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風險准備金逆周期
『壹』 如何理解央行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
2017年9月8日,央行下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調整外匯風險准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7]207號),將境內金融機構代客遠期售匯業務所需提取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0%。
其目的在於打斷人民幣的持續升值趨勢,不讓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我們預計,未來人民幣繼續維持如此迅猛升勢的概率較小。
一來現在央行已經注意到人民幣的「異常」的升勢,釋放出了穩定的信號,如果升值趨勢不減,那麼未來央行可能會繼續出手。
二來當前人民幣突破6.50,相對來說已經是一個買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舉措出來後,升值預期會受到一定影響,購匯盤可能會出手抄底,結匯盤則會相應的收斂,等待未來更具競爭力的結匯價格,從而打壓人民幣的升值動力。
三來貿易順差在升值壓力下會收窄,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現在國內這一輪原材料與中間品價格上漲,並非源於持續的需求端擴張,而是供給收縮,從PPI向CPI傳導不通暢中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相比於消費品,貿易品的結構與工業品更為相似,國內工業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拉低了國內外的價格,削弱了中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國內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紋鋼,價格已經超過了歐盟和美國。中外價差這種的收窄,加快進口替代國內產品,我們看到去年8月以來進口增速持續快於出口增速。
人民幣兌美元和一攬子貨幣的升值,也將逐步反映到進出口上來。雙重壓力之下,預計貿易順差將逐步被擠壓。這會削弱人民幣走強的基礎,因為雖然短期資本流動對匯率的影響更為明顯,但長期來看匯率還是由貿易順差等基本面因素決定。
『貳』 中國為何將遠期售匯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0調整至20%
中國央行8月3日宣布,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20%。央行強調,此舉不屬於資本管制,也並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應該看到,此次對遠期售匯徵收風險准備金,並未對企業參與外匯遠期、期權、掉期交易設置規模限制,也沒有逐筆審批要求,更沒有禁止企業開展這類交易,顯然不屬於資本管制,也並非行政性措施,而是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的一部分。
央行表示,外匯風險准備金由金融機構交存,不對企業。企業可按現有規定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遠期結售匯作為企業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質不變。為滿足交存外匯風險准備金的要求,銀行會調整資產負債管理,通過價格傳導抑制企業遠期售匯的順周期行為,對於有實需套保需求的企業而言,影響並不大。
『叄』 外匯風險准備金與存款准備金有何不同
交易所風險准備金的設立,是為維護期貨市場正常運轉而提供財務擔保和彌補因不可預見的風險帶來的虧損。交易所不但要從交易手續費中提取風險准備金,而且要針對股指期貨的特殊風險建立由會員繳納的股指期貨特別風險准備金。股指期貨特別風險准備金只能用於為維護股指期貨市場正常運轉提供財務擔保和彌補因交易所不可預見風險帶來的虧損。風險准備金必須單獨核算,專戶存儲,除用於彌補風險損失外,不能挪作他用。風險准備金的動用應遵循事先規定的法定程序,經交易所理事會批准,報中國證監會備案後按規定的用途和程序進行。
『肆』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是什麼意思
基本情況:這個准確的稱呼是遠期購匯風險准備金,是央行15年出台的一項政策,要求銀行把客戶做的遠期購匯業務美元的名義本金的20%存到央行,存一年,不給利息。意味著銀行每接一筆客戶的遠期購匯業務,就有一筆美元資金被央行凍結,增加了銀行的資金成本。這個資金成本大約摺合200個基點,會被銀行折算進遠期購匯業務的報價里,相當於提高了客戶做遠期購匯的成本。
政策出台的背景:15年人民幣匯率承壓,市場預計人民幣將持續貶值。基於這個預期,代客遠期購匯業務規模大幅增加(套保或套利),從而在銀行間市場產生了大量人民幣賣壓,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此外央行為了維持匯率穩定,在市場上的一些操作也需要大量的美元(彈葯)。這個政策的出台即提高了遠期購匯業務的成本(報價高了200BP,抑制了部分遠期購匯需求),又為央行無成本提供了一批彈葯(我估計在幾百億美元左右,沒有公開數據)。
政策取消的考量:最近一個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大幅升值,匯率波動幅度也較大。「人無貶基」的市場預期已經建立並有向「人有升基」發展的勢頭。15年政策出台時的背景已經完全反轉,自然也沒有繼續維持的必要,所以政策取消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出台的時點,在人民幣大幅攀升的這段時間內,市場對央行心理水平的猜測眾說紛紜。這個時點的選擇也向市場傳達了一些重要信息。
摘抄,來自知乎網友chen shi回答!
『伍』 央行遠期售匯業務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多少
受貿易摩擦和國際匯市變化等因素影響,外匯市場出現了一些順周期波動的跡象。為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人民銀行決定再次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0調整為20%。
該發言人表示,外匯風險准備金由金融機構交存,不對企業。企業可按現有規定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遠期結售匯作為企業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質不變。為滿足交存外匯風險准備金的要求,銀行會調整資產負債管理,通過價格傳導抑制企業遠期售匯的順周期行為,對於有實需套保需求的企業而言,影響並不大。
『陸』 外匯准備金率調整為零是什麼意思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就是銀行對於外幣存款,應該保留一定比例的風險准備金,以應對擠兌。調整為零後,實際上是向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利多股市、債市,抑制資本外流。
外匯風險准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關於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准備金率暫定為20%。金融自購在央行的外匯風險准備金凍結期為1年,利率暫定為0。
央行當時推出外匯風險准備金主要是為了抑制彼時外匯市場過度波動,打擊跨境外匯套利外匯風險准備金是2015年人民幣大貶值的時候提出來的,效果很不錯。
(6)外匯風險准備金逆周期擴展閱讀:
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業務范圍為:
1、境內金融機構開展的代客遠期售匯業務。
具體包括:客戶遠期售匯業務;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務;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匯的外匯掉期和貨幣掉期業務;客戶遠期購入外匯的其它業務。
2、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的前述同類業務產生的在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平盤的頭寸。
3、人民幣購售中所涉及的前述同類業務。
外匯風險准備金率方面。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調整為零。2017年9月1日至10日發生的相關業務仍按照此前的規定交存外匯風險准備金。
『柒』 外匯儲備金下調為零是利好嗎
行網站發布消息稱,自2020年10月12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從20%下調為0。記者注意到,央行於2015年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並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定為20%。此後,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跟隨形勢變化幾經調整。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如果遠期售匯的風險准備金率從20%降到0,企業開展遠期購匯的成本就會下降。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遠期購匯的積極性,增加外匯市場的需求。”
在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有鑫看來,“自5月底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特別是國慶節後人民幣強勢升破6.7,創2019年4月以來新高,匯率升值雖然能夠起到降低進口成本、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和提振資本市場等作用,但升值速度過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本就脆弱的實體和出口部門,對經濟復甦產生部分抑制。”他認為,此時調降遠期售匯風險准備金率,降低企業遠期購匯成本,有利於增加購匯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平緩匯率升值幅度和速度,更好的實現匯率穩定和雙向波動。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這說明央行不追求趨勢升值,人民幣匯率合理均衡仍然是主要目標。八月份以來受美元總體弱勢,包括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美元持續走弱,人民幣最近一兩個月累計升值的幅度比較大。考慮到我們現在貨幣政策的匯率目標仍然是保持人民幣合理均衡,那麼在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比較大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周期調節。所以,通過下調遠期售匯業務的准備金,可以進一步平衡外匯市場的供需,從而實現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的位置上保持穩定。”
溫彬也表示,此時將外匯風險准備金率下調為零,一方面有助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繼續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於銀行降低遠期售匯成本,增加企業對此產品需求,以更好地利用衍生品管理匯率風險。
『捌』 外匯風險准備金歸零有何影響 外匯風險准備金是什麼
外匯風險准備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關於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准備金,准備金率暫定為20%。金融自購在央行的外匯風險准備金凍結期為1年,利率暫定為0。
近期人民幣匯率企穩回升,是調整的好時機,此舉有利於降低遠期購匯成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已超過5%。而在2015年10月外匯風險准備金率設定為20%時,恰是因為當時剛剛經歷了「811匯改」,人民幣處於一段貶值期內,徵收外匯風險准備金率是為了增加在岸離岸套利成本,有助於匯率穩定。
『玖』 什麼叫外匯風險准備金
這么說吧 銀行比方有1億存款 中央銀行(在中國就是人民銀行為防範金融風險 要求銀行拿出一部分存在央行不能動用 這部分錢占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了
這部分錢不是交給中央銀行 是存在那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