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原油产量
A. 中国最大的油田一年出产油多少
大庆油田是20世纪60~80年代中国最大的油区,位于松辽平原中央部分,滨洲铁路横贯油田中部。其中大庆油田为大型背斜构造油藏,自北而南有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等高点。油层为中生代陆相白垩纪砂岩,深度900米~1200米,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具有含蜡量高(20%~30%),凝固点高(25℃~30℃),粘度高(地面粘度35),含硫低(在0.1%以下)的特点。原油比重0.83~0.86。1959年,在高台子油田钻出第一口油井,1960年3月,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1976年以来,年产原油一直在5000万吨以上,1983年产油5235万吨。大庆油区的发现和开发,证实了陆相地层能够生油并能形成大油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石油地质学理论,改变了中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对中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庆油田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于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由萨尔图、杏树岗、喇嘛甸、朝阳沟等48个规模不等的油气田组成,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勘探范围主要包括东北和西北两大探区,共计14个盆地,登记探矿权面积23万平方公里。油田自1960年投入开发建设,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7亿吨,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占同期全国陆上石油总产量的47%;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48.2亿立方米,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特别是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
B. 国际油价狂跌是什么原因
国际油价暴跌与市场因素有关。
今年上半年,原油曾在大宗商品熊市中独树一帜,实现超过10%的涨幅,直到7月,美元指数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奔向86整数关口,油价7月份开始 下行开启了“下跌时代”,国际油价包括WTI、布伦特等在内的主力品种均出现了大幅下滑,特别是最近一个月,WTI甚至跌至79.78美元/桶,较今年 110美元/桶以上的峰值有了25%以上的跌幅。
据了解,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在全球经济疲软氛围下,由于市场预期低,国际原油需求量也随之减少,加之石油生产国并未减少原油生产量,供应量持续攀升,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滑。
中银国际期货研究员刘浚表示,原油价格三季度以来大幅回落近20%,受到了供求的双重压力影响,最近的大跌,主要还是因为市场供应过剩。从市场基本面看,利比亚原油生产的快速恢复可能是三季度以来原油价格全面承压的那根“最关键的稻草”。
公开数据显示,9月利比亚原油产量已经达到81万桶/天,而6月仅仅为22万桶/天。同样,伊拉克的原油供给也没有受到内战的过多影响,其9月 原油日供给量已经大幅提升到320万桶/天(8月为294万桶)。为此,整个欧佩克原油供给也成功实现月度三连增,9月原油总供给达到3096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九个月美国原油产量达到840万桶/天,同比增长14.5%。其中9月日均原油产量为885万桶/天,相比2008年仅500万桶/天的产出水平已经增长近80%,美国页岩油产量的高速增长步伐并未停滞。
此外,美元强势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在过去4个月中,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IPE)原油价格和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分别为 -0.89和-0.92。具体来看,美元指数从7月开始连续3个多月大幅上行,从79.74持续上行至86.7,最大涨幅在8.7%。显然,以美元标价的 原油也受到了美元升值的冲击。
据息旺能源数据,美国WTI从6月均价105美元/桶附近开始逐级下滑,7月102美元/桶、8月96美元/桶、9月93美元/桶,至上周WTI最低已跌至79.78美元/桶;与此同时,北海布伦特价格更是从最高时的112美元桶附近,一路下滑,至82.6美元/每桶。
目前市场上的普遍看法是,油价暴跌与市场因素有关。高盛方面认为,作为大宗商品,油价涨跌理应是供求关系驱动,市场现在却将未来的供求关系预期 计入到油价中。另一方面,美元持续走强也对油价下行产生了重大影响。单纯经济因素显然不能完全解释油价为何短期内如此罕见地持续暴跌。毕竟从短期看,世界 主要的石油消费国中国、印度、欧洲等,需求并未出现重大衰退,市场的悲观情绪不应该如此严重。但如果联系到眼下的国际政治环境,多数资者仍然对可能中断石 油供应的地缘政治发展保持谨慎态度。
国际方面,中东沙特—科威特合营的日产28—30万桶原油的Khafji油田因修井作业已暂时停产。但这不太可能影响沙特的原油总产量。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出口国,该国自称其有能力日产高达1250万桶原油。9月份沙特阿拉伯原油日产量达到970万桶。
原油产量复苏可能存在不确定性。利比亚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政府,它们都在争夺对石油的控制权。利比亚当前原油日产量仅为80万桶,不及此前触及的90万桶水平。
C. 沙特公布9月原油官方售价,如此着急是出于什么目的
沙特在前两天公布了9月份的原油官方价格,这是时隔5个月之后,沙特再一次下调了石油售价,而这一次也是被当时的时局被逼无奈所做出的决定,而沙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稳固自身的市场份额。
而在5个月之前之所以让沙特向世界低头的原因,是因为沙特和俄罗斯等国在对原油减产这方面的事情进行谈判时谈判破裂了,就相当于双方没有达成共识在之后沙特就对外宣布自己将提高原油的产量,而我们知道原油产量提高了就必然会导致售价的下降,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情况来发动原油价格战,想要以此来胁迫其他国家慢慢的退出这场战争,而这一次将原油价格下降,可能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知道由于疫情影响,许多人连家门口都出不了,又怎么会去开车呢,所以市场上对于石油的需求就急剧降低,而凭借着石油在世界上富甲一方的沙特,在这一次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所以他希望通过这一次石油价格的调整,能够促进人们对于石油的需求。
D. 石油生产国的石油政策与法规有哪些
OPEC的油气政策 这个由石油生产国组成的石油卡特尔,从它诞生之日起到今天,一直受到世界的重视。尽管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OPEC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下降了,但是,OPEC成员国的油气探明总储量居世界首位,其强大的石油生产与供给能力,尤其是它实行的石油发展战略及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OPEC在调整和实施其石油政策的过程中,协调行动、巩固团结,正逐步走向成熟,在国际石油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OPEC的石油政策主要从对产量控制和油价控制展开。
OPEC通过对组织联合产量的控制和各国生产配额的分配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1982年开始,OPEC采用配额制度来实现产量控制。配额制度是将产量额度在所有的成员之间分配,以协调削减石油产量。
OPEC在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油价政策。
生效日期会议地点变动(万桶)日产量上限(万桶)1998年2月利雅得—27.30*1998年4月利雅得-1.35525.951998年7月阿姆斯特丹/维也纳-1.25524.691999年4月海牙/维也纳-1.71622.972000年4月维也纳+1.71624.692000年7月维也纳+0.70825.402000年10月维也纳+0.80026.202000年11月维也纳+0.50026.702001年2月维也纳-1.50025.202001年4月维也纳-1.00024.202001年9月电话会议-1.00023.202002年1月开罗-1.50021.702003年1月维也纳+1.30023.002003年2月维也纳+1.50024.502003年6月维也纳+0.90025.402003年11月维也纳-0.90024.502004年4月阿尔及尔-1.00023.502004年7月贝鲁特+2.00025.502004年8月贝鲁特+0.50026.002004年11月维也纳+1.00027.002005年3月伊斯法罕+0.50027.502005年7月维也纳+0.50028.00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石油产量政策历来变动一览
*OPEC 10国产量基准,利雅得减产的依据。
在成立的最初10年,针对国际油价不断下降的趋势,OPEC为了维护成员国的石油权益,实行了冻结油价的政策,通过有控制地增产、实现油田费用经费化、减少原油销售补贴等手段争取获得更多的石油收入。1961年至1970年9月,原油标价一直稳定在每桶18美元的水平。
20世纪70年代,OPEC实行大幅度提高油价的政策。通过实施提价、提税和取消销售回扣的策略,采取“参股制”及国有化方式,以及运用“石油武器”实行禁运和减产等斗争手段,从西方石油公司手中争夺回了石油资源主权和石油标价权,获得了巨额“石油美元”,并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有了超过一半的销售份额。阿拉伯轻油的官方价格,从1970年9月份之前的每桶1.8美元飙升到1980年4季度的每桶33.33美元,国际市场现货价格上涨到每桶38.63美元。这期间,爆发了1973年和1979—1980年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
20世纪80年代,OPEC针对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以及非OPEC石油产量上升的形势,先是实行限产保价政策,以期阻止油价下滑,继而采取扩大市场份额等政策,以求保证石油收入和维持市场份额。这一时期OPEC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OPEC前一时期过度提高油价政策而带来了负面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最近两年,OPEC调整并交替实行“限产保价”或“增产抑价”政策。前者是在油价长期走低情况下,通过限制或减少产量,缩小市场供应量,推动油价转跌回升;后者是通过增加产量,扩大市场投放量,抑制油价的暴涨,以达到稳定市场,增加石油收入,保持市场份额的目的。2000年,OPEC建立了“自动油价平衡机制”,明确提出新的政策目标,即抑制油价波动,力求使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维持在对产油国和消费国均有利的水平上。
OPEC的石油政策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及国际油价影响重大。OPEC的石油政策从最初的以争取恢复自身权益为宗旨,到推崇建立公正、合理、有利于各方的油价水平,保证持续、有效的石油供应,从而稳定世界石油市场的政策目标。这对于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益的、新的飞跃。近年来,OPEC能源政策的调整围绕上面提到的新的目标进行。1999年,OPEC秋季部长会议提出要以库存量而不是以价格来决定产量的油价政策。2000年3月,OPEC进一步调整其政策,建立了油价“自动平衡机制”,确定了22~28 美元的油价浮动范围作为其增减原油产量,以保证国际市场石油供应和稳定的油价政策。2001年,OPEC再次作出调整研究,建立新的、能够反映市场真实供需情况的原油定价基准,除调整油价政策外,各成员国也在修订其能源发展战略,包括适度开放由国家垄断的石油天然气部门,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外国石油公司参与本国石油开采等。委内瑞拉的能源战略重视加强同南美洲国家的能源合作,争取在建立统一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实现包括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现代化,推动拉美地区经济的尽快恢复与发展。
非OPEC产油国的石油政策 以俄罗斯为例。油气行业是俄罗斯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柱,关系到社会的整体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此类资源、确保其再生产水平、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在对外资源合作中维护国家利益是俄政府当前的首要任务。作为最重要的非OPEC产油国,俄罗斯非常重视本国油气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
(1)制定行业长期发展规划。
2003年5月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能源战略》,详细分析了能源产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明确了该领域今后2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基本框架。为不断寻找新的矿脉、避免国家可探明资源储量的枯竭,2004年俄政府通过《2005—2020年国家矿物资源勘探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纲要》,规定了37种主要矿藏的开采量与再生量的比例关系。为加大对大陆架资源的研究开发,2004年俄政府通过《至2020年俄罗斯大陆架石油天然气资源研究开发战略》,确定了大陆架油气资源开采的阶段性目标。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修改税法,建立促进油气行业发展的税收体制。首先,合并税种,简化税收办法。从 2002年1月起,取消了矿区使用费、矿物原料基地再生产留成和原油开采消费税,代之以征收“开采统一税”。其次,取消不合理优惠,弥补税收漏洞。2004年1月,俄罗斯政府撤销了境内的最后三个离岸区设置,杜绝了石油巨头们利用其逃税避税这一漏洞,也避免了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再次,增强税收公平性,促进行业均衡发展。为鼓励对地质条件恶劣、效益低下的油田进行开发,俄罗斯政府拟将现行简单化一刀切的石油开采税改为级差开采税——根据油田质量和开采效益确定不同的税率。
制定新的《矿产资源法》,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俄罗斯现行《矿产资源法》出台于1992年,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个别条款过于空洞,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也导致了严重的官员腐败。为扭转这种现象,俄罗斯主管部门正在重新制定《矿产资源法草案》,对包括油气在内的地矿资源勘探、开采和使用等相关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国家的根本利益。该法有望于2006年最终通过。届时,它将成为规范俄油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之一。
(3)建立有效的国家管理部门体系。
要实施国家对油气工业的有效监控,必须建立健全政府管理部门。
从行政分工看,为减少开采许可证发放的混乱无序现象,正在重新制定的《矿产资源法草案》将明确规定地矿资源归联邦所有,开采许可证也将由中央政府独家发放。从部门设置看,俄工业能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能源局、自然资源部及其下属的联邦地矿利用局和自然资源利用监督署、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及其下属的联邦海关署、财政部及其下属的联邦税收署等部门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油气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和监督。从人员安排看,总统的亲信将被安置在油气企业中任要职。
(4)加强对进出口运输环节的管理。
俄罗斯政府牢牢控制着油气产品运输渠道,不允许私有油气公司建设和拥有自己的管道系统。目前,国家控股的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分别在油气产品的管道和铁路运输中具有绝对垄断地位。2003年10月,俄罗斯交通部起草了旨在放开交通运输业的《至2025年俄罗斯交通发展战略》,其中惟独未涉及管道运输改革,也未谈及油气运输领域吸引私人投资的问题。
(5)在国家控制的前提下广开资金来源。
首先,通过《产品分割协议》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萨哈林-1号”和“萨哈林-2号”项目均是以这种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国际油气巨头,包括英荷壳牌石油公司、日本三井公司和三菱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印度ONGC公司均参与了上述项目的实施。其次,鼓励油气公司发行欧洲债券,增强其投融资能力。目前,俄罗斯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已在欧美股票市场上市,企业资本化程度和资本运作透明度明显提高。再次,允许外国公司收购俄罗斯公司股票。2004年9月,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就以19.8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中的国家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7.59%)。
(6)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大打能源外交牌。
普京执政后,从国家经济安全角度出发,强调油气出口多元化,并灵活运用能源牌,巧妙地实现了国家利益最大化。
为实现油气出口多元化,俄罗斯试图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拓展油气运输渠道。向东,利用中日石油管道出口之争,在两强之间游刃有余,并最终选择了对己最为有利的通向太平洋港口的管道走向。向南,为了抗衡美国倡议的跨里海天然气管道、阻挡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进入欧洲,更为了开拓东南欧的巨大市场,于2003年建成了穿越黑海海底至土耳其的“蓝流”天然气管道。向西,为了减少对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等非友好国家的过境依赖,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穿越波罗的海海底至德国的北欧天然气管道。向北,几家大型石油公司已提议建设至摩尔曼斯克的石油管道,以开拓北美市场。
对于传统势力范围——独联体其他国家,俄罗斯更是利用油气出口,打一批,拉一批,加大对地区政策走向的控制。
E. 玉门油田的发展史
1938底,众多爱国学者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勘探油田,1939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1941年,玉门油田四井发生强烈井喷,从此,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玉门油田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1952年,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3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玉门油田的开发建设被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中。
1963年,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为75万吨,超过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
1999年,玉门油田的原油产量下跌到了历史最低谷,年产原油40万吨。有着60余年辉煌历史的玉门油田在发展的道路上危机重重,步履维艰。
2004年,经过几代玉门石油工人的努力,玉门油田的勘探范围已经达到贺兰山以西、河西走廊,共包含7个盆地,勘探面积达6.6万平方公里,已探明资源储量超1.5亿吨,资源总量为9.56亿吨。
(5)9月原油产量扩展阅读:
玉门油田的发展战略:
集团领导指出,玉门油田海拔高、地位高,历史贡献大、发展困难大,近年来广大干部员工大力弘扬石油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企业经营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下一步要众志成城,苦干实干,坚决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要提高对扭亏重要意义的认识,深入查找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坚定扭亏信心,加强战略谋划,明确扭亏时间表和路线图。
要把扭亏脱困与弘扬石油精神、建设有活力有效益的百年油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开源节流降本增效特别是成本管控、HSE管理和合规管理、新时代企业党建工作等结合起来,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再创玉门新辉煌。
F. 原油还会跌吗,能跌倒什么位置
你好,以下为原油最新消息
IEA:原油需求增速可能继续降低;原油需求前景可能减弱专,美国属产量可能继续快速增长;OPEC+在2020年拉升油价面临严峻挑战;存在新的原油供应预期。
IMF世界经济展望:将2019年原油均价预期调降至61.78美元/桶;2020年的调降至57.94美元/桶。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俄罗斯目前原油产量较去年10月减少逾20万桶/日。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目前沙特的原油出口水平是690万桶/日,直至年底将保持690万桶~700万桶/日的原油出口量。
欧佩克10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称,9月份欧佩克14国原油产量大约平均为2849万桶/天,下降了1318吨/天。原油产量下降的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等产量的下滑,但安哥拉和刚果原油产量有所增加。2019年9月,欧佩克原油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比上月下降0.8%,至29.3%。
G. 欧佩克等产油国决定适当增产原油吗
2018年6月23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在维也纳达成一致,决定从7月开始适当增加原油产量。
在当天的会议上,欧佩克成员国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经过讨论,认为应适当增产原油以促进市场供需平衡。
其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维护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现有14个成员国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几内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加蓬。
H. 油田被袭,沙特石油产量减半,油价会涨至每桶100美元吗
油田被袭,沙特石油产量减半,油价有可能会涨至每桶100美元,沙特产能减少一半后,基本上没有石油出口。如果沙特无法迅速恢复石油供应,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恢复时间,填补遇袭所致的损失。不过各国政府也是会想出应对策略的,毕竟全球经济相连,影响巨大,甚至是食物链,一环扣一环。
沙特阿美公司债券发行告示显示,该公司的四个原油出口港可以存储约6600万桶石油,“这意味着尽管中游设施中断运营,出口也有可能会持续约两周。”尽管如此,Singh认为,由于交易商得出石油供应存在地缘政治相关的高风险,预计油价仍然会上涨。
沙特本就是全球供应量较大的地方,出现这样的纰漏,如果并不能立马恢复产能,只怕储存的原油也会被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