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值港股
『壹』 香港股票的持續低估,對香港經濟有什麼影響
很多人都奇怪,為什麼港股持續低估,持續不漲,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主要原因可能是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比較特殊,港股市場的投資者主要由中國內地、香港本地和歐美西方三方構成。
『貳』 港股近期形勢大好,到底是餡餅還是一個陷阱呢
今年以來,內地資金持續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截至1月22日,凈流入規模已超2300億港幣,該資金體量已超2015年和2018 年港股通全年凈買入。25日南下資金再度湧入192.56億港元,今年16個交易日15日突破100億港元,累計湧入2504.67億港元。
港股表現牛冠全球。年初至今恆生指數累計漲幅超8%,創2019年5月來新高。恆生科技指數累計漲幅高達15%,不僅跑贏A股,也高於同期美股、日本和歐洲股市漲幅。
新基金發行火爆,市場流動性寬裕,南下資金創新高,港股市場投資機會還能延續多久?
郭成東表示,將會適度降低成長股的持倉,增加高性價比尤其是低估值龍頭的持倉比重,其中部分中字頭公司由於美國方面投資限制,也出現了歷史性的投資機遇,他們的產業或許並不在當下風口,但他們走過了幾輪的經濟周期,目前股息收益達到歷史的高位。他判斷,這部分左側的投資或許會拖累短期業績,但中期勝率更高,將從低估公司中仔細甄別,選擇基本面扎實、業績成長穩定度高且空間較大的龍頭公司為主。
當前港股市場的看多共識逐步達成,資金的熱情也逐步點燃。德邦基金認為,港股市場的估值修復還處於第一階段,中期雖有波動,但港股的表現將有望維持全年。
博時基金:中期看多,短期不爭一朝一夕
博時基金宏觀策略團隊研究認為,港股牛市既有宏觀基礎:分別是經濟增長奠定盈利基礎,流動性夯實估值基礎,政治風險降低提升系統性紅利,上市規則塑造新經濟投資藍海。
此外港股有基本面支撐:盈利方面,正處於第四輪盈利上行周期中段估值;估值方面,港股藍籌相對A股折價修復仍有空間,新經濟也有估值適中品種;資金面,新經濟佔比提升疊加北水南下,提升港股戰略價值;全球配置,美元貶值大周期全球資金投資中國首選香港。
博時基金認為,經濟增長回升有望繼續驅動2021牛港股盈利不斷修復,恆生AH溢價指數修復仍有空間。維持2021年港股性價比好於A股,在一年維度上具備極強配置價值的判斷不變。節奏上,2021年上半年港股盈利牛機會或更確定,下半年盈利增速的放緩可能會成為港股市場拐點。
而當前策略上,博時基金認為短期港股交易情緒已至高位,不爭一朝一夕。具體體現在,恆生指數和恆生國企指數交易情緒已至高位,短期港股有回落風險;沽空成交額佔比創2018年3月以來新低,也表明港股短期情緒過於樂觀。
截至2021年1月20日,沽空成交額占港股成交總額的比例已接近2018年3月以來新低,表明港股短期情緒過於樂觀。當然該指標歷史上也有假摔現象,僅做輔助參考,例如2016年1月沽空成交額佔比突然降到很低位置,但2016-2017年港股迎來了連續2年的上漲牛市,但當前港股交易情緒偏樂觀的現實是不容否認的。
『叄』 港股值得投資嗎個人散戶怎麼買港股
買港股的話可以滬港通、深港通,也可以在香港開戶。關於港股是否值得投資,個人認為目前港股是低估值。港股市場作為與內地距離最近的國際化資本市場,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比較,港股具備較大的性價比優勢。首先,恆生指數市盈率接近歷史估值低位,意味著更充足的安全邊際,有助於提高獲得超額收益的概率。其次,南下資金抄底洶涌,港股通連續獲得凈買入。數據顯示,今年2020年6月,港股通合計凈流入256.6億元,連續16個月凈流入。今年上半年,港股通累計凈流入3000.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712.8億元大幅增加。第三,高股息率推升港股配置價值。恆生指數自2010年以來的股息率水平多維持在3%以上。在當前環境下,股息率超過無風險利率的公司有望受到投資者的青睞。最後,目前A/H股溢價指數回升,港股價格優勢明顯。關於散戶買港股,我用的這家就還不錯,是朋友推薦的一家香港老牌券商,叫南華金融SCTrade。香港上市公司,成立30多年,個人比較滿意。
『肆』 滬港通後,香港上市的低估值消費股怎麼看
港股中消費股,大部分也兼有基本面優良、估值便宜、高股息率特性,這些股可能受到外資的關注。而外資的投資習慣是基本面投資法則、持有時間比較長,這給股民提供了良好的投資參考,股民只要跟蹤錢龍軟體里提供的高端基本面信息,大行報告。在看好的標的價位處與合理的估值范圍,正好滿足合適的買點就可以出手了。
『伍』 港股未來投資價值大嗎
如果是說價值投資的話,目前來看港股有很大價值,1、超低估值市場 2、80%的股票每年有分紅派息3%—6%有一些一年兩次。3、越來越多的大企業選擇港股上市,比如騰訊、阿里、美團、海底撈、李寧、安踏、蒙牛等等都是貼近生活大家熟悉。投資價值要看重企業未來發展。也有不少低價股上市首日就漲218%比如魯大師,還有今年上市漲幅470%多的傲迪瑪汽車,不論是投資新股和價值投資都是不錯的選擇開通一個港股賬戶有備無患,艾德一站通滿足你看行情開戶交易服務等。
『陸』 為什麼港股估值普遍偏低
港股低估值行業過多,供需不平衡也遏制了港股整體估值走高。
『柒』 萬達商業「被退市」,港股為什麼給予其低估值
實際上,A股和H股這兩個資本市場的專業度不一樣,也因此,對萬達的估值也不會一樣,按照港股的價值理論,萬達的估值是合理的。
主要有三點:第一,港股估值的邏輯不是看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有多快,因為一家企業的資產增值並不能證明該企業有能力,只是有資源而已,或是大勢好,所以資產重估的價值在港股是不認可的;第二,港股是不願意給通過一些政商關系而非純粹的市場競爭所獲得的利潤給予價值;第三,港股主要是看一家公司的現金流,如果一家公司能有良好的現金流,才是具有盈利能力的公司。
在海外市場,較為認可的房地產模式是輕資產、重運營+金融,如鐵獅門模式,其發展獨立的基金作為GP,成為基金管理人,同時具備輕資產的運營能力,通過輸出管理,輸出服務,從而獲得利潤,是不依靠資產來賺錢。
有研究報告顯示,在國內的一線城市,大多數物業的凈租賃收入減去支出後,凈租金回報率往往低於3%。這意味著如果投資者用財務杠桿收購資產時,會產生負杠桿效應。而萬達的租金回報率只有3%多,這么低的租金回報率,市場是不會給予高估值的。
1、期待採用物業銷售支持公司長期持有物業的商業模式是難以為繼的,必須大舉舉債來補充現金流。這種模式由於商業地產2%-3%的租金回報率,不足以支持公司的借款利息,形成負杠桿,使非銷售業務的運營現金流為負,而且投資物業大量佔用了公司的投資現金流,使租金收入無法支付債務支出;
2、高昂的商業地產房產稅和租賃稅,商業地產出租中繳納給ZF的稅費達到租金金額的1/4,這使租金回報率大幅度降低,加上商業地產高昂的維護成本和運營成本使租金回報率在3%以下,長期持有商業地產是一項低回報的投資,對資本市場也是不吸引的投資,遠低於資本市場期待的6%—7%的租金回報率;
3、商業地產的鐵血軍規是成熟的商圈和人流,在眾多消費力較弱的城市低價拿地,開發城市綜合體在即將到來的房地產下行通道中,將承受供求失衡的風險,這些風險將在未來顯現出來。低價拿地就可以賺錢其實是建立在房地產將持續快速上漲的前提下。
4、很多人認為萬達「懂ZF」,因此土地成本很低,但實際上,低土地成本應該已經反映到萬達過去年份的毛利率上,且低土地成本被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人工成本、運營成本和財務成本蠶食殆盡;
5,萬達的低土地成本是因為其選擇了很多非主流城市,在三四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成本和在一二線城市建造商業物業的成本在等同級別的情況下差別不會超過15%,但是租金回報率卻相差幾倍,出售的周轉速度差很多,價格也可以差1-3倍。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不成熟的地方建造商業物業,那麼其實真實的成本更高,因為少的只是土地收購的成本和少量的建築成本,這部分的成本占物業出售成本的不超過一半,但是銷售金額和租賃收入單價就差1-3倍。
萬達曾計劃於A股上市,但後來終止。終止的原因有多種,但其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為其很高的資產負債率難以通過證監會審核。根據最新財報,其2015年負債率為73%,靠加杠桿及滿負荷投資的運營模式,顯然不會受到港股的認可。
不僅如此,近期,李兆基家族大幅拋售香港地產,伺機出售國內地產;瑞安停止新天地上市,要減持中國地產;李嘉誠據傳也在減少投資,香港投資大鱷已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持有謹慎態度,更何況是沒有現金流的價值重估。
總結
港股對房地產認可的模式每一樣都與萬達商業的現狀背道而馳,港股認可的模式為:
1、價值產生高度依靠運營而非依靠資產,如喜達屋;
2、基本上不持有任何資產,依靠管理和運營輸出賺錢,如戴德梁行、仲量聯行;
3、往往在開發階段獲取大部分的價值,卻不承擔大部分的風險,利用資管和無風險的金融杠桿賺錢,如鐵獅門,漢斯地產。
因此,萬達商業估值偏低是有道理的。
『捌』 低估值高成長股票有哪些
如何投資低估值成長股?
可以預見的投資趨勢是,隨著外資不斷進入A股市場,投資期限的長度也在逐漸拉大。
A股與港股市場差異較多,其中一個有趣的現象便是上市公司公告良好業績後的股價表現,A股常常跳水下跌,而港股總有大漲的驚艷表現。一個恐懼,一個貪婪,又是為何?
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良好業績可能在公告前業績走漏風聲,投資者更看重的應是超出預期的部分。對於A股投資者來說,市場交易環境偏重於換手率很高的散戶市場,所以頻繁買賣追求交易價差是常見的投資思維。但是,港股市場擁有較多的機構投資者,更看重公司產品優勢和長期的業績增長預期,也就是公司市值在幾年時間里整體的增長前景,不會總在幾個月周期的定期報告披露時間里反復交易。
試想,實施高送轉這種對公司完全沒有「營養」的行為,卻常常可以推升股價,更別提走漏消息的良好業績了。許多投資者提前了解公司由於行業發展或者某個重大事項,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然後在公司公告業績之前已經買入股份潛伏其中,等到消息一公布,馬上兌現20、30個點的漲幅落袋走人,造成了公告日當天股價的跳水現象。
追根溯源,這其實體現了投資者對公司研究了解程度的巨大差異。對少許浮盈化為泡影的恐懼,讓投資者選擇迅速落袋為安。更進一步地說,投資者並不是相信公司產品優勢和業績發展帶來市值增長,而是相信短暫擁有的信息優勢和各種交易策略帶來所謂的收益。在不成熟的資本市場,這樣的心態是常見的和常規的,我們可以將其劃入「投機」的范疇。常有人放言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到中國來也得賠錢,就是基於A股市場種種不成熟的特徵。
筆者認為,成長性能否維持是投資高估值成長股的主要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投資低估值成長股所承擔的風險就會小一些。在公司兌現良好業績時拋售股份,並非明智之舉。一旦公司保持行業優勢,甚至利用自身競爭優勢提高行業的集中化水準,那麼我們將見證一個數十億元市值的小公司逐漸成長為數百億元,甚至千億元的大公司,而這在A股上市公司中已經屢見不鮮。
舉例闡述,中國製造業是具備上述特徵的典型行業。在一些製造子行業中,中國製造業企業對海外市場的大規模並購重組,已經讓其成為行業的領跑者。近些年快速發展的蘋果產業鏈行業,也有諸多A股上市公司的身影。在不知不覺中,這些不斷加強技術優勢的企業,從小不點市值逼近千億元市值,甚至上千億元市值。
在持有公司股份時,應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行業和公司發展。如此一來,沒有多少精力可以去感受恐懼或者貪婪。A股市場是不斷成熟和發展的市場,連續幾年凈利潤增長率達到百分之幾十的上市公司少說也有幾十家,但大多數人並不能從中獲取投資收益,因為他們的投資決策主要來自於股價的波動,而不是公司自身優劣勢的變化。
一個可以預見的投資趨勢是,隨著外資資金不斷進入A股市場,投資期限的長度也在逐漸拉大。3年甚至5年的投資周期將慢慢被投資者所接受,對公司研發、技術等各種核心優勢的考量將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對外資機構成為股東持歡迎態度,放低短期利益考核的比重,才有可能迎來公司長久的壯大和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