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為杠桿mn的支點
A. 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在杠桿的右端B點掛一重物,MN是以A為圓心的弧形導軌,繩的一端系在杠桿的A點,
到AE從N點轉動到MN的中點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由小變大,根據杠杠的平衡條件,可知,在這個階段拉力變小;
AE從MN的中點轉到M點的過程中,拉力的力臂由大變小,所以,根據杠杠的平衡條件,拉力又逐漸變大,綜合上述分析,拉力先變小,後變大;
故選B.
B. 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在a點
【分析】 由圖可知,重力的力臂不變,而力 的力臂比 小,根據杠桿平衡條件, > 。答案選C。 【點評】 力臂是支點到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由此題中力 的力臂小於 的力臂。
C. 如圖,o是杠桿的支點,為了提高重物
解;由圖可知動力F的力臂始終保持不變,物體的重力G始終大小不變,在杠桿從豎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轉動的過程中,重力的力臂從零逐漸增大,當L 2 <L 1 時,杠桿是省力杠桿;當L 2 >L 1 時,杠桿為費力杠桿,因此杠桿先是省力的,後是費力的.
故選C.
D. O為杠桿MN的支點,OM:ON=3:4,物塊A和B分別掛在M,N兩端,杠桿剛好平衡,已知物塊A,B
根據杠桿平衡條件可以知道,Ga:Gb=4:3,G=ρVg,ρ=G/vg,代入比值可得,
ρa:ρb=2:3
E. O是杠桿的支點,為了提高重物,用一個跟杠桿始終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桿由豎直位置緩慢轉動到水平位置,在
該杠桿前一段是省力的,後一段是費力的,因此D正確。由圖可見動力臂始終為桿長的一半,而阻力臂初始為0,到水平位置時增大為桿長,因此一開始阻力臂小於動力臂,為省力杠桿,而後期阻力臂大於動力臂,為費力杠桿。
F. 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ob=50,oa=30
75費力
由圖可知,O點為支點,OA為動力臂,OB為阻力臂,阻力大小等內於所掛物體的容重力,在A點的拉力為動力;
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F=
因為動力大於阻力,所以這是一個費力杠桿;
故答案為:75,費力.
G. 如圖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已知阻力
(1)重力為阻力,則O到重力作用點的垂線段就是阻力臂;
(2)連接OA就是最長的動力臂,根據杠桿平衡的條件,要使杠桿平衡動力方向向上,據此可畫出最小的動力.如圖:
H. 如圖所示,O點為杠桿的支點,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
已知支點為O,過點O作力F作用線的垂線段,即動力臂L 1 ;作力G作用線的垂線段,即阻力臂L 2 .如圖所示:
I. 圖中所示,O為杠桿的支點,用始終與杠桿垂直的力使杠桿從豎直位置到水平位置,在此過程中() A.
解;由圖可知動力F 1 的力臂始終保持不變,物體的重力G始終大小不變,在杠桿從豎直位置向水平位置轉動的過程中,重力的力臂逐漸增大,在L 2 <L 1 之前杠桿是省力杠桿,在L 2 >L 1 之後,杠桿變為費力杠桿. 由上述可知選項A、B、D不正確. 故選C. |
J. 如圖所示,O是杠桿OA的支點.在圖中畫出拉力F 1 和F 2 的力臂L 1 和L 2
從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支點到垂足的距離就是力臂. 故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