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旭為私募

旭為私募

發布時間: 2021-03-28 17:57:13

私募基金是不是騙人的,是否合法

呵呵,私募基金是合法的
當然現下市場上騙人的也不少

請看以下文章
或直接訪問 參考資料

定義
所謂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1][2][3][4]由於私募基金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基金。
[編輯本段]特徵
第一,私募基金是一種特殊的投資基金,主要是相對於公募基金而言的;
第二,私募基金一般只在「小圈子裡」(僅面向特定的少數投資者)籌集資金;
第三,私募基金的銷售、贖回等運作過程具有私下協商和依靠私人間信任等特徵;
第四,私募基金的投資起點通常較高,無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等組織機構,一般都要求具備特定規模的財產;
第五,私募基金一般不得利用公開傳媒等進行廣告宣傳,即不得公開地吸引和招徠投資者;
第六,私募基金的基金發起人、基金管理人通常也會以自有的資金進行投資,從而形成利益捆綁、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機制;
第七,私募基金的監管環境相對寬松,即政府通常不對其進行嚴格規制;
第八,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嚴格;
第九,私募基金的保密度較高;
第十,私募基金的反應較為迅速,具有非常靈活自由的運作空間;
第十一,私募基金的投資回報相對較高(即高收益的機率相對較大);
第十二,其他。
[編輯本段]優勢
公募(Public offering)就是公開募集。公開的意思有二:第一是可以做廣告,向所有認識和不認識的人募集。第二是募集的對象數量比較多,比如一般定義為200人以上。
私募(Private Placement)就是私下募集或私人配售。私下的意思如上:第一,不可以做廣告。第二,只能向特定的對象募集。所謂特定的對象又有兩個意思,一是指對方比較有錢具有一定的風險控制能力,二是指對方是特定行業或者特定類別的機構或者人。第三,私募的募集對象數量一般比較少,比如200人以下。
與封閉基金、開放式基金等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其具有公募基金無法比擬的優勢。
首先,私募基金通過非公開方式募集資金。在美國,共同基金和退休金基金等公募基金,一般通過公開媒體做廣告來招徠客戶,而按有關規定,私募基金則不得利用任何傳播媒體做廣告宣傳,其參加者主要通過獲得的所謂「投資可靠消息」,或者直接認識基金管理者的形式加入。
其次,在募集對象上,私募基金的對象只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圈子雖小門檻卻不低。如在美國,對沖基金對參與者有非常嚴格的規定:若以個人名義參加,最近兩年個人年收入至少在20萬美元以上;若以家庭名義參加,家庭近兩年的收入至少在30萬美元以上;若以機構名義參加,其凈資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而且對參與人數也有相應的限制。因此,私募基金具有針對性較強的投資目標,它更像為中產階級投資者量身定做的投資服務產品。
第三,和公募基金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不同,私募基金這方面的要求低得多,加之政府監管也相應比較寬松,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資更具隱蔽性,運作也更為靈活,相應獲得高收益回報的機會也更大。
此外,私募基金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基金發起人、管理人必須以自有資金投入基金管理公司,基金運作的成功與否與他們的自身利益緊密相關。從國際目前通行的做法來看,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 5%的股份,一旦發生虧損,管理者擁有的股份將首先被用來支付參與者,因此,私募基金的發起人、管理人與基金是一個唇齒相依、榮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解決了公募基金與生俱來的經理人利益約束弱化、激勵機制不夠等弊端。
[編輯本段]特點
1.產品更有針對性。由於私募基金是向少數特定對象募集的,因此其投資目標更具針對性,更有可能為客戶度身定做投資服務產品,組合的風險收益特性能滿足客戶特殊的投資要求。
2.更容易風格化。由於私募基金的進入門檻較高,主要面對的投資者更有理性,雙方的關系類似於合夥關系,使得基金管理層較少受到開放式基金那樣的隨時贖回困擾。基金管理人只有像巴菲特那樣充分發揮自身理念的優勢,才能獲取長期穩定的超額利潤。
3.更高的收益率。這是私募基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超越共同基金之處。由於基金管理人一致更加盡職盡責,有更好的空間實踐投資理念,同時不必像公募基金那樣定期披露詳細的投資組合,投資收益率反而更高。
正因為有上述特點,私募基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占據了重要位置,同時也培育出了像索羅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
[編輯本段]運作模式
私募基金的主要運作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承諾保底,基金將保底資金交給出資人,相應的設定底線,如果跌破底線,自動終止操作,保底資金不退回。
第二種,接收帳號(即客戶只要把帳號給私募基金即可),如果跌破約定虧損比例(一般為10%-30%),客戶可自動終止約定,對於約定贏利部分或約定盈利達到百分比(一般為10%)以上部分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成,此種都是針對熟悉的客戶,還有就是大型企業單位。
[編輯本段]組織形式
1、公司式
公司式私募基金有完整的公司架構,運作比較正式和規范。目前公司式私募基金(如"某某投資公司")在中國能夠比較方便地成立。半開放式私募基金也能夠以某種變通的方式,比較方便地進行運作,不必接受嚴格的審批和監管,投資策略也就可以更加靈活。比如:
(1)設立某"投資公司",該"投資公司"的業務范圍包括有價證券投資;
(2)"投資公司"的股東數目不要多,出資額都要比較大,既保證私募性質,又要有較大的資金規模;
(3)"投資公司"的資金交由資金管理人管理,按國際慣例,管理人收取資金管理費與效益激勵費,並打入"投資公司"的運營成本;
(4)"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每年在某個特定的時點重新登記一次,進行名義上的增資擴股或減資縮股,如有需要,出資人每年可在某一特定的時點將其出資贖回一次,在其他時間投資者之間可以進行股權協議轉讓或上櫃交易。該"投資公司"實質上就是一種隨時擴募,但每年只贖回一次的公司式私募基金。
不過,公司式私募基金有一個缺點,即存在雙重征稅。克服缺點的方法有:
(1)將私募基金注冊於避稅的天堂,如開曼、百慕大等地;
(2)將公司式私募基金注冊為高科技企業(可享受諸多優惠),並注冊於稅收比較優惠的地方;
(3)借殼,即在基金的設立運作中聯合或收購一家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最好是非上市公司),並把它作為載體。
2、契約式
契約式基金的組織結構比較簡單。具體的做法可以是:
(1)證券公司作為基金的管理人,選取一家銀行作為其託管人;
(2)募到一定數額的金額開始運作,每個月開放一次,向基金持有人公布一次基金凈值,辦理一次基金贖回;
(3)為了吸引基金投資者,應盡量降低手續費,證券公司作為基金管理人,根據業績表現收取一定數量的管理費。其優點是可以避免雙重征稅,缺點是其設立與運作很難迴避證券管理部門的審批和監管。
3、虛擬式
虛擬式私募基金錶面看來像委託理財,但它實際上是按基金方式進行運作。比如,虛擬式私募基金在設立和擴募時,表面上是與每個客戶簽定委託理財協議,但這些委託理財帳戶是合在一起進行基金式運作,在買入和贖回基金單元時,按基金凈值進行結算。具體的做法可以是:
(1)每個基金持有人以其個人名義單獨開立分帳戶;
(2)基金持有人共同出資組建一個主帳戶;
(3)證券公司作為基金的管理人,統一管理各帳戶,所有帳戶統一計算基金單位凈值;
(4)證券公司盡量使每個帳戶的實際市值與根據基金單位的凈值計算的市值相等,如果二者不相等,在贖回時由主帳戶與分帳戶的資金差額劃轉平衡。
虛擬式的優點是,可以規避證券管理部門對基金設立與運作方面的審批與監管,設立靈活,並避免了雙重征稅。缺點是依然沒有擺脫委託理財的束縛,在資金籌集上需要法律上的進一步規范,在資金運作上依然受到證券管理部門對券商的監管,在資金規模擴張上缺乏基金的發展優勢。
4、組合式
為了發揮上述3種組織形式的優越性,可以設立一個基金組合,將幾種組織形式結合起來。組合式基金有4種類型:
(1)公司式與虛擬式的組合;
(2)公司式與契約式的組合;
(3)契約式與虛擬式的組合;
(4)公司式、契約式與虛擬式的組合。
5、有限合夥制
有限合夥企業是美國私募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
2007年6月1日,我國《合夥企業法》正式施行,一批有限合夥企業陸續組建,這些有限合夥企業主要集中在股權投資和證券投資領域,
6、信託
通過信託計劃,進行股權投資或者證券投資,也是陽關私募的典型形式。
[編輯本段]歷史發展
1993年-1995年:萌芽階段,這期間證券公司與大客戶逐漸形成了不規范的信託關系;
1996年-1998年:形成階段,此期間上市公司將閑置資金委託承銷商進行投資,眾多的咨詢顧問公司成為私募基金操盤手;
1999年-2000年:盲目發展階段,由於投資管理公司大熱,大量證券業的精英跳槽,憑著熟稔的專業知識,過硬的市場營銷,一呼百應。
2001年以後:逐步規范、調整階段,其操作策略由保本業務向集中投資策略的轉變,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到資金推動和價值發現相結合轉變。
2004年,私募基金開始與信託公司合作,推出信託投資計劃,標志著私募基金正式開始陽光化運作。
2006年,證監會下發了有關專戶理財試點辦法徵求意見稿,規定基金公司為單一客戶辦理特定資產管理業務的,每筆業務的資產不得低於5000萬元,基金公司最多可從所管理資產凈收益中分成20%。由於專戶理財只向特定客戶開放,且有進入門檻、不能在媒體上具體推介,事實上就如同基金公司的私募業務。
2007年,《合夥法》頒布,私募基金開始建立合夥企業,標志著私募基金的國際化步伐明顯加快。
[編輯本段]現狀
正是因為有上述特點和優勢,私募基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展十分快速,並已佔據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時也培育出了像索羅斯、巴菲特這樣的投資大師和國際金融「狙擊手」。在國內,目前雖然還沒有公開合法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但許多非銀行金融機構或個人從事的集合證券投資業務卻早已顯山露水,從一定程度上說,它們已經具備私募基金應有的特點和性質。據報道,國內現有私募基金性質的資金總量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其中大多數已經運用美國相關的市場規定和管理章程進行規范運作,並且聚集了一大批業界精英和經濟學家。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們只能默默無聞地生存在不見陽光的地下世界裡。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國基金市場的開放已為時不遠,根據有關協議,5年後國外基金可以進入中國市場,未來市場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由此,許多有識之士紛紛呼籲,應盡快賦予私募基金明確的法律身份,讓其早日步入陽光地帶,這不僅有利於規范私募基金的管理和運作,而且可以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市場競爭環境,減少交易成本,推動金融創新,並不斷創造和豐富證券市場上的金融產品和投資渠道,滿足投資者日益多元化的投資需求。
[編輯本段]中國私募基金發展三大路徑
私募基金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根據其內涵一般可以分為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和創業投資基金(也可稱為風險投資基金)三種。我國私募基金通常專指從事與證券市場投資的、非公募形成的機構投資者。據估計,我國A股市場的私募基金規模大約有5000億元人民幣,規模較大的單一基金數額估計約2-3億元人民幣。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深入發展以及外資背景的投資機構的競爭,我國私募基金也面臨著結構性變動。以上提到的三種基金模式將是我國私募基金結構性變動的方向。
一、股權分置改革為私募股權基金的興起提供了條件
股權分置改革是政府的既定目標。改革結束後,我國股票市場可流通的股票數量將是改革之前的3~4倍。上市公司之間的收購也將比全流通之前簡單得多。敵意收購(hostile acquisition)的壓力也將迫使現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更加密切地與股東合作,以避免被收購的被動局面出現。此外,股票全流通後,為達到產業擴張的目的,上市公司之間的相互收購也將變得容易且更有經濟效率改善的意義。
通常上市公司不論何種形式的收購,都會給其財務結構帶來較大的影響,並導致股票價格有所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對私募基金的投資模式帶來變化。其中有些私募基金可能專注於這樣的業務,由目前的普遍投機性私募基金轉變為專業化從事上市公司並購甚至產業並購的合作夥伴性基金(M&A Fund)。這種收購基金正是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為數龐大的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中的一種。以近年來在我國多有斬獲的美國凱雷集團為例,該公司自有資金約為80億美元,而投資帶動的資金可達800億美元,比我國A股市場全部私募基金的總數還要多。強大的資金優勢、政治優勢和全球資本上諳熟的人脈關系,對一些並購項目基本上可以進行一些外科手術式的操作,即整體收購,不用十分費力地拿到海外資本市場上市,獲取超過30%的年收益率。此外,近年來在內地非常活躍的房地產投資商凱德置地(capitaland),其母公司則是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大型房地產商嘉德置地集團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這些國際投資機構,以全球化的金融眼光來看待機會,巧妙地組合資產,進行跨國金融市場套利。
在國際私募股權基金迅速發展的狀況下,我國的私募基金行業的政策限制,將逐漸變得寬松。以當前我國證券市場規模,有3億元左右人民幣自有資產的私募基金可以向這個方向摸索,通過3倍的杠桿比例,帶動10億元左右的投資。此外還要深入研究國際並購基金的商業模式,爭取尋找跨國金融市場套利的機會。
二、純投機型的私募基金將向對沖基金的方向轉變
隨著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的實現,上市公司的股票數量將增加數倍,極大地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加上證券監管嚴格程度的增加,單個的機構投資者很難像以前一樣利用資金和信息優勢,獲取超額的利潤。此外,由於價值投資理念的逐步被人們認識,通過合謀鎖定股票數量,從而推高股價的操作方式變得越來越多風險。由於股票數量的增加,以及單一機構持有股票引起的要約收購披露義務,使得單一股票中的投資者呈現一種類似於壟斷競爭或充分競爭的市場格局,單一的機構很難具有絕對優勢。最後,將來股票市場有了做空機制以後,股票價格更具有易變性,方向更難確定。因此,單純的鎖定價格並且推動價格上漲的盈利模式需要改寫。
由於上述三個原因,對於單純從事股票買賣的投資機構,只能遵循有效市場理論的指導,對價格的瞬時偏離進行適當的投機。然而,在一個逐漸成熟的二級市場上,價格非理性波動所出現的套利機會時間十分短暫,並且股票數量的增加和持倉品種的增加,私募基金經理通過個人盯盤的方式也將變得不適用。因為基金經理受個人體能和智力的影響,在瞬時的價格波動中,難以很快判斷投資機會。因此,通過編制計算機模型和程序,並且將交易指令嵌入到這種程序中,成為私募基金管理資產的最佳方式。所不同的是,在交易指令嵌入程序時,基金經理必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預期收益率和與其風險承擔系數。當基金管理人對自己所管理的資金的風險偏好有完全的認識,並以此為基礎制定投資策略時,市場機制的最佳配置資源的功能才得以體現。這種方法是西方大型金融市場投資中最常見的手段之一,而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開放和發展,其用途逐漸成熟。比如最近上市的寶鋼權證,就完全可以用計算機設定的模型進行交易,其控制交易風險的能力遠遠高於交易員(操盤手)的瞬時決策。
這種私募基金實際上最後將演變成為比較典型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目前國內已經有聲稱為對沖基金的投資機構,但是其網站顯示,其設計的產品還顯得偏於狹窄,難以與當前的市場狀況相匹配。從事對沖投資的機構,對資產的規模不受限制,最主要的是開發有效的風險控制和轉移技術。
三、具有創投背景的私募基金可轉型為風險投資基金
上個世紀末,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引下,全國各地成立了不少風險投資機構。由於當時純粹意義的風險投資環境並不十分成熟,而股票市場火爆,不少風險投資公司將一部分投資轉向二級市場的股票,有的後來變成了主要在二級市場投資的機構投資者。但是隨著我國證券主板市場逐步完善,以及外資風險投資公司在風險投資領域的成功的示範效應,這些機構有可能重新被激起參與風險投資的興趣。同時,由於其有參與二級市場的經驗,其投資的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的主業很有可能是其風險投資項目的重要依據。而股權分置改革和證券主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要求的增加,上市公司必須實實在在考慮其並購的項目能夠為其經營業績加分,而不同於過去市場中單純的為製造題材的收購。這種條件下,上市公司、風險投資公司、被投資項目的創業者、以及該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者,可能得到多贏局面。雖然這種模式對於風險投資公司來說有內幕交易的嫌疑,但是以現行國內的法律體系和執法空間,這種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上述這種投資模式,可以成為一部分有創業投資經驗和背景的私募基金探討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我國快速成長的中小型企業一直是風險投資機構掘金的領域。據安永公司的統計,2004年,我國完成的風險投資金額已經達到12.7億美元,而在2002年,這個數據只有4.18億美元。其中外資已經成為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比較而言,外資在項目選擇和退出機制上更具有優勢。比如高盛對蒙牛的投資,以及凱雷集團對攜程網的投資。這樣的盈利模式是我國具有風險投資經驗和背景的私募基金所必須關注的。一般從事該類業務的投資者,應當具有5000萬元以上人民幣資產。通過制定合理的資產組合,從事跨市場套利。
[編輯本段]誤區
我國資本市場中私募基金的規模巨大,發展迅猛,在各種投資領域中發揮著應有作用,但一直以來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政策「待遇」。對它的認識,應當重新梳理。
第一,私募基金操作風險大的誤區。私募基金操作的高度靈活性和持倉品種的多樣化,往往能搶得市場先機,贏得主動,使創造高額收益成為可能。
第二,私募基金的風控能力弱、盈利低的誤區。因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不高,其資金運作和收益狀況,不能被社會所認知,從而造成私募基金運作風險大於收益的認識誤區。實際上,私募基金靈活的操作風格,極易調動市場的投資熱情,更易產生賺錢效應。
第三,私募基金股東不穩定的誤區。私募基金成立時,都會選擇穩定可靠、信譽好的合夥人。但因沒有管理層的監管,也就迫使了私募基金在成立和運作中的謹慎行為。這種自律性和內壓式的自我管理模式,也有利於迴避風險,減少外界監管的成本。
第四,法律環境限制的誤區。由於私募基金從成立、管理、到運作,都在地下進行。易讓人忽略其有利的一面。但從海外成熟證券市場私募基金的發展來看,私募基金的發展規模遠大於公募基金,足以說明私募基金發展的前景和潛力。
第五,管理滯後的誤區。由於私募基金的管理方式和運作組織結構表現得相對較簡單,經營機制也會更加靈活,日常管理和投資決策的自由度也相對較高。從這個方面來講,私募基金相對於公募基金管理基金的做法更值得肯定。
[編輯本段]私募基金的金融監管和經濟風險
作為私募基金公司,必須依法經營和接受國家的金融體系監管,納入國家金融系統管理,確保國家金融體系健康運行。不允許存在法律體系監管以外的金融體系。
國家的金融監管和證券監管以及銀監會,有權依法監督管理,國家的公檢法司以及審計、統計機關有權依法獲取或收集私募基金公司的經營管理信息數據,並依法進行數據信息保密,私募基金公司應積極與國家依法授權的管理機構網點配合,確保健康運營,並降低經營風險。
嚴格禁止任何私募基金公司或個人,以任何名義進行非法的私募基金行為。否則,將涉嫌洗錢、欺詐國家金融和擾亂金融秩序等違法違規違紀行為。
私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司的創立、營業、經營、營運、擴張、兼並、重組、破產倒閉、轉讓、主要高管變動等行為,必須依法向國家管理機構申報備案核准。

❷ 哪個戰略級pe私募從400萬元做到40億元

做了幾年的私募股權投資,有一點成績,也有很多教訓。這促使我一直在思考PE公司的成功要素是什麼,自己如何能為一個PE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PE公司的兩個分析維度

在談這些之前,我想先建立兩個分析的維度,一是PE基金的組織形式,二是國有PE基金的內在矛盾。

私募股權基金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合夥制,一類是公司制。合夥制強調的是合夥人之間的平等交流和決策;而公司制最大的特點是有等級制度,信息是上下傳遞。這兩者最大區別在於,團隊的貢獻和激勵存在根本不同。

公司制處理這兩點要難得多,由於上下級的存在,信息存在不對稱,且權力會在某種程度上左右一些職能,這導致團隊成員的貢獻程度不好區分;即便區分了,也不好設計出匹配的激勵機制。而合夥制就好得多,合夥人們在一張桌子邊討論事情,各自帶著各自的貢獻「入伙」,最後在平等的背景下按照貢獻分紅,簡單而清晰。所以,我們看到好的PE公司基本上都是合夥制的或合夥制基礎上的公司制;而那些純粹的公司制的基金,不管背景多麼雄厚,也是比較普通的公司,典型的就是投行背景的PE公司,高盛、大摩的投行和交易無論做得多麼優秀,它們旗下的投資主體只能算是平庸。

當國有成分加入進來的時候,PE公司會變得更加復雜。國有PE存在內在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即一個最保守的組織去做風險最大的事情。所以,在現有框架下,國有企業很可能搞不好PE。融資活動按照風險級別從低到高排列,順序應該是:國債、銀行、債券、信託等影子銀行、股票、PE基金,PE投資是所有融資活動中風險最大的一種。一方面,PE是股權,由於沒有抵押,股權的風險高於債權;另一方面,PE的風險比股票大的原因在於,PE的流動性差。一般情況下,國有企業是各類企業里最保守的一類,因為怕承擔責任;這不是某一家國企的問題,而是體制性的共性問題。所以,一個最保守的、最厭惡風險的組織去從事風險最大的事情,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於是,我們在市場上也看不到做得出色的國有PE。如果只能做到一般,也就是說國有PE只能投一般的項目,花那麼大力氣精挑細選出來的還是僅處於平均水平的一般企業,那何必折騰呢?直接把國有資產,尤其是財政資金平均發給大部分企業不就可以了嗎?

二、基金管理人存在的共性問題:非體制性問題

(一)專業和敬業問題。這兩個方面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目前許多管理人團隊的PE業務專業性還很弱,這集中表現在:行業和公司分析的框架不清晰,工具箱里的工具不多;財務建模和財務分析的能力不強,還建立不起財務和業務分析的聯動,估值的概念不清楚;法律和交易的概念模糊,計算股權比例經常出錯,IPO和其他上市的規則概念非常零星,不成體系。

另外就是敬業問題。辦公時間炒股票、看新聞的大有人在;早上九點一刻才陸續來人,下午五六點公司就沒人了;應該用一個小時做好的事情,在許多管理人團隊那裡通常要花上一天,工作上的推諉也時有發生。

(二)項目儲備問題。有的基金運行多年,但基金管理人並沒有建立起常規的項目來源渠道,無論是區域性的還是行業性的,這不僅包括項目來源,還包括項目維護、項目篩選、交易鎖定等多個步驟,管理人在渠道建設、項目挖掘上做得遠遠不夠,往往淺嘗輒止,很被動。

關於按行業搜索,PE界也有爭議。有嚴格按行業做的,也有不按行業做的,也有部分按行業做的(比如VP以上分行業,VP以下不分)。這也正常,很多基金管理人都追著熱點走,現在很多原本不做互聯網的基金也紛紛開始布局互聯網。如果我們准備在農業領域長期做下去,有兩個路徑可以考慮,一是按行業搜索,另一個是按項目搜索,即充分利用我們的投資組合。這兩個問題是非機制性的問題,但解決起來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可能也要涉及機制問題。

三、基金管理人存在的非共性問題:機制性問題

(一)決策機制問題。目前許多基金管理人的項目決策機制從整體上看還是有效的。一個大的原則是「決策前置」,前期由項目組在細節上進行把關,後期由管理層在團隊工作的基礎之上進行把關。但現在有幾個問題:第一,信息不對稱導致「職能不對稱」和「情緒不對稱」;第二,權力的存在會加劇這些不對稱;第三,以規避風險為名的「思維懶惰」似乎根深蒂固;第四,管理人和基金董事會缺乏溝通。

在合夥制文化里,合夥人基本上包辦一切,融資、項目開發、執行等都做,公司的其他員工都是助理級或支持級的。但在公司制里,由於存在「權力」和「層級」,信息不對稱會導致明顯的「職能不對稱」,有層級就會有「剝削」,就好像總公司對分公司、總行對分行的「剝削」一樣。工作是下層幹得多,收益是上層分得多,這就產生了不匹配。

導致不匹配的根源就在於前面提到的「權力」,由此導致的一個弊端就是中下層員工的積極性會受影響,激勵成為一個大問題。各個職級沒有承擔其本身的職能,導致典型的「職能不對稱」。本來中高職級的人員應該去募資、開發項目、尋找退出渠道,這些任務居於PE「微笑曲線」的兩端,但在很多做得一般的基金中,這些重要任務都被壓在中低職級員工肩上,很難想像這樣的基金會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另一個弊端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中上層和中下層對項目的「情緒不對稱」。在合夥人文化里,合夥人自己開發項目自己做,不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為合夥人之間是平等的,沒有「權力」可以去「剝削」。但在公司制里,中下層開發的項目到了中上層,往往產生一個很有趣的項目決策路徑:中下層有誇大項目好處的動力,有時好像是作為一個財務顧問在「賣項目」,於是中上層自然而然地會採取更大的謹慎態度(有時會謹慎過度),以防備被中下層「忽悠」,即便中下層如實介紹項目,也常會遭遇過度防備。另一方面,中上層並沒有身處一線去了解項目,對中下層的具體工作環境、人脈、談判過程也不了解,這也會產生「情緒不對稱」。而「情緒」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除金錢激勵之外的一種很重要的激勵方式。於是,這經常會引發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很多公司制基金一年也投不出一兩個項目。這當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項目儲備不足,但決策機制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就現實情況而言,比較大的信息不對稱表現為對「風險」的理解。PE是風險偏好的,而債權和國企是風險規避的,所以這類企業的決策層傾向於更為保守的項目判斷邏輯。我認為,這種保守並非真的保守,而是類似於「懶政」,就是害怕風險,容易放棄對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析,過度依賴於擔保,而且似乎有對擔保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趨勢。這種做法偏離了PE的運作模式,又回到了債權的老路子。PE之所以能獲得比其他投資方式高的收益率,是因為PE團隊更加聰明、敬業、勤奮,對風險做了細致的分析,從而做到風險的「可識別,可測量,可承受」。面對風險,我們不應當茫然無措,心驚膽戰,最後退回到要求企業提供足額擔保的避風港。我們應該更主動地應對風險,要知道, 害怕風險,迴避風險,去尋求所謂的擔保,表面的程序上漂亮了,這才是最大的風險。

管理人逃避風險的根源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專業所限,因為沒有經歷過PE投資的洗禮,容易形成對之前債券型思維模式的「路徑依賴」,並缺乏對PE投資的自信;二是缺乏激勵,管理人感覺自己犯不著去承擔風險。

(二)激勵機制問題。這是一個固有問題,首先是決策層的激勵,然後是普通員工的激勵。在現有框架尤其是國有背景下,決策層幾乎沒有金錢激勵,主要依賴仕途激勵,但仕途激勵並不單純取決於這只PE基金的成功,甚至跟基金的成功沒有關聯。所以,正如其他欠缺激勵的國有企業一樣,決策層傾向於保守,於是出現「最保守的人做風險最大的事」這種情況。決策層激勵不到位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基金的戰略制定、項目儲備、資源積累、團隊培養、項目風險擔當等需要決策層承擔的職責,可能都會由於激勵不到位而得不到完整的落實。這是一個體制性問題,也是深層次的問題。

目前,許多基金管理機構普通員工的激勵也遠遠沒有實現市場化。眾所周知,PE基金的長期激勵主要來自項目收益分成,英文稱之為「carry」。有的carry是按基金的整體收益發放,也有的是按單個項目的收益發放。PE公司承擔著巨大的投資風險,不光是LP承擔風險,GP及每個項目涉及的人員都承擔風險,事關職業生涯的前途。所以,LP和GP都要求很高的回報,甚至是要求各種投資種類和職業中最高的回報,否則就無法吸引到優秀人才從事PE這個行業。按照市場化原則,一般基金GP按20%提取收益分成(可能會在一定的基本收益率基礎之上提取),分配方面一般分為兩個50%,分別分配給合夥人或管理公司(主要是對募資和項目管理的激勵)和項目團隊。項目團隊里,項目開發、執行、投後等環節及相關人員再做分配。

探討激勵問題的基礎是我們要建立一支優秀的PE管理團隊,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也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激勵不足。比如前文所述的敬業精神問題,在缺乏信仰和敬業精神的大背景下,每個人都是現實的,因此我們採納經濟學中的「理性人」基本假設。大家想的都是:你給我多少錢,我就做多少錢的事。這不涉及道德判斷,這屬於激勵機制范疇。至於個人的成長,那是另外一碼事,如果一個公司不注重長期激勵,也就是不在乎公司以及每個員工的長期成長,個人為什麼要考慮那麼多呢?

四、解決以上問題的幾點建議

以上我闡釋了四個問題:專業和敬業問題、項目儲備問題、決策機制問題、長期激勵問題,也主要從組織結構(合夥制/公司制)和國有企業這兩個視角,對這四個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做了剖析。下面,我試圖為這些問題的解決提一點建議,我相信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明晰組織定位,做大規模,因為社會效益也是拿錢堆出來的。每個組織都應當有自己的靈魂,也就是定位,但我們長期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這些重大問題上認識不清。在定位上,我並不認為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以下簡稱「中農基金」)有別於市場上的其他PE基金。中農基金有「以社會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的宗旨,看上去是不夠市場化。但實際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統一的,是一枚硬幣不可分割的兩面。經濟效益是「底線」,社會效益是「亮點」。

有趣的是,經濟效益的實現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主要體現在投資機會和估值、長期和短期、盈利率和盈利規模等方面。比如,估值可能會高一點,但會帶來投資機會,可能收益率會降低,但是畢竟也能掙錢;再比如,投2億元,掙1倍是2億元;投5000萬元,掙4倍也是2億元。這些都和社會效益無關,完全沒必要因為考慮社會效益而去扭曲我們本身的經濟效益判斷,PE基金就是一個經濟上的事。

那麼,究竟什麼是社會效益?我認為,社會效益就是「中國農業產業發展基金」中的「產業發展」四個字。我們要推動一個產業(農業相關細分產業)的升級,改變一個產業的面貌,至於其他的,帶動村民致富、保護環境、國家戰略等,都是依附於產業發展之上的。

如何實現這個以產業發展為核心的社會效益呢?兩個辦法,一是加強研究,找到產業發展最好的模式。這點有些基金做得不錯,把行業研究透,然後設計出最好的商業模式,有符合這個商業模式的企業就投,沒有就建新公司。二是拿錢去堆,一個產業沒個一二十個億,不可能有改變。比如我們在福華的投資,通過較大規模(幾十億)的跨境並購和國內的整合,徹底改變了最大的農葯細分產業的面貌,這就是最大的社會效益。而像我們投資立華、科爾沁、龍華,都只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問題,沒有解決行業發展的問題。如果科爾沁要解決行業發展問題,至少應該有10億元的投資。農機產業也是,如果現在有幾十億,我們可以去歐洲收購最好的公司或者建立合資工廠,這也能徹底改變中國農機行業技術水平低的劣勢。

至於覆蓋面的問題,那非常簡單,拿出5個億,一個項目投2000萬元,可以投25個項目,覆蓋面夠廣了吧?所以,我們根本不應該糾結於投大項目還是投小項目這些問題,而應聚焦於我們真正應該做的事:產業發展。

所以,我的觀點是,中農基金必須立足於做大,而且要盡快做大。其一,這符合基金管理人擴大資產管理規模的總體戰略。其二,這肯定也符合國務院對中農基金的定位。中農基金的規模才40億元,在「中」字頭的公司裡面簡直是小不點兒,即便做到400億元也很正常。其三,這也符合一般基金的發展之路,很多基金規模都是越做越大,很少有保持一個既定規模的基金。

在這個做大的過程中,我們在精神上必須有所擔當,必須放棄一些理念,所謂「有得有失」。只要我們盡心做事,公心為上,哪怕有項目投資失敗了,也要勇於擔當。如果像小腳女人走路一樣瞻前顧後,畏首畏尾,就會辜負國務院對中農基金的重託。

哪些理念要放棄?主要就是過度追求估值和擔保的完美。追求估值的完美可能會喪失機會,追求擔保的完美則可能陷入思維惰性,即便控制了風險,也很可能實現不了產業發展的目的。

(二)合理安排人員,在陌生人文化里建立梯形垂直管理。據我了解,許多基金管理人之前是小團隊的管理機制,也可以說是「熟人文化」,是一個「朋友圈」。熟人文化里的人不多,管理半徑短,大家也相互很熟悉,靠人情即可約束,沒必要進行正式的管理,有事說兩句就可以了。但隨著團隊的擴大,熟人文化必將被「陌生人文化」所取代。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背景,相互之間很陌生,這個時候就沒有熟人之間那種默契了,光說幾句也不夠了,必須依靠制度來約束。

在公司制基金里,公司人員形成典型的金字塔結構。由於權力的存在,一把手至關重要。我們看到成功的基金里通常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人,但現在許多基金管理公司的客觀情況是,領導層不太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從大的方面看,這可能會使得基金的發展方向不清晰,管理架構不成熟,戰略執行不得力;從小的方面來看,這可能導致項目管理偏弱,信息不對稱現象加劇,人員獎懲不公正。

所以,我們可能要從金字塔形架構變成梯形架構,由一把手授權有經驗的中層管理人員進行垂直管理。也就是說,梯形上面的那一條橫線就是強有力的投委會或者真正意義上的高管層。

還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就是要取消矩陣管理或者360度考核。360考核過度強調團隊和諧,而忽視了是非。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面上的和與實質的和,我們肯定應該選後者。

(三)加強自身管理能力,理順管理人與基金董事會的關系。一般情況下,基金與基金管理人的定位是很清楚的。如果說需要改進的話,應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基金管理人與基金董事會的日常溝通,尤其是建立多角度的匯報機制;二是加強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理順雙頭決策體系。

一般來說,基金董事會對基金管理人是認可的、信任的,但日常往往缺乏溝通。中間可能有個別的溝通,但畢竟都是非正式的,也不一定全面。這種長期不溝通,等到最後臨門一腳,會讓項目組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我想,基金管理人要加強的至少有這么幾個方面:

其一,展示自身能力,取得股東信任與尊重。這沒有捷徑,方法就是找到更好的項目、更有影響力的項目去做投資,而不是對基金董事會形成較大依賴。同時,處處有章法,個個成精品,爭取盡快形成鮮明的投資風格。前面提到的真正在「產業發展」上做文章,就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投資風格。

其二,建立匯報機制,保持與股東的信息對稱。現在經常出現股東向管理人催要工作簡報、估值報告等資料的情況,我覺得下一步還要加入立項報告等文件。這些內容基金管理人應當主動提供,要重視,要落實,而不是應付了事。《詩經·小雅》說:「嚶其鳴矣,求其友聲。」一個團隊得有些文字,有些思想的「聲音」,才能形成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文化。比如,有一個工作簡報,就有靈魂了,就生動了,就不像是拼湊的團隊了。

其三,改革決策體系,理順雙頭決策體系。現在有許多基金採取的是董事會、管理人雙頭決策體系,這必須要理順。雙頭決策可能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推諉:誰都在決策,誰又都不好好決策,因為總覺得有對方在把關。所以必須要理順,雙頭只取其一。上一條中談到的立項報告,其本質是讓管理人的投委會弱化,而強化董事會的決策權。

但董事會做實質性決策也存在其問題:這相當於LP大會替代GP投委會,這在PE基金業里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制度安排。因此,還有一個相反的思路,就是弱化董事會,強化管理人的投委會,做PE投資的「注冊制改革」。怎麼強化?就是要改善、改組。如果改善或改組後的管理人投委會能夠得到董事會的充分信任和尊重,那麼董事會的決策就相當於是時下時髦的注冊制,其不做實質性的判斷,而是把實質性判斷的權力交給管理人。這些改善或改組跟體制性因素都沒有關系,核心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應該是可以實現的。

(四)確立長期激勵機制的基本原則。根據對市場上其他PE基金的了解,長期激勵機制一般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團隊跟投,二是項目收益分成。

管理人跟投項目,敢做敢當,這再合理不過。一時湊不齊錢的話,一般也可以從薪資裡面扣一部分,作為強制跟投的金額。我覺得,跟投還是必須要執行的。

不同機構的項目收益分成方式差別比較大,有的是按整體收益發放,有的是按單個項目收益發放,但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於留給團隊的收益比例,高的能達到50%,一般是30%〜50%。舉例來說,假定一個投資2億元的項目賺了1倍,也就是獲利2億元,扣除80%的LP分紅,剩下的20%,也就是4000萬元屬於GP。如果管理公司拿走60%,也就是2400萬元,剩下的1600萬元就是團隊的。如果參與項目收益分成的是5個人(投委會成員以及VP級別以上的項目組成員),理論上人均就是300多萬。當然,根據每個人對項目的貢獻度不同,實際分得的金額會有多有少。

總之,長期激勵的原則應該是:第一,從絕對金額上看,既不那麼扎眼,又能有相對高的收入激勵,至少要高於投行或銀行一般的激勵水平。其二,從激勵范圍上看,一般是激勵VP以上的中高級管理人員,但是來自投委會的激勵人員也必須大致匹配。

❸ 私募 是什麼意思啊

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在發行證券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者作為發行對象,由此,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在中國金融市場中常說的「私募基金」,往往是指相對於受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

❹ 什麼是私募公司

政府、金抄融機構、工商企襲業等在發行證券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者作為發行對象,由此,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在中國金融市場中常說的「私募基金」,往往是指相對於受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

❺ 怎樣成為私募基金經理

說一千,道一萬。你本身實力不行,再怎麼說都是空。
私募基金經理,必須能夠對接項目、包裝產品、了解市場。
你對接的項目要包裝的好,風險控制要能夠很好的把握。著一些必須要有專業的知識積累。
現在市場上的私募基金經理,大多數都是在銀行、券商、信託、保險公司從業經驗豐富的風控人員或者項目經理。跳出金融機構進入私募公司。專業性是考核的最重要的一點。

❻ 四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四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是2018-02-09在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注冊成立的有專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屬股),注冊地址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號(自編1號樓)X1301-G390(集群注冊)(JM)。

四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101MA5AQ7428C,企業法人劉意,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四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受託管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四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廣州)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❼ 什麼是私募

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在發行證券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者作為發行對象,由此,可以將證券發行分為公募和私募兩種形式。在中國金融市場中常說的「私募基金」,往往是指相對於受中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人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而言,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

❽ 做私募需要什麼條件

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第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私募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私募基金),系指以非公開方式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設立的投資基金,包括資產由基金管理人或者普通合夥人管理的以投資活動為目的設立的公司或者合夥企業。

所謂申請私募基金牌照類似於企業經營的營業執照,按照投資規模來劃分的。

1、私募管理型企業的注冊資本不低於 3000 萬元,單個投資者的投資數額不低於 100 萬元。

2、私募基金型企業的注冊資本不低於 5 億元,設立時實收資本不低於 1 億元;單個投資者的投資數額不低於 100 萬元。根據你的投資額來確定你的經營范圍,投資額越高的獲得業務范圍越高。

(8)旭為私募擴展閱讀

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區別

(1)募集的對象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對象是廣大社會公眾,即社會不特定的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募集的對象是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包括機構和個人。

(2)募集的方式不同。公募基金募集資金是通過公開發售的方式進行的,而私募基金則是通過非公開發售的方式募集,這是私募基金與公募基金最主要的區別。

(3)信息披露要求不同。公募基金對信息披露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其投資目標、投資組合等信息都要披露。而私募基金則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很低,具有較強的保密性。

(4)投資限制不同。公募基金在投資品種、投資比例、投資與基金類型的匹配上有嚴格的限制,而私募基金的投資限制完全由協議約定。

(5)業績報酬不同。公募基金不提取業績報酬,只收取管理費。而私募基金則收取業績報酬,一般不收管理費。對公募基金來說,業績僅僅是排名時的榮譽,而對私募基金來說,業績則是報酬的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私募基金

熱點內容
鳳凰傳媒港股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3
美國原油出口帶來了什麼 發布:2021-03-31 20:26:44 瀏覽:740
k線重合指標 發布:2021-03-31 20:26:26 瀏覽:359
金融財經網站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5:22 瀏覽:766
金融視頻網站 發布:2021-03-31 20:25:20 瀏覽:108
公司是否質押 發布:2021-03-31 20:24:28 瀏覽:643
私募眾籌騙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852
股份構成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1-03-31 20:24:21 瀏覽: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發布:2021-03-31 20:23:56 瀏覽:263
融資名單查詢 發布:2021-03-31 20:22:52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