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勇宏私募
❶ 王亚伟哪年高中毕业
1989年 以安徽省高考状元身份考入清华大学电子系,其间对证券投资产生浓厚兴趣,选修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企业管理双学位。
1994年 进入中信国际合作公司,在这家公司工作一年,最后的三个月开始接触证券投资业务。
1995年 进入华夏证券公司,在当时全国最大的证券营业部: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任研究部经理。
1998年 国内的基金业开始启动,基金开元成立。在同一阶段,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开始筹建,王亚伟跟随当时的营业部总经理后来的的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加入筹备组,4月份公司就成立。
1998年4月28日 华夏基金旗下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兴华成立。王亚伟最初时是基金兴华基金经理助理,之后任基金经理。同期在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学习,后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8年4月28日—2002年1月 王亚伟离任,基金兴华的净值增长率是84.86%,对应同期上证综指涨幅是18.79% 。
2001年12月 王亚伟开始担任华夏成长的基金经理。
2002年 深沪两市分别下跌了18.62%和8.07%,华夏成长的净值增长率为-3.09%。这个成绩应该让专业投资者满意,但是让刚刚接触基金的国内理财者感到不安。
2003年11月 证综指创出了新低。华夏成长的净值增长率为13.09%。王亚伟在年报中总结:2003年与业内同行相比,与市场提供的投资机会相比,取得的收益率不能令人满意。
2004年 熊市依然延续着,上证综指下跌15.4%,深圳成指下跌11.85%。华夏成长当年净值增长率为3.91%,王亚伟仍然没有创造出让行业之外的人记得他的成绩。
2005年4月 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成长的基金经理。根据上海财汇的数据,从2001年12月21日到2005年4月12日,即王亚伟离任,上证综指下跌28.5%,但是华夏成长净值增长率为13.22% 。
2005年12月 王亚伟接手华夏大盘精选基金。
2006年 华夏大盘以154.49%的业绩在118只基金中排名第12。对应上证综指涨幅达到了130%,而同期净值增长超过这一数字的基金有19只。所有股票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为109.83% 。
2007年 该基金气势如虹,更以226%的净值增长率高居国内各类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高出35个百分点,其净值增长率是同期上证综指涨幅的2.33倍。一时间,华夏大盘成为万众瞩目的牛基,王亚伟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
2008年 夏基金旗下共有19只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募资产净值总额达到1888.62亿元,市场份额高达9.74%,位居全部61家基金公司第一位。
2009年截止到9月11日 华夏大盘今年涨幅为77.94%,位列第8,同期沪深300涨幅为74.84% 。
2010年6月 王亚伟不再担任华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 [1]
王亚伟 - 人物评价
坚定平和
王亚伟平和谦逊,文静敦厚。王亚伟说,一个好的基金经理要修炼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让自己的内心能保持清静,只有把“性格”、“品位”和“思想”这三重心门打造到一定境界,才能抵御住投资和人生中无处不在的致命诱惑。
王亚伟分析自己在投资上的优势,除了方法之外,他更强调性格。稳重、坚定、善良、不怕困难的性格更多来自家庭的熏陶。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王亚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父亲的耳濡目染与言传身教给王亚伟打下了非常好的知识功底。
王亚伟一旦确立方向,就能心无旁婺,即使经过波折也要经受住考验坚定走下去。王亚伟在大学毕业的那年,父亲被查出胃癌,但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治疗竟然战胜了病魔,现在仍然健康。这件事让王亚伟相信没有过不去的门槛,自己看准的事就不能轻易放弃和改变。这种性格在投资上也得到了体现。2007年前三季度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净值增长率在全部股票型基金中遥遥领先,但由于他对人民币升值引发的银行地产股高估值的不同看法,虽然考虑到市场热点轮动的可能,但仍没有跟随市场热点在四季度及时补仓银行地产股,最终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在年度排名上未能延续上半年的冠军地位。
学会冷静 独立思考
多年的从业生涯,让王亚伟深刻体会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要想寻找未来的牛股,你必须要从目前充斥市场上的各种声音中冷静下来,独立思考。这是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你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过滤能力,才能抓住事情的关键,不然就会被淹没和迷失方向。” 王亚伟表示,“作为基金的管理人,投资者把钱交给你就是要你代替他去思考,你要是随波逐流,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就是没有做到尽职尽责。” “冷静下来,用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成为王亚伟作为一个职业投资者给大家的忠告。
王亚伟 - 人物影响
王亚伟作为公募基金业内所剩无几的元老级基金经理之一,只要他买的股票一被发现,通常都会被市场热捧。王亚伟在经历了2008年一年的熊市考验之后,他的声望越来越高。作为“名人”,被“粉丝”追逐几乎是理所当然。这个圈子里从来也不缺少关于他的种种传言与议论,而在所有的话题之中,最能让各界投资经理以及投资者兴奋的就是王亚伟在股市的操作动向。部分市场人士所谓的“王亚伟效应”,意思就是一只股票一经发现被王亚伟买入就会受到热捧,结果导致其股价被推高。
一位FOF基金经理认为,鉴于王亚伟是目前中国市场中为数不多的明星基金经理,所以大家追捧他买的股票也很正常,而这种追捧在一定程度上又提升了基金的业绩。这位基金经理认为,获得超额收益的路径有三:做好每一次波段、选好品种以及受益于明星效应。
2008年,这一年全球市场都笼罩在熊市的氛围中。2007年王亚伟虽然是最能赚钱的基金经理,但由于在更早的一轮熊市里华夏大盘并无突出表现,所以业内对他的操作手法与风格也一直存在诸多不同看法。不过此时的王亚伟已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王亚伟效应”,业内普遍认可它的存在。一位私募基金的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有相当数量规模较小的私募基金是以内部消息为生,对于基金可能重仓的股票,他们会提前驻扎以赚取利润。而王亚伟选择的股票正是这类基金钟爱的目标之一。由于王亚伟所选股票以中小盘居多,无需太多资金股价即会有所反应。
另一位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他相信“王亚伟效应”确实存在,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强的平台”,尽管这圈子可能相对有限。
王亚伟 - 荣誉
2007年,王亚伟则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一举将基金金牛奖、明星奖、最佳表现奖、最高回报奖、最受欢迎奖尽数收入囊中。
2009年,王亚伟当选09“股基王”。
2010年7月1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0中国十佳基金经理榜。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王亚伟以48.17%的超越基准几何年化收益率,连续两年夺冠。[1]
王亚伟 - 绯闻
事件起因
2009年2月4日,一个网络热帖《王亚伟婚外恋,原配大闹华夏》通过MSN在基金圈疯狂传播,再一次将这位备受基民推崇的“最牛基金经理”推到了坊间的镁光灯和聚焦镜前。春节前,王妻大闹华夏基金副总裁张后奇的办公室,控诉其丈夫的婚外恋。为此该副总裁召开临时会议商讨此事。
影响
虽然基金经理搞婚外恋和投资业绩可能没有直接关系,但此次原配夫人投诉华夏公司寻找组织帮助的事情,必定会对王亚伟低调、健康的形象造成影响,也会对华夏公司构筑的企业形象带来一定影响。
华夏基金对此事非常重视,并且已上报了证监会,并交由专门人士处理此事。2月4日下午5点半左右,华夏基金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出一则声明称:“近日,某网站散播关于我公司员工王亚伟的一些无聊传闻。经核实,上述传闻纯属虚假捏造、无中生有、恶意中伤,严重侵害了员工本人及我公司声誉。经员工本人授权,我公司保留采取一切法律行动的权利。”
这则不到400字的传闻短短几个小时便在金融圈掀起了"滔天巨浪",据说热度一度盖过沪指暴涨突破2100点大关。据称,绯闻女主角为工商银行一名女员工。
王亚伟 - “被”辞职
“股神”王亚伟又被传出辞职消息,而这次和他同台的还有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最近两年,华夏基金一直在筹拍股权交易的大戏,临近上演,主要演员却被传出要罢演的消息。
据传言称,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副总经理王亚伟双双要求辞职,被证监会驳回,原因是“社会影响太大”。王亚伟传出离职消息并不新鲜,从他被捧上神坛的第一天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辞职。而这次的传言之所以吸引眼球,则是因为华夏基金真正的大佬范勇宏。[2]
王亚伟 - 年度前三甲或不保
2010年12月1日,最新的业绩统计显示,王亚伟所管理的华夏策略精选年内收益为30.7%,暂时位列第三,落后银河行业优选不到1%。嘉实增长、信达澳银中小盘以及东吴双动力则分别以28.77%、27.7%、27.32%的业绩位列四至六位。在余下的一个月时间里,年度三甲的竞争将十分激烈。
暂时排名第二的银河行业优选由陈欣女士以及成胜先生共同管理,而王炯女士则单独管理排名第六位的东吴双动力,以及与朱昆鹏先生共同管理排名第九位的东吴进取策略。从数据统计上可以看到,除领先的华商盛世成长明显跑出之外,第二位到第十位之间的差距不到5%。王亚伟在过去的三年拿了“两冠一亚”,2010年想卫冕冠军难度巨大,最后一月稍有不慎还有可能被两位女基金经理挤出前三。[3]
只有这些 毕业的们没有
❷ 范勇宏的延伸阅读
公司概况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4月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首批全国性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和成都设有分公司,在香港设有子公司。公司以专业、严谨的投资研究为基础,为投资人提供优质的投资理财产品和服务。
业务发展
历经多年牛市熊市的洗礼,华夏基金规范运作、稳健经营,以雄厚的综合实力保持了基金行业的领先地位。截至2011年6月30日,旗下基金累计实现分红超过721亿元,基金份额持有人户数1600万。
业务领域
成立十三年来,华夏基金的业务持续快速发展,获得了基金行业全部业务牌照。华夏基金是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首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QDII基金管理人、境内首只ETF基金管理人以及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人,是业务领域最广泛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投研团队
华夏基金在业内最早提出“研究创造价值”的投资理念,制定了严格的投资管理流程和制度,目的是通过专业、严谨的投资,获取稳定、可靠的收益。华夏基金的投研团队,吸收了大批海内外专业人士,具有高水准的职业操守、丰富的投资经验和突出的研究能力。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各基金经理在分享团队智慧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团队整体富有经验且充满锐气,在投资管理方面具有独立性和前瞻性。
基金产品
华夏基金建立了完善的基金产品线,旗下共有24只开放式基金,2只封闭式基金,从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市场基金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基金,可以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公司还管理着多只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已经被超过130家大中型企业确定为年金投资管理人,并被多家客户确定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人。公司是境内管理基金数目最多、品种最全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一、王亚伟和范勇宏辞职被证监会驳回
9月17日晚,业内传出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副总经理王亚伟双双递出辞职报告,却被证监会驳回。
王亚伟在今年7月向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提出辞职申请,证监会否决二人辞职的理由是“社会影响过大”。
知情人士称,范勇宏在华夏一直比较强势,甚至想主导接盘者的选择,可能与未来新股东不和,萌生退意。
范勇宏向来行事低调,基本不在媒体上曝光。但在几天之前的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华夏基金范勇宏主动以接受采访的方式,大谈私募是公募的有益补充之类的言论。对于一个公募基金的领军人物,而且是公司股权处于变更关键期的高管,这番言论暗示众多,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
业界分析,王亚伟在华夏股权变更的关键时期,知遇之恩加上英雄相惜,与范勇宏共同进退完全合乎情理。
二、“范式大跌”和股市谣言
11月12日,沪指创出162点的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直接跌穿3100点和3000点两个关口。急跌之下传闻四起:从央行年内将再次加息,到存款准备金率将再度大幅上调;而其中被业内认为最具杀伤力的一条传闻,则是某家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公募基金总经理被“双规”的消息,11月12日晚间,《证券市场周刊》刊发了一篇题为“基金总经理被查传言导致股市大跌”的新闻。文中提到“一位知情人透露至少有两个公募基金总经理被中国证监会调查,并有一家资产规模排名前列的公募基金总经理被双规,引发市场恐慌并导致当日的暴跌”。此消息后又被发布在财经网上,并迅速传播开来。
这一看似毫无内在逻辑的传闻,受到业内的极大关注,许多证券、基金业内人士四处打听被双规基金公司老总。而一番捕风捉影后,这一人物最终被锁定为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并充满想象地将其与证监会近期严打公募私募对倒行为相联系。
11月16日,沪指在经过前一交易日的小幅反弹后再度出现百点大跌,并下探至2900点下方。而市场上关于范勇宏被“双规”的消息也越传越真,业内人士开始戏称此次大跌为“范式大跌”。
三、大跌之后:中信系否认幕后操控
11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在刊登华夏澄清报道一天后,发表《空头一哥五日狂揽1亿 背后闪现中信证券魅影》,稿件指出,在此前一周大跌中,股指期货市场上获益最大的是中证期货,该报道引述中证期货内部人士称,中证期货的空单大量来自于其股东中信证券的自营盘。
由于中信证券同时也是华夏基金大股东,年初以来关于两者就华夏基金股权转让问题不合的传闻不绝于报端,因此《21世纪经济报道》稿件与华夏基金声明配合,引发市场更多猜想。
多位中信证券高管表示,绝不存在中信证券故意放风以打压华夏基金和扰乱市场的问题。“我自己都是从网上知道这个消息的。”一位高管表示。这些高管都称,中信证券在股指期货的操作规模上,并没有外界传言那么大,不可能借此牟利。
11月23日,范勇宏本人表示,自己不清楚传言来源和背后原因。
四、有关证监会的“捕鼠风暴”,有言过其实之嫌
一场以业界老大范勇宏为导火索的监管恐慌,依旧在业内蔓延。“我们虽然没有持有华夏的基金,但是我们也很关注事态发展。”一家小型基金公司基金投资的负责人表示:“如果真的出了事,可能说明中国基金行业有系统性的问题和风险,这样我们将考虑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
此前华夏基金称,在范勇宏传言获得正面澄清前,已经有持有人选择赎回华夏旗下基金。
在多事之秋,选择了外出培训的范勇宏不会想到,自己从业12年之后,在机构投资者中,清白的最好证明,并非来自公司的公开澄清,以及对自己手术情况的公开曝光,而是来自于华夏基金最大的持有人之一、也可能是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持有人之一——国寿资产的力挺。
“我们虽然很早就得到了范勇宏被查的消息,但是经过和华夏基金以及其他方面沟通后,我们认为范勇宏没有问题。”11月24日,国寿资产一位内部人士表示,但他拒绝透露国寿资产的结论依据。
而其他机构则在听说国寿资产的背书后稍显心安:“华夏基金不敢对国寿说谎,如果国寿认为没有事,那就是没有事。”一家寿险资产管理公司基金投资负责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五、作别华夏
范勇宏一直被誉为基金业的“教父”级人物,在今年6月份正式作别其一手创办的华夏基金后,范勇宏曾对本报表示,想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2012年5月,范勇宏正式辞去华夏基金总经理职务“退居二线”。同时,华夏基金原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也宣布离开,随后创立自己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013年6月,范勇宏不再担任华夏基金副董事长一职,正式告别华夏基金。
资料显示,范勇宏有着超过二十五年的证券业从业经验,曾任职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总行,历任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四营业部总经理,华夏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华北业务总监,华夏基金党委书记、总经理兼副董事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公会会长等职。
范勇宏的传奇经历要从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说起,1993年华夏证券北京东四营业部陷入危机,加入华夏证券仅一年时间的范勇宏临危受命,出任该营业部总经理。很快,在他的带领下,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走出危机,开始步入上升期。
1997年范勇宏受命筹建华夏基金,而且一干就是15个年头。在他带领下,华夏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近年来稳居行业第一,同时还培养出了王亚伟、江晖、石波、孙建冬等一大批明星基金经理。
特别是范勇宏“独具慧眼”地挖掘出了王亚伟,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范勇宏在其所著的《基金长青》中提到,王亚伟是他1995年还在原华夏证券东四营业部任职总经理的时候,从不符合华夏证券总部标准的简历中“捡来”的“宝贝”,最终成为了国内公募业最传奇的明星基金经理。
作为公募基金业的标杆人物,范勇宏离开华夏基金被称为一个时代的结束。
六、教父下一站
2013年6月,范勇宏正式辞去华夏基金副董事长一职——这也本是去年他辞去总经理一职后较为明显的过渡角色。随后他亦辞去了在华夏基金香港分公司的职位,仅保留华夏基金党委书记的职务。其十五年来在这家公司的身影已经基本褪去。
在卸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后,范勇宏一直相对低调,这期间他的新书《基金长青》推出,可以看作是对其公募生涯的一段小结。
消息人士从中国人寿和华夏基金多方了解到,范勇宏的新职位将是国寿资产首席投资官,这还需要保监会的资格认定。也有一些基金业人士表示,范勇宏的新职位可能将在中国人寿集团,无论是在集团还是国寿资产,其级别是由中国人寿集团党委来定。
对此,范勇宏的回复简单谨慎:还未确定。
七、《基金长青》
2013年,范勇宏所著《基金长青》终于出版,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亲自为该书作序,此书既是范勇宏对自己基金生涯的一个小结,也是其对中国公募发展的一次反思和沉淀。书中以基金业重大投资事件为主线,勾勒出基金经理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2006~2007年大牛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直至今天15 年间的重大投资历程,总结成功的投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对15年间风云变幻的股市也进行了精彩的描述。书中对如何培育优秀的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如何保持业绩长期可持续、投资者如何正确投资、基金管理人如何做到基金长青等都作了深入的探讨,对许多传统的“颠扑不破”的投资理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基金长青》是中国第一部总结基金经理投资史、基金业发展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基金经理投资类书籍的空白。书中描述的许多真实的投资案例及总结的投资理念,对投资者、基金经理加深理解股票市场、如何投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所获荣誉:
2005年3月,公司获《亚洲资产管理》评选的“2004年度中国最佳产品创新奖”;
2005年5月,公司被《亚洲投资者》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基金公司”;
2006年,公司获得《21世纪经济报道》评选的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综合实力奖”和“中国基金产品创新奖”。连续两届在《上海证券报》主办、美国晨星提供专家支持的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最佳基金管理公司”;
2007年1月,荣获和讯网评选的“2006年度中国基金业杰出掌门人奖”;
2007年11月,荣获由中国证券研究设计中心和证券市场周刊共同评选的“中国基金业十年杰出贡献人物奖”;
2009年,获“中国最受尊敬基金公司总裁”称号。
2012年5月8日,华夏基金总经理范勇宏在当日举行的公司董事会上正式辞去总经理职务,但仍任华夏基金副董事长一职
2012年6月6日,筹备已久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在北京举行了主席团会议和会员大会。经选举,协会筹备组组长孙杰当选为协会会长,华夏基金副董事长范勇宏当选为协会兼职副会长,南方基金总经理高良玉当选为监事长。
❸ 华夏基金还可靠吗
华夏基金高管人士变动几乎对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没什么影响。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还是王亚伟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估计正常情况新任基金经理很难复制王亚伟的业绩,如果你有这两只基金,不放至少部分赎回落袋为安,华夏沪深300为被动跟踪指数,这类基金和基金公司运作和基金经理水平关联较小。至于对其他偏股型主动管理基金如华夏优势是否有影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
至于你的持基策略,我个人觉得可以探讨,我觉得同一公司偏股型基金不宜超过2-3个。
一个是回避风险,避免集中持股的风险。再则目前很难有一家公司即使华夏,也很难把旗下产品都做得很优秀,大公司也有一塌糊涂的产品,比如广发排第六,去年多只产品垫底,小公司也有个把明星基金,这方面例子就太多了。
❹ 基金经理人的中国十大
在股票类基金经理排名中,考核排在第一位的是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经理王华
国富弹性市值、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张晓东排在第二位
交银成长基金经理周炜炜排在第三位
此外,兴业全球视野董承飞、富国天合周蔚文、景顺内需增长王鹏辉也排名前列。而在考核中,银河行业优选的陈欣、王忠波排在首位,华商盛世成长的孙建波、梁永强、庄涛,东吴行业轮动的任壮排名靠前。
而在混合类基金经理中,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基金经理王亚伟当仁不让,毫无争议的夺取考核的两个第一,基金兴华的阳琨排在第二位,中银中国精选的吴城、中银蓝筹精选孙庆瑞、基金安顺尚志民、博时平衡杨锐、华夏回报胡建平也排名靠前。而在考核中,东吴进取策略的王炯、朱昆鹏,基金通乾的刘泽兵,华商动态阿尔法梁永强也成绩不错。
反观债券类基金经理,华富收益基金经理曾刚在最近两年考核中排名第一位,工银信用添利基金经理江明波排名紧随其后,建信稳定增利基金经理钟敬棣、汪沛排在第三位。此外,富国天利、富国天丰基金经理饶刚,易基增强回报基金经理钟鸣远,交银增利李家春,工银增强收益基金经理杜海涛同期排名也很靠前。而在考核中,富国天丰的钟智伦夺得冠军,德盛增利苏玉平,富国天利饶刚,诺安优化收益张乐赛,海富添利邵佳民都表现不错。
至于货币类基金经理,中信现金优势李广云在考核中排名第一,长信利息收益基金经理张文琍,工银货币基金经理杜海涛名列前茅。而在考核中,万家货币基金经理邹昱排在第一位,银华货币基金经理孙健,华富货币基金经理胡伟,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韩亚庆,华夏现金增利基金经理曲波相对排名靠前。
❺ 基金业需要什么样的CEO
中国公募基金业走过了十三年的春秋,回顾这一段并不是特别长的历史,那些CEO在这个年轻的行业里留下了最深的烙印,大家应该都不会否认华夏基金的范勇宏先生在这个人物榜中会占有一个名额。范勇宏先生是中国公募基金业界最早的拓荒者之一,也是中国公募基金业成长最好的见证人之一。除了对行业前景富有洞察和远见之外,范勇宏做的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一是搭建起一个强大而稳定的投研团队,奠定支持长期业绩的基础。华夏基金的投研团队是国内基金公司中最为庞大和坚实的投研团队之一,虽历经多位重要投研人员的离职和变动,整个团队依旧保持坚固,稳定的中长期业绩是有力的佐证之一。另一个是树立了一个异常低调的公司形象。包括其被国内誉为“最牛基金经理”的王亚伟先生本人,都较少在公开场合接受采访和曝光,传递出一个专注于投资研究的企业文化。如果类比海外,美洲基金的母公司资本集团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旗下负责投资管理的资本研究管理公司几乎从来不刻意去宣传自己,甚至在租下位于洛杉矶的豪华总部时,放弃以公司名字来命名这座摩天大楼。建立制度,并以之践行组织的理念和使命,使之成为习惯,成为简单而融入到每个员工的企业文化,我想这是范勇宏在华夏基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和华夏基金同样处于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中国另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嘉实基金的现任CEO赵学军先生,同样是一位个性鲜明的领导者。如果说范勇宏是一位行事严谨的布道者,那么赵学军则更像一位充满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的传教士。在相当多的场合,赵学军都强调了公司组织的信仰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嘉实基金所追求的全天候、多策略式投研团队,和其在业绩和规模上双重追求同样雄心勃勃。值得注意的是,嘉实基金成功的保持了核心投研团队的稳定,一些基金经理投资风格鲜明。
相对上述两家北方基金公司CEO的远大志向,位居南方羊城的易方达基金新老两位CEO则显得更为务实。易方达原CEO叶俊英先生在谈到公司战略时毫不掩饰其也曾经是“摸着石头过河”。易方达新CEO刘晓艳女士同样带着浓厚的务实主义色彩。作为基金业界为数不多的女CEO,刘晓艳对基金行业特别是营销策略上有着深刻的见解,在业界与主管嘉实基金市场方面的副总经理李道滨有“北道滨南晓艳”的美誉。在去年深圳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刘晓艳很冷静的告诫“不管我们怎么样去寻找蓝海,我们的主战场终究还是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上面,这是我们无可回避的。我们所找蓝海,对于基金行业是蓝海,对于别人来讲已经是残羹冷炙了”。
富国基金的CEO窦玉明先生可以算是基金业界“少壮派”的代表之一。基金经理出身的窦玉明是业界投研经验最为丰富的CEO之一,此前在主管嘉实基金投研部门时曾被称作“灵魂人物”,2008年窦玉明离开嘉实基金正式入主富国基金出任CEO,三年多的时间下来,可以说窦玉明重塑了富国基金。虽然在资产规模上跟最大的基金公司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富国已经开始建立起三个较为坚固的产品线:成长股投资、固定收益和量化投资,而且在每一条线上都有行业的佼佼者,这为今后的弯道超车提供了基础,但前提是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团队稳定。不仅仅是投研,窦玉明在行业竞争和发展、市场策略都有着其独特的见解,而且还有着宽阔的国际化视野。
另一位对市场和投资有着深刻见解的CEO,兴业基金的当家杨东先生,同样值得去领略其眼中的基金人生。据相关资料,杨东在管理兴业证券自营部时就有着为业内所津津乐道的出彩业绩,而兴业基金和兴业证券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杨东非常明白业绩的重要性,知道员工需要什么,也懂得放权于下属。从公开资料得到的印象是,杨东有着恬静的精神世界,对名利看的不重,却可以一直朝自己的方向走下去。
国泰基金的CEO金旭女士也是一位有着强大精神家园的传奇人物。这位被业界所津津乐道的“证监会第一美女”的CEO,却是一位性格要强、不断超越的才女,柔和的外表颇像内心里住着一位“铁娘子”。金旭见证了中国公募基金业的诞生和成长,全程参与基金法的起草立法,主要参与完成了中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试点工作。金旭先后任职华夏基金、宝盈基金和梅隆银行北京代表处的高管,2007年空降国泰基金出任CEO,在领导国泰基金四年多时间来,国泰基金投资业绩进步明显,根据晨星数据,其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基金星级绝大部分在三星及以上。从北大法律系毕业到证监会再到基金公司高管,金旭在其职业和人生道路上不断的变道和超越。其自诩为“一群40岁涅槃的鹰”,并把罗素自传前言中的一句话“支配我一生的,是三种单纯而炽热的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难以言诠的同情。”作为其人生的勉词和映照。
如果继续放眼到私募基金业界,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个性鲜明的CEO,而且这些CEO非常多都是往日公募界的明星基金经理,这个群体还处于发展和壮大之中。如果他们有一条获准开展更多的业务,如公募牌照,他们中很有可能出现基金业界新的领军者。
如果稍稍把视线移开,去环顾下海外基金业界的CEO,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毕竟中国基金业的资产规模只占全球很小的部分。美国是一个非常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的国度,其基金业也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市场之一。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CEO是他,没错,一手缔造伯克希尔帝国的沃伦?巴菲特。巴菲特的投资能力无人能比,而被众人封为“股神”,并稳坐于神坛上。巴菲特的投资业绩的确是空前绝后,根据巴菲特2012年致股东的信,伯克希尔过去47年的账面价值年复利增长率达到19.8%。除了投资,巴菲特有着开朗、有时候甚至如小孩般童真、风趣的性格,有时候还充当了娱乐明星或者脱口秀者的角色,在熊市时则常常兼任投资者的心灵抚慰者,难怪投资界中有很多大师级人物,却没有一个像巴菲特那样受人民的喜爱。其本人也奉行简朴生活的作风,并表示要把个人财富的绝大部分捐献给社会。
先锋基金的前CEO约翰?博格尔也是为中国投资界所熟知的一个传奇人物。博格尔对基金行业的远见卓识为先锋的成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打造的被动式投资模式成功使得先锋基金成为近年来美国基金界风头最劲的基金公司之一。先锋和富达、美洲基金并不是美国成立时间最早的基金公司,却在后来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样,在成立时先锋基金对被动投资并非如今天般清晰,可以说先锋也是怀着理想同时“摸着石头过河”。
投资起源于欧美,也兴盛于欧美,留名于历史的投资人物也大多是欧美人士。但在竞争激烈、欧美基金霸主云集的香港市场上,惠理基金及其主席兼联席首席投资总监谢清海先生可谓华人世界中的一朵奇葩。谢清海对亚洲新兴市场的认识有着过人之处,特别是在中国股票投资上,有意思的是,其旗下基金采取团队投资模式,内部开发出一个历经考验的投资系统,包括从公司财报到实地拜访等一系列流程来挖掘投资机会。根据晨星评级,惠理旗下基金绝大部分评级都在四星及以上。
如果从上述CEO中做一个概括,那可能包括:1、把个人理想和企业愿景融合到团队合作并一直践行;2、对投资行业有着深刻的见解,能够在市场中发现成功的土壤和领域;3、都有着强大的个人魅力,是团队的精神领袖。
目前中国的基金业面临着困境,但是也应该看到取得的成绩和潜力:基金业初步有着一个较为规范的框架,一些制度性的东西也在建立;相比成立时陌生的舶来品,基金作为一种投资产品已经被很多投资者所知晓;培养了一批行业人才,包括基金经理、研究员等。
基金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一些外部的障碍,如基础市场等。但就行业内部而言,有两个可能需要正视:一个是行业创新的空间被限制了,一定程度上影响基金业创造不出投资者需要的产品;另一个是行业的准入应该与时俱进的加以放松,为那些有梦想和才华的人打开一扇窗。
从过去三年和五年的资产规模排名看,国内基金公司大体保持了稳定,这段时期所面对的是一个极度波动的市场。从三年期看,富国基金、华商基金、中银基金和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取得较明显的排名上升,五年期则有汇添富和中银基金等公司排名上升。从长期来看,业绩最终将反映到规模上。
搁笔之际,惊闻华夏基金CEO范勇宏先生以及传奇基金经理王亚伟先生将离职华夏基金,公募基金业的人才流失由此来到一个高潮。在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之际,我想,投资人所期盼的,是下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不会让我们等待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