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難
一是有限責任公司
二是有限合夥期貨基金
三是期貨工作室
在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運作中,往往是客戶提供賬戶私募基金公司代為操作的專戶管理模式。這類私募基金公司往往規模較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如青馬投資泛金投資就屬於此類模式。在這種組織形式中不乏一些期貨公司設立的子公司如上海中期資產管理公司等。
在有限合夥期貨基金中所有投資者都是有限合夥人,而操盤手則作為普通合夥人屬於是合夥人開辦的投資公司自營式的基金。這種形式的合夥制公司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對一些想成立期貨私募的操盤手來說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合法地位的取得也必須付出較高的稅收成本。很多機構考慮到較高的稅收成本以及管理上的不便最終還是放棄了有限合夥這種模式 。
第三類公司的組織形式則屬於期貨工作室模式。這類私募基金通常遊走於灰色地帶,由操盤手個人吸引資金與客戶簽訂代客理財協議,這類代客理財協議並無明確的法律保障。一方面一旦客戶虧損往往發生糾紛,而客戶如果盈利後不按照事先的約定給予操盤手分成操盤手也只能作罷。盡管這類 代客理財並無法律保障,但由於市場不完善這類期貨工作室卻是期貨私募各組織形式中為數最多的早年成立的期貨工作室也逐漸成長為投資管理公司。
上述三類模式中除了有限合夥基金其他兩類組織形式都是採用賬戶管理的模式,並且賬戶管理模式至今仍是期貨業投資運作的主流形式。這主要是由於期貨私募難以像證券私募那樣採用集合信託等公信力較高的組織形式並且相對於證券私募來說目前期貨私募的基金凈值結算體系並不完善。因此集合式的基金管理模式還不多見,在產品形式上由於期貨私募的募資難度相對較大,一些期貨私募的產品仍以保本保收益完全保本部分保本為主,而要達到保本則期貨私募需投入一定的自有資金作為保證金,一旦交易發生虧損期貨私募公司無疑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㈡ 私募基金收取業績報酬要開發票嗎
私募基金所提取的業績報酬方法,最近成為熱門話題。在過去幾年中,陽光私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高凈值投資者也踴躍參與。而直到最近,關於業績報酬計提的方法方式問題,才使得投資者重新審視自己所投資的產品。那麼私募究竟有哪些計提業績方式,哪種方式更為公平?
基本原則:利益一致
眾所周知,私募基金的業績報酬,一般是盈利的20%,有些私募可能達到30%。一般來說,投資人要將盈利部分的20%分給私募管理人,這也是國際上私募基金業績提成的通常標准。
對於這個問題,美國一位資深對沖基金人士曾對記者解釋說,他們認為這類以獲取絕對收益為目標的投資方式,和投資者投資實業的概念是類似的。投資者投資一項生意,通常是分一部分收益給實際的管理者。所以業績報酬20%或者30%是可以接受的,前提是盈利。
在私募基金陽光化以前,私募行業的固定管理費通常相當低,一般沒有或者在0.5%左右。而在陽光化之後,由於託管行等參與有一定成本,私募的管理費有所上漲。現在股票私募的管理費通常在1.5%~2%上下,大於等於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由於大部分私募默默無名,通常規模很小,光靠管理費是難以生存的。
私募基金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還是通過提取業績報酬。較高的報酬也才能留住好的人才。
從理論上來說,對投資人,雖然讓渡了20%的業績報酬,但這樣的一個讓渡,會讓私募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一致起來,讓私募的關注重點回到爭取正收益上來。也因此,通常較為優秀的私募對下行風險的控制特別重視,因為凈值一旦下跌,則不能計提業績報酬。同時,如果回撤過大,也會隨時喪失投資者的信任。
由於業績報酬的收取,通常都是採用「高水位標記」的方法,所以下跌後即使反彈,如果不反彈到歷史凈值高位,也是不能提取業績報酬的。
所以同時,為了更好地讓私募管理人和投資人的利益趨同,在資金投入方面,很多私募管理人也會自己購買一定份額。無論是通過信託還是券商渠道,過去很多老牌私募產品,私募管理人常購買10%的份額以表現出和投資者風險共擔——這類私募管理人相對更值得投資者信任。
早期的陽光私募,如在過去深國投平台上發行的私募,一般要求私募管理人購買至少一份,並在未來提取業績報酬時,要將業績報酬中的一部分轉成份額,一直到管理人佔到總份額的10%。這樣的條款,會讓私募基金的管理人與投資人的利益更趨一致,與投資人靠得更近。
通過好的機制將蛋糕做大,讓私募管理人和投資人雙贏,這是業績報酬讓渡者和獲取者的共同目標。
計提方式多有不同
投資者要知道的是,同樣的業績報酬,因為演算法的不同,對私募管理人的驅動,及投資人實際讓渡出的收益,其實並不一樣。
早在2009年,銀監會正式對陽光私募的業績報酬提取辦法進行規范,其中稱盈利與清盤成為提成的必要條件(當時私募只能通過信託形式陽光化)。對此,當時業內嘩然群起攻之,在反對的同時,業內提出用「高水位」提成法代替「清盤法」。
所謂高水位是指只有基金業績超過了基金歷史最好水平,基金經理才能提取業績報酬。譬如,某基金歷史最好成績是凈值1.3元/份,而第二年凈值回落到1.2元/份,那麼雖然這一年基金仍然較發行價1元盈利20%,但該基金經理卻得不到業績提成。如果第二年該基金凈值達到1.4元/份,則基金經理可以得到業績提成,但「高水位」也就提高到了1.4元。這一方法目前已被不少陽光私募採用。
當時,業內認為銀監會的新規可能導致陽光私募難以生存。如果要求私募基金清盤後才能提取業績報酬,雖然從法理上看有一定的合理性,就是說如果不清盤,產品凈值所代表的只能是賬面價值,每天都是波動的,並沒有真正兌現給投資者。但這卻違背了長期投資的本意,導致此後發行的陽光私募信託產品為了確保「不餓死」,都會設定1年或者2年較短存續期,對行業的發展也不利。
㈢ 期貨私募的發展現狀
在近兩年國內股市總體處於下降通道,無論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都感嘆賺錢難的現實下,讓普通投資者頗感神秘的期貨私募近期真是「露臉」,動輒幾倍、十幾倍的收益率沖擊著人們的神經。
然而,我們看到的只是硬幣的正面,硬幣的反面反而被忽視了。由於期貨市場特有的杠桿交易模式,期貨私募產品的高收益必然與高風險相伴,業績波動較大。
從相關網站可查的信息可以發現,有的期貨私募產品虧得慘不忍睹,凈值跌到兩三毛錢的並不少見。更令人關注的是,我國對期貨私募的監管尚處在真空地帶,沒有法律法規的約束,沒有第三方監管,其業績的真實性、公信力受到質疑,多數期貨私募還是停留在專戶理財的階段。
以投資期貨市場為主的期貨私募,目前基本上採用三種形式:
一是有限責任公司,
二是有限合夥期貨基金,
三是「期貨工作室」。
未來,期貨私募的發展路徑或許會以前兩種為主。目前,已有少數有影響力的管理期貨私募基金公司,如頡昂、鴻鼎資本、上海久富等。有限合夥制在獲得合法形式的同時,如果是自然人股東,則需要按照個人所得稅徵收,如果是法人,則按照企業所得稅徵收,面對較高的稅收和管理成本,有的期貨私募只好放棄准備嘗試有限合夥形式的「陽光化」。
基金分析師認為,目前,我國的期貨私募還處在起步的階段。受法規的限制,國內的期貨私募無法像股票型私募那樣通過信託公司發行產品,往往採用有限合夥的形式。雖然目前來看,有限合夥形式私募的基金凈值的公信度可能不及信託發行的產品,但隨著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的放開以及基金行政管理人的介入,該類產品在市場的接受度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隨著基金、信託、券商、銀行等各類期貨理財產品的發展,特別是期貨公司自管業務的開閘,期貨私募探路「陽光化」具備了可行性。例如東航金融與匯添富基金合作,發行了一隻基金專戶產品。匯添富基金專戶聘請東航金融旗下子公司東航期貨做投資顧問,該產品的投資范圍包括股指期貨和在內地范圍內交易的商品期貨品種。
繼華寶信託、外貿信託及華潤深國投之後,興業信託也獲得了股指期貨交易業務資格,這意味著信託公司的證券投資類信託業務進入金融衍生品投資領域。永安期貨、華泰長城期貨等19家期貨公司上報的資管業務產品正在審批,按審批流程,本月有望獲批。今後期貨私募與期貨公司強強聯手,闖出一條新路同樣值得期待。
上述三類模式中除了有限合夥基金其他兩類組織形式都是採用賬戶管理的模式,並且賬戶管理模式至今仍是期貨業投資運作的主流形式。這主要是由於期貨私募難以像證券私募那樣採用集合信託等公信力較高的組織形式並且相對於證券私募來說目前期貨私募的基金凈值結算體系並不完善。
因此集合式的基金管理模式還不多見,在產品形式上由於期貨私募的募資難度相對較大,一些期貨私募的產品仍以保本保收益完全保本部分保本為主,而要達到保本則期貨私募需投入一定的自有資金作為保證金,一旦交易發生虧損期貨私募公司無疑將面臨極大的風險 .
雖然期貨私募「陽光化」的路途不會一帆風順,但他們已經走在路上。
期貨私募業發展亟待法律護航
和過往股市中的陽光私募一樣,現在很多期貨私募管理人也表示,他們面臨的最大困惑或者說瓶頸就是法律地位的缺失。由於沒有合法的身份,而期貨市場給人的印象又一直是高風險場所,在這種背景下,期貨私募很難壯大;此外,因為是高風險活動,期貨私募也害怕惹上官司,因此期貨私募的收益率經常會受到很大影響。業內人士認為,今後內地市場的衍生品將會越來越多,但期貨私募業要想取得大發展還必須取得更好的法律保障,首先是相關立法的配套完善。
毋庸諱言,在很多普通投資者眼中期貨玩家就是職業賭徒,而期貨私募實際上就是把錢交給一些水平比較高的職業賭徒玩,而且這些人還不具備合法身份。在這種認識驅動下,首先期貨私募在資金募集方面就存在很大問題。據了解,在管理規模方面,規模達到1億元左右的期貨私募,其管理規模及管理水平可以排在行業前列;規模達到1千萬元左右的期貨私募,可以算做中型的;大部分期貨私募的管理規模都在幾百萬元。相較信託私募,規模相差很遠。究其原因,這和相關法律的缺位有很大的關聯。
由於法律地位不明確,很多期貨私募並不敢大張旗鼓地開發市場,有些公司甚至連網站都沒有建立,也害怕與公共媒體打交道。據一些業內人士介紹,期貨私募公司的員工大多是交易型專業人才,沒有專門的市場營銷人員,他們的營銷模式就是「口碑模式」。外界對他們知之甚少,資金的募集也就存在一定難度,沒有人會將自己的錢交給自己不了解的人打理。另外從渠道來看,由於期貨私募的資金募集難度較大,目前發展較為順暢的信託業對期貨私募信託產品興趣不太大;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去年某銀行理財產品出事之後,一些銀行迅速將財產池的高風險產品剔除,期貨私募通過銀行渠道發展的路子被堵住。算來算去,目前有較大意願發行期貨私募產品的渠道似乎只有券商。
因為缺乏明確的法律地位,期貨私募的交易效率也會受到影響。他們不能以「集合賬戶」的方式進行操作,只能以「單賬戶」的方式進行管理,這樣就會影響到期貨私募的交易效率和交易公平,按照「單賬戶」的方式,投資管理人與眾多的委託人簽訂委託理財協議之後,會在不同的期貨公司開立不同的資金賬戶。按這種方式,投資管理人管理的賬戶有限,其管理的資產規模也會受到限制,甚至還會產生不公平交易的風險。而此前股票市場一些私募出事之後,法律上最後給予的罪名是「非法經營」,這意味著即使以個人名義與客戶簽訂資產管理協議,期貨私募若因虧損而被客戶起訴也可以被冠以「非法經營」罪名而獲刑。因此,期貨私募操作非常小心,生怕在賬戶管理上給自己引來麻煩,而由於對風險控制非常嚴格,期貨私募的收益率又會受到一定影響,一旦期貨收益率低於股市時,期貨私募的資管規模就會進一步削減。
然而,發展期貨私募業又是現實的需求。由於中國經濟和投資理財市場的不斷發展壯大,對全球投資者吸引力的不斷提升,需要有更多的期貨期權清算產品和其他金融配套產品出現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而期貨市場對參與者的要求更高,專業性更強,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在當前背景下選擇從法律角度進行突破,或許是迎來期貨私募業發展春天的一招良策。
㈣ 如何監管私募基金
根據監管層日前下發的《信託公司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要求,證券投資信託設立以後,信託公司應當親自處理信託事務、自主決策,並親自履行向證券交易經紀機構下達交易指令的義務,不得將投資管理職責委託他人行使,私募基金經理僅能作為第三方投資顧問來開展服務,不得代為實施投資決策。
「如果按此規定來嚴格實行,那麼現有的相當比例的陽光私募難符合要求,將對整個行業將帶來較大沖擊。」某私募基金經理對上述政策如此評述,該基金經理曾在南方某信託公司發行多期信託產品。
一位陽光私募的投資顧問認為,上述政策恐怕只能停留在形式之上,而難於真正落實。他表示,現在他與信託公司合作發行的陽光私募產品表面上就是按照這種新規則在運作,但實際操作指令都是由他們團隊來下發。
「市場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陽光私募誕生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強調信託公司要直接履行決策義務,但實際並未如此嚴格操作。」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銀行理財產品教授李勇說。
李勇表示,監管層新規中要求的信託公司履行決策義務與投資顧問掌控陽光私募並不矛盾,其間還有很多空間和辦法來實現。他認為,在所有的陽光私募產品中,投資顧問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自己的策略下決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投資風格,這點不可能改變,不然市場就失去了投資者,證券投資信託這類陽光私募難於存在。
而國內某知名信託公司信託部負責人也表示,要求信託公司履行投資指令,這其實只需通過電腦軟體設置就可解決,而不用投資顧問通過信託公司來下操作指令———盡管形式上顯示的仍是信託公司下發操作指令。
「說白了,證券投資信託就是要求信託公司對投資者負責,投資顧問對信託公司負責,投資顧問不需直接對投資者負責。」李勇說,此次政策的出台,監管層主要目的就是要提示信託公司注意風險,不能簡單依靠投資顧問的建議。
不過,也有信託公司認為,監管部門的確需要加強對投資顧問的監管力度。上海某信託公司一位副總就表示,如何應對投資顧問在投資過程的道德風險,諸如內外勾結進行老鼠倉操作等,是監管層必須面對的問題。
㈤ 民間金融的運作模式
民間金融的主要表現形式為資金供求者之間直接完成或通過民間金融中介機構間接完成的債權融資。主要運行形式有: 農村合作基金最早是一種新型社會保障組織,後演變為農村合作基金會。農村合作基金會是合作制集體經濟組織,從性質上看,農村合作基金會並非真正意義的金融機構,而是一個社區性金融系統的補充形式。1983年一些鄉村為有效地管理、用活和清理整頓集體積累資金,將集體資金由村或鄉管理並有償使用而設立基金會;1984-1986年處於萌發階段;1987-1991年處於改革試驗階段,逐步得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鼓勵和支持;1992以來,開始處於推廣和穩步發展階段,在1995年前,在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准下,全國農村相繼建立了農村合作基金會,有區級的、鄉鎮的、村級的。
基金會籌集資金渠道主要有:
(1)集體積累資金,即向農民收繳的各項統籌提留資金。如水利費、土地使用費、公路養路費、五保戶軍列屬、民兵訓練費、文教衛生科技服務費等。
(2)農業發展資金:上級撥付或捐贈的支農建設資金。
(3)農戶入股資金。
(4)代管資金:財政撥給鄉(鎮)事業單位的經費收入、各項罰款或收入。
資金投放主要用於:鄉(鎮)、村辦企業,農用基本建設,農戶種養殖業,農戶生活困難救濟等。農村基金會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正式金融體制安排下資金供給不足的矛盾,有利於農村經濟的發展,但大多數農村基金會的運作都違背了合作基金會的互助宗旨,把農村基金會變成了辦理存貸業務的第二個農村信用社,由於普遍的高息吸存和內部管理混亂,農村基金會很快出現了大面積的兌付風險。農業部農村改革試驗區辦公室「農村合作金融」課題組在全國的調查中發現,組大多數農村合法基金組織並沒有在當地的工商部門進行登記、注冊,也沒有獲得相應的營業執照,其法人地位並未得到法律的認可(有些地方在處理法律問題上把其當作自然法人)。按民法通則規定,合作基金組織已基本符合獲取法人地位的條件。法人地位不確立,其經濟行為就必然會受到限制,既不能照章納稅,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1999年1月,為規範金融市場,整頓金融秩序,國務院發布3號文件,正式宣布全國統一取締農村合作基金會。個別地區依然存在極少量的農村合作基金會組織,只是經營方式已由以前的公開轉為地下。就這一點而言,其和地下錢庄實際上已經沒有很大差別。雖然農村合作基金會這種形式已不再存在,但我們仍可通過對其分析,借鑒其優點,摒棄其缺點。農村合作基金會在其存在的歷史階段,一方面填補了基層農村金融體制斷層,其業務主要面向小農戶從事行社業務不經濟的小額信貸服務,能夠以靈活的金融活動來彌補行社之不足;另一方面,從近些年的實踐經驗看,只有在那些農村合作基金會發展較好的地方,高利貸才得以被抑制。然而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對它進行了過多的行政干預,且由於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導致了許多憑關系,走後門的情況發生,農村合作基金會的功能被嚴重扭曲。農村合作基金會,是一個完整走完產生、發展、滅亡全過程的大型民間金融機構,對其分析可以給我們許多經驗和教訓。一個突出的教訓就是,如果金融監管還未能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進行,政府還可以對民間金融機構指手畫腳,民間金融的合法化就是民間金融的災難。 我國的私募可以粗略地分為幾個類型:
民間開發性募集
如前幾年廣東流行的庄園開發投資就屬於一種私募(美國也曾流行過果園開發投資),目前有一些針對富裕老齡人口的「墓穴預訂投資」也屬於私募,而更多的是那些真真假假的為了進行新產品、新項目開發而進行是募集。一個公開的案例是海南三亞市開發建設總公司於1992年發行的「三亞地產投資券」。一些研究者將這次發行界定為「資產證券化」(何小鋒、劉永強,1999)是不確切的。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私募,但私募范圍公募化了(我國私募范圍的公募化非常普遍,這也是一些私募造成社會危害的重要原因)。
帶有會員制性質的募集
包括一些標會和老鼠會等。會員制募集在我國通常被認為是一種民間借貸,但筆者認為有相當一部分屬於私募的范圍,因為會員制募集報接近投資基金。這種募集的共同點是回報率非常高,有時高得根本不能兌現並被設計為連環套,這就具有明顯的詐騙性和賭博性。
經營集資和職工持股計劃
一些企業(特別是小企業)推行面對職工的生產經營集資和職工持股計劃,這種募集有時從人數上來看可能並不少,但本質上仍是私募。我國的私募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既有真正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私募,更有欺詐性私募。由於缺乏監管,很多本應進行私募的籌資活動遠遠超出了范圍,成為了變相的公開募集,擴大了風險並引起了社會問題。
盡管私募在我國魚龍混雜,但健康的、正當的私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起到了和正在起著積極的作用。80年代江蘇一帶鄉鎮企業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資本動員方式的成功,當時由於正式金融帶有很強的計劃色彩,所以通過基層政府動員資本成就了鄉鎮企業在計劃經濟的體制外發展。浙江溫州一帶並沒有多少鄉鎮企業,但經濟也發展得較快,其資本動員方式更多地是依靠市場化的民間借貸和私募,民間借貸和私募成就了溫州家庭企業的發展。浙江和江蘇資本土壤的不同使他們有著不同的資本動員方式和不同的企業模式,浙江的民間非正式金融要比江蘇活躍;廣東的發展得益於外資,但私募的作用也決不可忽略。 我國的私募資本事實上是處於地下和半地下的狀態,健康的私募得不到鼓勵和引導,欺詐性的私募難於得到禁止。由於我國正式的法律文件中並沒有私募的概念,我國也並沒有系統地考慮過私募的積極作用,再加上我們對於民間金融活動的風險性和詐騙性的擔憂,私募實際上是被抑制的。採取一些措施,適度發展我國的私募資本市場,是值得認真考慮的。
首先,要使私募成為一個正式的法律概念並對其范圍作出界定。私募是與公開募集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只有在有關證券的法律中界定哪些募集行為可以獲得審核豁免,這些被豁免的募集行為只能以什麼方式、在什麼范圍內進行,才能使私募有法可依。
其次,允許以私募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在美國,原則上一美元、一個人就可以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我國對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很嚴格,有關法律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額,規定了自然人以發起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發起人必須多於五人,而以募集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時,又必須公開募集,加大了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難度。如果私募的法律地位能夠確立,以私募方式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少於五人就可以發起設立並在設立後進行私募,都是可以接受的,這對於小型公司的創立和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
第三,發展機構投資者,並適度發展專業化的私募投資基金。私募資本風險較大,所以募集對象只能是具有風險判斷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這類投資者當然包括富有的家庭和個人,但大部分還是機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捐贈基金、保險公司、大企業的投資公司等等。對於私募資本市場來說,有較多剩餘資金的家庭也是潛在的投資者,但要吸引這些資金並控制風險,較好的方式是發展專業化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專業化投資基金不但有利於監管,而且可以介入受資企業的治理,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資風險。
在美國這樣的法制社會,控制風險和防範詐騙的方式既有對私募范圍的限制,也非常依賴於募集者的信息披露和當事者對募集者披露不足的訴訟。很多民間金融活動看起來是民不告,官不究,但事實上民很喜歡告,所以詐騙活動懾於訴訟的威力而沒有什麼大市場,當事人已發生的損失追償也只限於法律規定的范圍之內。但我國的情況不一樣,遇到欺詐性募集,可能沒有人去告,而且還會積極參與,而一旦構成損失,當事人就可能要求「官府」承擔責任,甚至正常的風險性投資虧損也要政府賠償。而一些高息集資帶有很強的欺詐性和賭博性,投資者明明知道不可能有那麼高的回報,明明知道募集者的承諾是虛假的、披露是誤導性的,但還是要投資並介紹別人投資。因此,在我國要有效防範風險和詐騙,必須主要立足於對私募范圍的事前限制,而不能像美國那樣過多依賴證券理論中的披露主義和事後的以虛假披露為基礎的查究。另外,我們慣常以回報率的高低來判定是否是非法集資和是否應被禁止,這實際上既會抑制正當的私募,也並不能防範詐騙。同欺詐性集資一樣,正當的私募通常也都是以高回報來吸引投資者,因為私募往往是高風險投資,我們也不能武斷地說如見的年回報率都是不可能的,因而肯定是詐騙。而真正的詐騙者,即使以10%的回報率來集資也照樣可以詐騙。所以,對私募風險的控制、對詐騙的防範,不應該是以簡單的標准來判定是非,而應有一整套法律規范。首先,必須對證券的范圍作盡可能全面的界定。第二,對募集方式作出限制。第三,對募集對象、募集人數、募集金額等作出限制。第四,對流動性作出限制。
總之私募市場與民間金融市場重疊性較強,如何發動民營資本設立利用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新興金融工具的獨特運營機制,也許是民間金融突破的一個有效途徑!?
㈥ 搞私募的人一般賺錢嗎
搞私募的門檻比較高,優勢很多,一般是賺錢的,但是風險是很大的。
㈦ 2015年私募基金有監管部門嗎
根據監管層日前下發的《信託公司證券投資信託業務操作指引》要求,證券投資信託設立以後,信託公司應當親自處理信託事務、自主決策,並親自履行向證券交易經紀機構下達交易指令的義務,不得將投資管理職責委託他人行使,私募基金經理僅能作為第三方投資顧問來開展服務,不得代為實施投資決策。「如果按此規定來嚴格實行,那麼現有的相當比例的陽光私募難符合要求,將對整個行業將帶來較大沖擊。」某私募基金經理對上述政策如此評述,該基金經理曾在南方某信託公司發行多期信託產品。一位陽光私募的投資顧問認為,上述政策恐怕只能停留在形式之上,而難於真正落實。他表示,現在他與信託公司合作發行的陽光私募產品表面上就是按照這種新規則在運作,但實際操作指令都是由他們團隊來下發。「市場的擔心是多餘的,自陽光私募誕生以來,監管部門一直強調信託公司要直接履行決策義務,但實際並未如此嚴格操作。」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銀行理財產品教授李勇說。李勇表示,監管層新規中要求的信託公司履行決策義務與投資顧問掌控陽光私募並不矛盾,其間還有很多空間和辦法來實現。他認為,在所有的陽光私募產品中,投資顧問的主要職責就是在自己的策略下決策,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投資風格,這點不可能改變,不然市場就失去了投資者,證券投資信託這類陽光私募難於存在。而國內某知名信託公司信託部負責人也表示,要求信託公司履行投資指令,這其實只需通過電腦軟體設置就可解決,而不用投資顧問通過信託公司來下操作指令———盡管形式上顯示的仍是信託公司下發操作指令。「說白了,證券投資信託就是要求信託公司對投資者負責,投資顧問對信託公司負責,投資顧問不需直接對投資者負責。」李勇說,此次政策的出台,監管層主要目的就是要提示信託公司注意風險,不能簡單依靠投資顧問的建議。不過,也有信託公司認為,監管部門的確需要加強對投資顧問的監管力度。上海某信託公司一位副總就表示,如何應對投資顧問在投資過程的道德風險,諸如內外勾結進行老鼠倉操作等,是監管層必須面對的問題。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
㈧ 您好,我父親最近買了一個叫 國龍碳匯 的私募基金
鐵定上當了,我的一親戚交了幾萬,跟你說的情況一模一樣,專騙老年人,傳銷害死人,迷上這玩意了,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說白了就是貪念,別人說什麼你信什麼,投6w,回頭過兩年回報你600w,就等著發財吧
㈨ 搞私募的人一般賺錢嗎
1、私募是什麼?
私募其實就是代客理財,由於募集對象都是特定人群,所以審查不那麼嚴格。公募因為是面向大眾,為避免在極端情況下出現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公募是要嚴格審查的。
私募,比如你有幾個好朋友,大家都有幾個閑錢,完全可以自己弄一個,這個很簡單的,你甚至都可以不去注冊,私下裡弄,稅都不用交。取個高大上的名字,比如叫宇宙銀河國際駐地球對沖火星基金這樣的,我覺得挺好的。
2、私募的風格問題
這個純粹要看所募集資金的風格偏好。
假如你找到的人都是風險偏好型,那完全可以「滿倉滿杠桿,天天去打板,賺了去HAPPY ,虧了割JJ」,反正想怎麼玩怎麼玩,只要大家都同意那種游戲規則就行了。
不過,如果是一個有志於做大做強,將來要去征戰華爾街,要去征服星辰大海的基金管理人,那肯定不能這么玩。這么玩有很惡劣的影響,會毀掉他的職業生涯。
一個優秀的私募,從一開始就應該是優秀的。它有好的辦公場所,不會選擇在網吧衛生間里辦公。它的管理人像海鷗那樣有雄心壯志,像守望高新那樣善於發掘牛股,像雷立剛那樣有膽商。但是僅僅有這些還不夠,真的,遠遠不夠。
3、私募應該怎樣去選擇募集群體?(1)
首先,一個優秀的有雄心壯志的私募絕對不會面向淘股吧這樣的社交虛擬網路人群去募集。因為這種募集人群有很嚴重的情緒化傾向,並且天生缺乏對私募管理人的堅實信任。如果面向這類人群發起募集,那麼這就好像一個農民起義領袖率領一群手持鋤頭的農民去征服星辰大海。成功的概率是存在的,但是會非常非常艱辛。君不見二十四史上的農民起義領袖成千上萬,最後建立霸業的不過寥寥數人。
4、私募應該選擇怎樣的募集群體?(2)
首先,最好是高凈值人群。如果你能找一個人募集一千萬,那絕對比你找一千個人每人募集一萬要好得多。
私募並不僅僅是管理資金,錢只是一個代碼,更關鍵的是管理好錢後面的人心。你准備出海捕魚,你認為能捕獲一條鯨魚,但也許你在外面轉悠幾個月,只撈到幾個小蝦米。或者還有更糟,你遇到了北海巨妖,遇到了傳說中的巨山一樣的白鯨之王,遇到了百年一遇的暴風雨,你能活著回來都是萬幸了。在你不順利的時候,你怎麼去說服你的金主繼續給予你信任呢?
不管你怎麼去說服,我相信你會同意說服一個人比說服一千個人容易。
高凈值人群一般比低凈值人群更懂得風險的不可預料性,他對於風險的承受能力也會比屌絲們強,他給你的一千萬只是他財產中的一小部分,給你的時候已經考慮過種種不順利的情形。這種人天生就比除了樂觀情緒就一無所有的人群便於管理。
另外,當你做的很順利的時候,這種人群會很容易給你帶來更多的優質客戶,因為他的朋友一般也都是高凈值人群,有他牽線搭橋,以後你擴大規模是很容易的事。
5、私募最大的難題在哪?
當代的中國,高凈值人群並不少,但私募依然很難做。私募難在哪?
難在三個方面。
第一,難在你自己很難保持一個長期穩定的勝率。
對於發私募最熱心的人群就是超短高手群體。因為超短在順風周期里創造的暴利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感到震驚。試想,如果一個超短高手能把自己的資金擴大一千倍,那他三年獲得的利潤足以夠他去迪拜過上奢華的一生了。
但超短這個模式是一把雙刃劍(不展開說了,說了沒准等下一堆噴子來噴我)。asking現在還做超短嗎?炒手都從私募里退了自己玩自己的了。如果超短真的如很多人想像的那麼無敵,他們這些一流超短高手應該不停地去擴大資金規模,然後用不了幾年就超越巴菲特了。
第二,難在如何獲得穩定的現金流支撐。
資本市場的暴風雨是隨時可能發生的。前一天風和日麗,後一天可能就烏雲壓城,總有一些困境是出乎你預料之外的。假如暴風雨很快過去那也還行,但是如果這場暴風雨遲遲不離去,而你家的米缸已經空了,那麼怎麼辦呢?要麼主動清盤,要麼被動平倉。
奧馬哈先知懂得這一點,他運用了他的社交能力圈去獲得了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支撐,因此伯克希爾哈撒韋雖然在歷史上也有過多次腰斬的經歷,但都沒有被迫清盤。這是一個奇跡,因為即便是業績良好的銀行,也不乏在社會情緒崩潰期里被擠兌破產的先例。
遺憾的是,大多數私募管理人是沒有奧馬哈先知那樣的人格魅力和社會資源的,王亞偉和徐翔算是中國私募界的頂級大佬了,但也不能和老巴相提並論。至於民間的很多私募操盤手們,那更是沒法比了。
許多有志於成立私募的人,往往都是智商高情商低的人,在資本市場里,如果單純的做交易,確實情商用處不大。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私募的江湖一樣需要情商。那些個性高傲而孤寒的私募管理人其實都有潛在的崩盤風險。
第三,難就難在如何找到認同你投資方式的高凈值客戶
找到高凈值客戶並不特別難,但要從這個群體里找到認同你的投資方式的人就很難了。准備在私募界大展宏圖的你,就好像一個決意要嫁入豪門的灰姑娘,蓬頭垢面,口袋空空,全憑一張嘴要去滿世界尋找那個真心愛你的王子,難啊。
不要以為揣著那些短期翻倍的交割單就能讓王子們看上你,你要真有錢你也不用去找王子了。
你找到的王子一般都是那種粗俗之輩,對投資一知半解,對你半信半疑。他要真是個投資高手他還找你幹嘛?
大多數中國王子都會要求你在零風險的情況下每個月翻倍,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於是你據理力爭,然後他們同意在零風險的情況下每兩個月翻倍一次,當你再次據理力爭的時候,王子們都打著呵欠回家睡覺了。
中國人接觸投資的時間太短,對於資本市場的認知度整體上還是很膚淺的,他們都把這個當作另類的銀行儲蓄,無風險,高利潤。他們跟你說投資,其實是想放高利貸。這種人如果去華爾街投資,根本不會有私募經理會搭理他們。但是你,這個中國的丑小鴨,一個落魄的灰姑娘,你必須得搭理他們,因為你能接觸到的王子都是這個類型的暴發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