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兌換增發
『壹』 中國的貨幣增發過程是怎樣的
1,人民幣對美元的固定匯率,貿易順差帶來的外匯儲備,每一美元外匯儲備相應的就有6.6元人民幣增發(以前是8美元),按目前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來算,僅這一項就增發了近20萬億人民幣。要知道1990年那會人民幣總量(M2)才1萬億人民幣。
2,商業銀行的信貸。第一種途徑增發的貨幣有個術語稱為「高能貨幣」,因為這部分貨幣進入目前的這個部分准備金銀行系統後,會經過准備金率成倍的放大。按20%准備金率來算,商業銀行有1塊錢的存款,就能放出5塊錢的貸款。於是,前面的20萬億高能貨幣就會變成接近100萬億人民幣貸款的超級大泡沫。(你貸款買房就是在增發貨幣)
『貳』 關於外匯儲備和增發基礎貨幣的關系
兩者是同時進行而不是因果關系。
如果用商品貿易來講的話,出口大於進口使得外商用人民幣支付要大於中國商人用外幣支付,於是對人民幣需求增加,為了維持匯率穩定於是央行增發貨幣滿足市場需求,就等於用人民幣換外幣,央行的外匯儲備同時增加。
直接投資也是一樣。
即使是商品出口時是用外幣計算,中國出口商拿到外幣也不能在國內使用,還是要到銀行兌換成人民幣,這跟外商直接兌換是一樣的效果
『叄』 為什麼外匯儲備增加,國內基礎貨幣也會增發
首先理解貨幣:如今通常所說的貨幣,就是我們兜子里的紙鈔,它是商品經濟下的一個為方便商品交換流通的媒介及工具,其本身無價值,由國家銀行發布並強制流通。你拿著美元到中國境內商店買東西,商店老闆就當美元一張廢紙,因為美元要在國內使用必須通過央行兌換成人民幣才行。
不同國家的貨幣不能在不同國家范圍內流通,而現在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家之間就有一定的經濟來往,為了解決不同國家之間的商貿及貨幣問題,就涉及到外匯及外匯儲備兩個概念。
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富有,不是這個國家發行或擁有本國貨幣的多少作為標准,而是以這個國家商品的多少,商品才是人民生活的物質需要,而不是貨幣,也就是一個國家生產能力和生產總值來衡量一個國家國力。
國家之間商貿,如下簡單地分為出口和進口兩種情況:
對於出口情況,如果拿美元當外幣,也就是中國跨國企業把自己生產的商品拿到美國境內銷售,換回的別國的貨幣,這對中國人,由於外幣在中國市場不允許流通的,所以在中國市場內外幣相當於一疊廢紙,所以中國的出口企業把外幣賣給國家銀行換成人民幣,國家拿著外國的貨幣,同樣沒么用,人民生活的富裕最終反映在物質享有多少上,而貨幣只是物質交換的一個中介和工具,所以,對中國來說,我們國內的企業把是生產出來的商品給美國用,而美國只給我外幣(債券),這樣形成一個債務關系:即就相當於我國是債權方,外國(美國)是債務方,外匯(美元)就是債務關系憑證。
對於進口情況,不影響外幣儲備,比如外商到國內出售外國商品賺到人民幣,央行就拿外匯儲備(美元)從外商手中買回人民幣(因為這部分人民幣是國內流通的,不算為外匯儲備),也可能是外商拿人民幣到他自己本國兌換本國貨幣同樣形成本國的外匯儲備(實際過程是不是如上述這樣,還不知道,不是學經濟,只是猜測)。買回實際是一個對沖過程(真正意義的對沖好象是央行拿著外匯進行海外買購),也可以這樣理解:外國的商品看成央行自己生產的商品在國內市場銷售,這樣,外匯儲備的一部分經由外國商品通過央行歸還給老百姓,也就還債。
通常國家的在流通貨幣量與國家的產出的商品量相互對應的。(物質財富與貨幣量相對應)
中國企業出口商品,可看成:中國國內生產的商品過多(也就是對應的流通貨幣不夠),
國內企業通過出口形式拿到外國市場進行商品銷售交換,拿本國的商品本可以交換到外國的商品,但由於外國貨幣的存在,就交換回了外幣,這些外幣實際上相當於外國消費者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債務,而這些債務,統一劃到國家銀行的名下。這樣就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外匯儲備越多,說明國家放債越多。放債就相當於發行貨幣,國家放債過多需要發行大量貨幣,就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商品不夠,而流通貨幣很多),這時國家通過國際從外海購買商品,把外貨消耗掉換回商品,從而達到穩定平衡經濟的目的。也可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央行通過投放大量貨幣來換回外匯儲備,這種貨幣的增加不是通過市場規律這只「無形的手」引起,而是由政府央行強制的,這樣貨幣增加,如果放大來看,實際上就是通貨膨脹,也就老百姓手上的錢貶值了,被貶值的一部分被央行無償佔有。所以可以理解為:外匯儲備是央行的負債,而不是資產,因為它是央行用人民幣從老百姓手中換回來的,那麼總有一天老百姓想要兌現這個資產。
由於中國的外匯貨幣主要以美元為主,美國經濟一但出現波動導致美元貶值,中國外匯儲備就會有隨之貶值的風險,外匯儲備貶值也就是中國資產的損失。
一言以蔽之:外匯儲備就是老百姓與別國之間的一種債務關系體現(儲備並不是國家資產,而是勞動人民的錢),而老百姓作為債權一方,將債權統一轉交給國家央行,統一以央行的名義掛著。
外匯儲備是指一國貨幣當局所持有的、可以用於對外支付的國外可兌換貨幣,充當國際儲備資產.外匯儲備多少主要取決於進出口狀況、外債規模、實際利用外資。外匯儲備是用於與其他國家的貿易交易。
要增加外匯,則需要發行人民幣來購買人民幣供給就會增多,這樣可能會引起國內市場的貨幣膨脹。一定的外匯儲備是一國進行經濟調節、實現國內外經濟平衡的重要手段。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進口多,國內市場充斥著外國商品,引起國內貨幣緊縮),動用外匯儲備可以促進國際收支的平衡;當國內宏觀經濟不平衡,出現總需求大於總供給時(消費需求增加,商品不夠),可以動用外匯組織進口,從而調節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促進宏觀經濟的平衡。
同時當匯率出現波動時,可以利用外匯儲備干預匯率,使之趨於穩定。
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
外匯儲備的增加要相應擴大(國內)貨幣供應量,如果外匯儲備過大,就會增加通貨膨脹的壓力,增加貨幣政策的難度。
持有過多外匯儲備,還可能因外幣匯率貶值而遭受(外幣資產貶值)損失。
由於外幣在國內市場不能流通,所以央行在國內多投放(通過出口、引進外資)一定貨幣的同時,又代表國家多儲備了一定的外匯。此時人民幣在國內運用,而外匯本身卻獨立於國內的經濟運行,被央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用於保值增值。
『肆』 為啥增發人民幣換外匯,換回的外匯哪個用了
根本在於,人民幣的增發在於中國政府,外匯的增發在於該國銀行!這是根本的不同,政府買單和銀行買單,哪個你更相信一些?全球只有幾個國家是政府發行貨幣的!外國政府都很羨慕中國滴!只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你後面那些不是問題!
『伍』 請問國內增發的人民幣有對應的外匯嗎
人民幣是可以貶值的,這也是央行調控外匯市場的手段之一
『陸』 為什麼我們將產品出口換美元,然後在國內增發人民幣按照經濟學理論,貨幣是不能隨意增發的
如果國家的外匯市場是開放的,即資本賬戶和經常賬戶開放,那麼一國到底發行多少本國貨幣來沖銷外匯,則是由市場決定(利率和交易量)。但是因為中國基本上官方控制外匯市場,而且外匯交易很小,所以基本上用來沖銷而必須發行的貨幣不由官方決定,一旦因為外貿活躍,國內廠商從國外賺取了較多美金,那麼他們回到國內,必須要換取人民幣,這個時候央行就不得不增加貨幣基礎供給,於此同時因為市場不開放,國內居民拿人民幣換美金去國外投資和買東西受到較多限制,這樣的記過就是美金越來越多,於此同時用來對沖的人民幣也越來越多,要是央行發行了用來延期支付的某種「央票」,國內的貨幣早就多到可以達到通貨膨脹了。
外貿順差沒有簡單好壞,沒有必要去定性。順差擴大,說明你的出口能力強,但是也可以說明的很少進口,具體是哪個情況要具體分析。中國低端產品出口能力強,但是不必然導致如此大的貿易順差,很多情況是國內居民想要出國投資受限,而是我們要從其他國家買回來也受限。日本就不同點,人家出口能力的確強,即使如此開放的市場,也可以積累那麼多外匯儲備。
『柒』 我國外匯儲備增加,銀行就必須在國內增發人民幣,這是啥原因呢請教
外匯的來源很多,主要是國內的出口企業出口商品,換回來的,即通過貿易順差。但現在可能更多是熱錢,還有一些外資企業的直接投資,這些外幣是沒法在國內流通的,所以要換成人民幣,我國的外匯政策是央行統一管理,即下面各級商業銀行都要把外匯上繳,也就是和央行兌換成人民幣,由央行統一保管,當有企業需要進口時,在用人民幣購匯。我國外匯增加,說明流入中國的外幣增多了。
現在外匯持續增多對我國經濟絕對是一個不良現象,要明白外匯儲備在哪兒,是在不斷貶值的,而不是貨幣本應具有的增值屬性。
『捌』 為何購買大量的外匯就要增發本國貨幣呢能分析一下么
這個跟國內的貨幣政策有關。在國內只能用本國貨幣,不能用外國貨幣進行交易,而國際上的外貿交易又不能使用本國貨幣所致。
比如你是個出口商,你要從國內出口一批貨物到美國。
你在國內上貨要用人民幣,美元是不被認可的。
你上完貨拉拉到美國買,人家是不會給你人民幣的,只給你美元。
這個時候你完成了交易,也就賺了錢了。
回國後,你要繼續上貨,可問題是你手上是美元,咋上貨呀~~
這個時候就要把你的外匯換成人民幣了。也就涉及到匯率了。
最終收走你美元的其實是央行,因為只有它能夠合法的印製人民幣。你用你的美元跟央行換了人民幣後就可以,把人民幣投放到國內市場,用來上貨。
這個過程就相當於外匯儲備增加,同時人民幣增發。即所謂輸入性通貨膨脹的一個來源。
你可以再說一下,你指的大量購入外匯是怎麼個具體情況。
『玖』 為什麼要增發人民幣對沖外匯美元
因為美元不與黃金掛鉤 是一種資產負債型的信用貨幣 它的背後沒有硬通專貨做為保障 說通屬俗點就一張白條 所以引進美元就是引進了債務 這種債務是憑白無故地攤在每個中國人的頭上的 但是沒有辦法 世界上所有的商業交易說到底都是以美元結算的 不引進美元不行!為了彌補由於引進美元所增加的「莫須有」的債務 只能用增加人民幣發行量的辦法來對沖 可是這樣一來必然引進中國的通貨膨脹 因為市場上的貨幣多了 那麼相應的商品物資就要相應的短缺了 貨幣與物資永遠是此漲彼消的共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