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應屆生
① 私募基金的社招、校招招聘信息都在哪裡可以查到,有專門的網站嗎
1、招聘對象不同。校招招的是應屆生,最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培養潛力(對於碩博要求會更高一些);社招主要招的是往屆的有工作經驗的人群,比較關注的是應聘者所具備的專業技能,與所需求職位的匹配度。2、招聘方式不同。校招採取的是前往各院校現場招聘的形式,對企業進行全面宣傳,並即時面試發放offer,效率相對較高;社招主要通過各大招聘網站或人才市場以及獵頭公司進行招聘,周期較長,效率1、社招目的:只有一個,是招人解決問題;2、校招目的:卻有兩個,一個是招一些好的應屆生,另一個是做僱主品牌宣傳;3、即使企業本身一個應屆生都不想招聘,也會去做宣講,也會發幾個高薪offer,因為企業品牌好了,以後更好招人;說白了,校招其實是做宣傳和搶人;銀行招聘中的"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定向招聘",這幾種招聘有什麼區別?校園招聘:是銀行到你們學校,找到你們的系主任,首先你們的系主任會推薦名額,還有你們可以自己去申請,那其實就是第一面試,過了一般會去參加復試的。簽訂的合同是有合同周期的,一般會是3或5年的合同,但也有可能會是中長期的,在崗期間可以輪崗的,就是開始可能你做櫃台,感覺你還別的可以去別的崗位去工作。但是這需要申請。社會招聘:就是在網站上看到了他們發的招聘信息或者你的信息被獵頭挖到,被提交到公司人事,那樣進行的面試,一般會電話面試,然後預約在進行1到2次面試,最後敲定。這個也是有合同期限的,和校園招聘一樣,但是年份一般只有3年或者5年期的,在崗期間可以輪崗的。定向招聘:前期都差不多,但是這個在合同期限內不能夠輪崗的,定向招聘做了什麼在合同期間就要做什麼,想做其他職位,那就等合同期到期再簽訂其他崗位的。
② 應屆生要不要去私募公司
做過私募。
私募和公募名稱區別的來源主要在於面向募集資金的對象是私人還是公眾,面向公眾的資格門檻要求自然更高,能拿到公募牌照的基本都是龐然大物,所以對於應屆生來說,如果有選擇的話,一定是公募為優先,進了公募以後有的是機會進私募,反過來就行不通了。而現在私募基金多如牛毛,良莠不齊,很難甄別出適合加入的私募基金。建議從以下幾點考慮:
③ 金融畢業生只能去銀行嗎,FRM考過可以從事哪些行業
考出了FRM之後,下面這些工作都是你可以選擇的。
1.投資銀行經理
背景:
金融是現代經濟中魅力和變幻無窮的熱門行業,種類紛繁的金融資產為人們提供了眾多的投資與融資工具。投資銀行作為連接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重要通道,將進一步發展豐富和完善我國的直接融資手段。在中國今天出現的全民炒股熱中,各大投行也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
經過100年的風雨歷程,如今投行正承擔著證券發行與承銷、證券交易經紀、證券私募發行等傳統業務,企業並購、項目融資、風險投資、公司理財、投資咨詢、資產及基金管理、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等核心業務。
職位要求:
專業方面,要求系統學習過金融、投資、法學、法律、金融資產組合管理等專業的金融人才。如果能同時具備人際溝通、客戶管理等管理方面的知識,則更具有競爭優勢。另外,投行對於應聘者在經驗方面的要求較高。投資銀行設置的不少高端職位,一般都優先選擇在同行業公司中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
2.金融信息化人員(包括運行監控員、網路管理人員)
背景:
現代金融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創新,而金融信息化是金融創新的源動力之一。
從2000年開始,我國各大商業銀行陸續開始了業務的集中處理,利用互聯網技術與環境,逐步開通了我們所熟知的網上金融服務,如網上銀行、網上支付等。同時,銀行安全與服務、電子支付、銀行卡聯通、CA認證等等專業詞已經不再是離我們遙遠的詞語了,而這一切都歸功於金融信息化。
專業要求:
對於有經濟類、管理類背景的研究生而言,他們所具備的理工科與金融專業雙料背景顯得不可多得。經過系統地學習電子商務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金融、財務管理等課程後,這些人才更具優勢。
另外,對於有志於從事金融信息分析的人士來說,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讀寫能力也是必須的。因為各大金融公司引進的國外的技術、人才,都需要熟練地使用英語進行溝通與交流。
3.風險控制員
背景:
作為經濟圈中的驕子,金融機構風光獨好,身價不凡。然而,金融業集財富、智慧和信譽於一身,利益與風險「雙高」。隨著金融市場的開放,國際金融資本會因政治、經濟和市場之變化而在國內外迅速流動,金融體系的風險意識在逐步增強。
專業要求:
專業上傾向於學習金融數學、金融工程、數理統計及相關專業的碩士生。要求有金融控制敏感性,擅長理性分析,了解金融衍生產品定價理論和模型,掌握對期貨證券、金融及農產品等相關知識。對期貨、證券市場有深入研究的專業人才,更具競爭優勢。
近年來,為了有效地控制金融風險,基金公司、期貨公司,都亟需一批專業人才。楊經理指出,今後會有更多的公司需要精通風險控制的專業人士,這種人才會在將來更有發展前景。目前我國這方面人才十分缺乏,各大公司會適當地從一些研究方向是期貨的同學中優先選擇一些同學來進行培養。
4.資產負債管理師及助理
背景:
隨著人們手中閑置資產的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投資理財。為提高收益,需要有專業人士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以實現資產的帕累托效應。讓老百姓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享受「組合投資、分散風險」帶來的理財好處,是目前資產負債管理師及助理要做的主要工作。
職位要求:
專業方面要求系統學過財務管理、會計、金融、理財投資和資產管理組合等相關專業的人才。在這些專業中,對於研究企業債務管理、資產流量等專業方面的人才更是偏愛,因為他們在資產負債管理中更加專業化。另外,取得FRM/CPA或ACCA等相關資格證書,或參加過這些考試的管理會計專業知識者會被優先考慮。
有心理學基礎的人才能把握消費者的投資心理,把握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因此獨具競爭優勢。2007年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中會有大批人才進入到資產負債管理行業中,他們可從事資產負債管理師助理、資產負債行業分析員、資產管理組合分析員等職位。
目前我國金融業的綜合經營、交叉競爭格局正在形成,銀行、保險、基金之間的業務交叉、相互競爭的格局已逐步形成,無論是進入壽險業還是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都是其中的一門必修課。
5.金融工程分析師
背景:
金融工程是以現代金融活動為研究對象,以金融創新為核心,綜合運用以數理分析為中心的現代金融理論、工具、技術與方法,創造性地解決金融問題的一門新興金融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與技術性。「它把工程思維引入金融領域,綜合地採用各種工程技術方法設計、開發和實施新型的金融產品,創造性地解決各種企業面臨的金融問題」。
專業要求:
要求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計算機專業和金融專業背景,可以熟練使用計算機,熟練掌握MATLAB、EXCEL等軟體的復合型人才;能熟練掌握金融時間序列分析和隨機分析理論;能熟練使用統計分析軟體,如SPSS或EViews等;熟悉Var、極值理論以及其他風險分析模型。
另外,掌握系統金融工程理論及風險管理的分析方法,同時具有計算機專業知識的人會更有競爭優勢,因為這個職位更側重於工程建設,而不單純是金融專業知識,所以能將信息工程與金融結合在一起的人才會更有優勢。
6.證券分析師及助理
背景:
中國的股民越來越多,各大媒體也都開設股評專欄,許多專門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的投資管理公司相繼成立。證券分析師的優勢在於,信息渠道暢通,掌握大量的相關信息;有足夠的時間對市場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投資理財技能、豐富的理財經驗,對廣大投資者進行專業指導。
專業要求:
專業方面要求系統學習過證券分析、證券管理以及金融、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掌握扎實的金融知識,了解證券市場動態,熟悉金融產品。有實踐經驗,具備良好的客戶服務意識,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人,具有競爭優勢。
具備證券分析的專業基礎,對於成為一名合格的證券分析師是必要的,而對財務管理也熟練掌握的人才,則可以更加合理地分析證券的投資額與凈值,惟有將這幾方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的求職者才會更有優勢。
7.保險理財規劃師
背景:
我國保險業已從單一險種銷售轉向組合產品、投資連結和保險產品的營銷,並參與家庭收支理財服務。在理財業務開始成為金融市場產品營銷主流的時期,對保險代理人的知識水平、專業技能和溝通技巧的要求與傳統的業務時期相比有了明顯的不同。
專業要求:
投資與理財專業、資產評估與管理專業等金融專業和保險業的學生,具備扎實的資產評估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人才會受到優先考慮。保險理財規劃師是一個將保險專業、財務管理與資產評估3個專業集合到一起的職位,目前我國真正獲得保險理財規劃師資格的人並不多。如果對這3方面知識都有很好的理解,就一定會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FRM考試網認為有能力並且希望學以致用的研究生,可以考慮到證券公司去發展。
一般而言,專門學習保險的可能在理財規劃方面差一些,專門學習財務的人則可能在與客戶溝通上因缺乏訓練而會有所欠缺,如果能將保險知識與財務管理方面的知識融合在一起,那麼在這個職位的發展中將更具有優勢。
8.外資銀行金融理財師
背景:
中國人財富的持續快速增長,無疑是金融理財師出現和發展的根本原動力。現實告訴我們,中國富裕的人越來越多,居民在滿足基本生活之外,不再滿足於在中國的金融圈子裡活動,把眼光投向了一些的外資銀行。
專業要求:
外資銀行要求具有英語8級或以上水平,能夠快速閱讀金融專業英文資料與案例,並可以用英語呈現出項目解決方案,具備出色的人際溝通能力,能自信、成熟地與客戶交流的人才。一般學習國際貿易和對外經濟貿易的同學更具有競爭優勢。
9.壽險規劃師及助理
背景:
保險市場的發展是整個金融體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中國保監會正式公布了我國新修訂的《保險公司管理規定》,重新明確了保險公司市場准入、區域限制等問題,降低了門檻。可以預計,新規定將吸引大量資金投資我國保險業,中國的保險業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高峰,這一事業高峰的到來必要帶動人才需求的一個高峰。
職位要求:
要求掌握理財、客戶服務、戰略管理、財務會計等專門的財務知識的碩士研究生。規劃師只有將客戶服務和財務結合起來才具有優勢,所以學習會計專業的同學可以把客戶服務與人際溝通做為自己的優勢;而學習管理的,可以將會計學習變為自己的特色。
對於碩士生而言,一般都會從助理做起,以壽險規劃師助理為事業起點,向財務規劃師、組訓、培訓師、行政管理等方向發展,具有CPA、FRM等資格的人員公司一般都會優先錄用。
④ 請我房地產企業應屆生招聘中的投資管理崗位是做什麼的
投資崗全稱又為投資拓展崗,具體職能為負責為企業履行拿地的職責,我們都知道房地產行業是一個高度依賴土地的行業,沒有土地就沒辦法進行後續的開發,尤其是在現今優質土地越來越少,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背景下,優質土地的儲備成為了各大房企戰略制定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頻頻地王現象足以說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嘛!投資拓展部無論是在任何一家房企或是房企里的任何一個區域公司大多均由大Boss直接管理,因此說投資崗為任何一家房企的核心崗位毫不誇張。
⑤ 應屆生去面試最有含金量的證書是什麼
第一名:畢業證、學位證
雖說企業更看重能力,而不是學歷,但名牌大學、名校熱門專業,就是一塊極具分量的敲門磚,如果還擁有第二學位,那隻會讓你在求職過程時如虎添翼。
第二名:英語證書
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CET-4,CET-6),極其重要;專業八級:只有英語專業才有資格考,但很多職位要求,如翻譯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證書:證書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試的表達更重要;
英語中高級口譯:含金量很高。比如托福(TOFEL)、雅思(IELTS)、劍橋商務英語(BEC)。證書說明了你的英語能力,還有你在大學里勤奮好學,這是大學生基本的素質,也是企業格外關注的。
總之四六級證書非常重要,其他有比無好;至於口語,關鍵看面試時的表現。
第三:計算機等級證書
21世紀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好,要是你還不懂計算機,那真的可以算半個文盲了。雖說我們並不能達到肖奈大神的級別,但是基本的操作是非常有必要掌握的。
比如Office操作、excel,是基本必備技能,不需要證書的,是必須要會的。
計算機專業同學更不用說,必須追求高等級通過,至少也要拿計算機二級證書以上。
說到這,我想起前不久輔導員給我們講了一件事,她的朋友是公司領導,經輔導員介紹了一位學生過去工作,沒想到被罵得狗血淋頭,說她連個基本的Excel數據整理都不會,每次交上來的數據都是一團亂,還得我來重新修改。
所以學好計算機,懂基本的操作真的很重要。
第四:專業資格證書
這個跟自己的專業與未來想從事的行業就關系很大,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對待。
比如:律師資格證書,想當律師的學生必須考取的證書;財務會計類證書:需要從事會計職業的需要考,CAD工程師認證證書:機械、室內裝飾、建築行業;導游資格證書:國家有規定,導遊人員持證上崗;人力資源從業資格證書等等。
第五:學校榮譽證書
學校榮譽證書代表你在學校努力有成績,同時也證明你做得好才會有榮譽稱號。
比如:獎學金證書、三好學生、優秀畢業生、優秀學生幹部等等含金量高一些的。
獎學金證書非常重要,給HR(人力資源主管)的第一印象就會很好。獎學金證書被很多企業作為篩選簡歷的必備條件,甚至沒有獎學金證書,就沒有面試機會。
學生幹部經歷非常重要,如果再有一個「優秀學生幹部」的證書,就更能起到證明作用了。
⑥ 金融行業都有什麼就業職位
生活中有太多的約定俗成了。
比如,成績好的,就是好學生;畢了業,就一定要找到工作。
甚至在很多人眼中,如果畢業你沒找到工作,不是啃老,就是廢材。
特別對於從北方小縣城靠讀書走出來的小宇來說,這種外界的壓力更大。
當年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雖說不是什麼名校,但在街坊鄰居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但這兩年,街坊鄰居話鋒一轉「學習可別學傻了」。因為她大學畢業後,在家待業1年了。
小宇說:」沒人能理解畢業未就業的尷尬處境,當年一心想圓名校夢,誰能想要兩年時間,夢醒時分,沒經驗,沒實習,沒學歷。
沒工作沒經驗,自降「身份」去實習,用人單位招未畢業的都不招我...「畢業未就業,不僅要忍受巨大的心裡負擔,還要接受外界的輿論的壓力,更重要的是不受用人單位待見...
01
」拿到畢業證,就不能再做實習生了「小宇從小受父母的影響,認知里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老師也一直教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小宇幾乎在沒踏入大學校門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之後一定要讀研,讀研就是唯一的一條路。
無論同學是在玩社團,還是在實習,小宇都在為圖書館里啃書,學習成績一直也是班級的前幾名。在小宇的規劃里,從沒有沒考上研之後其他的第二條路,第一年面試被刷,雖然有些失落,但一丁點也沒動搖她再考的信念。可,考研(考試)這件事,有時候真的要考慮運氣的因素,今年二戰成績一出,小宇就知道涼了,而且涼的很徹底。
小宇想到家裡的經濟條件,也不考慮服從調劑(轉在職),就開始著手找工作,而今年的春招情況,不僅延遲了,也少了很多機會。而像小宇這樣的情況,沒有實習經驗,畢業一年,還沒就業,又沒有工作經驗。投了很多簡歷,都沒回復,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小宇甚至投了實習的崗位,沒想到用人單位也直截了當的給拒絕了。為什麼畢了業,就不能做實習了?是這樣的,按照我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除了與學生和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員可以不簽勞動合同外,對其他人員都要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所以,用人單位不是不想招,是不敢招,涉及違反勞動法,可是要擔法律責任的。
02
」畢業後,才知道應屆生身份只能用一次「
前兩天#應屆生的身份有多重要#上了熱搜,讓很多同學認識到了應屆生的重要性,政策性傾向、特定的崗位、各地的福利、對企業的幫助...
▲圖片來源:網路
但,悠悠明白這個道理,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悠悠是19屆畢業生,在畢業前她的室友都簽了工作,最後就只有她一個人工作還沒著落,一直佛系的她也急了。
因為之前也沒重視找工作這件事,臨近畢業才開始著急,正好當時有家北京(之前學姐入職的)外企來學校補招。
擔心找不到,就趕緊簽了,連工作內容都多問,具體干什麼都沒太搞明白。
因為是製造型企業,所以廠子是在北京郊區,但不得不說工資待遇還挺好試用期5000多,公司有食堂還給租的兩居做員工宿舍,總之,各種福利待遇都算不錯。
但悠悠幹了3個月還是主動辭職了,開始了真的意義上的「北漂」。
搬進了城裡,但也住進了不到10㎡的合租房。為了求職,快跑遍了全北京,雖然剛畢業,但企業已經不認她的應屆生身份了。
到底怎麼判斷自己還是不是應屆生身份?
小編本著嚴謹負責的態度,找到了應屆生身份的官方說法:在一般情況下,由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延長為3年)未落實其工作單位、檔案及黨團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這么一大段,是不是有點暈。
簡單來說,應屆生分為兩種:1.常規意義上的應屆生: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的同學;2.擇業期沒就業的同學:已經拿到畢業證,在擇業期內,沒就業的同學。那啥叫「擇業期,沒就業」?就是在擇業期。沒正式工作(沒交社保),人才檔案放在學校或者當地就業服務中心,如果參加工作被提檔,社保有過記錄,也就失去了應屆畢業生身份。
所以,已經使用過應屆生身份的悠悠,只能參加社招和有經驗的「社會人」同台競爭了。
社招都很看重經驗,所以,第一份工作還是要慎重一些。像悠悠只做3個月就離職,沒攢下多少經驗不說,又賠了應屆生身份。
03
非」延遲就業「不可,怎麼辦?「如果能就業誰不想就業?」今年馬上畢業的劉放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今年的就業環境多差,考研落榜的大多數,還有大批量留學回來的海歸,都把求職壓在今年的春招。
可是今年春招的情況,疫情的影響,有4成的企業都表示會縮招和停招,即便想就業也沒合適的機會啊。
擺脫焦慮的最好辦法,不是忽略它,而是正視它。
焦慮的原因是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從這點來說,其實是個好事情,至少我們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
其次,我們焦慮也是因為我們想改變現狀,只是缺少一些方法和耐心。
雖然大環境下機會變少了,但用人單位的要求沒有變,而我們能做的就是趁這段時間好好提升求職技能。
個人能力提升了,工作就不會沒著落。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改變?
第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很多同學很悲觀,看不到有哪些機會。其實,轉化一下角度,疫情的影響,也利好了一些企業,比如:線上教育、電商行業、醫療等等。
而且,今明兩年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對應屆生的招聘是有傾向的,很多崗位明確要求只招收應屆生,也是再幫應屆生降低求職難度。
機遇還是挑戰,有時就是一牆之隔。第二,提升自身的求職技能:很多同學一直再說找不到工作啊,簡歷投了沒有回應。那為什麼不看看自己的簡歷是不是可以好好修改一下,語言精煉一點,格式統一一點,崗位明確一點。筆試、面試也是這個道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提升。所以,即便就業很難,只要你好好准備,不鬆懈對自己的管理,你就跑贏了80% 的人了。
⑦ 應屆生去私募還是銀行
應屆畢業生應該是去私募基金公司還是去銀行,要看自己的喜好和自己的專長,能否通過考試,是一個基本條件。
⑧ 應屆生去投資部的職業前景如何
我國目前交易市場非常多,證券,期貨,外匯,貴金屬,現貨農產等等,我甚至還內聽過交易房地容產指數的,正規的不正規的都有。目前在我心目中算正規的只有證券和期貨,外匯和現貨白銀這類的大部分都是坑,當然不排除運氣好找到了做國際市場的私募。
⑨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100萬人產生一個」、「年薪百萬、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在《非誠勿擾》徵婚時,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體系更為靈活,基金經理有可能拿到更豐厚的報酬,這就難怪連匯添富原總經理林利軍這樣的公募老總都「奔私」了。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募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一般情況下,公司會拿走業績的20%,而其中的1/5則屬於投研團隊。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為例,該公司的產品組合規模約為20億美元,若賺1個點便是2000萬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萬美元,投研團隊則將獲得其中的80萬美元,由於研究團隊與投資團隊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團隊實際可拿到40萬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員,最後拿到手的獎金也千差萬別,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賺錢,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資提交在股轉系統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道出了隱情。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費、投資顧問費、浮動業績報酬、認購費等。浮動業績報酬即通常所說的提成,通常為單位凈值超過面值或約定業績基準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錄得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其中浮動業績報酬部分佔比最高約為4.18億元,凈利潤2.73億元。其中,僅「支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一項就達到9503萬元左右,佔到上半年凈利潤的34.8%,按朱雀投資上半年總人數66人計算,人均半年收入就達到了約144萬元。
不過,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遠高於後台員工。同樣,即便都是做研究員,收入情況也是兩極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資是1萬塊的人很多。最後獎金是看你薦股的好壞與賺錢的程度。這種體制也是大多數私募採用的,導致牛市賺很多錢,熊市比較難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溫權(化名)也告訴本報記者,投研薪酬採用的是市場化的計算準則,人與人不一樣,差距甚至達到十倍。以研究員的年終獎來說,論能力和貢獻從10萬到近百萬都有。「工作兩年內的話,一般是20萬~30萬一年的總薪資。研究員也沒那麼好做,百里挑一。」他說。
「一個點拿40萬美元,年終獎一般就是這個。當然也還要加上平時的base(基本工資)。」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般月薪就是發定薪,年末根據考核業績來發獎金,而重陽投資則是相對另類。
「重陽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資很高,應屆生做研究員的月薪就是2.8萬~3萬元,資深的就更高了,指數級別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業績掛鉤,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現怎麼樣,然後決定給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員說。
「一部分私募相對比較現實,就是承包制,掙錢的時候就海掙,不掙的時候就沒了。掙了錢就拍屁股走人,因為後面如果是熊市的話就白幹了。」溫權表示。
「至於公募,一個普通研究員進來也就是2萬元,畢業只有1年的話,2萬元都拿不到的。在賣方做了兩三年後在買方做1年,研究員大概是2.5萬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經理是3萬~4萬的月薪。不包括年終獎。」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本報記者透露。
晉升考核
百萬年終獎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比拼在還沒畢業時就已經開始。
深圳一家規模超百億的私募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團隊10人,收到簡歷約2000份,參與首輪面試的人數達到100人。
基金經理這一層面的考核就更為復雜嚴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陽光私募為例,基金經理的考核主要有兩項:投資研究及對組合收益的貢獻——是否大比例超過指數基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私募的投研進階為「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投資委員會委員」,一路下來大約需要8~10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要3~5年,而公募則相對體系化,幾年的基金經理助理之後再往上就是基金經理。
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助理前,有四關要過:做研究寫分析報告,去調研寫調研報告,還要寫一些行業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為基金經理助理後,除了繼續做研究,還要過模擬組合及薦股這兩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基金經理。
「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評標准,全部量化後打分,每個季度考評一次,連續兩年表現優秀,考評都不錯,就可以上來了。」一位接近該私募的投資人士介紹稱。
同時,一些私募投資人士也表示,創業後通常找的團隊成員是此前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業內人士。「我現在這兩個研究員都是我自己帶過的,用著也放心。」溫權表示。
不過,在一個固定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投資經理,對其他體系會有較長的適應過程。「一些研究員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業績來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業內人士指出,重陽投資不同於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對研究員的考核時間周期較長,這種模式也適合長期考核。
「不同的培養體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體系比較獨特,在其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研究員必須在這個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單打獨斗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亦表示。
搭建團隊
招了兩名研究員後,溫權發行了他「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倉位沒敢太高,剛剛開始建好安全墊。」溫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投研團隊以其為核心,兩名研究員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職研究總監時的下屬。
上半年來,像溫權這樣「奔私」一度成為基金業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斷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趨緩。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離職的基金經理達51人。7月份至今,離職基金經理數減少為79人。
「團隊很重要,要找到合適的團隊。我並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結局可能不是很好。這是當時沒有去私募的一個考慮。」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方面,鑒於市場周期波動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管理費受產品設立的節奏、數量和規模影響,與現有產品贖回、清算退出、業績表現等也相關。而管理規模、業績表現還受到諸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市場情緒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時,是不是要「奔私」創業,基金經理們的思量不同。一旦創業,意味著無法像此前那樣一心專注於投研,租辦公場地、聯系發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團隊更是核心。
鑒於不同基金經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初始團隊搭建時,基金經理通常圍繞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若著眼於未來的建設顯得異常重要。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今年可能賺了幾千萬、一個億,你並不能保證明年不會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過團隊的私募老總也表示,做公募時著急出成績,會挖熟手;但創立私募後,考慮的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急於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績。
⑩ 應屆生去公募還是私募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一般來說是建議先去大平台公募積累經驗,後期有了能力再去私募;公轉私容易,但私募轉公募就比較困難了,個人建議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