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市场 » 股市悲壮

股市悲壮

发布时间: 2021-03-20 11:07:42

A. 职业炒股是种怎样的体验

职业炒股在外人看来很轻松自由,其实不然,压力会很大。首先没有了固定工作,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能从股市获取,无形之中就会增加压力。二是身份地位不被社会大多数人认可。三十会很孤独,没有人可以交流,自己一个人工作到很晚。四是这条路很难,走出来的不到百分之一,建议谨慎选择。

B. 有没有人持有股票5年的

本人持有一支股票,至今正好五年。下面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本人韭菜一枚,2015年全民炒股热潮中满怀信心入市,初期资金只有2万元。

相信很多朋友对2015年那波牛市记忆犹新,本人是4月份入市,因当时PPP概念火爆,在朋友的推荐下,买入了当时的民营PPP龙头股票龙元建设,买入价大概17元。

这就是我的故事,3万元本金,一只股票拿了五年,挣了300来块,连利息都不够的吧。好在没有亏钱,在这支股票身上,我也逐渐走向理性投资,现在基本不碰低价股,仓位配置以基金为主。

顺便说一句,就在我卖完后,这股一直涨到了9.7元,我内心还有点懊恼,如果4月不卖,还可以多赚一些,但是5月15日,它又暴露了自己的本性,又开启了无理由的任性跌停,哈哈!在这个市场上,散户想战胜主力,是基本不可能的,而对于这种庄,为何就没有监管呢?

最后也祝点赞的各位,早日解套!

C. 为什么我国经济全球属一二而股市倒数呢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不是一个简单的表述,有时也会存在股经背离现象。

经济与股市的背道而驰并非只是中国或过去几年中的特有现象,它在全球股市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不存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差别。理性的经济与感性的股市仿佛就是财经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二者之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交易特点已经先天注定了这一怪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也依然如此。
我国股市是否正在走向边缘化?这是目前人们格外关注并纷争不休的焦点议题。其中论据之一就是中国经济成长与股市表现之间所出现的割裂与背离。诚然,股市乃为经济的晴雨表,这是长久以来普遍存在于投资界中一个朴素认知和流行的说法。但在现实生活中,股市的扬涨跌落果真能够忠实、准确地反映经济的荣辱兴衰么?这不仅是留给投资者的一大困惑与迷思,而且对于当前我国股市是否边缘化的讨论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我国股市为基点来扫描国际市场,对此进行概略的剖析和探讨。
我国股市滞后而失真的晴雨表
中国股市自创生以来,既有轰轰烈烈也有浑浑噩噩,既有风风火火也有莽莽苍苍。那么我国股市行进的步伐是否辉映出了其经济高速成长的神奇魅力了呢?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是”字“否”字所能涵盖。
首先,我国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和稳定的成长之中,而股市却呈现出几乎是有规则的波浪形运动,尽管其振幅远不如香港股市强烈,频率也大不如香港股市显著。其次,股市的周期性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昭示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规律性变化,也印证了股市的总体上升趋势。最后,股市的上涨幅度从未达到过经济的增长水平,尽管一度十分接近。换言之,我国股市的滞后确实没有真实反映出国民经济的傲人成就,至少过去几年中如此。
美国股市从晴雨表演变为独行侠
那么“经股背离”的现象是否仅为我国特有呢?我们可以用同样的目光来审视一下已经具有两百多年股市文化的美国市场。过去几年美国股市明显与经济走势渐行渐远。虽然经济仍然展示了7.7%的温和增长率。相形之下,美国股市在同期内却一败涂地。投资者非但没有领略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快慰,反倒是深陷股市泥潭而无力自拔,可谓是“风调雨不顺”、“国泰民不安”。长年来迷恋股市的投资者们也不得不挥泪而别。
纵观1990年以来的美国市场,股市大起大落,大涨大跌;股民大喜大悲,大彻大悟。用华尔街的时髦语言来形容,就是跟随“非理性繁荣”而来的“非理性崩溃”。投资者在证券投资的启蒙运动中,俨然经历了一次精神的炼狱和灵魂的洗礼。过去十多年的轰轰烈烈、风风雨雨仿佛只是在梦境中潇洒地走了一回。
因此,“经股背离”的现象在美国也同样可以得到印证。虽然六十多年来股市确实一度扮演过经济晴雨表的角色,但更多的时候却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
亚太地区虚虚实实的晴雨表
如果有人认为美国股市过于遥远和庞大,缺乏适当的可比性,那么探览一下我们身边的一些发达市场或许启迪更大。
曾几何时,日本股市展示了它那磅礴的气势与致命的诱惑,七年中暴涨了三倍以上。然而就在人们鼎沸的讴歌声中,股市却轰然倒下。十多年来,万千投资者们剩存的只有破碎的心和遗失的梦。股市留给他们的仿佛只有“忍将历史带泪看”的凄楚和悲壮。
与早年的美国情况相似,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与股市也算得上是携手并进。随着八十年代经济增长的出神入化,股票市场也泛起了阵阵红晕,但始终落伍于经济的行进步伐。九十年代的股市围绕着经济成长经历了三起三落。一次次地喷薄而出,带给投资者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却又一次次地重归沉寂,留给投资者一个个美丽的误会和一片片残缺的记忆。所以就香港历而言,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似乎不是强词夺理也是牵强附会。
过去几年的疾风骤雨使全球股市繁华落尽。许多人在品悟出金融投资的真谛之后,纷纷开始怀疑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说法。说其是,为何股市运动时常与经济成长背道而驰?说其不是,又该如何解释资本市场理论和金融投资常识?这一“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命题令众多我国乃至全球投资者深感迷茫与困惑。股市与经济之间的晴雨表关系竟是如此的朦朦胧胧、虚虚实实!
“经股背离”的五大根源
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是股市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基础。缺乏国民经济与公司盈利的支撑,股市虽然可逞一时之勇,但却难扬一世之威。但既然如此,股市为何还会三番五次离经叛道、频频出现“经股背离”的怪象呢?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五点。
其一,理性可控的经济与感性冲动的股市。
经济成长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可控性和可预测性。首先,政府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通常会有效地刺激抑制经济成长,使其有规可循。其次,国民经济这一庞然大物不易被人为因素所干扰,任何投资者个人或团体都很难直接操纵经济成长的步幅和节奏。此外,经济成长较少出现剧烈的波动和震荡。经济的增长曲线比股市的运动轨迹要和缓、平衡的多,绝没有那些惊心动魄的时时刻刻。
但股票市场则更多地显现出感性与冲动的一面。第一,股市运动是众多投资者共同参与的结果,为无形的市场之手所推动,政府难以有效干预。第二,股市受众多因素影响,从政经局势到利率水平、从公司营销到市场传言、从预测值调整到分析师评级,不一而足。而且众多变量无法数量化,譬如投资心理和市场行为。这就使得市场运行兼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双重特点,同样的因素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甚至相反的后果。第三,股市可能会在骤然间剧烈震荡,其波动曲线还不像经济运行那样令人赏心悦目。当投资大众误入迷途时,群众性运动的波澜壮阔便会荡涤正常的股市生态,使市场泡沫酿就其中。第四,经济数据每月出笼一次,而股市交易却可能要争分夺秒,这就为股市瞬间的风云变幻植入了深层基因,使任何人都难以铁口神断股市走向、尤其是其近期动态。
当股市浸淫在激情与亢奋之中时,其惯性和冲量难以抗拒。失去制约力和阻抗性后的股市便会在投资者的冥冥遐想之中冲向极端的边缘,致使股市比经济更容易产生泡沫。全球股市,莫不如此。市场中缺乏的不是清醒、冷静的大脑,而是胆量和勇气。无论何时何地,唱衰派都是少数,都会倍感步履维艰、身心交瘁。其“信口开河”会使公司收入因交易冷静而一泻千里,也会使万千投资者手中的财富一落千丈。就像是现代版本的“皇帝的新衣”。敢于挺身而出作为熊市的代言人,需要惊人的气魄胆识和心理素质,不怕引起公愤,不惜成为公敌,而且随时准备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股市何去何从却历来都是取决于多数人的集体行为。这就决定了感性与动荡的股市必然是以理性可控的经济为中轴线而上下抖动。
其二,公司盈利是经济与股市的连接纽带。
股市是间接而非直接地反映经济成长。所需媒介就是上市公司的销售盈利与财务状况。换言之,股市是通过公司盈利的高低来间接刻划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而经济周期、商业周期、行业周期、乃至公司的生命周期并不总是重叠在一起,其间的交叉错落就会导致公司盈利与经济成长间的短时偏离。当股市与经济之间的这一连接纽带断裂之后,股市运动便会与经济成长分道扬镳。
如果说经济成长以市场消费为主体,那么股市表现则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众多企业在过去的扩张过度,使它们提前赚取了若干年后的盈利,超额满足了未来的市场需求。所以尽管目前经济尚在温和成长,但库存积压与生产能力过剩已使这些公司的盈利源泉干涸,况且要将过剩的生产能力消化完毕并非一年半载之事。所以当市场消费与商业投资各行其是时,由市场消费所主导的国民经济仍可保持增长,但有赖于公司盈利和商业投资的股票市场则会遭致重创,导致经济与股市分手惜别、互道珍重。
证券市场只是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环,它不可能超脱于公司盈利而独立自主。如若上市公司的经营与财务状况欠佳,尽管政策导向、炒作气氛、投机心态等因素可能会在短期内刺激股市上窜下跳,但绝不可能指望股票市场具有长期的荣景和非凡的未来。股市不是聚宝盆,它既是公司融资的手段,也是财富分配的渠道。投资者通过付费得到股东的身份,就是为了日后分享公司的盈利收入。如果公司无利可分、无望可求,它便会失去股东对它的信任和关爱。倘若这一非典型瘟疫从个别公司蔓延开来,便有可能对整个行业甚至整个股市造成重创。这不是股市自身之罪,不是监管系统之误,也不是运行机制之过,更不是万千股民之错,病灶恰恰存在于股市赖以生存的基础之中。
如果你有洞穿股市的犀利目光,你就会看到公司盈利正是股市身后那双看不见的手,正是它在默默地主掌着股市的升沉涨落、荣辱兴衰。缺乏公司盈利增长这一必需的给养,股市就会面临风干与脆折的危险。就像是健壮的体魄不是天天靠抗生素维持一样,健康的股市也不能谨是依赖于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
其三,当前的经济状况与预期的公司前景。
经济状况多以现状为基础,根据已公布的政府数据,而股市涨落则更多地反映未来的公司收益,分析师的前景预测可以长达三到五年。在某些特定的市场环境中,当前的经济状况并非总能与预期的公司盈利保持一致,这一时间差便会导致经济与股市脱节。人们对公司前景可能乐观过度,也可能悲观过甚。这就如同颇具传奇色彩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Lynch)所言,众多基金经理的错误乃是将过多精力凝聚在宏观经济层面上。公司盈利与经济成长之间并不只是一种直观的线性关系或简单的因果关系,而且不同公司对于经济状况的敏感度也不尽相同。能否成功地剥离出个别公司与经济形势之间的微妙线索,这才是对投资者眼力、功力、耐力的考验和挑战!
九十年代后期的股市泡沫就为此作出了最好的注脚。人们对于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期待与迷信,使之成为泡沫萌生的温床。加之“普及效应”、“锁定理论”以及“新经济学说”的推波助澜,使人们对公司未来的盈利前景产生了幻想和错觉,甚至想入非非。但殊不知,这种不切实际的市场预期只不过是令人目眩的海市蜃楼而已,既缺乏市场,也缺乏技术,更缺乏资本。也难怪其泡沫的破灭会招致全球股市纷纷陷落,使投资者们从南柯一梦中骤然乍醒。
无独有偶,这种经济与股市的背道而驰在美国历史上并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1973到1974年间也曾有过异曲同工之妙,而且离散程度还不在此次之下。道琼斯工业指数不到两年内就狂跌了45%,尽管经济在同期中反而增长了15%,大大超过了此次的7.7%(诚然,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之高也非今日可比)。好在这一阵痛只持续了不到两年便静静地掩入了历史,比此次股市暴挫缩短了半年时间。
当年股市之所以与经济走向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东石油危机使人们瞻念前途、不寒而栗。眼前的经济增长丝毫化解和掩饰不了人们对公司未来远景的忧心忡忡。尤其是当时的通货膨胀率高达平均10.5%,大大削弱了百姓的购买力和公司的利润率。不少人已经开始为石油价格可能会飙升到100美元一桶而感到寝食难安。果不其然,全球性的恶性经济衰退到1974年下半年时便悄然而至。
其四,全部的国民经济与局部的上市公司。
经济与股市的不对称性也会促成二者之间的背离。例如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包括私营企业(PrivateSector)与政府机构(PublicSector)两大类别。前者约占经济的70%,即上市公司只创造了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而剩余部分则来自于政府机构。这就造成只具三之二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不一定总能准确反映整个的国民经济。当企业与政府的行为趋同时,股市与经济发展如影随形;当二者离散时,其间的差异也不可避免。
过去几年的风云变幻即为明证之一。一方面,大批公司企业因库存积压和生产能力过剩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方面,联邦与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却在急剧扩张,用以反恐和刺激经济成长。其结果就使得政府投资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这集中反映在联邦政府从巨额盈余到巨额赤字的急剧转折上。政府支出的大幅增长与私营企业的来重衰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铸成了经济与股市之间的强烈反差。经济的温和成长主要来源于生产总值中由政府投资所创造、而上市公司无法代表的那30%。所以,近三年来的经济成长只是某种虚幻的假象,它掩盖了众多上市公司四面楚歌的困境与悲凉。
这种经济与股市间的不对称性在我国更为显著。积极的财政政策使政府投资在过去与年中主导了经济的高速成长,但众多上市公司却未必能够从中直接受益。据估计,目前非国有控股企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50%,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上升。可是它们在股市中所占有的份额尚不足股市总值的10%。也就是说经济成长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支出和仍未上市的非国有企业、而并非来源于上市公司。因此,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相对国民经济而言就缺乏足够的覆盖率和代表性,股市自然也就难以全面和准确地反映经济运行。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促使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别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段来推动收益增长:服务业通过提高价格,制造业则依靠降低成本。这就导致了价格的变向分化:汽车价格的下降与保险费用的上涨;家具价格的下降与维修费用的上涨;鞋帽价格的下降与球赛门票的上涨;玩具价格的下降与托儿费用的上涨;餐具价格的下降与餐饮价格的上涨;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制造业价格的下跌抵消了服务业费用的上涨,既同时增加了两类没类型公司的盈利,又化解了通货膨胀滋生的隐忧,可谓是一种“奇妙的和谐”。那么制造业何以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收益呢?答案之一就是将产品生产转移到成本低、人才多、条件好的我国大陆。因此我国在经济危难中拯救了众多的美国公司,成全了美国制造业的转型与重组,对当前美国经济的良好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经济越是不景气,公司削减成本的压力就越大,迁往我国的公司也就越多。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全球经济低迷的阴影非但没有笼罩到我国大陆,反倒是加速了外国资本向中国的转移,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通过资本转移来降低成本的经营策略使众多美国公司在经济萧条的漩涡中幸免于难,也使其股票在美国股市中获得了一丝慰藉和一线生机。然而过于大多数中国上市公司来说,这些不速之客的来临恐怕只是在其身边添加了一个更具竞争力与威协性的庞然大物,自己未必能够亲身贪图到它们所带来的资金、技术、或市场上的优势。因此,随着资本技术与产品制造向中国的转移,生产成本的降低会使外资公司在本国股市中的所得远远超过我国上市公司在我国股市中获取的利益。换言之,外资投入所带动的那部分经济增长未必会使我国上市公司乃至我国股市直接受益,二者之间并无等号、或者约等号的关系。
因此,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如政府投资和外国资本等,未必就一定能够敦促我国股市的上涨。若用统计学的语言来描述,那就是“经济增长是股市上扬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关键还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具有国民经济的充分代表性,以及它所构建的传输机制能否正常运作。这就是国民经济、公司盈利、股票市场三者之间关系的微妙之处所在。
其五,枯燥的经济数据与敏感的投资心理。
经济数据通常只为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所关注,平民百姓并不了解或关心数据背后的真实含义。而且即使经济多长或少长了一个百分点,人们往往也无所察觉。然而,股市却与他们的财富和生活息息相关,促使他们对股市变化的警觉十分敏感。自1790年费城股票交易所诞生以来,证券文化与股市传统在美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加之共同基金今天的社会化与大众化,股市暴跌之所以给投资者带来刻骨铭心之痛也就不足为奇了。
投资者在牛市时通常会将经济数据忘之脑后,将投资风险置之度外。千奇百怪的学说也会应运而生,为股市泡沫的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可一旦熊市降临,人们便会对股市与经济之间的影像反差感慨万分。当人们纷纷怨股市在过去几年中未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时,他们似乎早已忘却了昔日的股市又曾带给过他们多少温馨的回忆和无限的憧憬。遥想九十年代后期,有谁关切、甚至在意经济的成长步幅?投资者就像股市一样扬起了高傲的头颅。试问,美国经济何曾有过那斯达克指数在1999年时高达86%的年成长率?我国经济有过2007年深沪指数100%以上的增长率?所以,投资者在股市超越经济时是沉醉的,而到股市滞后时却又清醒了。
就投资心理学来说,“记忆固化”是金融投资中最常见的流行病之一。它使投资者的记忆凝固、硬化,总把股市的历史峰值永久地印刻在大脑皮层深处,将其铸为恒定不变的坐标轴和参考系。股市泡沫破裂之后,投资者通常都会领悟到投资理念的陶冶与凝练,并从心底萌生一种如梦初醒之感。但记忆固化却阻断了人们反思、追索的思维通道。其实记忆固化并非新奇之事,唐代诗人元积早在1200多年前就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不朽绝句。处理感情之事是否应当如此,我们姑且不论,但就投资而言,它却是大忌之一。
首先,记忆固化曾无情扭曲投资者的逻辑思维与市场判别。如果你把思绪和视野凝聚和锁定在股市的历史峰值上,并总是以此为度量衡来判定股市价位的高低,那么你就会为障眼法所凝,失去客观、准确的判断能力。殊不知,顶峰时的股市或许只不过是泡沫期的病态和错觉,暴跌时分寸是其归真反璞的开始。只有历尽沧桑才能还其本来面目,才能回归于其应有的合理价位。试问,就沪指而言,究竟是当年的6000点过高了呢,还是今天的不到3000点太低了?
其次,记忆固化会使得投资者无法审时度势,根据经济形势、公司盈利、投资气氛、市场环境来随时调整自己的重心、掌控期望的目光。所以他们将会依据股市的历史印迹运筹出“守株待兔”式的投资决策。试想,如果沪指从2007年一路和缓走来,从未经历过5000点的历史高峰,那么今天有谁会去留恋它两年前放远的脚步声?又有谁会去祭奠它那往日令人目眩的辉煌?人们都会为其三十年来平均9.42%的年增长率而欢欣鼓舞。
股市与经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分析了理性经济与感性股市的矛盾与冲突之后,有人会问,那么股市究竟是不是经济的晴雨表呢?答案很简单,既是,也不是。从理论上讲是,就现实而言可能不是;从长期来论是,就短期而言可能不是;在某些时候是,在其它时候则可能不是。而且是与不是,同经济自身的发展状况并无任何直接或必然的联系。股市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就是这样断断续续、隐隐约约,既明且暗、欲断又连。
在我国也不例外。经济与股市间的离散处处留下了上述五大成因的印迹。在经济稳定高速成长的同时,诸多因素却使得股市显现出剧烈的波动性和浓重的情绪化色彩。众多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与经济成长严重脱节或明显滞后。这就使得人们对公司未来的收益展望不像对宏观经济前景那样乐观、自信。同时上市公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极其有限,缺乏足够的代表性。所以,“经股背离”虽然在我国存在,但却不是我国的特色。同时,美国股市曾经连续二十三年落后于经济成长,而中国股市到目前还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因此任何结论或推测都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本文不是要为中国股市的边缘化讨论指点迷津,也不是要为某些误解正本清源,而只是力图揭示股市运行中若干不以投资者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又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规律。股市与经济的关系既不是亦步亦趋、难解难分,也不是我行我素、渐行渐远,而是若隐若现、亦真亦幻。经济成长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恩恩怨怨向我们提供了两点启示,即股市的短期行为与长期趋势。
第一,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股市可能会展现出狂躁不安的神情,时而楚楚动人,时而郁郁寡欢,因为市场气氛与投资情绪对于股市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不能根据经济指标的高低来判定或预测股市的短期行为,否则就会落入股市陷阱,无论你是股市的观潮客,还是股市的弄潮儿。从这一点来说,与其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毋宁说它是投资气氛与股民心情的晴雨表。这也有助于解释为何近几年来,“行为投资”学说(BehavioralFinance)会在美国金融学术界中风起云涌、大行其道,与传统的主流“有效市场”理论(MarketEfficiency)并驾齐驱、难分伯仲。
第二,就长期趋势而言,股市运动虽然会偏离经济成长于一时,但却无法超脱经济成长于永远。经济成长与股市运动具有一致性,即所谓的“经股同一”。股市在短期内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误导,但最终仍要受制于经济成长的约束。如果说“叶落归根”的话,那么经济成长就是股票市场的根基所在。缺乏经济成长的依托与支撑,股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时的热情与行动只会伴随着泡沫的破裂而烟消云散。正可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当然,长期究竟是多长,无人知晓。诗人墨客们昨天在默诵着三毛的远行绝句:“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投资者们今天也在翘首向长天索问:“长期有多长,谁能告诉我”?
经济与股市的背道而驰并非只是我国或过去几年中的特有现象,它在全球股市的历史长河中比比皆是。以上图表都栩栩如生地刻划出了二者之间那种维妙维肖、若即若离的互动关系!从这一点上讲,不存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之间的差别。非理性的投资者总是在以非理性的心理,去揣摩非理性的股市,从而致使他们在贪欲与恐慌之间永不停顿地漫步徘徊。这些经验教训即便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也依然会烁烁闪光。理性的经济与感性的股市仿佛就是财经生活中的一个永恒主题,二者之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股市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交易特点已经先天注定了这一怪象的客观性与必然性。过去如此,今天如此,今后也依然如此。中国美国如此,日本香港如此,所有股市皆是如此。

希望了一帮到您

D. 为什么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

人们常说,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也就是说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实证研究显示,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往往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一致判断所引起的。

我们通常称股市是虚拟经济,称与之相对的现实经济为实物经济,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反映。

由于受资源约束、人们预期和外部因素影响,经济运行不会是一直处于均衡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经济处于不均衡状态。相应地,股市也具有上下波动运行的特点。

(4)股市悲壮扩展阅读

股市的变化因素: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

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

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

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E. 2005年股市涨跌幅排名

找规律决胜未来 2005十大牛股剖析

证券时报/尹宏

今天是2005年的最后一天,明天就将迎来2006年。我们通过分析研究2005年的一些规律性事物,可以大致“了望”2006年的股市运行特点以及投资的注意事项。

在2005年即将结束之际

,股市中诞生出今年的十大牛股。我们可以通过回顾2005年大牛股诞生的原因,从中找出牛股的规律和选股的技巧。限于篇幅,以下只能概括性介绍十大牛股诞生的原因:

G天威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龙头、题材龙头、业绩增长、大资金介入;

洪都航空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垄断性、大资金介入、增长预期;

航天电器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概念独特、技术优势、增长预期、大资金介入;

华侨城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赢利能力强、成长性佳、大资金介入;

GST农化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重组、扭亏为盈的预期;

宝钛股份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龙头、大资金介入、业绩增长;

苏宁电器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龙头、竞争力强、大资金介入;

G永久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盘小活跃、大股东不减持、业绩增长;

宁波华翔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优势明显、企业前景值得看好、大资金介入;

G宏达成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机构看好、铅锌矿资源优势、金融优势。

可见,业绩增长是十大牛股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绝大部分牛股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业绩增长或有明显的增长预期,而GST农化具有扭亏为盈的预期。这与介入这些牛股之中的机构资金重视价值投资理念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分析这十大牛股的诞生原因,可以发现牛股中绝大多数有明显的大资金介入迹象,表明牛股的产生与大资金的介入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单单是凭借利好消息,股价虽然能瞬间冲高,但往往是昙花一现。只有大资金的介入才能使得股价长时间的持续性上涨。这些大资金不是指一般的游资主力,主要是指近年来不断成熟壮大起来的基金、QFII等机构投资者。当然其中也有个别例外情况,比如宁波华翔上市短短两个月,其换手率就达到500%以上,三季报显示,股东人数较上期减少35%,筹码快速集中,大资金介入迹象十分明显,但是十大流通股东却不显山露水,全是持股几十万的个人投资者,至于股价却上涨将近一倍。

十大牛股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洪都航空具有行业垄断优势,公司是生产教练机的国内唯一企业;航天电器具有技术优势,其产品先后参与了我国“神州”飞船1号至5号及相关运载火箭的配套研制;苏宁电器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2005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中排名第七;宁波华翔的优势来自于稳定而强大的客户资源;G宏达则具有铅锌矿资源优势和金融优势。

成为十大牛股的大多数是龙头股,龙头股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龙头,如宝钛股份是我国最大的以钛为主导产品的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化生产、科研基地;另一类是题材龙头,如G天威是新能源板块的龙头。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概念比较独特,或者有股改加重组题材的也成为个股走强的因素,而G永久大股东上海中路承诺在公司A股最高历史价以下不减持(这是目前唯一一家作此承诺的公司),也对股价形成一定支持作用。

十大熊股--2005年中国股市"跳水明星"

在股市回暖的氛围中,2005年不知不觉来到了岁尾。从12月22日开始,本报连续推出由经济编辑部特别策划的系列报道??“2005年中国股市档案”。今天推出最后一篇??“中国股市档案之
利润杀手”。这组系列报道的前七篇分别是“中国股市档案之十大新闻”、“中国股市档案之新新词汇”、“中国股市档案之拍案惊奇”、“中国股市档案之众说纷纭”、“中国股市档案之大浪淘沙”、“中国股市档案之惊人言论”、“中国股市档案之发财机会”。近日,本报将和搜狐证券频道联合推出该系列报道的网络版,敬请读者关注。

2005年大盘还未从弱市中走出,不过跌幅开始收窄;放眼个股,跌幅仍不小,尤以领军“大熊”跌得悲壮。“大熊们”以暴跌的方式,释放出自身的巨大风险,同时对市场人气带来打击。可以说有“大熊”肆虐,熊市就还没有结束;而“大熊”终结之时,可能就是牛市来临之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帐户每日都在增值!)

1、思达高科(000676)最大跌幅86%

思达高科是2005年度当之无愧的高台跳水冠军,以86%的最大跌幅入选年度十大熊股之首。公司主业经重组后转变为以电力设备为主的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但基本面及盈利水平仍非常一般;但在二级市场上,其股价因有小盘优势和重组题材而被爆炒,涨幅惊人,尤其是在4年大熊市中一直拒绝调整,成为筹码高度控制和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的老庄股。但该股今年6月份的暴跌,充分说明一点:缺乏基本面支撑的虚高或过高的股价,其最终无一不是轰然倒下痛苦回归。从这里,投资者会意识到:一定要坚决回避高度控盘、股价严重虚高的老庄股,像金宇车城(000803)、金德发展(000639)等,一定要视之如无“股”,等待它们的同样是痛苦的价值回归过程。

2、ST太光(000555)最大跌幅86%

该股是今年ST板块中的跳水冠军,前7个月基本上是“跌得没完”。该股可以说是2001年前大行其道的牛股缩影:一是袖珍盘,自然获得高定位;二是高科技+重组,在当时是最具爆炸力的,引来庄家几乎完全控盘。所以尽管多次重组没有什么结果,尽管基本面极度恶化,仍能高位横盘拒绝跟随熊市调整,成为人见人怕的“死股”。但从今年第一个交易日开始,该股自觉无趣不得不选择了漫长痛苦的价值回归之路,其下跌前半段还能做个样护护盘面,下半段终于出现连续硬跌停,一口气就走完了别人用了4年才走完的路。虽然今年逃过了暂停上市的噩运,但前途仍然非常艰难。这说明一点:严重偏离基本面的交易品种,不跌是时候不到,一旦开始跌就是以最惨痛的方式展开。

3、*ST金荔(600762)最大跌幅80%

金荔科技是典型的上市公司造假、机构人为爆炒的“怪胎”。原飞龙实业主营物资回收,虽绩差但因小盘重组定位偏高,在有机构高位接过筹码的同时,金荔集团入主公司配合运作,先是造出一个喜人的经营业绩水平,后又制造出杜仲产业这一概念刺激股价;机构是从让市场相信发展到自己最终也迷失于概念之中,而错过出逃机会,直到今年初上市公司问题掩盖不住,股价才终于彻底引发雪崩似的下跌,其后虽一度垂死反抽但无奈公司造假、亏损等压力重重压下来,股价一头狠狠地栽到1.05元才喘过气来。这就等于是上市公司和机构一起将股价泡沫吹大,啥劲都使出来了,但最终还是要破的。这在2001年前是市场比较流行的做庄手法,但能坚持到今年才倒下来,其手法已属隐蔽高明。所以投资者在如今市场上,要细研财务报表和行业动向,才能避过造假这一最伤人的伤害。

4、*ST云大(600181)最大跌幅79%

云大科技沦为十大熊股行列可以说是无辜的,完全是利益集团恶性争夺控股权的牺牲品。作为云南第一家高校上市企业,曾因产业基础坚实和业绩优良被寄予厚望。但随着股权运作的开始,公司就此陷入旷日持久的股权相争恶性大战,导致主业经营荒废了,化肥和农药等原有农业优势不复存在,新上的生物制药推广很困难,财务黑洞屡屡曝光等,其二级市场股价也是一泻千里,面临暂停上市噩梦;并且现在还看不到转机,而面对“烂”掉的企业和股票,争购方已开始撤退,想想当初颇有意气用事之感。在这场因股权之争而导致经营恶化、股价暴跌的事件中,可以说是没有赢家,当然最受伤的还是那些拿自己钱买流通股的普通投资者。

5、三木集团(000632)最大跌幅78%

三木集团是2005年度抢先出闸的第一个“跳水明星”,从2月1日开始连续8个跌停进入惨痛的价值回归过程,其后更是一路阴跌至1.91元才获得支撑。该股是典型的资金强攻型老庄股,股价一直高位盘住,公司基本面却并无引人注目之处,也无赶潮流之举,经营业绩长期是维持一般水平;股价最终撑不住而一泻千里,公司当时并未爆出什么丑闻黑洞之类的,但年底预告将首次出现年度亏损。跌成十大熊股,外因应该是做庄资金无法支撑方面问题,内因是相对于市场整体调整水平,其基本面根本就无法支持其过高的股价。因此即使公司基本面平静,也要衡量其股价水平在整个市场架构中的位置。

6、华源制药(600656)最大跌幅76%

从“老八股”的浙江凤凰经历多次重组,最终纳入央企华源系医药大产业蓝图之下,二级市场股价也一直表现坚挺,拒绝跟随熊市调整。但进入2005年,该股却以惨烈的方式从牛股迅速变成“北极熊”,股价一口气从8.06元猛跌至最低1.9元,其后也一直走熊。究其原因,一是其股价水平相对于整个市场架构来说,本身就有内在的调整要求;二是经营遭遇困境,像国际维生素C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等,导致经营业绩出现亏损;三是华源系多年大举债大扩张的策略,今年终于遭遇资金紧张、银行逼债、股权冻结,公司也相应受累。这说明处于“系”中的上市公司是最容易受伤的。好在华源央企的背景,随着央企诚通集团投入巨资重组,华源系走出困境指日可待,同时公司作为国内维C生产四大龙头之一的产业基础很坚实,并拟专注于此,因此流通股东还存在一定希望。

7、ST商务(000863)最大跌幅74%

和光商务是典型的视大股东上市公司为提款机,长达数年掏空上市公司的个案。原北商技术上市后凭袖珍盘就获得很高的定位,其后和光集团入主,通过一些高科技概念股价更是获得爆炒。公司主业并不明晰,所宣扬的科技概念一直都让市场觉得晦涩难懂,更未能形成产业效益,但这并不影响市场对其盲目追捧。随着证券市场辉煌散去,上市公司问题掩盖不住之际,公司实际控制人玩起走为上计、出逃国外,弃巨额债务及经营烂摊子于不顾。二级市场股价在持续阴跌后,今年更是等来更猛烈的暴跌,完成了从昔日“科技明星”到今日“垃圾明星”的巨变。由于公司已完全掏空、负债累累,几无资源,无人愿填这个大窟窿,公司前景非常渺茫。这里投资者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对于无法搞懂在做什么的上市公司,还是敬而远之为好。

8、*ST兰宝(000631)最大跌幅73%

从当年大牛股沦落为熊股明星,起伏皆因从长春兰宝更名为兰宝信息。公司主业是为一汽提供保险杠等汽车配件,靠着地利日子过得本还可以,但以这么一个小摊子却想撑起长春光谷的大半壁江山,先后投入巨资建起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手机等三大生产基地,股价是炒得老高,但“信息”就是下不出蛋来。结果是三大信息产业的高投入高消耗,终于压垮了本可勉强糊口的汽配小产业,股价在去年底大跌的情况下今年又出现暴跌。虽然有急欲扩张的民企有意收购,但前景不明。

9、抚顺特钢(600399)最大跌幅70%

抚顺特钢不幸在2005年机构和公司共同上演的一出闹剧中,出演了一个悲剧性角色。该股是钢铁股中的绩差股,所以在钢铁蓝筹行情中一直没有表现。其后却从4元下方一路狂飙至9元,这时公司发布消息山西晋煤集团拟收购重组,同时翻看股东名单却发现先知先觉的基金扎堆前十大流通股东。正在市场期望最热门的煤炭能给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再烧把旺火,该股4月份却从9.2元一头猛栽下来,单边下跌创出上升以来新低2.8元才企稳。这时公司又发布一个晋煤集团终止收购重组的消息,同时翻看股东名单却又发现原来扎堆的基金,再次先知先觉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些自然人流通股东还站在山顶傻等着山西的煤来升温。从这里可以看出:基金也炒重组股,不过都是高手,能先得到消息,进出还挺快。因此,投资者对于那些提前透支炒作、导致股价虚高的股票,一定要保持应有的警觉,而不能完全迷失于绚丽的想象。

10、*ST国瓷(600286)最大跌幅70%

如果说要评选2005年市场最熊的板块,那可能非湘股莫属。随着鸿仪系、成功系等崩塌,湘股大面积进入最为灾难深重的阶段,而国光瓷业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缩影。鸿仪系入主后,弃具品牌优势的原有主业于不顾,极尽手段地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去恶意融资,从而将公司陷入主业经营困难、财务黑洞深不见底、职工安置成问题等极度困境中,二级市场股价今年也是暴跌之后还能暴跌。这是较有代表性的民企利用国企改制和资本魔方实现财富大挪移的事件。如果鸿仪系的大窟窿没人去填,那等待公司的很有可能是退市的命运。所以投资者对于那些不顾自身实力盲目造“系”的,尤其是民营企业,最好是只当“戏”来看。

撰稿 中证投资 张志民

F. 对中国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我认为对今天的市场做出判断那么大概方向也就可以看清楚勒,今天股票涨内100多点,是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容家的降息所导致还是由于中国政府对A股市场大跌的调控,或者真的这次次贷危机已经接近尾声。搞清楚这个恐怕就可以判断暂时中国的A股市场是如何发展的勒

G. 中国股市为什么股票都涨或跌的这么准时没有误差的。就打比方。一只股票拉升或破板时。同一类型的股票几

股票市场涨跌都是跟风炒作,一个板块出来了一两个领头羊,后面肯定有跟风盘啊

H. 为什么分析师观点中国股市需要华为精神

最近看到一个投资大咖抛售了苹果的股票,他的投资逻辑就是当初买苹果是因为苹果公司在手机行业是独一无二的好企业,但是现在华为起来了,已经有超越苹果的趋势,这个聪明的投资者就选择了抛售苹果股票,可见华为的崛起会有多大影响,也难怪有的国家要封杀华为的崛起之路。好在华为用实实在在的企业家精神一步一步前进,真正做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它的豪言壮语,没有美国市场也要做世界第一,笔者相信它。

华为还有一个感人的地方,就是国内销售价低于国际市场的销售价,这是对国人的一种眷顾,也是中国企业回报国人的最好方式。看看我们的股市,同样的公司境内外发行价,基本都是A股发行价远远高于境外的发行价,叫我们怎样来爱你?

最后说一下市场,政策底已经形成,正在探寻市场底,笔者认为一般上下偏差10%差不多了。

国元证券 王骁敏

I. 求研究中国A股历史的一些比较深刻的书籍

赢家通吃,所以看那些上市久,并且一直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就好了,如果非要看书,巴菲特,但斌,都是存活者。 别相信那些只会骗钱的写书投资人。

热点内容
凤凰传媒港股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3
美国原油出口带来了什么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740
k线重合指标 发布:2021-03-31 20:26:26 浏览:359
金融财经网站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5:22 浏览:766
金融视频网站 发布:2021-03-31 20:25:20 浏览:108
公司是否质押 发布:2021-03-31 20:24:28 浏览:643
私募众筹骗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852
股份构成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3:56 浏览:263
融资名单查询 发布:2021-03-31 20:22:52 浏览: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