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家庭债务杠杆率

家庭债务杠杆率

发布时间: 2021-03-26 08:03:21

㈠ 家庭财务杠杆比率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财务杠杆比率

总资产占普通股权益总额版的倍数,权用这一比例量度财务杠杆的程度。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网校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㈡ 债务风暴袭来,又有多少家庭将要破产了

中国人向来有储蓄的传统,站长小时候,周围的人都对贷款十分抵触,从前的中国是储蓄大国。不过短短十几年时间,中国就从储蓄大国变成了负债大国。
房贷、车贷、消费贷、信用贷,名目繁多的贷款不仅掏空了中国人的积蓄,还让很多人背负了这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
我们来看看居民杠杆率,居民杠杆率是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2017年,中国的居民杠杆率高达49%,2018年1季度,这个数字就超过了50%。要知道在2008年的时候,居民杠杆率还是18%。
造成居民杠杆率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房子,在商业银行的居民贷款里,有70%以上是住房贷款。
对于没房的人来说,住房是刚需,多贵都想买,掏空父母积蓄付首付的大有人在。已经有房的人也觉得房子是一项很好的投资,依然在买房大军的队伍里。
尽管政府一直在提倡去杠杆,但去的是政府、国企和一些房地产公司的杠杆。去杠杆就是要少负债了,房地产企业去杠杆,要提高产品的周转率,说白了,就是要卖房。居民负债买了房,就相当于接盘了人家的杠杆。

㈢ 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

240%,这是东方汇理银行的高级经济师高大力给出的一个预测值。这个数值意味着,到2013年底,中国这个经济体中的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家庭债务的总和,也就是债务总额,相对于中国经济全年的GDP而言,比例将达到240%。也就是说,债务是收入的2.4倍。

虽然很多人关心政府债务,而地方债在去年底也有了一个官方说法,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水平缺乏概念。高大力的预测,应该算是我能看到的最新预计,因为2013年才刚刚结束。

简单看到240%这个数值,会发生很多误读。你的第一感觉应该是太高了,难道1元钱的GDP需要2.4元的债务来支持吗?这种感觉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比例的确不小,说不对是因为你可能从来没有对债务GDP比例有过认识,超过100%的比例你都可能认为不妥。

我们需要做一些对比。高大力认为中国需要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因为如果他的预测正确,240%就不是一个好兆头,“在欧债危机高潮期,欧洲债务总量占GDP的比例约为250%”。这是横向比,纵向比呢?2012年底,中国所有债务的总额已占GDP的216%。因此到2013年的预测值240%,杠杆上升的势头依然很猛。

216%这个数据来自哪里?高大力没有说清楚来源,但我能找到的一个近似数据是215%。这个数据是上月刚刚发布的,来自于中国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强调,中国全社会的杠杆率已经很高,“去杠杆”在所难免。

李扬认为,从总量上看中国的总债务水平低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但比南非之外的其他金砖国家都要高,尚处于温和、可控阶段。鉴于中国的债务水平近年来上升较快,应当保持警惕。从风险视角来看,李扬指出,国家资产负债表近期的风险特点主要体现在房地产信贷、地方债务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等项目,而中长期风险则更多集中在对外资产、企业债务以及社保欠账等项目。无论哪类风险都和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密切相关,应对办法还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李扬说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高大力说的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有什么不同?我看没有什么不同。李扬说的是方式,高大力说的是方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就是大规模的债务重组。

从李扬2013年底公布的2012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15%,到高大力2014年初预计的2013年底的债务GDP比例240%,这是一个怎样的增速?如果你还是认识不够,我们再看看之前的数据。

在我可以查到的说法中,渣打银行[微博]的王志浩2012年11月时曾经预计当年年底中国债务占GDP比重将超200%。现在来看基本没错。而当时王志浩还提及了他掌握的两个数据,“(中国的)信贷扩张在2009年经历了快速增长之后,整体杠杆率从2008年底的153%增加到2009年底的185%。”

如果王志浩的数据基本准确,而高大力的预测基本靠谱,那么中国经济的整体杠杆率,相当于从2008年的153%涨到了2013年的240%。

正因为这样的势头,所以高大力说“如果这个步调持续下去的话,十年以后债务占GDP的比例可能会达到500%。如果到了这么高的杠杆率,比较疲软的企业和政府必然会违约。在接下来五到十年,中国必须要有大规模的债务重组,否则违约风险将大增”。

2014年开始,我已经在《地平线》专栏中写了三篇文章,分别是“2014年看好中国的最大理由”、“索罗斯的中国难题”、“央行的算盘:紧而不慌的‘去杠杆’”,加上今天这篇“中国的债务杠杆到底有多高?”半个月我都在讨论中国经济的杠杆率。

这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列举了各方面对中国杠杆率的分析和预测。有乐观一些的,也有悲观之极的。但是,所有人都会承认,一个仅仅依靠债务杠杆支持的GDP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大家的分歧只不过在于,中国经济的杠杆过程到底在什么位置?是在一个上升过程中,还有增加的余地?还是到了一个顶点,即将反转?还是说已经开始反转,开启了去杠杆化的过程?

我觉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位置将强烈暗示着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同操作。如果杠杆还在上冲,意味着市场主体主动加杠杆的欲望还在,那么央行就应该从紧甚至加息;如果杠杆已经开始收缩,一个债务收缩的过程已经开始,央行反而应该为了稳定需求放松银根,比如降低存款保证金率甚至减息。

央行有没有答案?在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中,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9.7%,达到17.29万亿元的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8.4%。而央行的表态是,“2013年M2和贷款数据基本达到调控要求,今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不会收紧或放松货币政策。”

不收紧不放松,这就是央行对杠杆位置的判断吗?

㈣ 居民资金杠杆率到底是怎么算的

杠杆比率到底怎么算?
知乎 · 1 个回答
4 人赞同了该回答
部分银行配资业务重启 杠杆率1:1.5到1:2.5之间 2.融资融券的比例为1:1,和买房首付是20%,那么杠杆率为有

㈤ 工薪家庭的负债应该怎么看

“无债一身轻”的财务观念似乎正在转变,负债逐渐被人们接受,贷款买房、买车已较为普遍。有观点甚至认为,一个人从银行借的钱越多,财务自由度就越高,意味着这个人越有本事。

日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腾信)发布的《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家庭部门杠杆率(各年家庭贷款余额占GDP的比值)自2009年以来逐年稳步攀升,2017年9月底达到52.6%,而在2008年仅为18%。

尽管上述比值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6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85%的警戒线,但是其增长的速度以及家庭负债的内在结构还是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撰文表示,家庭部门杠杆率高并不必然意味金融风险的暴露,但增速过快确实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7月,中长期贷款占居民负债的比重达到74.7%。以房贷为主的家庭贷款结构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张明表示,一二线城市中被迫以各种形式举债购房的年轻人,很可能是杠杆率最高的群体,未来这部分人发生家庭债务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在外界警示整体家庭债务存风险的背景下,工薪家庭还能不能负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谈到家庭部门杠杆率增速快时说,要使增量部分保持稳健,同时又是高质量的。

这就意味着,对于工薪家庭来说,应合理消费,理性负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应充分了解客户,不能盲目放贷。对于监管者来说,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要协调好家庭负债结构,比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比例,房贷与其他日常消费贷款的比例。

与家庭部门杠杆率迅速攀升形成对比的是,还有不少家庭的信贷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获贷人群的失衡也凸显我国家庭债务结构不合理。根据报告,全国就业人口中有26%(约2亿人)为工薪阶层,由这些工薪阶层组成的家庭则是工薪家庭。在样本覆盖全国4万余户家庭的调查中,有10.1%的工薪家庭希望参与到信贷市场中,但仅有一半的信贷需求得到了满足。

工薪家庭似乎有负债的动力,因为合理的信贷可以促进家庭财富的增加。根据报告,主动负债的家庭(有生产经营负债、房产负债或投资负债)2013年~2017年财富增加39.4万元,而被动负债家庭(仅有教育负债和医疗负债)财富增加仅5.6万元。

工薪家庭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是其能不能负债的重要依据。根据报告,八成以上工薪家庭的资产、收入和消费都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而从线下调查和中腾信小花钱包的业务数据来看,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工薪阶层客户,还款意愿较高,92%以上的家庭会提前或正常还款。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工薪家庭理性的信贷需求应该被满足,而由于传统金融机构很难完全覆盖这部分群体,新金融机构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㈥ 月入一万花销一千!是什么力量在挤压年轻人的消费能力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老百姓似乎比从前更愿意消费了,特别是当高铁爆满、五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购物消费额领先全球等剧情频频上演时,更多的人急于张开双臂去拥抱消费升级新时代。

然而,有这样一大群人,“月入一万,花销一千”。你或许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绝不是个例。这恰恰是当前许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中国家庭的缩影。

持续上行的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

是什么原因,让年纪轻轻且月收入不低的人们去承受节衣缩食的窘迫?

负债!

以大城市举例,诸多机会与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着无数年轻人的涌入,但高企的房价让年轻人买房不得不背负起巨额债务。

数据显示,参与负债的城市家庭年龄大体上呈驼峰分布,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轻家庭,而30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的负债参与率与30-44岁中年人群的负债参与率接近,也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见下图)。这也反映出,年轻人群已经成为负债一族的主要成员。

衡量居民负债情况,有一个业内熟知的指标叫居民杠杆率,用以表征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从下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1996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只有3%,2008年也仅为18%,但是自2008年以来居民杠杆率开始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短短六年间翻了一倍,达到36.4%,到了2017年二季度居民杠杆率已经高达47.4%,较之2008年激增了近30个百分点,这也高于国际上新兴市场的平均水平。

账面上的信息或许还无法完全反映出真实情况。根据海通证券姜超的测算结果,倘若考虑到住房公积金贷款,那么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于2017年7月突破了53%;如果按照当前速度扩张,到2017年底就将达到56%左右,这与不少发达经济体60%以上的居民杠杆率水平已经相差无几。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从20%提升到50%以上用了接近40年时间,而中国只用了不到10年,中国居民部门杠杆率飙升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来自居民部门的负债往往不是几个月就能还清的,大多都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房产按揭还款的期限一般为10-30年)。数据显示,来自居民部门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一直高于短期贷款,且从2015年第三季度开始,二者差距有明显的加大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一度达到94.9%。近期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比重虽然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70%以上(见下图)。

来自居民部门的负债之所以会呈现上述情况,究其根本,是因为近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当房价“一年翻一番,五年乘以三”的剧情在各地上演的时候,现实的压力让一大群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没来得及继续燃烧青春的激情,就早早地投身于买房大业之中,因为他们预期“如果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由此也背负了一身的长期巨额债务。

债务逼近收入,抑制居民消费水平

当然,中国居民部门负债率仍称不上高,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距离85%的债务阈值更是相去甚远。为此,有些专家学者公然表达了对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支持,其理由是:

自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总体杠杆率快速攀升,从170%上升至235%,其中以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其杠杆率也在全球主要国家中处于最高水平;相比之下,政府部门与居民部门的杠杆率相对较低,这也为决策部门提供了一条“杠杆转移”的新思路,即居民和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同时,为非金融企业去杠杆腾出空间。

这样看来,居民加杠杆似乎还有较大上升空间。然而,从另一个维度――债务收入比来看,事实恐怕不甚乐观。

所谓债务收入比,指的是家庭总债务和年收入的比值,相较于居民杠杆率这样的宏观指标,债务收入比更能衡量一个家庭的负担程度和家庭债务风险。Wind数据显示,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6年时的18.5%暴涨至2017年8月的77.1%。

考虑到上述统计只是来自商业银行的数据,事实上,中国居民不仅仅向银行借贷,还会向父母、亲戚、朋友借款,向大量的小型互联网金融公司借款,而这些隐形的杠杆是没有计算在内的。由此可见,前文的计算结果实际上很可能低估了居民部门的杠杆率,这也说明,中国居民加杠杆的空间着实已经不多。

另外,从存贷比的维度来衡量,同样可以佐证上述观点。存款可以反映居民的资产和财富状况,贷款则可以反映负债状况,所以居民存贷比可以衡量举债和偿债能力的变化。从下图可以看到,自2009年以来,中国居民部门贷款/存款的数值一直呈大幅上行态势,2014年比2008年近乎翻番。海通证券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7月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62%的历史新高,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居民负债水平的日渐走高,加杠杆空间已然不大。

此外,还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高负债率严重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水平。按照今天的居民负债程度,如果一个人每月可以支配的收入为10000元,那么他首先需要从中拿出7710元用于还债(如房贷),如此一来,剩下的2000多元钱才是他真实可供日常开支的收入。

读到这里,相信有人要问:眼下不正值消费升级新时代吗?既然这么多人被债务所累,怎么能叫消费升级呢?

诚然,老百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是铁一般的事实,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进化也是毋庸置疑,然而,消费升级的热风可能只是吹到了一小部分人,大多数人还没有张开双臂拥抱消费升级的实力。

李迅雷的一篇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分化日渐加剧,消费升级实际上只发生在3亿中产人士身上,他们才是引发开篇提到的高铁爆满、五星级酒店客房入住率上升、境外人均购物消费额领先全球等现象的主要力量。剩下那十亿人,还在负债前行,真真是“想买不能买才最寂寞”。

高负债让国民经济发展挑战重重

话说回来,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可以刺激内需并推动经济增长,同时还能缓冲宏观经济去杠杆的压力和风险,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过度加杠杆也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反作用。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如果一个国家的家庭债务占GDP的比重低于10%,债务增加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作用,当家庭信贷超过GDP的30%,债务的增加就会开始损害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增长。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持续攀升的居民部门杠杆率可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相关论述如下:

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诚如前文所说,过高的债务让无数年轻人有钱不敢花,即便他们收入再高,在巨额债务面前也是枉然。几年前的热播电视剧《蜗居》中,郭海萍的人生可谓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她在剧中的一段台词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这些收入水平已经位居金字塔中部,而实际上却是“穷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费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根本来不及细想未来十年。”

如此可见,“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日渐提升”这一现象看似美好,却暗藏危机。当内需难以进一步刺激时,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是否还能得以延续?

另一方面,从宏观角度来看,近年来中国居民杠杆率快速上升,且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难免会引发人们对次贷危机与房地产泡沫的担忧。特别是,自2016年底以来,由于规模和占比控制,按揭贷款受限,居民被迫借道高成本、短期化、风险大的消费贷款,甚至互联网金融、非银行金融机构“过桥贷款”等等,过度加杠杆进入楼市,从而让本处于安全区的居民杠杆率,开始显现出结构性的风险。倘若对其继续放任却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控,一旦风险积累带来“明斯基时刻”的爆发,那结果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们该如何控制居民杠杆率?

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对居民杠杆率的有效控制。而要控制居民杠杆率――

首先就要改变热点城市房价“只涨不跌”、“长期上涨”的预期。人们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疯狂加杠杆购房,源头就在于过去十多年来形成的房价坚挺、只涨不跌的顽固预期并未得到改观。因此,我们要坚持楼市调控的最终目标,稳住力度不放松,同时也应尽快推出长效机制,打破“政策一松绑、房价即反弹”的楼市不良循环。

其次,要严格防范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针对银监会部署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检查各项内容(即“违法、违规、违章”、“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进一步加以规范整改,并有效引导资金向实体经济部门流动,从而确保系统性风险处于可控范围。

最后,作为居民部门成员的我们自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与业务水平。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更多的财富,从而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种种状况:有债的更加从容地还债,没债的更加踏实地消费。特别是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爆炸式发展,让更多新兴经济业态不断涌现,自然也带来了种种可能获得更高收入的新机会。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审时度势,从变革自己做起呢?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付一夫)

㈦ 近半年房价跌了5.85%,现在是购房的最好时机吗

近半年房价跌了5.85%,我认为房地产还会跌价,现在并是购房的最好时机,还可以再等一等。前三个季度,对家庭的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抵押贷款)增加了4.14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3.1千亿美元。这并不奇怪。更重要的是,家庭存款增加了8.53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你会发现家庭储蓄增量比贷款增量多4.39万亿。

这些数据也支持发言人的说法,即房地产相对稳定。房地产肯定会继续回升,但不是成交量和价格会一起上升,而是成交量和价格会分别上升和下降。这个消息对于购房者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好事。所以我我认为房地产价格还会跌价,现在并是购房的最好时机。如果有买房子的需要,就不妨再等等。

㈧ 居民部门杠杆率是怎么计算的举例说明

居民部门杠杆率=居民部门贷款余额/名义GDP
如:2016年我国GDP74.4万亿,居民部门贷款余额大约33.33万亿,相除后得2016年末居民部门杠杆率为44.8%。

㈨ 中国有多少家庭面临高负债

著名杂志《财经》在近日出版的最新刊封面上题出这样一个怵目的事实:家庭债务“灰犀牛”隐现,“ 中国居民存款总额虽大,但由于有大量民间借贷,只看银行贷款有可能低估家庭债务压力。要警惕居民债务上升对消费升级、金融安全及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
中金网快讯2017.12.22--21、惊人数据!中国到底有多少高负债家庭?124
高清
从统计数字来看,中国家庭部门贷款与居民储蓄存款的比率,已经由2007年的25%左右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而中国的家庭部门年度新增贷款与年度新增存款的比率,则由2005年至2007年期间的年均50%上升至2014年至2016年的97%。2016年更是一个转折点:中国当年出现了家庭存款增量逐渐低于家庭贷款增量的现象。
以家庭贷款与家庭存款衡量家庭部门杠杆率为例,截至今年9月,中国已有16个省市的杠杆率均超过50%,几乎接近全国省份的一半。家庭杠杆率最低的是山西省,仅有20%,而最高的福建省,家庭部门杠杆率达到105%。
根据数据现显示,我国居民负债以消费性贷款为主,约占居民负债的2/3,大约是经营性负债的2倍。在消费性贷款中,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占了近80%,总量巨大。不动产财富增值的背后,是中国家庭负债率的大幅上升,中国老百姓享受的财富盛宴,也背负了最终的债务。

㈩ 房贷成为中国家庭债务大头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认为,现在中国家庭债务风险被忽视了,监管部门应该将它跟企业债和地方债风险放到同等重视的程度上来。

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都在敲响家庭债务风险的警钟。2017年11月,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的《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居民部门杠杆率依然延续上升趋势,从2017年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

显然,这种变相“短贷长用”的行为,涉嫌违规操作。在冲击业务的压力下,商业银行普遍通过给个人直接授信等方式,来扩大城市居民贷款空间。相比住房抵押贷款,披着“新马甲”流入房地产的短期消费贷,存在更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热点内容
凤凰传媒港股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3
美国原油出口带来了什么 发布:2021-03-31 20:26:44 浏览:740
k线重合指标 发布:2021-03-31 20:26:26 浏览:359
金融财经网站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5:22 浏览:766
金融视频网站 发布:2021-03-31 20:25:20 浏览:108
公司是否质押 发布:2021-03-31 20:24:28 浏览:643
私募众筹骗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852
股份构成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1-03-31 20:24:21 浏览:989
2015年a股市值排名 发布:2021-03-31 20:23:56 浏览:263
融资名单查询 发布:2021-03-31 20:22:52 浏览:688