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降杠桿
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杠桿 企業怎麼做
戰術上抄主要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參考: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51223/u1ai9150380.html
Ⅱ 供給側改革強調在金融領域強化杠桿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准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僵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范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布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杠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杠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
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中的「降」是指什麼
「降成本」,即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成本。
「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並非改革制度,不屬於供給側改革的范疇,而屬於供給管理的范疇。因此,在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還要做好供給管理。
「去產能」,即淘汰實體經濟的落後過剩產能。
「去庫存」,即減少房地產行業的庫存。
「去杠桿」,即降低政府的負債水平。
「降成本」,即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成本。
「補短板」,即在一些被忽視或滯後領域增加有效供給。
(3)供給側改革降杠桿擴展閱讀:
改革措施
宏觀政策要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協同發力。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6年宏觀政策提出的具體要求,釋放出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的重要信號。
當前,世界經濟和貿易低迷、國際市場動盪對我國影響加深,與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形成疊加,實體經濟困難加大,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
2015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通過加強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以結構性改革促進結構調整,實施穩定市場的有效措施,新的動能加速孕育形成,就業擴大、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給群眾帶來不少實惠。在此過程中,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功不可沒。
產業政策要准,准確定位結構性改革方向
近年來,中國整體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經濟發展正加快向第三產業主導的形態轉變。然而,在產業結構表現出顯著改善的同時,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一方面,第三產業的提升潛力仍然十分大。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70%以上的第三產業比重相比,中國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仍然較低,還不到50%。
另一方面,中國工業體系中傳統工業較多,新興產業的增長難以彌補傳統工業的萎靡,內部結構矛盾十分明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這為中國未來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指明了方向。
第三產業內部結構明顯改善,整體水平提升明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逐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金融業與房地產業成為拉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主要力量;傳統服務業占第三產業比例下降,金融保險、計算機服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社會化養老、休閑旅遊、社區服務等新型服務業越來越受到關注。
微觀政策要活,激發企業活力和消費潛力
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微觀政策要活」。如何做到靈活的微觀政策?就是要通過完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者潛力,放活政策做活微觀經濟,充分釋放生產消費活力和內部增長潛能,開創經濟發展新局面。
微觀經濟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發展的「推進器」,放活微觀政策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積蓄發展新動能的現實需求。做活微觀、提質增效對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微觀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不竭源泉。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市場活力沒有得到充分激發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政府對市場主體干預得太多。因此,實現「微觀政策要活」政策目標的重要途徑就是要加快簡政放權,推動政府職能轉變。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轉變政府職能要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基本思路,將該放的放下去,將該管的事管好,將該服務的服務到位,真正做到「放水養魚」,激活微觀經濟。
Ⅳ 如何降低企業杠桿率是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
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及附件《關於版市場化銀行債股轉股權的指導權意見》,明確要以市場化、法治化方式降低企業杠桿率,開展市場化債轉股,以有效防範和化解債務風險,助推經濟轉型升級。
降杠桿的具體途徑則有七方面,包括推進企業兼並重組、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強化自我約束、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有序開展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依法依規實施企業破產、積極發展股權融資等。
Ⅳ 供給側中「去杠桿」是什麼意思
在這里指利用金融手段拉動投資提升經濟的手段。
所謂杠桿,從廣義講,則是指通過負債實現以較小的資本金控制較大的資產規模,從而擴大盈利能力或購買力。古希臘著名科學家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經濟意義上的「杠桿」,可以通俗理解為「四兩撥千斤」,即通過借債,以較小規模的自有資金撬動。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杠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杠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杠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松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杠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杠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杠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杠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5)供給側改革降杠桿擴展閱讀:
「去杠桿化」對當前的資本品和資本市場的影響
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杠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杠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杠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沖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比如,當投資者意識到次貸風險並解除在次級債券上的投資杠桿時,那些和這些債券有套利關系的其他債券、持有這些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以及他們持有的其他品種,都會遭受影響。這個過程可能從有「瑕疵」的債券蔓延到無瑕疵的債券,並最終影響市場的流動性,進而沖擊實體經濟。
Ⅵ 供給側改革 減什麼 加什麼
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全國人大代表趙克志說,經濟結構不合理的表現之一便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
趙克志:傳統產業舉步維艱,產品庫存增加,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很大程度上是供需脫節,許多是無效供給。
2015年,我國進出口總值24.59萬億元,同比下降7%,與此形成對比,中國人在海外的購買力卻節節攀升,如今已經超過萬億元。從去國外買珠寶首飾、名包名表,到搶購馬桶蓋、電飯煲,中國居民在海外購買的產品花樣不斷翻新。全國人大代表強衛認為,正是部分產業長期對「供給側」的疏忽,造就了如今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的尷尬。
強衛: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了,要求高了,但我們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這就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正在經歷一個速度變化、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復雜轉型過程。這一過程中,供給側改革,減什麼?加什麼?全國人大代表劉桂鳳認為,減,首先要化解過剩產能,但政府應該制定嚴格的規劃。
劉桂鳳:解決僵屍企業以後,再審批項目就不應該重疊批,有計劃、科學的扶持這些企業不斷發展。
在全國人大代表李春龍看來,創新則是供給側改革中的加法。
李春龍: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要去發現需求、引領需求。把我們舊的生產線要進行改造,生產最先進的鋼軌,不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要滿足最高水平的要求。
事實上,在內部動力和外部壓力的雙重驅動下,很多轉型已經有了好的開始。供給側改革正從紙面上的「高頻詞」落實為政府、企業明晰具體的改革「加減路線圖」。
全國人大代表姚曉東:幫助企業降低行政成本,降低稅費成本,降低融資成本,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Ⅶ 供給側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是什麼意思
展開全部
供給側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指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Ⅷ 供給側改革為什麼要進行降成本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供給側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供給側的改革是根據經濟進入新常態之後從現實出發做出的一個重大部署。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通過改革的辦法來推進結構調整,矯正要素配置的扭曲,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點任務是五項,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
去產能方面,准備先從鋼鐵和煤炭兩個行業入手,因為鋼鐵和煤炭現在產能過剩的情況比較突出。至於僵屍企業的處置,各地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它的范圍,採取具體措施,中央也會有一定的支持政策,來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和處置僵屍企業。
去庫存方面,關鍵還是房地產庫存,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昨天發布的消息應該是個利好消息,對去庫存會起到促進作用,現今也正在鼓勵新市民購房,推動保障房的建設,特別是貨幣化安置的政策。貨幣化就是享受保障房的這些群體,政府不一定去蓋保障房,可以把現有存量的商品房收購集中起來,再安排給這些需要有保障性住房或者棚戶區改造的群體,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化解房地產的庫存。
去杠桿方面,主要是企業的杠桿,從金融系統一直到企業,都會非常穩妥地來處置。
降成本方面,現已在調查制定方案,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另外還有不合理的收費,還有其他一些過重的企業負擔,都要降下來。
補短板方面,主要是通過加大投資的力度來補短板,促進結構的調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今後一個重要的任務,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化解過剩產能,二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三是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