石油氣的船舶。

D. 原油的供需面是什麼

一、供給類因素
1生產國產量調整:
由於石油的產出區域比較集中,所以產油國,尤其是石油的凈出口國的產量調整就對石油價格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影響。
OPEC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歐佩克,其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OPEC的成員國歷史上多有變動,目前有12個成員國,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目前該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佔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儲量,提供的原油則滿足了全球約40%的需求。
正常情況下,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是一個保證原油價格穩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於某些原因其改變了原油產量,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也是長期的。
2戰爭因素影響
由於以原油為原料的各種工業製品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國的原油儲備量都以天計,這也就使得一旦爆發戰爭影響到原油的正常生產和運輸的時候都會造成油價大幅波動。如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由於其東部重要的原油輸出港班加西陷入戰亂和大量外資石油公司員工的撤離,該國的原因生產和對外運輸都受到了巨大影響,產量銳減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時的油價也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至今也沒有被超越。而歷史上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更是直接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
此外,戰爭後的報復性行為和戰爭中的威脅行為也經常會影響的石油價格。歷史上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利用自身在石油儲量佔有率的優勢逐漸強化在原油定價上的話語權,使原油價格自2兩美元以下抬升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盟戰敗後,OPEC為報復歐美對以色列的支撐更是將原油價格從3美元上漲至13美元以上,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而近年來,由於美國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脅封鎖重要的原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油價也因此多次出現波動。
二、需求因素
1、全球經濟狀態
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的血液,一方面它會影響全球經濟。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也會反過來影響到原油的價格:當全球經濟持續繁榮,原油的需求量就會總體增加,反之就會減少需求量。所以在全球經濟遇到重大問題時,原油的價格會受到很大的打壓。如原油價格的歷史最高點就出現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嘯全面爆發的前夜,其後隨著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原油價格再也沒有回到147美元的高點。
2、全球原油庫存變動
盡管總的來說全球原油庫存僅僅能夠供應全球幾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庫存的變化卻能夠敏感的反應出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對比的變化,一旦庫存增加,基本上就說明原油出現了供過於求,反之則是供小於求。而原油價格就會因此出現短期的波動。這方面最為重要和權威的是國際能源署(IEA)的相關報告。
3、氣候因素的影響
由於以美國為代表的很多國家以原油製品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這就使得氣候也會在一些季節對原油的價格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盡管供需兩方面都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但是由於原油自身在工業生產和應用的一些特點,如消耗巨大,同時為多個重要工業部門提供原料,所以其供應方面的影響更為巨大,單一事件的影響也更為長遠。
一、供給類因素
1生產國產量調整:
由於石油的產出區域比較集中,所以產油國,尤其是石油的凈出口國的產量調整就對石油價格產生非常直接的影響。這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影響。
OPEC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歐佩克,其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的和共同的利益。OPEC的成員國歷史上多有變動,目前有12個成員國,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目前該組織成員國共控制約佔全世界78%以上的石油儲量,提供的原油則滿足了全球約40%的需求。
正常情況下,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是一個保證原油價格穩定的重要力量,但是一旦由於某些原因其改變了原油產量,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也是長期的。
2戰爭因素影響
由於以原油為原料的各種工業製品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消耗量十分巨大,所以世界各國的原油儲備量都以天計,這也就使得一旦爆發戰爭影響到原油的正常生產和運輸的時候都會造成油價大幅波動。如在2011年利比亞戰爭期間,由於其東部重要的原油輸出港班加西陷入戰亂和大量外資石油公司員工的撤離,該國的原因生產和對外運輸都受到了巨大影響,產量銳減至正常水平的一半,而同時的油價也創下了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至今也沒有被超越。而歷史上曠日持久的兩伊戰爭更是直接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
此外,戰爭後的報復性行為和戰爭中的威脅行為也經常會影響的石油價格。歷史上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中東地區,如前文中所提到的OPEC就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利用自身在石油儲量佔有率的優勢逐漸強化在原油定價上的話語權,使原油價格自2兩美元以下抬升至3美元一桶,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聯盟戰敗後,OPEC為報復歐美對以色列的支撐更是將原油價格從3美元上漲至13美元以上,引發了第一次石油危機。而近年來,由於美國制裁伊朗,伊朗多次威脅封鎖重要的原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油價也因此多次出現波動。
二、需求因素
1、全球經濟狀態
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的血液,一方面它會影響全球經濟。另一方面全球經濟也會反過來影響到原油的價格:當全球經濟持續繁榮,原油的需求量就會總體增加,反之就會減少需求量。所以在全球經濟遇到重大問題時,原油的價格會受到很大的打壓。如原油價格的歷史最高點就出現在2008年年中,也就是金融海嘯全面爆發的前夜,其後隨著全球經濟遭受重創,原油價格再也沒有回到147美元的高點。
2、全球原油庫存變動
盡管總的來說全球原油庫存僅僅能夠供應全球幾十天的原油需求,但是原油庫存的變化卻能夠敏感的反應出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對比的變化,一旦庫存增加,基本上就說明原油出現了供過於求,反之則是供小於求。而原油價格就會因此出現短期的波動。這方面最為重要和權威的是國際能源署(IEA)的相關報告。
3、氣候因素的影響
由於以美國為代表的很多國家以原油製品為冬季供暖的主要燃料,這就使得氣候也會在一些季節對原油的價格產生影響。
總的來說,盡管供需兩方面都會對原油價格產生影響,但是由於原油自身在工業生產和應用的一些特點,如消耗巨大,同時為多個重要工業部門提供原料,所以其供應方面的影響更為巨大,單一事件的影響也更為長遠。

E. 股市和原油市場有關系嗎

原油高漲只會對A股中的能源類公司有好處,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是有害的版,因為原油價格的上權漲必將推高企業的成本,這些成本包括原材料,物流運輸等,所以會對絕大多數企業的業績造成負面影響。不過當原油價格開始走高時,國內的煤炭和有色金屬股票會聯袂走強帶動指數上行(他們在上證中的權重還是比較大的),經濟過熱之前,原油適度漲價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隨著對成本上升,通貨膨脹將對企業業績的影響逐漸顯露,大盤會隨之回落。

F. 原油價格上漲對期貨市場有什麼影響嗎

您好,原油的上漲,會使期貨各品種成產成本提高,從製造到運輸。比如農業的拖拉機,播撒農葯的飛機等基礎費用的增加,又比如,成品向倉庫運輸過程中,也會提高運輸的費用,而原油甚至是很多化工品的原材料之一,所以原油上漲可以說會影響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

G. 原油運輸需要注意那些問題解答

原油投資在國際上屬於相當成熟的市場投資,但在國內才剛剛起步,市場上對於原油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他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所以使得原油價格波動比較大,主要取決於市場供求關系。造就了原油的國際投資熱度,然而國內對於原油投資遲遲沒有放開,期貨市場中與原油相關度最高的投資標的——燃料油,由於其單手所需保證金過高,從而導致燃料油從今年開始交易異常清淡,最後逐漸停止交易。最終導致了原油相關投資在國內空白的境地。原油投資對於國內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件新鮮事物。
第一、原油相對靈活的交易模式,讓你的資金得到很高的利用率;
原油投資的雙向交易模式的優勢就很好的體現出來;原油投資相對於股票來說最大的優勢莫過於資金利用效率,原油投資都是採用保證金交易,相對於股票的全額交易來說,很好的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中國股市特有的T 1交易機制,使得股票操作難度很大,及其不靈活,原油投資的T 0交易機制,便於隨時把握行情和規避風險,操作靈活性很強。
第二、其次相對於期貨其擁有完善的市場機制,靈活的交易時間;
與原油投資相關聯很大的期貨投資的對比,國內期貨投資品種主要集中於農產品與工業原料的期貨合約,農產品投資受季節性影響較大,且交易連續性不足,然而原油屬於國際能源交易品種,交易活躍,連續性強;且國內期貨投資主力操縱嚴重,容易出現單個莊家控盤的惡劣局面,然而原油投資的國際巨大供求量,根本沒有如此資金實力的集團控制,所以原油投資的市場走勢較為合理且易於把握;期貨交易時間主要集中於白天的工作時間,原油投資的交投主要集中於歐美國家,所以其交易活躍時間段主要集中於晚上8到11點,很好的錯開了上班時間,便於專注看盤操作。 
第三、再次相對於貴金屬有著不可替代的套期保值的投資需求;
通過與國內近幾年投資熱度較高的貴金屬進行比較,原油與貴金屬作為投資標的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對於國際局勢、美國經濟環境與歐洲債務危機等國際基本面的價格反應基本上都是同向的。但是從二者的基本屬性可以查究一二,貴金屬的現實用途主要用於首飾工藝、醫療器械與儲藏等,相對於原油,市場對貴金屬現貨的需求不高,但原油作為工業原料廣泛用於各項工業生產加工,有著國家戰略地位,其現貨市場需求強於白銀,從而投資者對於現貨與期貨相結合的套期保值需求較大,很好的體現出了原油相對於白銀的一大優勢——套期保值,期現結合。
四、最後相對於房地產有著較大的投資獲利空間,較低的門檻,較快的投資回收周期。
將原油投資與前幾年投資收益最大的房地產行業對比,房地產行業在2006年開始了一波極佳的投資行情,然而對於現今政府的各種限購其市場投資熱度有所減少,而且其中存在的泡沫較大,潛在著一定的風險,其次是房地產行業的投資門檻較高,不是一般散戶投資者所能介入的,房地產投資的回收周期較長,資金回籠較慢。然而原油的價格波動較大,配合其雙向交易模式,其中投資機會更多,且利用保證金交易,門檻較低,滿足了中小投資的投資需求,投資回報周期較短。

我們做現貨投資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錢,100%的人做這行都是這么想的,就算他有很多錢,他做這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賺錢。所以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很聰明,做了能在這行賺到錢,像有一些人學了點技術指標分析方法之後就開始自己創設一個技術指標,想達到那種做了讓做對的次數比做錯的次數多的指標,但這樣做的最後結果都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

H. 第七大原油出口國的城市分布特點

一、挪原油出口現狀

.國家整體出口現狀:

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僅次於沙特和俄羅斯。2004年原油出口量(挪大陸架)為293萬桶/天、占總產量的90%,出口金額為2374億挪威克朗;2005年出口量234萬桶/天、占總產量的93%,出口金額為2970億挪威克朗。主要出口目的國為英國、荷蘭、法國和德國(60%)及美國和加拿大(15%)。挪威豐富的石油資源為挪威創造了巨大的社會財富。

2.石油公司銷售現狀:

1)國家石油公司。挪最大的石油生產商是挪國家石油公司,該公司在挪大陸架原油年產量約為65萬桶/天,另在英大陸架、西非、中東、裏海和中國也有石油生產,全部總產量將近200萬桶/天,是北海最大和世界第三大的原油生產商,所提供原油主要為甜輕型(SWEET LIGHT)原油。

國家石油公司在挪斯塔萬格、新加坡、倫敦、哥本哈根、里加、STAMFORD建有原油貿易處,向全世界主要地區和市場出售原油。其幾個貿易處負責不同地區業務,其中:斯塔萬格貿易處主要負責對歐市場銷售、美國的STAMFORD貿易處則負責對北美市場銷售、倫敦貿易處主要負責挪大陸架以外地區所產石油的銷售、新加坡貿易處則對亞洲市場銷售;幾個貿易處聯系相當緊密,這些公司每天在全世界經手的石油貿易總共達200萬桶(包括國家投資的股份油),僅次於伊朗和沙特國家石油公司的石油銷售量,銷售地區比例分配為北美25%、歐洲65%、亞洲及其它為10%。

2)海得魯。挪另一家主要的石油公司為海得魯,該公司在挪大陸架原油產量約41萬桶/天,另外在安格拉、加拿大、利比亞和俄羅斯也有石油生產,在全世界的總產量共48萬桶/天。

海得魯公司在挪境內設有一家銷售處,但不只進行原油銷售,還負責天然氣和成品油的銷售,不象國家石油公司,擁有一條遍布世界各地的銷售鏈;但該公司通過其在挪境內和境外的代理商也進行了一些范圍更廣的間接石油銷售。其全球的原油銷售量為40萬桶/天,主要針對於歐洲市場。

另外,SHELL挪威公司,BP挪威公司,ESSO挪威公司,SVESKA石油勘探挪威公司等20多家在挪注冊的跨國集團公司也從事在挪石油開采生產和出口銷售業務。

二、挪對華石油出口現狀

2005年,挪對華原油出口金額為7.74億挪威克朗,出口量為26.5萬噸,占挪原油總出口值的0.3%;2004年出口金額為11.93億挪威克朗,出口量為52.3萬噸,占原油出口總值的0.5%;2006年1月出口金額為8.519億挪威克朗,出口量為26.8萬噸,已經超過了上年的全年水平。

挪威原油出口公司及出口量情況如下:(數據由挪石油能源管理局NPD提供)
2006年1月(不完全統計) 桶 噸

PETORO NORWAY CHINA 954 488 126 45
HYDRO NORWAY CHINA 630 000 83 467
STATOIL NORWAY CHINA 430 531 57 040
2005年: 桶 噸

PETORO NORWAY CHINA 937 604 124 325
HYDRO NORWAY CHINA 630 000 83 537
STATOIL NORWAY CHINA 421 520 55 893
2004: 桶 噸

HYDRO NORWAY CHINA 2224 000 292 477
PETORO NORWAY CHINA 1128 394 148 395
STATOIL NORWAY CHINA 494 472 65 028
SVENSKA NORWAY CHINA 92 000 12 099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對華出口原油最多的公司為PETRORO公司。該公司是一個100%的國有公司,不進行石油勘探與生產活動,只負責將國家資本(SDFI)在挪大陸架油田進行投資的業務,國家通過該方式獲得油田的股份及分紅,從而使資本升值。國家所獲得股份油的銷售由國家石油公司負責。

另一大對華石油出口商是海得魯,由於該公司在挪產原油的數量較國家石油公司相對較少,原油銷售鏈沒有國家石油公司豐富,加上距離的因素,因此目前該公司同中國還沒有直接的原油貿易,只是通過其海外的原油代理商,使其生產的原油間接進入中國市場;另外它也通過向國家石油公司出售原油的方式間接對華出口。2006年1月份所顯示出的海得魯的對華原油貿易即為海得魯以FOB方式將原油賣給國家石油公司,然後由國家石油公司對這些原油進行支配,通過其更為成熟的銷售鏈銷往亞洲,包括中國。

因此,通過數字顯示出的雖然是PETRORO,HYDRO和STATOIL三家公司主要對華出口原油,但其真正的銷售者全部為國家石油公司,而國家石油公司對亞洲包括中國在內的銷售部建在新加坡,因此挪威向中國出口的原油絕大部分是通過該部門出口的。

三、挪對華石油出口未來走勢

挪威和我國在石油領域的各自發展特點是:挪政府對石油生產的未來規劃是將繼續保持目前的石油生產量,而其本身石油消費量增長不大,因此挪未來仍會保持主要石油出口國的位置。我國的特點是未來石油需求將依然旺盛,為保證石油安全,我國貫徹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政策。從這方面看,兩國原油貿易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實施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的措施主要是加大了對非洲的石油開采和進口,已經使來自非洲的原油佔到我進口的1/4到1/3:如在安格拉的石油出口中,我國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我國從蘇丹的石油進口約占其蘇丹出口中的一半以上;奈及利亞也是我國獲取石油的重要來源地。

上述非洲國家的共同特點都是石油資源豐富,但石油生產技術不強,他們對外國公司的參與報有積極開放態度,因此我國在這些國家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然而在挪威,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其自身技術水平高,對環保要求又高,各項開采成本也高,我國公司來挪進行石油開采可行性不高,而純粹的石油出口又受到路途遙遠的限制。因此,這些因素便造成了我國目前自挪石油進口量不大的現狀。

盡管如此,挪作為一個石油出口大國,我國作為一個石油消費大國,兩國石油貿易還有發展潛力,而且目前的很多問題會隨著未來的發展而逐漸解決。如運輸成本問題,目前我國的原油國運力較低,80%多由外國運輸公司承運,但隨著未來我國原油運力的增加,原油運輸成本則有望隨之降低。再有挪威的石油品質極為良好,非常受歡迎,產品是容易提煉的輕石油,目前這種石油在世界市場上供應非常短缺,因此隨著我國對這種高品質原油需求的增加,我國對挪威原油的進口需求也會相應增加。

後附:
國家石油公司對華原油經銷處:
The Singapore trading office:
Mr. Kum Chuan Ko
Trading manager, crude oil
Statoil Asia Pacific
Singapore
Phone: +65 6233 6533
Fax: +65 6736 3622

I. 原油期貨價格暴跌,石油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目前需求影響了原油價格。當下很多國家還是處於停工的狀態,不管各國政府如何刺激,採用何種政策,都無法有效的拉動原油的需求。

原油是工業的命脈,連生產都沒有了,還要那麼多原油幹啥呢?所以,市場還是依靠供給端來穩住原油價格。那就是減少原油的供應量。

本來減產協議已經達成,但是減產後的供應量以及存儲量仍舊高於原油的需求量。那麼原油自然還是大跌。

J. 世界油氣運輸通道有哪些

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費國是西方和泛太平洋的工業化國家,而產油區主要集中在中東、裏海、南美和西非這幾個欠發達的地區,這種格局必然導致石油貿易的國際化。國際石油貿易涉及的地區范圍廣泛,它由數十萬千米的管道、數百個口岸、數千艘油輪和龐大的航線網構成海陸聯運系統。石油運輸可以採取海運、陸運、空運、聯運、管道運輸等多種形式。由於主要的石油進口國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間遠隔重洋,而且進口數量龐大,所以,目前石油運輸主要是海上船運。海上船運具有運量大、運費低、不受道路和鐵路限制等優點。而天然氣則由於其多以氣態的形式存在,因而天然氣的運輸比石油更復雜,它還涉及氣態天然氣液化的問題。
海上航線 目前,海上運輸線主要有: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北美航線,波斯灣—龍目海峽—望加錫海峽(馬六甲海峽、新加坡海峽)—日本線,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西歐、北美線等。隨著國際石油貿易的蓬勃發展,各大運輸通道發揮的作用和重要性都大大提高了。作為這些航線的起點或是中繼站的海峽與運河,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更成為保障石油航運順暢無阻的「咽喉」。

海上運輸線(1)曼德海峽。
曼德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非洲大陸之間,周邊國家有吉布地、厄利垂亞和葉門,該海峽呈西北—東南走向,連接紅海南端與阿拉伯海亞丁灣,被世人稱為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水上走廊」。曼德海峽長18千米,寬25~32千米,在入口處有幾個小島,其中較大的是丕林島,面積為13平方千米。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320萬~330萬桶。石油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歐洲、美國和亞洲。
(2)霍爾木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連接波斯灣和阿曼灣,東西長約150千米,南北寬64~97千米。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1300萬桶。石油出口主要目的地是歐洲、北美、東南亞和大洋洲。
霍爾木茲海峽是波斯灣的出口,川流不息的巨型油輪通過該海峽後,分三條航道將石油源源不斷地送到消費國家和地區:一條經波斯灣—好望角—北大西洋,到歐洲國家;一條經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也到歐洲國家;另一條經波斯灣—馬六甲海峽—太平洋,到日本、北美和大洋洲國家。因此,霍爾木茲海峽可謂西方國家的石油「大動脈」。在波斯語中,「霍爾木茲」意為「光明之神」,一旦它被封鎖或受到影響,西方世界將陷入黑暗之中。
(3)博斯普魯斯海峽。
博斯普魯斯海峽又稱伊斯坦布爾海峽,它北連黑海,南通馬爾馬拉海和地中海,把土耳其分隔成亞洲和歐洲兩部分。海峽全長30.4千米,最寬處為3.4千米,最窄處708米,最深處為120米,最淺處只有27.5米。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200萬桶,幾乎全部為南向運輸,主要是原油,外加每日數十萬桶的成品油。石油運輸主要目的地是西歐和南歐。
博斯普魯斯海峽是溝通歐亞兩洲的交通要道,也是黑海沿岸國家出外海的第一道關口,地理位置尤具戰略意義。
該海峽雖然最狹窄之處僅有708米,但卻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海峽之一,每年大約有5萬艘船隻通過,包括5500艘左右的油輪,從而使其成為世界上最難航行的「咽喉」水道。海灣石油的眾多出口線路中,有許多是向西經過黑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到達地中海和世界石油市場上的。
(4)巴拿馬運河/穿越巴拿馬的石油管線。
巴拿馬運河位於美洲巴拿馬共和國的中部,連接位於太平洋的巴拿馬城和位於加勒比海的科隆市(巴拿馬港),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要道。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千米,水深13~15米不等,河寬150~304米,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設有6座船閘。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61.3萬桶。石油運輸主要目的地是北美。
2002年,在所有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載物資總量(以噸位統計)中,石油和成品油的運輸量最大,佔16%。油輪中有64%的船隻是南向行使,通過運河從大西洋進入太平洋,且以運輸成品油為主。
(5)蘇伊士運河/薩米德石油管線。
蘇伊士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扼歐、亞、非三洲交通要道,溝通紅海與地中海,將大西洋、地中海與印度洋聯結起來。運河全長175千米,河面平均寬度為135米,深度為22.5米。蘇伊士運河/薩米德(Sumed)石油管線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380萬桶,其中薩米德管線的日輸量(石油全部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為250萬桶,剩餘130萬桶通過運河運輸。石油出口目的地絕大部分運往歐洲,也有一小部分運往美國。
蘇伊士運河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歐洲大西洋沿岸各國到印度洋縮短5500~8009千米;從地中海各國到印度洋縮短8000~10000千米;對黑海沿岸來說,則縮短了12000千米,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水道。如果蘇伊士運河和薩米德管線因故遭封鎖而中斷石油運輸,那所有的油輪不得不繞道好望角,這將導致運輸時間和成本大大增加。
(6)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南中國海及太平洋的一條狹窄水道,全長約1080千米,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重要海運通道,號稱「東方直布羅陀」。海峽的東南出口處就是新加坡。目前石油日通過量為1030萬桶。石油出口目的地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和其他環太平洋國家。
(7)俄羅斯油氣出口管線/港口。
俄羅斯石油儲量居世界第六位,石油產量和出口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儲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俄羅斯的油氣出口港主要是位於黑海的新羅西斯克港和位於波羅的海的普里莫爾斯克港(列寧格勒州北部、芬蘭灣沿岸)。油氣出口管線主要經過烏克蘭、白俄羅斯、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等東歐國家。2002年,俄羅斯石油日出口量超過450萬桶;天然氣年出口量超過67000億立方英尺(合1896億立方米)。油氣出口目的地包括東歐、荷蘭、義大利、德國、法國以及其他西歐國家。
管道運輸 採用管道運輸石油具有運量大、安全、方便和運費低等優點,因而成為各國油田與油港、煉油廠之間的紐帶,在石油進出口貿易中,也是與油輪相輔的運輸方式。世界油氣管道發展有兩個特點,一是形成了遠距離、大口徑的管道系統,二是管道分布廣,但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原蘇聯地區,那裡的天然氣管道星羅棋布並已實現了國際聯網。例如,天然氣干線密度在美國為185米/平方千米,在荷蘭為265米/平方千米,法國48米/平方千米。美國在天然氣管輸基礎設施的規模和復雜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截至1999年末,美國有天然氣長輸管道40825公里,100餘個州際天然氣管輸公司,管網遍及本土48個州。此外,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還分別有6條和4條國際供氣管道。
西歐天然氣供應最初是區域性的,但從荷蘭發現格寧根氣田後,西歐開始了天然氣管網系統的建設。東歐也在積極擴建其輸氣管道。就參與國的數量而言,歐洲的天然氣市場是全世界最復雜的天然氣管網,天然氣用戶有兩億。
近幾年,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增長,輸氣管道的建設穩定增長。歐洲對情節燃料需求的增長,正推動著由原蘇聯地區、北非以及北海外輸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實施。歐洲目前在建和計劃建設的項目中,有起自北海和阿爾及利亞的Zeepipe II管線、「歐洲管線」、霍爾滕管線以及歐洲—馬格裡布管線。在東歐輸氣、配氣管線的修復與新建計劃正在進行。北非輸氣管線長度的增長與歐洲天然氣擴建項目密切相關。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正在開始建設歐洲—馬格裡布管道系統在其本國的系統。在亞太地區,天然氣和管道建設發展前景巨大。由俄羅斯遠東地區向韓國和日本輸送天然氣項目正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管道項目。
就世界各國(地區)的管道建設與發展來看,有如下特點:
第一,油氣管道建設與經濟和資源的關系密切。世界油氣運輸,特別是天然氣運輸業最發達的北美、西歐和原蘇聯地區,前兩者是全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後者是世界天然氣蘊藏量最大的地區。他們都有強烈的油氣消費慾望。
第二,油氣消費量是管道建設的主要推動力量。北美、西歐、原蘇聯地區和中東地區是天然氣和石油管道最發達的地區,同時前三者也是世界天然氣最大的消費區。
第三,油氣產區遠離消費區是油氣管道發展的前提。從世界儲量分布分析,這種產、需區域嚴重分隔的現象將不斷推動油氣管道的發展。
液化天然氣船運 液化天然氣是將氣態的天然氣進行液化處理,以便於運輸,這種運輸主要是指海上船運。亞太地區是液化天然氣貿易量最大的地區,其次是歐洲。出口液化天然氣的國家主要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阿爾及利亞、卡達、汶萊等國。其中亞太地區除馬來西亞有少量液化天然氣向歐洲出口到西班牙外,印度尼西亞、汶萊等國的液化天然氣全部出口到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另外,中東地區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阿曼等國的液化天然氣除少量出口到歐美地區外,很大數量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日、韓兩國。中國可以從印度尼西亞等國進口液化天然氣,確保中國能源供應的多元化。從以上液化天然氣的進出口國別來看,與石油進出口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其運輸特點也基本一致。要保證國家油氣供應必須兼顧所有這些運輸渠道的安全。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