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市场 » 外汇占款理论

外汇占款理论

发布时间: 2021-03-19 07:41:15

『壹』 央行外汇占款投放过多如何引起通货膨胀 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对国民经济又什么影响

因为外汇占款是直接投放到市场上的,和直接用印钞机一样,如果控制不当会造成流动性泛滥。而流动性泛滥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上调存款准备金 是数量型流动性回收手段。他可以使央行精确的回收流动性。比如现在几乎每上调0.5%就会冻结3000亿的货币。这样可以随时对进程进行调控。
由于货币乘数的存在,存款准备金的上调会降低银行的放贷能力。从而起到降低新的货币投放的作用,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数量。理论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

『贰』 请教 外汇占款是啥意思它怎样增加货币供给

外汇占款

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很多专家学者鼓吹经济过热、倡导货币紧缩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错误的理论导致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的外在化。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政府在经济中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相背离的。当然,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所差异,但如此普遍的一边倒的想当然的不容置疑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夸大,却是整个经济学界的耻辱。如果我们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从权力需要出发,对现实的判断就会根本不同。为了避免今年再有人出来喊叫经济过热,写这样的一个短文还是有必要的;举手之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可能是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对外汇短缺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强制结汇措施使得中央银行投放大量人民币、购买并屯积大量外汇。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突破五千亿美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排在前列的是日本、中国、台湾、香港)。单从这个外汇储备来说,五千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四万亿,投放到了基础货币当中,再加上货币乘数作用(当然中国的货币乘数的大小是个判断差异更大的问题,最悲观的估计是小数,货币只是在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炒作票据而已),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外汇占款造成货币投放量过大,从而有可能造成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有必要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逻辑上是直接的,五千亿,四万亿,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货币投放过大,货币紧缩。没问题。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说的。

问题出在哪呢?在国民经济当中,我们每多生产出一元的财富,就应该增发一元的货币购买力,否则过多的商品追逐过少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升值,通货紧缩。我国持续的通货收缩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我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在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占款的情况下),反而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考虑到外贸进出口的特殊性质。假定(老师说经济学都要有假定),我国这一年进出口持平,没有赢余(先不考虑资本项目)。进口了一千亿美元,出口是一千亿美元,收到的外汇全支付了,没有外汇盈余,没有外汇占款。可从商品的角度看,从国内经济的角度看,出口收入的一千亿美元被强制结汇收到八千亿人民币,但这八千亿人民币的收入能否足够支付那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呢?

问题也就是出在了这里。一千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和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能否相互抵销。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在国内是不是只卖八千亿人民币?哈哈哈哈。你现在该明白了,前面说了,每多增加一元的商品,就该多增发一元的人民币购买力,而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并不仅仅是海关统计的进口额(进口按CIF,出口按FOB),国内还要加收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殖税、环节税、消费税、检验检疫费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费用、批发零售商的费用和利润,最后的人民币占款就不是八千亿人民币,而会是两万亿人民币。

如此一来,中国所面临的就不是外汇占款问题,而是进口商品的占款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也不是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通货紧缩问题。九四之后,外汇并轨和中国经济的放开使得中国出口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对进口的放宽,而九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怪圈。在成功软着陆的错误理论下,中国继续着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大批的外国基金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经济学界的愚昧吗?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呢?他们宁愿利用这个会赚钱。正象有的经济学家说的,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经济学是有国界的,经济学不是科学。

所以,中国每年少量的外贸赢余在扣除了各出口的企业外汇留成之后,每年的外汇占款造成的RMB投放远远无法弥补进口商品所造成的RMB占款。再加上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的买卖(称之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加重了货币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强。客观的说,不是外国人要人民币升值,而是学界错误的观念导致的错误的政策逼迫人民币升值。从九六年开始,这种累积的力量是巨大的,进口商品的RMB占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五千亿美元累计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再加上贪污腐败导致的资金外流,去年境外赌博就从中国抽走六千亿。国内货币供给远不是表面数字上的汇率兑换的结果。而近两年资本项目的大量赢余并不能真正变为真实的RMB投放到中国经济当中,炒中国的房地产对温州炒房团是可行的,对这些国际大基金来说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只有央行真正知道自己发行了多少RMB ,但可能并不真正知道这些货币究竟是对应哪些具体的商品和劳务。上千亿美元的HOTMONEY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敢于换成人民币坐等红利,当然不是为了来弥补人民币的供给缺口,相反,它们还要占用这些额度来制造更大的RMB供给缺口,从而迫使人民币升值。在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失去了贬值的可能性,这就等于这些游资只赚不赔(我们说过,这叫单向投机的自我实现性),人民币利息率又远高于美元、日元,利息加红利,何乐而不为?所以当他们称赞中国经济学家的成就时,我们最好还是想一想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角度。

再加上中国大量的走私进口(如赖昌星等),大量的假出口(骗出口退税),大量的假进口(骗取外汇),大量的出口转进口,以及统计不规范的边贸、地贸、非法交易(境外赌博、毒品),再有就是国内市场经济之后大量富余人员形成的地下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这都是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考量却又影响巨大的因素。大量的货币在非法的因素下漏出,货币的发行量已经无法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着眼点;而把中国经济规模还局限在国有加外资加民营,更是无视全体十三亿人的巨大力量的存在。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定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如果央行不看经济的现实,只根据数字报表做理论上的业务游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的来源也正是在这里,不能怪日本、美国政府和机构投机者。

综上所述,所谓的外汇占款并不存在,人民币并不存在现实的超额供给,相反,由于对人民币需求力量的错误认识、人民币在非法权力下的大量漏出、大量热资进入造成的R M B闲置、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票据游戏、进口走私、境外赌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贬值形成美元的超额供给,大量美元头寸等待美元反弹,在等待过程中,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又有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因而投机人民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现在是固定汇率,汇率不变,赚到人民币的高利息;人民币升值,赚到升值红利;美元再反弹,又赚到美元红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等于是为人作嫁衣,将人民币逼上升值之路。
http://www.xici.net/b114375/d25725887.htm

『叁』 外汇占款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
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肆』 新增外汇占款是什么,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
中国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企业不断地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换取人民币,商业银行又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出售给央行以换取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如股市、汇市),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近年来中央银行为收购热钱已付出上万亿元的人民币资金。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 外汇占款
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采取措施抑制外汇占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编辑本段应对策略
1. 适度刺激进口需求,增加社会供给 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伍』 什么叫外汇占款

谈外汇占款

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很多专家学者鼓吹经济过热、倡导货币紧缩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错误的理论导致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的外在化。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政府在经济中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相背离的。当然,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所差异,但如此普遍的一边倒的想当然的不容置疑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夸大,却是整个经济学界的耻辱。如果我们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从权力需要出发,对现实的判断就会根本不同。为了避免今年再有人出来喊叫经济过热,写这样的一个短文还是有必要的;举手之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可能是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对外汇短缺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强制结汇措施使得中央银行投放大量人民币、购买并屯积大量外汇。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突破五千亿美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排在前列的是日本、中国、台湾、香港)。单从这个外汇储备来说,五千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四万亿,投放到了基础货币当中,再加上货币乘数作用(当然中国的货币乘数的大小是个判断差异更大的问题,最悲观的估计是小数,货币只是在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炒作票据而已),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外汇占款造成货币投放量过大,从而有可能造成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有必要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逻辑上是直接的,五千亿,四万亿,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货币投放过大,货币紧缩。没问题。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说的。

问题出在哪呢?在国民经济当中,我们每多生产出一元的财富,就应该增发一元的货币购买力,否则过多的商品追逐过少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升值,通货紧缩。我国持续的通货收缩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我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在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占款的情况下),反而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考虑到外贸进出口的特殊性质。假定(老师说经济学都要有假定),我国这一年进出口持平,没有赢余(先不考虑资本项目)。进口了一千亿美元,出口是一千亿美元,收到的外汇全支付了,没有外汇盈余,没有外汇占款。可从商品的角度看,从国内经济的角度看,出口收入的一千亿美元被强制结汇收到八千亿人民币,但这八千亿人民币的收入能否足够支付那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呢?

问题也就是出在了这里。一千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和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能否相互抵销。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在国内是不是只卖八千亿人民币?哈哈哈哈。你现在该明白了,前面说了,每多增加一元的商品,就该多增发一元的人民币购买力,而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并不仅仅是海关统计的进口额(进口按CIF,出口按FOB),国内还要加收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殖税、环节税、消费税、检验检疫费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费用、批发零售商的费用和利润,最后的人民币占款就不是八千亿人民币,而会是两万亿人民币。

如此一来,中国所面临的就不是外汇占款问题,而是进口商品的占款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也不是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通货紧缩问题。九四之后,外汇并轨和中国经济的放开使得中国出口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对进口的放宽,而九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怪圈。在成功软着陆的错误理论下,中国继续着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大批的外国基金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经济学界的愚昧吗?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呢?他们宁愿利用这个会赚钱。正象有的经济学家说的,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经济学是有国界的,经济学不是科学。

所以,中国每年少量的外贸赢余在扣除了各出口的企业外汇留成之后,每年的外汇占款造成的RMB投放远远无法弥补进口商品所造成的RMB占款。再加上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的买卖(称之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加重了货币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强。客观的说,不是外国人要人民币升值,而是学界错误的观念导致的错误的政策逼迫人民币升值。从九六年开始,这种累积的力量是巨大的,进口商品的RMB占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五千亿美元累计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再加上贪污腐败导致的资金外流,去年境外赌博就从中国抽走六千亿。国内货币供给远不是表面数字上的汇率兑换的结果。而近两年资本项目的大量赢余并不能真正变为真实的RMB投放到中国经济当中,炒中国的房地产对温州炒房团是可行的,对这些国际大基金来说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只有央行真正知道自己发行了多少RMB ,但可能并不真正知道这些货币究竟是对应哪些具体的商品和劳务。上千亿美元的HOTMONEY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敢于换成人民币坐等红利,当然不是为了来弥补人民币的供给缺口,相反,它们还要占用这些额度来制造更大的RMB供给缺口,从而迫使人民币升值。在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失去了贬值的可能性,这就等于这些游资只赚不赔(我们说过,这叫单向投机的自我实现性),人民币利息率又远高于美元、日元,利息加红利,何乐而不为?所以当他们称赞中国经济学家的成就时,我们最好还是想一想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角度。

再加上中国大量的走私进口(如赖昌星等),大量的假出口(骗出口退税),大量的假进口(骗取外汇),大量的出口转进口,以及统计不规范的边贸、地贸、非法交易(境外赌博、毒品),再有就是国内市场经济之后大量富余人员形成的地下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这都是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考量却又影响巨大的因素。大量的货币在非法的因素下漏出,货币的发行量已经无法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着眼点;而把中国经济规模还局限在国有加外资加民营,更是无视全体十三亿人的巨大力量的存在。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定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如果央行不看经济的现实,只根据数字报表做理论上的业务游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的来源也正是在这里,不能怪日本、美国政府和机构投机者。

综上所述,所谓的外汇占款并不存在,人民币并不存在现实的超额供给,相反,由于对人民币需求力量的错误认识、人民币在非法权力下的大量漏出、大量热资进入造成的R M B闲置、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票据游戏、进口走私、境外赌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贬值形成美元的超额供给,大量美元头寸等待美元反弹,在等待过程中,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又有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因而投机人民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现在是固定汇率,汇率不变,赚到人民币的高利息;人民币升值,赚到升值红利;美元再反弹,又赚到美元红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等于是为人作嫁衣,将人民币逼上升值之路。
http://www.xici.net/b114375/d25725887.htm

『陆』 外汇占款数据有什么作用国家公布外汇占款数据有什么重大意义

1. 适度刺激进口需求,增加社会供给 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杠杆、利率杠杆、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柒』 货币分析理论

外汇占款是指本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划线的这一句是说:
本国中央银行根据测算投放了足量的本国货币
但是由于其中一部分用于置换外币,所以导致实际投入市场中的货币少于原投入量

『捌』 理论上可以采用什么货币政策干预外汇占款迅速增长

外汇占款是因为外币不能直接兑换,必须投放相应的本国货币造成的。所以有和你多方法干预其迅速增长。

一个是直接可以自由兑换了,那么外汇占款估计就要慢慢从历史上消失了,这个可操作性不大。

二是减少外汇储备,也就是减少净出口。货币手段就是只要让本币升值就OK了,也就是提高汇率。不过着个对本国经济伤害很大啊。

『玖』 请教高人,外汇储备增加时会使央行增加外汇占款,国内人民币流量增大,带来通货膨胀。

所以目前央行一直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款利息,目的就是减小市场流动性,把这些增发的钱“冻结”起来,让市场趋于平稳。这些手段都强迫商业银行从新梳理自己的资产业务,筛选优质的客户,同时跟紧国家的政策导向,把资金输送到国家扶持支持的产业上去。这些都是帮助经济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上迈进的。

『拾』 财政存款、外汇占款、央票发行各自的概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各自对市场流动性有哪些影响如题

财政存款就是税收,流动性理论上只允许进入实体投资,所以流动性较差,因为周期偏长。
外汇占款就是收入的外汇(比如进出口公司,比如热钱)该部分的货币直接转换为储备或者国内流通的人民币,流动性相对自由,所以较好。
央票发行就是银行间货币调控,央行可以依靠回收和发行央票来控制货币流量,也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一种。由于央票能够在金融市场间以期货,转抵押的形式套现,交易,所以流动性非常好。

热点内容
凤凰传媒港股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3
美国原油出口带来了什么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740
k线重合指标 发布:2021-03-31 20:26:26 浏览:359
金融财经网站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5:22 浏览:766
金融视频网站 发布:2021-03-31 20:25:20 浏览:108
公司是否质押 发布:2021-03-31 20:24:28 浏览:643
私募众筹骗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852
股份构成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3:56 浏览:263
融资名单查询 发布:2021-03-31 20:22:52 浏览: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