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致辞
A. 华师南海校区有专A吗
南海青年创业(华师南海校区)学堂正式启动
2008年4月24日晚上,由佛山市南海区团委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院团委承办的南海青年创业(华师南海校区)学堂在南海校区多功能会议厅正式启动。佛山市南海区直属机关团工委邓柱洪书记、南海学院院团委侯小琳书记、兴业银行佛山分行财务部经理金育成先生等领导和嘉宾莅临现场。
本次创业教育学堂的师资非常强大,主要包括了知名成功企业家、大型民营企业高级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源主管、金融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政府人事部门领导等。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学院团委的积极努力下,我校区教科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对本学堂的所有课程按“文化素质大讲坛”的相关规定一样,给予听课的同学一定的学分。
开课仪式上,院团委侯小琳书记首先致辞,祝贺南海青年创业(华师南海校区)学堂隆重开课。侯书记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以及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寄托了她对校区青年学生能在“创业教育学堂”以及未来创业实践中有所收获的期望。接着,侯书记代表院团委接受了邓柱洪书记对南海青年创业(华师南海校区)学堂的授牌,并为金育成总经理颁发了创业课程讲师牌。这标志着南海青年创业(华师南海校区)学堂在南海校区的正式启动。
首次课程由兴业银行佛山分行理财部经理金育成先生主讲,吸引了大批金融、财务管理、会计专业以及对金融和青年创业感兴趣的同学。现场座无虚席,并开设教学楼C204课室作为分会场。
在当晚的创业课堂上,金总经理为同学们介绍了当今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分析了股票、基金、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以及交易工具的现有风险和发展前景,并介绍了建立一个企业的基本流程。金总经理建议想创业的同学要多跟银行打交道,从而让银行了解个人的信用额度,便于未来创业贷款。同时,他还强调了利用个人闲散资金的重要性,以实现资金的增值,最终累积个人创业的第一桶金。在课堂最后的互动环节上,同学们还就自己在创业和金融知识的疑惑作了提问,与金总经理进一步探讨了相关问题。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本系列创业课程里认真学习,虚心请教,学有所收获,具备更多的创业知识和素质,以备毕业时就可以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创业愿望!
B. 传宗庆后涉嫌原始股骗局是真的吗
这个新闻已经被证实是假新闻了,娃哈哈公司与微达公司没有任何的关联,只是之前曾经授权赛智公司在蜂蜜制品上用娃哈哈的商标而已。
娃哈哈只授权商标而不参与销售
但事实是,在今年的7月份,微达公司还曾经想要借壳香港公司集团上市向新老会员销售原始股,募资4,000万港币,目前处于第2期的原始股期权,但是却没有任何员工可以在账户中看到期权或股份。宗庆后曾经在6月份前往郑州与微达公司召开的周年庆上致辞,并推出一款饮品,名字叫娃哈哈金花秘宝,也就是上文说的某种蜂蜜制品。
实际上这款产品在娃哈哈的官方商城和京东淘宝等官方渠道中都没有出现,在娃哈哈的公司系统中也查询不到,虽然宗庆后确实有运营这款叫金花蜜宝的产品,但是集团只对这款金花蜜宝进行品牌授权,不负责生产和销售,所以和娃哈哈的声明是相符合的。
C. ljcal是什么学术会
雅思分学术类(Academic)和普通类(General Training)两种题型,学术类主要适合留学生或访问学者,普通类主要适合移民申请人和某些非留学类别(例如工作签证)的申请人。 申请国外大学留学资格一
般要求雅思学术考试成绩,好的学校要求6.5居多1、原因一:回水阀门是否打开。
解决方法:检查下回水阀门的打开与否,是不是完全打开(成“一”字形为开,“十”字形为关)。
2、原因二: 管道内有空气导致地暖不热。地暖供水管热,回水管不热,是管道内有气顶着,导致热水不能进入到回路里不能循环。
解决办法:分水器供回水管上均有放气阀,依次拧开放气,待排出水流即可。
3、原因三:地暖过滤器堵塞。普通地暖过滤器指Y型过滤器,安装位置为地暖管道进水管的分水器处。当地暖过滤器堵塞时,只有部分水流能够经过地暖过滤器,导致进水管热、出水管不热。
解决方法:清洗过滤网。
4、原因四:地暖管道堵塞。地暖设备长期不清洗,导致管道内结垢太多,从而导致管道内堆积大量淤泥锈垢、菌藻的杂质。也会导致地暖进水管热回水管不热。
解决方法:一般来说地暖管道3年左右清洗一次,地暖清洗应由专业的地暖清洗公司完成。如是新安装的地暖出现这一问题,多是在安装过程中存在失误所致,应及时进行修理。
D. 安然事件的启示是什么
自2000年安然事件发生,已经时隔四年,重新审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美国财务舞弊案件风波,以及由此引起的美国相关体制、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美国企业制度及其治理、资本市场、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制度,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以及企业制度与治理机制、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安然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一)事件的由来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达信公司作为安然公司多年的审计师,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安达信未能及时发现安然公司的舞弊行为表示疑问。
而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疑问。很快,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审计丑闻。2002年10月16日,休斯顿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
但是事情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200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对安达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决。负责审理此案的全体法官一致认为,原陪审团作出的庭审说明太过含糊,当年对安达信“妨碍司法公正”的裁决是不恰当的。然而,这一裁定对因安达信倒塌而深受打击的28000名员工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二)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美国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美国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公司造假行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即萨班斯法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法案有两处最为引人注目:
一是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与责任。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公司管理层责任(如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等),要求管理层及时评估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告,尤其是对股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同时,加大对公司管理层及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是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及监督。法案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上市公司审计、审计师定期轮换、全面修订会计准则、制订关于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标准并独立负责审计师的提名、对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进行限制等。
二、对安然事件的反思
(一)对萨班斯法案的评价
1.对法案本身的评价。
(1)凸现了政治诉求,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理性支持
从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到萨班斯法案正式生效,其间经历了短短7个月的法案制订过程。萨班斯法案的匆忙出台,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是美国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物,其中拼凑痕迹明显。
2005年7月5日,颇有影响的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副大法官利奥?斯特林(Leo Strine)在一场演讲中,对萨班斯法案发起了猛烈抨击,他指出:安然和世通丑闻后,此前阻止各项措施的联邦立法者开始支持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高级专员也承认,如果单纯是安然事件,而没有后来的世通事件,不足以产生萨班斯法案和PCAOB。
(2)内在逻辑混乱,内容存在重复、冲突现象
法案本身的内在逻辑混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该法案是若干个法案拼接与综合的产物,其内容与表述上存在重复。比如,第8、9章来自原来参议院应对安然事件的一份立法草案,第11章来自原来众议院一份立法草案,同时,还吸收了参议员Dodd提交的有关重建投资者对会计行业信任的法案的部分内容。再如,有关公司高管和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部分,分别散见于第8、9和11章。其次,个别地方出现内部不一致,也有些规定之间互相冲突。如,关于公司高管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责任,在相关条款中表述不一致。
大法官利奥?斯特林形容萨班斯法案像一锅“古怪的杂烩”,把合情合理的想法与“谈及令人怀疑的价值观的偏狭条文”混杂在一起。他还警告联邦立法者“守好本分”,把公司法留给各州自己去处理。
2.对法案执行效果的评价。
萨班斯法案制定者宣称,这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市场和商业领域的最大变革。萨班斯法案执行两年来,美国社会各界对法案的效果褒贬参半。
一种是赞美的声音,认为,法案对于加强美国公司治理,强化投资者信心意义重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5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表示,2002年发布的《萨班斯法案》特别强化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公司管理人员应代表股东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他为该法案颁布之迅捷、运行之良好感到惊喜。
而另一种批评的声音不断,认为,萨班斯法案是一部相当有缺陷的法律,自安然丑闻以来,与萨班斯法案相关的执行成本过于高昂,而监管机构和检察官则有监管过度的嫌疑。
2005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尽管美元持续下滑造成海外对美国公司投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但仍不及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问题棘手。美国CFO执行委员会的报告更是明确地指出,由于执行法案404条款,未来三年中将阻碍创造的工作岗位超过30万个,并将导致GDP增长速度放慢近0.5%。
根据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内部治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一条款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遵循成本,包括上市费用、内部培训费用、外部交易成本、审计费用和各类咨询费用,还有法律费用和董事费用的增加。评论认为,由于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严苛规定使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产生了退市的打算,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很多在中小上市公司,对遵守萨班斯法案治理规定的成本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好处进行权衡后,选择了退出资本市场。根据沃顿商学院的统计数字,1999年美国股市中的退市公司仅有30家,2004年升至135家。而Foley&Lardner律师事务所2004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超过100家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有20%的公司因法规负担加重而考虑退市。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因不堪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高额遵循成本,选择了退出美国的资本市场,而新近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也大大减少了。根据纳斯达克的统计数据,该市场2004年总计有13家外国公司上市,但主动退市的外国公司却达到了11家。在纽约证交所,2004年有8家外国公司上市,仅是2003年的半数,却有2家公司主动退市。
时至今日,美国各界对于404条款的各种讨论仍在继续,但对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强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开始为有关方面所认可。
(二)美国的公司治理问题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企业制度作了反思,意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是导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导致安然事件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1.股票期权制激励了造假动机。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被认为是美国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励机制。但是,安然和环球电讯等破产事件使股票期权成为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股票期权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几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也鼓励一些人不顾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变成个人的“摇钱树”。为了从公司股票的升值上获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运用包括财务造假在内各种方法,制造“题材”,创造利润,抬高股价,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公司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为了防止公司高级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代理人”职权,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该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达15名,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而且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既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目前,这些独立董事不仅备受责难,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资者的起诉。
3.审计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上述种种问题表明,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公司高管部门及高管人员有疏于舞弊控制责任的问题。
安然事件后,萨班斯法案第404条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萨班斯法案第406条要求公司作为证券发行者应向SEC汇报,披露其是否采用了专门针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准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随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SAS)第99号——财务舞弊审计,SAS第99号反复重申先前准则的主旨,即公司的道德行为是以公司纲领和高层管理部门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事实上,美国各方对于内部控制的讨论由来已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1992年美国COSO[1]项目委员会组织研究推出了第一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报告。提出了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报告认为,“诚信必须与道德价值共存,必须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发起,并将其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去”。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要求,审计师在评估虚假和不正当行为风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公司环境。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负责设计、管理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
2004年9月,在该COSO的推动下,由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执笔完成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公布。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执行纲要、应用技术以及空白评价工具。该项目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负责监督。有关方面对这套规范的评价是积极的,但将这一套规则付诸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美国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问题
安然宣布破产后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安然的问题是现行财务报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这一声明所指出的财务报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鸣。安然事件后,围绕着美国会计准则及其制定机制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由民间机构还是政府制定。
在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准则大讨论中,不少人提出:会计准则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如此重要,将此重任完全交给不对国会负责的民间机构承担是否合适,国会或政府机构是否应当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过去过于依赖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未能充分履行确保会计准则符合联邦证券法所确立目标的相关责任,今后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如扩大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资金来源,减少对会计职业捐款资金的依赖,以及更多地参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议程等。
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权仍应交由民间机构,因为民间机构制定准则相对于政府制定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灵活性、及时性、研究资源丰富、较少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等。
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
安然事件引发的另一个会计准则问题就是:会计准则应当是以具体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选择的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方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大卫·特维迪(David Tweedie)2002年2月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对比评价,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之所以选择规则基础的制定方法,完全是环境使然:公司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交易设计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与客户的纷争并在诉讼中自我保护;证券监管部门需要详细的规则,以便于监督实施。但他同时指出,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精心策划的“业务安排”与“交易设计”绕过规则的束缚。此外,规则基础模式可能诱使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因此,原则为基础的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
萨班斯法案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就美国的会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进行研究。2003年7月,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体系的研究》,其中首次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概念,并就包括概念框架、准则制定机构、国际趋同、公认会计准则的层次等在内的准则制定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作为回应,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7月发表本报告。从总体上,这个报告基本接受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议。
(四)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问题
安然事件以前,美国所谓的民间自律管理体制为全世界所推崇,安然事件后,这一体制却遭到多方面的置疑,并得到法律调整。事实上,其体制历来就是法律规范最多、涉及部门、机构、团体最多的复杂体制。
1.安然事件前的体系。
安然事件前的行业管理涉及到的机构包括州会计事务委员会全国联合会、各州会计事务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各州注册会计师协会。
各州的会计事务委员会和州会计事务委员会全国联合会是依据各州的《会计师法案》以及《统一会计师法案》成立的独立机构,由1/2或2/3以上执业注册会计师“自愿者”组成。在全国层面的《统一会计师法案》只是一个范本法,不具有强制力。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根据《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的规定,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有着很大的影响,但并不对注册会计师进行日常监管,有权对证券市场的案件调查处理。曾于20世纪70年代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设立公众公司事务所管理部,具体负责监督事宜。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州注册会计师协会完全是传统的民间组织,没有专门法律授权,依照职业传统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注册会计师考试和阅卷;组织后续教育;制定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道德守则;组织同业互查,并负责会员自律性惩戒等。协会只管会员,不管执业牌照。
特别指出的是,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资格,要在各州执业,需要通过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国统一考试,再向各州会计事务委员会申请注册,尽管州会计事务所委员会主要由执业注册会计师自愿者组成。但这使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管理在各州之间、协会(会员)与政府之间形成了相互错乱的职能分割。
2.安然事件导致的体制调整。
《萨班斯法案》规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非政府的监督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负责对从事上市公司审计的事务所进行监督。具体而言,其职责包括:负责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登记;对从事证券市场审计业务的事务所进行检查、调查和处罚;制定或直接采用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上市公司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以及职业道德守则等。应当指出的是,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作为非政府组织,考虑到职业管理的惯例和资本全球化下财务信息监管角色的独立性问题,总体上,在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上所扮演的角色是完善而不是替代。
安然事件之前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体制,不是西方多数国家一般意义上的政府(或独立监管机构)监督下的行业自律管理体制,而是如美国审计总署(GAO)所言的“支离破碎”(Fragmented)的体制。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格准入和监督,在州一级和联邦一级是分离的,普通资格在州一级,证券业务监管在联邦一级,从而大大抵消和分散了监管力量。而在证券市场审计业务方面,从形式上看,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过同业互查等措施承担了自律监管,但这只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这样的监管机构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种谅解,法律并没有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那样赋予行业协会对证券市场审计业务进行监管的职能,包括将违规会员撤销从业资格的权力。
E. 请问国内有黄金期权吗
目前没有
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8年1月9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黄金期货合内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容交易。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上海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冯国勤、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孙兆学出席上市仪式并致辞。
期权(Option),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中将权力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力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力,而义务方必须履行。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和约方称作买方,而出售和约的一方则叫做卖方;买方即是权力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力的义务人。 具体的定价问题则在金融工程学中有比较全面的探讨。
F. 有关能源价格风险管理资料和论文
http://www.dic123.com/pd_73bdae2c-4caa-48b3-a9ad-e37c520a93a2.html
直接下载即可。
煤炭价格风险与能源风险管理(一)中国能源论文((Yi)ZhongGuoNengYuanLunWen)
【关键词】:煤炭 价格 能源风险 管理
【keywords】:MeiTan JiaGe NengYuanFengXian GuanLi
【作者】:严国荣 【来源】: 知识词典
【期刊名称】:中国能源(ZhongGuoNengYuan)
【国际标准刊号】:1003-2355 【国内统一刊号】:11-2587
【作者单位】:中联煤炭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G. 哪位好心人可以帮我写份800字左右的的关于安然事件的文章呢
自2000年安然事件发生,已经时隔四年,重新审视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美国财务舞弊案件风波,以及由此引起的美国相关体制、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
美国企业制度及其治理、资本市场、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制度,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建设,以及企业制度与治理机制、注册会计师制度的改革和
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安然事件的发生与发展
(一)事件的由来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 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短短两个月,能源巨擎轰然倒地,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安达信公司作为安然公司多年的审计师,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安达信未能及时发现安然公司的舞弊行为表示疑问。
而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疑问。很快,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审计丑闻。2002年10月16日,休斯顿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
但是事情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200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3年前对安达信公司所作的有罪判决。负责审理此案的全体法官一致认为,原陪审团作出的庭审说明太过含糊,当年对安达信“妨碍司法公正”的裁决是不恰当的。然而,这一裁定对因安达信倒塌而深受打击的28000名员工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了。
(二)萨班斯法案的出台
美国相继爆出的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美国社会各界强烈呼吁美国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措施,严厉打击公司造假行为。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即萨班斯法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法案有两处最为引人注目:
一是改进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与责任。萨班斯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明确公司管理层责任(如对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等),要求管理层及时评估内部控制、进行财务报告,尤其是对股东所承担的受托责任。同时,加大对公司管理层及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是强化审计师的独立性及监督。法案要求:建立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上市公司审计、审计师定期轮换、全面修订会计准则、制订关于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构成的标准并独立负责审计师的提名、对审计师提供咨询服务进行限制等。
二、对安然事件的反思
(一)对萨班斯法案的评价
1.对法案本身的评价。
(1)凸现了政治诉求,缺乏必要的论证和理性支持
从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到萨班斯法案正式生效,其间经历了短短7个月的法案制订过程。萨班斯法案的匆忙出台,打上了深刻的政治烙印,是美国特定政治制度的产物,其中拼凑痕迹明显。
2005年7月5日,颇有影响的美国特拉华州衡平法院副大法官利奥?斯特林(Leo Strine)在一场演讲中,对萨班斯法案发起了猛烈抨击,他指出:安然和世通丑闻后,此前阻止各项措施的联邦立法者开始支持迅速采取行动。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高级专员也承认,如果单纯是安然事件,而没有后来的世通事件,不足以产生萨班斯法案和PCAOB。
(2)内在逻辑混乱,内容存在重复、冲突现象
法案本身的内在逻辑混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该法案是若干个法案拼接与综合的产物,其内容与表述上存在重复。比如,第8、9章来自原来参议院应对安然事件的一份立法草案,第11章来自原来众议院一份立法草案,同时,还吸收了参议员Dodd提交的有关重建投资者对会计行业信任的法案的部分内容。再如,有关公司高管和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部分,分别散见于第8、9和11章。其次,个别地方出现内部不一致,也有些规定之间互相冲突。如,关于公司高管对财务报告真实性的责任,在相关条款中表述不一致。
大法官利奥?斯特林形容萨班斯法案像一锅“古怪的杂烩”,把合情合理的想法与“谈及令人怀疑的价值观的偏狭条文”混杂在一起。他还警告联邦立法者“守好本分”,把公司法留给各州自己去处理。
2.对法案执行效果的评价。
萨班斯法案制定者宣称,这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美国市场和商业领域的最大变革。萨班斯法案执行两年来,美国社会各界对法案的效果褒贬参半。
一种是赞美的声音,认为,法案对于加强美国公司治理,强化投资者信心意义重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2005年5月15日,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表示,2002年发布的《萨班斯法案》特别强化了这样一个原则,即公司管理人员应代表股东合理配置企业资源,他为该法案颁布之迅捷、运行之良好感到惊喜。
而另一种批评的声音不断,认为,萨班斯法案是一部相当有缺陷的法律,自安然丑闻以来,与萨班斯法案相关的执行成本过于高昂,而监管机构和检察官则有监管过度的嫌疑。
2005年3月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尽管美元持续下滑造成海外对美国公司投资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但仍不及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问题棘手。美国CFO执行委员会的报告更是明确地指出,由于执行法案404条款,未来三年中将阻碍创造的工作岗位超过30万个,并将导致GDP增长速度放慢近0.5%。
根据萨班斯法案第404条款,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内部治理提出了严苛的要求,这一条款给上市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遵循成本,包括上市费用、内部培训费用、外部交易成本、审计费用和各类咨询费用,还有法律费用和董事费用的增加。评论认为,由于萨班斯法案404条款的严苛规定使一些上市公司甚至产生了退市的打算,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国国内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很多在中小上市公司,对遵守萨班斯法案治理规定的成本和进入资本市场的好处进行权衡后,选择了退出资本市场。根据沃顿商学院的统计数字,1999年美国股市中的退市公司仅有30家,2004年升至135家。而Foley&Lardner律师事务所2004年5月公布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在超过100家接受调查的上市公司中,约有20%的公司因法规负担加重而考虑退市。
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因不堪萨班斯法案带来的高额遵循成本,选择了退出美国的资本市场,而新近打算在美国上市的外国公司也大大减少了。根据纳斯达克的统计数据,该市场2004年总计有13家外国公司上市,但主动退市的外国公司却达到了11家。在纽约证交所,2004年有8家外国公司上市,仅是2003年的半数,却有2家公司主动退市。
时至今日,美国各界对于404条款的各种讨论仍在继续,但对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强化带来的正面效应开始为有关方面所认可。
(二)美国的公司治理问题
安然事件发生后,美国社会对企业制度作了反思,意识到公司治理问题,是导致公司舞弊的根本原因。以下制度安排存在的缺陷,才是导致安然事件等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所在。
1.股票期权制激励了造假动机。向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发放公司股票期权,被认为是美国公司治理中十分成功的激励机制。但是,安然和环球电讯等破产事件使股票期权成为了公司陋习和治理混乱的象征。股票期权使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在几年内成为亿万富翁,也鼓励一些人不顾一切地炒作股市,把公司变成个人的“摇钱树”。为了从公司股票的升值上获利,一些公司的管理者运用包括财务造假在内各种方法,制造“题材”,创造利润,抬高股价,忽视公司的长远发展,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公司独立董事形同虚设。为了防止公司高级管理层利用股权分散滥用“代理人”职权,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但安然公司的独立董事却形同虚设,根本没有履行应尽的职责。该公司17名董事会成员中独立董事达15名,审计委员会7名委员也都是独立董事,而且这些独立董事都是政界、学界、商界的知名人士。既使有这些德高望重的独立董事,也未能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监督关。目前,这些独立董事不仅备受责难,而且遭到了公司投资者的起诉。
3.审计委员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早在1978年就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要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外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但是,安然事件充分暴露出美国公司的审计委员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缺陷。上述种种问题表明,美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公司高管部门及高管人员有疏于舞弊控制责任的问题。
安然事件后,萨班斯法案第404条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每年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萨班斯法案第406条要求公司作为证券发行者应向SEC汇报,披露其是否采用了专门针对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道德准则,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随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SAS)第99号——财务舞弊审计,SAS第99号反复重申先前准则的主旨,即公司的道德行为是以公司纲领和高层管理部门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事实上,美国各方对于内部控制的讨论由来已久,也付出了巨大努力。1992年美国COSO[1]项目委员会组织研究推出了第一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报告。提出了由“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概念。COSO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员工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该报告认为,“诚信必须与道德价值共存,必须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高级管理人员发起,并将其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去”。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要求,审计师在评估虚假和不正当行为风险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公司环境。内部控制系统“离不开负责设计、管理和控制内部控制系统的人员的诚信和道德价值”。
2004年9月,在该COSO的
推动下,由普华会计师事务所执笔完成的企业风险管理一整套内部控制规范正式公布。具体包括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执行纲要、应用技术以及空白评价工具。该项目由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管理会计师协会、财务经理人协会负责监督。有关方面对这套规范的评价是积极的,但将这一套规则付
诸实施,还需要一个过程。
(三)美国的财务会计报告制度问题
安然宣布破产后的第三天,前“五大”立即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安然的问题是现行财务报告制度本身存在局限性所致,这一声明所指出的财务报告制度的缺陷引起了空前的共鸣。安然事件后,围绕着美国会计准则及其制定机制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由民间机构还是政府制定。
在安然事件引发的会计准则大讨论中,不少人提出:会计准则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如此重要,将此重任完全交给不对国会负责的民间机构承担是否合适,国会或政府机构是否应当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承认,过去过于依赖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未能充分履行确保会计准则符合联邦证券法所确立目标的相关责任,今后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如扩大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资金来源,减少对会计职业捐款资金的依赖,以及更多地参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工作议程等。
同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会计准则制定权仍应交由民间机构,因为民间机构制定准则相对于政府制定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灵活性、及时性、研究资源丰富、较少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等。
2.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规则基础还是原则基础。
安然事件引发的另一个会计准则问题就是:会计准则应当是以具体规则为基础,还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选择的是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制定方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大卫·特维迪(David Tweedie)2002年2月
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了对比评价,很具有代表性。他指出,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之所以选择规则基础
的制定方法,完全是环境使然:公司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交易设计的不确定性;注册会计师需要详细的规则,以减少与客户的纷争并在诉讼中自我保护;证券监
管部门需要详细的规则,以便于监督实施。但他同时指出,详细的规则往往被别有用心的公司和个人通过精心策划的“业务安排”与“交易设计”绕过规则的束缚。此外,规则基础模式可能诱使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过分关注会计准则的细节规定,而忽略对财务报表整体公允性的判断。因此,原则为基础的模式有助于培育一种以专业判断取代机械套用准则的氛围。
萨班斯法案要求证券交易委员会就美国的会计准则采用原则导向还是规则导向进行研究。2003年7月,证券交易委员会发表研究报告《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导向的会计体系的研究》,其中首次提出了“目标导向”的概念,并就包括概念框架、准则制定机构、国际趋同、公认会计准则的层次等在内的准则制定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作为回应,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4年7月发表本报告。从总体上,这个报告基本接受了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建议。
(四)美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问题
安然事件以前,美国所谓的民间自律管理体制为全世界所推崇,安然事件后,这一体制却遭到多方面的置疑,并得到法律调整。事实上,其体制历来就是法律规范最多、涉及部门、机构、团体最多的复杂体制。
(五)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问题
对于安然事件中审计失败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还是委托代理关系中没有给出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非审计服务问题。
安达信公司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2700万美元)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2500万美元)。因此,人们认为这种巨额的非审计服务收费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但也有不少人认为,非审计服务并不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禁止注册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审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为此,《萨班斯法案》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同时提供审计和非审计业务,但并不强制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从事非审计业务。
2.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问题。
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问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审计合伙人的定期轮换;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定期轮换,以避免与客户长期的关系导致审计独立性下降。此前,美国只是要求审计合伙人实行7年轮换制,并未要求事务所进行轮换。
安然公司成立16年来,其财务报表一直由安达信审计。很多人怀疑这种长期的合作关系会“日久生情”,从而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因此建议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定期轮换制度。为此,萨班斯法案责成当时的美国审计总署(GAO,现已更名为政府责任署),研究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影响,GAO于2003年11月发布了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可能并不是加强审计师独立性和提高审计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研究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特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财富》1000公众公司都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大多数意见认为,当前对审计合伙人轮换、审计师独立性以及其他改革的要求,如果能得到完全贯彻,将足以实现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预期效果。GAO的报告在相当程度上使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强制轮换的争议暂时平息。
三、安然事件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无疑会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些启示对我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会计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一)关于相关制度重要性
市
场经济的运行依赖于真实、准确、完整的市场信息,要求建立完善、成熟的信息披露制度、风险防范制度及相关制度,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财务会计报告制度、注册
会计师管理制度、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制度,在制度安排上力求合理有效,并从法律层面对于以上制度予以保障。此外,对市场主体良好商业道德的要求也是一个重
要的方面,在两者之间的关系上,制度是基础性资源,是最为根本的保障。
同时,应当认识到,制度的好与坏只是相对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无缺陷的好制度,也没有哪一种制度一无是处。因此,在制度的选择上,应当理性权衡,对比优劣。尤其是对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更要理性借鉴,不要迷信,照单全收,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接轨的基础上,将其 “本土化”。
就颇受关注的萨班斯法案来说,无论从法案内容本身,还是执行效果来看,都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并不能成为其他国家必然仿效的模板。
(二)关于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健
全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既可防范公司舞弊行为,也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美国式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历来倍受推崇,也是我国重点的借鉴对
象。然而,安然等一系列事件却证明,美国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严重缺陷。正如我们对事物主次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一样,公司治理
及其内部控制的缺陷才是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
我们认为,对于公司丑闻,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不论是对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进行审计,都应该关注管理层的态度以及高级管理层的控制责任。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突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立法理念,强化了“三会”、股东、高管人员以及外部监督等各种制度安排的相互制约关系,加大了公司主体造假的责任,我们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在两法修订过程中,中注协综合10多
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法定审计制度,提出了相关立法建议,涉及对各类公司主体实施法定审计,法定审计师的权利,审计师与公司监督机构的协同作用,包括由股东
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授权监事会对公司异常财务状况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独立董事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提名权等,公司主体提供财务
报告的义务与责任等,得到了立法机关的采纳。这些制度安排,将对各类公司尤其是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结构、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将起到促进作用。
通过安然事件,我们认识到,既不能否定股票期权制、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的正面作用,但也不能对它们的作用过分依赖和夸大,而需要将各种制度安排,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外部审计制度协同起来。因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的问题需要通盘考量和系统解决。正如美国审计总署《关于强制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潜在影响》研究报告指出的:“要使一个制度有效运行,必须存在激励各方面正确行事的机制,合理保证正确行事的足够透明度,并在不正确行事时承担的适当责任”。如何既利用好股票期权制的激励机制,又使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外部审计师各种机制协同地发挥作用,真正达到监督大股东,保护小股东利益的目的,不仅是美国,也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企
业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联系,一个好的治理结构能够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过去,我国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更多从会计控制入手,目前尚未建立起与
国际上相衔接的制度。事实上,内部控制制度涉及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组织构架、人事管理、业务流程、薪酬制度、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处理、文化建设等
方方面面的问题,并且由于企业性质的差异、规模的不同,导致在控制程序设置、控制方法选择等方面也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三)关于会计、审计准则建设
安然事件发生前,美国曾一直认为其会计准则是全球最好的,能够最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一神话随着安然的破产而破灭。其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说明,美国的现有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在准则国际趋同、透明度、可比性等方面都不尽完善。现有财务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得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时,即使主观上并不想通同作弊,但在客观上也会促成其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按照公众的期望胜任其职责。
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业务需要两把尺度,一是会计准则,一
是独立审计准则。随着持续的全球化,许多主要资本市场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向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趋同。包括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欧盟委员会、金
融稳定论坛、国际保险监管机构协会、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强调全球资本市场需要高质量的、统一的会计、审计准则,提出了各国会
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应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世界各职业会计师组织,只要不想游离于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之外,不想游离于国际会计审计专业服务市场之外,就不能
无视国际会计、审计准则趋同这一趋势。
2004年,欧盟委员会公开宣布,整个欧盟将于2005年
全面采用国际会计和审计准则。随后,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拿大等国家表示,它们过去就采用了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未来将进一步跟踪和更好执
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就连最为坚守自己特色的日本也声称,要执行国际会计审计准则。国际通行的商业语言已经成为提高各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竞争力的有力
工具。
2005年
开始,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体系建设加快了步伐。按照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财政部和中国审计准则委
员会明确提出了完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加快实现国际趋同的主张,并制定了国际趋同的工作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充分
调动各方力量,完成了22个新执业准则的制定工作,修订完成了26个执业准则,并于2月15日正式发布。这些准则的发布,将构建起一套与中国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相适应、顺应国际趋同要求的中国审计准则体系。我国的会计准则也进行了修订和新制定,达到38个项目,完成体系构建。
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我国会计、审计质量,促进财政、金融和国企改革,推动资本市场建设,加快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努力和进展,已经得到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也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树立起典范。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将剔除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不符合国际惯例的负面因素,为中国企业规范信息披露,得到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将奠定有力的基础。
(四)关于注册会计师独立性
对于安然事件中审计失败的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违反独立性,还是委托代理关系中没有给出独立性的制度安排,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
理论上讲,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了解和考核经营者的管理责任,财产所有者委托独立的专业人员(即注册会计师)对经理人的经营
情况进行审查,受托的注册会计师将审查结果报告给委托人。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注册会计师必须独立于被审计对象(经理人),注
册会计师与经理人之间不能够存在利益上的依赖或关联关系。一百多年以来,独立性一直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本质特征和灵魂所在。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教科书中的审
计委托代理关系和现实中的实际委托代理关系并不完全相同。在实际操作上,具体化为公司的经理人即管理层在委托、雇佣注册会计师,尽管形式上是股东(主要是
大股东)投票决定注册会计师的聘请,但注册会计师是由管理层事先推荐,故而决策权实际上被管理层掌握着。管理层不仅最终决定着注册会计师的聘请、聘请费用
的多少以及审计费用的支付,而且决定着注册会计师为公司提供的审计、咨询等服务费用的结构,因此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的管理层之间具有相关性而非独立性。这就
是普遍存在于公司管理层与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固有利益关联”(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下,也有可能管理层就是大股东的代理人,于是大股东与注册会计师之间也可能出现这种“固有利益关联”)。面对自己“衣食父母”合法或非法的会计操纵行为,注册会计师往往被置于两难的境地,从而影响到独立客观地发表意见。
反
观独立审计走过的历程,包括在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审计失败案件,其实是在不独立中、在注册会计师的固有利益的关联和冲突中走过的,这就使得注册会计师每隔一
段时间,总会重犯同一性质的错误,而且每况愈烈,时间间隔也越来越短。尽管人们也在不停地寻找对症的药方,但已有的方案基本上都是在现有审计制度安排不变的前提下做出的一些改良措施,过两年又可能旧病复发。
H. 乔布斯提早十年发布苹果手机
乔布斯与苹果之迷:从“叛逆小子”到“苹果神话”
</TBODY>史蒂夫?乔布斯光明网科技配图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6日(当地时间10月5日),苹果公司董事会对外发表声明:我们沉痛宣布,斯蒂夫?乔布斯今天去世。斯蒂夫的才华、激情和精力是无尽创新的来源,丰富和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因他无限美好。他对妻子劳伦和家庭付出了极大的爱。我们向他的家人,以及所有被他的杰出天才而触动的人表达哀悼之情。 随后,美国各界人士纷纷致辞――
微软公司主席比尔?盖茨:很少有人对世界产生像乔布斯那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将是长期的。对于我们这些有幸与乔布斯共事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无上的荣幸,我将深刻怀念乔布斯。 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我们失去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科技潮流先驱和导演者,他懂得如何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伟大产品。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长鲁珀特?默多克:乔布斯无疑是他所处时代最伟大的首席执行长。
纽约市市长布隆?伯格:乔布斯的名字将与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一同被铭记。他们的理念将继续改变世界,影响数代人。在过去的四十年中,乔布斯一次又一次预见了未来,并把它付诸实践。他的热情、信念和才识重新塑造了文明的形态。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者之一,他勇于与众不同地思考,敢于相信自己能够改变世界,并自己的才华付诸实施。
此外,还有全世界数以亿计的“果粉”和“非果粉”们,在不同的国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这位“苹果教父”表达着崇敬、怀念与哀思!
1975,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工作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苹果”?
凡事皆有因缘,再韬略的雄辩也抵不过事实的真相。所以,当世人如此感慨和发问的时候,我们不妨遵循着乔布斯的成长足迹,去探寻一下他和“苹果”之间到底埋藏了多少惊世之迷。
乔布斯与“苹果”之迷
1955年2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医院里,一位年轻的、未婚女大学毕业生产下了一名男婴。由于这位年轻的母亲无法亲自养育男婴,只得将他送人。但她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大学毕业生收养,所以在男婴出生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一天半夜,旧金山附近的芒廷维尤市,一对夫妇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我们现在这儿有一个不小心生出来的男婴,你们想要他吗?”“当然!”这对夫妇高兴的回答。但是未婚母亲随后发现,这对夫妇从来没有上过大学,而男婴未来的养父甚至没有读过高中。于是,她拒绝签这个收养合同。几个月过后,这对夫妇再次和男婴的生母联系上,并承诺将来一定要让男婴上大学。这时,男婴的生母才勉强同意让他们收养。
这对夫妇给男婴取了一个普通、但叫起来朗朗上口的名字――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Apple II型PC。(木盒内的是Apple I) “高人”偶遇记
虽然是养子,但养父母视他如亲子。学生时代的乔布斯聪明、顽皮,肆无忌惮,常常喜欢别出心裁地搞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恶作剧。
当时,乔布斯一家生活在著名的“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在一次惠普公司的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这让他对计算机有了朦胧的认识。
十来岁时,乔布斯知道了自己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生身父母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会抛弃他?”这个孤单的、相当爱哭的男孩内心充满迷惑。
乔布斯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中学,决定不去上学。于是,养父母只好将家搬到洛斯阿尔托斯市,到了那里,乔布斯觉得自己进了天堂:他随时都能在各处的箱子翻到一两只废弃不用的电子元件,拆开来看个究竟,玩上好几个小时。
就在这时,乔布斯结识了对他后来成功最重要的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他比乔布斯大5岁,是远近闻名的电子学小专家,当时已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一年级学生,曾因恶搞学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而被赶出学校。
当看到沃兹尼亚克设计的计算机时,一直为自己电子学知识自豪的乔布斯清醒了,“在电子学方面沃兹是我遇见的第一个水平比我高的人。”
1983年12月,Macintosh团队全家福 “叛逆小子”退学记
上个世纪70年代,个人主义的思潮在美国西海岸兴起,乔布斯很快就吸收了这种反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他对个人主义非常向往,拒绝受各种规则的约束或者胁迫,沉迷于迷幻般的自由世界,常常和女友一起喝酒、吸食大麻。
到了上大学年龄,乔布斯决定去读俄州一所崇尚自由思想但收费昂贵的私立大学。他告诉养父母,说那是他唯一想去的大学。夫妇俩再一次满足了养子的任性要求,穷其所有,把他送进了里德学院。
几十年后,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回忆了这段往事:
“我在里德学院读了6个月后就退学了,但是在18个月以后――我真正的做出退学决定之前,我还经常去学校。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 当时,我很愚蠢的选择了一个几乎和你们斯坦福大学一样贵的学校,我父母还处于蓝领阶层,他们几乎把所有积蓄都花在了我的学费上面。6个月后,我已经看不到其中的价值所在。我不知道我真正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大学能怎样帮助我找到答案。但是在这里,我几乎花光了我父母这一辈子的全部积蓄。所以我决定要退学,我觉得这是个正确的决定。
不能否认,我当时确实非常害怕,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那的确是我这一生中最棒的一个决定。在我做出退学决定的那一刻,我终于可以不必去读那些令我提不起丝毫兴趣的课程了。
然后,我可以开始去学那些看起来有点意思的课程。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浪漫。我失去了我的宿舍,所以我只能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面睡觉,我去捡可以换5美分的可乐罐,仅仅为了填饱肚子。星期天的晚上,我需要走七英里的路程,穿过这个城市到Hare Krishna神庙(位于纽约Brooklyn下城),只是为了能吃上好饭――一个星期里唯一的一顿好一点的饭,我喜欢那里的饭菜。”
退学后的乔布斯依旧住在学校,这时他的兴趣已经转移到东方哲学上。他跑到印度,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开始精神之旅。回来后,穿着橘黄色的长袍,剃光头发,越发冷漠,沉默寡言,他内心的那种欲望仍旧没有得到满足。
他决定,以一种与从前不同的方式重新开始他的人生。
1984年,《苹果世界》杂志第一期封面――乔布斯 “苹果”诞生记
1975年1月,一篇名为《大众电子学》的文章介绍了一台阿尔泰(Altair)计算机的详细情况,这标志着人们一直争论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一些计算机发烧友成立了家庭计算机制造俱乐部。
乔布斯开始考虑他和搭档沃兹如何在这个新的领域获得商业利润。
可当时他的内心处在一种矛盾状态:既想做百万富翁,又想做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亲生父母依然是个迷团,他还处于精神上的迷茫状态。他开始吃素,并在附近的一个禅宗中心静坐冥想,领悟禅宗。
而沃兹已经一头扎到个人计算机的世界,设计出了电路板。乔布斯知道后很高兴,他告诉沃兹,他要把这项技术变成电子企业。但沃兹的家人对他和乔布斯的关系心存疑虑,沃兹的父亲不明白“这个没做任何事的家伙凭什么五五分成”。直到1976年愚人节这一天,沃兹才最终在合作书上签字。
新公司有一个文雅而生动的名字――苹果。沃兹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可编程计算机,乔布斯卖了自己的大众汽车,凑了1000美金作为启动资金。两人在新公司占相等的股份,剩下的10%归答应帮助他们的罗恩?韦恩。
这一年,乔布斯21岁。
苹果公司的产业模式非常简单:由沃兹设计电路模型,然后生产出电路板投放市场。3个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宏伟的明天即将到来。
十年之后,这个公司从那两个车库中的穷小子发展到了超过4000名雇员、价值超过20亿的大公司。
闭门思过中的乔布斯 “被驱逐”记
在苹果公司成立的第九年,他们发布了一款新产品――Macintosh。但在那一年,乔布斯被炒了鱿鱼。
他怎么可能被自己创立的公司炒了鱿鱼呢?
乔布斯是这样解释的:“在苹果快速成长的时候,我们雇用了一个很有天分的家伙和我一起管理这个公司,在最初的几年,公司运转的很好。但是后来我们对未来的看法发生了分歧,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争吵到不可开交的时候,董事会站在了他的那一边。所以在三十岁的时候, 我被炒了。在这么多人目光下我被炒了。在而立之年,我生命的全部支柱离自己远去,这真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乔布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他觉得自己令上一代的创业家们很失望,自己把他们交过来的接力棒弄丢了。于是,乔布斯和创办惠普的David Pack、创办Intel的Bob Noyce见面,并试图向他们道歉。
乔布斯开始觉得把事情弄得糟糕透顶了,但是他渐渐发现了曙光:他仍然喜爱自己从事的这些东西。苹果公司发生的这些事情丝毫的没有改变这些,一点也没有!
“我被驱逐了,但是我仍然钟爱我所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从头再来。”
“我当时没有觉察,”乔布斯说,“但是事后证明,从苹果公司被炒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棒的事情。因为,作为一个成功者的负重感被作为一个创业者的轻松感觉所重新代替,没有比这更确定的事情了。这让我觉得如此自由,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一个阶段。”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乔布斯创立了一个名叫NeXT的公司,还有一个叫Pixar的公司,然后和一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优雅女人相识。
Pixar制作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在1995年感恩节前一天首映时,仅仅一周内全美票房收入达到2900万美元,随后继续攀升,成为当年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共创下了3.5亿美元的票房,另有1亿美元的电影录像带租金收入。首映第6日,当日收盘价创下49美元。公司顷刻间从4700万美元的赤字变为7600万黑字。
之后的几年里,Pixar接连制作了屡创票房新纪录的几部动画电影。到2001年,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电影制作公司,Pixar现在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电脑制作工作室。
1987年,在参观NeXT公司在加州弗里蒙特的在建工厂后,乔布斯和NeXT员工乘公交回来。一年后,NeXT公司的第一台计算机问世。
“王者”归来记
Pixar上市后一年,乔布斯神奇般地回到了苹果。
1997年的苹果公司已处于破产的边缘。过去一年亏损了10亿,而且数字还在扩大。在几任外来者手里,苹果公司丧失了所有曾使它如此成功的能力。在硅谷兴旺的年代,苹果股价从1992年的60美元跌落到1996年底的17美元。
此时主政苹果公司的是吉尔?阿梅里奥,他始终没能适应苹果那种异样的企业模式和管理风格,那正是乔布斯塑造的。为了重振苹果的信心,他答应乔布斯以3.775亿美元现金收购NeXT,并支付150万股票给乔布斯本人。此外,他还任命两位苹果创始人为“特别顾问”。
乔布斯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是吉尔把NeXT这家失败的公司从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拯救出来,让乔布斯重新获得了财富,也是吉尔帮助他重回苹果公司。现在,“是时候干掉这个阻碍道路的人了。”
忠诚法则不适用于乔布斯。他始终对苹果怀着强烈的情感,从一开始就深信自己是唯一扭转苹果局面的人,毕竟这是他――斯蒂夫?乔布斯创建的企业。
1997年夏天,乔布斯正式执掌苹果公司。他要了1美元年薪,头衔是“临时首席执行官”。上任后,他对苹果公司的股票期权进行重新评估,把员工的工作业绩和股票奖金挂钩;在公司内部重塑平等主义的氛围。几周内,他以董事长的身份轻而易举地赶走了大部分和他意见不合的公司主管。
乔布斯在很大程度上延续着吉尔的改革政策,力度更大、纪律更严、管理得更加细致入微。宣传栏、办公室和大楼上到处贴着一句简单的标语“新的思想”。这一切表明苹果要有一个新的开始了。这句标语大大激发了苹果公司员工的士气。
这些年来,苹果公司都是由局外人交替执掌,他们都不能理解、掌控苹果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只有一个人有能力掌控这种“特殊企业文化”,他,就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在会议室 1996年,苹果公司4.29亿美元收购NeXT,乔布斯回归。不久后,乔布斯担任临时CEO。
乔布斯的商业奇迹又回来了。1998年1月旧金山的苹果世界产品展销会上,在主题演讲快结束时,乔布斯好像忘了什么,又回到麦克风面前:“噢,我差点忘了告诉你们了,苹果公司又开始赢利了。”他已经把展销会变成他精彩的个人秀。
观众们心醉了:才几个月时间,“神奇小子”就让他们心爱的苹果又赢利了!
事实上,没有人能在几个月里改变一家大公司的困境。
2000年1月的展销会上,乔布斯站在舞台中心,感谢自己重回苹果后员工们兢兢业业的工作,谈到自己经营两种产业的辛苦,“今天我很高兴地向你们宣布,我要放弃"临时首席执行官的头衔了"。”
呼喊着“斯蒂夫”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把所有的一切都淹没了,所有的观众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他的身上。他脸上带着温顺的笑容,被一种温情和爱所包围。
成为4个孩子的父亲、被驱逐又归来的“国王”应该变得更成熟、更富有人情味了吗? 然而,乔布斯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是个自我为中心并且有着强烈控制欲的人。当失败把他打倒,他会变得谦卑而富有人性;而成功会立刻唤起他性格中的阴暗面。一旦在事业高峰时期,他又恢复暴君的面目。
波士顿MacWorld会展 1997年,在波士顿举行了MacWorld会展。会展结束后,乔布斯和同事走回酒店。稍后,乔布斯制定了“Think Different”的广告系列活动。后来事实证明,这让苹果重获生机。
复兴“苹果”记
重返王国的乔布斯开始寻找能够带来革新性创新的方向。用他的话来说,就是重新“复兴”苹果公司。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音乐领域:既然一款失败的技术都能做成PAD,他相信人们会更加需要音乐领域的产品。
2001年的展示会上,乔布斯宣布了一种把苹果公司带到音乐世界的产品iTune。通过iTunes,麦金托什机的用户可以把CD盘上的音轨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用户也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MP3音乐。
此时,乔布斯已经预见到音乐领域的一场变革:传统的音乐产业利润下滑,音乐爱好者们更愿意从互联网上下载音乐作品,而不是去商店把CD唱片买回来。他俨然把自己当作这场变革的时尚先锋。
情况对苹果非常有利。只要在苹果早就掌握的PDA技术平台上开发出一种音乐播放器就万事大吉。可是,乔布斯完美主义的“狂躁”显得超乎寻常,比苹果II电脑时代要求电脑焊接线笔直、完美,他对细节的苛刻已经到了常人很难理解的地步。
乔布斯曾阐述过他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是:如果要想把一种产品设计好,你就要抓住这种产品的灵魂所在。你要深入而全面地了解这种产品,要想完全了解一样东西需要一个人的积极投入,然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花费时间。”
从苹果公司2001年的iPod到2007年的iPhone手机,无一不体现着乔布斯对设计与用户体验的理解。2004年夏天,当乔布斯开车行驶在纽约麦迪逊大街上,他注意到每个街区都有人耳朵上戴着白色耳机。他当时想:“哦,我的上帝啊,iPod真得开始流行了。”
等2007年iPhone上市时,已经有大批的苹果产品迷在全美各个iPhone销售门店提前排队,以争取在第一时间使用上这款新时代手机产品。
2007年,带着苹果气息的苹果专卖店的零售额达到10亿美元,增长速度超过了任何一家其他公司。
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苹果”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时尚流行文化的象征。很少有人能有一种魔力把公众熟知的产品转变成一个企业文化的象征,更难预计哪种产品会获得文化的象征地位。
――斯蒂夫?乔布斯做到了!
之所以能够做到,用他的话说是,“我跟着我的直觉和好奇心走,遇到的很多东西,此后被证明是无价之宝……必须要相信某些东西:勇气、目的、生命、因缘……这个过程从来没有令我失望,只是让我的生命更加的与众不同。”
50岁的时候,乔布斯已经成为3个产业领域的偶像。
</TBODY>乔布斯于2002年1月在旧金山举行的Macworld大展上发布了配备平板显示器的iMac。
“秘密”探寻记
当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并兑现了复兴苹果的承诺后,回观当初“被驱逐”的境遇,他的讲述发人深省:“我可以非常肯定,如果我不被苹果公司开除的话,这些事情一件也不会发生。这个良药的味道实在太苦了,但是我想病人需要这个药。有些时候,生活会拿起一块砖头向你的脑袋上猛拍一下,不要失去信仰。我很清楚唯一使我一直走下去的,就是我所做的事情令我无比钟爱……只有相信自己所做的是伟大的工作,才能怡然自得。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下来,只要全心全意的去找,在你找到的时候,你的心会告诉你的。就像任何真诚的关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越来越紧密。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它,不要停下来!”
乔布斯十七岁时,曾读到一句话: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的话,那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正确的。这句话给他留下了一个印象。
从那时起,乔布斯每天早晨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你会不会完成你今天想做的事情呢?”当答案连续多天是“No”的时候,他知道自己需要改变某些事情了。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乔布斯一生中最重要的箴言,它帮乔布斯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包括所有的荣誉、所有的骄傲、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这句话让他明白“你已经赤身裸体了,你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18岁时曾和乔布斯一起去印度朝圣的老朋友丹?科特里说:“乔布斯的成功源自他内心怀有的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正是这种不安全感使得他必须出去闯荡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TBODY>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据我所知,时刻记住"人总有一死"是避免患得患失的最好办法。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什么理由不顺心而为。”
2005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公开了自己身患癌症的消息:
“大概一年以前,我被诊断出癌症。医生告诉我那很可能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还有3到6个月的时间活在这个世界上。医生叫我回家,然后整理好我的一切。那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程序。那意味着你将要把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几个月里面说完.;那意味着把每件事情都安排好,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的生活;那意味着你要说再见了。
我拿着那个诊断书过了一整天,那天晚上医生给我做了一个活切片检查。我当时是被麻醉的,妻子后来告诉我,当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的时候他们开始尖叫, 因为这些细胞最后竟然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可以用手术治愈的胰腺癌症细胞。我做了这个手术,现在我痊愈了。”
“从死亡线上又活了过来,”乔布斯感慨地说,“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可以比以前把死亡只当成一种想象中的概念的时候,更肯定一点地对你们说:没有人愿意死,即使人们想上天堂,也不会为了去那里而死。但是,死亡是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也应该如此。因为死亡就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
此时的乔布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懂得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不要将时间浪费在重复其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意味着你和其他人思考的结果一起生活;不要被其他人喧嚣的观点掩盖你真正的内心的声音;还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听从你直觉和心灵的指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这是乔布斯留给世人的激励,也是他一生不断超越自我、攀登巅峰的秘密!
</TBODY>2010年1月27日,乔布斯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的iPad发布会上手持这款触摸屏设备。苹果希望借此拓展Macintosh、iPod和iPhone以外的市场。
[编者感言]
其实,在知道“乔布斯”这个名字之前,我只知道有一个电脑的牌子叫“苹果”,据说用着还不错,但价格很贵;后来看到有人在用一种叫“iPhone”的手机,可以全屏幕触控;再后来,似乎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随处可见“iPhone4”的身影,而拥有一部“iPad2”更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梦想与炫耀资本。
然而这个时候,我仍然不知道乔布斯与这些有什么关联。直到有一次看到有人在微博里强烈推荐“斯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斯坦福大学2005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条信息,我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仔细地听完了他所讲的每一句话。至此,才了解到乔布斯的魅力以及他与“苹果”的渊源。
乔布斯和他“苹果”为什么能够与众不同?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乔布斯?
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苹果”?
――这是值得我们几代人去好好反思的问题! 乔布斯虽然离开了,但正如周鸿祎所说的,他将是一本古典名著,值得我们每一个创业者去学习,去研究。我们不要把乔布斯捧上神坛,他也有失败的地方。作为创业者,我们能思考,会学习,放弃我们无法学习的,研究我们能够学到的,凭借我们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走出我们自己的成功之道。
I. 中铁建集团董事长陈奋健坠亡,是否有透漏其坠亡的原因
中铁建集团董事长陈奋健坠亡,是否有透漏其坠亡的原因?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热爱生命,要尊重生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死亡。但是有很多人,就会没有原因的突然死亡。或者是遇到了意外情况,然后失去了生命。
中铁集团董事长坠楼死亡,现在原因尚不明确,希望各位不要传谣,不要造谣,安安静静的等待警方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