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管理目標
A. 杠桿管理分為哪幾個階段
一、使命
二、目標
三、戰略
四、政策
五、程序
六、規劃(最簡單形式的計劃)
七、方案(一項綜合性的計劃)
八、預算(數字化的計劃)
B. 目標管理和杠桿管理是否適用於公共組織
經典管理理論對目標管理MBO的定義為: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標准,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制。是指在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並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的一種管理辦法。
目標管理的具體做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目標的設置;第二階段為實現目標過程的管理;第三階段為測定與評價所取得的成果。
1.目標的設置
這是目標管理最重要的階段,第一階段可以細分為四個步驟:
①高層管理預定目標,這是一個暫時的、可以改變的目標預案。即可以上級提出,再同下級討論;也可以由下級提出,上級批准。無論哪種方式,必須共同商量決定;其次,領導必須根據的使命和長遠戰略,估計客觀環境帶來的機會和挑戰,對該的優劣有清醒的認識。對組織應該和能夠完成的目標心中有數。
②重新審議組織結構和職責分工。目標管理要求每一個分目標都有確定的責任主體。因此預定目標之後,需要重新審查現有組織結構,根據新的目標分解要求進行調整,明確目標責任者和協調關系。
③確立下級的目標。首先下級明確組織的規劃和目標,然後商定下級的分目標。在討論中上級要尊重下級,平等待人,耐心傾聽下級意見,幫助下級發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標。分目標要具體量化,便於考核;分清輕重緩急,以免顧此失彼;既要有挑戰性,又要有實現可能。每個員工和部門的分目標要和其他的分目標協調一致,支持本單位和組織目標的實現。
④上級和下級就實現各項目標所需的條件以及實現目標後的獎懲事宜達成協議。分目標制定後,要授予下級相應的資源配置的權力,實現權責利的統一。由下級寫成書面協議,編制目標記錄卡片,整個組織匯總所有資料後,繪制出目標圖。
2.實現目標過程的管理
目標管理重視結果,強調自主,自治和自覺。並不等於領導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於形成了目標體系,一環失誤,就會牽動全局。因此領導在目標實施過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進行定期檢查,利用雙方經常接觸的機會和信息反饋渠道自然地進行;其次要向下級通報進度,便於互相協調;再次要幫助下級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問題,當出現意外、不可測事件嚴重影響組織目標實現時,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手續,修改原定的目標。
3.總結和評估
達到預定的期限後,下級首先進行自我評估,提交書面報告;然後上下級一起考核目標完成情況,決定獎懲;同時討論下一階段目標,開始新循環。如果目標沒有完成,應分析原因總結教訓,切忌相互指責,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氣氛。
C. 5、企業籌資管理的目標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6、負債籌資的優點之一是「可以發揮財務杠桿作用」,缺點
5、資本結構優化、資本成本節約、資本收益增加
6、負債籌資是指企業以已有的自有資金作為基礎,為了維系企業的正常營運、擴大經營規模、開創新事業等,產生財務需求,發生現金流量不足,通過銀行借款、商業信用和發行債券等形式吸收資金,並運用這筆資金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使企業資產不斷得到補償、增值和更新的一種現代企業籌資的經營方式。具體含義是:①資金來源是以舉債的方式。②負債具有貨幣時間價值。到期時債務人除歸還債權人本金外,還應支付一定利息和相關費用。③舉債是彌補自有的資金的不足,用於生產經營,以促進企業發展為目的,而不能將資金挪作他用,更不能隨意浪費。
企業選擇負債籌資,可利用財務利息的抵稅作用,發揮財務杠桿效應,降低負債成本,提高投資收益,所謂財務杠桿是指當息稅前利潤增多時,每一元盈餘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普通股股東帶來更多的盈餘,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來表示財務杠桿的程度。財務杠桿系數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潤的變動率相當於息稅前利潤變動率的倍數。這就說明財務杠桿系數越大,財務杠桿作用越大,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企業運用負債籌資的目的是利用財務杠桿的效應,因此,企業應該分析在什麼情況下才能充分利用財務杠桿的效應,增大企業每股收益,而避免其產生的不良影響。
D. 財務成本管理的加杠桿卸杠桿的目的是什麼
以另一家公司作為參照,卸參照公司的杠桿,加本公司的杠桿,就可以得出本公司的財務成本。
希望幫助到你。
E. 在經濟里什麼叫杠桿謝謝!
經濟杠桿
經濟杠桿(economiclever),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家或經濟組織利用價值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影響、調節和控制社會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的經濟活動,以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手段。包括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獎金、匯率,等等。運用經濟杠桿,就是根據國家或經濟組織的既定目標,從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方面對從事經濟活動的經濟單位和當事人造成有利條件或不利條件。利用這種經濟利益的變動作為閥門,以影響、調節、控制它們的經濟活動,促進或保證既定目標的實現。
擴展:
《中國經濟史》對經濟杠桿的說明國家和企業必須運用各種 經濟杠桿調節國家和企業之間、企業和勞動者之間以及勞動者相互之間在 再生產過程中的物質 利益矛盾,正確處理國家和企業、企業和勞動者之間的關系。運用 經濟杠桿,體現為國家和企業把實現既定目標同企業和勞動者的物質利益結合起來,從生產、交換、分配和 消費各個方面影響和調節企業和勞動者的行為,保證國家和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運用 經濟杠桿管理 經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我們過去習慣於用行政手段推動經濟運行,而長期忽視運用經濟杠桿進行調節,學會掌握 經濟杠桿,並且把領導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這一方面來,應該成為各級經濟部門特別是綜合經濟部門的重要任務。」中共十三大指出:「計劃管理的重點應轉向制定 產業政策,通過綜合運用各種 經濟杠桿,促進產業政策的實現。」中共十六大進一步強調:「完善國家計劃和 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 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運用 經濟杠桿,必須符合客觀 經濟規律;要掌握經濟信息和市場動態,做好 經濟預測工作,靈活運用各種經濟杠桿;同時要注意各種經濟杠桿的綜合運用,配合進行。供參考。
F. 如何進行財務管理目標的協調
1、支持設計合理的薪酬機制,基礎薪酬加股權或期權激勵使經營層與所有者有相一致的目標;基礎薪酬對應基本年度經營任務,基本任務需是穩定甚或相對保守的經營指標,而期權或股權激勵則是對應較高難度的收益任務或重大戰略業務突破的任務;這樣的設計容易獲得雙方認可,從而達到統一經營者與所有者目標的目的。滿足這一計劃,需要財務負責人熟悉所處行業情況和企業情況,有相對准備的判斷,組織經營層編制合理的年度計劃,並且有相當出色的溝通能力。
2、設定合理的杠桿系數。企業杠桿系數與企業所處行業特性和資金創造能力高度相關,行業特性決定了企業可以承受的杠桿系數大致范圍,資金創造能力則依賴於經營能力和融資能力。財務負責人需要了解行業特點,劃定公司杠桿系數大范圍,然後根據歷史經營能力和融資能力設計浮動范圍不超過3-5個點的目標杠桿系數。而後根據年度經營計劃估計公司年度現金流情況,獲知需要補充現金流的時點設計補充現金流的手段,根據預計現金流情況反向影響所有者提出重大投資決策,將現金流斷裂風險充分警示給所有者,獲得目標杠桿率支持。財務負責人必須有能力控制投資人的擴張沖動和過度提高杠桿沖動,同時避免簽署嚴格限制後續舉債能力的債務融資條款。
3、企業財務負責人,有義務領導公司遵守稅務法規其他法規,有義務提示所有者和經營者適度服務於社區。如果能夠合理估計聲譽價值和投入關系,財務負責人可以向所有者會議提交捐贈支出和聲譽價值投資計劃,設計合理的公司社會責任投資計劃。
G. 控制財務杠桿的主要任務與目標是什麼
財務杠桿對企業價值的影響程度如何?這個問題一度成為資本結構研究的焦點。對該問題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財務管理是不是以最優目標作為理財目標,實現了企業價值最大化。
一、財務杠桿及其測量
從物理學的角度講,杠桿是增加力的一個裝置。在經濟領域,一般地講,公司在經營中總會發生借入資金。公司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是不變的。當利潤增大時,每1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就會相對地減少,從而使公司股東收益有更大幅度地提高。這種債務對股東收益的影響稱作財務杠桿。當然,如果利潤低於一個一定的數值,那麼,杠桿將減少而不是增加股東的收益。如果將引入杠桿後所可能導致的股東收益的變異看成股東收益風險的增加,財務杠桿就是一把雙刃劍:即它在增加股東預期收益的同時也增加了其收益的風險。所以在財務管理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區分什麼時候的杠桿是有利的,什麼時候是不利的。
財務杠桿可以用多種方式加以測量,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表示,即普通股每股收益的變動率除以息稅前盈餘的變動率,公式還可進一步簡化為息稅前盈餘除以稅前盈餘。在企業的資本只包含純債務與純權益的簡單情況下,還可以用如下幾個比率表示財務杠桿:
1.用市場價值表示的債務與權益之比;
2.用市場價值表示的債務與總資本之比;
3.債務利息與凈營業收入之比;
4.總資產與權益之比。
二、財務杠桿對企業價值影響的理論觀點
財務杠桿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不同的理論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1.凈收益理論。此理論認為負債可以降低企業的資金,負債程度越高,企業的價值越大。即只要債務成本小於權益成本,權益成本保持不變,債務融資數量的增加就不影響權益融資的成本,那麼總資本成本會直接隨財務杠桿的運用而發生變化,這樣企業的全部市場價值在同一時間區段內直接隨財務杠桿而變化。
2.營業收益理論。此理論認為債務融資數量的增加會使權益融資的成本上升,這樣,增加債務融資而使成本降低的效果與由此引起的權益成本上升的效果正好相互抵消,而使總資本成本保持不變。
3.傳統理論。此理論介於上述兩種結論之間,認為一定程度財務杠桿的使用雖然會使權益成本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很小,不至於沖抵債務使用的全部效果。所以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財務杠桿的使用是有利的。
4.MM理論。莫迪利亞尼和米勒(簡稱MM)在1958年的研究中所從事的分析和部分實證研究認為,當公司不存在收入所得稅時,公司的資本成本及其市場價值與所採用的財務杠桿無關。
很顯然,各種理論為企業融資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可以指導企業的決策行為。但由於融資活動本身和外部環境的復雜性,財務杠桿對企業價值的影響還需相關管理人員結合現實情況作出進一步的關注和研究。
三、我國上市公司財務杠桿對企業價值的影響
1.公司有無限增加債務水平的動機。因為我國的利率體系沒有市場化,債務的邊際成本不會隨著融資的數量而上升,即使財務杠桿超過了一定的數值,公司債務資本成本也不會上翹,而是一直保持水平狀態,並且公司債務約束大多來自於外部,即行政指令、個人關系和國家政策等,所以公司有無限增加債務水平的動機。
2.公司在上市之初普遍對債務進行剝離。雖然債務的成本不隨債務的數量而上升,但權益的成本卻會因債務數量而發生變化。個別公司的債務數量超過了一定的度,使其運營風險加大,權益資本的成本也加大了。正因如此,通常公司在上市之初要對債務進行剝離。
3.有配股權的上市公司,運用財務杠桿可提升企業價值。對於滿足配股要求的上市公司,其財務杠桿是有利的,其最優財務決策不單純是通過配股來籌集資金而擴大資本規模,而是在配股的同時增加其負債的數量以保持或擴大其杠桿力,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財務杠桿增加其股東利益的目的,即增加債務融資可以使企業的收益更大。相反,對於那些不具備配股資格的上市公司而言,收益能力小於其負債的平均利率,其財務杠桿是不利的,這時加大的杠桿力會使其凈資產收益率的狀況進一步惡化,因此不宜採用進一步的債務融資,而應減少不利杠桿的效果,採用權益融資的方式得到外部資金。
綜上,上市公司只有積極關注和研究財務杠桿及其對企業價值的影響,正確區分判斷有利或不利的財務杠桿,加以科學利用,才能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財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