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之路
㈠ 「私募一哥」徐翔是如何從3萬炒到250億的
江湖中流傳著很多游資大佬的故事,游資的鼻祖就是徐翔,寧波敢死隊的總舵主。
很少有游資進去呆很久才出來,那除非是牛市啊,在熊市你在裡面呆著很可能就出不來了,一旦別的游資都跑掉,你很可能面對的是一幫散戶,那你就出不掉了,所以游資在這個市場中,已經成為一個很大的群體,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很多題材熱點都是游資給挖掘出來的,甚至市場比較熱的時候根本都不講道理,不管是不是垃圾股他們照樣炒,玩超短線沒人迷戀基本面。
還有一些游資會聯合上市公司和一些老莊股,這些老莊股啊原來買了不少貨,現在出不去貨了,可能會聯合一些游資幫忙出貨,游資一進場把這支票做成短線活躍股,然後不明真相的其他游資或者是散戶就跟進去了,在這個過程中,莊家順利的出掉了貨,游資也賺到了錢還能分成,這樣的票就需要注意了,因為一旦莊家出完了貨,他的殺跌之路會很漫長。
游資啊是不需要建倉、洗盤、拉升過程的,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口氣的爆發力,做完就沒了,不存在所謂的你買進去了,跌了,你認為沒事,主力會洗盤再拉升的,其實游資都是隨行就市的,根本不會在一隻票上面戀戰,他們甚至都是一看這個票不對勁,立馬割肉,換到這個板塊的龍頭上面去,從來沒有說在一隻股票上面做很長時間,那不是游資。
除了徐翔,比較有名的就是牛散章建平、八年一萬倍的趙老哥、還有他本炒股為養家的炒股養家、低吸之王喬幫主、7板照樣打板善造妖股的歡樂海岸、獨食哥佛山無影腳等。
㈡ 什麼叫私募黑私募和陽光私募的區別是什麼
陽光私募公司是國內對通過信託公司發行基金產品的私募公司的俗稱。由於《基金法》正在修訂之中,目前國內所有的私募公司的法律主體身份尚未明晰。由於信託產品受銀監會監管,因此相對而言,只有資產管理規模到一定數額且管理制度,風控措施規范的私募公司才會有資格發行信託產品。
中國的私募性質的公司數量極為龐大,除了陽光私募之外,也有部分資產規模不夠或經營理念的問題,沒有發行信託產品,只選擇專戶理財,其資金募集對象一般是熟人圈,由於其投資細節不公開批露,所以無法做出第三方的客觀評估。我們權且稱之為灰私募。
基於國情,在國內靠自律是極難成就一個行業的,不能說微型私募或工作室就不是正直而優秀的,但由於不受監管,此類公司無法評估,其違約成本比陽光私募低太多。因此,走上受監管之路是其做大或做強的唯一選擇,這是國情決定的。
㈢ 如何進入私募行業
進入私募行業有來以下幾種渠道:源
(一)大學招生:適合一般有分析師職位的大型私募,比如:黑石Blackstone,凱雷Carlyle。
(二)投行入職:一般大型私募每年根據基金規模的大小會從投行找些人,一般限於一流投行(Goldman, MS, Merrill, JPM等),以M&A團隊的人招的居多。
(三)MBA入職:一般是上過MBA的咨詢背景或投行背景或私募背景的人。
(四)Consultant, Auditor等:一般四大的Transaction Services的員工進入私募容易些,但是要降級,Consultant和Auditor也需要降級,最好還有些客戶資源
(五)企業高管:一般是對一些行業非常了解,並且有行業人脈、企業資源的會好一點,進來就會是高層,比如MD,Partner等
㈣ 如何成立私募基金,投資階段都有哪些
1公司注冊階段
你給自己的私募起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然後開始了私募大佬之路。
然而這條路是用錢鋪起來的,相信我。
首先是注冊資本金。做證券類私募,注冊資本金最好是1000萬(如果少了很可能無法備案通過),股權類最好2000萬起,將來通過備案的概率高一點。
現在我們只討論證券類私募。你很快要進行管理人登記,所以實繳資本要求至少250萬。當然你可以通過過橋的方式湊足這筆錢,不過成本不菲。即使利率低達10%,半個月時間的利息也超過一萬元。
然後開始公司注冊。刻章,開立銀行賬戶,做logo,開立社保公積金賬戶等,幾千元可以搞定。不過一個悲傷的故事是:北上廣深基本已經不允許注冊資產管理公司。如果沒有現成的投資類公司,你還需要買殼(別人注冊的資產管理公司),購買一個殼的價格並不便宜(要做法人變更,至少10萬)。
然後你需要租個辦公場所。協會備案的時候,是要看你的辦公樓和帶logo的前台照片的,這個無法作假。
在這個行業,辦公場所很重要。你以為有個辦公室就可以了?想多了。你不是私募界的喬布斯,這兒也不是美利堅,在中國做私募可不能從車庫里起家。正如一位知名私募的朋友所說:「你不可能挑選一個便宜的寫字樓。你的投資者來了,看到你寒酸的樣子,怎麼會將資金放心交給你打理呢?」
北上廣深中心區域的豪華寫字樓是私募的最愛,以帝都為例,英藍大廈、國貿三期是每個私募基金經理的終極夢想,最好是在金融街和國貿,氣質上輸不起。
盡量不要設在五環外(做夜盤的除外)。只比四環多一環,格調已在千里之外。
2 私募機構備案(管理人登記)階段
公司注冊好了,開始私募備案。
私募基金備案的要求有很多,我們只羅列花錢的項目。
首先是高管的資格。按相關規定,從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高管均需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從事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業務,至少2名高管應取得基金從業資格。同時,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委派代表)、合規\風控負責人應當取得該資格。
今年8月出的監管新舉措規定了「3+3」私募投顧模式,再度重創屌絲基金經理。通俗地說,「3+3」就是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至少有3名工作人員有不少於3年的可追溯業績,如果達不到標准,將不能藉助券商資管計劃或基金子公司發行通道產品。
名義上,這是提高的私募的人才門檻,其實花的是真金白銀。
極端條件下,你自己做法人代表兼基金經理,另外找兩個有證的朋友掛在你的公司,也湊合,成本是一頓酒錢。
然後是法律意見書,2萬到5萬可以搞定,不過這一步就不要省錢了,不幸找到不靠譜律所的話,被打回來又是一場浩劫。
然後你需要一個PB服務商為你提供一系列服務(交易、託管、外包),一般5萬起,比較省心。
3 資金募集階段
備案成功後,可以小慶祝一下,然後進入恐怖的資金募集階段。
當然所有私募都缺錢,不過你會發現你尤其缺錢:發產品的門檻是500萬起(一般人是拿不出來的),沒人給你代銷,你能依靠的只有客戶,或者土豪朋友。你才發現你的人脈和資源貧瘠的可怕。
直銷團隊肯定雇不起,咬咬牙找個財富管理公司,大的財富管理公司表示不約,小公司自信地說可以,但開口就要抽募集資金總量的3%-5%。
還是自己找客戶吧,請客戶吃飯喝茶,這錢不能省。一圈下來,花出去的錢,輕松超過一平米的帝都房價。
4 公司運作階段
一切就緒,你終於坐在了辦公室的彭博終端前。然而未來的一年,你會面臨一系列成本。包括但不限於:
人力成本:
私募基金最大的花銷就是人力成本。小私募也要具備財務、風控、操盤手、營銷人員。這些是底配,規模稍大的還要基金經理、研究人員、開發團隊,還有前台、網路維護、營銷、行政。
工資支出自己算吧,小型私募的研究員(如果有)年薪十幾萬,好在非核心職能員工的工資水平可以控制在農民工標准。當然你也可以一人充當基金經理、研究員、交易員,客戶來參觀的時候讓表弟在電腦前坐一會兒就可以。
稅費:企業所得稅,(有限合夥不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增值稅;
年審費:產品滿一年後,你需要找個會計師事務所發審計報告,預計5-10萬元;
基金業協會會員費:如果你加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每年繳納會員費2萬元。(不過目前不繳納的話問題也不大)
除此之外,你每年還要付出:水電費,電腦,辦公費,寫字樓租金。
所以,不要再奢求一個漂亮的前台或長腿女秘書了。
綜上,一家低配私募一年的運營成本,100萬元基本打不住。
按照私募行業2%管理費+20%業績提成的規矩,那2%的管理費是你的唯一依靠。(別以為你真的可以拿到20%的業績提成)。坐擁數千萬託管資產的你,一年下來可能顆粒無收。遇到去年那樣的年景,就更欲哭無淚。
奔私後,終於一步步登上了金融行業的制高點,似乎一切都挺過來了,然而你會發現,依然無法看清這個神奇的市場。
總有一些幸運兒成就一年翻數倍的佳話,也有一些人爆倉黯然離場。
能不能活下來,可能運氣真的大於實力。你自己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㈤ 林陽私募基金經理的在私募做了多久
做好很多年,20年的股齡。
姓名:林陽,男,湖南長沙人,生於1976年,93年秋天因個人原因 在大學參軍入伍。軍旅生涯鍛煉了堅韌的毅力和強大的紀律執行力,做事有始有終。 96年在演習中負傷選擇退伍轉業。2000年開始邊上班邊接觸股市,由於經驗和知識不足,前3年凈虧20萬塊左右,內心深感愧疚,對不起家人,決定外出結交名師學習。04到05年開始反思總結自己的交易投資之路,並且開始構建自己的交易體系游資抓龍頭股戰法和乾坤時空共振系統,2005年下半年有幸趕上了一波牛市,逐步開始走上盈利之路。06年到07年抓住了這波大牛市的龍頭股深發展現在叫平安銀行,獲利4.2倍,隨後開始接觸到游資私募圈子的朋友,並且有幸跟隨私募一哥孫國棟父子學習完善游資抓龍頭股戰法。15年加入美國大型私募盛泰盈環球資本中國區分部,掌管20億資金的私募基金操盤,在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下跌熊市中,獲得私募經理投資收益年度比賽的第2名。
股齡20年,信仰佛教,研習禪宗金剛經,賜人玫瑰,手有餘香。喜歡看軍事新聞,喜歡跑步運動健身,愛看足球乒乓球比賽。
㈥ 私募、證券、基金,進哪個行業好呢
如果是應屆畢業生可以通過校園招聘進去,如果是很有資歷的也可以應聘進去,如果沒有關系沒有什麼資歷的很難,除非當客戶經理(證券經紀人),說實在的,在大多數的證券公司里當客戶經理是沒有前途的,完全靠天吃飯。
最基礎的是要懂的財經理財知識,很多證券基金公司有招聘信息,你可以多關注,你也可以先也可以參加招行的基金模擬投資大賽,真實模擬基金交易而且還沒有任何風險,可以鍛煉自己的理財技能,在年度綜合排名前100名大學生都將獲得進入國內優秀公募基金公司實習的機會。
㈦ 哪個戰略級pe私募從400萬元做到40億元
做了幾年的私募股權投資,有一點成績,也有很多教訓。這促使我一直在思考PE公司的成功要素是什麼,自己如何能為一個PE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PE公司的兩個分析維度
在談這些之前,我想先建立兩個分析的維度,一是PE基金的組織形式,二是國有PE基金的內在矛盾。
私募股權基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合夥制,一類是公司制。合夥制強調的是合夥人之間的平等交流和決策;而公司制最大的特點是有等級制度,信息是上下傳遞。這兩者最大區別在於,團隊的貢獻和激勵存在根本不同。
公司制處理這兩點要難得多,由於上下級的存在,信息存在不對稱,且權力會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一些職能,這導致團隊成員的貢獻程度不好區分;即便區分了,也不好設計出匹配的激勵機制。而合夥制就好得多,合夥人們在一張桌子邊討論事情,各自帶著各自的貢獻「入伙」,最後在平等的背景下按照貢獻分紅,簡單而清晰。所以,我們看到好的PE公司基本上都是合夥制的或合夥制基礎上的公司制;而那些純粹的公司制的基金,不管背景多麼雄厚,也是比較普通的公司,典型的就是投行背景的PE公司,高盛、大摩的投行和交易無論做得多麼優秀,它們旗下的投資主體只能算是平庸。
當國有成分加入進來的時候,PE公司會變得更加復雜。國有PE存在內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一個最保守的組織去做風險最大的事情。所以,在現有框架下,國有企業很可能搞不好PE。融資活動按照風險級別從低到高排列,順序應該是:國債、銀行、債券、信託等影子銀行、股票、PE基金,PE投資是所有融資活動中風險最大的一種。一方面,PE是股權,由於沒有抵押,股權的風險高於債權;另一方面,PE的風險比股票大的原因在於,PE的流動性差。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是各類企業里最保守的一類,因為怕承擔責任;這不是某一家國企的問題,而是體制性的共性問題。所以,一個最保守的、最厭惡風險的組織去從事風險最大的事情,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於是,我們在市場上也看不到做得出色的國有PE。如果只能做到一般,也就是說國有PE只能投一般的項目,花那麼大力氣精挑細選出來的還是僅處於平均水平的一般企業,那何必折騰呢?直接把國有資產,尤其是財政資金平均發給大部分企業不就可以了嗎?
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共性問題:非體制性問題
(一)專業和敬業問題。這兩個方面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目前許多管理人團隊的PE業務專業性還很弱,這集中表現在:行業和公司分析的框架不清晰,工具箱里的工具不多;財務建模和財務分析的能力不強,還建立不起財務和業務分析的聯動,估值的概念不清楚;法律和交易的概念模糊,計算股權比例經常出錯,IPO和其他上市的規則概念非常零星,不成體系。
另外就是敬業問題。辦公時間炒股票、看新聞的大有人在;早上九點一刻才陸續來人,下午五六點公司就沒人了;應該用一個小時做好的事情,在許多管理人團隊那裡通常要花上一天,工作上的推諉也時有發生。
(二)項目儲備問題。有的基金運行多年,但基金管理人並沒有建立起常規的項目來源渠道,無論是區域性的還是行業性的,這不僅包括項目來源,還包括項目維護、項目篩選、交易鎖定等多個步驟,管理人在渠道建設、項目挖掘上做得遠遠不夠,往往淺嘗輒止,很被動。
關於按行業搜索,PE界也有爭議。有嚴格按行業做的,也有不按行業做的,也有部分按行業做的(比如VP以上分行業,VP以下不分)。這也正常,很多基金管理人都追著熱點走,現在很多原本不做互聯網的基金也紛紛開始布局互聯網。如果我們准備在農業領域長期做下去,有兩個路徑可以考慮,一是按行業搜索,另一個是按項目搜索,即充分利用我們的投資組合。這兩個問題是非機制性的問題,但解決起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能也要涉及機制問題。
三、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非共性問題:機制性問題
(一)決策機制問題。目前許多基金管理人的項目決策機制從整體上看還是有效的。一個大的原則是「決策前置」,前期由項目組在細節上進行把關,後期由管理層在團隊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把關。但現在有幾個問題:第一,信息不對稱導致「職能不對稱」和「情緒不對稱」;第二,權力的存在會加劇這些不對稱;第三,以規避風險為名的「思維懶惰」似乎根深蒂固;第四,管理人和基金董事會缺乏溝通。
在合夥制文化里,合夥人基本上包辦一切,融資、項目開發、執行等都做,公司的其他員工都是助理級或支持級的。但在公司制里,由於存在「權力」和「層級」,信息不對稱會導致明顯的「職能不對稱」,有層級就會有「剝削」,就好像總公司對分公司、總行對分行的「剝削」一樣。工作是下層幹得多,收益是上層分得多,這就產生了不匹配。
導致不匹配的根源就在於前面提到的「權力」,由此導致的一個弊端就是中下層員工的積極性會受影響,激勵成為一個大問題。各個職級沒有承擔其本身的職能,導致典型的「職能不對稱」。本來中高職級的人員應該去募資、開發項目、尋找退出渠道,這些任務居於PE「微笑曲線」的兩端,但在很多做得一般的基金中,這些重要任務都被壓在中低職級員工肩上,很難想像這樣的基金會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個弊端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中上層和中下層對項目的「情緒不對稱」。在合夥人文化里,合夥人自己開發項目自己做,不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合夥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權力」可以去「剝削」。但在公司制里,中下層開發的項目到了中上層,往往產生一個很有趣的項目決策路徑:中下層有誇大項目好處的動力,有時好像是作為一個財務顧問在「賣項目」,於是中上層自然而然地會採取更大的謹慎態度(有時會謹慎過度),以防備被中下層「忽悠」,即便中下層如實介紹項目,也常會遭遇過度防備。另一方面,中上層並沒有身處一線去了解項目,對中下層的具體工作環境、人脈、談判過程也不了解,這也會產生「情緒不對稱」。而「情緒」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除金錢激勵之外的一種很重要的激勵方式。於是,這經常會引發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很多公司制基金一年也投不出一兩個項目。這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項目儲備不足,但決策機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就現實情況而言,比較大的信息不對稱表現為對「風險」的理解。PE是風險偏好的,而債權和國企是風險規避的,所以這類企業的決策層傾向於更為保守的項目判斷邏輯。我認為,這種保守並非真的保守,而是類似於「懶政」,就是害怕風險,容易放棄對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析,過度依賴於擔保,而且似乎有對擔保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這種做法偏離了PE的運作模式,又回到了債權的老路子。PE之所以能獲得比其他投資方式高的收益率,是因為PE團隊更加聰明、敬業、勤奮,對風險做了細致的分析,從而做到風險的「可識別,可測量,可承受」。面對風險,我們不應當茫然無措,心驚膽戰,最後退回到要求企業提供足額擔保的避風港。我們應該更主動地應對風險,要知道, 害怕風險,迴避風險,去尋求所謂的擔保,表面的程序上漂亮了,這才是最大的風險。
管理人逃避風險的根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所限,因為沒有經歷過PE投資的洗禮,容易形成對之前債券型思維模式的「路徑依賴」,並缺乏對PE投資的自信;二是缺乏激勵,管理人感覺自己犯不著去承擔風險。
(二)激勵機制問題。這是一個固有問題,首先是決策層的激勵,然後是普通員工的激勵。在現有框架尤其是國有背景下,決策層幾乎沒有金錢激勵,主要依賴仕途激勵,但仕途激勵並不單純取決於這只PE基金的成功,甚至跟基金的成功沒有關聯。所以,正如其他欠缺激勵的國有企業一樣,決策層傾向於保守,於是出現「最保守的人做風險最大的事」這種情況。決策層激勵不到位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基金的戰略制定、項目儲備、資源積累、團隊培養、項目風險擔當等需要決策層承擔的職責,可能都會由於激勵不到位而得不到完整的落實。這是一個體制性問題,也是深層次的問題。
目前,許多基金管理機構普通員工的激勵也遠遠沒有實現市場化。眾所周知,PE基金的長期激勵主要來自項目收益分成,英文稱之為「carry」。有的carry是按基金的整體收益發放,也有的是按單個項目的收益發放。PE公司承擔著巨大的投資風險,不光是LP承擔風險,GP及每個項目涉及的人員都承擔風險,事關職業生涯的前途。所以,LP和GP都要求很高的回報,甚至是要求各種投資種類和職業中最高的回報,否則就無法吸引到優秀人才從事PE這個行業。按照市場化原則,一般基金GP按20%提取收益分成(可能會在一定的基本收益率基礎之上提取),分配方面一般分為兩個50%,分別分配給合夥人或管理公司(主要是對募資和項目管理的激勵)和項目團隊。項目團隊里,項目開發、執行、投後等環節及相關人員再做分配。
探討激勵問題的基礎是我們要建立一支優秀的PE管理團隊,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激勵不足。比如前文所述的敬業精神問題,在缺乏信仰和敬業精神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是現實的,因此我們採納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基本假設。大家想的都是: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錢的事。這不涉及道德判斷,這屬於激勵機制范疇。至於個人的成長,那是另外一碼事,如果一個公司不注重長期激勵,也就是不在乎公司以及每個員工的長期成長,個人為什麼要考慮那麼多呢?
四、解決以上問題的幾點建議
以上我闡釋了四個問題:專業和敬業問題、項目儲備問題、決策機制問題、長期激勵問題,也主要從組織結構(合夥制/公司制)和國有企業這兩個視角,對這四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做了剖析。下面,我試圖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一點建議,我相信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明晰組織定位,做大規模,因為社會效益也是拿錢堆出來的。每個組織都應當有自己的靈魂,也就是定位,但我們長期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這些重大問題上認識不清。在定位上,我並不認為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中農基金」)有別於市場上的其他PE基金。中農基金有「以社會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的宗旨,看上去是不夠市場化。但實際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統一的,是一枚硬幣不可分割的兩面。經濟效益是「底線」,社會效益是「亮點」。
有趣的是,經濟效益的實現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主要體現在投資機會和估值、長期和短期、盈利率和盈利規模等方面。比如,估值可能會高一點,但會帶來投資機會,可能收益率會降低,但是畢竟也能掙錢;再比如,投2億元,掙1倍是2億元;投5000萬元,掙4倍也是2億元。這些都和社會效益無關,完全沒必要因為考慮社會效益而去扭曲我們本身的經濟效益判斷,PE基金就是一個經濟上的事。
那麼,究竟什麼是社會效益?我認為,社會效益就是「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中的「產業發展」四個字。我們要推動一個產業(農業相關細分產業)的升級,改變一個產業的面貌,至於其他的,帶動村民致富、保護環境、國家戰略等,都是依附於產業發展之上的。
如何實現這個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社會效益呢?兩個辦法,一是加強研究,找到產業發展最好的模式。這點有些基金做得不錯,把行業研究透,然後設計出最好的商業模式,有符合這個商業模式的企業就投,沒有就建新公司。二是拿錢去堆,一個產業沒個一二十個億,不可能有改變。比如我們在福華的投資,通過較大規模(幾十億)的跨境並購和國內的整合,徹底改變了最大的農葯細分產業的面貌,這就是最大的社會效益。而像我們投資立華、科爾沁、龍華,都只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問題,沒有解決行業發展的問題。如果科爾沁要解決行業發展問題,至少應該有10億元的投資。農機產業也是,如果現在有幾十億,我們可以去歐洲收購最好的公司或者建立合資工廠,這也能徹底改變中國農機行業技術水平低的劣勢。
至於覆蓋面的問題,那非常簡單,拿出5個億,一個項目投2000萬元,可以投25個項目,覆蓋面夠廣了吧?所以,我們根本不應該糾結於投大項目還是投小項目這些問題,而應聚焦於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產業發展。
所以,我的觀點是,中農基金必須立足於做大,而且要盡快做大。其一,這符合基金管理人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的總體戰略。其二,這肯定也符合國務院對中農基金的定位。中農基金的規模才40億元,在「中」字頭的公司裡面簡直是小不點兒,即便做到400億元也很正常。其三,這也符合一般基金的發展之路,很多基金規模都是越做越大,很少有保持一個既定規模的基金。
在這個做大的過程中,我們在精神上必須有所擔當,必須放棄一些理念,所謂「有得有失」。只要我們盡心做事,公心為上,哪怕有項目投資失敗了,也要勇於擔當。如果像小腳女人走路一樣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就會辜負國務院對中農基金的重託。
哪些理念要放棄?主要就是過度追求估值和擔保的完美。追求估值的完美可能會喪失機會,追求擔保的完美則可能陷入思維惰性,即便控制了風險,也很可能實現不了產業發展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人員,在陌生人文化里建立梯形垂直管理。據我了解,許多基金管理人之前是小團隊的管理機制,也可以說是「熟人文化」,是一個「朋友圈」。熟人文化里的人不多,管理半徑短,大家也相互很熟悉,靠人情即可約束,沒必要進行正式的管理,有事說兩句就可以了。但隨著團隊的擴大,熟人文化必將被「陌生人文化」所取代。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相互之間很陌生,這個時候就沒有熟人之間那種默契了,光說幾句也不夠了,必須依靠制度來約束。
在公司制基金里,公司人員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由於權力的存在,一把手至關重要。我們看到成功的基金里通常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但現在許多基金管理公司的客觀情況是,領導層不太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從大的方面看,這可能會使得基金的發展方向不清晰,管理架構不成熟,戰略執行不得力;從小的方面來看,這可能導致項目管理偏弱,信息不對稱現象加劇,人員獎懲不公正。
所以,我們可能要從金字塔形架構變成梯形架構,由一把手授權有經驗的中層管理人員進行垂直管理。也就是說,梯形上面的那一條橫線就是強有力的投委會或者真正意義上的高管層。
還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就是要取消矩陣管理或者360度考核。360考核過度強調團隊和諧,而忽視了是非。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的和與實質的和,我們肯定應該選後者。
(三)加強自身管理能力,理順管理人與基金董事會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基金與基金管理人的定位是很清楚的。如果說需要改進的話,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基金管理人與基金董事會的日常溝通,尤其是建立多角度的匯報機制;二是加強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理順雙頭決策體系。
一般來說,基金董事會對基金管理人是認可的、信任的,但日常往往缺乏溝通。中間可能有個別的溝通,但畢竟都是非正式的,也不一定全面。這種長期不溝通,等到最後臨門一腳,會讓項目組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我想,基金管理人要加強的至少有這么幾個方面:
其一,展示自身能力,取得股東信任與尊重。這沒有捷徑,方法就是找到更好的項目、更有影響力的項目去做投資,而不是對基金董事會形成較大依賴。同時,處處有章法,個個成精品,爭取盡快形成鮮明的投資風格。前面提到的真正在「產業發展」上做文章,就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風格。
其二,建立匯報機制,保持與股東的信息對稱。現在經常出現股東向管理人催要工作簡報、估值報告等資料的情況,我覺得下一步還要加入立項報告等文件。這些內容基金管理人應當主動提供,要重視,要落實,而不是應付了事。《詩經·小雅》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一個團隊得有些文字,有些思想的「聲音」,才能形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比如,有一個工作簡報,就有靈魂了,就生動了,就不像是拼湊的團隊了。
其三,改革決策體系,理順雙頭決策體系。現在有許多基金採取的是董事會、管理人雙頭決策體系,這必須要理順。雙頭決策可能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推諉:誰都在決策,誰又都不好好決策,因為總覺得有對方在把關。所以必須要理順,雙頭只取其一。上一條中談到的立項報告,其本質是讓管理人的投委會弱化,而強化董事會的決策權。
但董事會做實質性決策也存在其問題:這相當於LP大會替代GP投委會,這在PE基金業里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制度安排。因此,還有一個相反的思路,就是弱化董事會,強化管理人的投委會,做PE投資的「注冊制改革」。怎麼強化?就是要改善、改組。如果改善或改組後的管理人投委會能夠得到董事會的充分信任和尊重,那麼董事會的決策就相當於是時下時髦的注冊制,其不做實質性的判斷,而是把實質性判斷的權力交給管理人。這些改善或改組跟體制性因素都沒有關系,核心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四)確立長期激勵機制的基本原則。根據對市場上其他PE基金的了解,長期激勵機制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團隊跟投,二是項目收益分成。
管理人跟投項目,敢做敢當,這再合理不過。一時湊不齊錢的話,一般也可以從薪資裡面扣一部分,作為強制跟投的金額。我覺得,跟投還是必須要執行的。
不同機構的項目收益分成方式差別比較大,有的是按整體收益發放,有的是按單個項目收益發放,但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留給團隊的收益比例,高的能達到50%,一般是30%〜50%。舉例來說,假定一個投資2億元的項目賺了1倍,也就是獲利2億元,扣除80%的LP分紅,剩下的20%,也就是4000萬元屬於GP。如果管理公司拿走60%,也就是2400萬元,剩下的1600萬元就是團隊的。如果參與項目收益分成的是5個人(投委會成員以及VP級別以上的項目組成員),理論上人均就是300多萬。當然,根據每個人對項目的貢獻度不同,實際分得的金額會有多有少。
總之,長期激勵的原則應該是:第一,從絕對金額上看,既不那麼扎眼,又能有相對高的收入激勵,至少要高於投行或銀行一般的激勵水平。其二,從激勵范圍上看,一般是激勵VP以上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但是來自投委會的激勵人員也必須大致匹配。
㈧ 怎麼進入私募這個行業啊
成為一名優秀的操盤手,這是很多初出茅廬的小青年、幻想一夜暴富的城市平民的,以及無數金融業從業人員朝思暮想的職業金領之路。
在眾人的想像之中,職業股票操盤手無疑屬於一個神秘的圈子。手握百萬重金,雙眼幻化紅紅綠綠的股票K線圖,在股市呼風喚雨,隨便跺跺腳大盤走勢都會抖幾抖。來去自由、日銷萬金,出則寶馬賓士伺候,入則香車美女跟隨,勝似人間天堂。
但以上常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的場景終究屬於虛幻。職業操盤手的成才與財富賺取之旅,要遠比常人想像要殘酷得多。
根據行業專家非正式的統計,只有大約有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股市菜鳥能夠經受兩年以上的淘汰期而「存活」下來,成為正式的職業股票操盤手,大多數人在不到七個月的時間內不堪重負,並從此遠離操盤手之夢。
造成股票操盤手高淘汰率的,正是極低的入行門檻。報紙網路上每天都會大量刊登股票操盤手招聘廣告,年齡不限、職業不限、學歷不限,令人誘惑的廣告詞每天在轟、、、、、愛財部落的文章,在財經資訊股票資訊里,自己去看吧,那個網站是通過模擬交易選拔操盤手的,可以去看看了,有很多高手
㈨ 私募投資有哪些比較好的書推薦
我推薦《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年報》(2012、2103、2014、2015、2016)這幾本年報基本上內已經囊括了中容國基金業和私募基金行業的所有歷史數據,要知道私募在中國發展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趨勢,可以翻閱一下這幾本書。購買似乎沒有必要,可以直接在官網上下載電子版來看。
㈩ 怎樣從散戶成長到私募
我說下我的經驗歷程:
1,學習過程。大二開始學習炒股,大二,大三基本一心鋪在股票上面,把學習裡面關於股票的書籍都看完了,幾碼幾十本吧。還做了厚厚的筆記。(當然現在回憶起來,那個時候的筆記也都是很膚淺的理解。但,起碼,這讓我積累了很厚的基本功底。)
2,實戰過程。大二邊看書,邊炒股。剛開始的時候,就以為股票書裡面的都是正確的,照本宣書,依樣畫葫蘆。結果虧得一塌糊塗。然後開始反思,估計是自己的問題。然後繼續看書,可能是書本理解得不夠透吧。再去實戰,仍舊是大虧小賺。直到大學畢業。
3,畢業後開始工作。因為對於股市的熱愛,我進入了證券行業:國泰君安。在券商裡面還是學習到了很多更加專業的股票知識的。起碼,對於價值投資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裡面的老多老的分析師都是價值投資者,剛開始,年輕氣盛,覺得他們賺得慢,一年才賺20%,30%。這么多年過去了,很多人都虧死了,甚至股災破產了,而那些老的價值投資的分析師們,卻仍舊能保持每年20%,30%的利潤。
4,從券商出來,轉戰私募。2012年,自己的炒作初步成熟,能夠稍穩定盈利,和朋友開始開私募公司。從此進入了對市場的高速理解之路。身邊的朋友都是私募圈子裡的人,交流起來的時候,知識的增長簡直是核聚變。操作也日益犀利了起來。
總結來講:股市是有規律的。通過自己的深入研究,找到其中的規律,然後按照規律做事情。
股市的模式,沒有百分之一百。不是一加一就等於二。而只能說,一加一大概率等於二。這個大概率就是我們要思考的方向。因為,只要是 60%的概率,長期做下去,最終都是盈利的。所以,你要在股市的規律裡面,找到大概率的東西,然後重復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