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免費課
Ⅰ 杠桿五要素
杠桿五要素是:
1、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示。
2、阻專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通屬常用F2來表示。
3、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4、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5、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1)杠桿免費課擴展閱讀:
1、在「重心」理論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發現了杠桿原理,即「二重物平衡時,它們離支點的距離與重量成反比。」阿基米德對杠桿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方面,而且據此原理還進行了一系列的發明創造。
2、杠桿又分稱費力杠桿、省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大小必須相等。
3、杠桿原理 亦稱「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動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們的力臂成反比。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
4、杠桿原理基本有3種類型,第一類的杠桿例子是天平、剪刀、鉗子等,第二類杠桿的例子是開瓶器、胡桃夾,第三類杠桿如錘子、鑷子等。
Ⅱ 誰有杠桿的教學視頻,有的請發我郵箱,九年級物理
http://video..com/v?word=%B8%DC%B8%CB&ct=301989888&rn=20&pn=0&db=0&s=0&oq=%B8%DC&fbl=800&f=3&rsp=2
你可以進這個網址,有杠桿的教學視頻。
Ⅲ 有股指期貨免費培訓課程嗎
股指期貨作為一種重要的趨勢交易和套保交易工具,正越來越受到大家的熱搜和重視。
股指期貨免費培訓課程,是目前較為緊缺的實用性課程,但是目前不管是現場培訓、還是網路上,股指期貨免費培訓課程目前世面上都很少,一方面股指期貨交易杠桿較大,風險大,知識難點較多;另一方面,精通股指期貨實戰交易的老師也很少,或者精通者不出面教授這方面的知識。
我自己前向在網上找到了一套課程,十分鍾學交易,是一套股指期貨免費培訓系列課程,富爸爸操盤團隊出的,有微信課也有現場課。微信課視頻課,每課10分鍾左後,可以手機微信觀看也可以電腦端觀看,滿足人們目前碎片化學習、茶餘飯後學習的新潮流。學習包括股指期貨歷史起源、股指的交易特點、交割制度、合約組成、常用交易策略、股指期貨與股票期權保護交易策略、股指套利等。而且該課程每天都有股市實況直播分析,每天分析「股指期貨+期權組合策略」交易股指期貨,包括IH、IF、IC、A50,特別是用A50或IH+50ETF期權套保策略,結合所學知識,對股指期貨和50ETF場內期權進行盤中動態知識點學習和實戰交流。
結合股指期貨免費培訓,該課程還以培訓經典理論為主,為股指交易打好基本功練好馬步,如波浪理論、趨勢理論、箱體理論、關鍵指標學、形態理論、時空法則、頂底奧秘、止損止盈、資金和倉位管理、交易行為心理學等。……該課程值得推薦。
或者你找我要,也可以無償的把股指期貨免費培訓全套課程發給你。
Ⅳ 哪裡有杠桿類工具的研究課堂實錄
豆丁網上有的
Ⅳ 請問有沒有股票投資類的網站或免費課程
去YY頻道5285聽吧,是關於投資理財教育的,每天有財經新聞點評,每天下午4點有經濟、金融、財經類系列課程,主要是教投資方法和理念的,不推薦股票。
Ⅵ 小學六年級科學書中杠桿原理課中規律有哪些
杠桿原理也稱為「杠桿平衡條件」。要使杠桿平衡,作用在杠桿上的回兩個力矩(力與力臂的乘積)答大小必須相等。即: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從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桿達到平衡,動力臂是阻力臂的幾倍,阻力就是動力的幾倍。
杠桿可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沒有任何一種杠桿既省距離又省力,這幾類杠桿有如下特徵:
省力杠桿
L1>L2,F1<F2,省力、費距離。
如拔釘子用的羊角錘、鍘刀,開瓶器,軋刀,動滑輪,手推車 剪鐵皮的剪刀及剪鋼筋用的剪刀等。
費力杠桿
L1<L2,F1>F2,費力、省距離。
如釣魚竿、鑷子,筷子,船槳裁縫用的剪刀 理發師用的剪刀等。
等臂杠桿
L1=L2,F1=F2,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又不多移動距離,
如天平、定滑輪等。
Ⅶ 杠桿的杠桿五要素
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通常用字母O來表示。
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1來表回示。
阻力:阻礙杠答桿轉動的力,通常用F2來表示。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通常用L2表示。
(註:動力作用線、阻力作用線、動力臂、阻力臂皆用虛線表示。力臂的下角標隨著力的下角標而改變。例:動力為F3,則動力臂為L3;阻力為F5,阻力臂為L5.)
Ⅷ 求杠桿一課程設計
【設計理念】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許多工具杠桿談起,通過學生主動觀察、分析、猜想、探究,從而得到杠桿概念及其平衡條件。教學要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盡量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物理知識,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杠桿,知道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經歷科學探究過程,歸納杠桿平衡條件。 【教學用具】 1.學生自備的工具。(剪刀、直尺、木棍等) 2.分組實驗器材:鐵架台、杠桿、鉤碼等。 3.桿秤、水果、汽水瓶、多媒體、光碟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學生如何打開汽水瓶蓋,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生活中使用的各種工具」的話題。 讓學生展示自帶的工具,說明它們的用途和好處。 教師利用多媒體進一步展示: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工具(例如扳手、羊角錘、訂書機等)。 教師提問: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大型機械嗎?是否了解它們的用途? 學生回答,教師予以鼓勵,並利用多媒體展示:生產中常見的機械(如吊車、推土機、汽車、飛機、輪船等)。 介紹:我國古代就有了使用各種機械的先例。指出,雖然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低下,但勤勞的人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製造的各種簡單工具,改善了生產條件,方便了生活。 多媒體顯示:古代天平、桔槔、舂在生活和生產中的使用情況。 教師總結並指出:生活和生產中的這些機械和工具實質上就是利用了「杠桿」的知識。 教師提問:為什麼使用這些工具(杠桿)會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由此導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探究杠桿的共同特徵,認識杠桿: 學生活動1 讓學生觀察桔槔(多媒體顯示)。 學生活動2 學生觀察教師用木棍撬重物的過程。 學生活動3 學生討論。 通過討論,說出它們的共同特徵。得到杠桿概念:在力的作用下,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杠桿。 學生活動4 找到上述桔槔、木棍撬重物的固定點。 學生活動5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活塞式抽水機手柄壓水畫面,觀察固定點。 學生活動6 教師讓學生用桿秤稱水果。提問:桿秤是不是杠桿?它的固定點在哪裡?並由此導入以下內容。 認識杠桿的幾個科學術語: 支點(O):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 動力(F1):使杠桿轉動的力。 阻力(F2):阻礙杠桿轉動的力。 動力臂(F1):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 阻力臂(F2):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 學生活動7 教師利用多媒體投影幾個杠桿示意圖,學生指出圖中的支點、動力、阻力。並作出動力臂、阻力臂。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學生活動8 讓學生使用桿秤稱不同個數的水果,引出杠桿平衡概念。 杠桿平衡: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靜止時,我們就說杠桿平衡了。 探究活動: 學生活動9 學生觀察:教師開門時的兩種不同情形:一次在門把手附近用力,一次在門軸附近用力,教師引導學生猜想:要想使杠桿轉動或靜止,需要力的大小可能與力臂的大小有關。 學生活動10 學生按照教材61面的探究活動進行探究實驗。 教師提示學生之間要相互協作,共同完成實驗。 學生活動11 學生處理實驗數據,為了使數據真實有效,教師隨機抽出4個小組,每組取出一組數據,讓學生對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歸納,依次排除錯誤的猜想,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處理實驗數據時,要注意與前面的猜想結合起來。) 實驗結論:動力/阻力=阻力臂/動力臂 課堂小結: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並提出問題:在本次的探究活動中,我們開始的時候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這樣做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