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外汇
『壹』 惠安县东桥镇的邮政编码
邮编:362100代码:350521区号:0595拼音:Hui'an Xian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总面积646.7平方千米。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土地面积668 平方公里,人口91 万人,辖15 个乡镇。全县总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方言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岝镇、辋川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浅,多独流放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降水量1022mm。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 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 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惠安县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 ℃,平均降雨量1038 毫米。惠安陆海资源丰富,山地面积48 万亩,耕地30 万亩,10 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 万亩,滩涂面积11 万亩,海岸线长141 公里。沿海港湾密布,有历史悠久的崇武渔港、秀涂商港和辋川港,更有待开发的深水良港-- 斗尾港。斗尾港地外汇惠安东海岸,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点,水深港阔,30 万吨巨轮可自由进出,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开发天然条件十分优越。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迄今已有 1000余年历史。全县土地面积7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95个村(社区),人口93万。经过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惠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04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5位,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福建省文明县城“ 二连冠”、双拥模范县“三连冠”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在参与区域经济构建的竞争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区位优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湾岛97海里,毗邻泉州中心城市,海陆交通发达,在接受厦门和福州两个方向辐射、加强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港口优势。拥有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和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等天然良港,其中崇武港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一级渔港(正在申报国家级中心渔港),秀涂港被确定为泉州的中心港区之一,斗尾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产业优势。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石雕之乡”著称于世,经过多年打造,现已形成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五金机械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船舶修造、石化后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侨台优势。现有惠籍海外华侨90多万人,港澳台胞90多万人,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人文优势。惠安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望未来,惠安“十一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县将力争用5年时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财政收入超30亿元,用10年时间超100亿元,实现“五个基本”目标任务,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构建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新城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惠安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一颗璀璨明珠。
『贰』 泉州的经济总量是多少
泉州市自1979年开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经过20多年艰苦努力,在对外开放的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引资规模
继续扩大
投向逐渐趋向合理,跨国集团和全球百强企业正进入泉州投资。从1980年6月泉州市创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至2005年底,全市总共批准三资企业11146家,投资总额234667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64531万美元。从1982年起至2005年,全市共批准台资企业1215家,投资总额164985万美元。引进全球500强公司———美国ADM公司到泉港区投资。2005年全市三资企业完成产值1101.9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三资企业出口总值18.1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56.66%。实施“走出去”战略,泉州市从1983年开始就有一些企业跨出国门,到境外、国外投资。至2005年全市已办境外企业44家,总投资1330.8万美元。
对外贸易
大幅增长
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2005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5.48亿美元,是1986年的32.7倍。其中出口总值32.07亿美元,是1986年的37.7倍。对台贸易从1979年1月3日第一宗小额贸易开始,逐年上升,2005年对台贸易额26571万美元。对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不断扩大。1981年开始,自营出口时仅有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三地,现在已经扩大到五大洲的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企业不断增加,全市现有外贸企业1000多家,对台小额贸易企业500多家。
开发区进
入收获期
泉州市引进外资进行成片土地开发自1988年开始至今,在规划开发的51.66平方公里的面积中,已经开发的面积占80%,投入55亿元进行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开发区已引进1000多家生产企业,项目总投资达200多亿元。其中外资项目448个,利用外资20多亿美元。开发区内生产项目年产值近百亿元,每年向国家缴纳税金4.5亿元,安排社会劳力10多万人。泉州市首个出口加工区获国家批准,结束了我市没有国家级对外开放功能区的历史。
对外加工
势头良好
1978年11月11日,晋江县美术工艺一厂与香港三洋织造厂在广州交易会签订了全区第一宗来料加工针织毛衣合同,晋江地区率先在全省开创承接对外加工装配业务。从初始简易、少量、单一的服装加工,逐步发展到大批量、多品种、工艺复杂的深加工。据统计,1992年全市有各类对外加工装配企业700多家,年工缴费收入达1200万美元。2005年全市加工贸易出口64550万美元。同时引进大量的先进生产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大批加工装配技术人才。
对外合作有大发展
劳务合作已从刚开始的港澳地区拓展到塞班岛(美国)、韩国、印尼、柬埔寨、澳大利亚、牙买加、保加利亚、莫桑比克、厄瓜多尔、斐济、墨西哥、新加坡、毛里求斯、日本等地。2005年全市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签订合同金额6682万美元,实际营业额2620万美元。2005年派出劳务人员2372人次,劳务收入2620万美元。2005年底在外劳务人员2981人。
旅游业成支柱产业
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把旅游业列为新兴主导产业来抓,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景点和设施建设,旅游业已成了泉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0.7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9.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49亿美元,分别比1986年增长4.39倍和116.3倍。泉州市已跻身于全国10个境外热点旅游城市。
泉州市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抓住发展机遇,以开放促发展,使全市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全市GDP从1986年的28.61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04亿元,20年间增长63倍。人均生产总值2930美元。2005年全市财政收入153.36亿元,20年间增长64.7倍。晋江、南安、惠安、石狮、安溪等5县(市)进入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所有县(市)均保持居全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泉州市被评为“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叁』 请问什么是沉香
沉香
原创:周阳2007/9/21
沉香不完全是一种木材,沉香也不等于是沉香树。沉香是由世界上8个沉香属树种:印度沉香、美洲沉香、马来沉香、野沉香、厚沉香、马来考沉香、土沉香(白木香)的树木“结”出的。沉香的形成是这些树在自然界中被虫咬、风吹断枝、雷击等原因树干损伤后被真菌侵入寄生,在菌体内酶的作用下,侵蚀朽化使木材的薄壁细胞贮存的淀粉,产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香脂,最后经多年乃至千年的沉积形成了有香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这就是古籍书中有记载的;木材经虫咬病变产生的分泌液,经过近千年的腐蚀,所剩下没有腐烂的带香味的木段。《本草纲目》:“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沉香。
『肆』 惠安你知道那里吗
在福建省泉州市啊!惠安女以吃苦耐劳著称.
记得采纳啊
『伍』 福建省惠安县的概况简介
邮编:362100代码:350521区号:0595拼音:Hui'an Xian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泉州市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总面积646.7平方千米。
惠安是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之一,土地面积668 平方公里,人口91 万人,辖15 个乡镇。全县总人口921794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9396人。汉族为主,还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通用闽南方言
县人民政府驻螺城镇,距泉州市中心24.5千米。全县辖15个镇、1个民族乡:螺城镇、螺阳镇、黄塘镇、紫山镇、洛阳镇、东园镇、张坂镇、崇武镇、山霞镇、涂寨镇、东岭镇、东桥镇、净峰镇、小岝镇、辋川镇、百崎回族乡。共有11个社区,284个村委会
惠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层状倾斜,以丘陵台地为主。最高山峰为大雾山,主峰海拔789米。溪河短浅,多独流放
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2月份平均气温11.2℃,8月平均气温27.7℃。年降水量1022mm。
惠安是福建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全县旅居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80 万人,台湾汉族同胞中约有90 万人祖籍惠安。他们爱国爱乡,前来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旅游观光、投资经商,踊跃参与家乡建设事业,为惠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可贵的贡献。
惠安县背山面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9 ℃,平均降雨量1038 毫米。惠安陆海资源丰富,山地面积48 万亩,耕地30 万亩,10 米等深线浅海面积40 万亩,滩涂面积11 万亩,海岸线长141 公里。沿海港湾密布,有历史悠久的崇武渔港、秀涂商港和辋川港,更有待开发的深水良港-- 斗尾港。斗尾港地外汇惠安东海岸,是大陆至台湾西海岸的最近点,水深港阔,30 万吨巨轮可自由进出,腹地又有大片土地可供建设用地,开发天然条件十分优越。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洲湾和泉州湾之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至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迄今已有 1000余年历史。全县土地面积7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295个村(社区),人口93万。经过近几年来的跨越式发展,惠安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2004年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35位,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艺)之乡、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和福建省文明县城“ 二连冠”、双拥模范县“三连冠”等荣誉称号,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投资热点地区之一,在参与区域经济构建的竞争中具备独特的优势。区位优势。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东临台湾海峡,距离台湾岛97海里,毗邻泉州中心城市,海陆交通发达,在接受厦门和福州两个方向辐射、加强闽台经贸文化合作上地位突出。港口优势。拥有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和斗尾港、崇武港、秀涂港等天然良港,其中崇武港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一级渔港(正在申报国家级中心渔港),秀涂港被确定为泉州的中心港区之一,斗尾港被交通部规划为全国四大中转港口之一。产业优势。惠安素以“渔业强县”、“建筑之乡”、“石雕之乡”著称于世,经过多年打造,现已形成石雕石材、食品饮料、鞋服包袋、五金机械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船舶修造、石化后加工业和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侨台优势。现有惠籍海外华侨90多万人,港澳台胞90多万人,他们造福桑梓,踊跃参加家乡建设,构成了惠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优势。人文优势。惠安历史积淀深厚,人文名胜荟萃,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拥有“中国魅力乡土民风名镇”和“全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的崇武。惠安女服饰、惠安雕艺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保护工程;惠安女服饰、惠安石雕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展望未来,惠安“十一五”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全县将力争用5年时间,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财政收入超30亿元,用10年时间超100亿元,实现“五个基本”目标任务,即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构建现代化港口工贸旅游新城区主体框架、基本建成海峡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港口和物流基地、基本建成海峡西岸国际旅游度假区。可以相信,不久的将来,惠安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一颗璀璨明珠。
『陆』 黄保欣的人物特写
20多年前,黄保欣是香港有名的“塑料原料大王”。在企业经营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做出了服务国家发展和香港社会大众的新选择。他曾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参加政治和经济两个小组的工作,1998年,他当选为第九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直至2003年。 今年9月,86岁高龄的黄保欣接到北京统战部的电话,问他要不要到北京看国庆60周年庆典。黄保欣很高兴,但他还是在电话里向本刊记者抱怨了一句:“这次是用海外交流会的名义请我,还通知说70岁以上的不安排10月1日的活动,那就是说不能去观礼台看阅兵了。”紧接着,他又笑了,“不过,在北京饭店看看也不错了!”
如果算上这次,黄保欣已经到北京看过3次国庆阅兵。第一次是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已经签署,北京方面请港英政府组织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国庆,当时的香港总督尤德选了16人,其中就有黄保欣。当时尤德让16个代表用英国护照签证,不允许用回乡证,这让黄保欣耿耿于怀。那次国庆,当北大学生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的时候,黄保欣心潮澎湃。这之后是1999年,50周年大庆,黄保欣作为香港地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庆典,黄保欣说:“我这今年86岁了,有机会亲自参加3次国庆庆典,看到现在有个强大的国家,很满足了。”
黄保欣是福建省惠安县人,父亲是西医,新中国成立前,曾任惠安县仁世医院副院长,母亲是农民。他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7个兄弟,在兄弟中间,他排行老大。
黄保欣从小成绩优异,后来考入了国立厦门大学,专攻化学专业。因为生逢乱世,国家和民族所遭遇的磨难从小就深深烙印在黄保欣的心里。“‘九一八’事变时,我上小学,老师让每个学生画一张东三省地图,让我们要记得东三省,要把它收回来。”
黄保欣的家庭很特别,信仰基督教,却出了不少共产党员。他回忆说:“我二弟在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1948年就参加了地下党,后来到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做研究员,参加过抗美援朝。老三也是在高中时参加地下党。我念初中时,国民党县党部一直邀请父亲参加,但他就是不去。我有一次看到他书房抽屉里有一个中华苏维埃的铜币,当时心里有点诧异,但不敢问。他还读了很多进步的书,像邹韬奋办的杂志,我也从小看。”
1946年1月,黄保欣和同是厦门大学毕业的校友吴丽英结婚。内战爆发后,黄保欣再也无法继续教书。此时,他在菲律宾的华侨姑母回到香港重新开张在“二战”期间被迫中断的生意,黄保欣就和妻子一起去了香港,吴丽英在爱国学校培侨中学教书,黄保欣则帮助姑母照顾生意。
当时的公司很小,只有6个人,但黄保欣对祖国的感情却很深。他说,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香港一共只有两面五星红旗,其中一面就是他挂起来的。“那个时候胆子也蛮大,当时也没想会那样突出,后来在北京谈到挂旗的问题,港澳办的人证实,说当时是两面旗。”他回忆说。
1952年,黄保欣回到广州,找到先前在香港做生意时就认识的朋友,提出想回国工作。等待期间,厦门组织了第一次对外开放的土特产交流会,香港福建商会组团参加,经过广州的时候,团长病了,黄保欣代理团长,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命运。
“停留了很久,来时穿的都是秋天的衣服,但工作一直做到了冬天,回到香港我就病了,医生告诉我要休息一年。”黄保欣不得已取消了回国计划,决定留在香港后,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做生意。
“之前,我的公司主要做一些土特产。我是念化学的,一直觉得跟自己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就想,既然已经决定要做生意,就要做自己在行的。”1958年,黄保欣与朋友合资,建立联侨企业有限公司,开始做化学生意。联侨最开始的业务包括有塑料、电池、橡胶、搪瓷工业的原料供应,之后,慢慢转向了以塑料为主的贸易及制造。
那时,香港的塑料工业刚起步,很多工厂缺乏专业知识。“比方说买原料做塑料花,看原料行不行,没有科学的办法,就用牙咬一咬,软的做叶子,硬的就做枝子。我就告诉大家要看溶解系数,溶点在10以下的做什么,10以上的做什么等等。”因为黄保欣为塑料行业的同行普及了很多专业知识,受到业内尊重,很多塑料类企业都成了联侨的客户。
市场扩大,技术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黄保欣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率先向厂商提供技术性数据和市场情报,并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其塑料注塑机更是占到全港同型入口机器60%到70%的市场,成为市场上最权威的供货商。
1974年,香港塑料业界专门成立了香港塑料原料商会,黄保欣被大家推举为商会主席。香港塑料产品成为香港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黄保欣也赢得了“塑料原料大王”的称号。
“做生意第一要讲信用,不要掺假,答应的事情就要做到。还有就是财务健全,我从没有钱开始做生意,从来不在财务方面出问题。在香港英治的时候,我拿了两个勋章,其中一个是1987年授予的英帝国司令(CBE)勋衔,专门感谢我在立法局财务委员会上的贡献。那时候,我一直说,香港地方小,政府花的钱不能太多,他们花的钱超过GDP 18%的时候,我就建议降到15%。经过努力,最后降到了16%左右。”
就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黄保欣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将企业的发展全权交给了妻子吴丽英去做,自己则投身到社会事务中。1962年,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改选,他被选为会董;1972年,他以厂商会代表身份被委任为香港贸易发展局委员及工商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当时,法国对香港部分货物,例如玩具等采取进口限制,但法国的香水、洋酒等产品却在香港畅通无阻。黄保欣认为这种情况不合理,因为他的提议,香港贸易发展局同法国谈判,不但成功打开了法国市场,更在法国设立了办事处,成功推动了法国商界到香港投资。
1979年,黄保欣获任香港立法局非官方议员,他在香港立法局工作近10年,关注领域涉及经济、教育、廉政等很多方面,1977年获得英国女王颁授OBE勋章,3年后荣获“太平绅士”称号。 在香港记者眼里,黄保欣是另一种人。“1980年的时候,香港记者问我,你为什么这样爱国?我说,我和你们背景不一样。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或者那些在香港长大去国外念书再回来的香港人是很难理解我们这种经历过抗战,从内地去香港的人的情感的。”
“‘文革’的时候,我在法国做商务访问,法国外贸部长请我们吃饭的时候,有个记者问我,对现在中国的‘文革’,你怎么样看?我说,我是在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懂得中国,中华民族不是愚蠢的民族,这种现象总有一天会纠正过来,中国一定是会强大的。这句话现在是实现了。”
1980年,中英政府将香港主权回归的问题提到正式议程上来,立法局就英国要不要把香港归还给中国等问题展开辩论。黄保欣坚决主张“香港本是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黄保欣有一张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合影,这个照片是有来历的,黄保欣说:“1984年,撒切尔夫人向香港立法局介绍中英谈判情况,在(晚宴)谈话时我就跟她讲,我说你跟北京的谈判,要以大家是友好的国家朋友来解决历史上的问题,假如用很强硬的态度,你做不了的,你只能用比较妥协的态度去做。”
“后来有人提出‘主权换治权’,也就是说主权回归后,对香港的管治权再由英国保留30年,我是坚决反对的。当年,中国人民为了夺回失地,与日本侵略者进行8年浴血奋战。今天,当英国人统治香港的期限结束的时候,没理由再让中国人继续蒙受历史遗留下的耻辱。历史的错误一定要纠正。”
1985年,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黄保欣任委员,参加政治和经济两个小组的工作,并担任了经济专题小组的港方召集人。黄保欣说,在政治方面,他认为一定要循序渐进;在经济方面,他力主“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并坚持在“基本法”中写明“外汇不受管制”。“香港没有国防费用,国家也不用香港纳税,所以我认为,香港政府开支不能超过国民收入的20%。香港政府认为绑得太死,最后这个比率没有定死,但是大家都认可政府开支要与国民收入有个协调。不管制外汇,钱在香港进出方便,投资人没有顾虑,因为一旦管制外汇,本来就对香港回归有疑虑的人马上会跑掉。这些都反映在经济法第五章里。”
也是在同一年,国家决定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但香港人普遍反对,因为大亚湾离香港只有50公里。反对理由是:第一,核电是不安全的,第二,中国人管核电更不安全。而随后发生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更加剧了这种忧虑与恐惧。“当时香港找了100万人的签名送到北京”,黄保欣又开始为核电站的建设奔忙。
“我是立法局议员,有机会发言,刚好我的第四个女儿在美国,是物理学博士,那时候,她的工作就是在一个建设核电厂的大公司里当工程师,所以她提供很多核电数据给我,我讲起来就头头是道。香港立法局组织了一个大亚湾核电小组,我做召集人,在辩论的时候我说,第一,核电是安全的,第二,中国人绝对有能力做好。另一方面,我们就跟大亚湾联系,取得资料去解释。后来,小组其他几个人向政府建议,组织一个大亚湾核电安全咨询委员会,由香港和内地人共同组成。委员会在1988年夏天成立,我又出任了主席。每一次开会,都有几十个香港人提问题,我们实事求是地回答,到后来争议就越来越小了。”
“中国在华南有两个大工程,一个是香港机场,另一个是大亚湾核电站,两个我都参加了,这是我的荣幸。”黄保欣说。
与建大亚湾核电站相似,关于香港机场的建设,在当时也有争议。这一次,有疑议的一方是内地。“1989年,香港港督卫奕信宣布了被称为‘玫瑰园’的大计划,决定以耗资超过1700亿港元的巨大财力兴建香港新机场。内地当时有很大的疑问,认为是英国人要掏空我们的钱。我和一些爱国人士的看法是应该要建的,我们因此有机会到北京跟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建议让英国人来建设,因为建好以后,对香港有利,而且是英国人无法带走的。”
1991年,中英就机场建设达成协议后,联合成立了新机场及有关工程咨询委员会,黄保欣获任为委员会主席,负责监督工程计划实施。1995年,黄保欣又被委任为机场管理局首任主席。
新机场首期工程原计划先建一条跑道,当时,香港方面都认为将来一定不会够用。黄保欣上任几星期后,果断做出决定:“提早兴建第二条跑道”,并提交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讨论。1996年5月30日,特区政府筹备委员会正式决定:同意机场管理局立即着手进行第二条跑道及相关工程所需的设计和建造准备工作,于1997年提前动工。这些提前增建的设施将使新机场运作首年的跑道容量,每小时增加至50架次航班,至少确保10年内机场的客流量畅通无阻。
1998年4月,香港新机场主体工程在预算内如期竣工。当年7月6日,机场就正式启用。1999年3月,黄保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接受了香港新机场被选为20世纪世界十大工程之一的荣誉。“这是香港人努力的成果,是所有人的光荣。”他说。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基本法”以后,身为基本法起草委员的黄保欣转而参与“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工作,并兼任中心副主席职务。“因为1990到1997年还有一段时间,大家觉得应该有一个机构来延续这种工作,中央就提出组建一个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打出经济两个字,港英政府比较容易接受些。后来港英总督彭定康发出一些不好的声音,中央就决定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预备工作委员会。”黄保欣回忆。
“彭定康上任后的第一份施政报告中关于政治发展部分,违背了‘基本法’及中英双方的协议。我在电视机前看完全部报告后,当晚就写了一篇商榷文章,提出异议,第二天,文章就在三份报纸发表。”预备转为筹备后,黄保欣被委任为港事顾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委员,并继续参加政治、经济两个小组的工作,直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是黄保欣与很多中国人一样永生难忘的一天,同时,也可能是他最为忙碌、最感自豪的一天。“1997年6月30日晚,在滂沱大雨中参加了英国方面的告别仪式、告别宴会、中英交接仪式、行政长官宣誓、立法会宣誓成立等等过程,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3点。7月1日早上7点又赶到机场坐飞机到北京,在中午接受人大常委会委任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职务,随即就开会建议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基本法’附件三列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由此完成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
1998年,黄保欣当选为第九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在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5年任期满后,他又再次获得委任,并担任这一职务到2006年。黄保欣很看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荣誉。香港地区选人大代表,由选举委员会选,黄保欣说,很多人都想做。“第一次我人气很高,选上了;第二次,因为年纪大了选不到;但是后来又有几个人大代表去世了,所以第十届我是增补进去的代表。”他补充了一句,“我就不计较了。”
这是一段让黄保欣说起来激动不已的经历。“我第一次到北京开人大会议的时候,当场流泪了。小时候,国家落后,我父亲常跟我讲,要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所以当了人大代表后,我当时有个想法,人大代表在香港不需要太多活动,在香港我也担任公共职务,但其实最感兴趣的还是内地发展。”“我在内地不经常发表言论,但是在常委会里很关心内地经济问题,小组讨论的时候我就发表意见,鼓励国家发公债。当时一年国家发行1600亿元公债,我认为应该用在经济发展上,头两年基础建设很重要。”
还有一次,因为对国家建设资金分配政策有看法,他给当时的财政部长项怀诚打电话。“我跟他说,我有意见,咱们得谈一谈。我当时在北京,他很快就来到我住的宾馆,我一边说,他一边在房间的信纸上记,一张写完了反过来又写。”
黄保欣说,头几年,他认为应该发展东部,再过几年,东部已经差不多了,应该发展西部,贷款要用在西部,最后两三年,“三农”问题一定要解决。“我生长在农村,看到我妈要交田赋税,可是我父亲是做医生的,也没见他纳税。所以后来我看到国家取消农业税,心里非常高兴。”
“人大”讨论的时候,黄保欣还有一点是很坚持的。“国防费每年增长17%,别人认为太高,我认为还不够。军事力量一定要建设好,不能让人欺侮。”
黄保欣说:“我们国家太大,人口多,民族多,民权方面不能一味学习西方。目前的做法是适合这个时代、环境和国民素质的。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最适合目前环境。从1978年到现在,有缺点,但进步是有目共睹的,总的方向走对了。60年过去了,国家前途很好。”
回顾这一生,黄保欣感慨:“因为把精力用于社会公务,我做生意没发大财,但是家里人都认为我是对的。我有一个宗旨,绝不用地位牟取利益,或许这是我在香港人印象里还不错的原因吧。”对于一生中那么多的角色转换,黄保欣说,“角色有转变,但在心里是一样的,做一个中国人,尽量为国家服务,希望国家好。念大学的时候,战争时期,吃饭也不要钱,学费也不需交,什么都不要钱,国家培养了我们,所以我们觉得是欠了国家一辈子,应该要还的。回过头来看,就是要对得起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作者:李翊)
『柒』 惠安县工商银行阿信照相馆那个是哪个支行
您可通过工行门户网站 www.icbc.com.cn 上方“服务网点”功能按提示查询营业网点信息。
(作答时间:2020年1月9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