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开放券商
⑴ 资本市场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有哪些看点
证监会近期召开的会议研究部署了五大需要重点推进和抓紧落实的工作,指出要加快推动证券行业放宽外资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实落地;抓紧推进沪伦通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年内推出;积极支持A股纳入富时罗素国际指数,提升A股在MSCI指数中的比重;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统一准入标准,放宽准入条件,扩大境外资金投资范围。
国泰君安研究所分析师解运亮认为,引入国外投资的效果值得期待,“现在美股估值较高,投资者压力也大。中国股市目前估值较低,下探空间有限,触摸到底部后,价值将开始体现。”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十分看好境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但实际能有多少增量资金入场,还要看他们对境内市场规范性和基础性制度建设的认同度。
来自中华网
⑵ 金融业开放概念股有哪些 金融业开放概念股票一览
银行股
600000 浦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600015 华夏银行 600016 民生银行 600036 招商银行 601009 南京银行 601166兴业银行 601169 北京银行 601328 交通银行 601398 工商银行 601939 建设银行 601988 中国银行 601998 中信银行 000001平安银行002142 宁波银行601988农业银行 601288光大银行
券商股
600030 中信证券 600837 海通证券 601099 太平洋 000562 宏源证券 000686 东北证券 000728 国元证券 000783 长江证券
保险股
601318 中国平安 601601 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洋保险) 601628 中国人寿
信托股
600643 S爱建 600816 安信信托 000563 陕国投A
⑶ 券商要达到什么条件才能发售开放式基金
证券法规定了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必须具备的条件:
1.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5亿元。依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这里的"实缴"、"实收"体现了证券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是公司能够实际支配的财产,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承担责任的额度。法律对设立综合类证券公司规定了大大高于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是考虑到了证券公司作为特殊类型的公司,要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资本金是证券经营机构实力的象征,也是公众信心的基础,更是防范经营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根据资本金的规模,可以判定证券公司可以被允许的资产负债规模;在风险不可避免,且营利不足以弥补损失时,充足的资本可以保证证券经营机构的正常运营;还可以对证券投资机构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维持一定的清偿能力。
2.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具有证券从业资格。1995年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为提高证券从业人员素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制定了《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年满21周岁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品行良好、正直诚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申请从事证券业从业资格前五年未受过刑事处罚或严重行政处罚,具有证券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高中毕业并有从事两年以上证券业务或三年以上其他金融业务经验,或四年以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与证券业相关的工作经历,经过证监会指定培训机构举办的证券从业资格培训或通过其他学习方式达到相应水平,通过证监会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遵守国家有关法规以及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行为规范,接受证监会的监督与管理的人员,可以取得证券从业人员资格。通过提高证券从业人员素质来提高证券公司的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
3.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合格的交易设施。这是从事综合类证券经营业务的必备的物质条件。特别是随着国际上高新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文件管理技术的应用,都对我国的证券公司业务提出了挑战。尽快完善我们的硬件设施,有助于对证券市场的科学管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4.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业管理的体系。由于综合类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是既可以为客户代理证券的买卖,又可以用自己的资金和证券从事证券自营买卖,这样在高度竞争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就有可能发生证券公司挪用客户的交留资金或证券去为自己进行证券交易,或者违反交易程序规则,抢先进行自营业务,将营利据为己有,这样就违反了公平的原则,并往往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害。因此,法律要求综合类证券公司要有规范的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分业管理的体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这里既包括了对自营业务风险控制的管理,也包括对自营业务禁止行为的管理,还包括要将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从资金、账户、人员上分开管理,并将客户存入的交留资金在法定的时间内存入指定银行的独立账户,将公司证券自营资金设立专门账户单独管理核算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
⑷ 第一份工作选择:银行金融市场部vs券商固定收益部门
某中小券商固定收益部门
优点:债券市场未来发展比较活跃,部门虽小,所以挺锻炼人,自己。未来跳槽空间广阔,可以往 银行金融市场部,或者基金专户等方向跳槽。
1)外资行毕竟在内地吃的不是很开,就是虽然是mt,以后还是要往业务型方向发展,外资行业绩压力也非常大。当业绩做的好,mt的通道才能往上升的更快。
2)2年轮岗以后,可能分到不在上海的地方。因为楼主是女生,目前是想定居在上海了,如果把我分到其他地方,鸭梨有点大。
待遇:1w3每月,外加如果到非户口所在地工作,另外5k的补贴。
⑸ 中国金融开放后,会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中国金融开放后,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我国的国际化进程,虽然短时间内,我国的金融市场在面对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从长远来看,国际化是一个趋势,中国的发展已经很迅速,早晚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所以中国的金融市场应该对外开放,面向全世界,这样才能更好的和全球资本进行对接。
三、在发展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水平。新事物的发展有其两面性,金融大门的打开必然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一定的冲击,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冲击会让我们以后发展壮大,所以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我们应该持有谨慎的态度,在稳定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找到自己金融发展的方向,这样才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
⑹ 证券业的开放度较低是什么原因
从历史的教训以及其他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经验来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有利于证券公司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构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机制。当前,应以外资参与高风险证券公司重组为契机,全面推进证券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以此推动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管证券业已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但中国证券业仍然是世界上少数存在对外开放限制性措施的国家之一。
在当前情况下,应立足长远,通过引入外资,形成与国内证券机构的良性互动,在世贸组织承诺和现行法律框架内,积极引入国际一流投行、港台优质公司以各种形式进入中国境内证券市场,有利于改革证券业的公司治理,提高会计标准和透明度,提高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的意识,引入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提高管理风险水平,总之是提高服务水平,使广大中国企业和普通投资者获益。
⑺ 证券公司很多,哪一个证券公司的佣金最便宜呢
目前,市场上的证券公司的确很多大约133家左右,随着金融业的开放,证券公司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作为普通投资来说,各种交易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都想找一个既便宜又好用的证券公司开户,尽量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各家证券公司的收费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家证券公司不同的营业部收费也是不同。下面先看下,股票交易过程中,需要缴纳什么费用。
从上面的费用明细可以看出,股票交易的成本,印花税千分之一,上证过户费万0.2,再加上证券公司的佣金。规费以一般是包含的证券公司的佣金中,另外很多人认为深证没有过户费,是错误的,只是一般都包含在证券公司的佣金中,没有单独罗列出来而已。
投资者目前可以调低的只有券商的佣金,但是券商的佣金也是有成本的,就是规费。在万0.687,深证算上过户费是万0.887。所以极限位置也是这个水平,但是实际上,都拿不到这水平,因为证券公司本身的运行,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可能亏钱让你交易。有一些宣传很低的手续费,实际上不包含规费,玩的文字游戏。
目前整个行业的佣金水平都已经很低,不像前些年差别大。费用差别不大的情况下,选择券商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低廉的费用,也要考虑去能提供的各项服务。尽量选择一些大型券商,网点多办理业务方便,风控和软件体验以及服务上更到位。
⑻ 如何看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 与金融环境的稳定 之间关系
利:国内金融市场效率太低,开放引入国外竞争者,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弊:国内金融市场不稳定,国家货币政策实施难度加大,过快开放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和《金融服务
贸易协定》的要求, 我国承诺将开放资
本市场, 允许外国公司享有国民待遇,
在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中介组织, 取消
跨国界服务限制, 逐步开放资本项目,
走向自由化。为了履行加入WTO 的承
诺, 中国政府将在2006 年底取消外资
投资金融业的股权、地区和数量上的
限制, 迎来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新
局面。目前, 外资银行、券商、保险公
司、投资银行等金融企业大多数都已
经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今后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 是指
允许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 在一定
规定和限制下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
金, 并转换为当地货币, 通过严格监管
的专门帐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 其资
本利得、股息等经批准后可转为外汇
汇出的一种市场开放模式) , 将会以更
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进入我国金融
业。本文采用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
等人构造的“市场结构”- “企业行为”-
“市场绩效”分析框架( 简称为分析范
式) , 研究金融领域全面开放后对我国
金融业的产业组织的影响。
一、对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影响
1.进入壁垒。限制外部企业进入的
壁垒主要包括政策性壁垒和经济性壁
垒。金融业全面开放后, 政策性壁垒将
逐步取消, 经济性壁垒主要体现为绝
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
对特殊资源占有所形成的壁垒。跨国
金融企业进入后可以利用价格优势,
提高绝对成本壁垒, 国内金融企业即
使与之经营相同的产品也不具有任何
价格优势。跨国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多
种途径降低产品成本, 对其他投资者
造成绝对成本壁垒。比如, 跨国金融企
业具有庞大的营销网络和资本实力,
能够快速调整策略和不同市场的产
品, 加速资金的周转, 降低服务价格。
另外, 跨国金融集团对我国企业进行
垄断性并购, 大量挖走人才, 将对我国
金融企业形成绝对成本壁垒。金融业
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增加服务量后边
际成本比制造业增加产量后边际成本
下降的更快, 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
应。国内金融企业规模小, 规模经济效
应不显著。跨国金融企业资本实力雄
厚, 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优势, 将提高
我国金融业的规模经济壁垒。
2. 市场集中度。2005 年9 月25
日, 以恒生银行新增5000 万美元额度
为标志, 跨国金融企业继续扩容, 富通
银行、美林国际、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
等相继获得新增或新批的额度。根据
国家国内贸易局金融企业信息中心的
资料计算, 2001 年我国最大的50 家金
融企业集团的服务额为680.1 亿元, 仅
占全国社会产品金融总额29152.5 亿
元的2.33% , 金融市场的集中度
CR50=2.33, 而美国同期金融产业的市
场集中度指标是我国的9.16 倍。随着
跨国金融企业的进入, 我国金融业的
市场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3.纵向一体化。跨国金融企业的
纵向一体化, 一方面表现在批零业务
的一体化,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与我国
金融业组成战略联盟, 甚至入股兼并
我国金融业。在品牌经营方面, 除采取
降价、网络等手法外, 还通过跨文化营
销与热心公益树立社会形象, 从而实
施纵向一体化策略。
二、对我国金融企业行为的影响
QFII进入金融领域后, 由于其规
模优势和价格优势提高了整个金融市
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 增强了市场竞
争程度, 这必将影响到企业的行为。
1.价格行为。金融业是高度竞争
的行业, 价格是其主要的竞争手段。跨
国金融企业为了提高在中国市场上的
占有率往往采取各种灵活的定价策
略, 国内金融企业纷纷因此而加入价
格战的行列。价格竞争中采用最多的
是根据不同投资者需求差异性的特点
制定价格歧视策略, 如会员制就是将
投资者分成会员顾客和普通顾客等两
类, 对价格敏感并且经常光顾的客户
实行会员顾客优惠价。还有搭配服务、
优惠折扣、返还式降价等方式都是不
同类型的价格歧视策略。
2.促销策略。跨国金融企业在促
销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通常采取各
种广告、主题活动等形式促销。以贡献
度把客户分为三类: 最有价值客户及
最具增长性客户及负值顾客。以个人
金融业务为例, 目前操作中主要以资
产多少划分, 15 万人民币以下为大众
零售客户, 15~50 万的为个人理财客
户, 50~100 万的为私人银行客户。据
中国农业银行内部研究机构的测算,
客户每笔存款只有超过1500 元银行
才有可能赢利, 但我国商业银行却存
在大量低客额储蓄账户, 目前仅工商
银行100 元以下的账户占总账户的
5.16%, 其平均存款只有13 元。
三、对金融市场绩效的影响
金融业全面开放后, 面对市场结
构的变化, 企业采取了更加灵活的价
格策略和促销策略, 必将影响到金融
业的市场绩效。我们将从资源配置效
果、技术进步和利润水平等方面综合
评价QFII 进入金融领域后对金融业
市场绩效的影响。
1.资源配置效果。跨国金融企业
进入后, 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
激烈, 企业之间采取各种降价促销策
略, 投资者就可以在货币收入不变的
情况下, 购买到更多的产品组合, 从而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目前, 跨国金融企
业投资银行、保险、金融经营的品种
多、服务的批量大、服务价格较低, 国
内金融企业采取低价跟进策略, 会使
市场上总体价格水平下降, 优化金融
业的资源配置, 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2.技术水平。大型跨国金融集团
在日常经营中已实现了网络化和智能
化管理, 公司总部及时制定决策, 通过
网络系统及时协调金融商和顾客的关
系。国内金融企业将在技术水平方面
向跨国公司模仿、学习, 甚至进一步创
新, 使中国金融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
提高。3.利润水平。跨国金融企业为了站稳脚
跟, 扩大市场占有率采取的低价促销策略,
必将影响到国内金融企业的服务额和利润
水平, 一批规模小、管理差的金融企业在竞
争中将被淘汰甚至倒闭破产。
中国金融领域全面开放, 将给国内企业
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高我国金融业的
市场绩效, 增强我国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国内金融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按照专
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 培育一批跨地
区、跨行业,跨部门的大型金融企业集团; 加
强金融企业的内部管理, 降低管理费用, 提
高企业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带动金融企业的
发展, 在全面普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上, 改
造传统的业务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 进一步
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 如前所述,
我国目前的金融从业机构在公司治理、管理
能力、运营理念、投资技巧乃至资金实力等
方面与这些国际上领先的境外金融机构投
资者都有明显差距, 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是十
分严峻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自己的生
存竞争能力, 是我们的金融从业机构必须思
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小结
优化金融行业结构, 促进保险业、证券
业和其他金融业的发展。首先, 培育适合整
个金融业成长的土壤。要研究金融各业存在
的共性和特性问题, 制定金融各业改革和发
展的模式和路径, 以利于保险业、证券业和
其他金融业的成长和壮大。其次, 协调好间
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关系, 重视证券市场的
改革发展, 充分认识证券市场所独有的重要
作用, 彻底改变和扭转“重银行、轻股市”的
做法, 尽可能避免政策因素引致证券市场频
繁的大起大落, 以免影响了金融业的稳定发
展。
过去几十年, 发达国家金融业者的投资
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 可待续发展的新金融
投资理论等学术研究已经深入开展, 并取得
相当成果; 国外金融企业亦已行动起来, 自
觉地实践新型的企业发展战略, 将企业竞争
力和改善环境联结在一起。反观国内, 虽然
已有金融企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 但国内金
融业整体对环境风险、环境价值的认识还不
足, 公共部门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金融业的
认知和关注程度也还很不够。借鉴国外的研
究成果, 尽快缩短与国际同行的差距, 改变
传统的贷款方针, 在信贷投资安排上尽可能
体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 引导经济发展走上
“绿色”之路, 这是国内金融业应有的思路和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⑼ 在当前国际金融环境下,谈谈你对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开放的理想和态度.
全球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 提要: 经济全球化已经构成当代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趋势性特征,作为推动这一趋势的两股主要力量,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以及全球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引起了普遍关注。人们常常把前者称之为生产一体化(或全球化),把后者称之为金融一体化,其中又以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概括地说,.当前的金融一体化趋势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加深。各个地区之间的以及全球不同类型的金融市场相互贯通,联系密切,金融风险的“传染”效应增大。二是私人资本流动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力,大约占全球资本流动的3/4,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流向了新兴经济地区。三是跨国银行呈现出“全能化”发展趋势,业务趋于综合化。四是大规模的银行兼并风起云涌,仅1999年就发生了七起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兼并案(王雪冰,2000)。我国当前正在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谋求融入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体系。全球金融的一体化在给我国的金融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挑战,因而有必要结合我国金融开放的进程,认真分析,提早应对。 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的中国金融业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使其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并且最具增长潜力的经济体。1978年~1999年我国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创下了世界之最,20年间经济规模增长了6倍,而同期世界经济仅增长了2.2倍。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998年我国GDP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30.1%,全世界的12%。按汇率折算,占世界的3.2%。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占到了发展中国家的17.5%,全世界的3.1%(见表1)。由于改革与开放并行不悖,成功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外向化程度,使其越来越深地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1979年~1998年问,全世界出口额增长了3.3倍,而我国的出口增长了13.5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9;《1999/2000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8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838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4%,成为世界第9大出口国。1999年我国出口总额进一步增加到194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6.1%。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及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成为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1997年中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452.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1998年增加到了454.6亿美元,1999年为404亿美元。1999年中国的进口、出口和FDl分别占当年GDP的16.73%、19.67%和4.08%(见表2)。与此同时,我国的境外直接投资也在稳步增长。我国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在贸易和投资的带动下,我国的金融业也开始逐步融人世界金融体系。1980年4月中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成员资格,同年5月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地位,随后又成为国际清算银行的成员。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是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由于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在1996年我国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可兑换以前,全球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尚不明显。1996年以后,国际金融体系对中国国内金融和经济的影响开始加深。通过不断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开放B股股票市场以及越来越多的海外借款和债券发行,国内金融市场间接地将自己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起来。从目前与WTO各缔约方谈判的进展情况看,我国有望于年内加人WTO,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会随之加快。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全方位地融入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届时,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将会更加直接和密切。 (一)银行业 近二十年来,遵循稳妥、有序的原则,我国逐步扩大了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从1981年引进第一家外资银行以来,外资银行在华业务一直处于健康发展状态。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的对外开放并没有因此而放慢。199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又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允许其在中国境内所有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7月,又进一步扩大了上海、深圳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范围。 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统计表明,截至1999年4月末,我国境内共设立外国银行分行154家,当地注册银行13家(含合资银行7家,独资银行6家),外资财务公司7家,外国银行代表处257家,几乎汇集了世界上所有最有实力的大银行。这些在华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其中上海、深圳分别占47%和14%。截至1999年10月底,外资银行资产总额为313.36亿美元,其中贷款总额为222.49亿美元;负债总额为286.11亿美元,其中联行及附属机构来账206.69亿美元,占72.24%,存款为49.97亿美元,占17.74%,资本(或营运资金)为26.93亿美元。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上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促进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保险业 与快速开放的银行业相比,中国保险业的开放相对谨慎一些。从外资保险机构的设立情况看,自1992年美国国际集团成为首家获取在华营业资格的外资保险公司以来,外资保险公司一般以每年1?2家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截至1998年底,7年来总共批准了12家外资保险公司的营业性机构,但开放区域仅限于上海、广州两个城市。1999年4月5日,中国一次批准了美国丘博保险集团、美国恒康相互人寿保险公司、英国保诚保险公司和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4家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在华外资保险机构达到了16家。从保险业务来看,1998年,国内保费收入1247亿元人民币,其中外资份额为1%。 (三)证券市场 由于过分强调筹资功能,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即发行市场发展迅速,而交易市场发育缓慢。相应地,这一特征也反映在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上。统计表明,截至1999年12月底,我国共有43家H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发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有1家公司在新加坡交易所发行股票和上市。上述发行累计筹资119.76亿美元,其中H股市值占到了香港股市总值的1.26%(1998年底)(王雪冰,2000)。除此以外,我国还有49家红筹股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课题组,1999)。在国内股票市场,另有108家公司发行外资股B股股票(其中有27家只发行B股股票),累计筹资47.45亿美元(王雪冰,2000)。但与此同时,股票的流通市场却发育缓慢。受证券市场自身发展阶段、监管水平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的影响,外国证券投资者及证券中介机构在进入我国证券市场时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外国证券投资者只能将外汇资金投资于B股市场。证券市场的不平衡开放态势仍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二、全球金融一体化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 金融开放已经使我国在吸引外资及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获得了巨大收益。从长期看,逐步扩大金融开放,并最终融人全球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使我国继续获得这些收益,也有助于加快国内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不过同时也应看到,由于一体化是以全方位的高度开放为前提的,这一过程必然会使我国的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相关行业在国内金融市场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从业务、人才、管理等方面给我国金融产业的各个领域带来直接冲击,并将进一步对我国的宏观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因此,对我国的金融业而言,全球金融一体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对银行业的影响 从长期看,我国银行业将从逐渐融入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多种收益,诸如有助于减少我国银行业在国际市场准人方面受到的限制,有利于国内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实现跨国经营等。除此以外,最大的收益还体现在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方面。融人全球一体化一方面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将要面对资金实力充足、管理先进、服务高效的国际大银行的有力竞争,有助于从外部增强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压力和动力,加快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国的银行业,包括中央银行的监管方式,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有利于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的规范化。但是从短期看,甚至从中短期看,这种融入并不是没有成本的。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是,虽然在经历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银行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目标还远未实现,许多深层次的制度性问题,如商业化程度较低,激励机制扭曲,创新能力不强,不良资产比例高等,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许多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悬殊下的市场竞争必然会给国有银行带来负面影响。 可以预见,一旦现有的各类保护性措施取消后,国内银行业将出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首先,向外资银行开放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不可避免。由于外资银行的资金成本低、贷款开发能力强、贷款质量高,有可能导致大量效益好、讲信用的优质客户向外资银行转移,而效益和信用评级较差的客户,以及一些政策性业务继续留在国内银行,出现“逆向选择”的现象。这可视为对中资银行的最大威胁。 其次,外汇业务方面的限制也将逐步取消。依托通过国际市场筹集低成本资金的优势,外资银行就能以较低利率对国内客户提供外汇贷款,从而凸现其外汇业务的优势,对国内银行的外汇业务产生较大冲击。 第三,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也将最终解除。目前,在华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城市,仅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就集中了在华外资银行总数的70%。随着人民币地域限制的放松,外资银行将会向更多的沿海城市扩展,加强对优质客户的争夺。 第四,在开放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外资银行将居于垄断地位。外资银行在金融数据处理和咨询服务以及混业经营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它们熟悉国际金融领域,长期分析国际金融形势,注重市场开发,有丰富的市场竞争经验,具备很强的技术和金融产品开发能力,尤其是在个人资信系统方面,能够提供优良的服务。因此,在提供其他金融服务方面,外资银行将处于垄断地位。 最后,外资银行出于开拓国内市场方面的考虑,将吸引走大批国内银行界优秀的管理和专业人才,给国内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一定的冲击。 以上竞争格局必将对国内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是市场份额出现流失。我们可以比照加人世贸组织作一个简单的估计。根据预测,中国加入WTO五年之后,外资银行的外币存款市场份额将上升到15%。人民币存款的市场份额将上升到5%至10%(宫占奎,2000;王雪冰,2000);其外币贷款市场份额可超过1/3,人民币贷款市场份额将达到15%左右;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很有可能超过50%;外资银行将获得绝大部分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以及投资银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十年之后,外资银行将占有整个银行业市场1/3的份额(王雪冰,2000)。 二是盈利能力下降。伴随着中资银行市场份额的缩小和优质客户的减少,其盈利能力必然随之降低,最终将影响到中资银行的收益。如果考虑到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肩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这种状况将使中资银行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三是影响中资银行的流动性。资金来源逐渐从中资银行分流到外资银行,必将对中资银行的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鉴于中资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已经很高,流动性损失不仅会恶化国内银行的风险状况。甚至有可能对中资银行的生存构成威胁。 (二)对保险业的影响 尽管我国保险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但与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外国 保险业相比仍显得十分稚嫩。1998年底,我国的保险深度(即人均保费)为12美元,列世界第60位;保险密度(保费占GDP的比重)为1.57%,居世界第55位(胡颖,2000)。 此外,我国的保险业缺乏一个完整的包括代理人、经纪人、公估行在内的中介体系以及以“松散监管”为特征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国内各保险公司在经营机制、风险处理技术、科技运用水平、资金运用能力、产品创新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的保险公司。这种差距固然意味着国内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融人国际保险市场,通过与国际大型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与合作而不断增强竞争力,但同时也意味着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与银行业的状况类似,从短期看,这种竞争劣势也将导致国内保险公司业务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由于我国保险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份额的缩减将给民族保险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外资公司还将凭借其灵活的管理机制和优厚薪酬待遇吸引国内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造成国内保险公司人才流失。除此以外,保险业的开放必将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以及保险业务的多元化,对中国现行的保险管理体制和监管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对中国证券业的影响 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较小,资本市场的深度不够。截至1998年底,中国股市市场价值占GDP的比重还不足25%。而1996年美国的这一数字为115.6%,英国为151.9%,日本为67.2%。一些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泰国、墨西哥和印度也分别达到了28.6%、53.9%、31.8%及34.4%(周道许等,2000)。资本化比率低不仅说明了我国的证券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也反映了其较低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市场结构不合理。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这两大构成中,我国的证券市场过度偏重于股票市场,而债券市场又主要集中于国债市场。截至1999年11月,国内上市的企业债券仅有11支。这与发达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1970年~1985年间,在美国,债券融资额约为股票融资额的10倍(深交所,1999)。 三是市场分割严重。比如A股、B股的割裂;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的割裂;产权交易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割裂等。市场割裂严重破坏了证券市场的完整性和统一性。 四是市场流通性不够。目前,国家股、公有法人股的流通问题仍然没有解决,A股中60%一70%的股票是不能流通的。 五是各市场主体行为的高投机性。国有企业倾向于上市“圈钱”;券商负盈不负亏,违规操作,过度承担风险。个人投资者追涨杀跌,盲目跟风。整个证券市场呈现出高风险的特征。 六是中外证券中介机构在竞争实力上差距悬殊。国内证券中介机构在经营管理机制、服务水平、创新能力、资金实力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际知名的证券中介机构。单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我国最大的证券公司??国泰君安的总资产大约300亿元。而1998年末,美林证券公司总资产达2998.04亿美元,摩根斯坦利的总资产更高达3175.90亿美元。它们任何一家券商的资产规模,比我国全部的90家券商的资产总和还大出许多(周道许等,2000)。竞争力之悬殊显而易见。 上述问题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还远远不能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在条件不成熟时过快开放资本市场,将会导致一系列消极后果。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所遭遇的一系列金融危机,特别是1994年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种后果的集中体现。但差距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期地推迟证券市场的开放进程。这不仅不符合金融一体化的总体趋势,也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金融全球化实际上意味着对我国证券业发展与规范的更高要求。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全球金融一体化将促使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手段,加快实现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向间接的转变。但从近期看,鉴于我国的经济转轨仍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金融一体化将对我国既有体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货币政策控制力减弱。相对于国内银行,货币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控制能力要弱些。外资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国外金融市场,它们受利率管制、窗口指导信贷政策等货币政策的约束很小。当国内货币政策的意图发生变动时,它们会通过转向国外市场加以规避。这必然会缩小货币政策的直接覆盖面,使货币政策的作用发生“泄漏”,弱化其政策效果。 二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减弱。目前,我国货币政策是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是我国现在的货币供应量统计遗漏了两项内容:一是国内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存款。这两项内容所涉及的金融业务量(以资产度量)占国内全部金融业务量的14%,对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实现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外资银行业务量的扩大,这种偏差也会随之放大。另外,随着金融机构多元化及其业务多元化的发展,微观的货币需求模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而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压力的增大也都会削弱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三是部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率有所减弱。我国现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管理、准备金制度、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开放除了有助于增强第一项工具的效果外,对其他政策工具都有抵消作用: 首先是利率管理的有效性减弱。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利率基本不受中央银行管制,外资银行业务量占比的增加实际上意味着不受利率管制的金融业务量越来越大。结果必然会减弱央行利率管理的有效性。 其次是存款准备金调整的效率弱化。外资银行在中国境内的贷款通常不受其存款来源的制约,它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因此,就总体来言,外资银行的发展倾向于削弱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 最后是再贷款、再贴现机制作用下降。这些政策工具对国内银行业的资金支持具有积极作用,但对外资银行的调控作用不大。 四是货币政策的外在约束增强。国际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使货币政策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增加。这样,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政策时,需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取向,采取相应对策,以便将外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五)对金融监管的影响 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机构的发展会更加迅速,金融创新也更加活跃,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是一个严峻挑战:(1)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不断对其金融产品进行分拆组合,创造出新的金融工具。历史的经验表明,金融创新常常是作为金融监管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并且是推动金融监管发展变化的主导力量。(2)混业经营的程度越来越深,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彼此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如何对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进行全面监管至今仍然是个世界性的课题。(3)巨型金融集团应运而生,它们的业务范围更广,金融品种更多,机构设置遍及全球。如何对这些金融集团进行有效监管需要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4)一些传统的注重隔离风险的“防火墙”措施已逐渐失去作用,国际金融市场风险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转移和传播,同时还具有倍数放大作用,破坏力更大。作为这些挑战的一个集中展示,对冲基金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所表现出的高举债、极度投机和不受监管就是一个生动事例。考虑到我国的市场化进程还不够深入,金融监管仍然出于从计划到市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之中,高效的监管体制尚未形成,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还相当有限,挑战不言而喻。 三、面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对策 针对全球金融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未雨绸缪,积极准备,以趋利避害,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现代化进程。这要求我们除了要积极审慎地扩大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开放外,更重要地是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改善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一)加快实现国有银行的商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 首要任务是理清产权关系,建立有效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与此同时加快进行不良资产重组。实现银行的资产重组可以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方法,剥离和处置不良资产。需要强调的是,存量不良资产的处理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更关键的问题是防止边清理边产生,甚至新增速度超过化解速度。这意味着银行自身的改革无论如何都是最根本的。 其次是加快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工、农、中、建4大国有商业银行无论从资产数量、人员数量、营业网点还是从业务份额上都在我国银行业占有绝对比例。这样的垄断机制既不利于通过竞争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也不利于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因此,可以考虑通过适当放松市场准人的方法,引进外资银行,发展区域性银行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银行,以培育新的竞争主体,加强市场竞争。 第三是对国有银行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撤并无效机构,清理包袱,提高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展缓慢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机构臃肿,冗员太多。截至1998年底,工、农、中、建4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拥有机构14.4万个,金融从业人员近167万人(见表3)。以机构和人员论,堪称世界之最。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更是以其员 工数量之巨堪称世界银行之最。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冗员,非业务部门人员的比例超过1/3,而在华外资银行的这一比例只有1/10,差距显而易见。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严重影响经营效率。根据1999年第7期英国《银行家》杂志的统计,尽管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与世界上几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差距并不很大,但是资产回报率却相差悬殊。 第四是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到来,将使国有商业银行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因而有必要改革国有商业银行旧有的激励机制。目前人才竞争的格局已经出现。外资银行钱多人少,为网罗人才,不惜工本。初步估计,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外资银行的高级管理人员中大约有1/3来自中资银行,他们都是各个部门的业务骨干。另有1/3来自外方,1/3来自海外归国人员。这种格局已经为国有银行的激励机制敲响了警钟。 如何才能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外乎以下五个方面: 产权机制 市场经济中拿什么来承担责任,拿什么来承担风险?靠的就是产权。用自己的财产来承担投资风险的人,最有积极性关心投资收益。玩自己的钱和玩别人(公家)的钱不仅风险偏好不一样,投资效果也截然不同。 经理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做老板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是打工族。为什么这些没有物质资本或物质资本不多的人也在玩儿命工作?靠的就是经理市场。经理市场说穿了就是人材市场,是给人材定价的一种机制。通过经理市场,优秀的专业人材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声誉,衡量、显示并且变现自己的人力资本。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经理、医生、律师、会计师、大学教授等职业的繁荣都是建立在经理市场的基础上的。正因为有了经理市场,才会不断涌现出类似李?亚科卡(曾任福特公司及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杰克?威尔治(任通用电气总裁)这样的经营巨擘。 奖励机制小到奖金、补贴,大到股票期权都可以视作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更加富于技术性,应用范围最广,方式更为灵活。 乌纱帽机制也就是官僚科层体制,这可以视为与经理市场平行的一种激励机制。现阶段国有银行对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就主要靠这种机制。这种机制的好处是有助于避免在转轨时期出现治理真空,缺点是对人材的定价信息不公开,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 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条可以视为当代中国对现代管理的一条贡献。它不仅被历史证明是我党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宝,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大体上说,建立国有银行人才激励机制可以从这五个方面着手,最终逐渐过渡到主要依靠前三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