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福特公司市值
⑴ 成立不到20年 市值超豐田成為全球車企第一 特斯拉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特斯拉市值超越豐田,成為全球車企第一的事件引起了整個汽車界的關注。作為一個成立不到20年的年輕車企,特斯拉為何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成為全球車企老大?讓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特斯拉的發展歷程。
由此可以看出,特斯拉市值的上升從根本上來說就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這也應了那句話: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通用汽車的市值是多少
和訊消息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6月28日報道,華爾街知名投行高盛(Goldman Sachs)日前下調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投資評級,建議投資者拋售通用汽車股票之後,該公司股價應聲大跌。截至美國當地時間星期五(27日)紐約證交所收盤時為止,通用汽車市值已經縮水至70億美元以下,僅為化妝品公司雅芳(Avon)的一半。這也讓這家美國汽車巨頭無地自容。
由於分析師持續猜測,受美元貶值、原材料漲價以及市場疲軟等多重打壓,美國汽車製造商前景堪憂,紐約時間星期五,通用汽車股價暴跌近11個百分點,收於逾33年最低點。與此同時,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股價也大幅下瀉,跌至52周新低。
星期五通用汽車股價下挫1.38美元,收於每股11.43美元,跌幅10.8%。當天交易中通用汽車股價並曾一度下瀉至每股11.21美元。根據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股價研究中心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提供的數據資料,這一價格與該公司1974年12月30日的價格水平相當。這也意味著這家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的股票市值已經跌至70億美元以下。
高盛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市場狀況繼續惡化,「加大了對流動性的擔憂。我們認為通用汽車的汽車業務現金流將在08年枯竭,下一步很可能導致該公司尋求籌資。我們認為此舉可能導致該公司股權稀釋並且/或者下調公司股息。」 高盛同時將通用汽車股票的6個月目標價,從16美元下調至11美元,並將該公司股票投資評級從「中性」下調為「賣出」。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指出,通用汽車股價暴跌可以說是一個巨人的倒下。曾幾何時,通用汽車曾經被尊為卓越的美國公司,巨人中的巨人。然而,現在該公司已經雄風不再,市值瀕臨1955年以來最低水平。而2000年,通用汽車股價曾經一度上揚至每股94.62美元的歷史最高點,當時該公司市值大約560億美元。
為了讓讀者可以對通用汽車的股票市值形成一個更加直觀的印象,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並將通脹汽車與其它公司作了一個簡單對比:
目前通用汽車的市值與全美最大報稅公司H&;R Block以及全球最大玩具製造商美泰公司(Mattel)相當。然而,更讓通用汽車感到羞辱的是,目前該公司市值僅僅相當於化妝品公司雅芳的一半;遊船運營商Carnival Cruiselines的三分之一;互聯網先驅雅虎公司(Yahoo!)的四分之一;在線購物網站易趣(Ebay)的五分之一;美國大型家居連鎖店家得寶公司(Home Depot Inc.)的六分之一;美國生化科技公司安進公司 (Amgen『s)的七分之一;美國最大連鎖葯店CVS Caremark公司的八分之一;以及麥當勞的(McDonald『s)的九分之一。與此同時,通用汽車的市值規模僅僅相當於世界第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的六十六分之一。
事實上,過去數月以來,為了籌集現金以尋求回復盈利能力,美國汽車製造商紛紛出售高端品牌,其中包括捷豹(Jaguar)以及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等。福特汽車於6月23日宣布,該公司將於今年下半年將皮卡和運動型多功能車(SUV)的產量削減17萬輛,並推出更多促銷措施以清理過高的庫存,同時還削減今明兩年的利潤預期。福特發布預警稱,今年該公司的汽車業績可能將不及2007年,由於美國銷售暴跌,甚至於直至明年,該公司達成收支平衡都將非常困難。
⑶ 上市僅一周,市值超福特!尼古拉究竟是什麼來頭
6月4號,電動和氫燃料電池卡車製造商尼古拉(Nicola)在納斯達克上市,其股價周一暴漲103%,盤後又上漲30%,一度達到95美元,市值超越了擁有117年歷史的福特汽車公司。
這個尼古拉究竟是什麼來頭?
1、尼古拉是做什麼的?
尼古拉與特斯拉之間一直存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甚至在尼古拉上市後,外界均在猜測特斯拉最大的競爭對手來了,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尼古拉於2014年成立。巧合的是,尼古拉與特斯拉的公司名字均來源於著名發明家、高頻率交流電發明者尼古拉·特斯拉。不過,雖然同為清潔能源的擁護者,但二者的主打方向並不同,特斯拉主打鋰離子電池動力,而尼古拉則主打氫燃料電池動力。
雖然二者之間存在區別,但自尼古拉第一代產品發布之初,便一直陷入與特斯拉的比較之中。此次上市後,更是逐漸上升到氫燃料電池與鋰電池之間的較量。但事實上,這種較量並無十分必要。
因為尼古拉的業務重點實際上是在電動重卡與打造加氫網路之上。
根據尼古拉官網公開信息顯示,尼古拉在這5年時間里,已經先後發布了四款燃料電池概念車型,分別是重型卡車尼古拉一代(Nicola one)和二代(Nicola two)、牽引式卡車Nicola Tre及電動皮卡Badger。
此外,尼古拉還力圖解決一般氫能電動車企所面臨的困境,即配套的氫燃料補給設施。其正在試圖建立氫燃料補給網路,目前正在美國各地建造700個加氫站,這些加氫站不僅可以給尼古拉卡車提供燃料,也可供給其他公司生產的氫燃料動力卡車。
2、尼古拉為什麼上市一周市值就能超越福特?
那麼,為什麼尼古拉上市僅一周,市值就超越了百年福特?尼古拉又是如何做到的?筆者認為除了尼古拉的自身實力之外,其所打造的生態圈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尼古拉擁有一個堪稱豪華的合作夥伴陣容,並集這些合作夥伴之所長成功搭建了屬於自己的生態圈。
2016年,尼古拉與美國最大的卡車租賃公司Ryder Systems簽署銷售和服務協議,Ryder Systems成為尼古拉獨家銷售和服務夥伴。依託Ryder Systems的資源,尼古拉短時間內形成經銷和服務網路。
2017年,尼古拉與Bosch建立共同開發及戰略供應商關系,在汽車零部件與全新商用車動力總成系統上均達成合作。Bosch還參與了尼古拉的B輪和C輪融資。
此外,尼古拉與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WABCO不僅擁有戰略投資關系,還簽署了「開發專門針對電動商用車行業領先的安全技術及牽引力和穩定性控制技術」的協議。
同年,全球資歷最老的氫源供應商之一,全球最大加氫站供應商——挪威燃料電池電解槽公司Nel成為尼古拉唯一的加氫站設備供應商。2018年,Nel參與尼古拉C輪融資,成為其戰略投資者。而靠火葯發家的綜合性集團——Hanwha也參與尼古拉的C輪融資。Nel+Hanwha的組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站內制氫加氫站閉環。
2019年,巨頭CHNI領投尼古拉D輪融資,其旗下依維柯和菲亞特動力科技也將支持尼古拉投產燃料電池和純電動卡車。
除此之外,全球一流的商用車駕駛室開發工程服務商德國EDAG及世界最大的動力系統開發、模擬和測試的獨立公司奧地利AVL也是尼古拉重要的合作夥伴。
很顯然,是百年老店們把本身缺乏核心技術的Nikola支撐了起來。在Nikola的生態圈中,這些巨頭供應商、核心技術提供方,紛紛成為尼古拉的股東,既有效減少尼古拉與供應商之間的內耗,高效降低供應鏈成本,又提升了體系整體的競爭力。
這樣的尼古拉,不成功都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福特汽車市值有多大比中國銀行市值哪個大
2013 世界500強企業中 福特28 中國銀行70
⑸ 亨利·福特的公司衰落
2005年福特公司創造了103年的虧損記錄,全球業務虧損高達127億美元,平均每銷售一輛車虧損1925美元。在此背景下,福特家族的第四代傳人比爾·福特(WilliamClayFord)自動交出執掌了五年的福特公司帥印,黯然離去。有統計顯示,在小福特任職期間,裁員7.3萬人,股票市值下跌180億美元。2006年9月,壯志未酬的小福特終於下定決心,欽命從波音公司來的艾倫·穆拉利接替自己擔任福特汽車CEO。
盡管福特公司仍然控制在福特家族的手中,但是已經今非昔比,公司百病纏身,麻煩不斷。在歷史上,福特公司也曾經歷過巨大的危機,後來都涉險過關。這一次,福特家族的由盛轉衰是否已無可挽回?
亨利·福特晚年的時候,福特開始走下坡路,公司陷入虧損之中。上世紀40年代,福特已經排在了通用和克萊斯勒的後面。
1943年,亨利福特把在海軍中服役的孫子亨利·福特二世召回,令其繼承祖業。受過高等教育的福特二世清醒地認識到:要挽救福特公司,就得進行一番徹底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延攬人才。經過一番努力,原通用公司副總經理布里奇,後來擔任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和世界銀行行長桑頓等10位被譽為「神童」的管理人才,都被他召至麾下。
第二步,在這10位「神童」的協助下,亨利·福特二世隨後對公司的運行機制進行了改革,公司的面貌煥然一新。改革的第一年,公司就扭虧為盈。經過幾年的努力,福特公司終於保住了美國第二大汽車公司的地位。
比爾·福特接手,六年時間錢縮水一半
對於福特家族的現有成員來說,光榮與夢想已經成了歷史。他們現在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步履維艱、似乎隨時都有可能破產或者被蠶食的企業。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福特公司開始和一系列知名的國際汽車公司合作,在國外進行本地化生產。全球擴張把福特帶入了最佳的境界。對於福特來說,取代通用汽車而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商,似乎是唾手可得了。但從1999年開始,危機再度降臨在福特身上。
1999年,雅克斯·納塞爾被任命為福特的CEO。同年,比爾·福特——亨利·福特的曾孫成為董事會主席。福特家族給自己挖了個坑,然後在納塞爾的帶領下,迅速跌落坑中。納塞爾掏出了上百億資金投資到豪華品牌上,如沃爾沃和陸虎。其他的投資還包括了一些汽車維修企業和網際網路公司。這是一次金融上的冒險行為。一些媒體批評納塞爾偏離業務重點——汽車製造和銷售,而將精力過多地放在電子商務、循環利用廢料及福特快速服務運作上。到2001年秋天,福特虧損已經高達540億美元了,納塞爾不得不黯然離去。
隨後,比爾·福特臨危受命,出任CEO。比爾說:「福特的歷史上有很多次的艱難險境,我們都一次次地過來了。這一次我們還會渡過難關。」
上任之後,比爾提出了詳細的福特復興計劃。不過他所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外乎兩點:關閉工廠,大幅裁員。與他的曾祖父和叔父相比,比爾·福特的改革方案實在是缺乏想像力。
2003年,福特百年華誕,10月17日北京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比爾·福特說:「福特不僅僅要慶祝歷史,更要創造歷史。」
福特現在確實在創造歷史。
在美國市場,福特汽車的市場佔有率跌到了15。6%,是該公司從1920年以來的最低市場佔有率。其占據的世界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的位置,也在今年拱手讓給豐田。另外,由於受到亞洲汽車製造商的沖擊,福特在歐洲以及亞洲等其他新興市場開始陷入泥潭,從而使福特公司的整體虧損變得無法避免。
福特家族佔有公司5%的股份和40%的投票權(B股)。福特家族目前有46位持股成員。2001年比爾·福特接任CEO時,福特家族的B股市值11。4億美元,不到六年的時間里,這些錢已經縮水了一半多。更糟糕的是,家族過去比較穩定的紅利收入現在已經基本上斷了。
猜疑和妒忌,人才流失嚴重
對於家族企業來說,企業的命運與這個家族的領導者息息相關。
對於福特來說,亨利·福特、亨利·福特二世和比爾·福特是三個最關鍵的家族領導者。他們都經歷了企業的輝煌,也都遭遇過困境。
亨利·福特締造了這個偉大的企業,也曾經幾乎只手將其毀掉。晚年的老福特被榮譽沖昏了頭腦,開始變得獨斷專行。公司的一切決定都由他一人說了算。這種家長式的領導體製造成公司管理的極度混亂。由於任人唯親,在公司擔任高級職員的500餘人中竟沒有一名大學畢業生;設備、廠房陳舊,無人過問技術更新;財務報表像雜貨店賬本一樣原始;沒有預決算;甚至早已死亡的職工名字還列在工資單上。
在產品更新換代、企業管理上,老福特更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在T型車問世的19年裡,他一直以這單一的車型維持市場。就在福特公司停滯不前時,通用汽車公司迅速趕超了上來。1928年,福特公司無可奈何地讓出了世界汽車銷量第一的寶座。1929年,福特在美國汽車市場的佔有率為31。3%。到1940年,竟跌至18。9%。
當福特公司的發展再次處於高峰時,亨利·福特二世又犯了他祖父曾經犯過的錯誤,甚至走得更遠:專橫和猜疑。
他認為公司的生產、經營諸環節已經理順,自己已經「畢業」了,若再留用公司復興的功臣,他們遲早有一天會「功高蓋主」。1960年,他對布里奇說:「尼恩尼,我已畢業了。」布里奇很識相,趁機引退,不久就離開了福特公司。為福特公司的興旺立下汗馬功勞的10位「神童」,後來紛紛離去,最後只剩下一人。
1968年,福特二世採取突然襲擊的辦法,把公司里一直幹得很好,且很有威望的總經理米勒給解僱了,由被他延攬過來的通用公司副經理諾森接替。諾森在福特公司才上任19個月,也如前任一樣,被炒了魷魚,由艾科卡取代。然而,艾科卡也遭到了福特二世的猜疑和妒忌,後來被無情地解僱。
亨利·福特二世的所作所為給福特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當時,克萊斯勒正處於困境中,瀕臨破產的邊緣。被福特解僱後第18天,艾科卡被聘為克萊斯勒的總經理,隨後幾乎憑借一己之力將克萊斯勒起死回生。亨利·福特二世就這樣為福特公司造就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與曾祖父和叔父比起來,在某些方面,比爾·福特有著與生俱來的優勢。他善於傾聽,善於拋磚引玉,得到及時的意見和反饋。他全然沒有上下級觀念,單獨會見基層管理人員,有時會不打招呼地參觀某條生產線。他總是在公司餐廳里吃午飯,與員工們一道排隊。
盡管此前他已經在福特公司工作了24年,在18個工種上證實過自己的能力,但他從未坐在公司運營和財務的最高職位上。一位熟知比爾·福特的部門主管說:『』多數人接任後都是野心勃勃,摩拳擦掌,可他是用手捂住眼睛上來的,嘴裡說著『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呢·為什麼是現在。」
比爾·福特已經別無選擇,重振福特是他的使命。他說:「未來是不可選擇的。我只想讓公司成功,如果我們在路上跌倒了,我將會是哪怕指尖頂地也要堅持下去的那一個。」
⑹ 福特的發展史
三大巨頭——鋼鐵、石油和交通——為亨利·福特和早期的福特汽車公司布置了舞台。1864年,福特出生後第二年,平爐煉鋼法問世,現代鋼鐵時代拉開序幕。
次年,石油部門在阿勒格尼河河谷鋪設了一個龐大的輸油管網路的第一段輸油管路,這個網路最終將為7,500萬輛汽車提供燃油。1869年,鐵軌貫穿整個美國大陸。
1903年6月16日17時36分49,福特汽車公司在底特律的一間由貨車車間改造而成的窄小工廠中宣告成立。其全部財產包括一些工具、器材、機器、計劃書、技術說明、藍圖、專利、幾個模型和12位投資者籌措的28,000美元。
除亨利·福特外,新公司最初的股東包括一位煤炭商人、煤炭商的簿記員、一位賒賬給煤炭商的銀行家,一對經營發動機製造廠的兄弟倆、三位木匠、兩位律師、一位公司職員、雜貨店老闆和一位風車與氣槍生產商。
公司銷售的第一輛汽車被稱為「市場上最完美的汽車」,「簡單得連一個15歲男孩都會開」。第一輛車賣給了芝加哥的E·馮尼格(E.Pfennig)博士。他在公司成立後的一個月就買了這輛車,使那些憂心忡忡、眼看著銀行存款只剩下223美元的股東們喜出望外。
接下來的五年時間里,年輕的亨利·福特先擔任總工程師,隨後擔任總裁。他展開了一個全面的開發和生產計劃,在1905年,將公司從底特律麥克大道租賃車間搬到了位於皮蓋特和波比安街的一幢更寬敞的建築里。公司投產後的頭9個月,在老貨車工廠共生產了1,800輛汽車,即早期的A型車。
1903年至1908年間,亨利·福特和他的工程師們狂熱地製造了21種車型,從字母表中的A直到S車型。其中有些只是實驗車型,從來沒有上市。有些擁有兩個氣缸,有的有四個,有一輛甚至有六個;有些是鏈驅動,有些是軸驅動;有兩輛車的發動機置於司機座椅之下。最成功的生產車型或許要數N型車了。這是一輛小巧、輕便的四缸汽車,市場售價500美元。售價為2,500美元的K型車是一輛六缸轎車,銷量很差。
K型車的失敗,以及福特先生堅持認為公司的未來在於生產適合大眾市場的價格低廉的汽車,使福特先生與亞歷山大·麥克姆森(Alexander Malcomson)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這位底特律的煤炭商在創業之初籌集28,000美元啟動資金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最終麥克姆森離開了公司。福特先生買下了足夠的股份,控股達58.5%。1906年,在底特律銀行家約翰·S·格雷(John S. Gray)去世之後,亨利·福特繼任公司總裁。
但是,股東之間的分歧並沒有象一位叫喬治·塞爾登(George Selden)的人一樣嚴重影響到這個新生公司的存亡。塞爾登擁有一項由內燃發動機供能的「公路機車」專利。為保護其專利,他成立了一個強大的辛迪加,向入選的生產商頒發授權許可,向每一輛在美國生產或銷售的「非馬車」抽取特許使用費。
麥克大道工廠剛剛開業,塞爾登的辛迪加就對福特汽車公司提出了指控。福特汽車公司在沒有塞爾登授權的情況下勇敢地投入了生產。
而其他更加強大的汽車公司,都選擇了支付特許使用費而不是冒險與塞爾登辛迪加作對。但亨利·福特相信喬治·B·塞爾登對所有內燃機驅動的公路車輛所擁有的專利無效,必須予以抵制。於是他和合作夥伴們決定為訴訟進行斗爭。
八年後,即1911年,歷經耗資巨大、難以置信的復雜法律訴訟程序之後,福特汽車公司羸得了這場使其和整個篷勃發展的汽車工業擺脫威脅的戰爭,走上了繼續發展的道路。
與此同時,盡管有來自塞爾登辛迪加的煩擾,這家小公司的業務卻蒸蒸日上。此前,汽車屬於有錢人的玩具。但是,建造一種既簡單又堅固耐用,而且人人都承受得起的汽車是亨利·福特的夢想。這輛夢想之車就是T型車,在當時是最為著名的汽車。盡管不加選裝件的最終售價僅為260美元,但幾乎每個人都喜歡選裝件,因此其平均價格達到400美元。
T型車於1908年10月1日步入歷史舞台。亨利·福特稱之為「萬能車」。它成為低價、可靠運輸工具的 福特T型車 象徵,當別的汽車陷於泥濘的道路上時它卻能繼續前行。T型車贏得了千千萬萬美國人的心,人們親切地稱之為「莉齊」。T型車第一年的產量達到10,660輛,打破了汽車業有史以來的所有記錄。
到了1913年末,福特汽車公司的產量已經是全國汽車總產量的一半。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福特在工廠實行批量生產。福特推斷如果讓每一位工人固定在一個位置,負責一件工作,而讓汽車從一個工序轉到另一個工序,汽車會更快成形,同時可以節約無數的工時。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1913年的夏天,在密執安州海蘭公園製造廠,用繩子和絞盤將底盤在地板上進行傳送。現代批量生產由此誕生!最終每個工作日下線T型車的速度達到每10秒一輛。
1914年1月5日,亨利·福特宣布福特汽車公司的最低日薪為5美元---幾乎兩倍於當時的最低日薪,震驚了全世界。福特先生認為,既然已經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低廉的汽車,如果員工們能夠買得起的話,就可以賣出更多的車。他相信一個8小時工作日5美元的報酬是他所做的削減成本的最佳舉措。他說:「我可以找到創造高工資的生產方法。如果降低薪水,就是降低顧客的數量。」
T型車引起了一場農村變革。5美元的日薪及其蘊含的哲學引發了一場社會變革。而流動的裝配線則引起了一場工業變革。
在T型車投產的19年裡,僅美國一地就銷售了15,007,033輛。福特汽車公司在全球牢牢建立了自己作為綜合工業巨頭的地位。在這些年高度膨脹的發展中,福特汽車公司:遷至位於密執安州海蘭公園的更大的工廠。(1910年)在密蘇里州堪薩斯城成立汽車工業首家裝配分廠。(1911年)為滿足對汽車日益增長的需求,在費城、明尼阿波利斯、長島市和布法羅設立新廠。(1913年)開始生產卡車和拖拉機(1917年)開始在密執安州迪爾伯恩市建設巨大的榮格綜合工廠。(1917年)批量生產「鷹」牌艦艇,一戰期間著名的獵潛艇。(1918年)由亨利·福特及其兒子埃德塞爾完全控股,後者繼承了其父的總裁職位。(1919年)購買林肯汽車公司(1922年)製造了199架福特三發動機(Tri-Motor)飛機的第一架,並售給美國首家商業航空公司(1925年)
到了1927年,T型車氣數已盡。T型車雖然作了改進但多年來基本上沒有變化,慢慢失去了市場,讓位於福特競爭對手所提供的無論款型和動力都高出一籌的車型。5月31日,福特全國各地的工廠都關閉半年,為生產新款A型車更換機械設備。
A型車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進。在1927年末到1931年間,共計450多萬輛不同車身造型和不同顏色的A型車行駛在美國的大街小巷之中。
但是A型車最終又被放到了一邊。消費者需要更為豪華、動力更為強勁的汽車。而福特汽車公司的下一個產品---於1932年3月31日推出的第一台V-8發動機正好滿足了這兩種需要。福特汽車公司首次成功地將V-8缸體鑄為一體。而此前專家們告訴福特先生這是做不到的。這比他的竟爭對手學會造出可靠的V-8發動機早了許多年。同時福特汽車及其強大的發動機成為注重汽車性能的美國人的最愛。
1942年,當公司必須將所有資源投入支持戰爭的工作時,民用車的生產突然停止。由埃德塞爾·福特發起的龐大的戰時計劃,在不到三年內一共製造了8,600架四引擎B-24「解放者」轟炸機、57,000台飛機發動機以及超過250,000台坦克、坦克驅逐艦及其他戰爭用機器。
埃德塞爾·福特於1943年去世,當時正值其計劃達到最大生產效率之時。年邁而悲傷的亨利·福特重新執掌帥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他二度辭去總裁職務。亨利·福特的長孫——亨利·福特二世於1945年9月24日繼任總裁。他在1960年7月13日至1980年3月13日期間擔任董事長一職,並一直擔任財務委員會主席直至1987年去世。
即使當亨利·福特二世將戰後汽車工業的首輛汽車駛下裝配線時,他還在計劃如何對公司進行重組和權力下放。福特汽車公司每月虧損好幾百萬美元,財務狀況非常糟糕,在汽車業的激烈競爭中很難恢復到戰前作為主要生產商的地位。正如其祖父在創業初期面臨的困難一樣,年輕的亨利·福特二世也面臨著重新建立一個新的汽車公司。
福特先生在最終放棄公司的所有事務之後,與妻子克拉拉安靜地生活在位於迪爾伯恩「美景街」的老房子里,直至1947年4月7日辭世,享年83歲。
亨利·福特去世後不久,他的兩個小孫子---本森和威廉·克萊也在公司擔任了重要職務。
1948年,所有重要的汽車公司都推出了具有戲劇性變革的最新車型。在經過重新設計的'42車型推出三年之後,繁榮的戰後美國正等待著汽車工業的一場設計變革。1948年6月8日,1949福特車型在紐約Waldorf Astoria隆重推出。這輛側身平滑光潔的福特49汽車擁有獨立前懸架和可開啟的新型後角窗。車身與翼子板的融合是一種創新,為日後的汽車設計設立了標准。福特49給了福特汽車公司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奪回亞軍寶座以強大的動力。1949年,福特大約銷售了807,000輛汽車,贏利由前一年的9,400萬美元上升到1.77億美元。這是自1929年以來創下的最高汽車銷售記錄。 [編輯本段]多樣化經營 亨利·福特二世的戰後重組計劃使公司迅速恢復了元氣,並使之進一步推出了擴展計劃,最終在美國成立了44個製造廠、18個裝配廠、32個零件倉庫、2個大型試車場和13個工藝開發和研究機構。除大規模增加福特車輛製造設施之外,這項計劃還引入了公司多樣化經營,涉及金融、保險、配件與服務、電子、玻璃、航空和汽車租賃等領域。
今天,除生產福特、水星、馬自達和高檔品牌汽車(阿斯頓馬丁、捷豹、林肯、沃爾沃、陸虎等)外,公司還涉足金融(福特信貸)及服務(福特客戶服務部)和汽車租賃(赫茲公司)等領域。
福特信貸是福特汽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在汽車融資業中位列全球第一。它在全球36個國家擁有1,100萬客戶,雇員人數接近2萬。另外,它還為12,500多個經銷商提供批發、資金和抵押貸款服務,解決他們的資金困難。福特信貸在客戶滿意度及忠誠度方面處於業界領先,它所獲得的由J·D·Power授予的顧客及經銷商滿意獎比任何其他由母公司控制的汽車融資提供商都要多。福特金融服務公司於1987年10月成立,它在關注客戶需要的同時,提供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均衡公司的汽車業務。
赫茲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家間接、全資子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租賃業務。赫茲公司的業務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近7,000個運營點,為包括財富500強在內的許多商業用戶及數以百萬計的個人用戶提供服務。2001年度赫茲的營業額達到49億美元(美國本土佔77%)。 [編輯本段]成功故事 Thunderbird
如果不提及擁有驚人公眾認知度的小型運動車---福特Thunderbird,福特汽車的歷史將不會完整。在路易斯·D·克魯索(Lewis D. Crusoe)的領導下,福特Thunderbird誕生於1955年。1955 Thunderbird車型於1954年10月22日在經銷商展廳內首次亮相,售價為2,695美元,加上運費則為3,000到4,000美元。人們一下子就被Thunderbird征服了,第一個十日銷售期內就下了超過3,500份訂單。
在其後的幾年內,由於市場研究顯示,有孩子的家庭不會將兩座車作為他們的主要家庭用車,Thunderbird在設計上相應地做了許多改進。1971年,Thunderbird已經是家喻戶曉,著名的百貨公司內曼馬可斯(Neiman Marcus)甚至在其購貨清單內增加了「他和她的Thunderbird」,上面寫著「送給擁有一切的人的禮物」。情侶型Thunderbird配有車載電話、錄音機和其他特殊設備,一對車售價為25,000美元。80年代和90年代的Thunderbird外型變化很大,其「太空造型」為公司乃至汽車業指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1959年Thunderbird出現在賽車跑道上,1982年又突然現身於全國汽車大賽(NASCAR)賽場,其後繼續在全國汽車大賽甲級車賽中贏得了150多場比賽。
20世紀末,Thunderbird不再符合顧客的品味。持續的銷量下降迫使福特宣布1997款Thunderbird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將不再推出Thunderbird車型。
然而,1999年1月3日,福特汽車公司在1999年底特律北美國際汽車展上揭開了一款全新的兩座Thunderbird概念車的面紗。2000年5月,公司確定將在2002車型年建造這款引起轟動的概念車的生產版。
如今,Thunderbird獨樹一幟地上路了。它是如此與眾不同。自從2001年1月面世之後,Thunderbird的銷量一直很穩定,與產量持平。
Mustang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重心是年輕人。年輕的肯尼迪總統領導了一個經濟繁榮、樂觀向上的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已意識到適合年輕人的低價跑車的強大市場需求。時為福特汽車部總經理的李·艾柯卡(Lee Iacocca)將Mustang的全新概念車出售給了亨利·福特二世和將信將疑的財務部。由於公司剛剛並購現有的Falcon發動機、變速器和車軸,起動資金被削減。在1964年的發布會上,Mustang引起了轟動,人們從全國各地紛至沓來只為一睹它的風采。自從A型車推出之後,福特再也沒有領受過公眾對一款福特車具有如此強烈的興趣。這款輪廓鮮明的四座1965型Mustang成了美國的「寵兒」。這股「熱情」在第一個百日內帶來了10萬輛的銷量,售價為2,368美元。當年的總銷售量創下了418,812輛的記錄,遠遠超出市場研究預測的10萬輛。
40年以來,福特Mustang已經成為美國風景的一部分。時至今日,它在各年齡層人們的心中還是魅力不減。
Taurus和Sable
福特汽車公司的另一個成功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早期的經濟滑坡之後。石油價格飛漲和汽車銷量下降促使福特盡快製造出一款既省油又標新立異的汽車。目標是成為中高檔汽車的全球領袖。其結果是福特Taurus和水星(Mercury) Sable的問世。這兩款車型為汽車工業日後的空氣動力設計潮流奠定了基礎,象徵著福特對所有檔次的車型新的質量要求。
當福特的虧損額處於上下浮動的時候,在Taurus身上下的35億美元賭注所獲得的成功代表了戲劇性決策的成果。誰也不知道公眾會對一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作出何種反應。福特卻冒了這個險。Taurus開發小組成立,他們的目標是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有了高層的支持,小組成員們更是不折不扣地履行這一承諾。
他們的努力有了驚喜的回報。當開發小組發現質量未達到其苛刻的標准時,他們將Taurus的推出時間推遲到了1985年12月26日。結果,即便是忙碌的節假日和寒冷的天氣也阻擋不住前來購買這款遲遲露面的Taurus的人們。Taurus當選為1986年「年度汽車」,並在1992年至1996年期間雄踞「全美最暢銷汽車」的寶座。
福特的產品改良一直持續到下一個十年。1993年推出歐洲「年度汽車」和福特首輛家庭型全球車福特蒙迪歐,以及重新設計的1994 Mustang。1994年的新品還包括福特Windstar小型廂式車。蒙迪歐的北美版---福特Contour和水星Mystique在1995年的年銷量超出最接近的日本對手88,000輛。
另外還在歐洲推出了經重新設計的F系列皮卡、新型嘉年華和Galaxy小型廂式車。
福特卡車---F系列
隨著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美國的汽車生產線恢復了民用車的生產。大多數美國人在戰爭期間都不允許購買汽車,如今他們需要新的小汽車和卡車。1948年1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建造了第一輛後來成為汽車史上最成功的車型系列的F系列皮卡。
自1948年以來,全球各地的消費者、企業和商用車隊客戶大約購買了2,750萬輛F系列皮卡。1995年,F系列壓倒大眾甲殼蟲成為歷史上全球最暢銷的汽車品牌,包括小汽車和卡車。在北美,F系列卡車連續21年成為最暢銷車輛,共計26年榮獲暢銷汽車稱號。
1999年1月1日,小威廉·克萊·福特---亨利·福特的曾孫成為董事長。2001年10月1日,小威廉·克萊·福特成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上任之後,他帶領公司實施回歸基本原則的改良計劃,重點致力於改進使公司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1月份,福特高級管理層宣布了一項復興計劃,以產品為中心,強化成本控制,增大公司的盈利能力。 [編輯本段]21世紀的福特 對於上一輩的美國人,福特汽車公司就是亨利·福特及T型車。
今天,福特是全球最大的卡車製造商,全球第二大轎車及卡車製造商。我們在全球銷售80多種不同的汽車,包括福特、林肯、水星、捷豹、阿斯頓馬丁、沃爾沃、陸虎及馬自達等品牌(福特擁有馬自達汽車公司34%的普通股股權)。福特的服務品牌包括金融服務(成立於1959年的福特汽車信貸公司)、汽車消費者服務(QualityCare)和汽車租賃(赫茲公司Hertz)等等。
福特汽車公司剛剛成立一年,就啟動了海外擴張計劃,於1904年在安大略省沃克維爾開設了一個中型工廠,命名為福特汽車加拿大有限公司。今天,福特在六大洲27個國家擁有製造廠,製造生產雇員約占福特335,000名員工總數的三分之二。2002年,福特的全球汽車銷量為6,980,000輛,全年營業收入高達1,626億美元。
2003年為福特百年誕辰,汽車工業也邁進第二個世紀。值此之際,讓我們記住亨利·福特的豐功偉績。經過多年的興衰與榮辱,戰爭與和平,福特汽車公司從一個人、一間小修理廠和一輛四輪車,發展成為一個促進全球經濟繁榮的美國汽車巨頭。
小威廉·克萊·福特在其3月14日致福特汽車公司950,000股東的信中,對福特的未來作了如此展望:
「福特是一個偉大的公司,擁有豐富的傳統。明年我們將慶祝公司的百年誕辰。對我們來說,回顧過去並不意味著退回過去,而是為更好地走向未來。我們在過去的一百年中學到了很多。
我們明白了創新的突破性產品是我們成功的原因。我們知道,我們與那些和我們息息相關的人們具有特殊的關系,包括我們的雇員、經銷商、供應商和顧客。
我們學會了如何在一個充滿激烈競爭的行業中生存和壯大,如何克服逆境。我們矢志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公民,對我們所有的股東開誠布公。
我們將借鑒所有的經驗教訓,在二十一世紀創造更大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讓我們期盼未來,奔向未來。」
福特一直致力於創造最好的產品,同時堅持全球社會責任原則和企業公民原則。開明的企業都有一個共識:企業應兼顧環境問題和社會責任。福特計劃在解決當今社會面臨的難題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福特的歷史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部美國的傳奇故事。公司擁有強大的財力和人力、出色的產品與服務、卓識的遠見以及悠久的企業價值觀。福特以顧客為一切行動的基礎,以豐厚的股東回報為衡量成功的最終標准。
將近100年前,亨利·福特萌發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為每個人提供一輛買得起的汽車,從而使這個世界更加美好。今天,在即將迎來我們的新世紀之際,在福特汽車公司,這一信念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
今天福特汽車仍然是世界一流的汽車企業,仍然堅守著亨利·福特先生開創的企業理念:「消費者是我們工作的中心所在。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時刻想著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正因為這樣,2004年,福特汽車的327,000名雇員在世界各地200多個國家的福特汽車製造和銷售企業中,共同創造了35億美元的凈收入。
2003年6月16日,福特汽車公司慶祝了百年華誕。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四十六。該企業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十二。
⑺ 06年的福特全順26萬公里 市值大概多少錢
不值錢啦,排放問題 國家現在強制報廢
⑻ 如果在10年前買入了蘋果,現在大概能賺多少
相信很多人都有使用過蘋果手機,蘋果公司是美國首家市值達到萬億級的公司,放眼全球,像蘋果這樣的公司根本找不到幾家,連比爾蓋茨的微軟都只能甘拜下風。
蘋果擊敗亞馬遜成為首家萬億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
⑼ 福特汽車公司發展史
有83年歷史的福特Rouge制車中心,乃亨利·福特(HernryFord)理想中一處自給自足的車城,這個見證了美國工業興起的福特發源地,在面臨關閉之時,福特決心將它翻新重修,使它再次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景仰的標准。
亨利·福特年幼時經常在祖家不遠處的矮樹林玩耍,那片矮樹林位於美國密芝根州Dearborn市以南數公里的Rouge河旁邊。他對那片地方情有獨鍾,成年後,便逐片地買下來發展他的汽車事業。
這里就是後來被稱為「The Rouge」的汽車生產廠房,但它並非一般汽車生產線那麼簡單,而是亨利·福特理想中的一個能自給自足,一切原料以至汽車製成品都可在同一處地方實現的車城。現在,Rouge仍然是全球面積最大,並由單獨一間車廠擁有的制車中心,佔地約1.6平方公里,樓宇可用面積達158萬平方尺,多年來都是國家元首、工業家和學生必到的參觀勝地。
由1914年至今不斷生產福特汽車的Rouge,在新世紀講求高效率環保政策,以及大部分福特汽車的生產線已遷移到其他廠房進行之時,正面臨是否應該繼續存在的問題。福特打算將這間有接近90年歷史的車城改建重修,使其能繼續成為全球汽車生產業的典範。
決心靠自己
於1903年創立的福特汽車,創立人亨利·福特一直希望汽車可以由工人階級擁有,但傳統的制車方法只會令車價高昂。雖然當時的制車方法已有高效率的所謂流動生產線,但福特覺得這個概念可以加以改善,使汽車生產的成本大大減低,他說過:「如果供應商產品的價格,不能讓我們生產成本低廉的汽車的話,那麼我們只好靠自己生產配件。」
福特認為,惟有自給自足,不假外求的「垂直綜合」(VerticalIntegration)方法,才可改變汽車的生產模式,Rouge的概念,就是將整部汽車的每一個部件,由鐵礦、橡膠、玻璃以至發動機等所有的汽車組件,均在一個屋檐下提煉、加工、製造和裝嵌。Rouge廠設立之前,福特汽車原本是在Highland Park(高地公園)廠房出產的,該廠多次因為供應商缺貨而停工,這更加強了亨利·福特要自給自足的決心。
所以福特在Rouge廠房之外,會依靠集團在密芝根、明尼蘇達和威斯康辛州所擁有的,多達280,000公畝的樹林、鐵礦和礦場提供製車所需的原材料。要將這些物料帶到Rouge,福特更要擁有自己的鐵路運輸網路。在20、30年代的全盛時期,你可以見到大型火車不停地將各地出產的原料運到Rouge,然後原料就在這里變成不同的零件,再裝嵌成一部、一部汽車駛離車廠。
大時代的來臨
Rouge有自己的船塢、煉鐵和玻璃的熔爐,還有滾碾機、輪胎廠、壓制廠、發動機鑄造廠、底盤、變速箱和水箱的生產廠、漂染廠,甚至連生產制車所需工具的廠房也有。在Rouge之內,每日最高可熔化6,ooO噸鋼鐵,500噸玻璃,每49秒便有一部新車製成出廠,亨利·福特曾形容Rouge是一個「由原料直至完成品工序均無停頓的地方」。於1919年落成,佔地12公畝的煉鐵廠,能提供造車所需的鋼、鐵和銅等材料,當時更是全球最大的同類設施。
20年代早期,曾有德國的工程師前往Rouge考察,事後稱贊福特這一片廠房在物料分配的設計,以及高生產效率方面,將會成為世界汽車工業效法的對象,但他們當時預計不到的,是Rouge這概念其實可說是現代制車方法中所採用的「即時到步」(Just-in-time)配件供應程序的前身。
佔地廣大的Rouge,在生產高峰期曾有10萬人同時工作,可說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城市。要令這城市運作正常,廠內自設16台火車、長達160公里的軌道、定時的公車服務,以及24公里長的柏油路,使員工可快捷地四處走動。另外,基本設施方面,還有多個消防局、警察局、雇有全職醫護人員的醫院,以及5,000個負責廠房維修的工人。1920年,廠內更加建了一座巨型發電機供ROUGE及Highland park兩廠同時使用,其發電量之高,福特甚至每日要將數千萬瓦剩餘的電力供應底特律市使用。
亨利·福特雖然對Rouge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其實在車廠經營的日子中,卻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徹底的自給自足,福特亦從沒有依賴過少於6,000個供應商,但這已離他的最終理想不遠。
濃煙代表生產力
其實,由Rouge出廠的第一部汽車,並非亨利·福特希望能大大減低成本的T型車,在T型車的生產線還未完全由HighLand Park轉到Rouge之前,亨利·福特便迫不及待地希望將廉價汽車惠及農民;於是一部大量生產的拖拉機Fordson就成為由Rouge出產的第一部交通工具。實際上,由於亨利·福特在很長的日子中不斷地將新的改進、新的意念改用到工序上,無人能清楚地指出Rouge的T型車流動生產線是何時正式成立的。
有員工憶述,Rouge可說是一連串亨利·福特的「新嘗試」,Rouge的演化,並非一個大計劃下的完成品,而是亨利.福特在捲起衣袖「想到就做」之下的一系列試驗品。
1927年,舉世期待作為取替T型車的全新福特汽車——A型車,正式在Rouge出廠。A型車是第一部被亨利·福特喻為「由原料至完成」都在Rouge進行的大量生產汽車。1928年,整個Rouge可算終於完成興建工作,但廠房卻從未因此而停止發展。只要有新的而又有更高效能的機器出現,亨利·福特就會不惜工本地買下來,然後將整個部門重建以遷就這些新設施。
經Rouge出產的汽車,繼A型車之後,30年代有V8、B型車,以及期後數不清的Deluxe、Mainline、Cresline、Fairlane、Thunderbird、Mercury的Cougar及林肯Lincoln)等,還有現時仍正投產的Mustang、這也是目前唯一由ROUGE出產的福特汽車。
自亨利·福特於1947年與世長辭後,福特汽車已逐漸演變為一個環球化的車廠,在全球23個國家共有35條福特的生產線,而Rouge仍然扮演著福特「中心」的角色。
不過,自60年代開始,福特的高層已經開始察覺到社會在轉型,在美國工業發展的早期,由工廠煙囪冒出的濃煙,才是生產力高漲的象徵,但當世界工業發展成熟後,政府以至世人就開始認識到黑煙的真正意義——污染,Rouge的存在便開始受到挑戰。
前途不明
政府訂立了空氣及水質管制條例,如一處廠房內的設施愈多,其整體排污量便愈高,這亦間接令福特要相繼關閉或出售部分廠房,繼而倚賴外界的供應商。到80年代,原先由福特擁有的船塢和制鐵廠已先後被賣掉,Rouge的佔地亦減少了45%,工作量和雇員人數同時大幅下跌,在經濟壓力下,更多廠房面臨關閉的命運。
直至1992年,Rouge只剩下生產Mustmg(野馬)跑車的責任,這時車廠亦有人打算將這款美國經典跑車停產,成事的話,就表示Rouge廠房也可能全面倒閉。在工會組織和當時的北美福特總裁AlexTrotman的號召下,車廠決定要保持Mustang的生產,「救救Mustang」亦同時代表了「救救Rouge」。
首先,他們計劃推出全新設計的Mustang,要達成目標,就需要增強Rouge的效率和品質,這亦表示有投資增設最先進設備的必要。在1997年,福特董事局達成協議,允許將這座最大而又最舊的福特車廠重建為一個先進的汽車生產場地。在去年11月,福特正式宣布除了改建原有的設施外,更會在Rouge興建一個全新的汽車製造廠,成為美國工業史上最大規模的重建項目。
最大型翻新項目
計劃將會分20年進行,最終除了會使Rouge再次晉升世界級廠房之列外,更會試驗先進的環保概念,繼而引伸到福特其他設於世界各地的廠房。福特的建築師打算將「彈性生產」的概念推至一個新水平,全新的Rouge生產線具備靈活性,可同時生產3個底盤和9個不同型號的車輛,據福特環球生產事務幅總裁James Padilla所說:「在同一生產線上製造汽車及卡車,令我們能充分靈活地面對市場的轉變。」
在更精密的「同步物流處理」底下,廠房內外只需要比以往少50%的空間作為存放配件和完成後的汽車。新廠的配件儲存時間,生產線旁急用的,只會有2小時的供應量,次要的零件亦只會有10小時的存貨(以往車廠的平均存貨量均為1至2日)。完成後的車輛,有90%會即日運走,配合這么大的吞吐量,Rouge每日將會有多達500班卸貨的貨櫃車抵達,以及200班出貨的貨車離開。
新Rouge廠的天花會有35個大型天窗,讓天然光線滲入,室內空氣會全時間調節。為提高生產線的安全,樓閣層會遍布行人通道,減少工人在地面走動的機會。在精簡工序方面,Rouge的生產線大約可比傳統制車所需的工作站(workstations) 少40%,每個工作隊伍更會有自己的電腦直接與供應商接洽。
廠房外將會試驗多項新的環保設施,Rouge的屋頂會種滿植物,這片福特稱為「有機屋頂」的454,000平方尺頂層,除能美化建築物外觀外,更有助調節室內溫度、減低紫外光照入、吸收雨水和製造氧氣。廠房旁的溝渠會種植吸水植物,減少風暴時積水的機會。另外,福特與密芝根州立大學還合作研究一種能吸收泥土中有毒物質的植物,效果理想的話,可大大減少車廠的排污量。
採用另類能源
在另類能源方面,廠內的電腦系統會由太陽能及電池燃料供電,福特亦會考慮風力和地熱發電的可行性。廠房四周會種植1,500棵樹木和多個品種的植物,以吸引雀鳥飛來定居。重修Rouge的行動其實現已逐步展開,福特預計需要投資近20億美元。現有的煤發電廠正被拆卸,取而代之的會是一所燃燒天然氣的發電廠。
⑽ 吉利慾合並沃爾沃,市值或超越上汽集團
[億歐導讀]?國際化,中國車企的「最終夢想」。
如果此番完成重組合並,新集團未來實現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上市,對吉利來說,將率先成為自主品牌中真正意義上的跨國車企,另外,領克原計劃於2020年至2021年登陸歐洲和北美市場,屆時也將依託沃爾沃在當地市場成熟的營銷和品牌資源。
吉利汽車有奪取中國市場更高佔有率的野心,沃爾沃汽車意圖進一步鞏固歐美市場地位,雙方都加足馬力布局國際化,重組整合一舉多得、互利共贏。
吉利近年來在全球化布局上頗為突進,每一個動作都指向發展成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全球性車企這一終極目標。畢竟李書福對吉利汽車最初的願望便是「生而全球」。
合並潮與淘汰賽已經開啟,集團國際化作戰成為產業轉型時代的新特徵。在大浪淘沙的時代中,各國車企品牌呈現高度集中化是必然趨勢,如李書福對汽車行業一直以來的預判——未來中國汽車行業將只有兩三家車企活著。
因此,吉利和沃爾沃此次資本層面整合,將著重打破組織結構壁壘,促進雙方在研發和采購體系及管理效率上的進一步融合,以應對全球化路上降本增效的挑戰。迅速凸顯吉利旗下沃爾沃、吉利、領克、極星等各品牌的獨特品牌特性,培育市場認知與口碑,同時實現品牌矩陣與全球布局的合縱連橫。
吉利和沃爾沃第二個「十年」正在翻開序章。
而另一個事實是: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電氣化、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沖擊著汽車產業,白熱化的競爭推動著車企直面變革,抱團取暖,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協同和規模化效應,打破國際化壁壘,實現技術和資本聯合出海。
2019年汽車界的合縱連橫已初見端倪,FCA與PSA合並成世界第四大汽車集團,豐田與鈴木斥資百億日元各自持股,一汽、東風與長安注資T3項目,上汽與廣汽抱團取暖……吉利將沃爾沃收入囊中,是業內聯合作戰的必然之舉。
多方合作將提升資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有助於協同打造成熟產品體系。如今自主品牌與傳統跨國車企實力懸殊,要想在激烈角逐中虎口奪食,構建起自身的全球化體系競爭力,才有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
距離「生而全球」的夢想,吉利又近了一步。但掌控一家全球車企並讓它長遠的發展,絕非易事。這家汽車集團表現如何?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將給出最客觀的評價。
編輯:郝秋慧、奚亭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