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小兵
Ⅰ 我是律師 請問有什麼好的IPO、新三板證券法律實務書籍推薦
投行小兵的書可以看
Ⅱ 求問新三板掛牌需要保薦人么謝謝!
你好
新三板掛牌=券商(司令)+律師事務所(小兵)+會計事務所(小兵) 其他的都不重要
國內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兩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新三板是此外唯一全國性的交易平台。是介於主板(中小板也屬主板)、創業板之下,地方性交易所掛牌(如深圳前海(QQ)交易所)之上的的場外交易平台。 (7)
新三板因為是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所設立的版塊,所以其風險也相對小了很多,可以說(1)有7成都在投資商身上。另中小板對散戶要求相對要高了很多,要有2年以上股票經驗和500萬以(0)上投資資本。其根本原因就是一般散戶難以像投資行一樣的風險和專業的判斷。 (3)
新三板13年對全國開放,不限制行業,不限制地區。適合以下企業。 (7)
1、有進入資本市場的意願但暫不符合主板或創業板條件的,或雖符合條件但不願意漫長 (8)等待的公司; (4)
2、已有一定的業務規模,但資金緊張、制約業務規模擴大的公司; (2)
3、具有創新業務模式,需要藉助新三板對外宣傳的公司; (2)
4、希望藉助資本市場力量擴大規模、做大做強、規范經營,為長遠發展鋪路的公司。
個人認為(但是房地產類行業不適合新三板掛牌,高新企業則相對適合。)
新三板上市流程非上市公司申請新三板掛牌轉讓的流程如下:
(1)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
(2)主辦券商盡職調查;
(3)券商內核;
(4)券商製作備案文件並報協會;
(5)證券業協會備案審查;
(6)協會予以或不予備案。
主要流程如上,還有其他細節,在此不一一贅述。其全套流程現在為4-8個月(如果沒太大問題主要等待時間在排隊,深大概一個與左右)
費用方面其實政府有補貼(各地不一,深圳為180萬)具體如下
券商,大券商一般80-100萬左右。小券商40-60萬(本質無差別)
財會,價格比較穩定30-40萬左右
會計,20-30萬
其他都是一些小的零頭了
不過現在一般都是交給中介機構,深圳一般最低100萬左右,最高198萬,其本質上服務與質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建議找性價比高一點的。速度也會快很多,也不會太難過。
Ⅲ 中科恆運這家公司的前景怎麼樣
公司在大數據方面的成就和努力就可以這公司前景一定很好。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融入了時代的大潮流,而且還在不斷進步的公司怎麼會被時代落下?
Ⅳ 新三板實物出資實物不存在怎麼辦
需要現金補齊,這個問題必須解決啊!
股東出資是企業運行的基礎和根本,不論是什麼原因或者什麼政策背景,股東出資都必須是真實和充實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不僅代表了股東的誠信問題,也代表了企業的運行是否合理問題。
新三板掛牌企業可以對企業有更高的容忍度,但是對於出資問題也必須要滿足「兩性」。如果企業存在出資方面的問題,也需要整改,不然也是不符合新三板掛牌條件的。
當然,這里需要首先重點強調的一點就是:新三板企業出資問題解決之後沒有必然的運行時間的要求,小兵認為這樣的理解是非常正確的,至於原因在批判交易所上市運行時間問題方面已經有過論述。
基本原則我們都已經了解了,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有一些具體業務性的細節問題還是需要我們好好把握,以免錯誤理解了問題,從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1、首先,我們要判斷好什麼情況屬於出資不實的情形。在實踐中,小兵看到了一些並不合理的情況:①對出資不實的本質沒有把握清楚,將企業正常的出資行為誤診為出資不實。②對問題核查研究不夠細致,對企業出資不實的性質和程度沒有準確的界定。既然我們做項目是奔著解決問題來的,那麼我們首要的前提和工作自然是要找出問題並分析清楚問題,如果問題搞不清楚,那麼我們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不僅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適得其反。
2、其次,提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如果出資不實的瑕疵和問題已經明確,那麼我們要提出解決方案,這里有幾個問題需要明確:①以現金補足或者置換的解決方式是最佳方案但不一定就是唯一方案。②方案以最根本地解決問題為目的,並不是付出的代價越高越好,也並不是花的錢越多能夠兜底的風險也就越多。
3、最後,向投資者提示可能還存在的風險。出資問題屬於比較典型的歷史問題,那麼歷史問題解決了也就解決了,但是由於出資問題還可能涉及到股權以及股東之間的糾紛等特定問題,因而還需要關註:①股東曾經的出資不實行為是否會構成對於其他股東的違約責任,是否有股東對該責任提出主張。②股東曾經的出資不實行為是否引起了企業不必要的負債,是否存在因此而利息承擔問題上的糾紛或者潛在糾紛。③企業歷史上是否存在分紅,是否會因股東出資不實問題而引起分紅問題的糾紛。④股東曾經的出資不實是否會有其他股東對股東所持有股份存在質疑,認為當年股東的持股就應該是實際出資的部分而不是認繳的部分。
股東出資不實的問題是一個企業參與資本市場過程中非常典型、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明確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盡管很關鍵也很重要,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把握仔細處理,就不應該在實踐中出現太大的偏差。
Ⅳ 四大名著
<紅樓夢〉
1 林黛玉:黛玉拋父進京都,黛玉葬花,重建桃花社,黛玉焚稿斷痴情
2 薛寶釵:寶釵撲蝶,薛寶釵羞籠紅麝串,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3 賈寶玉:寶玉初試雲雨請,寶玉挨打,寫芙蓉誄
4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弄權鐵檻寺,害死尤二姐
5 平兒:軟語救賈璉,情掩蝦須鐲,判冤決獄平兒行權
6 史湘雲: 醉卧芍葯秵,偶填柳絮詞,凹晶館聯詩
7 鴛鴦:三宣牙牌令,誓絕鴛鴦偶,殉主登太虛
8 襲人:嬌嗔箴寶玉,阻超凡佳人雙護玉,初試雲雨情
9 晴雯:病補金雀裘,撕扇子,趕出大觀園
10 劉姥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劉姥姥二進大觀園,村姥姥信口開合
<<三國演義>>
1.諸葛亮 隆中定天下 借東風 揮淚斬馬謖
2.趙雲 三千奇騎取桂陽 單騎救主 截江奪阿斗
3.張飛 怒鞭郵督 義釋嚴顏 大戰馬超
4.關羽 敗走麥城 千里走單騎 大意失荊州
5.陸遜 誤入八陣圖 火燒連營七百里 笑裡藏刀痹關羽
6.曹操 夢中殺人 孟德獻刀 煮酒論英雄
7.劉備 桃園結義 煮酒論英雄 白帝託孤
8.馬超 興兵學恨 大戰許楮 錦馬超
9.呂布 轅門射戟 三吟英戰呂布 美人計殺董卓
10.姜維 九伐中原 膽若巨卵 姜維背水大破敵
《西遊記》: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觀音,如來,玉帝,太上老君,白龍馬, 牛魔王
《水滸傳》:宋江,李逵,武松,魯智深,盧俊義,林沖,吳用,燕青,高俅,關勝,扈三娘,王英,呼延灼
Ⅵ 四大名著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在鎮壓起義的過程中涌現出一批擁兵自重的豪強,他們彼此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戰。漢靈帝死後,諸侯混戰局面愈演愈烈,北方的曹操迎奉獻帝至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並先後殲滅呂布、袁紹、張秀等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
而身為漢朝皇室後裔的劉備最初轉徙不定,直至他三顧茅廬。得諸葛亮出山輔佐,以「聯吳抗曹」為基本方針,自荊州擴張逐漸有益州兩川之地。
江東孫氏自長沙太守孫堅開始,就以江東六郡八十一縣為根據地站穩了腳跟,直至其長子孫策死後,孫權即位,江東實力日益增強。最後,經過孫劉聯軍抗曹的「赤壁之戰」,迫使曹操北還。而東漢十三州中最大的荊州之地也被曹、劉、孫瓜分,三分天下之雛形已成。
此後,三國爭戰層層展開。先是孫權乘關羽和曹兵交戰之際,派兵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死於孫權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廢漢稱帝,定國號「魏」。劉備在西川稱帝,國號「蜀漢」。為報關羽被害之仇,劉備親征江東,結果孤軍深入,為陸遜所敗,劉備病死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八年後,孫權稱帝,國號「吳」。
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少主劉禪,苦撐危局。其間,諸葛亮堅持聯吳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獲之後,穩定了後方。又先後六齣祁山伐魏,但均以失敗告終,諸葛亮也積勞成疾,病死軍中。他死後,姜維繼任其職,先後九伐中原,卻無功而返。後主劉禪昏庸無知,朝政腐敗,蜀漢國力日漸衰弱。
然而,歷史的潮流終究不可逆轉。魏國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懿死後,司馬氏家族掌權,漸漸強大起來。其子司馬昭派鄧艾、鍾會攻打蜀漢,大軍直逼成都,劉禪不戰而降,蜀漢滅亡。蜀漢被滅不久後,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篡權,建立西晉,曹魏滅亡。晉太始元年,司馬炎派大將杜預、王渾伐吳,吳主孫皓投降,東吳滅亡。至此,西晉司馬氏篡魏、降蜀、滅吳,三分天下重歸於一統。
正是: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吊空牢騷。
[編輯本段]【章回目錄】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淯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徐庶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一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劍閣張郃中計
第一百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一百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一百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一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編輯本段]【人物統計】
在《三國演義》的教學和研究中,有一個習慣性的錯誤:說《演義》「總共寫了四百多個人物」。建國以來出版的幾種比較權威的文學史、小說史,大多如此敘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學史、小說史、辭典,仍然沿襲此說。以訛傳訛,實不可不辨。
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的說法,其實源於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首那份《三國志宗僚》。但這里卻包含一連串的錯誤:
第一,《三國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學者們並未仔細點數,只是約莫估計一下,便提出「四百多個人物」之說,即使是對《三國志宗僚》而言,也是不準確的。
第二,更為重要的是,《三國志宗僚》大致抄錄自陳壽《三國志》目錄(包括紀、傳和附傳),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漢方面的楊戲、諸葛喬、陳祗、衛繼、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渙、張范、涼茂、國淵、徐奕、何夔、邢顒、鮑勛、司馬芝、溫恢、鄭渾、倉慈、閻溫,東吳方面的孫慮、孫霸、孫奮、士燮、賀齊、鍾離牧、是儀、胡綜等等,根本就沒有在《三國演義》中出現;
第三,同樣重要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許多人物,也根本沒有列入《三國志宗僚》,如蜀漢方面的陳式、鄧良、樊建、費觀、高翔、胡濟,曹魏方面的陳騫、陳泰、鄧敦、丁斐、董尋、郝昭、桓嘉、蔣干,東吳方面的喬國老、大喬、小喬、丁封、全端、全懌、沈瑩、張布、張悌、趙咨,其它政治集團的何進、皇甫嵩、韓馥、張濟、樊稠、韓暹、楊奉等等,都是如此;至於《三國演義》虛構的許多人物,當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國志宗僚》。
由此可見,所謂「《三國演義》寫了四百多個人物」之說乃是粗枝大葉的產物,完全是錯誤的。
那麼,《三國演義》究竟寫了多少人物呢?我在《三國演義辭典》(巴蜀書社出版)的《人物》部分總共列出1258個辭條;除去28個互見條目(如「阿斗」、「後主」、「先主」等), 實際介紹《演義》寫到的人物總共1230個。這些人物,絕大多數都是有姓有名,總計大約1000人;極少數沒有姓名者,也與其它人物有明確的親屬關系(如「司馬昭妻」、「董卓之母」、「徐庶之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