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原油
⑴ 原油中含水和含盐会对生产,外输等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
原油含水对原油生产、原油外输和炼厂加工都会带来较大的危害。这些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增大了油井采出液的体积,降低了设备和管道的有效利用率,特别是在高含水的情况下更突出。
(2)增大了管路输送中的动力消耗含水原油多为“油包水”型乳状液,其黏度较纯净原油约高数倍到数十倍。用管道输送时其摩阻大幅度地增加。随之引起油井回压上升,抽油机、输油泵的动力消耗增加,甚至使离心泵的吸人性能变坏,严重时会产生气蚀,无法使用。
(3)增加了升温过程中的燃料消耗原油集输过程中,为满足工艺要求,如降低黏度,常对原油加热升温。由于原油含水后输液46量增加,而且水的比热容约为原油比热容的2倍,故在含水原油升温过程中,燃料的消耗也将随原油含水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大,其中相当一部分热能白白地消耗于水的加热升温,造成燃料的极大浪费。
(4)引起金属管道和设备的结垢与腐蚀原油中所含的地层水都有一定的矿化度,当矿化度较高时,其中的碳酸盐会在管道和设备的内壁沉积结垢,久而久之使管道通径变小,甚至完全堵塞。当用管式加热炉或火筒炉加热矿化度较高的含水原油时,会因结垢而影响热能的传导,严重时会引起炉筒或火筒的过热变形,甚至酿成火灾事故。
(5)对炼油加工过程的影响炼油厂加工原油的第一套装置是常减压蒸馏装置,原油中若含有盐和水,对该装置的生产有严重影响。
⑵ 未来真正能代替石油的是什么呢
人类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重大战略意义下的联手勘测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黄永样介绍,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2008年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石油期货和现货都是由一定纯度石油为标的物的合约交易产品。他们的不同点如下:
1、石油现货是T+0交易模式的,石油期货是T+D交易模式的
2、石油现货没有违约风险,但是石油期货有违约风险
3、在国内,期货监管较为严格,现货起步较晚,监管没有期货严格。
4、石油现货一般的杠杆要比期货大。
5、石油期货投资门槛要高于现货投资门槛。
华尔街投资之神群里的专业分析师以及资深投资者提醒广大投资朋友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并且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与现货相比期货的特点是:
1、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制定的、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交易的合约;
2、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合约;
3、实物交割率低;
4、期货交易实行保证金制度,保证金为3%-15%;
5、期货交易所为交易双方提供结算交割服务和履约担保,实行严格的结算交割制度,违约的风险很小。随着原油现货进入国内,现在做期货的已经很少了,主要还是因为期货的交易限制太多了。而现货相对来说要灵活很多。当然了,没有最好的投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投资。
⑷ 油价这么低,原油期货可以投资吗
原油期货能不能投资取决你个人感受,不过可以和原油现货做个对比:
原油期货和现货都是由一定纯度原油为标的物的合约交易产品,它们的不同点如下
1、原油现货是T+0交易模式的,原油期货是T+D交易模式的
2、原油现货没有违约风险,但是原油期货有违约风险
3、在国内,期货监管较为严格,现货起步较晚,监管没有期货严格。
4、原油现货一般的杠杆要比期货大。
5、原油期货投资门槛要高于现货投资门槛。
通过以上的对比,相信你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⑸ 印度有石油资源吗
有石油资源,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截至1996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97.54亿吨,铝土22.53亿吨,黄金86吨,石油8.96亿吨。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也是金砖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
(5)纯原油扩展阅读
气候特征:
印度全境炎热,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天时有较明显的季风,冬天则较无明显的季风。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⑹ 怎样测定纯原油密度 油田化验中心怎样测定每口油井中纯原油的密度的有什么标准
原油本来就是成千上万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这个世界上,没有纯原油这一说法,如果原油是纯的,那怎么提炼汽柴煤油,润滑油,和沥青啊
你的意思,是不是指不带水分的原油?如果是的话,测试油品水分的蒸馏器就可以把水蒸干净,然后再测密度。
原油密度测试很简单,有玻璃密度计,和专门的密度测试仪器。
⑺ 在未来水可以代替石油
水不可能啦。。。。
以下摘自美国《科学杂志》
人类能源的新希望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
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4000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10%,海底可燃冰的储量够人类使用1000年。
随着研究和勘测调查的深入,世界海洋中发现的可燃冰逐渐增加,1993年海底发现57处,2001年增加到88处。据探查估算,美国东南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岭,可燃冰资源量多达180亿吨,可满足美国105年的天然气消耗;日本海及其周围可燃冰资源可供日本使用100年以上。
据专家估计,全世界石油总储量在2700亿吨到6500亿吨之间。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再有50-60年,全世界的石油资源将消耗殆尽。可燃冰的发现,让陷入能源危机的人类看到新希望。
重大战略意义下的联手勘测
2004年6月2日,26名中德科学家从香港登上德国科学考察船“太阳号”,开始了对南海42天的综合地质考察。通过海底电视观测和海底电视监测抓斗取样,首次发现了面积约430平方公里的巨型碳酸盐岩。
中德科学家一致建议,将该自生碳酸盐岩区中最典型的一个构造体命名为“九龙甲烷礁”。其中“龙”字代表了中国,“九”代表了多个研究团体的合作。同位素测年分析表明,“九龙甲烷礁”区域的碳酸盐结壳最早形成于大约4.5万年前,至今仍在释放甲烷气体。
中方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黄永样对此极为兴奋,他说,探测证据表明:仅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就已达到我国陆上石油总量的一半左右;此外,在西沙海槽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资源估算达4.1万亿立方米。
我国从1993年起成为纯石油进口国,预计到201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增至约1亿吨,2020年将增至2亿吨左右。因此,查清可燃冰家底及开发可燃冰资源,对我国的后续能源供应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黄永样介绍,在未来十年,我国将投入8.1亿元对这项新能源的资源量进行勘测,有望到2008年前后摸清可燃冰家底,2015年进行可燃冰试开采。
战略性与危险性共同打造的“双刃剑”
迄今,世界上至少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进行可燃冰的研究与调查勘探。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第一个可燃冰气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采气14年,总采气50.17亿立方米。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计划到2015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日本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目前,已基本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钻探了7口探井,圈定了12块矿集区,并成功取得可燃冰样本。它的目标是在2010年进行商业性试开采。
但人类要开采埋藏于深海的可燃冰,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 20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体的大量泄漏。另外,陆缘海边的可燃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一旦出了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啸、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灾害。
由此可见,可燃冰在作为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⑻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最直接的影响就是 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专 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有较大的影响
企业成本的提高将直接导致 出口的减少 因为中国的出口加工型企业较多 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低廉的价格 争取到的市场 一旦成本提高对企业本身的影响 将非常大
另外我国现在是一个纯原油进口国 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及对外贸易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市场的价格而行 原油价格的上升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影响巨大 以美元而言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 往往伴随着美元的下跌 这伴随的就是美元资产的持有者 看中国产品的价格上升 这必将影响到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
所以 总体而言 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对属我国的对外贸易 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国内企业应该依照国际市场的价格 无论是在 资本市场上 还是在期货市场上 做好套期保值 已锁定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才是维持企业对外贸易利润的最好方法
原创 要求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