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杠桿槍
A. 紅軍用的是什麼槍
漢陽造。那時候中國只要清政府留下的武漢兵工廠能生產
B. 長征中紅軍的輕武器有哪些
長征中,紅軍的主要輕武器有:
1、「老套筒」步槍
——紅四方面軍製造的馬尾手榴彈。除表面鑄有鐮刀斧頭圖案外,彈尾皮條上還穿有定向用的銅錢
C. 長征中紅軍的輕武器有哪些
紅軍使用的部分輕武器
★步槍
除各種毛瑟步槍及仿製品外,紅軍使用過的步槍還有日本三八式和英國恩菲爾德兩種。三八式6.5毫米步槍即後來所稱的「三八大蓋」,在當時而言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武器,1917年北洋政府陸軍部通過泰平公司一次即購買過4萬支,後來奉系、粵系、晉系都曾大量進口過。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1924年開始仿製,最高曾月產3000支,東三省兵工廠也有仿造。紅軍在創立初期即接觸到這種步槍,如廣州起義的主力--教導團就全部裝備的是從奉軍手中繳獲的三八式。而西路軍西征途中遇到的馬步芳、馬步青所部,也裝備有部分新購進的三八式步槍。 紅軍使用的恩菲爾德步槍主要是一戰前後生產的MK Ⅱ或者MK Ⅲ型,採用獨特的後閉鎖榫及閉膛時才進入待擊的設計,射速快、精度好、堅固耐用,缺點是重量較大。由於其口徑是國內較少使用的7.7毫米,因此應用不象德、日式步槍那樣廣泛,甚至不及俄式「水連珠」步槍,主要分布在受英國殖民勢力影響的長江流域,江浙和四川的地方軍閥部隊都有所裝備。另外藏區由於與當時屬英殖民地的印、巴地區相鄰,英式武器輸入比較方便,因此該槍使用較多。
★輕機槍
在反映長征的影視作品中,我們看到紅軍使用的輕機槍都是捷克ZB26。由於該槍閉鎖可靠、更換槍管迅速,因此很快成為後來國內輕機槍的主要品種。當時使用的ZB26除了進口的外,還有大沽造船所、重慶武器修理所、廣東兵器製造廠和鞏縣兵工廠仿造的,不過除鞏廠產品外質量均較差。事實上,紅軍當時使用最多的輕機槍還有哈其開斯M1922/26,該槍有多種口徑和供彈方式,國內進口的都是7.92毫米的,使用25發彈板供彈,槍管可以更換,該槍為導氣式原理,性能可靠,缺點是重量較大,超過14公斤。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亦製造過這種槍,月產曾達20挺,1932年6月國民政府兵工署召開全國制式兵器會議,打算以其改進型為制式輕機槍,雖因抗戰爆發未能實現,但也是對該槍性能的一種肯定。 紅軍使用過的輕機槍還有「勃朗寧」、「歪把子」和路易斯機槍。「勃朗寧」即勃朗寧M1918的各種仿製和改進產品,是紅軍裝備的綜合性能最好的一類輕機槍,產地包括美國、比利時等國。其中比利時生產的稱為FN M30,它是在M1918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外形與美國原品有較大不同,口徑為國內通行的7.92毫米,因此使用更加廣泛。這些機槍不僅中央軍中有裝備,地方部隊也有使用,特別是滇軍,曾大量進口過比利時造勃朗寧機槍。 紅一方面軍進入雲南後,在與滇軍的戰斗中繳獲過這種武器,而紅四方面軍在第四次反「圍剿」時也繳獲過一定數量的美國造勃朗寧機槍。「歪把子」即日本大正11年式6.5毫米輕機槍,特點是採用漏斗供彈,該槍1920年代中期裝備日軍,但1924年東三省兵工廠就開始仿製,稱十三年式輕機槍,1928年正式投產後改稱十七年式輕機槍,月最高產量40挺。 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蘇區同中央軍和西北軍作戰時,繳獲過不少這種機槍,並在1933年初入川後粉碎「三路圍攻」的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紅11師在進攻雞子頂的戰斗中使用了10餘挺「歪把子」,一下便打垮了川軍劉存厚部一個團,取得竹峪關大捷。路易斯機槍又稱「轉盤機槍」,是一戰中英軍的制式裝備,口徑7.7毫米,採用上置的圓形彈盤,槍管外有大型鋁制套筒,紅二、六軍團中曾有少量裝備,紅9軍在1933年萬源保衛戰中也從劉湘所部手中繳到過這種武器。
★重機槍
紅軍使用的重機槍包括水冷和氣冷兩類。水冷式主要是馬克沁和三十節式。除德國原產品外,紅軍接觸較多的馬克沁還有兩種國外的變形,一種是英國的維克斯7.7毫米機槍,一種是俄國的索科洛夫7.62毫米機槍,前者冷卻水筒表面帶有橫向棱槽,採用特殊的籠狀槍口消焰器,後者則改用雙輪式槍架並帶有護盾。 馬克沁是舊中國最普及的制式機槍,有金陵兵工廠、廣東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大沽造船所等10餘個廠家仿造過,多數仿自M1899及M1908/15,結構大同小異,鞏廠還仿造過俄式輪架馬克沁。當時最新式的是金陵兵工廠根據M1908/15改進的24年式,特徵是消焰器後的圓形遮光片,該槍投產後被迅速投入到「剿共」一線,當1935年夏內蒙德王赴北平要求政府撥發武器時,何應欽曾對他說:「現在新式機關槍都用以'剿共',不能多撥。」國產重機槍數量僅次於馬克沁的是三十節,其生產廠除漢陽外,還有上海和華陰兵工廠等,1931年時全國月產超過140挺。該槍是根據美國勃朗寧M1917測繪仿製,外形與馬克沁相似,但機匣尾部是手槍式獨立小握把而非立柱式雙握把。 進口的氣冷式重機槍主要有法國哈其開斯和日本的三八式、大正三年式。哈其開斯是其中使用最多的型號,從民國初年開始進口,常見的為1914式,口徑7.92毫米,特徵是採用30發彈板或250發鋼制彈鏈供彈,槍管後部有大型散熱片,機匣尾部有方便操作的握環。該槍從地方軍閥到中央軍都有廣泛裝備,其1930式還一度有希望取代馬克沁成為全國統一的制式重機槍。三八式、大正三年式都是哈其開斯的改進產品,日本曾利用這些武器來扶植親日的地方實力派,因此早期使用該槍較多的是袁世凱的北洋軍,後期則包括粵系、奉系和晉系軍閥,後者還分別進行了仿製,如廣東兵工廠、山西軍人工藝實習廠仿製過三八式6.5毫米重機槍,東三省兵工廠則根據三年式生產了十三年式重機槍,口徑有6.5毫米和7.92毫米兩種。
★沖鋒槍和自動手槍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在講到強渡大渡河的17勇士時,稱他們「每人裝備一支駁殼槍、一挺花機關、一把馬刀,還有8顆手榴彈……」。這里提到的「花機關」,是指德國MP18/28沖鋒槍,正式的叫法是「白格門(伯格曼的音譯)手提機槍」。1925年漢陽兵工廠率先仿製MP18,但口徑改為7.63毫米,1926年上海兵工廠和金陵製造局也開始仿造,兩年中共生產了6000支,廣東、鞏縣兵工廠和大沽造船所也先後仿造此槍並有所改進,口徑包括9毫米、7.65毫米和7.63毫米。由於這些武器具有木製全槍托、左側橫置彈匣的共同外形,而且槍管護套上布滿圓孔,因此通常將其統稱為「花機關」。 「花機關」對紅軍而言並不算新鮮,因為此前國內已經有比較廣泛的使用。紅軍在長征中遇到的各路敵人中,即使是較弱的川、黔、甘、青等的地方軍閥,都裝備有多少不等的「花機關」,《隨軍西行見聞錄》甚至提到少數民族武裝擁有的這種武器:「彝家均有武裝,有數千快槍並有少數手提機關槍,均繳自漢軍……」。 紅軍在建立根據地的作戰中,已陸續繳獲過部分「花機關」。如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紅四軍在興國方石嶺全殲敵52師韓德勤部,就繳獲過20多支「花機關」。為滿足部隊急需,洪湖、鄂東南、閩浙贛等兵工廠都曾少量仿造過「花機關」,銀坑彈葯廠也用步槍彈殼改制過沖鋒槍彈。 中央紅軍在離開江西時攜帶的武器中,就包括271支「手花機關」和6.7萬發沖鋒槍彈。外國傳教士R.A.勃沙特在和紅二、六軍團長征隊伍共同生活一年之後,在1936年10月寫了一本《神靈之手》,其中提到一個紅軍小戰士,因為他出天花時留下了麻子,被戰友們善意地起了一個「小機關」的綽號,意思是說他的臉像「花機關」的護套一樣,這至少說明當時紅軍對這種武器是非常熟悉的。 而德國M1932自動手槍對於長征途中的紅軍來說,卻是一種新式武器。該槍增設了在卡爾·威斯汀格專利基礎上設計的單、連發機構,使用加長的20發彈匣,因此通常稱為「快慢機」或「20響」,裝上木製槍套後,外形和火力都接近於沖鋒槍,而在實際戰斗的確也是把它當作沖鋒槍來使用的。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中曾記述1936年3月,紅二方面軍6師18團與敵萬耀煌縱隊在章壩附近的一次遭遇戰,紅軍以重大犧牲為代價,繳獲了8支敵人剛剛裝備的「快慢機」,當時18團遇上的恰是萬耀煌的指揮部,雖然萬部並非嫡系,但按當時國內軍隊指揮機關的慣例,其衛隊還是配備了相當數量的M1932之類的速射武器。不過18團也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武器,在石阡以西突破敵人封鎖線、殲敵23師一個營時,就繳獲過一支「快慢機」,時任師政委的廖漢生將軍在回憶錄中談到:「過去我們的駁殼槍都是打單發的,這次繳的20響駁殼槍既可以打單發又可以打連發,手指頭勾住扳機不松,嘩嘩嘩……20發子彈全打出去,象機關槍一樣。這是我們部隊第一次繳到20響駁殼槍,郭鵬師長高興得愛不釋手,於是成均團長、余秋里政委把這支槍送給了郭師長。」 在各次戰斗中繳獲的「快慢機」實際上成為紅軍長征中的重要裝備之一,在婁山關、大渡河、瀘定橋等一系列戰斗中,突擊隊員們依靠其熾烈火力,一再成功將紅軍帶出了絕境。裝備最多的當屬紅四方面軍,長征中在和胡宗南部的戰斗中曾有多次繳獲,這些武器後來在西路軍的倪家營子、石窩等一系列悲壯戰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時任紅30軍代理軍長的程世才回憶:1937年4月,在走出祁連山後,發生了西路軍歷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戰斗--白墩血戰,當時西路軍余部被兩個旅的馬家軍騎兵分割包圍,當敵人馬隊已沖到30米內的危急關頭,程世才和警衛員硬是憑借7支「快慢機」的火力,從1700名敵騎的兩路包抄中殺開一條血路,最終帶著最後的近500人突出重圍。
★手榴彈
手榴彈是紅軍的重要裝備之一,也是除大刀、梭鏢和復裝子彈外,紅軍唯一能大量製造和裝備的武器。中央紅軍出發時共攜帶76526枚,幾乎達到人手一枚。紅軍常用的手榴彈有兩種--木柄手榴彈和麻尾手榴彈。當時的木柄手榴彈有鞏造、漢造、晉造、寧造等式樣。鞏造仿自德國M1924式,但改用鑄鐵彈體和鉀梯炸葯,晉造、漢造、寧造構造與鞏造相近,個別尺寸有所不同,其中晉造按體型大小又分為若干號。雖然1934年根據地兵工廠便能製造木柄手榴彈,但因為製造要求和成本較高,所以紅軍使用的木柄彈幾乎全為繳獲,自行生產的全部是無柄的麻尾手榴彈。 麻尾手榴彈國內同樣使用較早,北伐時曾大規模使用,上海、金陵等兵工廠也短期生產過,廣西炸彈廠一直生產到1936年,主要供給地方軍閥部隊,因此長征中紅軍的對手也常常使用這種武器。紅軍生產的麻尾彈沒有統一的型號,各根據地自行組織生產,但都採用鑄造彈殼,彈殼外形有蛋形、梨形及瓶形等,大小不一,外表一般鑄有縱橫溝槽,有的製造精細的還鑄有鐮刀斧頭圖案及標語口號。 彈殼較大的一端裝有撞針、撞針簧、碰火等組成的碰發機構,撞針平時靠保險銷或鐵皮製成的保險片固定,另一端一般鑄有或焊有圓環,拴有一條長近半米的麻、棕或皮條製成的繩辮,「麻尾」之名即來於此。使用時的方法類似於投石帶,用手握住繩辮末端,掄圓後甩出,近距離時直接手握彈體投出,彈體在空中飛行時繩辮拖在後面,確保彈體前端著地發火。 紅軍製造的麻尾彈除鑄鐵殼外,還有大量的銅鑄彈殼,原因是銅的熔點稍低,便於鑄造,而且其材料以銅錢為主,來源廣泛,再者就是銅質軟,手工即可加工彈殼口部的螺紋。長征中,紅四方面軍的隨軍修械所一直堅持生產這種手榴彈,供給部隊需要,西路軍即使在倪家營子被圍的艱苦環境中仍沒有停止生產。但麻尾彈攜帶不便,特別是性能比較落後,由於引信部分外露,容易受潮和發生意外,而且其發火方式很不可靠,落在水中及軟地上即不能正常起爆,也不能在空中爆炸,因此長征結束後逐漸停止了使用。 長征中使用手榴彈最多的一仗便是奪取臘子口。臘子口是紅軍遇到的最難攻克的天險要隘,寬僅丈余,敵人在隘口內設有機槍工事,以交叉火力封鎖隘口,並在山腰上布置一連守兵,見紅軍進攻,便向下猛擲手榴彈。紅軍進攻一天一夜均未得手,傷亡很大。1936年發表的楊定華所寫《雪山草地行軍記》中這樣描述戰後戰場情景:「……隘口周圍五十米內單不爆炸之手榴彈就有一兩百個,樹木則被炸成殘灰……」。紅軍最後贏得戰斗勝利的法寶也是手榴彈,紅2師師長陳光親率17名戰士,夜間從左翼攀登上山,然後迂迴到右翼山上敵人據點,以手榴彈進行猛攻,守敵相繼敗走,隘口內的敵人怕被包圍也隨即撤退,紅軍遂乘勝佔領臘子口。
D. 紅軍長征時的配槍是什麼
雜牌槍,沒有統一標准,步槍有老套筒,漢陽造,還有外國進口的一些槍械,大都是過時的老貨,從反圍剿時也繳獲的一些硬貨,比如捷克輕機槍,德國造MP18沖鋒槍也叫花機關,駁殼槍,少量重機槍
E. 紅軍長征的時候,紅軍有裝備蘇式沖鋒槍嗎槍的名字我不記得了,我只
你肯定記錯了,紅軍長征的時候,蘇聯的沖鋒槍還沒有最後定型量產,當然也不可能進入進入中國,更不可能出現在紅軍手中。
1920年代後期至1930年代早期,蘇聯著名的武器設計專家一直試圖設計一種合適的沖鋒槍。由於當時沖鋒槍還處於發展早期,其軍事使用價值人們還不很清楚。托卡列夫、普里魯特斯基、科羅文、科里辛科恩和瓦西里捷格加廖夫(Vasiliy Degtyarev)等都在設計沖鋒槍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盡管當時的試驗各自暴露出一些缺點。1934年,狄格特亞耶夫為蘇軍設計出第一支堪稱成功的沖鋒槍。1935年6月9日,其設計被採用,稱為M-1934型7.62毫米狄格特亞耶夫沖鋒槍,或簡稱PPD-34。PPD中的D即為他名字的字首,而PP則為"Pistolet Puleinyot"即俄文"沖鋒槍"的縮寫。
F. 紅軍時期國共兩軍使用的是什麼沖鋒槍
M1928沖鋒槍在二戰期間被改進生產後定型為M1沖鋒槍,並大量備了美軍,同時也提供給中國革命革命軍以進行對日作戰。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共解放軍繳獲了大量的該型沖鋒槍。
紅軍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曾經少量的繳獲過一些國民革命軍裝備的產自德國的伯克門式9MM沖鋒槍,該槍是在MP-18I的基礎該進而來的,但外型與MP-18I差別不大,當時俗稱「花機光槍」。該槍在紅軍時期專裝備敢死隊以作為攻堅武器。在長征途中十八勇士強渡大渡河時就曾使用過。
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革命軍裝備了大量的美製和英制沖鋒槍,反觀解放軍的小米加步槍,裝備上的孰劣孰優可以說是一目瞭然。但經過三年內戰解放軍暫時打敗了國民革命軍,並且繳獲了大量的美、英製造的沖鋒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解放軍槍械繫列除部分從蘇聯進口外,還開始自行仿製。1950年,仿照蘇聯PPS-41式7.62MM沖鋒槍,生產出新中國第一種國產沖鋒槍。後經毛澤東批准命名為1950年式7.62毫米沖鋒槍,當年生產3.6萬支裝備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